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猪圈是养猪场的重要设施,其建设标准对于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猪圈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保障猪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效益,制定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势在必行。
一、选址和规划。
1.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地势高,通风良好,便于排水和清洁。
2. 猪圈规划应科学合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便于管理和养殖操作。
二、建筑结构。
1. 猪圈建筑应坚固耐用,抗风雨,防潮防腐。
2. 猪圈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便于猪的活动和生长。
3. 圈舍内部设施齐全,包括饮水设备、饲料槽、卫生间等,满足猪的生活需求。
三、卫生环境。
1. 猪圈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积存,无积水。
2. 猪圈内部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减少疾病传播。
四、安全设施。
1. 猪圈应设置防护栏,防止猪的逃逸和外来动物的侵入。
2. 猪圈内应设置应急逃生通道,保障人员和猪的安全。
五、环保要求。
1. 猪圈废水、废料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猪圈建设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管理要求。
1. 猪圈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养殖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2. 猪圈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档案记录和疫病防控工作。
七、技术支持。
1. 猪圈建设应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2. 配备专业的兽医和技术人员,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
总之,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是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推动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猪肉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几个关键步骤:
1.场址选择与布局:选择在地势干燥、水源清洁、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猪场布局应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应严格分开,并有防疫隔离带。
2.猪舍建设: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性能。
猪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3.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的优良品种。
4.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并按照生猪生长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禁止使用霉变、过期饲料。
5.饲养管理:实行分阶段饲养,根据生猪生长发育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喂量。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6.疫病防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驱虫。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7.粪污处理: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8.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生猪来源、饲料来源、兽药使用、免疫接种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询。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实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猪场是养殖猪的场所,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猪的健康生长,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猪场整体规划要点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环境优美等因素。
最好远离居民区,以避免噪音和异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 土地面积和形状:猪场的土地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建议每头猪配备4-6平方米的空间。
土地形状应方便管理和扩展,避免过于复杂的地形地貌。
3. 建筑布局:猪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主要包括猪舍、饲料储存区、疫苗存放区、办公区等。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相互配合,便于管理和操作。
4. 环境保护:猪场应设有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设置垃圾处理区,定期清理和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二、猪舍建筑设计要点1. 建筑材料选择: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防腐、防潮、保温、隔音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结构和彩钢板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猪舍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2. 空间布局:猪舍内部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包括合理的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
猪舍内的猪栏应根据猪的大小和养殖规模确定,每个猪栏的大小应保证猪的自由活动和休息。
3. 排污系统:猪舍应设有合理的排污系统,包括清洗设备和污水收集系统。
清洗设备可定期清洗猪栏和地面,污水收集系统可将污水集中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饲料供应: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饲料供应系统,包括饲料储存设备和自动投喂设备。
饲料储存设备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自动投喂设备可定时定量地给猪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三、猪场管理要点1. 疫病防控: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消毒和隔离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疫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2. 饲养管理: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方、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猪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v1.0 可编辑可修改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论文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姓名学号系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6年11月16日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摘要::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围绕“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防疫以及无害化处理”3个主要方面介绍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养猪场;规划布局;设计要点搞好猪舍的建筑设计、选好场址、合理布局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
很多养猪场因为选址、设计、布局等方面考虑不周,给后来的生产发展带来诸多困难,而更新改造费时费力费钱,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1.选好场地猪场场址的选择是建设猪场的首要任务,也是直接关系猪场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场址选择得好,布局规划合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场址选择要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饲料、电力供应,交通运输、产品营销的便利。
还要考虑与其它养殖场、居民区的间距,当地农业生产与猪粪污水处理消纳能力等社会条件。
要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评判,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的场址方可选用。
猪场占地面积常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生产区面积按繁殖母猪每头占地5m2或出栏商品猪每头4m2计划。
猪场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或有缓坡,坡度应不大于25%,背风向阳。
地势低洼场地不要作为场址。
低洼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闷热,蚊蝇和病原微生物易滋生,冬季则阴冷,猪群生长不利。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便于取用和进行场地卫生清理。
水源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械用具等饲养管理的要求。
能繁母猪年需水量400t,出栏1头育肥猪需水75t。
对土质要求主要考虑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尽量不在旧养殖场上重建或改建。
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存活多年,土壤被污染后危害可持续多年。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精心整理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
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1 (1) (2) (3) (4) (5)毫克毫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
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
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2)(3)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
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
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
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第一部分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猪群规模通过对养猪工艺的了解来计算猪群规模,从而确定猪场规划与设计。
(一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规模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1。
四阶段饲养工艺(1配种妊娠阶段。
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
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2产仔哺乳阶段。
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4周,母猪在产房饲养5周, 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保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
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千克以上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
按工艺流程建设安排生产车间一个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
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
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
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
以现代生产工艺为例,母猪哺乳期为4周,加上妊娠期16。
5周,断奶至配种期2周 ,一个繁殖周期为22。
5周。
养猪场建筑规划设计

养猪场建筑规划设计养猪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沼气池、饲料间、兽医室、人员消毒间、车辆消毒间及道路等。
其规划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生产区最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②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外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
③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
④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猪、运粪道。
⑤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
⑥水源、电源应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
同时,对水源应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避免被污染,电源应做到安全用电。
⑦粪便污水处理应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
并注意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
6、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办公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
办公区的规划要方便管理,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管理。
7、种猪运动场和消毒池的设计由于种猪舍每年至少要使用4〜5个月,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种猪的运动问题,可设计一个种猪运动场。
为了不增加封闭式猪舍的建筑面积,将猪栏与墙壁之间四周走道,设计成2.3m宽。
消毒池应建在进出养殖场的大门,为4mtimes;3m的消毒池,且每个猪舍的入口处,也要建一个lm2的消毒池。
8、猪床设计猪床圈栏可采用热镀钢管焊接成栏栅式,栏高2.5m,每个猪床而积为3m2左右。
9、通风保温设计猪舍后墙设5个窗户(70公分times;70公分),猪舍屋顶前沿向上开4个通风口(50公分times;50公分),以便猪舍臭气通过屋顶通风口排出舍外。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论文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姓名学号系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6年11月16日品就近销售,粪污、废弃物就近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交通干线运畜量大,易造成疫病传播。
场址选择时既要求交通方便又必须与交通干线保持距离,一般距公路、铁路300m以上。
猪场要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畜牧场保持适当间距,避免相互污染,一般应相距1000m以上,猪场应处于居民点下风向和地势低处,不能污染饮水源。
与电力供应接线应小于1000m就近用电。
1.猪场的规划与布局场地选定后,根据利于疫病防控、改善场区环境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和建设成本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设备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给排水系统、场区绿化,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各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
2.1场地规划猪场常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包括饲料加工调配车间、办公室、水电供应设备设施、杂品库、消毒池、更衣消毒室、洗澡间等。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是猪场的生产中心。
生产区必须有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严禁外来车辆、人员进入,以及生产区的车辆外出。
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
生产区围墙处设装猪台,售猪由装猪台装车出场。
2.2建筑物布局猪场建筑物的布局是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
布局时考虑好各建筑物间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防火和有效利用土地等。
生产管理区应设在猪场大门近处,门口分设行人、车辆消毒池,两侧设值班室和更衣室。
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和疫病防控的要求,种猪、仔猪舍位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繁殖母猪舍、产仔舍放到较好位置。
产仔舍既要靠近繁殖母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
育成猪舍靠近肥猪舍,育肥猪舍设在下风向,置于围墙装猪台近处,围墙内侧设装猪台,运输车辆停在墙外装车。
商品猪场常按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怀孕母猪舍、产仔舍、断奶仔猪舍、青年猪舍、肥猪舍、装猪台等建筑物顺序排列。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一、场址选择1.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交通和其他养殖场,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2. 场地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电力供应稳定。
3. 场内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饲料、兽药、仔猪等物资的运输。
二、布局规划1. 养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 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
3. 猪舍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便于粪便的排放和清理。
三、猪舍设计1. 猪舍应采用封闭式设计,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换气功能。
2. 猪舍内应设有饲喂区、饮水设施、排污沟等,方便饲养管理。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四、养殖设备1. 饲喂设备应具备自动或半自动投料功能,方便饲料的管理和饲喂。
2.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方便猪只饮水。
3. 通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功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4.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五、饲料管理1. 饲料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饲料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疫病防控1.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2. 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养猪场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建立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接受指导。
4. 病死猪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七、人员管理1. 养猪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
2. 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养猪场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猪场。
4. 养猪场应定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设计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执行摘要:我国养猪业仍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
与大型养猪场相比,小型养猪场具有管理方便、投资小、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越来越多。
为方便养猪户建设养殖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现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一个长远的产业,必须进行长远的规划。
2、水、电及交通条件: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250吨,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标准,用电量80-100千瓦,装机容量80 -100 千瓦。
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形、区位、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境保护条件:应采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尽可能与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减少量。
猪场规模分类:1 、规模化养猪场:自繁自养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基础母猪=0,商品猪>50000头/年,种猪为主基础母猪<3000头, 仔猪 <50000/年。
2 、中型猪场:自繁自养基本母猪<1000头,商品猪<10 000头/年,仔猪育肥型基本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种猪型基本母猪猪 <1000 头,仔猪 <10000 头/年。
3 、小型猪场:自繁自养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 0头/年,仔猪育肥基础母猪=0,商品猪<1600头/年,种猪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1 、人畜分离:在整体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洁净路与脏路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饲养区分开。
商业猪。
在建造猪舍时,必须将人居与猪舍分开,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便得到及时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2、严防疫:建设期间要大力发展中农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建设。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养殖业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标准化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个合理的标准化养殖场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生猪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的原则。
1. 合理规划,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规划应该考虑到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饲养区、活动区和生活区,确保生猪的生长环境舒适、安全。
2. 环保节能,在设计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时,应该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合理配置通风设备、废物处理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安全防疫,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疾病防控的要求,合理设置隔离区、消毒设备等,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安全。
4. 生产效率,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生产效率的要求,合理配置饲料设备、饮水设备等,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三、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的要点。
1. 场地选择,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场地选择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优美等因素,确保生猪的生长环境良好。
2. 建筑布局,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应该合理安排饲养区、活动区和生活区,确保生猪的生长空间充足、舒适。
3. 设备配置,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设备配置应该考虑到饲料设备、饮水设备、通风设备、废物处理设备等,确保生猪的生长条件优越。
4. 疾病防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应该合理设置隔离区、消毒设备等,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安全。
5. 管理模式,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管理模式应该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到人员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要求,确保生猪养殖的高效运营。
四、结语。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生猪的生长特点、环保要求、安全防疫、生产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保障生猪养殖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所述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设计原则和要点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最新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围绕“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防疫以及无害化处理”3个主要方面介绍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点。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标准化养猪小区的建设要点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1.选址标准化养猪小区要选择在距离主干道和居民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有稳定的供电,良好的通风,充足干净的水源,并且排水方便。
猪舍的建设要满足光照、通风、防火、冬暖夏凉等条件。
小区距离屠宰厂、加工厂、风景区、公路、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要在2000米以上,距离其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要在1000米以上。
2.布局总体布局上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及处理区3个区域。
3个部分保持适当的距离,生产区和处理区要间隔50米以上。
生产区内设置猪舍、饲料储存室、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淋浴室等设施。
不同猪种设置不同的猪舍,在猪舍门口及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
生活管理区内设置办公室、住宿室、医疗室、食堂等。
生活区门口设置消毒室,用来给外来车辆和人员消毒。
处理区内设置隔离室、无害化处理室、堆粪场及化粪池。
3.建筑面积标准化养猪小区要有一定的建筑面积,要求占地面积在10亩以上,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小区内饲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用途的猪在1000头以上。
达到上述标准的才能称为养殖小区。
4.设立隔离带标准化猪养殖小区的周围要建筑围墙,围墙的外围设立隔离绿化带,与外界隔离,以抵御外来疾病,防止小区内发生疫情。
另外,小区内部各个区域之间也要设立隔离带,使小区内界限分明,内部隔离带的设置要求符合生产管理需要,方便通行。
5.建筑材料环保无污染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求环保无污染,不能含有放射性、刺激性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品质差的建筑材料不仅会危害猪的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建设净道和污道净道是用来从事正常生产管理活动的通道,污道是运输粪污、病死猪等不安全污染物及处置疫情的通道。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造设计要点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业也在迅速发展。
猪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整体规划和建造设计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猪群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场整体规划和建造设计的要点,希翼能为猪场的规划者和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猪场整体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是猪场整体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猪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同时要便于物资运输和市场销售。
此外,猪场周围的环境要尽量避免有害气体和疾病的传播,比如远离工业区和疫病流行区。
2. 场地规划:猪场的场地规划应充分考虑到猪群的生长和运动需求。
合理规划猪舍、饲料储存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位置,确保猪群的生活环境良好并方便管理。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扩建空间。
3. 环境保护:猪场的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合理规划排污系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要合理规划猪场周围的绿化带,减少气味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猪场建造设计要点1. 猪舍设计:猪舍是猪群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设计要充分考虑猪群的行为特点和生长需求。
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确保猪群的舒适度。
此外,要合理规划饮水设施、饲料投放设备和疫病防控设施,方便管理和照应猪群。
2. 饲料储存区设计:饲料储存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饲料的保存和使用便利性。
合理规划饲料储存设施的位置和容量,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同时,要考虑到饲料的运输和投放,方便猪场工作人员的操作。
3. 办公区和生活区设计:办公区和生活区是猪场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其设计要注重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合理规划办公室、会议室和员工歇息区的位置和布局,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良好。
同时,要考虑到员工的生活需求,规划员工宿舍和生活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4. 安全设施设计:猪场的安全设施设计是保障猪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防火设施、防盗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猪场的安全性。
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

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舍设计与建造成为了确保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包括猪舍的结构、通风设施、卫生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空间等方面。
1. 结构设计猪舍的结构设计需要兼顾猪只的行为习性和生长需求。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具体要点包括:- 外墙和屋顶的选材:选择耐用、防水、隔热的材料,确保猪舍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 照明设施: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合理的人工光照,以维持猪只的正常作息。
- 舍内空间规划:根据猪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舍内空间的划分,确保猪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2. 通风设施良好的通风设施是猪舍设计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防止疾病传播。
以下是通风设施的关键要点:- 进风和排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能够顺畅进入猪舍,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
设立合理的风道和风扇,达到通风效果。
- 控温设备:根据猪只的需求,配置恰当的加热和降温系统,确保舍内温度适宜。
- 空气过滤器:设置适当的空气过滤装置,防止病菌和有害物质进入猪舍,保持空气清洁。
3. 卫生管理猪舍的卫生管理对保持猪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卫生管理的要点:- 定期清理舍内: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秽物,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 消毒措施:定期消毒猪舍,杀灭病毒和细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合理选择消毒药物,不影响猪只的健康。
- 饮水设施和饲料储存: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饲料的储存合理,防止受到污染导致猪只生病。
4. 合理利用空间合理利用空间是提高猪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合理利用空间的要点:- 分区管理: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合理划分空间进行分区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
- 增加空间利用率:合理设置饮水和饲料供给设施,减少空间浪费。
利用墙壁和天花板进行储物,提高空间利用率。
总结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包括结构设计、通风设施、卫生管理和合理利用空间。
种猪养殖场建设标准

种猪养殖场建设标准种猪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分支之一,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猪肉资源。
为了确保种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建设一个符合标准的种猪养殖场十分重要。
本文将通过系统的分析,提出种猪养殖场建设的标准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场地选择与规划1. 场地选择种猪养殖场应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的区域,离主要道路和交通便利。
同时,应避开河流、湖泊等易受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选址时要考虑日照、通风、水源等自然环境条件。
2. 场地规划种猪养殖场的场地规划应合理,要充分考虑养殖设施、饲料储存、环境处理设施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便于管理和运营。
二、设施建设1. 猪舍建设猪舍是种猪养殖场的核心设施,良好的猪舍设计能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猪舍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保证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此外,要保证猪舍通风良好,避免高温、潮湿等极端气候对猪只生长的不利影响。
2. 饲养设备养殖场要配备适合的饲养设备,包括喂食器、饮水器、温度控制设备等。
这些设备要耐用、易于清洁,并确保顺畅的饲养过程。
3. 环境处理设施为了防止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种猪养殖场应配备环境处理设施,包括粪污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具备高效、卫生、环保的特点,保障环境的卫生和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养殖管理1. 种猪选择种猪的选择是关键步骤,应选用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确保后代的生产性能。
同时,种猪的免疫情况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养殖过程中不会传播疾病。
2. 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种猪养殖成功的保障。
应合理配置饲料,提供高质量的饲养水源。
同时,要注意饲料和水源的卫生,避免猪只感染疾病。
3. 疾病防控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合理的疫苗接种和定期打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四、环境保护1. 废弃物处理种猪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粪便、尿液等。
猪舍设计要点解析

猪舍设计要点解析猪舍设计是猪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猪舍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养猪效益,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福利。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通风换气、采光、环境控制和卫生管理等方面分析猪舍设计的要点。
一、空间布局猪舍的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猪只的数量、体型和品种等因素。
一般来说,猪舍可以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个部分。
1. 生产区生产区是猪只生产、饲养和管理的核心区域。
根据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设置不同的区域,如幼仔区、育肥区和产床区等。
每个区域的大小应根据猪只的数量和体型进行合理划分,以保证猪只的舒适度和运动自由度。
2. 生活区生活区是猪只休息和日常活动的场所。
在生活区内应设置饮水设施、饲料槽、垫料和卧床等,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此外,还应为猪舍设计合适的走廊和通道,便于饲养员进行管理和观察。
二、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换气是保障猪舍内空气质量和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猪舍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通风口猪舍的通风口应合理设置,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避免猪只受到寒冷风的直接吹袭。
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猪舍的大小、形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2. 通风设备为了提高通风效果,可以在猪舍中设置通风设备,如风扇和通风窗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采光适宜的采光是保障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设计猪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窗户设置猪舍的窗户应根据光照需求合理设置。
窗户可以利用自然光,提供良好的采光环境。
窗户的大小和朝向应根据猪舍的朝向和周围环境进行设计,以保证猪只获得足够的阳光。
2. 照明设备在猪舍中,可以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如LED灯。
这些设备可以在天气阴暗或夜间提供足够的光照,促进猪只的生长和活动。
四、环境控制良好的环境控制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的健康和舒适。
在猪舍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设备,如暖气和冷却系统。
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

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是农村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村养殖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规模设计标准。
一、环境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土地面积:农村养殖猪场的扩张应具备合理的土地面积,每头养殖猪应有足够的运动和生活空间,以减少养殖猪之间的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2. 环境安全:农村养殖猪场周围应无有害气体、污染源和重工业等,确保养殖猪的环境安全。
3. 通风条件:农村养殖猪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抑制猪之间的感染。
4. 水源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建设完善的饮水设施,确保养殖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养殖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养殖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养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确定养殖猪场的规模,确保猪场能够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经济效益。
2. 猪舍设计:养殖猪场的猪舍应设置合理的隔离间距,确保养殖猪之间不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猪舍内应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每头养殖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3. 饲料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稳定可靠的饲料供应渠道,确保养殖猪有高质量的饲料供应,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管理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管理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人员配备:农村养殖猪场应配备专业养殖人员,确保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
2. 疾病防控:农村养殖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机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养殖猪的健康与免疫。
3. 废弃物处理:农村养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农村养殖猪场的规模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养殖和管理等方面的要素,确保猪场能够高效生产、健康管理和经济效益良好。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模设计下,农村养殖猪场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支撑。
养猪场设计方案

养猪场设计方案一、前言二、场地选择1、地理位置养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顺畅、交通便利的地方。
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土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合理确定土地面积。
一般来说,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应在 10 15 平方米左右。
同时,还要考虑到猪舍、饲料库、沼气池、污水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
3、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无污染的土地,有利于猪舍的建设和沼气池的运行。
三、猪舍设计1、猪舍类型根据养殖方式和猪的生长阶段,可分为母猪舍、仔猪舍、育肥猪舍等。
母猪舍应设置单独的产仔区和哺乳期仔猪保育区;仔猪舍要注重保温和通风;育肥猪舍则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猪舍结构猪舍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屋顶可采用彩钢瓦或石棉瓦。
猪舍的墙壁要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并向排尿沟倾斜,以利于排水。
3、猪舍尺寸猪舍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确定。
一般来说,母猪舍的宽度为 6 7 米,长度为 30 40 米;仔猪舍和育肥猪舍的宽度为 8 10 米,长度为 20 30 米。
猪舍的高度应在 25 35 米之间,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4、通风和采光猪舍要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扇、通风窗等,保证空气流通。
采光方面,可通过窗户和采光板来实现,确保猪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
5、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不同季节和猪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可采用地暖、保温灯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通过水帘、喷雾等方式降低温度。
四、养殖设备1、猪栏猪栏可采用金属栏或水泥栏,栏高一般为 09 12 米。
母猪栏的尺寸要适当大一些,以保证母猪的活动空间;仔猪栏和育肥猪栏的尺寸可根据猪的大小进行调整。
2、食槽和水槽食槽和水槽要根据猪的数量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置。
食槽可采用自动采食槽或传统的水泥食槽;水槽要保证清洁卫生,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标准化猪场设计与建筑

标准化猪场设计与建筑一、猪场选址(一)、地形地势猪场地形要平坦规则、开阔,不能过于狭长和多边角,场地可以稍有斜坡度(1—3%),但最大不超过20%,建筑物宜选择南向坡地,不宜选择北向坡地、山口地带和山坳里。
地势要高燥,不宜选择低洼潮湿场地。
(二)、土壤质地要求土质坚实,质地均匀,透气透水性和抗压性强,猪场污水或雨水比较容易渗透进地下,场区地面能够经常保持干燥,以选择砂壤土类地区较为理想。
(三)、水源电力要有丰富水源,并且取水方便和稳定(如一个万头猪场日供水量在150—200吨)。
取地面水虽然方便,但水质较差,比较理想的水源应当是地下水,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畜禽引用水标准(NY5027—2001)要求,要有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
(四)、场地面积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1800—2000头育肥猪的小型猪场,占地面积7—10亩;饲养5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猪9000—10000头育肥猪中型猪场,以占地面积30—40亩为宜。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也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2.5—3.5平方米的参数计算。
(五)、交通运输交通方便,距铁路和国家一、二级公路不少于1000米,距三级公路不少于5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200米。
(六)、社会条件远离居民点,大中型猪场要求2000米以上,小型猪场1000米以上。
方圆3000米以内无其它畜牧场、屠宰场、肉品加工厂、皮革厂和化工厂、矿场,确保场区水源等不受周围污染。
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隔离带。
猪场的粪污能就地利用,农牧结合,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猪场规划布局(一)、猪场类型及猪群规模可分为育种猪场、种猪繁殖场、育肥猪场,目前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一般都由种猪场和育肥猪场构成。
根据养猪场年出栏商品肉猪生产规模,规模猪场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型规模化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商品猪),中型规模化猪场(年出栏5000~10000头商品猪),小型规模化猪场(年出栏5000头以下),现阶段农村适度规模养猪场多属小型规模化猪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论文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姓名学号系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6年11月16日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摘要::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围绕“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防疫以及无害化处理”3个主要方面介绍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养猪场;规划布局;设计要点搞好猪舍的建筑设计、选好场址、合理布局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
很多养猪场因为选址、设计、布局等方面考虑不周,给后来的生产发展带来诸多困难,而更新改造费时费力费钱,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1.选好场地猪场场址的选择是建设猪场的首要任务,也是直接关系猪场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场址选择得好,布局规划合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场址选择要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饲料、电力供应,交通运输、产品营销的便利。
还要考虑与其它养殖场、居民区的间距,当地农业生产与猪粪污水处理消纳能力等社会条件。
要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评判,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的场址方可选用。
猪场占地面积常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生产区面积按繁殖母猪每头占地5m2或出栏商品猪每头4m2计划。
猪场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或有缓坡,坡度应不大于25%,背风向阳。
地势低洼场地不要作为场址。
低洼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闷热,蚊蝇和病原微生物易滋生,冬季则阴冷,猪群生长不利。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便于取用和进行场地卫生清理。
水源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械用具等饲养管理的要求。
能繁母猪年需水量400t,出栏1头育肥猪需水75t。
对土质要求主要考虑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尽量不在旧养殖场上重建或改建。
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存活多年,土壤被污染后危害可持续多年。
养猪场饲料、产品、粪污及废弃物等运输量很大,必须有便利的交通,保证饲料就近足量供应,产品就近销售,粪污、废弃物就近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交通干线运畜量大,易造成疫病传播。
场址选择时既要求交通方便又必须与交通干线保持距离,一般距公路、铁路300m以上。
猪场要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畜牧场保持适当间距,避免相互污染,一般应相距1000m以上,猪场应处于居民点下风向和地势低处,不能污染饮水源。
与电力供应接线应小于1000m就近用电。
2.猪场的规划与布局场地选定后,根据利于疫病防控、改善场区环境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和建设成本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设备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给排水系统、场区绿化,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各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
2.1场地规划猪场常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包括饲料加工调配车间、办公室、水电供应设备设施、杂品库、消毒池、更衣消毒室、洗澡间等。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是猪场的生产中心。
生产区必须有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严禁外来车辆、人员进入,以及生产区的车辆外出。
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
生产区围墙处设装猪台,售猪由装猪台装车出场。
2.2建筑物布局猪场建筑物的布局是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
布局时考虑好各建筑物间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防火和有效利用土地等。
生产管理区应设在猪场大门近处,门口分设行人、车辆消毒池,两侧设值班室和更衣室。
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和疫病防控的要求,种猪、仔猪舍位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繁殖母猪舍、产仔舍放到较好位置。
产仔舍既要靠近繁殖母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
育成猪舍靠近肥猪舍,育肥猪舍设在下风向,置于围墙装猪台近处,围墙内侧设装猪台,运输车辆停在墙外装车。
商品猪场常按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怀孕母猪舍、产仔舍、断奶仔猪舍、青年猪舍、肥猪舍、装猪台等建筑物顺序排列。
粪污处理场置于全场最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距离生产区在50m以上。
生产区内净道和污道分设,净道用于人员、运料、猪只转群的通道,污道用于运送粪便、病死猪、废弃物等污物,净道和污道避免交叉。
猪舍朝向影响猪舍的通风、采光和防暑保温效果,要根据主导风向和照确定,猪养猪场多为南向。
3.猪舍的建筑建设猪舍的形式根据当地气候和建场目的来确定。
暖棚式猪舍具有投资省、保温效果好的特点,适合大多数猪场。
猪舍按猪栏排列分单列、双列和多列式,最常用的是双列式。
双列式猪舍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一走道。
其优点是建设面积利用率高,管理方便,保温性能好。
3.1猪舍基本结构猪舍的基本结构包括地面、墙、门窗、屋顶等,影响猪舍的小气候环境。
基础的埋深和宽度根据猪舍的总载荷、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确定。
猪舍地面常为水泥地面,制作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平整但不打滑,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
地面保持3%~5%的坡度,利于排水,保持舍内干燥。
墙体设计主要考虑厚度。
外墙厚度常为37cm,内承重墙体24cm,内隔墙12cm。
墙体表面要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以上1.5m高的墙面应设水泥墙裙,以防冲洗消毒时溅湿墙面和防止猪弄脏、损伤墙面。
窗户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换气,窗户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根据当地光、热等自然条件合理设计。
供人、猪及手推车出入的门高2.0~2.4m,宽1.2~1.5m,门外设坡道,便于猪只和手推车出入。
外门的位置要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屋顶起遮风挡雨和保温隔热的作用,要求不漏水、不透风。
3.2猪舍的给排水和清粪系统猪场的用水量很大,为保证猪的饮水、调制饲料、清洗猪舍、舍内降温等的用水,合理设计猪舍给水系统很重要。
猪舍的给水常采用集中供水,给水管道由舍外给水管和舍内配水管组成。
因饮水和清洗用水要求压力相差很大,需分别设置舍内饮水和清洗用水管道。
饮水管道由减压水箱接出,不能直接接入舍外高压给水管,避免饮水器形成喷射现象。
清洗水管直接由高压给水管接出,这样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
由于猪群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排粪尿,饮水器常安置在排粪区附近,与给料区相隔较远,避免漏水弄湿饲料。
猪场的粪尿和污水的排放量很大,为保证猪舍的卫生状况,合理设计猪场的排水和清粪系统很重要。
猪舍的排水系统常和清粪系统结合使用。
手工清粪是传统清粪方式,一般在地面设置粪尿沟和排粪区,排粪地面有3%~5%的坡度,粪尿沟上设有铁篦子或水泥篦子,沟内每隔一定距离设沉淀池,尿和污水经粪尿沟地下排出管排出舍外,直接排入舍外化粪池。
猪粪固体部分用清粪车人工清除运到贮粪场高温堆肥或送入沼气池生产沼气用。
排污沟的设计是手工清粪工艺的关键,直接影响排污效果。
最易发生的问题是因排污沟坡度不够或沉淀池位置设计不当造成的排污沟堵塞、排污不畅,应在舍内排污沟通住舍外排污沟转弯处设沉淀池,防止过多固体直接进入舍外排污沟。
4.合理选配养猪设备养猪设备包括各种限位饲养栏、漏粪地板、供水设备、饲料加工贮存设备、给配料设备、供暖通风设备、粪污处理设备、卫生防疫检疫及检测器具、运输设备等。
4.1猪栏为便于环境控制,有效利用猪舍面积,养猪场广泛采用固定栏式饲养。
猪栏分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怀孕母猪栏、产仔栏、保育栏、生长育肥栏等。
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栏高1.2~1.4m,面积7~9m2,多为金属栏栅式结构,怀孕母猪栏径长8m,宽0.65~0.7m,栏高1m。
产仔栏中央是母猪限位架,是母猪分娩和哺乳仔猪地方,两侧是仔猪采食和活动地方。
产仔栏长度2~2.2m,宽1.7~2m。
母猪限位栏宽度0.6~0.7m,高0.5m,栏栅间距5cm。
仔猪培育栏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
高床网上培育栏,由金属纺织网地板、围栏、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相邻两栏共用1个自动食槽,每栏设1个自动饮水器。
保育栏高为0.6m,栏栅间距6cm,面积10m2左右。
育成栏和育肥栏栏高1~1.2m,栏栅间距8~10cm。
4.2饮水设备猪场饮水量大,育肥猪日饮水8~12L,妊娠母猪10~18L,哺乳母猪18~22L。
自动饮水器是猪场必不可少设备,有鸭嘴式、乳头式、杯式等。
各类猪群饮水器高度要求为:哺乳仔猪10~15cm,断奶仔猪25~40cm,育成猪45~60cm,育肥猪、种公猪、种母猪65~75cm4.3饲料供给和饲喂设备包括加料车、食槽。
加料车有手推机械加料车和手推人工加料车两种。
食槽分限量食槽和自动落料饲槽。
怀孕母猪限量食槽尺寸为宽40cm,高20~25cm,每头猪所需饲槽长为30cm。
自动食槽可分为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自动食槽三种,盛料量5~10kg、40~90kg,90~200kg,保育栏和生长肥育栏设自动食槽。
4.4供热保温设备猪舍供暖最常用的有电热地板、热水加热地板、电热灯、空调、远红外线电热保温板、热风炉等。
4.5清洁消毒设备人员、车辆清洁消毒设施主要有消毒池、冲洗喷淋机,更衣柜、淋浴间、紫外线灯等。
环境清洁消毒设备主要是高压冲洗喷雾消毒机。
此外猪场还应装备兽医诊疗设备设施、妊娠诊断器等。
5.参考文献[1]张庆东.建设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89.[2]王丽,陈辉,王大进,吴敏.养猪场设计与建设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98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