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情况)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探究题题目

科学实验探究题题目

1、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为了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如何设置对照组?A. 一组置于光照下,另一组置于完全黑暗的环境中B. 两组都置于光照下,但光照强度不同C. 一组置于光照下,另一组添加额外的二氧化碳D. 两组都置于黑暗环境中,但温度不同(答案:A)2、在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中,若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锌片表面无变化,溶液颜色不变B. 锌片溶解,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C. 锌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D. 锌片与溶液均无明显变化(答案:C)3、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下列哪种情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A. 物体下沉至容器底部并保持静止B. 物体在液体中匀速上升C. 物体在液体中加速下沉D. 物体在液体中减速上升(答案:B)4、为了研究不同溶质对溶液凝固点的影响,应控制哪些变量相同?A. 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种类B. 溶剂的质量和溶质的种类C.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以及实验环境D. 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答案:D)5、在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会逐渐:A. 变强B. 变弱C. 保持不变D. 先变弱后变强(答案:B)6、在模拟酸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溶液应选用:A. 蒸馏水B. 稀释后的醋C. 稀释后的硫酸溶液D. 自来水(答案:A)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应保持哪个因素不变?A. 电阻B. 电压C. 电流D. 电源类型(答案:A)8、在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应使用的检测试剂是:A. 酚酞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碘液D. 紫色石蕊试液(答案:B)9、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A. 保持压力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B. 保持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C. 同时改变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D. 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答案:B)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特点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

完整版初中科学经典探究题练习

完整版初中科学经典探究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练习?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1.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组,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15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

连续观察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出土,如图所示。

在第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11cm(1)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根本原因是土率将会。

(2)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2.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取样】他们将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_ 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

由于细菌的营养方式为 ____________ ,所以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

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探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

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 。

3.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练习42题带答案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练习42题带答案
组别
光照(lx)
CO2(%)
液滴移动(mm/h)




6
800
0.03
右移60
7
1000
0.03
右移90
8
1000
0.05
右移112
9
1500
0.05
右移112
10
1500
0.03
右移90




(1)在较强光照下,每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8组、9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9组装置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播振动,不传播能量
③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但能量的衰减较快
④地快
(3)唐家山堰塞湖是这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湖坝是由滑坡体或其他没有物理结构基础的土石方构成,受湖水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失去抗冲击能力,一旦决口,湖水便倾泻而下,形成洪灾。请你用物理知识简要说明由于堰塞湖水位上升而产生危害的原因。;
(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填“a”或“b”)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填“a”或“b”)导入。该装置还有其它用途,请你任举一例:。
5.(4分) 在5.12地震救灾中,我国用到一种新型救灾设备,如下图所示,把一气袋放在重物下,往气袋内充气来抬起重物。如:重物是一块均匀长方体的石板,重10000N,气袋与石板的地接触面积是0.5m2,为了抬起石板,气袋内的气压至少是Pa(不考虑大气压)。若想把石板A点升高10cm至少要对它做功焦。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千余公里之外的株洲,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据此可以推断。(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探究题1.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

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

(4)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_____她的理由是:_____。

2.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小恺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第一次小恺用了A方案进行了实验,他想探究的是_____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接下来小恺用剩余3组方案进行同一目的的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选填“B、C、D、无”)(2)小恺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离地面足够近时,光斑呈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_____(选填“亮”或“暗”)。

3.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点光源S的像S'。

(______)4.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

(1)画出光源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______。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探究题1.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4)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

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

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被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

他采取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

他发现丁中U 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专题十实验与探究(一) 生物探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A.胚乳B.胚根C.胚芽 D.子叶【解析】玉米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故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如图Z10­1所示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图Z10­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2014·某某]如图Z10­2所示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图Z10-2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4.[2014·某某]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

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C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D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6.[2014·某某]图Z10­3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图Z10-3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解析】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

科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有答案)

科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有答案)

23、(5分)小明的妈妈想买一件毛衣,她没有找到关于毛衣品质的标签,她想知道毛衣是纯羊毛的还是腈纶的,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她鉴别。

24、(6分)在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移动一株千年古樟。

施工人员先将古樟的枝叶作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使古樟连根带土,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被挖起(如右上图)。

然后施工人员在其下铺上平行轨道,并用4个千斤顶将古樟沿直线轨道缓慢滑动了35米。

在平移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请举两例。

.25、(6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4/5。

请试用这样的推理方法:“如果氧气有颜色,那么空气就会有颜色;而空气是无色的,所以推测氧气是无色的。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对氮气物理性质进行推测,填写下表:26、(3分)目前我国火车的最高速度为140千米/时,上海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___________。

8、27、(8分)下面的月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后半夜在东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通宵可见的月相是,前半夜在西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月初几天出现在西南方夜空的月相是。

28、(3分)在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适量水,立即塞上瓶塞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被压扁了。

请你分析软塑料瓶被压扁的原因:。

29、(6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实心正方体,边长a为10厘米,质量m为5千克。

在大小为10牛顿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时间t为5秒钟内,匀速向右移动路程s为6米。

请你利用上述数据,结合示例格式,任意选择至少三个未知量,填写下表(答案越多越好,答对一个即可得2分,答错不扣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为6分)。

(g=10牛/千克)30、(5分)取一个大纸盒,在纸盒底层放一层湿土,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纸盒就可形成明暗两种环境。

在纸盒中放入20只鼠妇(一种小动物)。

实验探究题——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精品附答案

实验探究题——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精品附答案

实验探究题5——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特训练习1.(2022·舟山)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小舟进行如下探究:(1)[制取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气体时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图甲中的(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2)[探究性质]用图乙装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舟还想用该装置来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

若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2.(2022·奉化模拟)碱式碳酸锌[Zn x(OH)y(CO3)z]是制备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y(CO3)z熔烧ZnO+CO2↑+H2O (x、y、z为整数)。

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选填“200”“300”或“400"),才能彻底分解碱式碳酸锌。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哪一装置中的什么现象来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答:。

3.(2022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请回答下来问题:(1)沉淀1是(2)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4)这包粉末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4.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1)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____(填字母)。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科学实验是浙教版科学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在中考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和强化实验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一、物理实验1、力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这是中考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通过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在实验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规范,如调平、读数等,以及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要与液面凹液面底部相平。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而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此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每次实验时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以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实验中要准确测量拉力和移动的距离,同时注意绳子的绕法和测力计的读数。

2、电学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多次测量数据,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和额定电功率。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二、化学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氧气:掌握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氧气的性质:通过铁丝、木炭等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理解氧气的助燃性。

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明确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金属的性质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10 《科学探究》精选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10 《科学探究》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十)(内容:科学探究)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说明: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4.下列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35.85g食盐B.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为25.6℃C.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6mL蒸馏水D. 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4.5 5.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8.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该固体可能是()A.Na2SO4B.NaClC.NaOHD. NaHCO39.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10.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杭州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二

杭州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二

实验探究题二1.某兴趣小组将相同的若干块白棉布在四份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1)请预测实验4的现象是__ __ ,理由是__ __ 。

(2)分析实验1中“不燃烧”的原因是__ __ 。

(3)分析实验2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是__ __ 。

2.甲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甲同学猜想“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

而乙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将两个电阻不同的电炉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时,电阻小的电炉烧水快些,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些。

乙同学猜想“电阻越小,发热功率越大”。

现有镍铬合金丝做的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5Ω和10Ω,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另有温度计、电池组、开关、导线、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甲的电路。

(2)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发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__ __。

(3)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

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 __来比较电阻R1、R2产生热量的多少。

(4)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甲同学和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请加以分析。

__ __。

3.为探讨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下表的实验处理,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

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每日浇水200 mL 为玉米生长水分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1)成熟玉米种子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 __。

(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 __ 。

A .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B .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C .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D .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3)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__ __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1.酒精是果酒发酵的主要产物,其含量高低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则果酒品质越好。

甲醇是果酒发酵过程中极易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

为研究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甲醇含量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1:取新鲜葡萄和新鲜苹果各500克,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和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后,添加酵母菌悬浊液(内含0.3克千酵母)和蔗糖,搅拌均匀,盖好瓶盖,进行发酵,得到果酒。

步骤2:每天16:00测定果酒中的酒精度和甲醇含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图。

(1)为了使酵母菌发酵效果更好,根据图2应选择合适温度约为。

(2)分析图甲葡萄酒和苹果酒在不同质量蔗糖下的酒精度变化曲线,得出的初步结论:。

(3)发酵材料、蔗糖量是酿制果酒的关键,会影响发酵过程中酒精和甲醇的生成。

国家要求果酒中甲醇的含量值≤0.1克/升,请结合图甲、图乙,对发酵材料、蔗糖量、发酵时间提出合理建议。

2.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和玻璃管内液面相平的目的是:。

(2)经过计算,小科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则h1、h2、h3应满足的关系式是:=15。

(3)如果步骤②中装入玻璃管中的水过少,将对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有何影响?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3.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伏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1安”的字样。

温州市近五年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及解答

温州市近五年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及解答

温州市近五年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集锦生命科学科学入门,工具的使用(包括: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天平)1.观察与测量常需借助仪器,例如量筒、天平、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

(1)观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我们可以借助;(2)利用显微镜能观察到鱼尾内血液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小动脉的是 (选填“A”或“B”)。

利用显微镜还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容易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请你简要说明减少装片中气泡的做法:;(3)小丽按右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测量一金属块密度,则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2.在科学实验中要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1)小明要测量某物体的重力,估计重为8牛。

下图甲是实验室里的两个弹簧测力计,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选填“A”或“B”)来测量。

(2)为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小明取少许土壤放入干燥的试管中进行加热,为防止试管破裂,试管口应略向 (选填“上”或“下”)倾斜。

(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注视,以免损坏实验器材。

生物,水果表皮对细菌感染的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排除干扰)3.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人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

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

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

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

中考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中考科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

中考科学经典实验题● (8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 ,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

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

反思与评价:(1)在步骤③中。

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

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

萌发率 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 (2)起对比作用● (7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溶液成分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3次检验的结果如下表。

回答: (1)表中第____ ▲____次结果肯定不准确。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为验证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 42-、CO 32-和Cl -,又进行以下操作:①加入过量的_____ ▲______(填化学式),目的是检验____▲______并将其除去; ②加入_ ▲ (填药品用量及化学式)溶液,过滤。

③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填药品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4)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探究专题总篇(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探究专题总篇(含答案)

科学寒假作业—中考必考题型—探究题专题第一部分1.如图所示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工业炼铁及其相关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

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________3.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酸,慢步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¹。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两组试管中________,将两组试管同置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类卷题型03 科学探究题(练习)

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类卷题型03 科学探究题(练习)

题型三科学探究题考查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及环节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比较法C.文献法D.实验法2.为了解初中生的近视情况,露露同学在本校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

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B.比较C.推测D.抽样调查3.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4.“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5.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下列证据与推测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的是()考查点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6.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A.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 B.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C.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D.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7.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完善的一项是()A.水分B.空气C.光照D.温度8.兴趣小组同学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

针对此现象,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不适合实验探究的是()A.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B.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C.苹果叶的上下表皮哪个气孔多?D.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9.(新考法—在知识主题中探究)我国疆域辽阔,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下表列举了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相关信息(资料来源:《生物地理学》,2014年版)。

请据表回答问题:(1)表中占世界种数百分比最高的植物类群,其命名依据是种子外无包被。

科学中考实验探究 好题难题 已整理

科学中考实验探究  好题难题  已整理

VIP学员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学科科学年级初三教材版本华师大版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授课时段学案主题化学实验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掌握物质的常见分离方法,了解各分离方法适用的混合物状态;学会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题的解法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过程怎么教一、复习及导入二、本节课重点内容1.(5分)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

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玻璃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关闭K1、K3,打开K4,从分液漏斗放入稀盐酸并收集二氧化碳②打开K1,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③关闭K1,从分液漏斗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⑤关闭K3,打开K4,从分液漏斗放入稀盐酸⑥打开K1,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在步骤⑥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

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

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6分)甲同学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 △Fe2(SO4)3+6 H2O +3SO2↑(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SO2与二氧化碳相似,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点燃充满氢气的小试管,会有轻微的爆鸣声。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探究专题(一)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探究专题(一)

【最新】浙教版中考科学探究专题(一)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探究题1.如图甲是小玲“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帮她解决实验中甲 乙(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自下而上”,依据精灯外焰精灯外焰高度确定放 置石棉网铁架的高度,依据 能够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触及杯底和杯壁确定放置温 度计铁架的高度;(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3)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______ :(4)有些同学实验中用硬纸板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并且硬纸板上无排气孔,目的是 想缩短加热时间,但会引起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取的电源电压为6V,估计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1瓦以内,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实物连接如图甲, 其中电流表未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他们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指 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重新整理电路,闭合开关后,小刚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但都很 小,且看不到小灯泡发光,其原因是 _____ O(4)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 电压为 V ;(5)在(4)的基础上,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他们应将图甲中滑片P 向 (选 填“A”或)端移动;(6)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7)实验中,调节变阻器,当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大小为△〃 = IV 时,电流变化大小 △Z = 0.2A ,该同学由表达式火=州,计算出灯泡电阻为5C,他的这种计算方法不 △/ 正确的原因是 ____ 。

3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用 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吊着一个实心铁球制成单摆,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 在悬点。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探究题1.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

长时间的蓝光(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

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根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________,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

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_______(3)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

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2.如图1所示的玩偶,脚部能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振动。

细心的小明发现,玩偶脚部每振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差不多,果真如此吗?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出一个钩码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 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把弹簧拉伸到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2所示);测出振动30次所需时间t ,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0t ;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 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1)在该实验中,除了图2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用到的测量仪器________;(2)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A 时,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是______;A .只受到重力B .弹簧拉力大于重力C .弹簧拉力等于重力D .弹簧拉力小于重力;(3)分析图3,可以得到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4)该实验研究有什么具体应用呢?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但是同一弹簧和物体,在地球上或者太空中的振动快慢却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各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30.(8分)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现有m 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CO气体极难溶于水,铁锈按氧化铁处理)。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同学欲通过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乙中的最佳试剂是。

(选填序号)。

①水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浓溶液④澄清石灰水(3)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甲中生成物被氧化,防止乙中的溶液倒吸入甲中等。

请你再写出一点CO气体在上述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4)完全反应后,该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乙增重m3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8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为证明某些反应确实发生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实验方案。

(1)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甲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下列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

(2)为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乙小组同学和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①乙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 2SO4溶液、CuSO4溶液。

乙小组同学选择的试剂A的名称是(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丙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H2SO4溶液,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简述该实验方案中强调“测得pH小于7”的理由是。

33.(10分)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培养一株植物,烧杯中是全营养液。

调节天平两边平衡,此时游码的位置恰好与支点正对。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全营养液中添加了很多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所含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A.硝酸钠B.磷酸氢二钙C.硝酸钾D.硫酸镁(选(4)某同学移动游码将上述倾斜了的天平重新调节平衡,因横梁标尺上的读数无法看清,该同学测出了游码移动的距离为s,若游码的质量为m,天平的臂长为L,则光照后天平两边的质量差为。

30.(8分)泡菜,佐餐的小菜,烹饪的调料。

自制泡菜,原料随意挑,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意。

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刺激肠胃。

那么酸味何来,可有解法?【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大白菜。

【制作过程】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装水至一半高度,这一过程叫腌制。

【提出问题】腌好的泡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

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建立猜想】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

理由为坛内蔬菜是以C和H元素为主的化合物,与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样,在密封的有限空间里CO2浓度大。

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通过盐、糖腌制的蔬菜细胞会失水。

因此,坛内会出现少量的液体(主要成分是H2O)。

【评价检测】(1)坛顶荷口内装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

(2)请设计证明在做泡菜过程中,坛内CO2浓度大的实验(用图示或文字表达均可):。

(3)通过探究,你觉得可以如何控制酸味。

(4)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属酸性物质。

要测定物质酸性的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正确的测定方法是,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1.(6分)面疙瘩、手擀面、馄饨等常作为主食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其主要原料是面粉,此类食品的美味程度除了与烹任手艺有关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面粉的新鲜程度,因为面粉久存后,在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微生物等作用下、会生成有机酸而产生酸败的现象。

要判断面粉是否新鲜,用很常用的化学试剂就可以作出结论,下面就是小张同学的实验过程:步骤一:取甲、乙两只均盛有40mL自来水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g新鲜的面粉和5g待测的面粉,搅拌直至面粉液中不存在任何面团。

步骤二: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试液,此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液态物质不变色。

步骤三:如图所示,用滴管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锥形瓶内的物质显浅红色;并且在1~2分钟内不再褪色为止。

分别记下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溶液数量(滴数)N甲、N乙。

(1)关于配好的面粉液,小张认为:该面粉液就是溶液,因为此时面粉液中已不含任何面团。

你认为小张的观点是的。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33.(10分)小华对奶奶使用的“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如图1),产生了兴趣,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原理(如图2):制氧剂甲剂是一种白色固体,催化剂乙剂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甲剂与乙剂在反应仓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制造出氧气。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是白色颗粒状固体,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甲剂的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吗?【实验与结论】小华把甲剂和乙剂带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验证出甲剂是一种钠盐后,接着进行以下实验:(1)用甲剂和乙剂制取氧气。

(3)小华通过实验得出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他的方法是(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小华得出结论:甲剂就是过碳酸钠。

小华的结论表述不够准确,准确的结论应该表述为。

30. (8分)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且已知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实验步骤:⑴如何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

⑶熄灭酒精灯后,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⑷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31.(12分)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一)流程操作:⑶若称取5.0 g固体A进行实验,图中氢氧化钠试剂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 ___(填计算结果)。

33.(5分)春夏之交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手足口病、风疹、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因素不断增加,托幼机构与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要勤晒衣被,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及儿童可到预防接种门诊有针对性的接种风疹、水痘、流感、肺炎等疫苗,增强对相关疾病的免疫力。

⑴从免疫角度分析,这里风疹、水痘、流感、肺炎等疫苗属于。

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⑵保持室内通风降低疾病感染几率的原因是。

杀灭病原体一般采用消毒液,常见的消毒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溶液等。

对空气中的病原体除了消毒液可以直接杀死外,还有什么办法⑶现有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乙酸C2H4O3的稀溶液7600g,则该溶液中所含氧元素克(保留整数)。

30. (10分)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注: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图2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1)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

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 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若完全反应后图1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图l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 _____。

(2)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 ___.②图中x=__ ___g.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要求有计算过程)31. (8分)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甲同学取10mL 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当加入硫酸至10mL 时试管中溶液的温度最高,其根本原因是。

乙同学按乙图装置实验,澄清的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

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请说明原理33.(7分)无土栽培是利用化学溶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1)无土栽培温室棚晚上一般要求温度低些,原因是(2)菜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肥(3)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某种作物在进行无土栽培时,需含氮、钾等元素的中性或弱酸性营养液,下面能用来配制营养液的是A.KCl,(NH4)2SO4,NaOHB.NH4Cl,KCl,K2SO4C.Na2CO3,K2CO3,Ca3(PO4)2D.NH4HCO3,NH4NO3,(NH4)2SO4(4)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1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2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写出原营养液的组成的所有可能3若测得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之比为1:3,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溶质是30.(9分)某同学为了证明某白色晶体是(NH4)2SO4,他设计了两步程序:第一步:为了证明铵根离子的存在,必须的操作步骤是,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有铵根离子存在。

第二步:为了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该同学设计了三种方案:①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硫酸;②加入过量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③先加过量的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方案是,简述理由,并书写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某小组经研究,用右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①当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31.(8分)小刚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