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等级考考前复习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等级考考前复习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树祥

一、落实《上海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制的《上海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后面简称基本要求),是上海市物理等级考考试评价的依据。考什么,不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上面写的很清楚。因此在临考前,我们必须认真细致的把上面的学习内容与要求、学习指引、评价示例看一遍,特别是学习内容与要求中的具体要求更要逐句逐字的看。针对不熟悉的知识点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对基本要求的落实。

(以下所选用的试题都来自于网络回忆版)例如在2018年等级考中第6题是: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另一些物理量则与物理过程有关,下列物理量中与物理过程有关的是( )

(A )热量 (B )内能 (C )压强 (D )体积 答案选A

第14题是:第伽耳顿板可以演示统计规律,若让一个小钢珠从漏斗形入口落下,与铁钉发生一系列碰撞,最终会落在哪个槽中是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事先确定的;若让大量小钢珠从漏斗形入口落下,落在各个狭槽中的小钢珠数目________(选填“基本相等”、“中间较多”或“两侧较多”)

答案为;不能 中间较多

这两道题平时同学们很少注意到,因为在学习气体时,同学们的学习重

点一般放在利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的解题分析上,基本不关注状态量与过程量;而对“伽耳顿板”这一演示实验,可能很多老师就没做过,再加上平时练习题中极少出现,所以好多老师和同学并不重视,因此这两题出错的同学很多,实际上在基本要求第七单元:分子 气体定律 内能中的具体要求中,有如下两条:

7.1.3 知道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①知道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②知道分子速率统计规律是针对大量分子统计的结果;③能通过观察"伽耳顿板”实验,感受模拟实验在物理研究的作用。

7.1.4 理解气体的状态参量。①知道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②知道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微规解释;③能计算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④能计算活塞对封闭气体产生的压强。 如果对这两条具体要求通过看书或者问老师落实好了,上面两道题目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

二、回归课本

要配合基本要求,对五本课本(四本基础课本和一本拓展课本)全面看书不留死角。因为每年都有有许多等级考考题就直接来源于教材内容。例如2017年第1题: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被称为( ) (A ) 阴极射线 (B )α射线 (C )β射线 (D )γ射线

答案为B 。此题来自于高二第二学期基础性教材的第28页;

2017年第4题:用单色光照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肥皂液薄膜,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 )

铁钉 狭槽

答案为B 。此题来自于拓展型课程第158页。

2018年第2题:能解释光电效应的学说是( )

(A )牛顿的微粒说 (B )惠更斯的光的波动说 (C )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 (D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答案为D 。此题来自于拓展型课程第146页;

2018年第13题: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同一双缝,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的是______光,当改用白光照射时,除中央亮条纹外,两侧的亮条纹是_____色的。

答案为 红 彩 。此题来自于拓展型课程第137页。 2019年第2题:原子核内部有( )

(A )质子 (B )α 粒子 (C )电子 (D )光电子 答案为A 。此题来自于高二第二学期基础性教材的第38页; 2019年第4题:泊松亮斑是光的( )

(A )干涉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B )衍射现象,说明光有波动性 (C )干涉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D )衍射现象,说明光有粒子性

答案为B 。此题来自于拓展型课程第158页第141页。

另外,2017年第2、3、14 题;2018年第1、3、6、14 题;2019年第1、14 题也都直接出自课本。特别是物理光学以及原子物理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直接来自于课本。 三、建立知识网络

最后一段时间,更要对物理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基本思维方法、以及与双基相联系的典型题目。建立知识网络可采用(1)分析目录法:课本上每一张目录可以构成本章基础知识的框架,目录的自然节可以合并成几个知识点,每一张的标题往往就是这一章知识的总纲;(2)尝试回忆法:复习前先不看书,试着回忆这一章的内容,看这一章讲了哪些基础知识,有哪些基本思维方法,有哪些技能技巧的要求,有哪些典型题目,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最终形成一个知识网络;(3)画知识网络法,对每章内容的梳理总结不能只停留在尝试回忆上,而应结合尝试回忆用各种形式的图表画出知识网络图.很多复习资料在每章内容前后都有一个知识

(A ) (B ) (C )

(D )

4. F = - kx — — — — 简谐运动 3. F 大小不变且始终垂直υ — — — — 匀速圆周运动

力和运动的关系

υ=0 — — — — 静止 υ≠0 — — — — 匀速直线运动 1. F =0

υ=0 — — — — 匀加速直线运动

υ≠0

F 、υ同向 — — — 匀加速直线运动

F 、υ反向 — — — 匀减速直线运动

F 、υ夹角α —— 匀变速曲线运动

2. F =恒量

5. F 是变力

F 与υ同向 — — — — 变加速运动 F 与υ反向 — — — — 变减速运动

网络图,一般这个图都比较简单,可以参考但不可照搬,要使自己独立的画出。如力和运动的关系是高考的热点,我们可以归纳为;

四、对知识进行比较

在复习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如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如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五、看看实验

对于每一个实验,高考考察方面不出“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体如基本仪器的使用主要就是刻度尺、天平、停表(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一些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强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磁传感器等等)等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主要是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实验数据处理主要是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做图等)等等。而设计实验的关键是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就是根据物理课中所学过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中只要含有某一物理量,则该规律、该公式就可作为研究或测定该物理量的原理基础而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因此不管高考实验如何变化,最基本的这些方面是不会变化的。所以同学们在最后一段时间内可对这些基本知识再熟练一下。最好利用业余时间或一节课的时间到实验室去,对不熟悉的仪器再熟悉一下,对不熟悉的实验再重做一下。

另外,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各个区县的模拟题,统考题及各个学校的交流题象小山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