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年第1期香港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祝宗泰X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香港回归和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0的伟大构想。这必将影响香港今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香港的高等教育。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利于今后内地高等学校与香港高等学校的合作。

一、香港高等教育的历史

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表明:高等教育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同样受到政治和经济这两方面的驱动。一是受港英政府政治利益的驱动。1911年,英国政府在香港建立了香港大学,这是香港高等教育历史的开端。当时英国政府就规定香港大学应负起/改进中英邦交以及使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重要使命0。至60年代,港英政府为解决香港学生求学的压力,并缓解内地来港的知识分子的失业问题,以求社会之安定,于1963年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学。进入90年代,香港回归在即,英国政府从维护其在香港的长远利益和延续其影响力出发,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并提高办学层次(学院升格为大学,办研究生院,大量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企图培养一大批亲英的高层知识分子。二是受香港经济发展的驱动。香港最初为转口贸易型经济,50年代初期,遭到美国等国家对华禁运政策的严重打击后,开始发展以纺织业、制衣业等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轻工业。随之,引起了建筑、五金、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公路、海港、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香港建成工业化城市后,需要高等学校提供各个专业的专门技术人员和工商企业的管理人员,从而推动了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专业和系科的扩展及规模的扩大,由此还新成立了8所工业学院、两所理工学院。80年代,邻近香港的韩国、新加坡、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冲击了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深圳、汕头和广东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建立也吸引相当多的加工工业迁入内地。为此,香港转向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1988年建立的香港科技大学肩负着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任。由于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从80年代末开始,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现状

下面从学校、学生、教师和经费四个方面来说明香港高等教育的现状。

11学校。如今在香港这一弹丸之地,高等学校已有30多所。其中政府资助的有8所主要的高校,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学院和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负责管理7所主要的高校;教育署管理政府认可的若干所学院,如香港公开进修学院、香港树仁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等;职业训练局管理科技学院和工业学院,如香港柴湾科技学院、青衣科技学院等。

香港主要高校的办学规模已相当大。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规模均已达

#

16

#

X工作单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09

万人以上。香港大学全日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居首位。香港理工大学1993年学位课程人数和非学位课程人数之和达到216万余人。1989年创办的香港公开进修学院,提供了各种学士学位课程,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机会。该校目前有学生119万人。

21学生。香港1995年全日制就读学士学位学生有47540人,同年大学新生为1145万人,比1990年的招生数7千人增加了一倍,适龄青年高等学校的入学率为25%,按国际标准,香港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香港各高校在学生培养上有相当明确的分工。3所综合性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担负起培养高学历高质量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两所理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进行职业技术训练;专上学院负责培养较具通用性的人才;教育学院和工商师范学院负责培养师资;科技学院和工业学院负责培养技术员和技工等。在全日制学生中,本科生和专科生大约各占一半。香港的研究生教育也已有一定的规模。1995年在校研究生达13693人,比1984年的不足两千人增加了6倍。当年7所主要高校共有修课课程研究生4 500多名,研究课题研究生近3000名。还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研究生。1993-1995年期间内地赴港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就有418人。

长期以来,内地高校的学历、学位在香港得不到明确的认可,故多年来到内地高校就读的香港学生不足千人。现国家教委所属的35所高校已获认可,这将有利于今后双方的合作。香港还有大批学生去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学位(包括学士学位),1994年和1995年每年到以上四国留学的香港学生达113万人。

31教师。香港的大学师资在70年代前主要依赖于英国,此后虽逐渐扩大招聘范围,但外籍教师目前仍占40%。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中7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现职教师中,35%是从外国留学返回的香港人,25%是到过国外留学的内地人,12%是到过国外留学的台湾人。香港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当高,几乎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讲座教授月薪为7-816万港元,教授为5-617万港元,高级讲师为418-615万港元,讲师为3-512万港元。由于待遇高,香港高校师资队伍迅速充实,并集中了一批优秀人才,能适应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41经费。1995年香港政府拨给高等教育的经费为97亿港元,占香港教育总经费的30%。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的办学经费是相当充裕的。但香港教育投资在GNP中所占的比率并不高,1990年仅为2186%,到1994年才达3%,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1990年,美国为513%,日本为417%,德国为411%,法国为514%,英国为417%,韩国为510%,台湾为5188%),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1990年印度为315%,泰国为318%)。这说明对香港教育的投资状况尚不能过于乐观,香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香港政府增加教育投资的力度。

另外,由于香港高校普遍存在过分追求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相互攀比的文化特征,使高校在发展中产生了不求实用的高消费之风,促使教育成本上升,也浪费了部分教育经费。香港主要的6所高校平均学生年经费为1112万港元(相当于内地大学生培养费的十多倍)。

三、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

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1国际化程度较高。当今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运输、资讯中心,这促进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香港高校的领导、教师和聘请的讲座教授中,有不少是外国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掌握和熟悉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并带来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使得香港高校教师有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交流,吸取了先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为香港的高等教育增添了国际性色彩。由于条件优越,香港高校的科学研究有一部分已达到国际水平。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称,/最近,受聘于研究资助局作学术评价的国际知名学者说,本港大学的研究已达国际水平。他们把最优秀的一成,拿来与欧美学术研究项目里最优秀的一成相比,发现两者旗鼓相当0。

21信息化程度较高。香港已是国际资讯中心,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十分发达,有利于香港高等教育的高度信息化。香港高校图书资料充足,信息渠道畅通,计算机应用普及,大学已实现电脑网络化,部分学生的家庭电脑已与校园网连

#

1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