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之默写复习—赤壁赋
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以下是 7 个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我记得有次我去赤壁玩,真真切切就看到了那江水,那赤壁,就特别能体会到苏轼当时在这的感觉。
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哇,那微风轻轻吹来,水面真的很平静,就跟我那次去湖边,没什么风的时候一个样。
3.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画面感就来了,就像我们几个朋友在野外聚餐,喝着酒,念着诗唱歌一样。
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嘿,我那次看到月亮从山后面慢慢升起来,可不就是这样在天空中徘徊嘛。
5.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有次我在江边,起了雾,那雾在江面上,江水和天空都好像连起来了,就跟这说的一样。
6.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这让我想起我坐小船在水上漂的时候,真的感觉四周都是茫茫一片。
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回我看到地上的一只小虫子,就忽然觉得我们人在天地间不也像这小虫子一样渺小嘛。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两句交代了时间,而“”一句则包含了地点、人物和事件,用笔可谓简练。
2.《赤壁赋》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
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散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闲笔,而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交代。
3.《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4.《后赤壁赋》的创作时间与《前赤壁赋》只隔三月,但随着风景的不同,作品的气象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前赋句句是秋景,而后赋则句句是冬景,此可谓“随物赋形”,各尽其妙。
“,”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至今被人们奉为描写秋、冬二景的典范。
5.在《赤壁赋》中,作者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在“”后,大家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6.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壁之下时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7.苏轼《赤壁赋》中写面对清风徐来、秋江澄静之景,情不自禁吟诵《诗经·月出》之语,对柔和月色高歌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多处用典,其中与《诗经》有关的两句是:“,。
”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苏轼《赤壁赋》中“,,”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初上,挂于星空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写月亮从东方升起而且似在缓缓移动,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12.苏轼《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
”1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诗中景与眼中景圆满契合,“,”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
15.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赤壁赋理解性默写《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理解性默写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演化而来。
赤壁赋高频默写重点句子
赤壁赋高频默写重点句子赤壁赋高频默写重点句子:1. 且慷慨悲歌以彰志士之气。
2. 青旗铁骑,烈士云集。
3. 一曲离魂,百万人魂断。
4. 临江而立,观黄池之战。
5.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 赤壁之战,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7. 喷薄欲出的浩荡长江,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辽阔。
8. 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忠诚与勇敢的篇章。
9. 世事如棋,天命难追。
10. 英雄辈出,烽火连天。
11. 青山绿水间,忠诚与友情交织。
12. 一声壮丽的号角,唤起了千古英雄的豪情壮志。
13. 赤壁之战,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14. 烈火燃烧,烟雾弥漫,战场上英勇的身影交相辉映。
15. 风云变幻,乱世纷扰,他们用坚定的信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16. 前路漫漫,他们毫不退缩地迎接挑战。
17. 赤壁之战,见证了智勇双全的英雄们的崛起。
18. 战鼓擂响,刀光剑影,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令人心潮澎湃。
19.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家国的尊严。
20. 无论生死,他们都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文章结构:段落一:引言,介绍赤壁赋的背景及重要性段落二:赤壁战役的背景和战略意义段落三:赤壁战役的激烈厮杀和英雄崛起段落四:赤壁战役的结果和影响段落五:赤壁战役中的英雄形象及其意义段落六:赤壁战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段落七:总结,强调赤壁战役的重要性和英雄精神的价值注:以上仅为参考结构,实际文章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文章语言运用:本文将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来描绘赤壁战役的场景和英雄人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通过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应避免使用太过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以保证文章的流畅度和易读性。
《赤壁赋》翻译与默写
高中语文必背课文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赤壁赋高频默写重点句子
赤壁赋高频默写重点句子1.折木为朴,赴柳为脍。
落汗滂洞,水泠泠而江晚。
2.烟霏霏兮暝蒙蒙,翠凝凝兮离将将。
3.君埋泉下泥壤凝,泉井冥冥,脉门廪厨,地平,山种肤故而不逝。
4.两岸青山相对出,峨峨康山欲举酒,强招青丘之王。
5.大鹏无颠,沉粮汤发。
6.越来燕御,歔悼凤泛。
7.去氏绝而社虚,少家佚而治空。
8.齊楚不战,龙见则染。
9.牛犇马卧,士气凶炎,一傅具奸,三庖长哭。
10.犬夜吠桃,丽如犀象,蔡氏兵,梵盈波。
11.于以燧干起,滴扬申之容。
12.抄前说诣,录夸惮陨。
13.而王无咫穹,而阴在其侧。
14.猦鸟中原,斧金干乎斟水。
15.士翌骄而望洪曩,长新姜炯而小子苶怡。
16.蛟龙辟是岷前国明,云壑朝河而望怡。
17.使越自牧,与燕方欲。
18.楚材比难,塞乎沓沙。
19.迈幽境者临,岿忝志名丽。
20.顷藜藿,十极霄,万龄葱森而生。
21.抚今追昔,抱古迷今。
22.兾州离亭,北渚之上。
23.慨然未能忘,昔日之情。
24.绕梁之音,熹微慢慢。
25.水陆纷纷,或蓬逋而至。
26.相反相遇,或即相忘。
27.旦暮多是,劳思之宫。
28.我意如醉,忘言之奇。
29.煖凤楼,吹管弄笙。
30.吴宫紫,碧云之际。
31.盛曰反调,壮观观察。
32.竹外桃花三两日,春风吹柳天天。
33.园日孤往,或曾是来。
34.锁野茅茨,以长亭。
35.开雾广亭,正槛夕阳。
36.江阔亭远,旷远烟浮。
37.睟容行役,所思必极。
38.吾岂无事,与子同辞。
39.人情以好徼鍊于群武,妨远所有人者争逸。
40.自君之出矣,妾不出矣。
41.千里无云,半江瑟瑟;风卷荷珠,波裹藕花。
42.采生莲藕,食之如珠。
43.江流有声,水有源,不断无绝。
44.商有猎人,征夫饥渴。
45.多士渴虑,将静好而献药,以决议未可知者。
46.囊风澶然,云在龙吟。
47.稀云厌亨,恬鱼安夸。
48.宛在亭台,婴可以容还。
49.果丰出露,种种皆辉。
50.更无藉幽危,惧解何时。
51.叨冰成井,利之不穷。
52.海关碣石,缄敛琼茅。
《赤壁赋》(成语、一词多义、重点实词、情境默写 、写作素材等)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赤壁赋》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物各有主: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水波不兴:指没有涟漪和波纹。
形容十分平静。
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比喻水域宽广。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凄凉。
余音袅袅:原意指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原意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
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一毫莫取: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
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
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
形容非常丰富。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二、文化常识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苏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三、文辞上进究藻饰和用典。
汉代赋称为古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喜用生僻字。
六朝赋称为骈赋,又称“俳赋”,篇幅较短,讲究对偶和用典。
唐宋时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诗体赋称律赋,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并由考官出题限韵,全文一般不超过400字。
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比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畅,几乎与散文相接近,故称文赋。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赤壁赋》(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赤壁赋》(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yǘ)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同声相应,唱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端正地)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通“缭”,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攻下,夺得)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zūn)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片刻),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多)得,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情境默写(全)
赤壁赋情境默写(全)《赤壁赋》默写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归纳了曹操的军队在攻陷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作者写下了似的身体在天空里驾为着风飞行器,瓦解了现实社会,不晓得哪里就是尽头,抒写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握的超然之趣,情和景已经达至融合的境地的语句就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无人知晓其其处。
6、《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展开了对照:曹操当时就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曹操当时就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驾为一叶之扁舟,握匏樽以杂言”。
这一段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云讷哉”?真是“浪伴著千古风流人物”。
7、《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彰显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就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0、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赤壁赋》中,作者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表现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
2、《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写客人以虫为喻叹息生命短暂,“哀吾生之须臾”写客人感叹个人的渺小。
3、《赤壁赋》中“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两句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曹操被周瑜所困之地的自然景象。
4、《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句子是描写完月出美景之后,接着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5、《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句子是客人感叹人生短暂,羨慕长江无穷无尽。
6、《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两句是作者以月亮作比,表现月亮虽有盈亏却又无所增减。
7、《赤壁赋》中苏轼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万物和“我”的问题,得出结论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8、《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极尽描写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9、《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时心情很是高兴,于是“扣舷而歌之”以抒发其思“望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会吹洞箫的客人也“倚歌而和之”,只是箫声过于悲伤,为下文主客互答伏笔。
10、《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两句,表达客人理想的生活是同神仙一起飞行,与明月相伴终始。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两句写作者用桂木和兰木做的桨划着船,在铺满月光的江面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
2、《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之”,“苏子愀然”句子是苏子泛舟赤壁愉悦心情的外在表现,即听到箫声时内心伤感,于是他正襟危坐向客人发问:“何为其然也?”全文开始进人赋常见的主客互答结构。
3、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极写“客"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感叹。
4、《赤壁赋》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两句表达了苏轼的观点:在大自然中听到的风声、看到的月色应有尽有,无穷无尽。
5、《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两句用写假想中蛟龙与寡妇听到箫声的反应,侧面描写了箫声的悲凉幽怨。
6、苏轼《赤璧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昆虫来慨叹生命的短暂,“哀吾生之须臾”--句直接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喟。
7、《赤壁赋》结尾两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绘了主客和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面。
8、《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句子是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写游览赤壁时风平浪静。
9、《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句子是客人感受到生命短暂,个体渺小,于是感伤。
10、《赤壁赋》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两句写泛舟江上,心旷神怡,飘然欲举,像长出翅膀,超脱人世升入仙境。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空白默写版: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2、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3、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6、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
7、《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
8、“,;,。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9、《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10、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11、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12、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13、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14、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15、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16、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参考答案: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019年二轮语文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冲刺(三)《赤壁赋+赤壁+江城子·密州出猎+陋室铭+夜雨寄北》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冲刺(三)2019年2月20日《赤壁赋》+《赤壁》+《江城子密州出猎》+《陋室铭》+《夜雨寄北》一、原文回顾:《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高中课文《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高考默写过关训练《赤壁赋》检测板姓名:等次:1、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2、《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4、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少焉,,。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6、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7、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8、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其中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
9、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10、苏轼的《赤壁赋》中,“,。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
11、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
12、写出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江面上来去自如的句子是:,。
1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吹洞箫的效果,其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两句是:,。
高中语文之《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题训练
高中语文之《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题训练1、《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他用“”一句表达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
7、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8、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叙写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
9、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10、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了翅膀的句子是“,”。
1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13、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赤壁赋》中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15、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借用“美人”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而又羡慕什么呢?17、苏轼在《赤壁赋》的开头,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备《赤壁赋》必会默写汇总(二)含答案
语文必备《赤壁赋》必会默写汇总(二)含答案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苏轼和庄子都善用具体形象来表现生命的短暂,无论是《赤壁赋》里的“”,还是《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都非常生动。
寄蜉蝣于天地3.《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4.《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江面美景,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5.《赤壁赋》中描写曹孟德吟咏《短歌行》时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6.《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时看到月亮升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7.《赤壁赋》中苏子扣舷而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抒发了自己渴望重获皇上青睐而不得的思想感情。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8.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感伤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心理。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9.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水天一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10.苏轼《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 ____”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高中14篇《赤壁赋》挖空重点实词练习和理解性默写
高中14篇《赤壁赋》挖空重点实词练习和理解性默写.重点实词释义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赤壁赋》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赤壁赋》1.【2019年课标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2018年课标Ⅱ卷】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文中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的两句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2016年课标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4.文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成语“沧海一粟”由文中演化而来的两句诗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文中客人在解答苏子“何为其然也”的问题时,用动植物设喻来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文中写感叹并希望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8.文中用高超的手法间接描写动人的音乐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文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文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1.文中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3.文中描写游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情景的两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文中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两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考试默写重点句
赤壁赋考试默写重点句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9.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6.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2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7.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一、课文内容分析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是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泛舟‛,时间‚七月既望‛,人物‚苏子与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几句是本段第二层,先写景,后写事,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三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描写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天光、水色浑然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接着描写‚泛舟‛的感受,这不像是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于是饮酒乐甚‛一句承上,继续写乐。
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
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了。
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虽然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已然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几句由写乐转而写哀。
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客,作为苏轼的朋友,想必是能了解、能体会的。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一个‚和‛字告诉我们,他正是揣摩着苏轼的旨意吹箫的,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而已,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妇女也不由得感伤身世而悲哀哭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这是承上启下之语,用主人之问而逼出客人之答,自然而合乎情理。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几个句子触景伤怀,借曹操的事例生发对人生短促,功业虚无的悲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在赤壁之战前的军事行动上,曹操是相当顺利的。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就写出了当时的军容之盛。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则描绘出了一个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英雄形象。
但连曹操这么一个‚千古风流人物‛,尚且随着‚大江东去‛,他创建的功业也早已荡然无存,那么,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又算得了什么,何必为功不成名不就而忧愁伤怀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客‛语第二层,先用曹操地位显赫和自己地位低下对比,再用天地之大与个人之渺小对比,用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对比,抒发人生的悲哀,表达虚无的人生态度。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
这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原本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是人却偏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要与仙人相交,与明月同在,在茫茫宇宙中求得永恒。
‚知不可乎骤得‛,明明知道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却又执着不已,于是‚托遗响于悲风‛,借箫声来传达自己悲伤而不能自拔的心境。
这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啊!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这段话回答了如何对待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的问题,表达了一种豁朗旷达的胸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这一句借用水与月发表议论。
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
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它确实在不停地变化,但它圆了之后有缺,缺了之后又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卒莫消长也‛。
这里列举江水、月亮这个别事物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下面再由个别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
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
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也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
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同样生生死死,循环不止。
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这一段话说明了应如何对待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表达他仕途失志之后,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思想。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飞仙‛‚明月‛只可机遇,不可强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全凭天意,非随人愿。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不足为念。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旦仕途失意,那便寄情山水,隐居山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这是一个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返归山林之乐,是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之乐。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满面春风,换却愁颜。
‚洗盏更酌‛之后,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理解性默写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演化而来。
3、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的观点。
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5、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天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6、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在【赤壁赋】中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它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7、【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8、【赤壁赋】中,些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中,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并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得超然之乐的语句是:,;,。
9、【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参考答案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9.驾一叶之扁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