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

合集下载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风筝》课文分析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风筝》课文分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分析-4风筝
风 筝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学习本文,要能够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认识封建思想意识对这种天性的妨害和摧残。

了解本文过渡段的特点及作用。

了解本文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及作用。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
开头。

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风筝》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风筝》课件 语文版

5、写了鲁迅先生对兄弟的恳求宽恕和兄弟的 全部忘却,反映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文中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感情呢?
惊异、同情、悔恨、 补过、悲哀、自我谴责等
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 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现实生活中,父母老师也不准我们 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 进行“精神的虐杀”吗?说说你的看 法?
作者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 “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 儿童的天使。”
• “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 地堕下去了。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情沉重,感到愧疚。
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 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很惊惶地站
失了色瑟缩 绝望地站 在小屋里
悲惊 苦恐 无不 奈安 的的 神内 态心
愤怒 即刻伸手 专

折断、掷、踏扁 、

傲然走出

认为管是正当,自认 该罚。麻木
认为管的对,受封建家长制传 统的影响。
同情
读第五至十一段;用不同符号划出我是如
何省悟和补过的的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
的神态。


不幸偶尔看到
• 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知错就改 严于自省
下面五种较成熟的看法,你认为哪一种 或哪几种看法有道理?为什么?你有没有 新的见解?
1、批判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 教育方法。
2、批判封建的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及其对人 们的危害。
3、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风筝》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风筝》教案 语文版

鲁迅《风筝》备课全方案诵读积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近代·高鼎《村居》)[赏析]儿童、东风、纸鸢,诗人笔下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目标导航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从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重点)2.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和含义;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和作用。

(难点)3.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学习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重点)写作背景1.题目解说文章以“风筝’’为题,既揭示了写作的缘由,又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

2.作者名片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等。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风筝》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是在作者已经发表的一首散文诗《我的兄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感想。

《风筝》的含义比《我的兄弟》更为深刻,反映了作者自《我的兄弟》发表后几年来的思想发展进程和严肃认真地进行自我解剖的态度。

总结探究1.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热烈憧憬。

2.板书设计3.写作特点(1)意蕴深刻。

本文作者以严冬比拟现实,以春日象征理想。

通过批判现实,寄寓自己的理想,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任何个人的“补过”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们是不会获得“春日”的愉快的。

部编小学课文《风筝》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部编小学课文《风筝》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16.风筝贾平凹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2)生字娃娃还记得吗?我们开火车认读。

(3)看来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谁再来回顾上一节课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2、读中悟情,以情促读(学习第三自然段)(1)风筝做好了,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①同学们,你放过风筝吗?你是怎么放风筝的?②课文中的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件语文版
的忏悔之情。
作品既写了“精神的虐杀”,也 有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时代背景:民国时期社会风貌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社会动 荡。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新旧文化、新旧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和交融。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我”的形象塑造
严厉、专制的家长形象
在文章中,“我”以家长的权威和专制态度对待小兄弟,不 允许他放风筝,甚至踩坏了他的风筝,展现出一种严厉、专 制的家长形象。
内疚、忏悔的自我反思者
在文章后半部分,“我”意识到自己对小兄弟的严厉和专制 是错误的,对此感到内疚和忏悔,展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形 象。
小兄弟形象分析
纯真、善良的孩子形象
小兄弟喜欢放风筝,对风筝充满了好奇和热爱,展现出一种纯真、善良的孩子 形象。
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受害者形象
在面对“我”的专制和严厉时,小兄弟选择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没有反抗 或抱怨,展现出一种受害者形象。
其他人物形象简介
孩子们
文章中除了“我”和小兄弟之外,还提到了其他的孩子们。他们喜欢放风筝,充 满活力和快乐,与“我”的严厉和小兄弟的逆来顺受形成了鲜明对比。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对 西方文化的引进和吸收。同时,民国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许多 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叙述“我”童年时代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 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鲁迅其他相关作品推荐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风筝》课文原文:
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公园去放风筝。

我拿着一只蝴蝶形状的风筝,小伙伴们也各自拿着他们的风筝。

我们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始放风筝。

我先把风筝线拉长,然后用力一抛,风筝就飞了起来。

我一边跑一边放线,看着风筝在蓝天中翱翔,心中充满了喜悦。

其他的小伙伴也在努力地放飞他们的风筝,有蜻蜓形状的,有老鹰形状的,还有鱼形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突然,我的风筝线断了,风筝飘飘悠悠地飞向远方。

我看着风筝越来越小,心中有些失落。

但是,我转念一想,风筝虽然飞走了,但它带走了我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这也许就是放风筝的乐趣所在吧。

赏析:
《风筝》这篇课文以孩子们放风筝的活动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公园里放飞风筝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

课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晴朗的日子,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

作者通过对风筝形状、放飞过程以及风筝在天空中飞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当风筝线断了,作者虽然感到失落,但他却从中领悟到了放风筝的深层意义——风筝虽然飞走了,但它带走了他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

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使得这篇课文超越了单纯的叙事,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风筝》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沉的内涵,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放风筝的乐趣,也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生活和梦想的意义,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课文。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内容预览:4.风筝【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伶l ng仃d 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qi o悴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ju 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 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hu ng:惊慌。

虐n< 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y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件

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件

1、“我”为什么要毁坏弟弟的风筝? ①、从表面看,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 所做的玩意。 ②从深层意义看,是“我”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对儿童无情压制和迫害的结果。
课堂练习
我来写几句:亲情是和煦的春风;亲情是血 脉相连的思念;亲情是父母温暖的怀抱。 我也来写 亲情是 :

亲情

1、亲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 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 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 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 不脱细长的筝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 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 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 春,幸福如蜜。
1、为什么作者认为“我倒不如躲到肃
杀的严冬中去吧”? 2、“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指什么?
1、为什么作者认为“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
严冬中去吧”?

只有不看见春天,不看见风筝,才能忘却,才能 摆脱悲哀。所以想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2、“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指什么?
不仅指当时的天气,也指心头的悲凉。
21岁的鲁迅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 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 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 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 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 历正月初一,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 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 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本文采用的是﹙倒叙﹚。
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 “我”悲哀的心情。 (内容)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定下感情基调 (结 构)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课文及教案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课文及教案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课文及教案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册《风筝》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风筝》课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风筝【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伶l ng仃d 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qi o悴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ju 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 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hu ng:惊慌。

虐n< 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y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2、关于背景《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

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

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也是散文,发表在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

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的《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

这前后两篇散文诗,虽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

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是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亿之中的,是他曾经亲历的实事,在袒露悔恨感情的艺术描写中,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容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作者写此文时所居住的北京,“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作者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二、文章脉络全文共12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三、重难点导析⑴这篇散文中,除了兄弟之情,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外,还有什么深沉的情感?文章叙述自己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指周建人)放风筝,行为十分粗暴。

待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后,鲁迅醒悟过来,当年自己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几十年后,讨小兄弟宽恕之举,足以显现同胞手足之情。

隐藏在这之后的是作者的自省精神,作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

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的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健康成长。

把两者结合起来看,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作者感慨尤深,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何全然不知?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这事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正是几千年来封建儿童教育留下的痼疾。

这里作者含蓄地启发人们作更为深刻的思考,是文章精髓所在。

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⑶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复杂,该怎样体会?这两段文字的确感情复杂。

鲁迅先生是用成年后的眼光去观照当年的情景,但是写的又是当年自以为是的行为,所以褒贬的色彩挺复杂。

试看他写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

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得呆看人家的风筝。

他有时惊呼,有时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这本是极正常的,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一脸严冬般的肃杀,连看看风筝,连惊呼跳跃都加以鄙弃。

作者把这样的压制写得多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

小兄弟做的风筝与众不同,可见他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

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而要偷偷来做,实属可怜之至。

褒扬与同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

作者把自己写得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残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作者是在深深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

最后“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小兄弟的痛苦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而作者自己则是冷酷无情的。

这里含着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⑷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应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

对“旧我”来说是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⑸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

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

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类文品读】弟弟(张爱玲)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都不。

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

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

”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

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

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

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

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

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

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笆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

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发疯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

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

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

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

木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

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关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

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

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

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临着洋台,拍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

我弟弟在洋台上踢球。

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

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

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1.“我”的弟弟秀美可爱,因为他,因常被人夸赞,有一定的,也很淘气,“我”常把他当做,姐弟间洋溢着。

2.长辈借“弟弟”的眼睫毛,他总是一口回绝,原因是什么?3.第3段中写“弟弟”时,突出了他的哪个方面?4.姐弟分别后再见面时,弟弟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你认为造成弟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第4段中“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弟弟变得高而瘦,是因为偏食的缘故,所以他的胃口须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