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

合集下载

两 极 地 区

两 极 地 区

两极地区重点知识:注意:靠近极圈并在极圈之外的纬线,一般为60°驯鹿: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冬季迁往偏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夏季迁往北冰洋沿岸的苔原带.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1、中国科学家前往北极黄河站考察时间什么时候最为适宜?为什么?时间:每年的7、8月份左右原因:有极昼现象;7月、8月为北极暖季2、中国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北极科考?中国大陆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有公共的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3、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大圆劣弧为最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地区,其大圆都经过北极附近,所以北极上空是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空中通道的捷径。

4、北极航线: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D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B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像一只巨大的“蝌蚪”,头部顶着印度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尾巴靠近的土地是南美洲1、分析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天气、大气透明度、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地面反射、人类活动等)A、南极比北极极夜时间长,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大气状况)B、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较高,气温更低。

(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C、南极周围是势力强烈的西风漂流,绕极环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热量向高纬度输送(北极有北大西洋暖流输送热量)D、南极为陆地而北极为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E、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厚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2、分析出南极洲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原因。

2.15 两极地区-2024-2025区域地理优质教学课件

2.15  两极地区-2024-2025区域地理优质教学课件
位于地球最南端
• 南极圈(66°34′S)以南广大地区 • 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
人员定居的大陆
(一)南极地区周边地理事物
巴斯海峡 澳大利亚大陆
马达加斯加岛 莫桑比克海峡
新西兰南北岛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南部
非洲大陆南部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 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 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 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 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 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 极罗斯海新站。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路线
• 经停弗里曼特尔的理由 进入南极大陆前,最后一个较大城市, 补充淡水、燃料和给养。
• 由弗里曼特尔出发,向东顺时针方向航行 的原因 顺西风带和西风漂流,顺风顺水,速度 快,节省燃料和有利于航行安全。
• 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狂风巨浪、冰山、低温、洋流。
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 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现存量100万头左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罗斯海新站——环保考察
土地盐碱 化
淹没土地
海水入侵
陆地污水 排放受阻
港口、航 道功能受
影响
海平面 上升的 影响
洪涝灾 害加剧
侵蚀海岸
风暴潮作 用加剧
全球变暖使两极地区的冰川加 速融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 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 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 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收集陨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长城站——资源考察
我 国 已 于 1983 年 正 式 加 入 《南极条约》。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 象征
北极熊
北极驯鹿
海 狮
海 海 象 狗
海 豹


北极光
极地生物
5、自然资源丰富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淡水资 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金属、非金 属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
6、北冰洋的主要特征 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 大陆架辽阔、海岸线曲折
(2)、北冰洋的主要特征
(1)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大洋。 (2)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3)大陆架面积辽阔。
(4)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岛屿数量仅次于太平洋, 其中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
3、人文地理特征
▲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 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以狩猪和捕鱼为 生。
——属典型的冰原气候
东方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 温在-25℃以下,极 端最低温达-88℃以 下;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 寒极,1983年7月31 日,俄罗斯东方站观 测到-89.2℃。在这 样的温度下,钢板都 会摔裂,一杯刚烧开 的热水泼出后,落到 地面就变成冰了。
寒极
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 光的作用,太阳给予 南极大陆光热的75%90%被反射而损失掉! 这更加剧了南极气候 的寒冷!
重要的战略位置: 北冰洋上 空是连接 北美北部、 亚洲北部 和欧洲北 部最短的 空中走廊。
2、自然区域特征
(1)、寒冷的自然景观 ①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 雪覆盖,浮冰广布。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 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
②气候: 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气 候严寒,干燥。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 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 ③植物: 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④动物: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是 泰山站
站,其主要功能是作昆为仑________站中和山________站的周转
站。
罗斯海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指出泰山站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A.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B.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 C.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1 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文森峰
3.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 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无降水,
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荒漠”?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气候类型 及特征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 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 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实战演练
(2021 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 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 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右图示意罗斯海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第17讲 两极地区(区域课件)-高考高中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南极地区的气候 气候特点
酷寒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 了低纬热量向高纬传递
干燥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气温低,蒸发量小,由 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空气中水气含量小
烈风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 周扩散(极地东风), 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 狂风。
南极地区的气候
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 宝地。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 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 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
南极地区主要可以进行气象、冰川、地质、 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收集陨石
水下探测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
最佳考察时间为每年的5-9月,为北极的暖季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 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极环境问题
不!!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1.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极地东风 ②纬度 ③盐度 ④离陆地远近 ⑤洋流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
A.陆地海岸线变长
B.全球变暖
C.有利于北极生物生长
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
【小试牛刀】“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 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 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 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 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 善生活。读图,完成3~4题。

两极地区地域特征

两极地区地域特征

两极地区:
(一)地理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二)气候特征
1.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

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总体来说: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2.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

北极:北极熊。


3.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北极点3月21—9月23日为极昼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为极夜
南极点3月21—9月23日为极夜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为极昼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地衣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蘑菇
北冰洋的交通地位
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北美北部、欧洲 北部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航线。
④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风力、锰结核、金 属矿、地热、淡水、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北极熊、驯鹿、麝牛、鲸、海豹、海象、 北极狐、北极狼等。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 ”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

挪 威 斯 匹 次 卑 尔 根 群 岛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 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 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 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 极的作用。
南极 地 区
非洲 大 西 洋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内 经度位置:
南 美 洲
纬度位置最高,跨经 度最广(360°) 南极半岛600W,与火
地岛隔海相望
南极圈
大洋洲
2、海陆位置:
南极大陆被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环绕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冰雪高原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二)气候—冰原气候: 寒极和风库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 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


7 、 北 极 “ 黄 河 站 ” 的 建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 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55′N,11°56′E)建 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成 功 项 目 展 示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PART 04
成 功 项 目 展 示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勒拿河、鄂毕 河、叶尼塞河、 马更些河的下游 位于北极内。
南极洲的河流基本上是暖季冰雪融化形 成的暂时性河流。河水流不多远就直接 注入海洋或湖泊,故河流大多短小,以 伊拉特“绿洲”(东经160°,南纬78°附 近)中的奥尼克斯河最长,约30公里 ,注入范达湖,12~2月有水,水深约 一米。在班格尔“绿洲”(东经101°,南 纬66°10')也有一些长20公里的暂时性 河流。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 雪。
这输入标题
这输入标题
这输入标题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每页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 每页幻灯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工 作 完 成 情 况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苔原气候
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 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 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 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 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 厚的冰雪。
气温酷寒、降水稀少、 风多而大。一般最热 月平均气温都在0摄 氏度以下,降水极少, 甚至比许多沙漠地区 还少,但由于蒸发量 更小,小于降水量, 因此可算是世界上降 水最少的湿润区,每 年大风天数平均都在 200天以上。
极 地 地 区
south poie
n o r t h p o i e

15. 第十五章 两极地区

15.  第十五章  两极地区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C
(09辽宁)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 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 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 题。
气温对比
北极地区的冬季从 11月起直至下一年的4月为极夜时 40 人体体温(37℃) 期,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 -20oC~-40oC。北极地区的夏 20 季为7、8两个月,为极昼时期,最暖的 8月份平均气温只有 oC。北极极 -8oC。在西伯利亚观测到的历史最低温度为 -70 水的冰点(0℃) 0 点的历史最低温度为-59oC。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20
-40 -60 -80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70℃)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其它: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 高得多(100—250mm);风速远不及南极。
黄河站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地衣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
南极洲的气温为何比北冰洋低?
①西风带阻挡了低纬热量向南极洲输送。 ②南极洲的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③南极洲的海拔比北冰洋高。 ④南极洲被世界最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 北冰洋中有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经。 ⑤南极洲的冰雪比北冰洋覆盖得更广更厚。 4、资源丰富 ①淡水: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洲,世界最大的天然冰库。 ②矿产:煤、铁。 ③生物:企鹅、磷虾(富含蛋白质)、鲸、海豹。 5、科研宝地: ①科考时间:11—3月(暖季、极昼范围大) ②科考站:长城站(临大西洋、 极圈外) 、中山站(临印度洋、极圈内) 、 昆仑站(内陆、极圈内)。 ③《南极条约》的内容:只用于和平目的。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
一、北极地区
1、位置与范围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 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 部及一些岛屿。主体部分是北冰洋,占北 极地区的6O%。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 为800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几乎全部在北 极圈以内,跨经度最广。
2、自然区域特征
(1)航空交通位置重要 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 通要冲,是联系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的最短航线 和空中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寒冷的自然景观 ①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雪覆盖,浮冰 广布。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 在格陵兰岛的内部。 ②气候: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气候 严寒,干燥。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地区主要是极 地苔原气候。 ③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④动物: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北极 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
②拉普人:驯鹿文明
北欧民族。自称萨阿米人。主要分布在挪威、 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 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拉普 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多信基督 教路德宗,少数信东正教,并广泛保留原始宗教 残余。拉普人的祖先早自1万年前便开始从乌拉尔 地区陆续迁入斯堪的纳维亚,原分布地区较广, 后受日耳曼部落和芬兰部落排挤,逐渐北移。部 分人被后来者同化。原以捕鱼和猎捕野鹿为生, 约在1000多年前饲养驯鹿成功,随即成为他们的主 要谋生手段。
(2)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C ) A.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减弱 B.极地东风势力增强 C.有利于北冰洋地区航线的开辟 D.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
(3)面对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图中A所在 国提出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个无油国” 的目标,该国最具潜力可替代石油的能源 是( D ) A.太阳能 B.地热 C.潮汐能 D.生物能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南极地区
纬度
地表状况 昼夜状况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 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 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 为冰原气候
南极圈以南
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气候类 型和特 征
自然带 矿产 生物
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2)1999年7月1日,我国的“雪龙号”考察船首次远航北极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 (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 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 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 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 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 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 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 候,酷寒、大风、 干燥为主的特征
冰原带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苔原带和冰原带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 种金属矿产等 苔藓、地衣、北极熊、驯鹿
企鹅、鲸、磷虾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长城站、哪个 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 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 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 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 ,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南极之巅 — 文森峰 (发现有铁矿) (2)淡水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王企鹅
帝企鹅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20世纪20年代以 来,许多国家先后派 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 考察队,到南极地区 进行考察。 目前,已有20多个 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 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 验站,每年暖季在南 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 达2 000多人。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 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 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 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 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 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 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 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 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长城站:建于1985 年2月
中山站:建于 1989年2月
.
昆仑站:建于 2009年2月
请在图中找出 下列科学考察 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2、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 站都选择在2月份?
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 站都选择在2月份?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南极地区的暖季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2、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貌:冰雪覆盖,浮冰广布。 ②气候:极地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寒冷而漫 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有极昼、极夜和极光 现象。 ③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④动物:主要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⑤自然资源: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石油和天然 气、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
4、植被: 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
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
洲名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平均 海拔(米)
冰 盖
(平均2000 多米)
南极洲是世界上 海00 340 2350
南极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第十二节 两极地区

第十二节 两极地区

4.能够以南极生物体内含有剧毒物质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 全球的影响。
北美洲
大西洋
太 平 洋
欧 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 洲
北冰洋周围 的国家:
俄罗斯、美 国、加拿大、 丹麦、挪威、 冰岛、瑞典、 芬兰八个国 家。
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 边缘陆地海岸带、北极苔 原及最外围的泰加林带。 在66o33‘N以北地区,北冰 洋占总面积的60%。北冰洋 可分为北极海域和北欧海 域两部分。格陵兰海,挪 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 于北欧海域,其余为北极 海域(楚科奇海、新西伯 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 拉海等)。
立北 极 “ 黄 河 站 ” 的 建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 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55′N,11°56′E)建成并 正式投入使用。

挪 威 斯 匹 次 卑 尔 根 群 岛
黄河站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 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 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 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 极的作用。
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世界人口的83 %)处在北半球,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直接 得多。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北极环境系 统的一些特殊现象已经和正在成为国际科学 界关注的焦点。

污染造成北 极有些地方 生女不生男
极 光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
南极洲
非洲 大 西 洋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
40
人体体温(37℃) 水的冰点(0℃)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66.7℃)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两极地区——南极洲

两极地区——南极洲
非洲
大 西 洋
大 洋 洲
南极洲
南极半岛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
位置 重要 性:
未来南 半球大 洲横越 南极空 中交通 的惟一 中间基 地
A B
C
一 自然地理特征
冰雪 高原
二、南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高原为主的地形 1.地形—冰雪高原 终年冰雪覆盖
世界平均海拔(2350米)最高的大洲
冰雪高原
世界平均海拔(2350米)最高的大洲
你知道吗
企鹅属两栖鸟类,羽毛成鱼磷状,双脚带蹼, 翅膀退化,在陆上动作缓慢,在水中游速可达40 千米/小时,企鹅有超凡的耐寒能力,在孵化幼 仔时,可以不吃不喝、一动不动,两个月。企鹅 也是潜水能手,可下潜200多米,在水中可待18 分钟。
帝企鹅
欣赏
阿德雷企鹅
欣赏
王企鹅 喜石企鹅
金图企鹅
帽带企鹅
南极科考
如此神秘多彩而极具吸引力和研究价值的地 方,到1992年为止,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 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我国也分别于1985 年2月和1989年2月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南极 洲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建站和进行科考都是十 分艰难的,但是科学工作者们不畏艰险努力工作, 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如:女科学家金庆 民只身在文森峰发现铁矿。秦大河参加国际考察 队横穿南极。
据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
“寒极”
1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2冰雪覆盖,反射强烈; 3海拔高气温更低; 4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 量向高纬的传递。
南极洲气候资料 •南极洲的年平均降 水量仅为30—50毫米, 低于撒哈拉沙漠,而 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是地球上降水量最少 的大陆因此有人将南 极称为“白色的沙 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地区
课标要求: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
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上,两极地区是神秘诱人的地方,是人类进行多种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本节课主要介绍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等内容,重点突出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及探究精神,同时地理学科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在本节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认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情景导入
第二模块:打开探究之门
第三模块:学以致用
第四模块:关注极地
第五模块:收获平台
第六模块:探究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