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考核重点内容
06088 管理思想史 复习重点
![06088 管理思想史 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f23776ddccda38376bafe2.png)
06088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1:P17《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其书的管理价值体现在包含有丰富的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人才管理、权变管理等方面的思想。
2:老子:人有私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对国家管理者的基本品质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3:P20 孟子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他认为义利统一是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孟子为他的管理思想所确定的价值观)。
4:P24 管子:“以人为本”“与时变”(管子非常强调管理者的创新精神,“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是对其创新思想的高度概括。
5:P26 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P40 桑弘羊的经济管理思想他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杰出的大理财家,其经济管理思想是极其丰富的。
7:P46 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思想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8:P78 埃及的管理跨度9:P80 苏格拉底的管理思想及代表作。
色诺芬的管理思想及代表作《经济论》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及代表作。
10:P84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古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古罗马首创性的地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股票。
11:P87 “神学之父”托马斯·阿奎那12:P96 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首先作纺织业开始。
13:P109 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4:P115 威廉·杰文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哪三大贡献?15:P122 亨利·汤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16:P123 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的主要贡献?17:P129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泰勒。
《管理思想史》考试资料整理
![《管理思想史》考试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0e8835f111f18583d05abc.png)
《管理思想史》考试资料整理作业1(绪论、第一、二、三章)填空题1、汉谟拉比法典2、管理咨询制度3、都江堰4、商5、孔子6、工场手工业7、管理8、《制造业的哲学》9、组织原则、沟通交住原则、信息原则选择题1、B2、A3、D4、A5、C6、B7、A8、C9、D 10、C名词解释1、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十五世纪威尼斯企业组织的一种主要类型。
合伙企业主要是为工商业公司设计和使用的,许多大公司是一种组织紧密的合伙企业。
在这种合伙企业中,一个有着大量资本的人同一个或几个力量和资本较小的人合伙。
合伙契约详细说明了一个合伙企业会维持多久。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革。
其措施有: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取消奴隶主贵族的经济特权,解放了生产力,是秦国封建化进程中的决定性步骤;按照军功授爵,培植了一批新兴地主阶级,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的收入,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便于收租。
意义是: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是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的一场阶级大搏斗,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使秦国废除奴隶制,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并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商鞅变法是通过变革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
3、《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①简单易行。
②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
③消除了平均主义。
④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管理思想史》仅8页全考点(知识点分级并标注题型)
![《管理思想史》仅8页全考点(知识点分级并标注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2d66c0a5b0717fd5360cdc98.png)
管理思想史要点提纲第一章管理思想的出现***1、古希腊的管理思想苏格拉底1)用“问答法”传播思想,也叫“精神接生术”;2)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公共事务管理与私人事务管理仅是量的不同,忽视了管理的特殊性。
色诺芬1)著《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是古希腊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2)主要贡献:①提出经济管理研究对象是财产问题;②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是财富是否增加;③管理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④分工提高产品质量。
柏拉图 1)著《理想国》; 2)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管理思想;3)把人分为3等:一等人是治国贤哲;二等人是卫国武士;三等人是民间艺人;理想国里没有贫民和奴隶的位置; 4)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而人的本性,即灵魂,是由3个部分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
亚里士多德1)是古希腊少有百科全书式学者;2)著《政治学》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管理者关系是天赋的。
3)发展了色诺芬“家庭管理”的思想; 4)对于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这一思想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即“目的—(物质+管理)—新的目的”的过程。
*2、古罗马的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1)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法西斯原为棒加战斧即权力)。
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力。
*3、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基督教管理思想1)制定法令;2)建立等级制度;3)分级管理,各司其责。
罗马天主教管理制度1)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2)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幕僚职能”。
4、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1)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神学之父”。
2)他的思想:①认为宇宙秩序是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的,上帝是整个系统的最终目的;②自然的观点占有重要地位;③对系列经济问题进行论述,包括消费的适可原则,生产上的二因素论——劳动和土地,经济活动的干预主义、公平价格论、货币论、利息论、商业论等,都显示出其宗教论思想。
管理思想史重点
![管理思想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4d3e9f6bec0975f465e21f.png)
管理思想史重点题型:单选:2*15=30判断:1*14=14配对:1*12=12论述:10*3=30案例分析:14*1=14配对:书名作者书名作者亚当·斯密《国富论》巴拉德《经理人员的职能》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拉伯图《理想国》威廉·大内《Z理论》梅奥《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管理行为》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赫茨伯格《工作与人性》哈罗德·孔茨《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霍布斯《利维坦》孙子《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史一、科学管理1、几大准备:A、思想准备--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新教徒伦理、个人自由的伦理、市场伦理)资产阶级革命B、产业准备-英国的工业革命C、实践准备(1)工厂制度的产生(2)工厂对管理提出的要求: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3)企业家问题的审视D、理论准备-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E、时代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加以实现。
资本家通过垄断市场和限制竞争等剥削消费者,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同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垄断组织的出现和扩大,使得资本主义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内容:A、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培训工人的方法、实行刺激性的报酬制度B、组织管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厂制、例外原则C、管理哲学:认为工人与雇主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有利3、贡献:A、科学管理理论在泰勒所在的企业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推广到其他行业,后来其思想和方法被传播到全世界B、是管理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管理知识进行的系统的总结,使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的高度C、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D、科学管理运动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消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对经营管理的科学研究,其后的运筹学、成本核算、准时生产制等都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下产生的局限性:A、把人看成是一切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经济人”B、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C、受其个人经历的限制,其理论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缺乏对管理通用原则的归纳D、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运作的问题,容易让企业陷入一种僵化的机械模式E、受时代的局限,理论侧重的是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忽视了对企业管理中的流通领域的管理。
管理思想史考试范围整理
![管理思想史考试范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cf06f4c8d376eeafaa3101.png)
名词解释1、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1)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
如果一个人的雇佣一个农工,他每年应支付八古谷物的工资。
2)关于控制。
如果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那里存放银、金或其他东西,他都应该把这些东西给一位证人看,并拟订一项契约,然后再存放。
3)关于责任。
如果一个石工造的房子倒塌而使其中住的人死亡,该石工要判处死刑。
4)关于生产控制和激励。
每个星期工厂中所用的棉纱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来作为控制手段。
纺织女工的工资是以食物形式支付的,而其数额则取决于每个女工的生产量。
2、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1)等级制度2)公司形式出现3)军队“10人编队制”4)农庄管理简答:1、古罗马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起具有了集权、分权再到集权的实践经验3、罗马人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又具备了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力4、奴隶主思想家贾图、瓦罗等对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的论述,也丰富了古罗马的经济管理思想3、孔子的管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的思想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精髓。
其内容包括:1)“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2)举贤才的用人之道3)和与中庸的管理哲学4) 以信为本的生存法则4、孙子的管理思想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2)预测与决策关系全局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4)人的因素决定胜负5)唯民是保的战争基点5、X理论:麦格雷戈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事情。
他对传统管理中人性假设和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指出了它们的要点和根本分歧,为了避免引入一些新名称而造成复杂化,麦格雷戈把这套观点叫做“X理论”。
X理论强调人性本恶,故管理中需要对绝大多数人施以强迫、控制、惩罚、威胁。
6、理性——经济人假设。
它是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的假设。
也就是麦格雷戈所说的X理论。
埃德加沙因把理论——经济人假设的内容归纳为四点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四川自考06088管理思想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四川自考06088管理思想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bd6e71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4.png)
管理思想史(51-06088适用四川省)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一、简述科学管理的内容答:1.作业管理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4.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职能工长制6.例外原则7.管理哲学二、简述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答:1.专业分工2.权责对等3.遵守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报酬原则8.适当集权与分权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团结三、简述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特征答:1.确定的目标2.分工明确3.指挥链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5.规范录用6.实行任命制7.管理职业化8.公私有别9.遵守纪律四、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要点答:1.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五、简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的内容答:1.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逃避工作2.人生性不愿负责,为了逃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3.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4.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5.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随时被煽动者当作挑拨是非的对象,作出不适宜的举动。
六、简述麦格雷戈的Y理论的内容答:1.人并非生性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如同要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人并非生性不愿负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是经验的产物而非人的天性3.人并非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因为不需要外来控制和惩罚,只要人们对组织目标作出了承诺,人们就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4.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想象力、灵敏度和创造力以作出决策,只是人们智力的潜能往往只得到了部分发挥,其余的没有充分利用而已。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思想史》课程重点考试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思想史》课程重点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512fac583c4bb4cf6ecd1b6.png)
名词解释:1、效力:每个正式的组织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当这个组织系统协作很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实现,这时,这个协作系统就是有效力的效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2、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3、疲劳研究:旨在研究一种工作和休息的合理的搭配方式和恰当的环境布置,使得工人的疲劳减少而产量增加动作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剔除不必要的和无效的动作,合并可以合并的动作,进行有效经济的组合,使动作最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动作经济原则”4、核心能力(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知识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使企业的业务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5、市场伦理: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效能。
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6、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其核心为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是反对神学中抬高神而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要求人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宗教革命:反对“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天主教会势力的主张7、柔性管理方法:是相对于硬性的强制的十分严厉的外在惩罚的管理方法而言的,提倡以教育、感化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非理性管理:简答题1、工业革命的内容及其意义答:内容: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是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并在全世界占据统治地位。
《06088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
![《06088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a785f7f5335a8103d2201c.png)
《06088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201201多选题1、管理的客体包括:人、组织、物。
2、管理的用人方针:(1)任人唯亲(2)德才兼备(3)唯才是举(4)用人所长。
3、法家的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慎到、商鞅、韩非等人。
4、重义轻得—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义利生,义利统一;重义轻利,义利对立)。
5、墨子的管理思想——在《鲁问》中提出十项治国之策: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兼爱、非攻。
6、古希腊的管理思想(最出色的教育家有: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7、资本主义早期管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法国启蒙运动的生产、工厂制度的产生。
8、托马斯.莫尔,早起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乌托邦》他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束缚中解放出来。
9、霍桑实验的四个部分: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访谈实验、电话线圈装配实验。
10、企业文化的特征:社会性、传统继承性、群体性、动态性。
11、企业文化作用:动力作用、建设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
12、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企业环境、价值信仰、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13、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提出分工的好处(1)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2)免去了单于形式中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必须损失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简化和节省劳动。
14、萨伊认为制约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产品的消费(2)资本的实力(3)行业本身的性质名词解释1、国富论:是亚当.斯密发表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书以资本主义财富为中心。
2、传统型权力:是以传统为行动基础,统治者的产生和被统治者服从并效忠于统治者都依赖于久远的传统惯例,也就说,传统性权利的合法性来自历代相传的风俗、惯例和常规。
3、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之间职责的一种正式结构,而非正式组织则是人们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b41d8ebafd0a79563c1e72da.png)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广义的管理是指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实现某个目标;狭义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只要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三、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斯图亚特;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3、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出现;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2、管理人才的缺乏;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三、科学管理: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是:1、管理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工人的认识问题:工人认为加快工作会使另外一些人找不到工作;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工人们使用但凭经验的代代相传的工作方法,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4、科学管理的前提假设: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3)单个人可以去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就是探索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5、科学管理的目的:获得最高的效率;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科学管理的内容:1)作业管理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职能工长制;6)例外原则;7)管理哲学;四、法约尔一般管理:1、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被成为“管理过程之父”。
自考管理思想史章节考试重点
![自考管理思想史章节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f56645e53a580217fcfea8.png)
自考管理思想史章节考试重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自考管理思想史章节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管理的广义定义: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名词解释)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简答)(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管理思想史研究方法:(简答)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对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管理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
《圣经》中《出埃及记》的一段话:“你应当把有才能的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充当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他们应当对每一件小事做出判断,但每一件大事,他们应该向你报告”这句话体现了:分权原则、管理幅度适当原则和例外原则等管理思想。
(多项选择题)汉高祖刘邦所言“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一个“用”字体现了管理中用人之长的原则。
(单项选择题)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阿奎那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对如何协调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乌托邦》是托马斯。
莫尔的作品(单项选择题)市场伦理兴起之前,重商主义是主流的经济思想。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市场伦理。
他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市场竞争效率的主要源泉。
(单项选择题)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大工业代替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与经济发展结伴而来的是市场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第一个明确指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因而管理具有极端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
(单项选择题)亨利·瓦农·普尔是泰勒之前倡导建立正式的工厂管理制度的集大成者。
管理思想史考点
![管理思想史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79e190bceb19e8b8f6bac3.png)
1、绪论管理思想的发展既是文化环境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演变的产物。
2、管理思想史是研究和揭示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4、管理思想史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5、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建造金字塔,体现出古埃及人高超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反映出他们已知道每个管理者所能监督人数的管理跨度。
古希腊人的思想: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经济科学中的专业化或劳动分工原理。
中世纪管理思想:尼可罗.马基雅维利被称为“政治学之父”,管理思想主要有: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2)物质利益决定论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整体观4)强调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詹姆斯.斯图亚特是探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位英国学者,发现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出版《国富论》,强调:1)经济人观点2)提出劳动分工概念3)谈判管理中的控制职能。
他比泰勒早提出了工作方法研究和刺激工资制的实质。
让.巴蒂斯特.萨伊:他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讨论了企业家问题,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管理四个要素。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提出了“工资铁律”,还提出群氓假设。
罗伯特.欧文被誉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6、管理思想可以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第二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思想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有漫长的经济管理阶段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共同构筑了古典管理理论大厦,古典管理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
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
![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98af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c.png)
管理思想史考试重点1.泰勒的作业管理:A.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B.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C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
作业管理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四项原则:高的日作业定额;标准的作业条件;完成作业的工人,按高工资率付给报酬,未完成工作的工人按低工资率付给报酬1.标准化管理2.计件工资制度2.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
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系统思考:应通过咨询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的了解因果关系4.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是对于人性假设是正面的,假定人性本善,假设一般人在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只要循循善诱,雇员便会热忱工作,在没有严密的监管下,也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感。
5.群体风气: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6.例外原则:例外原则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
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与监督权。
泰勒提出的这种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控方式,后来发展演变为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等管理原则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
7.非正式组织或正式组织:企业中除了存在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依据企业成员的职位、责任、权利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明确划分而形成的组织体系。
8.非程序化的决策:指对那些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其作用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决策。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cd3f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1.png)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基于科学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管理思想。
2、“管理理论丛林”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理论已出现一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管理理论还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青春期。
3、霍桑实验梅奥进行的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即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研究和观察研究。
4、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不会带来满意感。
5、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
6、科学管理理论泰罗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的一套管理体系。
7、管理思想人们对管理实践进行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或知识体系,包括管理经验、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
8、企业文化“四重奏”《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管理经验》《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二、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是什么?①承认“经济人”假设②坚持理性原则③强调外部控制④采用实验和分析的研究方法2、人际管理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①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而且主要是社会人。
②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组织:非正式组织。
③管理需要新的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技术。
3、巴纳德是如何定义组织及其要素的?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
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的一个体系。
组织的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
4、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什么?①自我超越塑造一种让每个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内部环境。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417254ad02de80d4d84015.png)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是反对神学中抬高神而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
2、圈地运动:15世纪末,英国发生“圈地运动”,从而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开始确立。
一方面“圈地运动”把传统的“公地”私有化,从体制上改善了人们对土地、草场的过度掠夺与开发,有利于土地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失去土地的农奴转向城市,为工厂手工业输送了劳动力。
3、管理效率: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
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具体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就是总的投入和总的产出的关系。
广义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在量上保持一致,在企业财务上难以严格区分。
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
广义管理效率与狭义管理效率的划分只有在数量分析中才有意义,在理论分析中往往混同使用。
4、市场伦理: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没有自由的市场社会环境,也就没有市场伦理。
市场伦理的发展有其自然演进的逻辑,随着市场及市场秩序的自发形成和发展,市场伦理也随之发生演变。
不同经济体所具有的普遍的伦理情感和道德心理,是市场伦理发展的人性基础。
5、疲劳研究:是一种关于制定工作和休息的合理的搭配方式和恰当的环境布置,使得工人的疲劳减少而产量增加的研究。
6、彼得瓶颈:7、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这三个革命按时间来说是隶属于同一个时代,并且在商业贸易的带动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英国工业革命得以爆发。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是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并最终在全世界占据统治地位。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9bfa82a0116c175f0e4855.png)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群氓假设:由李嘉图提出。
内容为:1)社会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2)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3)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P522、★例外原则: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P893、★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
P904、★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的进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
P945、★孔茨的职能管理: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
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认为管理工作是一种艺术,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现实情况。
管理的各项职能,应划分为计划(是五种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其他四种管理职能都必须反映计划职能的要求)、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等五项。
P2196、★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
P2867、★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组织。
P3408、★核心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功能技能、互补性资源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P360-3619、★企业文化:是指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是核心层;2)企业作风,是中间层;3)企业形象,是外围层。
P36710、★企业再造:也译为“公司再造”、“再造工程”,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及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管理思想史重点
![管理思想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f5d3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d.png)
管理思想史重点管理思想史1、泰勒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及法约尔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的发表为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2、广义的管理概念:哈罗德~孔茨《管理学》: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
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的活动。
3、狭义的管理概念:推法约尔为代表。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4苏格拉底:管理的普遍性,认为公众事业的管理技术和私人事业的管理技术是可以相互通用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论劳动的专业化;2)论部门分工;3)论集权、分权及代表制;4)论协作孔子:提倡按才能选拔和提升官员制度。
查那卡亚~考底里耶:古印度。
《政事论》。
刘邦:用人之长.威尔~杜兰特:希腊。
文明社会的兴衰本质。
5、我国的古典:如《周礼》,有对行政管理制度和责任的具体叙述。
《墨子》、《孙子兵法》等书对于管理的只能如计划、组织、指挥、用人等,都有不少适用于今天管理活动的精辟见解。
6、中世纪: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神学大全》。
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
7、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人。
管理思想有: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2)物质利益决定论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
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8、托马斯~莫尔。
管理思想有:1)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2)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3)主张按民主的方式管理国家;4)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
9、工业文明:现代管理思想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是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为前提的。
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分别从思想、政治和产业三方面为工业文明的繁荣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88 管理思想史(2018秋)重点考核的章节是:3章、4章、5章、6章、7章、8章、9章、10章不考章节是:无其余章节为一般考核内容。
1.历史不会重复的观点提出者是:马克吐温P112.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管理战略与战术问题的杰作是:《孙子兵法》P153.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中心是:自由市场经济P774.弗雷德里克·温思洛·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P1075.奥利弗·谢尔登指出工业管理的原则宗旨是:“为社会服务”P1316.梅奥提出的管理思想重要观点是:人际关系学说 P1757.什么奠定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人际关系学说 P78.协作系统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P2439.最早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的是:汤姆伯·恩斯和斯托克P27710.约翰科特核心思想是:领导与变革P29911.普尔归纳的大企业管理三基本原则P94①组织原则②沟通原则③信息原则12.影响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P190①保健因素②激励因素13.激励因素有哪些工作表现机会①工作本身乐趣②成就感③未来期望④职务上的责任感14.小康阶段需求有哪些P185①尊重的需要②情感和归属的需求15.马基雅维利对领导者素质提出的名言是:“要比狮子还勇敢,要比狐狸还狡猾”P5716.甘特图是什么P113称为横道图、条状图,其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17.什么叫行会P53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行业结成的联盟。
17.A型组织 Z型组织的概念P214A型组织:领导者个人决策和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Z型组织:①实行长期或者终身雇佣制②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的制度③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的人才④管理过程既运用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由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和诱导⑤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⑥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做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18.统一指挥与统一领导的区别P144区别是统一领导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即在设置组织机构的时候,一个下级不能有两个直接上级;而统一指挥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以后运转的问题,即当组织机构建立起来以后,在运转的过程中,一个下级不能同时接受两个上级的指令。
19.P347人本管理的概念是指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20.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P228①强调系统化②重视人的因素③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④广泛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⑤对信息化工作的强化⑥“效率”和“效果”的结合⑦重视了理论联系实际⑧强调“预见”能力⑨强调不断创新⑩强调权力集中21.早期的银行业产生于哪里:西欧 p25422.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P29723.用迈克尔波特的战略思想分析行业结构5种竞争力P294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根本因素是行为的吸引力。
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五种竞争力的作用,是它们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
①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②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供应商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的企业的盈利能力③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折旧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可能危机现有企业的生存④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所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他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⑤行业现有的竞争者。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竞争力的作用力的总和,决定行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和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在波特看来,行业的这五种作用力决定了该行业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他们影响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
24.法约尔管理5大要素p141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他对这5个要素进行了分析。
25.行为科学的代表理论: 1)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2)个体行为理论 3)人性管理理论 4)群体行为理论 5)领导行为理论 P18026.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P189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其理论根据是: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
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27. 管理方格理论中俱乐部式领导者(1.9):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他们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但对协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并不热心;P21428. 威廉·大内他将日本的组织称为Z型组织,其特点是:P214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和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的制度。
3.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用的人才。
4.合理过程既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和诱导。
5.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6.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29. 迈克尔·波特行业结构分析p295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根本因素是行为的吸引力。
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如下5种竞争力的作用,是它们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
(4)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5)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程度。
30.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P298第二部分以下内容为选择题:眼熟,看到会选就行了!P95提出管理重要性的,认为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亨利·汤P12920世纪初会计学家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P152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P175霍桑实验最有价值的成果:人际关系学的建立P176人际关系学的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P275权变理论学派的理论依据: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权变理论是在那个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4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哪三等:1治国贤哲学,即管理国家的哲学家,2是卫国武士3民间艺人P133福莱特的主要思想:1群体原则2利益结合原则3形势法则4协作原则5循环行为论P254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1赫伯特·西蒙2詹姆斯·马奇P306企业文化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1物质文化2行为文化3制度文化4精神文化P304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威廉·大内,1981出版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书名为《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人的挑战》P308企业再造的概念: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
通过对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彻底的变革,以达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质的飞跃。
P29-《孙子兵法》强调的是以谋略取胜,老子提出管理者要讲“善数”,即善于谋略。
《孙子兵法》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主张“运用智妙,存乎一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是将帅的首要素质;孟子强调权变取胜,《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孟子认为权变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智慧,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权变的艺术,不拘泥于既定的清规戒律,主张要根据各种条件,灵活用兵;提出只要有“一心”运用各种不同战略战术的方案就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P78“管理幅度”是由古埃及人提出并不断发展的。
P8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阐述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阐述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并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他说:“从来不知道付出的人不可能是一位好的指挥官”。
他关于“天赋人性”的思想和我国的孟子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具有同样的性质。
P89-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阐述成为君主的条件与方法;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说明了一个君主应该具备的条件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