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悲剧中的不悲之美——解读《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悲剧中的不悲之美

——解读《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摘要:纵观整个文学艺术史,悲剧以恐怖的形式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呈现出来,但这仅是表层意义上的悲剧,深层意义上的悲剧则是透过这种痛苦和毁灭看到隐藏于其后的一种精神自由,此时悲剧就已经被克服了,透射出来的就是一种没有悲哀的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就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讲述的是于连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坎坷不平的个人奋斗历程,虽然最后走向的是死亡,但却通过这个死亡净化了自我,获得了解脱。所以,无论是从主人公的自我认同上,还是欣赏者的审美体验上,抑或是在人类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上来看,于连的悲剧命运在展尽它的痛苦和毁灭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不悲之美。

关键词:于连悲剧超越精神自由不悲之美

一、何为悲剧

究竟何为悲剧呢?西方的黑格尔将悲剧界定为“精神的自我分裂和自我耗损”。[1]中国的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悲剧是对有生命东西的一种毁灭,并以恐怖的形式将这种毁灭展示在人的面前。因此提到悲剧时,人们不得不想到苦难和死亡,无论这种苦难和死亡是否显示出它强大的力量,就已经使人感到了它的可怕。的确,悲剧是可怕的,在悲剧的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

然而,假如我们仅仅将悲剧理解为“对有生命东西的一种毁灭”,那我们就会陷入“唯悲剧”[3]的荒原上。如果把悲剧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悲剧实际上是分两个层次的,它表面上展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毁灭,而更深层次上展现的则是超越这个悲剧后折射出来的一种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是一种没有悲哀的美、一种深刻的美。因此悲剧简单的看就是不

悲——悲——不悲,经过第二次的转折,它最终又回到了不悲的境地上,但是这种“回归”不是通常所说的“返回”,而是更高一个台阶上的升华。所以如欲真正地理解悲剧,我们就要看到隐藏在悲剧之后的“精神自由”,就要剥掉“悲”的外壳,去探究它“不悲的美学秘密”。

二、剖析《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命运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讲述了于连这样一个平民出身的人为追求飞黄腾达,而命运升降沉浮的一生。主人公于连出身卑微,但从小性格高傲。18岁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却与市长夫人,即德·雷纳夫人发生恋爱关系。恋情被揭穿之际,于连被谢朗神甫推荐到了贝藏松神学院,后因教会内部教派纷争,彼拉尔神甫被排挤出神学院,他则随彼拉尔神甫来到巴黎,给德·拉摩尔侯爵作私人秘书。他的聪明才干得到了侯爵的赏识和信任。他则通过征服侯爵小姐,玛蒂尔德,让侯爵让步,致使侯爵给了他勋章、头衔、地产和骑士中尉的称号。正值人生辉煌时期,德·雷纳夫人给侯爵的一封信件毁了他美好的前程。情急之下,他向自己的老情人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由此走向了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于连短暂的一生,是兴衰与荣辱共存的。他的奋斗历程既有身份和地位的一步步提高,又有不幸、痛苦和死亡轮番袭击。一路走来,他从身份低微的家庭教师到迎接国王的仪仗队员,从神学院一名普通的学员到《旧约》和《新约》的辅导老师,从侯爵的私人秘书到拥有勋章、地产、头衔的骑士中尉,这一切都是他与命运抗争得来的,是他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与外界力量斗争的结果。其间虽有一些昧良心的卑鄙手段,但也有他辛酸的付出,他在一步一步地向上流社会挤进,但上流社会是绝对不允许于连这样一个平民与他们平等的生活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最终于连在命运辉煌的顶峰跌到了毁灭的深渊,正是在这个毁灭的边缘,其悲剧性便体现了出来。所以在浅层次上理解,于连的悲剧命运就是一个顽强、鲜活生命的毁灭。

若深层次上理解于连的悲剧,我们就要从他对不幸、苦难和生命毁灭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通过这种审美的判断和评价,隐藏于悲剧现象之后的某种不再是悲剧的东西便向我们呈现出来了。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释其为何悲而不悲,来剖析内在隐藏的“精神自由”。

(一)主人公于连的自我认同

1、自我选择

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当其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为外界东西所束缚的时候,他便超越了任何悲哀,获得了自由。书中主人公于连的命运结局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原本是有生的希望的,因为在狱中,他得到了教会的照顾,如果多动动脑筋,越狱是很简单的事情。即使不越狱,而选择上诉,德·雷纳夫人肯定会帮他翻案,也可以向侯爵澄清那封信件中对于连的诬陷,这样,于连是可以继续活着的,继续做德·拉摩尔德的乘龙快婿的。但是在生与死之间,于连选择了死,且选择得如此坦然,所以面对多次审讯,他都会不加辩解地说“是谋杀,蓄意谋杀”。于连的这种自愿选择透露了他对死亡的看法:“死亡本身他并不可怕。”这样,超越死亡的恐怖感,而慷慨就死的时候,一个自由人便诞生了。只有自由才能让一个人摆脱生活的困苦潦倒,而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快乐和幸福。正如中国古代的庄子,抛却了唾手可得的楚国相位的官职,而选择了饥寒交迫的垂钓生活。可以说。若是精神上的自由感战胜了物质上的饥苦,那么一切的苦难将不再是苦难。

2、情感的回归

真正的爱情来自于灵魂深处狂热的情感,是主体把自己抛舍给了另一个性别不同的个体,同时也在这个个体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同时也只有在这个个体身上才能享受到爱情的无限性,因而围绕爱情的关系创造出的世界里的一切,都因与爱情的关系而获得了价值。《红与黑》中于连与两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贯穿了全书。在维里业时,他真心地喜欢上比他大好多,但却纯真、善良、温柔的德·雷纳夫人,因而离别之际,他才会冒生命危险偷偷爬进情人的房间里,和情人告别。但他和德·雷纳夫人的爱情里也充斥着他对德·雷纳市长的嘲讽和报复,充斥着他占有和征服的自豪感,所以,此时的爱情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爱情。后来,他与玛蒂尔德爱情,仅仅是他向上爬的一种手段,是他战胜贵族的一种象征,通过这个手段,他“战胜了德·克罗兹瓦侯爵”,并获得了拥有地产、头衔的骑士中尉的官职,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使他感到真心的快乐和幸福。最后入狱后,他才自己真正需要的使什么。老情人德·雷纳夫人来到狱中探望自己,这给生命最后时刻的他带来了最大的恩惠和安慰,所以他说:“我从未感到像现在这样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