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ppt(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基础修辞手法总结 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基础修辞手法总结 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344e9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0.png)
未饮心先醉。
2024年可用课件
19
方法指导
知识点五: 设问
2024年可用课件
20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为了引导读者注意和思 考问题,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 答问题。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现在还不确定。
2024年可用课件
21
方法指导
知识点六: 反问
2024年可用课件
22
反问
反问就是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 思包含在问句里。反问也是无疑而问, 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2024年可用课件
13
排比
我想念清澈的溪水,想念美丽的田园,想念枯 燥的蝉鸣。故乡的一切,我都想念。
2024年可用课件
14
方法指导
知识点四: 夸张
2024年可用课件
15
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的形象、性 质、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夸张可分为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 类。
象征有明征和暗征两类。
2024年可用课件
34
方法指导
明征:是本体象征义,象征体和象征词都出现 的象征。
纪念碑是用 17000 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 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2024年可用课件
35
方法指导 暗征:通过对象征体的描述来暗示某种特定 的意义,只出现象征体,不出现象征词。
2024年可用课件
23
方法指导 用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并且能自动 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2024年可用课件
24
方法指导 用否定形式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2024年可用课件
19
方法指导
知识点五: 设问
2024年可用课件
20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为了引导读者注意和思 考问题,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 答问题。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现在还不确定。
2024年可用课件
21
方法指导
知识点六: 反问
2024年可用课件
22
反问
反问就是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 思包含在问句里。反问也是无疑而问, 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2024年可用课件
13
排比
我想念清澈的溪水,想念美丽的田园,想念枯 燥的蝉鸣。故乡的一切,我都想念。
2024年可用课件
14
方法指导
知识点四: 夸张
2024年可用课件
15
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的形象、性 质、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夸张可分为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 类。
象征有明征和暗征两类。
2024年可用课件
34
方法指导
明征:是本体象征义,象征体和象征词都出现 的象征。
纪念碑是用 17000 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 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2024年可用课件
35
方法指导 暗征:通过对象征体的描述来暗示某种特定 的意义,只出现象征体,不出现象征词。
2024年可用课件
23
方法指导 用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并且能自动 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2024年可用课件
24
方法指导 用否定形式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PPT课件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6740ed26fff705cc170a84.png)
•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 拟人有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13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4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黄岛小学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比喻词喻体10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黄岛小学 董海妮
1
反复 比喻
对偶 夸张
修辞 方法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2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
4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
“好像”、“仿佛”、“犹如”等。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如: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5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 “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6
2、暗喻
11
比喻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如果是那又是哪一种比喻呢?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 明喻 ) 2、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暗喻 )
3、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借喻 )
4、这片叶子很像那片叶子。( 不是比喻 )
12
——拟人
15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 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 出现比喻词“像”、“如”等。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13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4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黄岛小学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比喻词喻体10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黄岛小学 董海妮
1
反复 比喻
对偶 夸张
修辞 方法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2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
4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
“好像”、“仿佛”、“犹如”等。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如: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5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 “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6
2、暗喻
11
比喻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如果是那又是哪一种比喻呢?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 明喻 ) 2、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暗喻 )
3、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借喻 )
4、这片叶子很像那片叶子。( 不是比喻 )
12
——拟人
15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 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 出现比喻词“像”、“如”等。
小学修辞手法课件ppt
![小学修辞手法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1cac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对偶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 对偶,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
注意事项
使用对偶时要避免生搬硬套,要根据 语境和表达需要适当运用。同时要注 意上下句之间的协调和对应,避免出 现语意断裂或矛盾的情况。
06
夸张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功能、程度等,以突出表达 效果,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
将某一事物的后续效果提前描述,以突出其特点或情感。例如:“ 他一出现,大家都感到一股暖流袭来。”
夸张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夸张要适度
01
在使用夸张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本质特征,
以免造成误解或失去真实感。
夸张要贴切
02
夸张的运用要与语境和表达意图相符合,不能随意使用,以免
显得突兀或不自然。
夸张要注意情感表达
03
夸张的运用要符合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和情感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生动、形象。
注意比喻的贴切性
比喻要贴切,不能牵强附会, 更不能歪曲事实。
避免使用生僻的喻体
比喻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生 僻的喻体,以免造成理解上的 困难。
注意比喻的修辞效果
比喻要具有修辞效果,能够增 强语言表达的力量和感染力。
03
拟人
什么是拟人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 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或情感 ,使其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法
在文章中适当运用排比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使表达更加鲜明有 力。
注意事项
在使用排比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意义和逻辑关系,避免出现语意重复或逻 辑混乱的情况。同时,也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语境选择合适的排比方式,避免 过度使用或滥用。
常见修辞手法(教学完整)ppt课件
![常见修辞手法(教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f0aa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0.png)
他是想以自己的“矮”来衬托儿子的“高”,只 要能看见儿子长成参天大树,即使化为一片 枯叶、一滩黄泥,父亲也愿意!“爸,别比 了……好吗?您的个子是弓,儿的个子是弦, 弓总比弦长啊!”
.
35
比较
改写
大家都说他太小心眼了,什么都 斤斤计较。
大家都说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芝 麻豆之类的小事都斤斤计较。
平实的句子:刮风了,下雨了。
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 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十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 己的文章里。
例:古人常用"汗牛充栋"之 类的成语形容藏书的丰富。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
25
十二、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
26
十三、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 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
.
27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 嘏)
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真 消愁愁更愁。(李白)
.
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12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
13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比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
35
比较
改写
大家都说他太小心眼了,什么都 斤斤计较。
大家都说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芝 麻豆之类的小事都斤斤计较。
平实的句子:刮风了,下雨了。
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 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十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 己的文章里。
例:古人常用"汗牛充栋"之 类的成语形容藏书的丰富。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
25
十二、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
26
十三、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 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
.
27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 嘏)
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真 消愁愁更愁。(李白)
.
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12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
13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比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修辞手法》ppt课件PPT课件
![《修辞手法》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89f8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5.png)
详细描述
拟人的定义
根据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拟人可分为形象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总结词
1. 形象化拟人
2. 抽象化拟人
将非人类事物描述成具有具体人类形象的形态,如“太阳公公起床了”。
将非人类事物的特性或情感用人类语言表达,如“风在歌唱”。
03
02
01
拟人的种类
拟人在文学、广告、演讲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修辞手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修辞手法概述 比喻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修辞手法 对偶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
01
修辞手法概述
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效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修辞手法定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丰富语言文化
修辞的重要性
拟人
拟人是一种将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拟人可以分为人格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结构相似或内容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排比可以分为句内排比和句外排比。
在演讲中,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例如在政治演讲中运用对偶可以强调主题思想,增强说服力。
1. 文学
2. 诗词
3. 演讲
对偶的运用
06
反问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肯定或否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拟人的定义
根据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拟人可分为形象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总结词
1. 形象化拟人
2. 抽象化拟人
将非人类事物描述成具有具体人类形象的形态,如“太阳公公起床了”。
将非人类事物的特性或情感用人类语言表达,如“风在歌唱”。
03
02
01
拟人的种类
拟人在文学、广告、演讲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修辞手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修辞手法概述 比喻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修辞手法 对偶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
01
修辞手法概述
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效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修辞手法定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丰富语言文化
修辞的重要性
拟人
拟人是一种将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拟人可以分为人格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结构相似或内容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排比可以分为句内排比和句外排比。
在演讲中,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例如在政治演讲中运用对偶可以强调主题思想,增强说服力。
1. 文学
2. 诗词
3. 演讲
对偶的运用
06
反问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肯定或否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小学修辞手法讲解ppt课件
![小学修辞手法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0806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排比
排比:
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 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 作用:起到增强语气、增强气势,使思想感情表 达的更为强烈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 与神秘特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比喻
拟人 )
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 )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比喻 )
3、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排比、拟人) 4、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 )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 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2)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比、如、 如同、简直是、宛如、仿佛、像….一样等 等。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 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
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
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
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
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比喻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 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 地欣赏着属于它们的王国。
排比:
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 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 作用:起到增强语气、增强气势,使思想感情表 达的更为强烈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 与神秘特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比喻
拟人 )
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 )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比喻 )
3、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排比、拟人) 4、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 )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 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2)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比、如、 如同、简直是、宛如、仿佛、像….一样等 等。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 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
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
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
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
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比喻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 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 地欣赏着属于它们的王国。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ppt课件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1410470722192e4536f661.png)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 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 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 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 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 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2)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比、如、 如同、简直是、宛如、仿佛、像….一样等 等。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 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 生命燃烧不止。
把 老师 比作 一把火炬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把 缝纫鸟的窝 比作 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 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3)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 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 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 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 世界。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Nhomakorabea(4)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 的心蛀得面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 的泥潭,让人深陷中无法自拔;谎 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坠入罪恶 的深渊万劫不复。
这座房子像宫殿。 (不是) 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不是)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F )句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D、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E、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F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 球儿。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 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 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 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 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 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2)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比、如、 如同、简直是、宛如、仿佛、像….一样等 等。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 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 生命燃烧不止。
把 老师 比作 一把火炬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把 缝纫鸟的窝 比作 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 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3)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 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 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 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 世界。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Nhomakorabea(4)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 的心蛀得面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 的泥潭,让人深陷中无法自拔;谎 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坠入罪恶 的深渊万劫不复。
这座房子像宫殿。 (不是) 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不是)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六种常见修辞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F )句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D、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E、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F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 球儿。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ppt课件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e2e91833687e21ae45a909.png)
为什么?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介绍:
一)、比喻: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 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 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 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二)、比喻形式出现
比喻就是打比方。 (把什么比 作什么或用什么来比作什么)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
5、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看上去像什么?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去像 一个个红灯笼。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 烧的火焰。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雪挂在树上,像什么?
三)、比喻词:像、好像、仿 佛、如同、像……似的、 像……一样、 …… 是……、 ……成了……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例: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六、是不是所有有“像” 、“好像”、“仿佛”、 “像……似的”的词语都 是比喻句呢?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河水哗啦啦,_正演唱着动听的歌
__________;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春天到了,小草_从地上探出了小脑袋_____;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小考一下,不要紧张!
1、小狗汪汪地叫着。 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秋天是美丽的,像画家笔下一幅五彩的画。 5、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儿在风中轻轻地摆动 。 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7、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神气十足。 8、蜜蜂妹妹收到了迎春花姐姐的请柬,提着小篮子,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介绍:
一)、比喻: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 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 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 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二)、比喻形式出现
比喻就是打比方。 (把什么比 作什么或用什么来比作什么)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
5、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看上去像什么?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去像 一个个红灯笼。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 烧的火焰。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雪挂在树上,像什么?
三)、比喻词:像、好像、仿 佛、如同、像……似的、 像……一样、 …… 是……、 ……成了……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例: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六、是不是所有有“像” 、“好像”、“仿佛”、 “像……似的”的词语都 是比喻句呢?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河水哗啦啦,_正演唱着动听的歌
__________;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春天到了,小草_从地上探出了小脑袋_____;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小考一下,不要紧张!
1、小狗汪汪地叫着。 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秋天是美丽的,像画家笔下一幅五彩的画。 5、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儿在风中轻轻地摆动 。 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7、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神气十足。 8、蜜蜂妹妹收到了迎春花姐姐的请柬,提着小篮子,
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ppt课件
![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359b60844769eae109ed56.png)
例: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 《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 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 赞美之情。
ppt课件
9
3、夸张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 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 的思想感情。
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 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
的。 --表示想象的
ppt课件
6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 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 感情和动作。
ppt课件
27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慢慢地向外走。
ppt课件
28
ppt课件
12
5、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 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 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 赞美之情。
ppt课件
9
3、夸张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 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 的思想感情。
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 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
的。 --表示想象的
ppt课件
6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 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 感情和动作。
ppt课件
27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慢慢地向外走。
ppt课件
28
ppt课件
12
5、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 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年级修辞手法ppt课件
![三年级修辞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8f2d97336c1eb91b375dd7.png)
小学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
完整版课件
1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 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 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 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 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完整版课件
6
一、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 么。( 拟人) 3、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设问 ) 5、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 6、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 花鞋!(拟人 )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 8、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 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
完整版课件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6、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 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_________;一会儿跑来 了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排比句) 7、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完整版课件
4
完整版课件
1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 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 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 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 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完整版课件
6
一、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 么。( 拟人) 3、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设问 ) 5、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 6、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 花鞋!(拟人 )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 8、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 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
完整版课件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6、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 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_________;一会儿跑来 了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排比句) 7、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完整版课件
4
常见修辞手法三年级一班王清莲PPT课件
![常见修辞手法三年级一班王清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fecbf203d8ce2f01662362.png)
三、仿写一个拟人句。
第5页/共18页
设问:
1、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2、 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是妈妈。
读读上面的句子,你知道它们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6页/共18页
设问
一、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二、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是妈妈。
三、仿写一个设问句。
到 (
白
水
黑山
之间 )
,
使
全国
人民
一
起
欢呼
起来设问。
夸张
17、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1 8 、 他 家反的问 房 子 可 小 呢 , 只 有 豆 腐 干 那 么 大 。 (
)
1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
服呢?( 拟 人)
20、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 欣喜地开放着。( 第1)5页/共18页
) ) )
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设问族的摇篮。(
)
第14页/共18页
1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
)
1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拟 人 )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比喻
)
14、桂子开花十里香。(夸张
)
15、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
16、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排山比南北,传
)
2
5像、回在味这着境草界原里的,无连限骏乐马趣和拟。人大(牛
都有时候 )
静
立不
动
,好
夸张
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拟人不如。(
第5页/共18页
设问:
1、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2、 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是妈妈。
读读上面的句子,你知道它们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6页/共18页
设问
一、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二、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是妈妈。
三、仿写一个设问句。
到 (
白
水
黑山
之间 )
,
使
全国
人民
一
起
欢呼
起来设问。
夸张
17、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1 8 、 他 家反的问 房 子 可 小 呢 , 只 有 豆 腐 干 那 么 大 。 (
)
1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
服呢?( 拟 人)
20、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 欣喜地开放着。( 第1)5页/共18页
) ) )
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设问族的摇篮。(
)
第14页/共18页
1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
)
1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拟 人 )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比喻
)
14、桂子开花十里香。(夸张
)
15、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
16、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排山比南北,传
)
2
5像、回在味这着境草界原里的,无连限骏乐马趣和拟。人大(牛
都有时候 )
静
立不
动
,好
夸张
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拟人不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 眼睛。
3.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 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 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总结:拟人就是 用写人的词句去 写物。
(三)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
修辞手法。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言过其实的描述。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 辞手法。
排比的作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 度和气势。
(2)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 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 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
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 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 变成等。
例如:(1)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 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 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B、表示举例 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 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 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 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 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 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 “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 非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 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 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 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 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 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1】反问句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 在其中。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
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给事物以人的感情, 使语言更鲜明、生动。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 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的作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句举例: 1.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
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 动听的歌曲。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C、表示猜测 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 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 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 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 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 而已。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 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张句举例: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瀑布怎么会有 三千尺,还是从九天落下来的呢,这是夸大 夸张,突出了瀑布的长和壮阔。) (2)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的地。 (人的手掌才有多大,说房间只有巴掌 大,突出了房间很小,这是缩小夸张。)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 似的、如同、像……一样、…… 是……、……成了……
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 分为明喻、暗喻等。
比喻的作用: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 像、恰如”等。
例如:(1)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 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 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 问中体会答案。
(六)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
种修辞手法。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肯定的反问改陈 述句就是否定的表达,否定的反问改为陈述句就是肯定 的表达。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言气势。
反问句举例: (1)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这是伟大奇观。”) (2)你好好想想难道他那种行为是错的 吗? (你好好想想他那种行为是不错的。) (3)你的父亲批评两句难道不可以吗?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是可以的。)
(五)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
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设问句举例: (1)你们的主要的对手是谁?是你们自 己,首先要战胜自己。 (2)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 绝对不能。 (这两句都是自问自答,先提问让人思 考,接着给出答案。)
简单的修辞手法
———大武庄中心小学 杜新明
(1)我们已经学过的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
(2)作业检查
弯弯的月亮像(
)
大象的耳朵像(
)
我妹妹的脸庞多么像(
)
(一)比喻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
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 生动形象。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 的。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 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排比句举例: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等等,用 相同结构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感觉到花多, 更觉得语言表达的力度。)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短促的句子、相似的结构,表现出 了水流的变化,语言具有力度。)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大火球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生动具体地写 出了太阳让人感觉到的热度,不过比喻词用的
“是”)。
试一试造句:
太阳像一个燃烧的火球, 发出光和热。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 烧的火焰。
雪挂在树上,像什么?
雪挂在树上,像一朵朵棉花。
【注意不是比喻句的情况】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 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 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 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3.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 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 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总结:拟人就是 用写人的词句去 写物。
(三)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
修辞手法。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言过其实的描述。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 辞手法。
排比的作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 度和气势。
(2)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 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 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
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 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 变成等。
例如:(1)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 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 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B、表示举例 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 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 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 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 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 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 “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 非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 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 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 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 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 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1】反问句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 在其中。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
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给事物以人的感情, 使语言更鲜明、生动。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 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的作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句举例: 1.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
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 动听的歌曲。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C、表示猜测 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 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 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 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 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 而已。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 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张句举例: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瀑布怎么会有 三千尺,还是从九天落下来的呢,这是夸大 夸张,突出了瀑布的长和壮阔。) (2)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的地。 (人的手掌才有多大,说房间只有巴掌 大,突出了房间很小,这是缩小夸张。)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 似的、如同、像……一样、…… 是……、……成了……
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 分为明喻、暗喻等。
比喻的作用: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 像、恰如”等。
例如:(1)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 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 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 问中体会答案。
(六)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
种修辞手法。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肯定的反问改陈 述句就是否定的表达,否定的反问改为陈述句就是肯定 的表达。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言气势。
反问句举例: (1)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这是伟大奇观。”) (2)你好好想想难道他那种行为是错的 吗? (你好好想想他那种行为是不错的。) (3)你的父亲批评两句难道不可以吗?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是可以的。)
(五)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
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设问句举例: (1)你们的主要的对手是谁?是你们自 己,首先要战胜自己。 (2)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 绝对不能。 (这两句都是自问自答,先提问让人思 考,接着给出答案。)
简单的修辞手法
———大武庄中心小学 杜新明
(1)我们已经学过的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
(2)作业检查
弯弯的月亮像(
)
大象的耳朵像(
)
我妹妹的脸庞多么像(
)
(一)比喻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
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 生动形象。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 的。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 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排比句举例: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等等,用 相同结构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感觉到花多, 更觉得语言表达的力度。)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短促的句子、相似的结构,表现出 了水流的变化,语言具有力度。)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大火球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生动具体地写 出了太阳让人感觉到的热度,不过比喻词用的
“是”)。
试一试造句:
太阳像一个燃烧的火球, 发出光和热。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 烧的火焰。
雪挂在树上,像什么?
雪挂在树上,像一朵朵棉花。
【注意不是比喻句的情况】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 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 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 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