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正式)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三篇)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一、生物危害1. 传染病危害: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这些传染病可能通过空气飞沫、接触、食物污染、水源感染等途径传播,对工作者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
防护措施:- 身着防护服,包括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携带消毒洗手液等。
- 在疫情高发期间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 健康监测,如定期体温检测、体检等。
2. 动植物危害:在农业、畜牧业、林业等行业,工作者可能会接触到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如蛇、蚊子、老鼠等。
同时,也会接触到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植物。
防护措施:- 身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穿戴紧密的工作服、戴上防护手套等。
- 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哪些动植物具有危害性,并学会正确处理遭遇危险情况的方法。
- 在作业区域放置警示标志,提醒工作者注意危险动植物的存在。
- 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对动植物危害防护的意识和技能。
3. 病原菌危害:在医疗保健行业、实验室工作中,接触或处理含有病原菌的样本或文化液时,工作者可能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如埃博拉病毒、沙门氏菌等。
防护措施:-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手套等。
- 遵守有关病原菌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处理和处置样本、文化液等。
- 做好消毒与清洁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 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病原菌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物理危害1. 红外线与紫外线辐射危害:在一些行业,如电子制造、焊接、灯光舞台等,工作者可能会接触到红外线和紫外线辐射,从而对眼睛、皮肤等进行损害。
防护措施:- 戴上适合的护目镜或防护面具,确保眼部和面部的安全。
- 身着防护服,尽量遮挡皮肤,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
- 控制辐射源的强度和暴露时间,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 定期接受眼部和皮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噪声危害:在一些行业,如机械制造、建筑施工、航空维修等,可能会接触到高强度的噪声,对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现场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现场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编制:王士利审核:李海滨批准:宋前辉辽宁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6月1日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我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措施。
一、职业危害分析工程施工中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油漆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的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高温中暑等。
二、防治方针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三、职业危害综合防治措施1、为作业人员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
3、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施。
4、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5、公司质安部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6、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一旦发现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____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以应对____年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
1. 制定全面的职业危害评估计划: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一项全面的评估计划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逐一评估不同危害源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
2. 强化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职业危害的数据和信息。
借助新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职业危害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监测结果将用于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
3. 加强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职业危害教育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4. 推动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建立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平台,各类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分享职业危害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
5. 提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危害防护装备也在不断创新。
在____年,应注重研发和推广更先进、更高效的防护装备,如智能防护面具、抗菌防护服等。
同时,应加强对防护装备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6. 制定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和评估力度,确保其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实。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7.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和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病防护、安全生产、危险源控制、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的规范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岗位工人、办公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和培训a. 新员工入职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基本安全知识、岗位操作安全措施、危险性等方面。
b.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危险源控制a. 实行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的特征、危害程度以及控制措施。
b. 使用安全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c.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3. 环境监测和治理a.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辐射等,确保工作环境达标。
b. 对超标的环境因素进行治理,确保员工的健康。
四、防护用品使用的规范1. 防护用品的选择a. 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危害源的特征,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品。
b. 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标。
2. 防护用品的使用a. 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防护用品的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b. 根据防护用品的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和使用。
c. 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摘取或搬移防护用品。
3. 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a.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防护用品的洁净和消毒。
b.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损坏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c. 防护用品的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环境,确保其质量和寿命。
五、责任与处罚1. 全体员工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规定者将被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2. 管理人员应对本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整改。
3. 员工发现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进行处理。
六、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本制度由公司领导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引导语: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不是生产中存在有害因素的必然结果。
原因在于人体有一定的防御解毒和修复功能,当有害因素的剂量或作用强度未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时,是不会发生职业病的。
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及时发现并减少乃至消除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保护和加强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
为此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及卫生保障措施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一、组织措施1、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保健组织和制度。
企业领导应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并指派一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亲自抓,坚决避免出现无人懂、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
2、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止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这些法规标准具体而明确,只要本企业落实好法规标准,就会达到预防职业病的目的。
3、合理组织劳动,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妥善安排女工等也是组织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卫生技术措施1、卫生技术措施的具体目标有以下方面:(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化学性、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物理、放射因素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必须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确保工作场所对劳动者的健康基本无害,这是对工作场所最基本的职业卫生要求。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达到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健康目的的装置,如通风、排毒、除尘、屏蔽、隔离、防护等设施。
配备什么设施,要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可以单独配备。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低、工人密度低,则可采用自然通风设施;如工作场所可能生产较高浓度的粉尘,则应采取系统的机械通风和除尘设施;如工作场所存在强度较高的放射线,则应采取防护屏蔽和隔离措施等等。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3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危害(尘毒)的安全管理,改善工业生产中的劳动环境和控制及清除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预防职业危害(尘毒)工作必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部、省有关规定。
条三条防止粉尘危害必须坚持“茶、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队属各二级单位和外企租用本队厂房的企业。
第五条队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
队法人责任人对单位的职业危害(尘毒)第五条队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队法人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尘毒)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负责主管这项工作。
第六条队的安全部门是职业危害(尘毒)安全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防尘防毒工作计划、指导、督促、检查生产部门,落实执行各项防尘、防毒措施。
第七条各二级单位、班组长负责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并根据生产规模大小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防尘防毒措施。
第八条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各二级单位必须执行“三同时”。
第十条各种职业危害作业必须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队必须按有关规定发给作业人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坚持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新参加粉尘作业的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符合健康条件者方可能上岗工作。
第十三条从事尘毒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第十四条队必须加强对从事尘毒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十五条队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尘毒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的尘毒测定结果告诉作业人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2)旨在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职业危害对员工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1. 职业危害评估:对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加强知识培训:
2.改善工艺设备:
例如清洗中用纯水清洗替代环保清洗,或研磨抛光设备上设计安装合理的通风装置,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佩戴防护用品:在特别环境(噪音、粉尘等)工作一定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噪音环境中佩戴防护耳塞,粉尘环境中佩戴KN90防尘口罩,接触三氯乙烯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及防护手套,以此来减少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
4.做好应急
在清洗岗位配置冲淋洗眼设备,确保劳动者受到化学品伤害后,能够就近使用洗眼设备进行冲洗。
5.做好监护
对接触粉尘、噪音及有害化学品岗位的劳动者,要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组织做好岗前、在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调岗、早某某某。
6.加强监督
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职业卫生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做好通风除尘设施维护、保养、记录,督促接触人员每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职业病具有可防可控特点,只要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防治工作,就可以预防职业病,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措施1、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工程的保卫、防盗,搞好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制订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并制订严密的安全生产规程,留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购置安全生产的设备和器件,保证施工生产现场的紧急事故处理的开支。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预防措施,为施工人员办理保险,并制订以下预防措施,以保证员工的安全健康。
1)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器等醒目的安全标志,对开挖地段又处于交通要道处,派专人看守,或有明显的标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
2)对于基础工程或土方挖施工,要注意预防塌方发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3)结构工程施工中,高空或河上作业,应绑好安全网,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防止落人落物,对架板等设计,注意起吊的安全与平稳。
4)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设备足够数量的消灭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
5)项目经理亲自抓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定期如开安全生产会议,检查安全生产规章执行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促使人人重视安全,安全生产有奖,使安全生产教育落到实处,得到好的成绩。
3、加强工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促使安全生产,随时清除施工场地不必要的障碍物、设备、材料及各类存储物品安全堆放紧紧有条,即要保持施工现场环境的清洁整齐,又对安全生产有利。
自觉遵守有关机构对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要求,及时清洁工地上的废物、垃圾、水泥袋、废弃的模板等,在全部工程竣工移交之前,将任何场地或地表面恢复原状。
减少由于不合格环境规定而导致的罚款和经济损失,创造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
二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4、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和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属质检科,在项目经理和副经理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职业卫生知识职业危害形式、途径、防治措施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七十九条。
一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因为职业病一旦形成,很难治愈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从致病源头抓起,采取前期预防。
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由于造成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有很多种,其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职业病防治管理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才能达到立法的目的。
二危害形式或因素1生产性粉尘⑴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工程技术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研磨、切削,矿石粉碎、筛分、配料,打孔,爆破,耐火材料、水泥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学工业固体原料的加工处理,物质加热生产的蒸汽,有机粉末及二次扬尘等⑵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与危害程度的关系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粉尘的化学性质的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
同一种粉尘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⑶生产性粉尘治理工程技术措施①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②湿式作业③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系统,该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部分④注意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
2腐蚀品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和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按化学性质分为以下3项⑴酸性腐蚀品。
如H2SO4、 HNO3、HCL⑵碱性腐蚀品。
如NaOH 、 KOH 、乙醇钠⑶其他腐蚀品。
如CuCI2、ZnCI23生产性毒物⑴有毒物质(毒害品)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积累到一定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改变,严重损害人体健,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⑵生产性毒物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生产性毒物4职业中毒概念由尘毒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尘毒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职业病个人防护措施(标准范本)
职业病个人防护措施
一、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选择正确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二、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工作中采取相对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三、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作业环境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四、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耳塞,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五、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六、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管理。
在有职业危害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安全。
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公司职工、项目员工、临时工、民工都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3、前期预防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项目部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4、职业健康检查管理(1)所有职工都有维护本公司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不得因职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及其订立劳动合同。
(3)项目部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项目部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工作。
(4)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患者所在企业应根据健康安全科提出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
(5)人事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保存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危险源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品、物理因素(噪音、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失误等)等。
2.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基于危险源的评估结果,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危害源的风险。
比如在化学品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密闭操作、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等来减少化学品的泄漏和接触。
3.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例如,在高噪音环境下,应提供耳塞或耳罩;在有辐射的场所,应提供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4.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包括对危险源的认识、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及设施、正确操作和排放物处理、应急情况的应对等。
5.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通过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评估和监测可以针对空气质量、噪音、振动等进行,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控制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训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危险场景。
2.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在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培训一定数量的急救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及时报警与应对: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报警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4.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应急措施。
5.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对于受到职业危害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一些基本内容,每个工作场所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落实。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例子:1. 个体防护- 在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场所时,应根据危险等级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前,应进行使用前的操作培训,了解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存在破损或失效情况,并及时更换。
2. 工作环境控制- 在工作场所中,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例如提供充足的通风、安装废气排放装置等。
- 对涉及危险物质或危险作业的工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并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
-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应进行专门存储和处理,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3. 健康监测- 对于接触危险物质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生物标志物检测等,以及相关的健康宣教。
-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停止暴露、就医治疗等。
4. 培训教育- 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包括危害物质的性质和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急救等。
-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书面材料以供参考。
5. 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撤离和求救流程、急救措施的培训和应用等。
- 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性。
总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需要全员的积极参与和遵守,以及不断更新和改进制度的有效实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等。
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一、电焊工职业危害因素1. 烟雾和粉尘:在电焊过程中,烟雾和粉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铅、镉、锰、铬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2. 噪声:电焊机的噪声会对电焊工的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3. 紫外线辐射:电弧光线中含有大量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皮肤晒伤、眼睛炎症等。
4. 电击: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如果没有正确地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就可能受到电击。
二、防护措施1. 烟雾和粉尘防护(1)使用防护面罩或呼吸器: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罩或呼吸器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2)通风设备:应当在作业现场设置通风设备,及时排除产生的烟雾和粉尘。
(3)保持清洁:及时清理焊接产生的废物和残留物,保持作业环境的清洁。
2. 噪声防护(1)佩戴耳塞或耳罩: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2)控制噪声源:在安装电焊机时,应尽量选择噪声小的设备,并加装隔音材料。
3. 紫外线辐射防护(1)佩戴面罩或眼镜: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佩戴面罩或眼镜来避免紫外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2)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根据电弧光线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来减少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4. 电击防护(1)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正确地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等防护用具来避免受到电击。
(2)保持设备绝缘性能良好:定期检查设备绝缘性能,及时更换损坏的绝缘材料。
5. 其他防护措施(1)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手套: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手套来避免受到烧伤。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所在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热辐射
1、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2、活动甲亢
5、糖尿病
6、大面积皮肤疤痕
中暑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所通风设备及散热。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的休息地方。4、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
及职业病防护措施
所在部门及岗位名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禁忌证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护措施
粉尘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尘肺病
通风除尘、个体防护劳保用品穿戴
噪声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67-77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精神,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公司职工、临时工、民工都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3、前期预防
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提供给职工的工作场所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
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6、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7、如果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施工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8、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9、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10、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
11、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
可重新作业;
12、公司下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3、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公司下属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14、项目部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施工人员,并实行交底签字后方可上岗,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15项目部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6、项目部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7、施工人员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18、项目部组织施工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施工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项目部承担;
项目部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施工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施工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施工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19、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项目部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20、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项目部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