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教材

合集下载

第6章 应力波理论基础.ppt.Convertor

第6章 应力波理论基础.ppt.Convertor

第6章应力波理论基础1概要一维波动力学原理振动--秋千、单摆应力波和波速振动速度桩阻抗力/速度比例性局限性无限长桩和有自由或固定端的桩时间域入射和反射波桩侧土阻力2W2m2牛顿碰撞分析3应力波形成的条件在弹性固体介质中的一切质点间都以内聚力彼此紧密联系着。

所以任何一个质点振动的能量可以传递给周围的质点、引起周围质点的振动。

质点振动在弹性介子内的传播过程成为波动。

换句话说,振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这种波称为弹性波或应力波。

应力波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介质的可变形性和惯性。

对于不可变形的刚体,局部的扰动(力或位移)可立即传播到整个物体的每一部分,不能形成波动。

4应力波反射法的基本假设①假定桩为连续弹性的一维均质杆件;②忽略桩周土体对桩身中应力波传播的影响;③桩在变形时横截面保持为平面,沿截面有均布的轴向应力;④入射波的波长必须足够大,远大于桩的直径,又小于桩的长度。

5在弹性杆上的冲击FdL时间= dt压缩区域横截面积, A弹性模量, E质量密度, r应力, s = F/A波速, c = dL/dt6FF.dx = F dLEAv = d x = F dL = F cdt EA dt E A7v = F cEA波速a = dv = d Fcdt dt EAF = ma= dL Ar aF = dL A r F cdt E Ac2 = ErUS波速实例(SI 单位制)SI8波速实例(SI 单位制)通过以下几个参数计算混凝土的波速: E = 40,000 MPar = 24.5 kN/m3结果:c2 = 40,000 x 1000 x 9.81 / 24.5c2 = 1.602x107 m2/s2c = 4002 m/s ~ 4000 m/s.9力,速度,应力和应变v = d x = F dL = Fcdt EA dt EAF = EAvcF = EAvc= ZvF = s = v EA cE cUSF,v,s,e 实例(SI 单位制) SI10F,v,s,e 实例(SI 单位制)一个H型钢桩,截面极为12,000 mm2,在打桩过程中速度峰值为6.2 m/s 。

第二章岩体内的应力波解读

第二章岩体内的应力波解读

P A* (S) k
k CP CV

A
*
(S)
0
Rexp
S -
C
S0
V
(2-21)
多方气体的状态方程也可以表示为方程(2-
21)形式,在等熵过程中,熵是常数。A*(S)=A*=常
数,多方气体状态方程变为:
P A或* k
P A*V k (2-22)
这里A*是常数,k是等熵指数。
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Cz
(P2 S- 2A3*k) k-1
若 CZ0与 分0 别表示压力为时介质的声速与密度,由
(2-22)、(2-23)得:
A*
C
2 z0
k
k -1 0
(2P-0 2C42z)0k 0
❖ 利用上述关系,理想气体的内能表示为:
(2-25) E
CVT
C V PV 0R
CV CP - CV
-16)得到:
dS
CV
dT 0R dV TV
CV
(ln2T- 0R1l8n V)
S - S0 CVlnT0 RlnV(2l-n T1C9V V) R0
(2-20) S - S0
ln
PV 0R
CV
V
0
R
ln
P 0R
CV
V CP
❖ 多方气体的熵是两个变量:温度和体积或压力和体 积的函数。解(2-20)得:
T V
CV
dQ dV V
E T V
压力恒定时的比热为:
CP
dQ dT P
CV是在体积恒定情况下,当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一
个单位时的内能增量;
CP是在压力恒定情况下,当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一

爆炸力学讲义

爆炸力学讲义

爆炸力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1 爆炸力学的基本概念爆炸效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物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主要以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爆炸,则可称之为“爆炸力学”。

郑哲敏教授和朱兆祥教授提出:“爆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应用和防护的学科”。

爆炸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化学爆炸、核爆炸、电爆炸、粒子束爆炸(也称辐射爆炸)、高速碰撞等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

自然界的雷电、地震、火山爆发、陨石碰撞、星体爆发等现象也可用爆炸力学方法来研究。

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武器研制、交通运输和水利建设、矿藏开发、机械加工、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2 爆炸力学的发展历程人们知道利用爆炸能为自己服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可以说从炸药发明以后就开始了。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么认为。

丁儆教授在1980年参加美国国际烟火技术会议(IPS),在会上作报告述及中国发明火药和烟火技术的事实,引起许多欧美学者的惊异,因为西方教材中都说火药是英国的罗吉•培根(Roger Bacon)发明的,为了纠正西方的错误,丁儆教授回国后进行了中国古代火药和爆炸方面历史的研究,研究表明,大约在公元8世纪(唐朝),中国就出现了火药的原始配方,在十世纪已应用于军事,北宋初官修著的《武经总要》中记载有火炮、蒺藜火球和毒烟火球等几种实战武器的火药配方。

宋代周密揆在《葵辛杂记》中记载了火药产生的爆炸事故:“……守兵百余人皆糜碎无余,盈栋皆寸裂,或为炮风崩至十余里外。

”《宋史》记载元兵破静江时有:“……娄乃令所都人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

”火药的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到十三世纪,英国人罗吉•培根才涉及火药的配方和应用,他的工作比中国人晚300~500年。

应力波基础 PPT

应力波基础 PPT

2u t 2
C2
2u X 2

0
以位移u为未知函数 的二阶偏微分方程
2.2 物质坐标描述的杆中纵波的控制方程
三、讨论
1.平面假定(一维假定)的讨论 忽略质点横向运动的惯性效应; 质点横向运动导致应力分布的不均匀及横 截面的非平面性; 波长远大于杆横向尺寸时,近似满足—— 初等理论或工程理论。
应力波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一维杆中应力波的初等理论 第三章 弹性波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 绪 论
一、高速加载的特点
1.静态和动态载荷下物体的力学响应不同 1)材料力学实验的要求; 2)Hopkinson重物下落实验; 3)动载荷下玻璃的破坏——穿洞不裂、背面脱落
(层裂); 4)碎甲弹与穿甲弹;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二、两类坐标描述质点物理量
1.物质坐标(Lagrange法) 随介质中固定质点观察物质的运动,研究给 定质点上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这些 量由一质点到其他质点时的变化。即把物理
量y 看作质点X和时间t的函数 y F(X,t)
X——Lagrange坐标或物质坐标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二、应力波研究内容
3.应力波的应用 1)地震研究;
2)工程爆破,爆炸加工,爆炸合成;
3)超声波和声发射技术,机械设备的冲击强度, 工程结构建筑的动态响应,武器效应;
4)微陨石和雨雪冰沙等对飞行器的高速撞击,地 球和月球表面的陨星坑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二、应力波研究内容
3.应力波的应用 5)动态高压下材料力学性能、电磁性能和相变等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一、描述质点空间位置的方法
1.构形 将物体看作由连续质点构成的系统,各质点 在一定时刻的相互位置配置

爆破工程教材31~40

爆破工程教材31~40

1.7炸药爆轰理论1.7.1介质中的波与冲击波(1)波空气、水、岩体、炸药等物质的状态可以用压力、密度、温度、移动速度等参数表征。

物质在外界的作用下状态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物质局部状态的变化称为扰动。

如果外界作用只引起物质状态参数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扰动称为弱扰动。

如果外界作用引起物质状态参数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扰动称为强扰动。

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波。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原始状态与扰动状态的交界面称为波阵面(或波头)。

波阵面的移动方向就是波的传播方向,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平行的波称为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

波阵面在其法线方向上的位移速度称为波速。

按波阵面形状不同,波可分为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等。

所谓音波即介质中传播的弱扰动纵波,音速则是弱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在这里,不能把音波只理解为听觉范围内的波动。

(2)压缩波和稀疏波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增大的波称为压缩波;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减小的波称为稀疏波或膨胀波。

压缩波和稀疏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可以形象地用活塞在气缸中的运动过程加以说明,如图1示气缸内某一点离活塞的距离,p表示气缸内气体的压力,t表示活塞运动的时间。

在瞬时t0,活塞处于初始位置R0,缸内压力为p0.现假设活塞向右加速运动,在瞬时t1,活塞移至R1(图1区间R11点右边气体仍保持初始状态,因此,在该瞬时,波阵面在A11处,则至瞬时t2,由于压力差的存在,造成气体继续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波阵面由A12右传播,就形成压缩波。

从压缩波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在压缩波中,波阵面到达之处,介质的压力和密度等参数均增大,介质运动的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是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图1稀疏波形成示意图别。

这里介质的移动是指物质的分子或质点发生位移,而波的传播则是指上一层介质状态的改变引起下一层介质状态的改变。

可见,波的传播总要超前于介质的位移。

应力波理论简述课件

应力波理论简述课件

影响应力波传播的因素
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对应力波的传 播有显著影响。高密度的介质通常具 有较高的声速,而高剪切模量和低泊 松比的介质则有利于横波的传播。
温度和压力也是影响应力波传播的重 要因素。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介 质的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 响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
应力波的衰减
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因为介质的阻尼效应而逐渐衰减。阻尼可以由介质的内摩擦、能量吸收以及散 射和反射等原因引起。
衰减的程度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波的频率和传播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如低频波或长距离传播, 衰减可能非常显著,导致最终的应力场与初始应力场有较大差异。
04
应力波的检测与测量
应力波的检测与测量
• 应力波理论是研究物体在应力作用下的波动现象的理论,它在 地震学、岩石力学、结构动力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 件将简要介绍应力波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为 学习者提供关于应力波理论的全面了解。
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应力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习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和影响 因素。
了解应力波在工程中的应用和 实践。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 高综合素质。
02
应力波的基本概念
应力的定义
应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产 生的相互作用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各部 分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 作用力即为应力。应力使物体发生形 变,并阻止物体继续发生形变。
应力波传播
应力波在物体内部传播, 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 逐渐衰减。
应力波的重要性
工程应用
应力波理论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如地震工程、结构健
康监测、材料力学等领域。

应力波理论基础课件

应力波理论基础课件

法等,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应用实例
03
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力波理论在结构健康监
测、材料性能研究和地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REPORTING
材料的弹性性质
弹性性质的定义 材料在外部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后,材料能 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
球面波的反射与折射
球面波的反射
当球面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波会反射 回原来的介质,另一部分波会继续传播。 反射波的方向与入射波的方向相同或相 反,取决于界面的性质和入射角的大小。
VS
球面波的折射
当球面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 波速和波长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折射。折射角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 射率和入射角的大小。
有限差分法
将连续的物理量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值,然后在时空中建立差分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问题。
有限元法
将物体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上假定存在一定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然后根据变 分原理建立总能量泛函,通过求解泛函的极值得到问题的解。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形 状和材料性质的问题。
波的散射与衍射
波的散射
当波遇到比波长还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散射现象。散射波的方向是随机的,散 射强度与障碍物的形状和大小有关。
波的衍射
当波遇到比波长还大的障碍物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衍射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 障碍物的形状和大小。
2023
PART 06
应力波的应用
REPORTING
地震波的传播与探测
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常用的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这些实验中,通过测量材料在 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计算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

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

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
应 瑞利波(R波) 面波 力 勒夫波(Q波) 波 弹性波 纵波(P波) 压缩波 体波 横波(S波) 剪切波
塑性波
当外载荷作用于可变形的固体的局部表面时, 一开始只有直接受到外载荷作用的表面部分的介质 质点因变形而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由于这部分介 质质点与相邻介质质点发生了相对运动,必然将受 到相邻质点的作用力,同时也给相邻介质质点予反 作用力,因而使相邻介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而运动 起来。由于质点的惯性,相邻介质质点的运动将滞 后于表面介质质点的运动。依次类推,外载荷在表 面引起的扰动将在介质中逐渐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这种扰动在介质中的由近由近及远的传播即是应力 波。其中的扰动与未扰动的分界面称为波阵面,而 扰动的传播速度称为应力波波速。
2 2 CP 2CS d 2 2 2(C P CS ) 2 Ed 2CS r (1 d )
Gd r Cs2 4 2 K d r (C CS ) 3 2 2 d r (CP 2CS )
2 P
式中,Cs为岩石中的横波速 度,μd,Ed,Gd,Kd,λd分 别为岩石的动态泊松比、岩 石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剪 切模量、动态体积弹性模量、 动态拉梅常数
321 爆破应力源
应力波源(点载荷)
反射波
心裂 入射波
点载荷(应力波)引起直圆柱体的破裂(角裂、心裂)
应力波源
点载荷(应力波)对不同厚 度板引起的破裂(角裂)
内部爆炸加载引起方形筒的 破裂(角裂)
4 岩石中的爆破应力波
• • 炸药爆炸在岩石中激起的应力波(爆炸应 力波主要是弹性应力波)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的传播方式及过程
(右行波) (左行波)
v C0 C 0 0 C 0 0 C0

凿岩爆破工程精品课程讲义教程-3应力波理论基础

凿岩爆破工程精品课程讲义教程-3应力波理论基础
第三章 应力波理论基础
1
应力波的产生及其传播
2 应力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 应力波在交界面处的反射和折射
4
应力波的叠加和能量
Hot Tip
❖应力波在交界面处的反射和折射
▪ 波在自由面上的反射 ▪ 波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发射和折射
应力波的产生及其传播
扰动
在外界作用下,介质局部状态参数(如压 力、密度、质点移动速度、温度)的变化 叫做扰动。
б=ρ.cp.v→vi= бi/ρ1.cp1 、 vr= бr/ρ1.cp1 vt= бt/ρ2.cp2 代入②式得:
бi/ρ1.cp1- бr/ρ1.cp1= бt/ρ2.cp2 -------③ ① ③联立解得:
» бr=Rr. бi » бt=Rt. бi 式中: » Rr=(ρ2.cp2 -ρ1.cp1)/(ρ1.cp1+ρ2.cp2) » Rt=(2ρ2.cp2)/ (ρ1.cp1+ρ2.cp2 )
应力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弹性波
• 体波 • 表面波
纵波(P波) 横波(S波)
• 压缩波 • 膨胀波
• SV波 • SH波
应力波在界面处的垂直入射
✓我们把介质的密度(ρ)与弹性纵波(cP)的乘积 (ρ.cP)叫做介质的波阻抗---表示对应力波传播的阻 尼作用。
❖应力波在界面处的垂直入射
当应力波垂直入射与界面时,应力波则发生反射和透射。 应力波的入射、反射、透射应满足下式:
质点运动 的动能
LOGO
应力波在界面处的垂直入射
• 讨论分析:
• ⑴、当ρ1.cp1=ρ2.cp2 即两侧介质波阻抗相等。
•,
Rr=0 Rt=1 бr=0 бr = бt 不反射。

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讲解41页PPT

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讲解41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1
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讲解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采矿课件】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共40PPT)

【采矿课件】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共40PPT)

4.7 相关研究现状

应力波通过结构面的传播—结构面两侧为相同岩石的应力波
反、透射;结构面两侧岩石可自由滑动时的应力波反、透射。
• 层状岩石中应力波的传播—利用等效波阻抗法分析单频
应力波通过岩石夹层的透射;三角形应力波通过夹层的透射 ;李夕兵等总结不同应力波形通过夹层的透射应力特征。

顺岩石外表传播的应力波—瑞利外表波、勒夫外表波、纵波〔膨
第十页,共四十页。
2.3 HOPKINSON.J落重冲击拉伸实验
B
落重
A
一端固定的钢丝悬挂着 一物体,重物从距离物体h 处下落〔如下图〕,结果 ,钢丝断开,被拉断的一 端是B。在固定端最早到达 反射后的应力叠加,大小 为原来两倍。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3 应力波反射叠加引起的破坏
入射到自由外表的压缩波经反射会形成拉伸波。这些反射 回来的拉伸波将与入射压缩波的后续局部相互作用,其结果有 可能在邻近的自由外表附近造成拉应力,如果所形成的拉应力 满足某种动态的断裂准那么,那么将在该处引起材料破断,裂 口足够大时,整块的裂片便会携带着其中的动量而飞离。
埋深超过某一临界值〔H>500m〕时,随巷道埋深的增加,
巷道层裂的范围有增大的趋势,巷帮层裂破坏范围变大,使
得层裂结构失稳时,释放的能量加大,向巷道内涌出的岩体
量增加。随关键层弹性模量的增加,巷帮层裂破坏范围具有
变大的趋势。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页。
利用LS-DYNA系统模拟了应力波作用下巷道围岩 的应力分布和能量积聚特征,探讨了围岩应力、能量分 布随时间t、巷道埋深H、扰动应力波强度对二者的影响 。通过研究说明:在应力波作用下,围岩中的正应力随 时间呈波动变化,加上巷道边界的反射作用等,使得巷 道围岩应力比没有扰动时显著增加;

应力波基础第二章一维杆中应力波初等理论转

应力波基础第二章一维杆中应力波初等理论转

ρ0 P(X)
A0
dX X X+dX
P(X+dX)
X 物质坐标
两个假定:
(1)一维假定:杆在变形中横截面保持为平面。沿截面只 有均匀分布的轴向应力(只受纵向拉或压作用)。u(X,t), v(X,t),σ(X,t),ε(X,t)
(2)应变率无关假定。确切的理解:材料在冲击载荷的某 一应变率范围内具有平均意义下的唯一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 σ(ε)
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介质运动的问题如何选择则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物质坐标法空间坐标法欧拉坐标法分别描述各质点自始至终的轨迹同时描述所有质点的瞬时参数反映参数在各物质点上的分布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适合描述质点的运动变形特性适合描述某流体元的运动变形特性在固体力学中常用流体力学最常用的解析方法坐标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应变v4ms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发生变化
t 0C2vX
波动方程
(2.15)
utt C2uXX 0 (2.16)
15
15 第15页,共29页。
物质坐标描述杆中纵波的控制方程
P(X)
假定:等截面
控制方程
连续方程 v X t
dX
X X+dX
均质
P(X+dX)
细长杆
(2.16)
X 物质坐标
运动方程 0vt X
(2.17)
本构方程 E
(2.18)
(切线方向)
在曲面上每点均有一个切线方(a0,b0,c0) 可连成一条条互不相交的曲线,称为P.D.E的特征线。
利用特征线可以把P.D.E变为O.D.E
19
19
第19页,共29页。
特征线
利用特征线,可将P.D.E变成O.D.E方程,因此由可

河海大学《岩石动力学》课件第4章爆炸力学基础

河海大学《岩石动力学》课件第4章爆炸力学基础

部分岩石的弹性性质
剪切模量 0.1 MPa 体积压缩模量 0.1MPa
岩石名称 石灰岩 石灰岩 白大理岩 砂岩 花岗岩 石英岩 页 岩 煤
拉梅 常数 0.1MPa 0.91 5.56 1.06 2.45 2.06 3.70 0.98 0.05
波阻抗 0.1MPa/s 8.30 17.00 12.10 6.0~10.0 13.5 17.00 4.3~9.3 1.5
式 中 : QV 为 炸 药 的 爆 热 ; ρ0 为炸药的密度; D 为炸药 的爆速; P 、ρ、 u 、 c 依次 为爆轰波阵面的压力、产物 密度、质点速度和声速。 ( 4- 3)
式( 4-3 )中, 5 个 方程含有6个未知数, 因此需要事先 确 定其中之一方可得 到确定解。较易实 现的做法是, 通过 实验手段测定炸药 的爆速,而后由方 程求出其余参数。
岩石中的应力波并非理想的弹性波,其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应力波的性质和岩石 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如:冲击波速度大于应力波速度,岩石中的冲击波速度 与其应力峰值有关;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等。根据实验测试结果,结构完整 岩石中的纵播速度与横波速度的比值为1.7左右。
2 2 C p 2C s d 2 2 2 C p Cs 2 C p r 1 d 1 2 d 2 2C s r 1 d Ed 1 d 2 Gd r C s 4 2 2 K d r C p Cs 3 式中: Cs 为岩石中的横波速度; d , Ed , Gd , K d , d 依次 2 2 d r C p 2C s 为岩石的动态泊松比、岩石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 剪切弹性模量、动态体积弹性模量和动态拉梅常数。
岩石动力学课件 Rock Dynamics

爆炸力学基础 第1次课 绪论

爆炸力学基础 第1次课 绪论

Robert Hooke (1635-1703)
Willen Church The only building in existence that Robert Hooke designed and that is in original condition.
Hooke memorial window, St. Helen's, Bishopsgate, City of London.
George Green (1793-1841) (English)
•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 Elastic potential • Elastic constants controversy At most 21 independent elastic constants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Leonardo da Vinci 的机械设计
伽利略的经典著作《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是力学 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除了惯性原理外,其中详细讨 论了固体的变形和强度。他研究了杆受单向拉伸断裂 时的载荷,得出断裂载荷与杆长无关的结论,这与达 芬奇基于缺陷沿长度统计分布的认识不同。关于伽利 略实验方法的历史记载可参见斯蒂芬· 铁木辛柯 P· (1878—1972)的著作《材料力学史》。伽利略的基本 实验装置见下页图。伽利略对这种悬臂梁结构进行了 力学分析。这是历史上首次把梁作为变形体来进行研 究。分析结果正确地给出了梁的强度与几何尺寸的依 赖关系,例如长度和截面抗弯刚度。然而伽利略并未 正确给出轴向应力沿高度方向的分布。他认为轴向应 力在下底面处为零,而并非后来所确证的中性面处。
早期的发展(1700—1880)
在早期弹性力学的发展中,伯努利兄弟首先引入了 应力和应变的概念。1705年,雅克比·柏努利(瑞士数 学与力学家)在他生平的最后一篇论文中指出,要正确 描述材料纤维在拉伸下的变形,就必须给出单位面积上 的作用力(即应力) 与单位长度的伸长(即应变) 之间的 函数关系。1727年,莱奥哈尔德·欧拉(瑞士数学与力 学家,雅克比的弟弟约翰· 柏努利的学生)给出应力、应 变之间的线性关系,即 E 。1807年,托马斯· 杨发 展了一个类似的概念,因此现在通常称弹性系数E为杨 氏模量。

应力波基础1

应力波基础1

第一章绪论物体在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往往与静载荷下的有显著不同。

例如,飞石打击在窗玻璃上时往往首先在玻璃的背面造成碎裂崩落。

碎甲弹对坦克装甲的破坏正类似于此。

又如,对一金属杆端部施加轴向静载荷时,变形基本上是沿杆均匀分布的,但当施加轴向冲击载荷时(如打钎,打桩……),则变形分布极不均匀,残余变形集中于杆瑞。

子弹着靶时,变形呈蘑菇状也正类似于此。

固体力学的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与解决这类力学问题的需要分不开的。

为什么在爆炸/冲击载荷下会发生诸如此类的特有现象呢?为什么这些现象不能用静力学理论来给以说明呢?固体力学的动力学理论与静力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首先,固体力学的静力学理论研究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固体介质,以忽略介质微元体的惯性作用为前提。

这只是在载荷强度随时间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才是允许和正确。

而爆炸/冲击裁荷以载荷作用的短历时为其特征,在以毫秒(ms)、微秒(・is)甚至毫微秒纳秒(ns)计的短暂时间尺度上发生了运动参量的显著变化。

例如核爆炸中心压力可以在几内突然升高到107〜108大气压(103〜104 GPa)量级;炸药在固体表面接触爆炸时的压力也可在几微秒内突然升高到105大气压(10 GPa)量级;子弹以102〜103 m/s的速度射击到靶板上时,载荷总历时约几十(,接触面上压力可高达104〜105大气压(1〜10 GPa)量级。

在这样的动载荷条件,介质的微元体处于随时间迅速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中,这是一个动力学问题。

对此必须计及介质微元体的惯性,从而就导致了对应力波传播的研究。

事实上,当外载荷作用于可变形固体的某部份表面上时,一开始只有那些直接受到外载荷作用的表面部份的介质质点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

由于这部分介质质点与相邻介质质点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变形),当然将受到相邻介质质点所给予的作用力(应力),但同时也给相邻介质质点以反作用力,因而使它们也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而运动起来。

应力波基础第五章

应力波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刚性卸载近似5-2 有弹性――线性硬化材料的两有限长杆(长度为L ),其弹性波速C 0相等,塑性波速C 1分别为C 0/3和C 0/5。

它们均以5倍的屈服速度分别撞击刚性靶,如图Ⅳ-34所示。

试分别画出x -t 图和v -σ图,并确定这两根杆脱离靶板的时间。

解:图解如下: (1),塑性波速C 1为C 0/3。

σy由图中看出,v -σ图上的17点已为拉应力,故应脱靶。

由x -t 图可得其脱靶时间为3.5L/C 0。

(2)、 塑性波速C 1为C 0/5。

yX图Ⅳ-34 长为v由图中看出,v -σ图上的17已为拉应力,故应脱靶。

由x -t 图可得其脱靶时间为38L/(9C 0)。

5-5半无限长杆的材料为弹性-线性硬化材料,其弹性波速C 0和塑性波速C 1均已知,且C 1=C 0/10。

若在杆端作用一如图Ⅳ-35所示的应力载荷)(t σ,试采用刚性卸载近似来确定杆中残余应变段的长度。

解:如图所示。

∵ ⎪⎪⎩⎪⎪⎨⎧-==-C d dv d dv x mm t m u m000ρσρσσ∴0)(0=-+u m mdtd C X σσσ 又:)(m l t CXστ-= ∴ 0)()]([0=-+-u m mm l dtd t σσσστ 在本题中,残余应变段的长度尽头的应力应等于Y 。

由公式(5-27):)]([)(0011maxt t t t t t t t m ---=σσ 在本题中:01max 2,4t t Y ==σY t t t t Yt m =--=)](2[4)(00σ 解得:002)237(41t t t >+=∴ 应采用公式(5-28):)()(1020maxt t t t t t m --=σσ在本题中:01max 2,4t t Y ==σY t t t t Y t m =--=)2(4)(2020σ 解得:0833t t =代入公式(5-26)得:1021)(t t t C t X -==ϕ的应力载荷OO图Ⅳ-35作用于杆端2021]2)833[(t C -==01831t C ==008031t C =5-8 有一线性硬化材料的半无限长杆,其屈服应力为Y ,弹性波速C 0和塑性波速C 1均已知,且C 1=C 0/5。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卢爱红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应力波在粘弹性介质中传 播规律的分析.得到:应力波频率越高衰减幅度越大;波速增 加,衰减系数越小;延迟时间的增加导致衰减系数增大。
二、岩石动力学实验技术——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Test
High-speed gas gun (velocity control) Input bar HSC Specimen 75 strain gauges Output bar Aluminum 75
弹性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与介质密度ρ及 其动力变形参数Ed,μd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岩 体中的弹性波速来确定岩体的动力变形参数。
Ed (1 d ) vp (1 d )(1 2d )
Ed vs 2 (1 d )
4.3 岩体中应力波波速的测定
• 地震法 • 声波法
应 瑞利波(R波) 面波 力 勒夫波(Q波) 波 弹性波 纵波(P波) 压缩波 体波 横波(S波) 剪切波
塑性波
当外载荷作用于可变形的固体的局部表面时, 一开始只有直接受到外载荷作用的表面部分的介质 质点因变形而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由于这部分介 质质点与相邻介质质点发生了相对运动,必然将受 到相邻质点的作用力,同时也给相邻介质质点予反 作用力,因而使相邻介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而运动 起来。由于质点的惯性,相邻介质质点的运动将滞 后于表面介质质点的运动。依次类推,外载荷在表 面引起的扰动将在介质中逐渐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这种扰动在介质中的由近由近及远的传播即是应力 波。其中的扰动与未扰动的分界面称为波阵面,而 扰动的传播速度称为应力波波速。
3
2 o 1 V 图1 o
3
V 2 图2
图1,v2=-v1,则有v3=0,σ3=2σ1两波相遇处质点速度为0,而应 力加倍.相当于法向入射弹性波固定端(刚壁)反射,反射波是入 射波的正象,拉伸波反射为拉伸波,压缩波反射为压缩波. 图2,v2=v1,则有v3=2v2,σ3=0两波相遇处质点应力为0,而速 度加倍.相当于法向入射弹性波自由端(自由表面)反射,反射波 是入射波的倒象,拉伸波反射为压缩波,压缩波反射为拉伸波.
2 2 CP 2CS d 2 2 2(C P CS ) 2 Ed 2CS r (1 d )
Gd r Cs2 4 2 K d r (C CS ) 3 2 2 d r (CP 2CS )
2 P
式中,Cs为岩石中的横波速 度,μd,Ed,Gd,Kd,λd分 别为岩石的动态泊松比、岩 石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剪 切模量、动态体积弹性模量、 动态拉梅常数
u 2 u C 0 2 2 t X
2 2
1 d C 0 d
2
C为一维杆中的应力波速度
2.1 一维杆中应力波方程求解
方程求解得到:
dv Cd dv Cd
对于线弹性应力波则有:
(右行波) (左行波)
0C0V0 0C0V

谢勇谋等分析了开挖爆破产生的应力波在围 岩的传播及对围岩的影响,即爆破产生的P波与R 波将分别在围岩中产生垂直和平行于围岩表面的 拉张破裂面,这些破裂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 是宏观的。——《爆破对岩爆产生作用的初步探 讨》
易长平等运用LS-DYNA软件研究了爆破震动 对邻近隧道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爆破方式下对邻 近隧道的不同影响。——《开挖爆破对邻近隧洞 的震动影响研究》
321 爆破应力源
应力波源(点载荷)
反射波
心裂 入射波
点载荷(应力波)引起直圆柱体的破裂(角裂、心裂)
应力波源
点载荷(应力波)对不同厚 度板引起的破裂(角 岩石中的爆破应力波
• • 炸药爆炸在岩石中激起的应力波(爆炸应 力波主要是弹性应力波)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的传播方式及过程
应力波传播的过程——应力波对岩体结构 作用的过程
4.1 爆炸载荷
耦合装药:炸药充满整个药室径向空间,不 留有任何空隙。反之,不耦合。
DV 4 QV
耦合 条件 下
1 2 p 0 DV 4 4 0 3 1 u DV 4 3 c DV 4
QV为炸药的 爆热,ρ0为 炸药的密度, D为炸药的爆 速,p、ρ 、 u、c分别为 爆轰波阵面 的压力、产 物密度、质 点速度与声 速
4.5 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因素
•不同岩性岩体中传播波速不同,岩体愈致密坚硬, 波速愈大,反之,则愈小。 •沿结构面传播的速度大于垂直结构面传播的速度。 •在压应力作用下,波速随应力增加而增加,波幅衰 减少;反之,在拉应力作用下,则波速降低,衰减 增大。 •随岩体中含水量的增加导致弹性波速增加。 •岩体处于常温时,波速随温度增高而降低。反之相 反
Supporting beam 5500
75
Low friction bearing 3500
1 岩石动力学实验
通过霍布金森压杆测试系统,可以记录加载 脉冲的应力—应变、应力—时间、应变—时间、 应变率—时间动态曲线
120 100
700/s 500/s 350/s Static
Stress (MPa)
主要内容
一、应力波基础知识 二、岩石动力学实验技术 三、数值分析 四、前人研究结论成果
一、应力波基础知识
1. 2. 3. 4. 无限介质中的弹性应力波 一维长杆中的应力波 应力波反射叠加引起的破坏 岩石中的爆破应力波
1 无限介质中的弹性应力波方程
弹性波的两种基本形式:无旋波和等容波 2 波动方程统一形式如下: 2 2 C 2 t Ψ表示波的位移势函数,C表示弹性波的
•选择代表性测线,布置 测点和安装声波仪 •发生正弦脉冲,向岩体 内发射声波 •记录纵、横波在岩体中 传播的时间
vmp
D2 t p
vms
D2 t s
4.4 岩石中的应力波波速
岩石中的应力波速度大小是岩石孔隙率、弹性模量、 结构完整性等的综合反应。利用实验测得的岩石(岩体) 内纵波和横波速度,可以计算得到岩石的动态弹性模量和 动态泊松比等性质参数。


卢爱红在博士论文《应力波诱发冲击矿压的动力 学机理研究》中,应用LS-DYNA软件中的失效分析 功能,研究围岩的岩性(关键层的性质)、埋深(同 一应力波强度条件下)及应力波特征(应力波强度、 应力波上升时间)对应力波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失效破 坏的影响。得到:对于不同埋深的巷道,在给定应力 波强度条件下(P=15Mpa),研究表明:巷道围岩层 裂破坏结构的形成与巷道埋深的有关,若埋深在一定 范围内(H<500m),即可以避免层裂结构的形成。 当埋深超过某一临界值(H>500m)时,随巷道埋深 的增加,巷道层裂的范围有增大的趋势,巷帮层裂破 坏范围变大,使得层裂结构失稳时,释放的能量加大, 向巷道内涌出的岩体量增加。随关键层弹性模量的增 加,巷帮层裂破坏范围具有变大的趋势。
波速。对无旋波C=C1,对等容波C=C2
E为弹性模量,μ为泊松比,
ρ为介质密度
E (1 ) C1 (1 )(1 2 ) E G C2 2(1 )
2 一维长杆中的应力波
基本假设一:杆截面在变形过程中保持平面, 沿轴向只有均布的轴向应力。使得各运动参量都只 是X和t的参数,问题化为一维。 基本假设二:材料的本构关系限于应变率无关 理论,不考虑应变率对应力的影响。 一维杆中纵波的控制方程如下:
4.6 岩石中爆炸应力波的衰减
爆炸源近区,冲击波压力衰减规律:
p r p2 r
a
r 为比距离(距离药室中心的距离与药室半径的比
值),σr为径向应力峰值,a为压力衰减指数。
a 2 a 2

1
冲击波衰减指数 应力波衰减指数

1
4.7 相关研究现状
• 应力波通过结构面的传播—结构面两侧为相同岩石的 应力波反、透射;结构面两侧岩石可自由滑动时的应力波 反、透射。 • 层状岩石中应力波的传播—利用等效波阻抗法分析单 频应力波通过岩石夹层的透射;三角形应力波通过夹层的 透射;李夕兵等总结不同应力波形通过夹层的透射应力特 征。 • 顺岩石表面传播的应力波—瑞利表面波、勒夫表面波、 纵波(膨胀波)沿边界的传播;平板中波的传播。
(右行波) (左行波)
v C0 C 0 0 C 0 0 C0
2.2 弹性波在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反射
有限长杆中的弹性波传播到另一端时,将发生反射, 边界条件决定反射波的性质。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总效果可 按叠加原理确定。
σ σ 1
2.3 HOPKINSON.J落重冲击拉伸实验
B
落重
A
一端固定的钢丝悬挂着 一物体,重物从距离物体h 处下落(如图所示),结 果,钢丝断开,被拉断的 一端是B。在固定端最早达 到反射后的应力叠加,大 小为原来两倍。
3 应力波反射叠加引起的破坏
入射到自由表面的压缩波经反射会形成拉伸波。 这些反射回来的拉伸波将与入射压缩波的后续部分相 互作用,其结果有可能在邻近的自由表面附近造成拉 应力,如果所形成的拉应力满足某种动态的断裂准则, 则将在该处引起材料破断,裂口足够大时,整块的裂 片便会携带着其中的动量而飞离。 层裂的过程中,在第一层层裂出现的同时,也形 成了新的自由表面,继续入射的压力脉冲在此新的自 由表面反射,从而有可能造成第二层层裂。依次类推, 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多层层裂。
通过实验确 定炸药爆速 求各个值
不耦 合条 件下
1 1 2 pm p 0 DV 2 8 Vc 1 2 Vc pi pm V 8 0 DV V b b
Pm为爆轰产物开始是平均爆轰压 Pi入射压
3 3
4.2 岩石中的应力波速
80 60 40 20 0 0 0.005 0.01 Strain 0.015 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