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

(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

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

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

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

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

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

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一、填空题: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A.单侧光照B.湿棉条C.锡箔罩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C.向光性三、判断题: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一、填空题: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鸵鸟胡杨草原斑马丹顶鹤芦苇沼泽鲨鱼马尾藻海洋第三课走进池塘一、问答题:1.什么叫食物链?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链、腐食链和寄生链。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1.倾倒后的小树很顽强。

2.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4.植物的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5.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6.这种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7.池塘里生活着植物、动物、微生物。

8.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森林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第二单元1 .我们从食物中可以获得营养。

2.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等。

3.我们要多吃食物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

4.大多数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5.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小肠中被人体吸收的。

6.我们要注意饮食安全。

7.将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最常用的保鲜方法。

8.对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三单元1有许多力量在改变着地表形态。

2.地震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

3.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似。

4.火山爆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5.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6.矿物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矿物人类已经在开发利用。

7.我国开采和利用矿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要保护矿产资源。

8.人类的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

9.大规模地围湖造田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第四单元1.能量能以声、光、电、磁等各种形式存在2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热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电能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量形式。

5.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我们家里的电主要来自发电厂6.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8.能源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9.我们要节约能源,开发使用新能源。

第五单元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一、填空题: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A.单侧光照B.湿棉条C.锡箔罩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三、判断题: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一、填空题: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鸵鸟胡杨草原斑马丹顶鹤芦苇沼泽鲨鱼马尾藻海洋第三课走进池塘一、问答题:1.什么叫食物链?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新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问答题)第一单元生态系统第1课阳光下的植物1、阳光下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2、3、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4、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这一观点。

5、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得出结论:植物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6、植物体的绿叶能产生氧气。

7、1845年,德国的梅耶指出: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8、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荞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第2课从吃与被吃说起1、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作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称为生产者。

像兔子和狼这样的生物,要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称为消费者。

微生物能把动植物尸体分解,称为分解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为止。

3、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作食物网。

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更好地生存。

4、像草原这样,能够满足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的场所,叫作栖息地。

5、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我们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6、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中,生物及其栖息地的多样性,也使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7、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

第3课保持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2、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大量繁殖,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一、填空题: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A.单侧光照B.湿棉条C.锡箔罩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三、判断题: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一、填空题: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鸵鸟胡杨草原斑马丹顶鹤芦苇沼泽鲨鱼马尾藻海洋第三课走进池塘一、问答题:1.什么叫食物链?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链、腐食链和寄生链。

最新(2021版)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编

最新(2021版)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编

最新(2021版)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生态系统第1课阳光下的植物1.阳光下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2.3.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4.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这一观点。

5.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得出结论:植物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6.植物体的绿叶能产生氧气。

7.1845年,德国的梅耶指出: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8.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荞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第2课从吃与被吃说起1.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作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称为生产者。

像兔子和狼这样的生物,要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称为消费者。

微生物能把动植物尸体分解,称为分解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为止。

3.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作食物网。

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更好地生存。

4.像草原这样,能够满足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的场所,叫作栖息地。

5.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我们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6.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中,生物及其栖息地的多样性,也使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7.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

第3课保持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2.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大量繁殖,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1、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证明了植物的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营养物质。

2、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1845年,德国的梅耶指出: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4、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食物链。

5、许多食物链链接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6、像草原这样,能够满足生物的繁衍需要,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的场所,叫栖息地。

7、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互依存,我们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8、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的,称为生产者。

像兔子和狼这样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称为消费者。

9、微生物能把动植物尸体分解,称为分解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结束。

1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12、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大量繁殖,地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1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14、“月宫一号”是我国研制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2018年5月15日,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

15、月宫一号中的生物是由植物、动物、人类、微生物组成的。

16、云和物都是有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很多小水滴和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17、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8、雾多发生在较冷的季节。

19、云悬挂在空中,雾贴近地面。

20、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形成雨。

21、当低空温度在0℃时,高空云层的温度会更低,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及小雪花,当它们增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成为雪。

22、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湘教版总复习要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湘教版总复习要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自然界中植物生长时总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根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水平是不一样的.3.各地区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分布.4.动物们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5.食物链乂称为“营养链〞.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锁关系.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如果没有微生物,动、植物的尸体都将堆积起来.7.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预防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到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 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8.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还有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氧气,碳水化合物等.9.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10.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11.1882年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14.小肠的内外表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内侧分布着细小的血管, 营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外表的细胞进入到血管中,血液携带着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12.将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最常用的保鲜方法,但低温并不能杀灭微生物.因此冰箱不是“保险箱〞.13.人从十一二岁开始进入身体迅速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地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微年时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微妙14.珠穆郎玛峰海拔约8848米〔1976年测量〕,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到现在以每年3.2-12.7毫米的速度长高.15.地球外表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地震.16.2021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17.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经过长期的研究,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地动仪,为地震研究作出了重大奉献.22.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 火山一般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 火山爆发时, 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水蒸汽等.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1000 C.18.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26.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19.在?本草纲目?中列出的药用矿物达161种.2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届于国家所有;国家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第四单元能量21. “蓄势待发〞的能量有动能、热能、化学能,还能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22.英国创造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23.电的计量单位是“度〞,1度电〔即1千瓦小时〕.24.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25.能源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能再生能源;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物提供的能量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第五单元探索月球的秘密26.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月海〞.27. 1969年7月16日是人类第一次飞向其它天体的历史性日子.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6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28.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 万千米.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月球对它外表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至今也没有发现生命.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到达130 C;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180 C.29.谜语:圆似白玉盘,弯如银镰刀;借太阳之光,与星星争辉.30.任何时间“月球〞都被“太阳〞照亮半个球逾1.月球自转的同时还绕地球做公转运动.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27.3天.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29.5天.农历就是古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第六单元我们怎样做判断32.昆虫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33.意大利航海家,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实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另有俄亥俄州首府以哥伦布命名.34.锯开的树木的横断面上长着一圈一圈的印痕,这就是树木的年轮, 数一数大树横断面上有多少个圈,就能知道这棵树生长了多少年.。

最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最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53、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称为月相.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月相,随着月亮绕着地球公转,月相的形状也在变化. 5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地球做公转运动.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27.3天.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29.5天.农历就是古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 55、我们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事物做出推想和判断. 56、树可以根据年轮来判断树龄,还可以推断出这棵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1 / 1。

湘少版六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湘少版六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湘少版六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一、生物方面的知识点1. 植物生长与繁殖a. 植物的种子结构与功能b. 种子发芽的条件与过程c. 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a. 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适应b. 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游泳、飞翔、奔跑等c. 动物的不同呼吸方式:肺呼吸、鳃呼吸等3. 人体健康与保健a. 饮食均衡与营养知识b. 身体的锻炼与休息规律c. 疾病的预防与个人卫生习惯二、物质与能量的知识点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a.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b. 物质的分子组成与分子运动c. 物质的溶解与不溶解2.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化a. 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b. 燃烧与火焰的形成c. 热能的传播与测量3. 能源与环境保护a. 常见能源的种类与利用b.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c.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实践三、地球与宇宙的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理环境a. 地球的形状与自转、公转b. 地球的四季变化与气候相关知识c. 地球的大陆与海洋分布2. 宇宙与日月星辰a. 星星与星座的观察与辨认b. 太阳的重要性与日食、月食的原因c. 行星与卫星的基本知识3. 环境问题与保护a. 大气污染与空气净化b.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c.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以上是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成为有责任心的科学公民,为美丽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年级上册湘科版科学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湘科版科学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湘科版科学教学总结
一、科学概念
1、物质的实验性质:物质是由一些简单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它们可以
经过化学反应组合成更复杂的分子和化合物,因此物质具有实验性质。

2、物质的可变性:物质在受外力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变化,特别是经过
化学反应后,它的构成、性能和性质完全可能发生改变。

二、科学知识
1、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形状、重量、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
描述等性质。

2、物质的性状:物质可以分为三种性状,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3、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各种变化,其中
包括物质的分解和合成、物质的溶解等。

湘教版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六年级科学是孩子们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六年级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在六年级科学中,学生将学习动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动物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结构、生长繁殖和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的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等有机体结构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方法,并能按照特定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归类。

2. 能量和物质的转化能量和物质的转化是六年级科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学生将学习能量的来源、传递和转化过程,了解热能、电能和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物质的不灭性和可循环性,了解物质在环境中的变化和循环过程。

3. 空气与水的特性和运动六年级科学中,学生将学习空气和水的特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过程。

他们需要了解空气和水的物理特性,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

同时,学生还会学习空气和水的运动规律,例如气流和水流的起因和变化。

4. 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解释六年级科学还包括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解释。

学生将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运动规律。

他们需要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解释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发生原因。

5. 健康与安全健康与安全是六年级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有关饮食、锻炼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和应对措施,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将逐步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培养,为孩子们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

湘科版6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湘科版6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阳光下的植物一、给植物分类1.二歧分类法2.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光合作用①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的观点。

②普利斯特列通过密闭钟罩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吸收“污浊之气”,使空气变得新鲜。

后来人们知道了污浊之气就是二氧化碳。

③英根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列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植物体的绿吐才能更新空气。

④梅耶指出:植物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⑤萨克斯用实验证明: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⑥至此,人们弄清了光合作用的过程:绿叶在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如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用公式表达:二氧化碳十水→有机物十氧气。

⑦阳光下的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养活自身,也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和氧气。

二、从吃与被吃说起1.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如:草→兔→狼草→鼠→蛇→鹰植物→蝗虫→小鸟→蛇→老鹰2.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如海洋、森林、城市、农田、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

3.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更好的生存。

三、保持生态平衡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四、制作生态瓶1.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人类、微生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食物、饮水、空气以及废物处理。

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平衡。

2.你制作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还活着吗?( )原因是( )。

第二单元水的循环一、雾和云1.白气与雾、云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雾在低空,云在高空。

2.雾形成的条件是水蒸气多和遇冷。

因此,雾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早晨。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4.探究雾的形成的模拟实验:①材料:烧杯、热水、冰袋、热水袋②实验方法以及现象:往杯子里倒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观察到有冒白气的现象。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1.生物都必需生活在肯定的环境里。

影响生物生存的根本因素是(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

2.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生物间的食物链,并用箭头标出。

枝叶蝉螳螂黄雀3.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人体须要的主要养分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还有(盐类、维生素、水)等。

4.食物被消化后,大局部养分物质是在(小肠)中被人体汲取的。

5.10个100瓦的灯泡一齐亮1个小时,消耗的电能(量)是(1度电)。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

7.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地球大约有38万千米,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

8、平衡饮食我们应当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9、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独创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10、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场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自然气)做燃料煮盐。

11、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

12、(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13、(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1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15、(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16、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17、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胜利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踪迹。

18、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叶刺),以削减(水分)蒸发。

19、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场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湘教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

湘教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

湘教科学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在湘教科学课程的六年级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声的传播”、“测量长度”和“天体运动”。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其组成和性质对我们了解世界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到物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的微粒混合而成的。

在理解物质组成的基础上,学生还将学习到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燃烧、腐蚀等。

二、声的传播声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学习声的传播对于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递非常重要。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例如空气、水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分子的振动来传递,当分子振动传递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学生还将学习到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三、测量长度测量长度是一个常见的实际问题,也是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尺子和其他测量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此外,学生将学习到长度的单位换算,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1千米等于1000米等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长度单位,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四、天体运动天体运动是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对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将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三单元 《能量》3.1能量家族1. 能量,我们常常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它。

比如: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具有能量;高速行驶的汽车能撞倒护栏,具有能量。

2.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

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3.各种各样的能量:(1)熔炉里的铁水,既发光又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储存着化学能;输电线输送了电能,使列车高速行驶;声音具有声能。

(2)声、光、电、热、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任何东西如果有移动、变化、发光、发热、发声的现象,就有某种能量在起作用。

4. 焦耳的实验研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使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约4200焦耳的热量。

1焦耳(简称焦)能量,可以将102克的物体举高1米。

3.2 热能转换1.当火炉上的水壶的壶嘴被堵住时,水蒸气的力量能把壶盖顶开。

人们从这种现象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公元1世纪左右,希腊发明家希罗制作的“空心汽动圆球”,可以称得上是最早使用热能变成机械能的“蒸汽机”。

2.“冲动”的橡皮塞3. “热情”的橡皮筋:反复拉伸运动使橡皮筋产生了热量,机械能→热能,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他摩擦生热的情况:使劲摩擦两只手;从高处坐滑梯滑下来,臀部会有灼热感。

4. 钻木取火:(1)生火原理:由机械能→热能。

(2)需要的材料:干燥的木块和木棍、中间凹的小石块、鞋带、干枯的小草或木屑。

(3)生火方法:让木棍尖在小坑中快速摩擦转动。

5.其他野外生火方法:用电池和口香糖锡箔纸生火,电能→热能;用太阳光和水气球生火,太阳能→热能;高锰酸钾与白糖混合,用木棍碾压取火,化学能→热能。

野外生火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6.解释能量转换:摩擦点燃火柴、燃料燃烧推动火箭升空7. 动能也可以转换成热能,热能可以和其他能量相互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

(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

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

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

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

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

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

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3、食物金子塔显示的各种食物比例,告诉我们一个平衡饮食的简单方法,应多吃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

第二节、消化与吸收1、大多数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2、人体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3、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馒头经过咀嚼变甜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在起作用)。

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胃里有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小肠的内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内侧分布着细小的血管,营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细胞进入到血管中,血液携带着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

如果将人体内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平摊开,那么小肠内表面的总面积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

巨大的表面积使小肠吸收营养更快。

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第三节、饮食与健康1、为什么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吃了有毒的食物会中毒;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引起疾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会生病。

2、将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最常用的保险方法,但低温并不能杀灭微生物。

因此冰箱不是“保险箱”。

3、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三单元 地表变化的奥秘第一节、地表在变化1、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每年都在增长;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1.8亿年前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鱼类、海藻、海螺等化石,说明地球是变化的,它一直在改变,只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2、修筑大坝引起的地表改变是一种人为的力量,泥石流引起地表的改变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食物金字塔图量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力量。

第二节、地震1、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

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3、地震前兆:地下水异常,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生物异常,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4、当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不宜跳窗,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卫生间里的墙角,远离高压电线。

5、地震本身可能并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建筑物被摧毁时却给人类造成灾难。

因此建筑物因防震。

第三节、火山1、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形成锥状的高山。

火山一般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三类。

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水蒸气等。

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1000摄氏度。

2、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例如,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巨大的自然能源。

第四节、岩石也变化1、温度的变化使得石头的里外胀缩不均,时间长了,石头就会被破坏。

2、酸性的地下水把岩石溶蚀出了一个个的溶洞。

溶蚀后产生的液体,从洞顶逐渐往下淀积,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钟乳石。

3、卵石的形成主要是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流水的冲刷以及石块间的相互碰撞、摩擦,才日渐失去了棱角,个儿也越来越小,表面越来越光滑。

4、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第五节、走进矿产1、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例如石油、煤、金矿石等。

2、2亿年到3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生长茂盛,生长在海边或湖泊的大量植物,逐渐被沉积的泥沙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埋越深。

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了煤。

3、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低下开采。

矿产开采除此之外还有钻井开采,如开采石油等。

4、在李四光、黄汲清等中国地质学家的指导下,我国开发出了大庆油田。

5、许多矿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药用矿物、铁矿石炼铁、原子能高科技需要特种矿物、矿物也能美化生活),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地利用,绝对不可乱采乱用。

第六节、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1、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水土流失等。

2、围湖造田对解决粮食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也造成了水域面积的大量减少。

如,洞庭湖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到第二位。

第四单元能量第一节、能量家族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都储存着能量(化学能),能量还以声、光、电、磁等形势存在。

2、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3、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遥控玩具车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动能。

第二节、热能变、变、变1、动能跟热能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橡皮筋来回拉几十次会发热、使带橡皮塞的钢管变热橡皮塞会冲出来、钻木取火、蒸汽机等。

第三节、电表转呀转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于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

1873年电被广泛地使用。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

2、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一个小时,就用了1度电(即1千瓦小时)。

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

第四节、太阳能的利用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太阳能可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电能、动能等。

第五节、打开能源宝库1、能源分为可不可再生能源和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燃气等。

可再生能源: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物提供的能量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

第五单元月球第一节、探索月球的秘密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2、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月海”。

月海这个名称最早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7世纪初提出来的。

月海其实是平原。

3、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首次登录月球成功。

4、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

5、2003年神五升空,飞行员杨利伟。

2005年神六升空,飞行员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神七发射成功,飞行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11年神八发射成功,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第二节、月有阴晴圆缺1、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任何时间月球都被太阳照亮半个球面。

2、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称为月相。

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月相,随着月亮绕着地球公转,月相的形状也在变化。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地球做公转运动。

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27.3天。

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29.5天。

农历就是古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

第六单元我们怎样做判断第一节、我们怎样做判断1、我们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事物做出推想和判断。

第二节、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1、树可以根据年轮来判断树龄,还可以推断出这棵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