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对“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要求,本课教学应定位于通过描述、分析、比较讨论,掌握美术遗存的一般保护方法,以及来自生活的传承体现。

对美术遗存进行简评,表达感受和理解,尊重人类文化遗产。

2.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遗存、为什么需要保护美术遗存;学习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一般方法;发现和认识蕴藏在这些遗存中宝贵的审美、历史、文化价值,从而理解保护这些美术遗存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

在前置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以备知识,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结合教师所提问题的引申和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传统美术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身边美术遗存的收集和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一般方法。

2. 通过对美术遗存的寻找和分析,发现和认识蕴藏在这些遗存中宝贵的审美、历史、文化价值,从而理解保护这些美术遗存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3.通过对传统化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学习,掌握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的基本方法。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河南)-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河南)-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河南)-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介绍河南省的美术遗存,让学生了解美术遗产的重要性及其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美术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目标1.了解河南省的美术遗产,认识美术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2.理解美术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3.学习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美术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2.学习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PPT。

2.美术课程教材。

3.河南省美术馆介绍PPT。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通过PPT展示河南省的美术遗存,让学生了解有哪些美术遗产,并让学生回答美术遗存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介绍美术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法,如整理、研究、展示等。

3.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分组参观学校美术展览,了解学校的美术遗产,并通过实际操作,整理、研究、展示学校的美术遗产,让学生了解保护和传承的具体方法。

4.综合评价(10分钟)通过讨论和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整理、研究、展示学校美术遗产的成果,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让学生对美术遗产保护和传承方法进行反思和讨论。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搜索一座城市的美术馆并介绍该美术馆的文物。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美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并对美术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本节课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美术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八年级下册美术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八年级下册美术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学习,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总结认识到美术遗存的重要性,进行小组分析讨论,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及重要性,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保护与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学生分组收集或查找身边美术遗存保护与传承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什么是美术遗存?美术遗存之所以珍贵,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1.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

2.美术遗存具有“最后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许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

3.美术遗存在艺术审美、人文和历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导入展示收集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图片,郯城木版年画起源于200多年前,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是郯城木版年画的发源地。

沙沃村传统木版年画制作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是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专业村”,出现了“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红火场面。

是苏北、鲁南最大的年画集散地。

然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毁坏了大批珍贵的雕版和年画。

三、自学导引1.如何保护美术遗存?2.如何传承美术遗存?3.我们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美术文化,你认为这些遗存作品中最值得传承的元素有哪些?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小组合作交流,说说应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思考与讨论:1.谈谈你身边的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

2.对于这些美术遗存你有没有更合理、更有效的保护方法?五、课堂展示、学习交流1.美术遗存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承载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第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第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在正觉寺保护复建 前,寺内仅残存山门、 文殊亭、四座配殿及26 株古树,天王殿、三圣 殿、西侧金刚殿以及名 为“最上楼”的七间后 楼等建筑,已全部或部 分损毁。
玉带晴虹(浙江杭州西湖 苏堤) 清代
此桥本建于清雍正九 年,毁于民国,1983年依 照原尺度、原式样修复。
残件陈列桥头,旁有文字: “此桥栏系古桥遗物,特作留存, 以飨游人。”
建于秦始皇陵一号
兵马俑坑原址上的博物 馆,将发掘现场依原样 保护起来,供人们欣赏。
三、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铁影壁
元代遗物,壁成棕褐色,由 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 地似铁,故称铁影壁。相传是为镇 慑北京风沙而建。两面浅雕云纹异 兽,刻工古朴浑厚。铁影壁原是健 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前的照 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 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
我们很骄傲,为自己诞生在这样的土 地上骄傲,为先辈们的勤劳智慧。在千篇 一律的都市生活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文 化自信和力量源泉。
修复人员正在为破损的古书画进行贴条, 通过隐补工艺,加固这幅画。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对古书画进行全色。全色是古书画修复的一道
工序,对缺失部分进行补色。这个程序对光线要求很高,几乎都是在自 然光下进行。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进行补缀工艺,把绢画背 面的破损用补绢补上。
使用马蹄刀补缀。
四、面对社会进行普及与宣传
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 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经 修复,终使这一文物得以完整复原。
《四神云气图》,西汉 早期。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 芒砀山西汉石室墓,壁画长 5.14米,宽3.27米,面积 16.8平方米。因原来所处环 境恶劣,不利于保护,故经 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 画进行原样切割,移至河南 省博物院。绘有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等图案装饰,比 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是中 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 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 完整的壁画。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美术遗存。

2.了解美术遗存保护的意义。

3.学会运用传统艺术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

4.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和历史传承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美术遗存的概念和保护问题。

2.学生对美术遗存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认识美术遗存保护的意义。

2.如何帮助学生运用传统艺术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入话题,让学生认识美术遗存的概念和保护问题。

2.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PPT、讲解等形式,对美术遗存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美术遗存的概念、种类、保护意义以及保护措施等。

3.观察分析实践(35分钟)
教师出示多幅美术遗存图片,并放映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传统艺术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美术遗存的特点,探究作品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4.综合分析及总结(10分钟)
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环节中进行整理,对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围绕“如何传承美术遗存的文化价值”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五、作业布置。

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4

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4

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教案内容简析: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结晶,寄托了先辈们的艺术造诣,为我们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美术遗存的相关照片,了解美术遗存的价值。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和传承身边的美术遗存。

教学重难点:了解美术遗存的辨认方法,学会欣赏美术遗存的艺术魅力,传递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良好意识。

教具: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

2.让学生来说自己身边所发现的美术遗存(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美术遗存的存在形式。

(2)从年代上来欣赏,美术遗存的历史价值。

(3)从文字上来欣赏,美术遗存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三:升华阶段:我们对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能做些什么?1、怎么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把美术遗存从不利于保护的环境中转移出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濒临毁灭的美术遗存进行修复,将使美术遗存在漫长的岁月磨砺后焕发新的光彩。

2、怎么传承美术遗存?了解美术遗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它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承载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学习先辈们对美术文化的艺术追求,发扬美术遗存的艺术价值,让其成为我们追求艺术路上的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四、让学生将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传递给身边的人。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一、教材简介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是人教版的美术教材,该册的主题为《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本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能力。

本册包括了美术遗存的保护、古代壁画、中国传统壁画、现代壁画、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壁画、中国传统壁画和现代壁画的特点与技法; 5. 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2.古代壁画、中国传统壁画和现代壁画的特点和技法;3.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2.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书法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4.1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 美术遗存的定义与意义; 2. 古代壁画、中国传统壁画和现代壁画的特点与技法;3. 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美术遗存是什么吗? - 美术遗存为什么需要保护和传承?第二步:学习古代壁画(15分钟)介绍古代壁画的概念及其特点与技法,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古代壁画的艺术魅力。

第三步:学习中国传统壁画(15分钟)介绍中国传统壁画的概念及其特点与技法,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壁画进行欣赏与分析。

第四步:学习现代壁画(15分钟)介绍现代壁画的概念及其特点与技法,引导学生对现代壁画进行欣赏与分析。

第五步:学习书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15分钟)介绍书法艺术的概念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以及书法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美术遗存的基本概念、保护意义及初步的传承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保护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美术遗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课堂讲解与小组讨论,了解我国传统美术遗存的种类和价值。

2. 实践操作:(1)资料收集:学生需收集所在地区或感兴趣的美术遗存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创意设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处代表性的美术遗存进行创意设计,包括设计保护方案、修复建议等。

(3)绘制传承主题作品:学生根据所选遗存主题绘制一幅手绘作品,展现该遗存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3. 编写文案:结合对美术遗存的认识,撰写一篇简短的文案,介绍所选择遗存的基本信息、保护现状及意义。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收集资料和手绘作品,体现个人对美术遗存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内成员需共同完成创意设计,并确保每位成员都有所贡献,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保护方案或修复建议。

3. 文案编写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4.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按时参加课堂展示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资料收集情况、手绘作品的质量和创意设计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2. 小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3. 课堂展示与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互动效果也将作为评价的参考因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在课堂展示与交流环节,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创意设计,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心得和体会。

3.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遗存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初中美术课程《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中的作业内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是高中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它不仅涉及到美术学科本身,还与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联系。

本课内容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认识美术遗存的价值,提高他们在美术鉴赏、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本课的地位也十分显著,它是连接古今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美术遗存的定义、分类及其价值;我国美术遗存保护的政策法规及实践;美术遗存传承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鉴赏美术遗存,提高保护意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美术遗存的概念、分类和价值,掌握我国美术遗存保护的政策法规。

2. 学会正确鉴赏美术遗存,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 掌握美术遗存传承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美术遗存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他们关爱自然、珍惜资源。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美术遗存的概念、分类和价值。

2. 我国美术遗存保护的政策法规及实践。

3. 美术遗存传承的途径与方法。

(二)难点1. 正确鉴赏美术遗存,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方面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从自我做起,增强对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资料,设计用品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组织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领略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的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的美术文化。

介绍三种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展示图片讲解。

欣赏感受:珍贵的美术遗存所具有的独特造型,精湛工艺,深邃的文化内涵。

2、设问: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许多的原本魅力四射的珍贵历史遗存渐渐地消失、遗忘,那我们将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美术遗存呢?你思考过吗:我们将如何去做到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引出课题。

三、教学内容:1、如何保护美术遗存了解和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1)复建(2)在原址建博物馆(3)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2、如何传承美术遗存介绍两种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展示图片讲解。

欣赏分析了解和掌握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1)面对社会的普及与宣传(2)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3、思考与讨论:(1)、美术遗存之所以珍贵,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2)、你还了解哪些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方法?从功能、文化、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回答。

可以从造型美,图案美,色彩美,工艺美来分析美术遗存的价值。

还可以收藏、立法保护、保存影像资料等。

四、课堂练习:1、思考与回答(1)、什么是美术遗存?(2)、生活中哪些属于美术遗存?(3)、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有什么?(4)、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有什么?2、分析讨论:一些名胜古迹常有“某某某到此一游”,乱刻乱画现象,你怎么看,该怎么做?行为不文明,做法可耻。

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八年级教案下学期美术教案

12课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八年级教案下学期美术教案
美 术 课 课 时 教 案
年级 课型 八年级 班级 1 人数 授课时间 执教人 王高明 综 合 探 课题 索 教学内容 知识与 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重点 突破方 法 难点 突破方 法 教法 学法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学习, 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 掌握美术遗存的 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实际效果 教学反馈 改进意见
通过探究研讨总结来认识美术遗存的重要性,分组分析身边的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从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 化,增强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高。 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 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的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学习,明确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了解保 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增强对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从自我做起。
重 点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器材准备
情景创设法、启发法 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等观法合作分析法 、认真听讲发、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收集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图片, 对“到此一游”的不文明做法,交流讨论, 生活中遇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该怎么 做? 分步 二、自学导引 指导 1、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体现在那几个 分 步 指 图示 方面? 导法 2、如何保护美术遗存? 3、如何传承美术遗存? 4 、我们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美术文 化,你认为这些遗存作品中最值得传承的 元素有哪些?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 行观察、思考
学生分组自学,合作
四、课堂展示、学习交流流程 交流。 1、美术遗存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历 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 财富。 2、保护美术遗存的方法有以下几 种: A 复建:玉带晴虹(浙江杭州西湖苏 堤)清代,此桥本建于清雍正九年,毁于 民国,1983 年依照原尺度、原样式修复。 B 在原址建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 分 步 指 博物馆(陕西临潼) 秦代,在发掘现场依 导法 原样建博物馆保护美术遗存,更有利于我 分步 指导 们认识了解祖先的智慧与生活印记。 C 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运 图示 讲述,分组讨论美术 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濒临毁灭的美术遗存 遗存价值。 进行修复,将使美术遗存在漫长的岁月磨 砺后焕发新的光彩。 3、A 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 动;B 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 4、美术遗存中值得传承的元素: 艺 术美 、 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美术遗 存中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五、当堂训练 以自己熟知的美术遗存元素,做一 个生活用品设计或一件工艺品,如花瓶造 型或花瓶、椅垫的装饰等。 设计步骤 1、 选择美术遗存作品; 2、 课堂练习,教师巡视 提炼美的元素 ;3、设计构思;4、制作应 指导 用。 六、总结收获成果 1、展示作品,并让学生做相应的解释 说明。 2、学生自己或小组之间相互客观公平 课堂总结 地评价作品。 以自己熟知的美术遗存元素,做一个生活用品设计或一件工艺品,如花瓶 作业设计 造型或花瓶、椅垫的装饰等。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 效果设计 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保护 和传承美术遗存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传统美术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教案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教案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教案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教学内容1. 美术遗存的概念与分类。

2. 美术遗存的价值与意义。

3.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美术遗存的概念与分类。

2. 美术遗存的价值与意义。

3.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美术遗存的价值与意义。

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遗存的图片、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一、美术遗存的概念与分类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概念,即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遗址和文物等。

2. 让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等。

二、美术遗值的价值与意义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

2. 让学生认识到美术遗存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方法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包括物质保护、环境保护、法律保护等。

2. 让学生了解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包括教育传承、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等。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 教师展示相关美术遗存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2.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提出实际行动方案。

教案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名画或一个著名的美术遗址,引发学生对美术遗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主体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美术遗存的概念与分类,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遗址和文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深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美术遗存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了解美术遗存对于历史、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美术遗存的重要性、价值及保护意义,同时学习相关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及创新传承思维。

二、学习目标1. 了解美术遗存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认识美术遗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3. 掌握美术遗存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学会分析具体美术遗存保护案例,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美术遗存概念及保护原则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参与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制作美术遗存保护方案等,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美术遗存保护的态度和责任感。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遗存图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简述美术遗存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美术遗存的概念、种类及历史价值。

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美术遗存的特色和保护要求。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至两个具体的美术遗存保护案例,分析其保护措施和成效,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保护方法。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本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美术遗存,应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简单的美术遗存保护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问题。

6.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美术遗存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地美术遗存保护的短文。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美术遗存概念及保护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实践作业:制定一份所在地区的美术遗存保护方案,并附上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遗存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美术遗存保护的基本方法。

3. 理解并认同美术遗存传承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对美术遗存进行有效的保护,包括纸张、颜料、木质的保养,以及防虫、防火等措施。

2. 教学难点:理解美术遗存传承的意义,认识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感性认识。

2. 准备一些常见的美术遗存保护用品,如喷枪、防虫剂、灭火器等,以便学生实际操作。

3. 安排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遗存的保护环境。

4. 设计一些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实践操作成果,分享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经验和心得。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3.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关注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2.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美术遗存,制定一份简单的保护和传承计划,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遗存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保护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美术遗存进行保护。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美术遗存保护的重视,培养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美术遗存保护的基本方法,如清理、修复、保存等。

2. 教学难点:实践操作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美术遗存进行保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年级下册美术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八年级下册美术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学习,明确美术遗存的贵重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总结生疏到美术遗存的重要性,进展小组分析争辩,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及重要性,更加宠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加保护与传承意识,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明确美术遗存的贵重价值,了解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意识。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教学课件、图片等,学生分组收集或查找身边美术遗存保护与传承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学问回忆什么是美术遗存?美术遗存之所以贵重,它们的价值表达在什么地方?1.美术遗存是具有肯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

2.美术遗存具有“最终的”“不行再生”的特点,很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急。

3.美术遗存在艺术审美、人文和历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导入呈现收集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图片,郯城木版年画起源于200 多年前,郯城县成功镇沙沃村,是郯城木版年画的发源地。

沙沃村传统木版年画制作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月末,当时是远近有名的“木版年画专业村”,消灭了“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红火场面。

是苏北、鲁南最大的年画集散地。

然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毁坏了大批贵重的雕版和年画。

三、自学导引1.如何保护美术遗存?2.如何传承美术遗存?3.我们的民族制造了辉煌的美术文化,你认为这些遗存作品中最值得传承的元素有哪些?四、自主学习、合作沟通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小组合作沟通,说说应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思考与争辩:1.谈谈你身边的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

2.对于这些美术遗存你有没有更合理、更有效的保护方法?五、课堂呈现、学习沟通1.美术遗存具有贵重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承载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民族贵重的财宝。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地的美术遗存文化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2. 理解保护美术遗存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 提升学生绘画及艺术表达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表现保护美术遗存主题的作品。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围绕“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如下:1. 调研准备:学生需收集本地或国内外一处著名美术遗存(如古建筑、石刻、壁画等)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保护现状等。

通过互联网资源或实地调查进行资料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和图片素材。

2. 主题创作: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创作一幅以“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作品需体现对美术遗存保护的关注和思考,可以是通过想象展现未来保护措施的场景画,或是表达对历史遗存敬意的主题画等。

3. 创作心得: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创作过程的反思,包括调研过程中的发现、创作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三、作业要求1. 调研准备:文字材料应准确、全面地描述美术遗存的基本情况,图片素材应清晰展示遗存的具体特征。

2. 主题创作: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独特,能体现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绘画工具可自选,如水彩、素描、版画等。

作品尺寸按照教师指定的规格进行创作。

3. 创作心得:应详细描述调研与创作的过程,真实反映学生的思考与感受,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调研材料真实性、全面性及创作的主题突出性、创意独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间的互评将关注作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及表现技巧的运用情况。

3. 最终评价结果将综合考虑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意见,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具体指导意见。

2. 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并通过仿制文物和宣传手抄报来表达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教材图片资料丰富,利于感知,活动易于组织,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并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的愿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调查了解文物资源,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3、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说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现场效果图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活动。

2.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究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实践练习法:指导学生以自己树脂的美术遗存元素做一个生活用品设计或一件工艺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教学由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创作体验、评价交流、课后拓展五个环节组成。

1、结合影片,情景导入首先,播放圆明园历史视频作为本课的导入部分。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刺激,引导学生认识那段历史,了解文物的珍贵价值,触动学生心灵,提升爱国热情和对文物保护的潜意识促进。

2、自主探索,欣赏巩固通过学生对文物资料的搜集和对文物资料的展示,提出文物的重要性和引起对其保护的意识。

并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引出从自身做起,保护文物的行为意识。

3、创作表现,体验成功制作文物资料展示卡或仿画文物。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12.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12.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遗存,说出中国美术遗存及保护美术遗存的意义。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保护和传承珍贵的美术遗存的方法。

3.在学习考察中,感受美术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们会初步的欣赏,因此本节我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和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遗存,说出中国美术遗存及保护美术遗存的意义。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保护和传承珍贵的美术遗存的方法。

学习难点:感受美术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通过回顾前两节所学,观看朱仙镇年画,感受美术文化遗产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深刻的认识美术遗存的重要性,进而对美术遗存进行保护与传承。

1.课本中提到的美术遗存有哪些?你知道的美术遗存有哪些?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美术遗存?3.板书课题: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综合探索在初中强调感受,体验让观察思考的同时,通过学生简单的语言描述,对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认识)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1.各小组知识交流(轮流说一说)☆如何保护美术遗存1.复建—玉带晴虹(清代)浙江杭州西湖苏堤霍去病墓2.在原址建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临潼)3.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的陈列—(四神云气图)(河南芒砀山西汉石室墓壁画)—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总结保护美术遗存的方法:1.2.3思考与讨论(同桌交流)1.谈谈你身边的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2.对于这些美术遗存你有没有更合理,更有效的保护方法?☆如何传承美术遗存议一议(小组讨论)——情景剧(一个学生表演去故宫旅游,在故宫的柱子上乱写乱花的情节,其他学生观看并对于在文物上刻写“到此一游”的行为,交流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遗存的珍贵价值,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从自我做起,增强对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资料,设计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领略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的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的美术文化。

介绍三种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展示图片讲解。

欣赏感受:
珍贵的美术遗存所具有的独特造型,精湛工艺,深邃的文化内涵。

2、设问: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许多的原本魅力四射的珍贵历史遗存渐渐地消失、遗忘,那我们将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美术遗存呢?
你思考过吗:我们将如何去做到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引出课题。

三、教学内容:
1、如何保护美术遗存
了解和掌握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
(1)复建
(2)在原址建博物馆
(3)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2、如何传承美术遗存介绍两种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展示图片讲解。

欣赏分析
了解和掌握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
(1)面对社会的普及与宣传
(2)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3、思考与讨论:
(1)、美术遗存之所以珍贵,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2)、你还了解哪些美术遗存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从功能、文化、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回答。

可以从造型美,图案美,色彩美,工艺美来分析美术遗存的价值。

还可以收藏、立法保护、保存影像资料等。

四、课堂练习:
1、思考与回答
(1)、什么是美术遗存?
(2)、生活中哪些属于美术遗存?
(3)、美术遗存的保护方法有什么?
(4)、美术遗存的传承方法有什么?
2、分析讨论:
一些名胜古迹常有“某某某到此一游”,乱刻乱画现象,你怎么看,该怎么做?
行为不文明,做法可耻。

我们不效仿不去做。

遇到这种不文明行为,应当制止,说服教育。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以自己熟悉的美术遗存元素设计制作一件工艺品。

2、以笔记形式记录自己见到美术遗存的感受,写出想法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