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工艺第6章 金 属 化
半导体物理学第六章解读
ND X D ND NA
1
Q=eND
Xn
2
0e
(
NDNA ND NA
)(VD
V
2 )
♦单边突变结:
XD
2
e
0
1
(VD V NB
)
2
♦势垒区主要在轻掺杂 一边
• 对p+-n结, NB代表ND • 对p-n+结, NB代表NA
xn X D
xp XD
P+-n结
3. 突变结的势垒电容
电势
图6-8
电子势能(能带)
6.1.5p-n载流子的分布 ♦ 当电势零点取x=-xp处,则有: EC (x) EC qV (x)
EV (x) EV qV ( x)
x x p , EC ( x) EC x xn , EC (x) EC qVD
♦势垒区的载流子浓度为:
EC qV ( x ) EF
• 反向偏压下的突变结势垒电容(单位面积):
1
CT A
dQ dV
2(
0eND NA
ND NA )(VD
V
)
2
CT 0
A XD
CT
(VD
1 V )1/ 2
• 几点说明:
① p-n结的势垒电容可以等效为一个平行
板电容器,势垒宽度即两平行极板的距离
② 这里求得的势垒电容, 主要适用于反向 偏置情况
xn
NAXD ND NA
, xp
ND X D ND NA
• 代入上式
VD
q
2 0
( NAND ND NA
)
X
2 D
♦则,平衡p-n结
1
XD
半导体制造工艺
1、《集成电路工艺基础》,王阳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Stephen A. Campbell
著,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电子工业出版社。 3、《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实践》,庄同曾编,电子工业出
版社。
先修课程
半导体物理 微电子器件
—— 课程内容 ——
学时:32学时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器件技术基础 第三章 硅和硅片制备简述 第四章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概况 第五章 氧化
—— 课程内容 ——
第六章 淀积 第七章 金属化 第八章 光刻原理和技术 第九章 刻蚀 第十章 扩散和离子注入 第十一章 化学机械平坦化
1
第一章 概论
§ 1.1 半导体产业介绍
晶体管的发明(1947年) 集成电路的发明(1959年)
体积大 笨重 功耗高 可靠性差
The First Transistor from Bell Labs
体积小 重量轻 功耗低 可靠性好
Inventors: Willian Schockley, Tohn Bardeen, Walter brattain
因此发明获得诺贝尔奖
Jack Kilby’s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nMOSFET
VDD
G
S
DDLeabharlann GSVSS
n+
p+
p+
n+
n+
p+
p-well
n-type silicon substrate
Field oxide
7
第三章 硅和硅片制备
3.1 半导体级硅
(1)半导体级硅
电子产品工艺课后答案第六章 SMT(贴片)装配焊接技术
思考题:1、⑴试简述外表安装技术的发生布景。
答:从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实际电子整机产物,并在电路中逐步替代传统的电子管开始,到6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电子产物遍及存在笨、重、厚、大,速度慢、功能少、性能不不变等问题,不竭地向有关方面提出定见,迫切但愿电子产物的设计、出产厂家能够采纳有效办法,尽快克服这些短处。
工业畅旺国家的电子行业企业为了具有新的竞争实力,使本身的产物能够适合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底子共识——必需对当时的电子产物在PCB 的通孔基板上插装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革命。
为此,各国纷纷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电子产物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攻关。
颠末一段艰难的搜索研制过程,外表安装技术应运而生了。
⑵试简述外表安装技术的开展简史。
答:外表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开展起来的。
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为片状元件〔Chip 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外表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外表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畅旺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 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和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采用SMT;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颤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此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 Microcircuits〕〞定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物,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物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识表记标帜着电子产物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
SMT的开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为厚膜电路〕的出产制造之中。
半导体制造工艺培训课程(56页)
13
1.2 基本半导体元器件结构
图1-10 MOS场效应晶体管电容结构
14
1.2 基本半导体元器件结构
1.2.2 有源器件结构 有源器件,如二极管和晶体管与无源元件在电子控制方式上
有很大差别,可以用于控制电流方向,放大小的信号,构成复杂的 电路。这些器件与电源相连时需要确定电极(+或-)。工作时利用 了电子和空穴的流动。 1.二极管的结构
4. CMOS结构
图1-15 CMOS反相器电路的电路图、顶视图和剖面图
19
1.3 半导体器件工艺的发展历史
图1-16 生长型晶体管生长示意图
20
1.3 半导体器件工艺的发展历史
图1-17 合金结结型晶体管示意图
21
1.3 半导体器件工艺的发展历史
图1-18 台面型结型晶体管示意图
22
1.3 半导体器件工艺的发展历史
50
1.8 芯片制造的生产环境
1.8.1 净化间沾污类型 净化间沾污类型可以分为5大类:颗粒、金属杂质、有机物沾污、
自然氧化层和静电释放。 1.颗粒
图1-30 颗粒引起的缺陷
51
1.8 芯片制造的生产环境
2.金属杂质 3.有机物沾污 4.自然氧化层 5.静电释放 1.8.2 污染源与控制
应严格控制硅片加工生产厂房里的各种沾污,以减小对芯片的 危害。作为硅片生产厂房的净化间其主要污染源有这几种:空气、 人、厂房、水、工艺用化学品、工艺气体和生产设备。 1.空气
30
1.4 集成电路制造阶段
表1-2 1μm以下产业的技术节点列表
(2)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芯片的可靠性主要指芯片寿命。 (3)降低芯片的成本 半导体芯片的价格一直持续下降。
半导体制造工艺第章金属化
半导体制造工艺第章:金属化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金属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被用来建立电路中的连线,使芯片能够进行电气连接。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金属化过程,包括种类、步骤、材料和要点。
金属化种类半导体制造中的金属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全金属化和部分金属化。
全金属化是指整个芯片表面都被金属覆盖。
这种方法会消耗大量金属,但能够提高芯片的电性能,例如在高频和高速应用中使用。
部分金属化是指仅在需要的位置上涂覆金属,这种方法会减少金属的使用量,但这也会导致电性能不如全金属化。
因此,部分金属化常常被用在较低的频率和速度应用中。
金属化步骤金属化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1.陶瓷氧化物底片准备:第一步是将金属蒸发到陶瓷氧化物底片上。
在这之前,必须将底片表面彻底清洁,以确保金属与底片能够连接。
2.准备光刻胶:将光刻胶涂在底片表面上,这种胶质稳定且可以保护底片表面。
3.照相排版:使用照相版,将图案转移到底片表面上。
这个过程可以用来确定哪些区域需要涂金属。
4.以金属充电:将金属塔蒸发到底片表面上,确保金属已经完全充电。
5.除去光刻胶:将光刻胶除去,只剩下金属图案。
6.沉积门电极:将金属导线或电路图案分别与门电极一起沉积在甲烷基硅酸锑膜上,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金属化要点1.放热吸附一定要彻底:在金属化过程中,要确保金属与陶瓷氧化物底片的相互作用足够强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连接。
因此,放热吸附这个步骤必须要彻底,以确保任何潜在污染的消除,其目的是创造一个适合在其上沉积电极材料的表面。
2.光刻过程:光刻过程需要立即消除不需要的区域。
如果光刻胶不符合或者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被卸载,则会予以保护,以避免在接下来的沉积过程中产生污染。
3.导线线宽和间距:导线线宽和间距不仅影响芯片的电性能,而且还会影响制造成本。
因此,在金属化步骤中,必须仔细控制导线线宽和间距。
4.金属选择: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学和物理特性,它们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芯片的电性能。
芯片制造-半导体工艺教程
芯片制造-半导体工艺教程Microchip Fabrication----A Practical Guide to Semicondutor Processing目录:第一章:半导体工业[1][2][3]第二章:半导体材料和工艺化学品[1][2][3][4][5]第三章:晶圆制备[1][2][3]第四章:芯片制造概述[1][2][3]第五章:污染控制[1][2][3][4][5][6]第六章:工艺良品率[1][2]第七章:氧化第八章:基本光刻工艺流程-从表面准备到曝光第九章:基本光刻工艺流程-从曝光到最终检验第十章:高级光刻工艺第十一章:掺杂第十二章:淀积第十三章:金属淀积第十四章:工艺和器件评估第十五章:晶圆加工中的商务因素第十六章: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形成第十七章:集成电路的类型第十八章:封装附录:术语表#1 第一章半导体工业--1芯片制造-半导体工艺教程点击查看章节目录by r53858概述本章通过历史简介,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纵览重大技术的发展和其成为世界领导工业的发展趋势来介绍半导体工业。
并将按照产品类型介绍主要生产阶段和解释晶体管结构与集成度水平。
目的完成本章后您将能够:1. 描述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区别。
2. 说明术语“固态,” “平面工艺”,““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
3. 列举出四个主要半导体工艺步骤。
4. 解释集成度和不同集成水平电路的工艺的含义。
5. 列举出半导体制造的主要工艺和器件发展趋势。
一个工业的诞生电信号处理工业始于由Lee Deforest 在1906年发现的真空三极管。
1真空三极管使得收音机, 电视和其它消费电子产品成为可能。
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大脑,这台被称为电子数字集成器和计算器(ENIAC)的计算机于1947年在宾西法尼亚的摩尔工程学院进行首次演示。
这台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的计算机大相径庭。
它占据约1500平方英尺,重30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并需要一个小型发电站来供电,花费了1940年时的400, 000美元。
半导体工艺及芯片制造复习资料简答题与答案
半导体工艺及芯片制造复习资料简答题与答案第一章、半导体产业介绍1 .什么叫集成电路?写出集成电路发展的五个时代及晶体管的数量?(15分)集成电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衬底上,完成一定的电路或系统功能。
集成电路芯片/元件数 无集成1 小规模(SSI )2到50 中规模(MSI )50到5000 大规模(LSI )5000到10万 超大规模(VLSI ) 10万至U100万 甚大规模(ULSI ) 大于100万 产业周期1960年前 20世纪60年代前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 20世纪70年代前期到后期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2 .写出IC 制造的5个步骤?(15分)Wafer preparation (硅片准备)Wafer fabrication (硅片制造)Wafer test/sort (硅片测试和拣选)Assembly and packaging (装配和封装)Final test (终测)3 .写出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什么是摩尔定律?(15分)发展方向:提高芯片性能一提升速度(关键尺寸降低,集成度提高,研发采用新材料),降低功耗。
提高芯片可靠性一严格控制污染。
降低成本——线宽降低、晶片直径增加。
摩尔定律指:IC 的集成度将每隔一年翻一番。
1975年被修改为:IC 的集成度将每隔一年半翻一番。
4 .什么是特征尺寸CD ? (10分)最小特征尺寸,称为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 ) CD 常用于衡量工艺难易的标志。
5.什么是 More moore 定律和 More than Moore 定律?(10 分)“More Moore”指的是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
从几何学角度指的是为了提高密度、性能和可靠性在晶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特征尺寸的继续缩小。
与此关联的3D结构改善等非几何学工艺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来影响晶圆的电性能。
半导体材料课件GaAs单晶中杂质的控制、完整性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6-3-3 砷化镓单晶中Si沾污的抑制
实验表明GaAs单晶中常有较多Si沾污,平均浓度在 1016~ 1017 cm-3左右。 Si沾污主要来源于GaAs熔体侵蚀石英舟 引起Si的沾污的主要化学反应 高温区
4Ga(l) + SiO2 (s) ↔ Si(s) + 2Ga2O(g)
受 主
中 性
两 性
中性施主
受
深能级
主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6-3-1 GaAs中的杂质的性质
施主杂质 ¾ Ⅵ族元素(S,Se,Te)替代As,浅施主,N型掺杂剂 ¾ O在液相外延的GaAs中有浅施主,也有深施主能级 ¾ GaAs中有浅受主存在时,O施主起补偿作用-高阻
(半绝缘)的GaAs材料。
lg C S = 16 .82 + 0.2C0
(Sn)
LEC法中不能掺Si,引起B沾污
3Si + 2B2O3 ↔ 4B + 3SiO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掺杂量的计算与杂质均匀性
拉制GaAs单晶时,杂质在晶体中的分布状况与Si、 Ge大致类似。 LEC 中 , 因 为 B2O3 抑 制 了 杂 质 的 挥 发 , ( HB 密 闭,蒸发有限)所以杂质的分布只与分凝作用有 关—变速拉晶有利于获得电阻率均匀的晶体。 杂质扩散会进入B2O3中,B2O3起着使熔体内杂质 浓度缓慢变化的作用,对K<1,有利于杂质的纵 向均匀性的提高。
Eg=2.26eV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等电子陷阱(isoelectronic trap)
等电子杂质指与点阵中被替代的原子处于周期表 中同一族的其他原子。例如 GaP中取代P位的N或 Bi原子。
半导体材料课件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特性 GaAs单晶的生长方法
高效太阳电池
霍尔元件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GaAs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遥 控 器 是 通 过 GaAs 发 出 的 红 外光把指令传给主机的。
家电上的红色、绿色指示灯是 以 GaAs 等 材 料 为 衬 底 做 成 的 发光二极管。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CD, DVD,BD光盘是用以 GaAs为衬底制成的GaAlAs激 光二极管进行读出的。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非凝聚体系p-T-x相图各投影图的含义
GaAs体系 p-T-x相图
¾G a - A s 的 T - x 图 , 反 映 体 系sGaAs+l+g三相平衡时的 温度与xAs组成的关系。
质很不相同,把这种不对称性叫做极性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极性(闪锌矿是非中心对称的)
[111]
Ⅲ
[111]
Ⅴ
表面A
Ⅲ
ⅤⅤ ⅢⅢ
Ⅴ
[1 1 1]
Ⅲ
Ⅴ
表面B
[1 1 1]
闪锌矿结构在[110]面上的投影 显示在[111]方向和[1 1 1] 方向的差别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
从垂直[111]方向看,GaAs是一系列由Ga原子和As 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层,因此晶体在对称晶面上的性 质不同。如[111]和[111]是不同的。 III族:A原子,对应的{111}面称为A面 V族:B原子,对应的{111}面称为B面 ¾ A—B组成的双原子层称为电偶极层 ¾ A边和B边化学键,有效电荷不同,电学和化学性
直接3.4eV 间接2.26eV 直接 1.43eV 直接 0.73eV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1、集成电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Si、GaAs)上,封装在一个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
2、特征尺寸:集成电路中半导体器件能够加工的最小尺寸。
它是衡量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水平的重要尺度,越小,芯片的集成度越高,速度越快,性能越好3、摩尔定律: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4、High-K材料:高介电常数,取代SiO2作栅介质,降低漏电。
Low-K 材料:低介电常数,减少铜互连导线间的电容,提高信号速度5、功能多样化的“More Than Moore”:指的是用各种方法给最终用户提供附加价值,不一定要缩小特征尺寸,如从系统组件级向3D集成或精确的封装级(SiP)或芯片级(SoC)转移。
6、IC企业的分类:通用电路生产厂;集成器件制造;Foundry厂;Fabless:IC设计公司;第二章:硅和硅片的制备7、单晶硅结构:晶胞重复的单晶结构能够制作工艺和器件特性所要求的电学和机械性能8、CZ法生长单晶硅:把熔化的半导体级硅液体变成有正确晶向,并且被掺杂成n或p型的固体硅锭;9、直拉法目的:实现均匀掺杂和复制籽晶结构,得到合适的硅锭直径,限制杂质引入;其关键参数:拉伸速率和晶体旋转速度10、区熔法特点:纯度高,含氧低;晶圆直径小。
第三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概况11、亚微米CMOS IC 制造厂典型的硅片流程模型第四章氧化12、热生长:在高温环境里,通过外部供给高纯氧气使之与硅衬底反应,得到一层热生长的SiO2 。
13、淀积:通过外部供给的氧气和硅源,使它们在腔体中方应,从而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14、干氧:Si(固)+O2(气)-> SiO2(固):氧化速度慢,氧化层干燥、致密,均匀性、重复性好,与光刻胶的粘附性好.水汽氧化:Si (固)+H2O (水汽)->SiO2(固)+ H2 (气):氧化速度快,氧化层疏松,均匀性差,与光刻胶的粘附性差。
半导体工艺基础 第六章 扩散
kT D q
(6-7)
§6.3 半导体中杂质原子扩散的浓度分布
一、扩散方程(费克第二定律)
N ( x, t ) 2 N ( x, t ) D t x 2
(6-8)
式中假定D为常数,与杂质浓度N( x, t )无关,x 和 t 分别表 示位置和扩散时间。针对不同边界条件求出方程(6-8)的解, 可得出杂质浓度N的分布,即N与 x 和 t 的关系。
五、影响杂质浓度分布的其它因素 前面得出的扩散后的杂质分布是采用理想化假设的结果, 实际上理论分布与实际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 1、二维扩散 实际扩散中,杂质通过窗口垂直向硅中扩散的同时,也将 在窗口边缘沿表面进行横向扩散,横向扩散的距离约为纵向扩 散距离的75%~80%,因此考虑到横向扩散,要得到实际的杂质 分布,须解二维或三维扩散方程。由于横向扩散的存在,实际 扩散区域大于由掩模版决定的尺寸,此效应直接影响到 VLSI的 集成度。
N(x, 0)= 0
x>0
(6-11)
由上述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可求出扩散方程( 6-8 )的解, 即恒定表面源扩散的杂质分布情况:
2 N ( x, t ) N S 1
x 2 Dt 0
e
2
x d N S erfc 2 Dt (6-12)
Pi v0e
Ei / kT
(6-3)
可见,跳跃率随温度指数式地增加。室温下,硅中间隙杂质以每 分钟一次的速度跳跃着,在典型的扩散温度(900℃~1200℃)下, 其跳跃速度是很快的。间隙杂质的扩散系数为:
D a v0e
2
Ei / kT
(6-4)
二、替位式扩散 占据晶格位置的外来原子称为替位杂质。只有当替位杂质 的近邻晶格上出现空位,替位杂质才能比较容易地运动到近邻 空位上。在晶格位置上的替位杂质,相对势能最低,而间隙位 置处的势能最高。替位杂质要从一个位置运动到近邻格点上, 也需要越过一个势垒 Es ,势垒高低位置与间隙杂质的正好相 反。 替位杂质的运动与间隙杂质相比,更为困难。首先要在近 邻出现空位(形成一个空位所需能量为Ev ),同时还要依靠热 涨落获得大于势垒高度Es 的能量才能实现替位运动。替位杂质 的跳跃率应为近邻出现空位的几率乘上跳入该空位的几率,即:
半导体制造工艺第6章-金-属-化
溅射
总结词
溅射是一种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原子或分子溅射出来并沉积到基材表面 的技术。
详细描述
在半导体制造中,溅射技术用于形成薄膜和涂层,常用金属、陶瓷等材料作为靶材。通 过物理碰撞将靶材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溅射出来,并在基材表面沉积形成连续、均匀的薄 膜。溅射技术具有高沉积速率、大面积成膜、低损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
容性,以确保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HAPTER 02
金属化工艺流程
清洁处理
01
02
03
目的
去除表面杂质,提高表面 洁净度,为后续工艺做准 备。
方法
使用各种清洗剂和清洗设 备,如超声波清洗、等离 子清洗等。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对材料有害的清 洗剂,控制清洗时间和温 度。
预处理
目的
调整表面状态,增强与金属层的结合力。
金属化层的导电性能
金属化层的导电性能对半导体器件的电阻和电流 传导能力有直接影响,需要优化金属化材料的导 电性能。
制程兼容性问题
制程兼容性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金属化制程需要与其他制程步骤相 兼容,以确保整个制造流程的顺利进行。
制程温度和化学环境
金属化制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化学环境下进行,与其他 制程的温度和化学环境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解决制程温度 和化学环境的兼容性问题。
化学气相沉积(CVD)
总结词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气态前 驱体转化为固态薄膜的技术。
详细描述
在半导体制造中,CVD技术用于形成各种功 能性薄膜,如绝缘膜、导电膜等。通过控制 反应条件,使气态前驱体在基材表面发生化 学反应并形成固态薄膜。CVD技术具有高沉 积速率、大面积成膜、低损伤等优点,广泛
电工电子技术第六章
图 6-1 本征激发
2.掺杂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或三价元素,会使其 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掺入的五价或三价元素称为杂质 杂质。掺 杂质 有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掺杂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或杂质半导体,按掺入杂质元 掺杂半导体 素不同,掺杂半导体可分为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两种。
6.1.2 本征半导体和掺杂半导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而且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它未经人 本征半导体 为的改造,具有这种元素的本来特征。 在绝对零度时,半导体所有的价电子都被束缚在共价键中, 不能参与导电,此时半导体相当于绝缘体。当温度逐渐升高或 受光照时,由于半导体共价键重的价电子并不像绝缘体种束缚 得那样紧,价电子从外界获得一定的能量,少数价电子会挣脱 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同时在原共价键处出现一个空 自由电子 位,这个空位称为空穴 空穴。显然,自由电子和空穴是成对出现的, 空穴 所以称它们为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
4.非晶态半导体 非晶态半导体 原子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半导体称为非晶态半 导体,主要有非晶Si、非晶Ge、非晶Te、非晶Se等元素 半导体及GeTe,As2Te3,Se2As3等非晶化合物半导体。 5.有机半导体 有机半导体 有机半导体分为有机分子晶体、有机分子络合物和 高分子聚合物,一般指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碳-碳双键有 机化合物。
在我们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按导电能力划分为导体、 绝缘体、半导体。半导体 半导体指的是导电能力导体和绝缘体之 半导体 间的物质 半导体材料的最外层轨道上的电子是4个,根据其特性, 可以将半导体材料分成以下五类: 1.元素半导体 元素半导体大约有十几种,它们处于ⅢA-ⅦA族的金 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例如Ge(锗),Si(硅),Se (硒),Te(碲)等。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 施敏 第6章扩散讲解
3、扩散设备类似于氧化炉管。
4、扩散工艺的控制要点:
■
■ ■
防止引入污染
工艺参数控制:温度分布、气流量和排片方式、片间距等 工艺控制手段:前馈方式(试片)、使用假片
三、扩散方程
两种基本扩散机制:
(1) 替代式扩散
(2) 填隙式扩散
(一)费克一维扩散方程
描述扩散运动的基本方程——费克第一定律
C F D x
其中,C是杂质浓度,D是扩散率(扩散系数),F是杂质净流量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杂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扩散流量 的减小相等,即:
C F t x
代入式3,得到费克第二定律
C C (D ) t x x
假设D与位置无关,可简化为:
C C D 2 t x
2
上式被称为费克扩散方程
2、主要的检测项目:
小结:
■
扩散工艺是重要的掺杂技术之一,扩散过程决定了杂 质在硅中的浓度和分布
■
一维扩散的费克定律是理解杂质在半导体中扩散过程的 重要理论
■
常用的扩散方法:恒定源扩散+有限源扩散的两步扩散
法(用公式计算扩散后杂质分布和结深)
■
扩散工艺的质量检测
S C (0, t ) Dt
(1) 硅表面的杂质浓度(/cm3)随扩散时间延长而降低:
(2) 计算扩散形成的PN结结深: 如果衬底杂质浓度为CB,扩散杂质与衬底杂质反型,
由
3)实际扩散工艺
“恒定源”+“有限源”的两步扩散法
(1) 先进行恒定表面源的预淀积扩散(温度低,时间短), 扩散很浅,目的是控制进入硅片的杂质总量;
在lC制造中主要采用扩散法和离子注入法。
高浓度深结掺杂采用热扩散法,浅结高精度掺杂用离子注入法。 3)常用的掺杂杂质 P (磷)、B(硼)、 As(砷)、Sb(锑)
第6章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
A
DA DB
F
+3V
B
?
0V
-12V
例2:
D2 D1
求:UAB
3k 12V
6V
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 A + 取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 UAB 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 – B 的电位。
V1阳 =-6 V,V2阳=0 V,V1阴 = V2阴= -12 V UD1 = 6V,UD2 =12V ∵ UD2 >UD1 ∴ D2 优先导通, D1截止。 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AB = 0 V 流过 D2 的电流为 12 I D2 4mA 在这里, D2 起 3 钳位作用, D1起 D1承受反向电压为-6 V 隔离作用。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 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 合。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 平衡,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注意: (1)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2)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半导体的导电性 能也就愈好。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2
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掺入三价元素 空穴 掺杂后空穴数目大量 增加,空穴导电成为这 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 式,称为空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 在 P 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 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 载流子。
Si
Si
Si B–
Si
硼原子 接受一个 电子变为 负离子
无论N型或P型半导体都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
第六章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6-1.绘出在偏压条件下MOS 结构中对应载流子积累、耗尽以及强反型的能带和电荷分布的示意图,采用N 型衬底并忽略表面态和功函数的影响。
6-2.推导出体电荷、表面电势以及表面电场的表达式,说明在强反型时他们如何依赖于衬底的掺杂浓度a N 。
在1410至1810 3−cm 范围内画出体电荷、表面电势及电场与a N 的关系。
6-3.在受主浓度为31610−cm 的P 型硅衬底上的理想MOS 电容具有0.1um 厚度的氧化层,40=K ,在下列条件下电容值为若干?(a )V V G 2+=和Hz f 1=,(b ) V V G 20=和Hz f 1=,(c )V V G 20+=和MHz f 1=。
6-4.采用叠加法证明当氧化层中电荷分布为)(x ρ时,相应的平带电压变化可用下式表示:0000()x FB q x x V dx C x ρΔ=−∫ 6-5.一MOS 器件的01000x =Å,eV q m 0.4=φ,eV q s 5.4=φ,并且有21610−cm的均匀正氧化层电荷,计算出它的平带电压。
假设40=K ,运用习题6-4的表达式 6-6.利用习题6-4中的结果对下列情形进行比较。
(a) 在MOS 结构的氧化层中均匀分布着212105.1−×cm 的正电荷,若氧化层的厚度为150nm ,计算出这种电荷引起的平带电压。
(b) 若全部电荷都位于硅-氧化硅的界面上,重复(a)。
(c) 若电荷成三角分布,它的峰值在0=x ,在0x x =处为零,重复(a)。
6-7.在31510−=cm N a 的P 型Si<111>衬底上制成一铝栅MOS 晶体管。
栅氧化层厚度为120nm ,表面电荷密度为211103−×cm 。
计算阈值电压。
6-8. 一MOS 结构中由315105−×=cm N a 的N 型衬底,100nm 的氧化层以及铝接触构成,测得阈值电压为2.5V ,计算表面电荷密度。
半导体物理答案
第一篇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习题1-1、 什么叫本征激发?温度越高,本征激发的载流子越多,为什么?试定性说明之。
1-2、 试定性说明Ge 、Si 的禁带宽度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原因。
1-3、试指出空穴的主要特征。
1-4、简述Ge 、Si 和GaAS 的能带结构的主要特征。
1-5、某一维晶体的电子能带为[])sin(3.0)cos(1.01)(0ka ka E k E --=其中E 0=3eV ,晶格常数a=5х10-11m 。
求:(1) 能带宽度;(2) 能带底和能带顶的有效质量。
题解:1-1、 解:在一定温度下,价带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E g )被激发到导带成为导电电子的过程就是本征激发。
其结果是在半导体中出现成对的电子-空穴对。
如果温度升高,则禁带宽度变窄,跃迁所需的能量变小,将会有更多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
1-2、 解: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导致孤立原子的能级形成能带,即允带和禁带。
温度升高,则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加剧,导致允带进一步分裂、变宽;允带变宽,则导致允带与允带之间的禁带相对变窄。
反之,温度降低,将导致禁带变宽。
因此,Ge 、Si 的禁带宽度具有负温度系数。
1-3、 解:空穴是未被电子占据的空量子态,被用来描述半满带中的大量电子的集体运动状态,是准粒子。
主要特征如下:A 、荷正电:+q ;B 、空穴浓度表示为p (电子浓度表示为n );C 、E P =-E nD 、m P *=-m n *。
1-4、 解:(1) Ge 、Si:a )Eg (Si :0K) = 1.17eV ;Eg (Ge :0K) = 0.744eV ;b )间接能隙结构c )禁带宽度E g 随温度增加而减小;(2) GaAs :a )Eg (0K) = 1.52eV ;b )直接能隙结构;c )Eg 负温度系数特性: dE g /dT = -3.95×10-4eV/K ;1-5、 解:(1) 由题意得:[][])sin(3)cos(1.0)cos(3)sin(1.002220ka ka E a k d dE ka ka aE dk dE+=-=eVE E E E a kd dE a k E a kd dE a k a k a k ka tg dk dE ooo o 1384.1min max ,01028.2)4349.198sin 34349.198(cos 1.0,4349.198,01028.2)4349.18sin 34349.18(cos 1.0,4349.184349.198,4349.1831,04002222400222121=-=∆<⨯-=+==>⨯=+====∴==--则能带宽度对应能带极大值。
半导体制造工艺教案6-金属化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表6-1硅和各种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电阻率(20°C)表6-1硅和各种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电阻率(20°C) 6.2.2铝图6-2由电迁徙引起的铝互连线断路与短路现象6.2.4铜1.铜的优点1)更低的电阻率图6-3多层铜互连技术阻挡层金属图6- 4阻挡层金属在半导体和金属之间有很好的附着能力。
抗电迁徙能力强。
保证在很薄和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抗侵蚀和抗氧化性好。
图6-5铜的阻挡层金属6.2.6硅化物硅化物的形成原理图6- 6硅化物在半导体器件中的用途图6-7自对准形成硅化物的步骤自对准方法形成硅化物依次用有机溶液、稀释过的氢氟酸和去离子水除去硅片自然氧化层和表面杂质(也可使用氩离子溅射刻蚀去除),接着干燥硅片。
将硅片置于金属淀积腔内,在硅片上淀积一层厚度为20~35nm的金属钛薄膜。
对硅片进行第一次快速热退火,退火温度为625~675℃。
通过氢氧化铵和过氧化氢的湿法化学去掉所有未参与反应的钛。
图6-9蒸发系统中的加热方式真空系统抽真空。
基片加热。
图6-10溅射工艺的设备示意图溅射工艺适用于淀积合金,而且具有保持复杂合金原组分的能力。
能获得良好的台阶覆盖。
形成的薄膜与硅片表面的粘附性比蒸发工艺更好。
能够淀积难熔金属。
具有多腔集成设备,能够在淀积金属前清除硅片表面沾污和本身的氧化图6-11射频溅射设备示意图直流溅射离化率低,射频溅射离化率有提高,但不显著。
多腔集成溅射装备典型溅射设备操作步骤溶液中水与HF缓冲液的体积比为90次。
图6-12铜电镀原理示意图图6-13沟槽中的三种添加剂和氯离子金属化流程传统金属化流程传统的互连金属是铝铜合金(99%铝,1%铜),并用SiO2介质隔离层。
以下是制备第二层金属的传统铝互连技术的工艺流程。
该过程中铝被淀积为薄膜,然后被刻蚀掉(减去)以形成电路。
图6-14第一层金属(金属1)的形成的形成图6-15形成通孔2图6-16形成钨塞图6-17淀积金属2 刻蚀出互连线图6-18刻蚀金属2图6-19层间介质淀积的线槽刻蚀图6-20刻蚀金属2的线槽金属层间通孔刻蚀图6-21刻蚀通孔淀积阻挡层金属图6-23淀积铜种子层铜电镀图6-24铜清除额外的铜图6-25化学机械抛光金属化质量控制反射率的测量金属膜厚的测量方块电阻估算导电膜厚度一种最实用的方法是测量方块电阻图6-26薄层导体示意图四探针法在半导体工厂中,广泛使用测量方块电阻的方法是四探针图6-27四探针仪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金属淀积
图6-11
射频溅射设备示意图
6.3 金属淀积
(3)磁控溅射 直流溅射离化率低,射频溅射离化率有提高,但不显
著。 2.多腔集成溅射装备 3.典型溅射设备操作步骤 1)清洗程序: ① 用BOE溶液(溶液中水与HF缓冲液的体积比为90∶1)腐蚀,温度 为23℃,用时为60s。 ② 去离子水冲洗6次。 ③ 甩干。 ④ 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用热氮气甩干。 2)在“KEY”模式下输入操作者使用号,操作屏立刻进入“SERVIC
6.1 概述
2.接触 1)扩散法是在半导体中先扩散形成重掺杂区以获得N+N或P+P的结 构,然后使金属与重掺杂的半导体区接触,形成欧姆接触。
2)合金法是利用合金工艺对金属互连线进行热处理,使金属与半 导体界面形成一层合金层或化合物层,并通过这一层与表面重掺 杂的半导体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图6-1
金属互连线与半导体区之间的接触
6.3 金属淀积
② 调整传输板的定位,检查“TABLE INSERT”(工作台衬垫)表面
是否有擦伤痕迹,如有擦伤需重新安装。 ③ 关闭腔室,建立高真空,在真空度不大于5×10-5Torr(1Torr=133.3 22Pa)时,烧 ④ 打开所有电源,跑片25~50片,冷泵再生。 ⑤ 冷泵再生后,跑片50片(打假片),反射率达到要求后,做BT(加偏 压、偏温CV曲线)测试。 ⑥ BT通过后,即可生产。
6.2 金属化类型
6.2.1 半导体制造中对金属材料的要求 金属化技术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并不是十分关键。 但是随着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金属化技术也越来越重要,甚至
一度成为制约集成电路发展的瓶颈。早期的铝互连技术已不能满 足高性能和超高集成度对金属材料的要求,直到铜互连技术被应 用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硅和各种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电阻率见表6⁃1。 为了提高IC性能,一种好的金属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高的导电率和纯度。 2)与下层衬底(通常是二氧化硅或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3)与半导体材料连接时接触电阻低。 4)能够淀积出均匀而且没有“空洞”的薄膜,易于填充通孔。 5)易于光刻和刻蚀,容易制备出精细图形。
6.3 金属淀积
1)溅射设备基础压力没有达到规范值(不大于5×10-7Torr)(1Torr=13 3.322Pa)。 解决办法:一般可调换陶瓷环来解决。
2)氩气用完。 解决办法:需更换新的氩气钢瓶。 3)硅片不断落在腔室里。 ① 传输板定位不正确。 ② CLIP(橡皮环)或陶瓷环屏蔽罩没有安装到位。 解决办法: ① 关闭RF电源,关闭加热器电源,关闭溅射电源,放气并打开腔 室。
的移动,这就电迁徙现象。由于金属原子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通常在导体横截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不会考虑电迁徙现象。但是由 于互连线的特征图形尺寸越来越细,这时候铝互连电迁徙现象引发 的问题就更加明显。铝原子的移动导致导体中某些位臵原子的损耗, 以至于产生空洞,最终引起互连线局部减薄或变细,直至产生断路。 在导体的其他区域,铝原子堆积起来则形成小丘,外在表现为金属 薄膜表面鼓出,如果有过多或大量的小丘形成,可能会与毗邻的连
6.3 金属淀积
6.3.4 金属CVD
对于金属薄膜,更多的是选择物理气相淀积(PVD)法进行淀 积,即蒸发和溅射。然而,化学气相淀积(CVD)工艺在获得优良 的等角台阶覆盖和对高深宽比通孔无间隙式的填充等方面有着明显 的优势。当器件的特征尺寸减小到0.15μm或更小时,金属CVD的 优势更加突出。所以在某些金属层结构中使用金属CVD的方法进行 淀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制备具有高深宽比的钨塞和要求等
5)更少的工艺步骤。 2.铜在实际实用中的一些难题 1)铜在氧化硅和硅中的扩散率很高。 2)铜很难被刻蚀。 3)在小于200℃低温的空气中,铜很快被氧化,而且这一层氧化膜 不会阻止铜进一步氧化。
6.2 金属化类型
图6-3
多层铜互连技术
6.2 金属化类型
6.2.5 阻挡层金属
在上一节介绍到铜在硅和二氧化硅中都有很高的扩散率,如果 铜扩散进入二氧化硅或硅中将破坏器件的性能,这也是铜互连迟迟 未被采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很多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并在高 温处理时都容易相互扩散,比如铝和硅、钨和硅相互扩散。为了防 止上下层材料相互扩散必须在它们中间引入阻挡层金属,如图6⁃ 4 所示。阻挡层金属必须足够厚,以达到阻挡扩散的目的,通常对于
射在形成金属薄膜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属于物理气相淀积(PV
D)。
6.3 金属淀积
6.3.2 蒸发 在半导体制造早期,蒸发法是最主要的金属淀积方法。然而 为了获得更好的台阶附覆盖能力以及更高的淀积速率,从20世纪7
0年代的后期开始,在大多数硅片制造技术领域里溅射已经取代蒸 发。尽管如此,在一些对薄膜台阶附覆盖能力要求不太高的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仍在使用蒸发法淀积金属薄膜。在封装工艺 中,蒸发也被用来在晶片的背面淀积金,以提高芯片和封装材料 的粘合力。
6.3 金属淀积
6.3.1 金属淀积的方法 金属淀积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金属材料转移到硅片表面,并在 硅片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台阶覆盖能力、均匀的高质量薄膜。最初人 们想到的是加热蒸发的方法,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使之沸腾后蒸发,
然后淀积到硅片表面。然而利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薄膜台阶覆盖能力
和粘附力都较差,所以热蒸发法只限于早期的中小规模半导体集成 电路制造中使用。为了适应现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需要, 人们随后又想到另一种将金属材料转移到硅片表面的方法,这种方 法称为溅射。溅射是利用高能粒子去撞击金属靶材料,把金属原子 从靶材料中撞击出来后淀积到硅片上。这种方法能形成有较好台阶 覆盖能力的高质量薄膜。与化学气相淀积(CVD)不同,蒸发和溅
图6-5
铜的阻挡层金属
6.2.6 硅化物 1.硅化物的形成原理
6.2 金属化类型
图6- 6 硅化物在半导体器件中的用途
6.2 金属化类型
2.自对准方法形成硅化物
图6-7
自对准形成硅化物的步骤
6.2 金属化类型
1)依次用有机溶液、稀释过的氢氟酸和去离子水除去硅片自然氧化
层和表面杂质(也可使用氩离子溅射刻蚀去除),接着干燥硅片。 2)将硅片臵于金属淀积腔内,在硅片上淀积一层厚度为20~35nm的 金属钛薄膜。 3)对硅片进行第一次快速热退火,退火温度为625~675℃。 4)通过氢氧化铵和过氧化氢的湿法化学去掉所有未参与反应的钛。 6.2.7 钨 多层金属化产生了数以十亿计的通孔(Via,也称过孔)。通孔 是指两金属层之间形成电通路的介质层开口,在通孔中淀积金属后 便形成孔填充塞。孔填充塞可使两层金属之间或第一金属层与器件 区之间形成电通路。
特征尺寸为0.25μm的器件中阻挡层金属厚度约100nm,而对于0.1
8μm工艺水平的器件其阻挡层金属厚度约20nm。 1)能很好地阻挡材料的扩散。 2)高电导率和很低的欧姆接触电阻。
6.2 金属化类型
图6- 4
阻挡层金属
6.2 金属化类型
3)在半导体和金属之间有很好的附着能力。
4)抗电迁徙能力强。 5)保证在很薄和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6)抗侵蚀和抗氧化性好。
6.2 金属化类型
6)很好的耐腐蚀性。 7)在处理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表6-1 硅和各种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电阻率(20°C)
表6-1 硅和各种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电阻率(20°C)
6.2 金属化类型
6.2.2 铝
与硅和二氧化硅一样,铝一直是半导体制造技术中最主要的材 料之一。从集成电路制造早期开始就选择铝作为金属互连的材料, 以薄膜的形式在硅片中连接不同器件。直至21世纪初期,为了进一 步提高IC性能,在较高性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开始应 用铜互连技术。但铝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地位仍然非常重要,选择铝 作为金属互连线是因为铝具有以下优势:
1)较低的电阻率。
2)铝价格低廉。 3)工艺兼容性。 4)铝膜与下层衬底(通常是硅、二氧化硅或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6.2.3 铝铜合金
6.2 金属化类型
6.2.3 铝铜合金 前文介绍到铝存在电迁徙问题。电流是通过导体内电子的移动产生 的,电子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金属原子发生碰撞。在大电流密度的 情形下,大量电子对金属原子的持续碰撞,会引起原子逐渐而缓慢
图6-8
蒸发系统示意图
6.3 金属淀积
1.加热器
图6-9
蒸发系统中的加热方式
2.片架 3.真空系统 1)准备。 2)抽真空。
6.3 金属淀积
3)基片加热。 4)蒸发。 5)取片。
6.3.3 溅射 溅射是物理气相淀积(PVD)的另一种淀积形式。与蒸发一 样,也是一个物理过程,但是它对真空度的要求不像蒸发那么高, 通入氩气前后分别是10-7Torr和10-3Torr(1Torr=133.322Pa)。溅射 是利用高能粒子撞击具有高纯度的靶材料固体平板,按物理过程 撞击出原子,被撞出的原子穿过真空最后淀积在硅片上。
半导体制造工艺
第6章 金
属
化
第6章 金
属 化
6.1 概述
6.2 金属化类型 6.3 金属淀积 6.4 金属化流程 6.5 金属化质量控制 6.6 金属淀积的工艺模拟
6.1 概述
6.1.1 金属化的概念 在硅片上制造芯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在硅片上利用各 种工艺(如氧化、CVD、掺杂、光刻等)在硅片表面制造出各种
图6-12 铜电镀原理示意图
6.3 金属淀积
1.脉冲电镀法 2.添加剂法
图6-13
沟槽中的三种添加剂和氯离子
6.4 金属化流程
6.4.1 传统金属化流程 传统的互连金属是铝铜合金(99%铝,1%铜),并用SiO2作为 层间介质隔离层。以下是制备第二层金属的传统铝互连技术的工
6.3 金属淀积
图6-10
溅射工艺的工艺适用于淀积合金,而且具有保持复杂合金原组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