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凭借
空气中的尘埃
气息,这里指风。
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往南海。南 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 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 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 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 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 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 结果。
比喻 夸张
1、文笔奇幻,想 象雄奇瑰丽,富有 浪漫色彩 2、运用寓言说理 3、结构严密,音 韵流畅
庄子笔下的“大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大鹏”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想一想,这些作品里面的“大鹏”形象给你什么样 的启示?写一写,和同学们交流。
文学 描写 关键 形象 说明 修辞 艺术 形象 内容 语句 特点 道理 手法 特色
外 鲲形 鹏
迁 徙
文学 描写 关键 形象 说明 修辞 艺术特色 形象 内容 语句 特点 道理 手法
鲲 鹏
外 形
迁 徙
鲲之大 …垂天 之云
硕大 无比
任何事 物的存 在与活
水击… 息者也
力大无穷 动都要 志存高远 有所依 善借长风。 凭
野马:山腾野如中野的马雾。气,奔
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在书上划一划,并概 括层意。
三层 第一层:北冥有鱼……垂天之云。写鲲鹏的外形; 第二层:是鸟也……相吹也 。写鲲鹏的迁徙; 第三层: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也。写仰望苍穹。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探究庄子借“大鹏 ”的形象阐释了什么道理及文章的艺术特色。
结合课文注释及翻译,找出下文翻译 不正确之处,加以改正。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愤怒而 飞起的时候,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文《北冥有鱼》考点详析(《庄子二则》其一·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庄子本名庄周,“庄子”是对他的尊称。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3.《庄子》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其特点是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瑰丽奇诡,思想博大精深,文笔汪洋恣肆。
鲁迅先生对其评论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意思是说,庄子的文章气势豪放,收放自如,绚丽多姿。
4.课文《庄子二则》(包括《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
“逍遥”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考点分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考点】〔北冥〕北海。
冥:读作míng,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是指南海。
〔鲲〕读作kūn,传说中的大鱼。
〔鹏〕读作péng,传说中的大鸟。
大鸟“鹏”由大鱼“鲲”变化而成,后人以“鲲鹏”比喻极大之物,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以“鹏图”比喻远大志向。
〔化而为鸟〕变化成为鸟。
化:动词,变化,改变。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原文】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考点】〔怒而飞〕振翅而飞。
怒: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而:连词,表示修饰,即“怒”是修饰“飞”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垂:动词,悬挂。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特点。
想一想,这两则小故事都写到了鱼,它们的角色有什么不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庄子与惠子①游于濠梁②之上文|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③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④矣!”庄子曰:“请循其本⑤。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②[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③[鲦(tiáo)鱼]一种白色小鱼。
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⑤[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循,追溯。
【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北冥有鱼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1《庄子》二则优秀课件ppt课件
2、鲲鹏的形象如何?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恢弘。
运用想象“化而为鸟,写出鲲鹏”变化之神奇莫测。 在想象中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 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 之大。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 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写出鲲鹏 力大无穷和飞腾 时气势之壮观、恢宏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代大鹏
这样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7
翻译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 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 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 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 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 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 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 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 也不过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
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
因。
12
字词积累
kūn
鲲
háo
濠梁
tuán
抟
tiáo
鲦鱼
13
文意疏通
大鱼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 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 的。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主谓,消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主谓,消独
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怒而飞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表顺承 表修饰 表因果 表修饰
诵读品味
再次诵读文章,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每层诵读时应该 怎样读出文章妙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野马:空气中的雾气。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
冥息 吹 苍:::苍通假有吹:“生拂 深溟”命。 蓝,指的。海东色深西黑呼。“吸北所冥之”产:,主生北鲲谓海:的之。传间下说气取文中消息“的句南大。子冥鱼独埃果”。立,,。性指。都天南海是色。生湛传说物蓝北用,海气是无边息它无相真际,吹正水拂的深而的颜黑色结。
垂:同“陲”,边际。
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
海运:海动。 徙:迁移。
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 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 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
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
冥志:怪通假:“记溟”载,指怪海异色深的黑事。“物北。冥”志,,北鲲海:记。传下说载文中。“的南大冥鱼”。,南指南海海是。传个说天北海然无形边成无际的,大水深水而池黑。。
其正色邪:其,表推测。正色,真正 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
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13、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 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 是有所凭借的。 (万物皆有所待)
14、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 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 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逍遥游》是《庄子》作为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 “逍遥游”以其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见长,寓说 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 时,“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阐 述了逍遥无待的思想。文本一以贯之地倡导摆脱依附, 追求精神世界的极致自由。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 大战争时期。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 演愈烈,残酷至极。庄子对当时社会现状深感不满, 常以犀利的批评抒发愤懑。然而,“王公大人不能器 之”的处境让他抱负难展,故而只能寄情于幻想的世 界,在自由无拘的境界中寻求解脱。
5.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大鹏在巍峨高空俯瞰地面,宛如地面 之人仰望天空,只见苍茫一片,辨不 清何为本色。作者如此描绘意在强调 大鹏飞翔的高度非凡,同时暗示人的 视野有限,大鹏的视力亦有局限。
主旨归纳
“逍遥游”寓意着脱俗独立、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自 在无碍。文中,庄子通过大鹏扶摇直上、云雾尘埃随风飘浮 的景象,阐明万物皆有依托,而人的精神应不受任何束缚, 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至高追求。
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 “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 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 高远,自强不息。
课文主旨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 凭借六月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 图景表达了万物活动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观点。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冥
庄
有
周 《
鱼
逍
遥
游
》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鹏路翱翔 鹏抟九天 扶摇直上
……
• 解题: • 节选自《庄子》首篇《逍遥游》,“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文笔汪洋恣 肆,想象奇特瑰丽,语言奇丽生动,气势雄奇壮阔。 • 作者: •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与 老子并称为“老庄”。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代表作《庄子》。
之境。”
这两种人,哪一种更接近鲲鹏的境界呢?
——《逍遥游》
坚守本心,逆向而行
与死神博弈、坚守抗役一线
• 北冥有_____,其名为______。_____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____,其名为_____。____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_________。(鹏之外形)
• 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南冥者,_________也。《齐谐》者, ________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鹏之迁徙)
•
• 时代背景:
• 庄子生活的年代,各诸侯国战争愈演愈烈,生活拮 据,民不聊生。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 满,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促使 庄子开始寻求对现实的人生困境的解脱之道,进达无拘 无束的“逍遥”之境。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熟读诵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培养文言语感。
• ______也,______也,_____________也。天之苍苍,______邪? _____________邪(yé)?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眼看世界)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逍遥游》和《秋水》中的体现。我发现,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庄子所提出的自由、无为等概念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庄子哲学思想时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试图让学生明白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运用庄子的思想去调整心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逍遥游是庄子提出的对绝对自由和无为境界的追求。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逍遥游》中大鹏鸟的例子。这个案例展示了逍遥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词义理解,特别是庄子独特的表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 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 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注释 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 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译文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
三、问题归纳
北冥有鱼
1.”“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
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 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 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 知识点
7.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 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 史向前发展。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相对性思想、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以及其哲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将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外,学生在对比分析《秋水》与《逍遥游》时,能够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但深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如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2)庄子辩证法思想的领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庄子通过寓言和对话所表达的辩证法思想。
-例:分析大鹏展翅寓言中“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庄子自由逍遥生活态度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庄子追求自由、逍遥的思想有所误解。
-例:探讨庄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种生活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相对性思想的概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学生在理解庄子寓言的深层含义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意识到需要更细致地解读文本,引导他们逐步领悟寓言背后的哲学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总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主张“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本文选自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二.基础积累1.重点词汇释义(1)安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完全,肯定)(3)请循其本(循:追溯)(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之:代词,代鱼的快乐)2.古今异义(1)安知鱼之乐(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2)固不知子矣(固:古义:本来。
今义:结实,牢靠。
)(3) 子非我(子:古义:你;今义:孩子,儿子)3.写作手法(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描述论辩过程的笔调轻松、闲适,两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二、词类活用其视下也(名词用作状语,往下)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情)水击三千里(名词用作形容词,在水面上)南冥者,天池也(名词用作形容词,天然的)三、参考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精品课件
《庄子》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流派纷纷 登场,互相争辩,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 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著名的有儒、法、道、 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派别。其中, 道家的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 莫大的慰藉。而庄子是道家学派重要的代表 人物,庄子的思想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 起来领略他的机智与幽默。
(3)水击三千里
击: 拍打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环绕而上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离开 。
(6)亦若是则已矣
已: 罢了 。
课堂检测
2、关键句子翻译 (1)《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书。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
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 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 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 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文言积累
1、出自本文的成语 (1)鹏程万里 :形容前程远大。
疏通文意 通“溟”,指广
阔幽深的大海
大鱼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
传说中的大鸟
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用力振动翅膀
悬挂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子叫鲲。鲲体积 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 叫鹏。鹏的背,不知道长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 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一、众口说“鹏",导入新课。
1.成语接龙,引发兴趣。 说出与“鹏"有关的成语。 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2.感受形象,思考内涵。 这些成语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怎样的 鹏"的形象? 奋发向上,志向高远,一飞冲天……
3.大鹏溯源,初感文化。 “鹏”的形象,是战国时期哲学家 庄子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几千 年来,“鹏"是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 形象,可以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富 有生命力的形象之一。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 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蜩与学鸠寿命较短,智慧有限,代表的是拥有小智慧 的人;
鹏代表的是志向远大,拥有大智慧的人。 因此,蜩与学鸠理解不了鹏的志向和做法。
21.《庄子》二则
初中语文八下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
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 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 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 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 《庄子》。
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 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 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 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 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 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第21课《庄子》二则-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用在选择疑问句中表示选 择,是……,还是……
尽头
它(指大鹏)向下俯视
罢了
通“耶”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 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 几千里的波涛,它乘着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几 万里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中的雾气, 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 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 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 北 冥 有 鱼 》
其名为鲲kūn 抟tuán扶摇而上 正色邪yé 鲦tiáo鱼
徙xǐ于南冥mínɡ 齐谐xié 濠梁háo 鱼之乐lè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 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 通“溟”,指大海。
本义鱼子,小鱼。 在此被庄子借用为 大鱼之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
传说中的大鸟。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垂,边际。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
者,志怪者也。 天然形成 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记载 怪异的事情 的水池
盘旋飞翔 旋风 拍打水面
助词,不译,用 于主谓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
《齐谐》的记载说: “大鹏飞往南海时,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花达三千里,乘着旋
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 高空,凭借着六月的
的
它的 大鱼名
鲲
鹏
用力鼓动翅膀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的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 挂在天空的云。
这 海水运动 迁徙 到
这只鸟,当海动风起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时就飞往南海。那南
海,就是个天然的水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池。《齐谐》这部书,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 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第一层: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第二层: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第三层: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
文中,作者极尽想象,描写了一个体积庞大、 气势惊人的大鹏鸟。当鹏鸟振翅而飞,由北向南壮 游南海时,其气势极大:“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然而,虽然大鹏神奇不凡,也依然 要凭借“海运”所带来的大风才可以飞到九万里的 高空。它正如当时处于乱世的庄子,想要施展抱负 却受到外力束缚,不得自由。
状元成才路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整体感知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主要描述了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
合作探究
1、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鲲鹏形象的呢?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善借长பைடு நூலகம்的形象。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 的形象的磅礴壮观。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感知 文章大意,掌握并积累重要词语。 2.赏析文章中雄奇瑰丽的想象,感受《庄子》文章的浪 漫色彩。 3.分析大鹏的形象以及理解寄托于大鹏身上的深刻寓意。
视频导入
《大鱼海棠》
熟读文章
1、自由朗读文章,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课文第二层末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是什么意思?和鹏鸟有什么相似点?作者写这句 话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 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相同点:雾气尘埃和鹏鸟一样要有所凭借:雾气尘埃, 要靠气息相吹;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表达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 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3、如何理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 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 一样罢了。
鹏鸟和人相互看都是一样的。 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鹏鸟和人一样,并不 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míng
北冥
xié
齐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通俗易懂。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有的浪漫主义精神。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
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一、新课导入有一天,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突然梦醒了,发现自己仍是僵卧在床的庄子。
不知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
庄子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象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庄子的想象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作者链接。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简介。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
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北冥.(míng) 鲲.(kūn) 齐谐.(xié) 抟.扶摇(tuán)4.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词语。
(1)重点词汇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志.怪者也: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2)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3)词类活用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南冥者,天.池也(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4)一词多义①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②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③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⑤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交流点拨】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交流点拨】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交流点拨】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交流点拨】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交流点拨】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6.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1.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
【交流点拨】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大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交流点拨】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的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交流点拨】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交流点拨】由“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句可知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课堂小结】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
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
愿你们能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请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庄子名言并解释。
【交流点拨】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新课导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háo) 鲦.鱼(tiáo)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是.鱼之乐也:这。
(2)汝安.知鱼乐:怎么。
(3)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4)循.其本:追溯。
3.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4.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交流点拨】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
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5.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交流点拨】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6.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交流点拨】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三)主旨探究。
7.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交流点拨】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8.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交流点拨】生甲: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文章中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生乙: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生丙: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
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庄子小故事庄子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
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
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
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师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
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大师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要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