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与戒断_昆明医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2006年8月日
第三十七章药物依赖与戒断
第一节基本概念
概念: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WHO专家委员会的定义,是指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后,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或是如果要获得同样的效应,需不断增加药物的剂量。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行为和其他反应。可伴有或不伴有耐受性;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
药物依赖性分类:
躯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指反复使用具有依赖性潜能药物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即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戒断综合征:是指突然停止或减量使用依赖性药物,或使用依赖性药物的拮抗剂后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指使人产生一种对药物欣快感的渴求,这种精神上不能抑制的强烈欲望驱使滥用者周期性或连续性地用药。
精神依赖与身体依赖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在停药后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一般先产生精神依赖后产生躯体依赖,躯体依赖一旦产生,会使精神依赖更为加重。
强化效应是指药物或其他刺激引起个体强制行为。引起强化效应的药物或刺激因子称为强化因子。
正性强化效应(posi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奖赏效应(reward):是指能引起欣快或精神愉悦舒适的感受,促使人或动物主动觅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它是精神依赖的基础。
负性强化效应(nega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厌恶(aversion):是指能引起精神不快或身体不适(如戒断症状),促使人或动物为避免这种不适而采取被动觅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
它是身体依赖的基础,促使药物滥用。
脱毒(detoxification):指逐渐清除体毒品,减少主观难受,减轻可观察或可测量的戒断症状,预防突然中止体毒品后产生健康风险的治疗过程。
复吸(relapse):一般是指经临床脱毒治疗或以其他方式(强制戒毒)及其他原因(如关押劳教等)停止使用依赖性药物一段时间后,依赖个体又重新滥用依赖性药物并形成依赖。
第二节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国际禁毒公约把依赖性药物分为三大类:
1、麻醉药品(opioids)
(1)阿片类(opioids):包括天然的、半合成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如吗啡、二已酰吗啡(海洛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等。
(2)可卡因类(cocaines):包括可卡因、古柯叶、古柯糊。
(3)大麻类(cannabis)
2、精神药品
(1)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sedetive –hypnotics and anxiolytics):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等。
(2)中枢兴奋药(central stimulants):如苯丙胺类、利他林、咖啡因等。
(3)致幻剂(hallucinogens):如LSD、麦司卡西洛西宾等。
3、其他依赖物质
(1)烟草(tabacco)
(2)酒精(alcohol)
(3)挥发性溶媒(volatile organic solvents)
第三节药物依赖的机制
一、病理生理基础:
1、1973年证实脑有阿片受体,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源性阿片肽的变化不能解释阿片耐受、依赖和戒断。然后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阿片受体后机制的研究,发现阿片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
2、生理情况下,通过G蛋白介导,作用于第二信使、蛋白激酶等,促使蛋白磷酸化,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调节体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多巴胺系统、5HT系统、胆碱能系统、组织胺系统、垂体性腺系统、甲状腺系统、钙离子等离子通道系统等的正常功能,以保持环境恒定。
阿片受体的作用网络与调节系统
二、药物依赖的机制-神经解剖学基础
1、参与身体依赖的脑区:蓝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侧丘脑、下丘脑、杏仁、黑质、苍白球、中缝
大核,延髓旁巨细胞网状核,脊髓等。
2、参与精神依赖的脑区:中脑-边缘和中脑-边缘-皮层通路,又称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rewarding
system)。
药物依赖的细胞机制
神经元敏感化和适应性改变是药物依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
第四节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渴求与强迫性觅药行为:使用依赖性药物一段时间后的一种体验,是精神依赖的特征性表现。强迫
性觅药行为是造成制毒、贩毒、家庭破灭、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根源。
2、戒断综合征
(1)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如忧虑、烦躁、激惹、易怒,可出现攻击行为或抑郁绝望,开始为困倦以后转为失眠。
(2)躯体症状:如呼吸困难、关节与肌肉疼痛、肌强直、肌无力、意向震颤、斜视、脱水、体重减轻、发冷、体温升高等。
(3)自主神经症状:如频繁哈欠、大汗淋漓、汗毛竖立、寒战、瞳孔散大、流泪、流涕、流延、鼻塞、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绞痛、皮肤苍白、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高血糖等。
(4)各种毒品所致戒断反应的程度和表现不尽相同。阿片类一般在停药后4~12h出现,8~16h 明显,36~72h达高峰,大部分症状可在6~12天消失。
3、精神障碍
—是最主要和最严重的身心损害,可表现为幻觉、思维障碍、人格低落,还会出现伤人或自杀等危险行为。除与其所滥用药物的性质、剂量有关外,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有关。
4、中毒反应
不同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同。阿片类药物使用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症状有:1)呼吸抑制
2)缩小瞳孔
3)脉搏细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4)体温降低,皮肤湿冷,肌肉抽搐或无力,下颌松弛,舌根下坠,甚至阻塞呼吸;
5)少尿,或无尿,意识模糊,外周循环衰竭或休克等。
5、神经系统损害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或组织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病理检查可见灰质和白质的急性坏死灶。
6、其他继发变化
1)感染:长期滥用者免疫功能减退;使用不洁注射器等。极易发生病毒性肝炎、急性肺炎、肺脓肿、细菌性心膜炎、血栓性静脉炎、性病和爱滋病(AIDS)等。
2)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畸胎、流产、早产、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