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学习管理心理学已有一段时间了,这门课程涉及到各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无论在学习生活,生活工作之中都需要具备几点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些方面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在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是种捷径,更能让自己的工作达到“时间少,效率高"的效果.同时,在漫漫人生路途中欣赏到一幅幅悦人的风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如何去搞好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为工作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要说一下管理心理学的一方面-——交际心理.一、人际交往在商务活动中有哪些作用人们在共同劳动过程中,彼此间结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其中有一种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为什么说它重要呢?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人的经历知识经验能力、性格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产生双向交流,使彼此的长处得以递增,彼此的短处,得以克服,近而为实现群体的工作目标共同努力。
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心理关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情绪体验的性质。
人际关系的以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以一定的情感为纽带,人们在共同活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在性质、方式和过程完全相同的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行政关系、经济关系往往是固定的或相同的,而人际关系却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人际关系具有情感体验的性质.二、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互依存、互相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面。
当相互依存在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吸引,当相互分离在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排斥,人际排斥对人类的关系是有害的,有时,甚至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搞好人际交往呢?首先,应排除妨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各种不良因素。
管理心理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论述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学生姓名:刘灿学号:201041736127年级专业:10级茶学(本科)专业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论述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是和现代生产力、生产技术相联秒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
由于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关系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提出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也为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条件。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均有了长足发展,相继出现了心理技术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测量理论及需要层次理论等。
在 20世纪初期,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均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
上述这些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很多有关行为管理和管理心里学方面的思想。
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人能和群”的组织管理学说、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与策略、领袖或将帅心里、士气激励等方面。
其中的很多思想体现了管理的精髓,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的后人所传阅和学习。
比如《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巨著,直到今天仍然是许多国家管理者的必读书籍。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
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纪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
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
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
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通过这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我选择了自修区,虽然我承认有时候听课不怎么投入,但是一学期的学习下来我也是有些体会的,不是很深入却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就被老师的规矩给“折服”,怎么说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分法,那时侯就想到底是关于管理的课程。
从这里我也明白大家应该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课同一个评分标准我也很欣赏,我不明白那同学是怎么想,我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的,我还觉得老师是很尊重我们的呢。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
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
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
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强大,我晚上回忆了一晚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可是真的动手不知道怎么下笔,担心写杂了偏题,专业的东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我太在乎了吧。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的意义是为了能够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活动,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以科学的手段来找到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从而能够发挥人的潜能,提高社会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孔子曾经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意思为:如果以强权的手段去管理一个国家,采取强硬的方式让子民折服,这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住一颗羞耻的本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的现象,而这只是表面上的效果。
如果能用仁德教导感化子民,以礼仪之法引导人们从心底拥有廉耻之心,能够在生活中自觉改正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久而久之使之作为一个习惯,那么国家将会变得安定和谐,子民也会安居乐业。
因此,管理不仅仅体现在管理企业方面,生活中处处无不体现管理学的作用。
而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中结合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机制。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往往充斥着多种因素。
而这也是管理心理学存在的意义,需要根据人们各类情感而制定不同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能够更加紧密和谐。
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复杂且难以琢磨的,例如个性,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较固定的特性,随着环境的变化,个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
它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机能,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思想信念、理想、性格、气质、能力等都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个性。
所以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一样,个性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融合个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作为心理学,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去学习管理好这种心理学。
因为个性的相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易存在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和情感,从而引起不一致的相互作用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之为冲突。
冲突的起因大部分是由于观点不一致或是侵犯到自身利益。
以我自身经历的事件为例,我是一个较活泼,思想比较活跃的人。
军事理论的作业是小组完成一份军事报,时间比较仓促,我希望能够尽快完成,而小组的另一个成员认为时间还够,不需要着急。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精选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精选由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而被应用于社会实践,社会对掌握且能够灵活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管理心理学应用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一、根据动机合理设置目标动机,是心理学的概念,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人的行为是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
动机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发、加强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它驱使一个人的行为走向既定的目标。
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职工的需求,还要根据职工的需求,适时地树立起有价值的目标来激发职工的动机。
高校管理者在为职工设置目标时,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必须与需要和动机结合,它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
因此心理学通常把目标称为“诱因”。
第二,无论设置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要让职工本人参与。
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也越强。
若上级为其设立目标,就会认为不是自己的目标,从而减低诱发力量。
第三,科学性。
目标高度适中,因人而异。
我们必须为行政人员设置恰当的目标,既要符合和谐、高效执行学校各项职能的总目标,又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让职工认为通过努力自己有能力去达到目标,即个体主观上的期望值很高,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反之,如果目标过高,可望不可即,或目标过低,唾手可得,都不足以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
第四,阶段性。
采取“少吃多餐”、“引人入胜”、“逐步推进”的战术,因为总目标往往显得太大、太遥远,而分阶段目标容易达到,这种成就感能催人奋进,激发职工的活力。
第五,可变性。
目标设立后,往往由于情势的变化会使它变得过易或过难,这时应该适当地加以调整。
二、运用目标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目标管理,是一种有名的管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管理上的激励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之一。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有关管理心理学的论文
有关管理心理学的论文“管理”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包含的内容有很多。
一场运动会,一次演讲比赛,甚至一次考试,都涉及到管理,可以说“管理”无处不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管理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管理心理学的论文篇一《管理学中的心理学》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管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其次阐述管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与桥梁管理心理学,然后指出管理心理学知识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最后着重介绍如何运用心理学实现企业员工管理。
关键词:管理学;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员工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其目的是: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以及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并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其实“管理”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包含的内容有很多。
一场运动会,一次演讲比赛,甚至一次考试,都涉及到管理,可以说“管理”无处不在。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和渗透也越来越明显,使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从而开始了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变的时代。
即:泰罗的科学管理制→梅奥的行为管理学→马斯洛的“人本管理”。
员工也逐渐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
管理活动追求的是通过人的参与而完成组织的既定的目标。
因此,为了使人们更积极主动地工作,要将心理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通过了解并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员工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只有在充分了解员工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并通过科学分析总结才能对症下药,使管理工作取得最满意的结果。
管理心理学论文
摘要:通过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是作为学校的通选课学习,我承认上课有很多时候都会走神,不怎么认真听课,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特别是在钟老师的细心讲解和耐心授课之下,我觉得我学习到的与管理心理有关的知识还是蛮多的,其中的‚习得性无助、旁观者效应、监狱模拟实验、登门槛儿效应‛理论让我记忆深刻,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
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旁观者效应;监狱模拟实验;登门槛儿效应;心理学;管理与管理者;一:习得性无助所谓习得性无助,其心理学概念是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为研究这种心理状态,将两组小白鼠关在迷宫里,对一组小白鼠给予明确的奖惩规则,走对了就奖励食物,走错了就施予电击,这组小白鼠很快就学会了正确的迷宫路径。
而对待另一组小白鼠却是毫无规则,有时候走对了得到食物奖赏,有时候明明走对了却被施予电击,对于错误的走法也是有时奖赏,有时电击。
勤奋的小白鼠积极尝试了几次之后,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所有这组的小白鼠都蜷缩在迷宫的入口,谁也不愿意再尝试了!尽管前面有可能有食物奖赏,但是谁也不愿意冒被电击的风险,因为电击的恐惧远大于食物的诱惑,而且谁也弄不明白怎样才能逃避电击。
这组小白鼠这时的消极、抗拒的行为就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习得性无助‛。
对于那些管理者来说,‚习得性无助‛的法则同样适用。
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应该要认识到:第一,我们要给员工一个稳定、明确的奖罚规则,绝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奖罚。
第二,如果管理者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而想要让员工敢于冒险,就一定要让奖励变得多多的,让员工觉得受点电击也值得。
二: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引言: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运作的学科,它探讨了在工作环境中,个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种关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管理心理学已经成为组织管理和领导力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探讨管理心理学的定义、领域、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运作的学科,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员工的行为。
它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幸福感,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
二、管理心理学的领域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很多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员工发展等。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心理学关注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帮助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性。
在组织行为方面,管理心理学关注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领导与员工的互动、团队协作等,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员工发展方面,管理心理学关注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帮助他们提升职业能力和满足感。
三、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组织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组织来说,良好的管理心理学实践可以提高组织绩效,增强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发展计划,组织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
对于员工来说,管理心理学的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激励,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和职业发展。
四、管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4.1 领导力领导力是管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影响和指导员工的能力。
不同的领导风格和技能会对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
充满激情和鼓励的领导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
有效的领导力可以提高员工的绩效,促进组织的发展。
4.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
它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帮助员工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姓名:李灵慧6摘要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它又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协作活动不可缺少的,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必需的。
个体的自我活动离不开管理,群众组织的活动更离不开管理。
管理心理学的改造、建构和创新,最根本的要求是中国化,在体系和内容上都要符合中国国情,都要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管理心理,理论开拓,文明建设目录一、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5)1.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5)1.2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开拓 (5)1.3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6)二、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内容与体系 (6)2.1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6)2.2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6)2.21人员甄选的心理思想 (6)2.22人员任用的心理思想 (7)2.23人员激励的心理思想 (7)2.24环境管理的心理思想 (8)2.25时间管理的心理思想 (8)一、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现代生产力,生产技术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是管理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运用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初期,当破产的农民进城谋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卖给资本家以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变化。
在大机器生产为资本家创造的巨大利润面前,资本家得意忘形。
他们加大了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榨取着工人的剩余价值。
工人劳动情绪相当低落,并逐步引发对抗,后来,资本家不得不注意到一些学者对工人的心理及其行为问题研究,开始逐步改变策略,有限度地满足了工人某些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冰冰的劳资关系,使得资本家的大机器得以继续运转。
这一变化为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现实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正是一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1.2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开拓工业心理学虽然把心理学引入了工业生产,对促进管理心理学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这项研究活动只是从个人的心理出发,而没有注意到工作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机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直到1924—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有名的实验,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对企业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进行了综合探索,实验与分析,从中总结出一套“人际关系”的理论,才为管理心理学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一:管理心理学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关于高校学生管理论文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21年12月3 日关于高校学生管理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应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和运用。
同时还探讨了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的有效机制模型。
关键字:管理心理学、高校管理、大学生、参与、机制引言: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为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
传统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习惯于以过去的经验进行管理,因此难以摆脱方法上“固定化”和简单化的毛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效果不好、针对性不强。
管理心理学着重强调人性化教育,注重个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挥。
对这一理论的借鉴和运用恰好弥补了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上的缺点,成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
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坚持“以人为本”,对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性作用。
一、应用”需要理论”进行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去关心人、掌握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规律,认识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管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决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就会更加积极。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 调查需要。
每个学生的需要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满足学生,应首先了解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需要。
学生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他们不同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第一篇:管理心理学论文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论文管理心理学核心问题——激励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考试方式课程论文姓名学号100121920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成绩任课教师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每个人都需要激励,需要自我激励,也需要得到来自同事、群体、组织和领导方面的激励;作为组织的领导者或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就更需要激励全体的组织成员。
如何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管理者自己多么优秀,个人多么能干,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促使全体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和合作,就难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一个组织的成功,不是个人的努力而得来的,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如果部分组织成员与组织脱离,对组织部负责、懒散,则会拖累组织的其他组织成员,领导者或管理者就应该正确处理好组织成员内部的问题,积极调动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把全体组织成员整合起来为组织做贡献。
这个时候,激励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激励在管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鼓励之意。
而在心理学方面的意思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就是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现在就从管理心理学方面来进一步认识激励。
人的动机是需要经过刺激激发的,通过激发,人产生一种内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起到激发作用的就是激励。
人们在面对工作时,每天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的头脑都被固定住了,已经变得很厌烦,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及积极性。
这样,领导者或管理者就不能让员工们继续这样下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是人们面对工作任务时一种持续主动、自觉的心理状态,它通过积极、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奥格登在1963年做了一项“警觉性实验”用来说明激励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气质在管理中的运用姓名:崔瀚文班级:文专市0942学号:200990606214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们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所具有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特征,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通常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人的脾气和性情。
尽管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有的人心理活动进行的快而强烈、思维敏捷、极易外露,而有的人动作缓慢且微弱、反应迟缓、不露声色。
不过对于一个人来讲,气质就决定了他的各种行为并不以活动的内容、动机、目的为转移,而始终如一的得到相同的表现。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本性”也就是指人的气质了。
二、气质的分类人的气质各不相同,气质类型的划分也多种多样,比如气质体形论,气质血型论和气质神经论等。
最常用的是古希腊医学家希伯克特的气质体液论。
他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汁、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类,每种类型都有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胆汁质:其特点是情绪体验强烈,来得快,取得也快,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勇敢,刚强,表里如一。
这类人常表现为人任性、粗暴、易于冲动、感情用事。
多血汁:其特点是情绪易于外露,也易变化、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活泼好动、亲切、开朗、善于交往、适应性强。
这类人常表现为情绪多变,粗心大意、轻浮散漫、轻率而不沉稳。
粘液质:其特点是情绪反应微弱,心情平静、稳定,心平气和、沉作冷静、耐心谨慎、自信而善于克制。
这类人常表现为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固执、倦怠、缺乏生气。
抑郁质:其特点是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感情不易外露、稳定细心、善于体察别人无法察觉的细节和变化,富于想象同情心强。
这类人常表现为温柔、怯懦、孤僻、敏感、动作缓慢、深沉。
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是一种典型化的区分。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人都是近似某种气质类型,又兼有其他气质结构的特点。
有些人甚至是几种气质的混合。
三、气质的培养1、你要be aware,就是明白你现在什么状态,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看你的描述,你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你还是该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最新范文10篇)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最新范文10篇)标题一: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和个人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篇论文主要围绕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如今日益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拥有先进的管理机制来进行内部管理和组织协调。
管理心理学研究了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流程管理等方面,以及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绩效评估等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了企业内部效率和生产力。
其次,管理心理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提升。
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管理心理学的应用,可以针对每个员工的个性、特点和潜力进行培养和开发,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使得企业在管理中更多地强调人性化、个性化和文化性等因素,以此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形成有益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有助于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并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总结: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说,管理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企业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机制、优秀的员工队伍和健康的企业文化,都离不开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管理心理学,不断地深化研究,提高应用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标题二:管理心理学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团队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本篇论文将围绕管理心理学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阐述其中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效果。
在团队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和调节团队关系,实现团队目标和效益最大化。
具体来说,常见的管理心理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团队成员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用积极的心态去包容不同人格和行为风格,鼓励成员间的合作。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论文范文一:管理心理学应用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一、根据动机合理设置目标动机,是心理学的概念,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人的行为是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
动机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发、加强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它驱使一个人的行为走向既定的目标。
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职工的需求,还要根据职工的需求,适时地树立起有价值的目标来激发职工的动机。
高校管理者在为职工设置目标时,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必须与需要和动机结合,它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
因此心理学通常把目标称为“诱因”。
第二,无论设置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要让职工本人参与。
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也越强。
若上级为其设立目标,就会认为不是自己的目标,从而减低诱发力量。
第三,科学性。
目标高度适中,因人而异。
我们必须为行政人员设置恰当的目标,既要符合和谐、高效执行学校各项职能的总目标,又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让职工认为通过努力自己有能力去达到目标,即个体主观上的期望值很高,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反之,如果目标过高,可望不可即,或目标过低,唾手可得,都不足以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
第四,阶段性。
采取“少吃多餐”、“引人入胜”、“逐步推进”的战术,因为总目标往往显得太大、太遥远,而分阶段目标容易达到,这种成就感能催人奋进,激发职工的活力。
第五,可变性。
目标设立后,往往由于情势的变化会使它变得过易或过难,这时应该适当地加以调整。
二、运用目标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目标管理,是一种有名的管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管理上的激励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之一。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他论述“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时认为,一个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计划周密、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书包范文为您带来了管理心理学论文【10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一、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独立学院师资力量具有其独特性,一般都是有专职与兼职教师组成的。
其中包括了本校的专职教师、母体学校选派的在职教师、外聘的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部分人员和在读的硕士或博士生。
专职教师大部分是聘任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以及少数紧缺专业本科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普通高校退休返聘教师。
兼职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部分还存在临时观念,责任不明确,往往都是上课来,下课走,难以完成教学的完整过程,尤其是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同时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人事关系,学校难以做到全面管理。
就目前来看,专职教师在独立学院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兼职教师数量偏多,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教师是学科建设、决定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的主力军,没有自己的具有足够力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以及办学特色就难以实现。
因此,建设一支符合独立学院自身长远发展的、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对独立学院的教学以及发展都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独立学院中专职教师方面存在不足根据教育部8号文件和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的要求,独立学院的教师数量应按照1:18配备,一般应具备不少于100人的、聘期一学年以上的、相对稳定的专任专职教师队伍,专任专职教师中具备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应占30%以上。
首先,独立学院发展初期专职教师数量偏少,多数依靠兼职教师。
学校教学工作以兼职(母体大学安排和外聘)教师为主体,学校自有的专职教师很少,而且专职教师大多承担一些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2021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最新范文10篇)范文3
2021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最新范文10篇)范文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主要是对本节课程的总结论文,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在写作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时,只要按照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写作也要可以了,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最新范文10篇之第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组织作用研究 要想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发展形式,就必须注重社会活力的激发。
文章以此为基础,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组织价值,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作出有价值的探索。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心理学的本质是一门调动人积极性的学科,其立足于个人的发展基础之上,为提高组织效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进入新世纪以来,组织管理工作中对于人的关注已经成为了最为核心的部分,加强对这一学科的应用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理心理学学科特色及应用价值 1.1学科特色 可以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是每一个组织内的成员所需要的,同时也是管理者所迫切需求的。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的社会组织都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开放的系统中,通过提高组织个体与外部组织之间的联系,保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下达到自适应的状态。
1.2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人的潜能的开发。
就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个个体在受薪酬驱动的情况下,其自身的能力最多能够被开发百分之三十,而当一个个体是在受到激励的前提下,其自身的能力却能最高被开发到百分之八十。
由此可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一个组织发展永远绕不开的课题。
在现在组织管理中,通过对心理学研究成功的借鉴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开发员工自身的潜能,这有助于员工自身创造力的提升,继而保证每一位员工能力的提高并最终达到"1+1>2"的管理效果;其次,能够提升管理现代化效应。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相关推荐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通用6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心理学论文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应用分析现代企业管理日益复杂,但实际上,企业管理也是指对人的管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下面,笔者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对基本概念和存在问题的剖析,分析在企业管理中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热情的几点策略。
1.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心理学最早是闵斯特伯格以及泰勒在20世纪初共同提出的,后来经过梅奥的“霍桑实验”后,管理心理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管理心理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为一门正式的、独立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管理心理学根据字面理解,主要是指心理学、管理学的交叉部分,主要是为了分析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下的各种心理活动,因此管理心理学就是为了研究、分析人们心理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企业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分析企业领导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并且分析企业决策以及行为对于企业各项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
企业管理心理学主要应该思考以下两方面问题:①领导决策以及行为,具体是针对团队建设问题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②研究个人的心理活动,具体研究内容时员工的薪资分配、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选拔。
管理心理学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以及指导,提高企业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
2.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只有工作人员每天都充满热情和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才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
管理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
管理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孤独感成了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提出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继续弘扬“孝”文化传统、发挥空巢老人主体优势并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等对策来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孤独感。
关键词:空巢老人;孤独感;对策研究;精神慰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空巢老人的增加,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精神慰藉、经济供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孤独感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空巢家庭的增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试着对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一、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是指一种被对自己和他人、群体有意义地融合的系统排斥在外时所产生的感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孤独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相关。
由于空巢老人缺少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孤独感尤为严重。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60—7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孤独心理症状的占到1/3左右;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达到60%。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现状不容乐观。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对孤独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孤独感的表现和危害,尤其是男性老人。
这很可能与社会文化、社会角色期待有关,男性普遍被认为是不拘小节、心胸宽阔且能承受压力的,这种角色期望可能导致男性较少关注自己心理状态。
同时当意识到自己遭受孤独时,也很少有老人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孤独。
老人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对孤独感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除孤独感的调节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中的管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即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通过沟通在相同的活动中,由于具有情感体验的性质,人际关系往往是不相同的。
在管理之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那么管理心理学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到底有多重要,管理心理学在人际关系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我们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人际关系的内容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心理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修兹的研究:修兹认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他人。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人际关系的基本需求倾向,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对他人的需求内容和方式都不相同。
这种需求可分为三类:即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是通过语言与动作(肢体动作、表情)来判断对方心理活动。
二、何为管理心理学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管理心理学,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活动中人的心理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并依据这一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活动效率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表述:以人为主线,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内核,以对应的管理策略为支撑构建管理心理学内容结构体系。
所以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管理心理学,应该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应该是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人的心理细微变化的过程。
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表现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和人的交往中,会无意中令别人不高兴,而当别人不高兴时,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地方做错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它涉及了人心理细微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测的莫过于人的心理变化。
而且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这个独立无疑是在想法思想上的独立。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想法和思维都是不可能相同的。
思维不同直接表现在行为上的迥异。
行为是人们可擦觉的具体可感知的,因此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时候,其实质是我们在向别人表达我们思想的一个过程,别人对于我们行为不满实质上是在想法上的不统一,在看待事物上产生了分歧。
这样的后果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在无意中得罪别人。
那么,难道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就无法克服思想不是具体可感与行为冲突这样的矛盾吗?其实不然,尽管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但是人之所以能达成统一的行动是因为统一了思想,这就告诉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多与别人沟通。
沟通其实是搭建思想一致的桥梁,是将不同思想放在一起寻求统一的过程,因此,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组织成员如何有效沟通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要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我们首先得知道何为沟通。
所谓沟通就是一个过程,是信息交换的过程。
沟通的主要层次无非是应酬或闲谈、报告式谈论、分享个人的管理或思想以及全面的个人分享,包括个人的感受、思想和价值观等。
要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就是知道“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得多。
研究显示,声音/语调和说话时的表情/身体动作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占90%以上。
因此,若要建立自己给对方的良好印象,并使自己的说话产生影响力,必须留意自己的语调、表情和动作。
当然,除此之外,人际沟通中,要做到彼此尊重、真诚。
要相信正面的行为会带来正面结果,相信不是每个人都一样,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或者憎恨你。
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你就能更加自如地与别人展开有效的沟通。
事实上,通过研究者发现,沟通进行得怎么样,不仅仅取决于掌握了有效的沟通方法,还建立别人是否喜欢与你交往的基础上。
我们试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都不喜欢你了,那么你可能与他进行有效的沟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你还要学会如何让别人喜欢你,如何让自己变得对别人更加有吸引力。
卡耐基告诉我们做到一下几点可以使你增加被别人喜欢的可能。
献出真心,给予对方真诚关心;保持微笑;最悦耳的声音——名字;作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投其所好,谈别人最关心的事和感兴趣的话题;由衷的赞美,满足他人的“重要感”;“鸿毛效应”——称赞他人的每一个进步,即使是最微小的进步。
五、如何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以上我们用管理心理学的方法讨论了如何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这些都建立在首先是与别人已经建立了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那么,在现实世界中,如何同别人建立起人际关系从而将人际关系向前发展,是管理心理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现实世界中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现实告诉我们这并不容易。
两个陌生的人,如何去建立人际关系,这取决于彼此双方对于相互的印象,尤其是主管感受的第一印象。
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研究印象人际关系的因素1、主观因素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是受着自身因素的影响。
自身的性格、气质、主观印象以及道德品质,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快慢以及达到的程度。
1.1、性格和气质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属于个性中的成分,它往往影响人际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在群体中,一个性情宽厚,能原谅他人的人,易为其他成员所欢迎,成为众多人交结的对象,因而,也很容易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一个性格孤傲、态度冷漠的人,既不愿意主动去了解人,也不愿意被人们所理解,孤芳自赏,很难与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谦虚、和气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而一个自负、目中无人的人,则令人厌倦。
就气质而言,一个热情奔放、活泼好动、善言辞、乐社交的人,往往易与他人建立关系,而一个古板、迟钝、多愁善感、刁钻古怪的人,则会使人望而却步,不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2、主观印象主观印象中,有一个成分叫做第一印象,这个成分,往往决定着人与他人接触时的态度倾向和行为特征。
因而在初次交往时,人的仪表、衣着、言谈举止、神态风度等外观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切不可忽视。
1.3、道德品质品质属于一个人的规范,它决定着个人的内外活动。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人,往往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生活中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为人热情诚实,感情出自内心。
这不仅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还为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客观因素人际关系的形成,除了自身的主观原因,还有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着其形成。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2.1、空间距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地里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交接的机会愈多,互相依赖、相互帮助的时候愈多,就愈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同一班级的同学之间,同一车间的工人之间,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之间,以及街坊邻居之间,在一般情况下,都易于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空间距离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却是一个有利条件。
国外在管理中很重视这一外部因素的作用,他们在对工作场所设计时,常常将人际关系交往因素也考虑进去,这样,既便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来往,有利于尽快协调关系,又可防止因空间上的隔离而产生的与整体利益不一致的小群体。
2.2、交往次数除了空间距离因素之外,交往次数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
在群体中,成员之间接触越多,了解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且一般来说交往次数的多少,和交往水平的高低也直接相联系,交往的次数越多,交往水平也就越高。
但也有例外,如果两个人接触,只是彼此寒暄,应酬几句完事,那么,即使交往次数再多,也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次数加真诚,才可能结交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3、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一个群体,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所起的影响怎样,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一个群体的成就大,在社会上影响大,就容易使成员在相互交往时产生心理相容和感情共鸣,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集体荣誉感。
相反,一个失败的群体,在社会上没什么地位,名声又很坏,群体中的成员高分裂,形成各种不同的非正式群体,是群体中缺乏统一的气氛,就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不是任意两个人都可以建立人际关系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寻找适合自己交往的人,选择正确的人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门学问。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一定基础上与我们选择了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以上的探讨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心理学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如何利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去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建立人际关系,也就是在这个选择过程中我们必须知道人际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如果说两个人不具备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那么是建立不了人际关系的。
其次是在与别人建立了人际关系之后,我们需要怎么样去推进彼此的关系的向前发展,这个发展是指利于双方的好的方向发展。
而如何去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我们则需要知道交往中的一些技巧,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非是建立在语言与行为上。
行为和语言有一个共同的联系,那就是沟通。
沟通可以是彼此的行为符合相互的思维想法,语言的传达则大多也在通过沟通实现的。
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利用管理心理学中对于人的心理的探讨,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方可以实现与他人良好的人际交往。
除此之外,在和比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替别人着想,就可以避免许多误会的产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不愉快的冲突,而使人际关系保持和谐。
角色扮演法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一个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处理事物,以期了解别人的要求与感受,而改善待人的态度。
因此,对别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感情和愿望的理解,对别人境遇的同情,是与人建立和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理解力和同情心是人际关系的能力的重要内容。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经历的不同,人们的理解力和同情心是不一样的,有的善解人意,能同情别人,有的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对人缺乏理解力和同情。
因此,理解力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提高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方面。
可见,管理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对我们人际交往的指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对于一般人而言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可以有效的与下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深入探讨管理心理学,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仅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是贯穿在整个社会的人与人的活动中,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与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赵国祥.管理心理学高级教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7[2] 景怀斌.管理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