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合集下载

新版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1

新版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1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二增长速度(增速)二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 ,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白^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二2 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 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二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名词解释资料分析

名词解释资料分析

名词解释1.质剂:周朝时的买卖契约,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包括: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4.《法经》: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把盗、贼放在开头部分,而把相当于刑法总则的具律放在了篇尾。

5.以古非今罪:秦朝设立的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6.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罪可以隐匿。

汉律规定,卑幼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犯死罪的卑幼,虽应处刑,但可以请求减免,首匿犯一般罪的卑幼也不负刑事责任。

7.官当: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措施。

《北魏律》最先做此规定,隋律、唐律相继沿袭。

明、清律无此规定。

8.唐律疏议:《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究唐律的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的典范,中华法系的代表。

《永徽律疏》是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根据《武德律》和《贞观律》编撰的法典,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条,篇名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捕亡、断狱等,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一部封建法典。

9.宋刑统: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及公式风暴羚羊1. 增长率①增长率=(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②年增长率=(今年数值-去年数值)÷去年数值③年均增长率=—1≈(B/A-1)/n 估算结果会略大于实际值(选小一点的)。

(B是最终年份,A是初始年份,n是间隔年份数)④拉动……增长……=部分的增加值÷整体的原来值2. 倍数与番数倍数:两个数字做商,得到两个数间的倍数。

番数:翻几番,就是变成2的几次方倍。

3. 百分比与百分点百分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者关系:百分数去掉百分比后加减得到百分点.4. 同比与环比同比:同比就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同比增长速度=(同比增长量÷去年同期量)×100%同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环比:今年第n月与第n-1月或第n+1月比.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量÷上期量)×100%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100%5.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进口额小于出口额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贸易逆差: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6。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7. 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资料分析常考概念汇总(全超考公,助你成“公”)

资料分析常考概念汇总(全超考公,助你成“公”)

资料分析常考概念汇总资料分析材料主要来源于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报告,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统计术语和经济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往往成为考生快速准确和分析资料的重要障碍。

一、同比和环比概念:同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环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概念: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它是分析百分数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题: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

2006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和2005年相比()。

A.减少了1.5个百分点B.减少了2.8个百分点C.增加了1.5个百分点D.增加了2.8个百分点【解析】2006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比例为2134.5÷3003.1=71.1%,2005年比例为[2134.5÷(1+27.5%)]÷(3003.1-553.1)=68.3%,增加了71.1-68.3=2.8个百分点。

三、比重概念:比重指的是总体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四、倍数和翻番概念:倍数是关于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就是倍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翻番是指数量加倍。

如1变为2(1×2),2变为4(2×2),3变为6(3×2)……A变为A×2,翻两番为(A×2)×2=A×22,是指原基数在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写材料实用名词解释25例

写材料实用名词解释25例

写材料实用名词解释25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或者实用名词,比如说股票、财务报表、计算机等。

对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25个常见的实用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名词。

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公司经营状况的全面记录和报告,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方面。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报表。

3. 年报:年报是一家公司定期发布的关于其财务状况和业务情况的详细报告。

4.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其中列出了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资产和负债。

5. 会计:会计是负责处理财务信息和记录交易的人员。

6. 金融:金融是指与资金、投资、财务等相关的领域和活动。

7. 股票:股票是一种证券,代表了一家公司的所有权。

8. 债券:债券是一种证券,在固定的利率下向投资者发行,代表了债务的承诺。

9.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持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资产,以最小的风险来实现最大的回报。

10. 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指一项投资所得的收益率,通常以百分比显示。

11. 期权:期权是一种金融工具,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某个时间内对某项资产进行买入或卖出的权利。

12.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一系列机制和实践,帮助确保公司高效运转,并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13. 股东:股东是持有公司股票的个人或机构。

14. 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业务计划。

15.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向初创企业或高风险企业注资,希望在未来获得高回报的活动。

16. 利息:利息是指资金的贷出方向借款人收取的费用,也叫做利率。

17. 贴现率:贴现率是指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价值的折现率。

18. 保险:保险是一种通过投保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以获得存在风险的客体损失或风险降低的服务。

19. 利率: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成本或收益,以年利率表示。

资料分析(二)常用资料术语

资料分析(二)常用资料术语
(六)
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增长率=(现期/(1+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增长量百化分+1)
增长量可以将百化分:
(七)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现期、基期及年份差的确定和年均增长率相同
(八)
常用百化分:
1/2=50% 1/4=25% 1/8=12.5% 1/16=6.25%
1/3≈33.3% 1/6≈16.7% 1/12≈8.3%
1/5=20%1/10=10%1/20=5%
1/7≈14.3%1/14≈7.1%1/9≈11.1%1/11≈9.1%
1/13≈7.7%1/15≈6.7%1/17≈5.9%
1/18≈5.6%1/19≈5.3%
(九)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比较增长量大小:
1、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2、一大一下:化为百化分
资料分析(二)
(一)
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用除法计算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的变化,用加减法计算
(二)
增长率:比基数多出的比例
倍数:两个数的直接比值
倍数=增长率+1
(三)
成数:1成=10%
翻番:翻一番是原来的两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则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四)Βιβλιοθήκη 一般增长率:计算:1、出现%,百分点用加减
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
(五)
增长率比较方法: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现期-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
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用现期除以基期比较
1、当现期/基期=2倍的关系使用(现期量/基期量)比较
2、当现期/基期=1倍的关系使用(增长量/基期)比较
3、只给了增长量和现期可以用(增长量/现期)比较(数值越大的增长率越大:增长越快)

资料分析必背19个专业术语

资料分析必背19个专业术语

资料分析必背19个专业术语资料分析,除了材料一大堆,数据一箩筐,最让人头大的,其实是光看着就两眼发懵的专业术语。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却千差万别。

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1、基期量与现期量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3、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1、GDP和GNP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3、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专业术语超全汇总一、必须掌握的常规术语1.增长率VS增长量增长率(也叫增幅、增长速度):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增长量: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

总结:“增长率”是个相对量,单位是%;“增长量”是个绝对量,有具体单位,可以是万元、亿吨等。

例如:2017年数值是100万元,2018年是120万元,则2018年的增长量是20万元,增长率是20%。

2.基期VS期量基期: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总结:跟谁比谁就是基期。

例如:2018年比2017年……,则2017年是基期,2018年是现期;中国比日本……,则日本是基期,中国是现期。

3.同比VS环比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

总结:同比看大,环比看小。

(“大”指的是大的时间概念,“小”指的是小的时间概念)例如:考试常考的4种形式分别见下表①年份+月份;②年份+季度;③年份+半年;④年份。

4.百分数VS百分点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用百分号(%)表示。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比重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由2017年的40.5%增长到2018年的41.0%。

则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2018年比2017年上升0.5个百分点(41-40.5=0.5),不能说上升0.5%。

5.顺差VS逆差顺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又称“出超”,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

逆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又称“入超”,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一)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1.(绝对)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例1: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为B(末期量)则:2010年增长量为:B—A,增长率为:(B-A)/A=B/A-1例2: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10年产量为:B=A(1+p%),增长量为:B-A=A*P%例3:某产品2010年产量为B(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09年产量为:A=B/(1+p%),增长量为:B-A= B*P%/(1+p%)(二)百分数、百分点、成数和折数1.百分数(百分比)是形容比重增长率或比重(比例)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例1:现在比过去增长20%(正增长率),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2:现在比过去降低20%(负增长率),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3:降低到原来的20%(比重),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例4: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B/A*100%例5: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p%=B/A*100%,若已知分量B及比重p%,则总量A=B/(p%),若已知总量A及比重p%,则分量B=A*p%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比较时,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

公事员笔试资料分析数学统计专业术语

公事员笔试资料分析数学统计专业术语

数学统计专业术语在资料分析题中,常会出现许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咱们必需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万万不可模棱两可。

咱们给大家总结出考试中常常出现的术语,考生务必仔细研读,清楚把握。

一、易混淆术语基期量与现期量咱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较较发生了如何的转变。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增量、增速、增加率与增幅增量:增加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加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加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加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较。

环比:与牢牢相邻的上一期相较。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GDP和GNP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有常住单位在一按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有国民在一按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顺差和逆差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一般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出口商品额大于入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出口商品额小于入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域人民收入差距的常常利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派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依照国际一般标准,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掌握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常用术语,对于提高资料分析的解题速度很有帮助,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供各位考生学习。

资料分析高频术语: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

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如分析抗击"非典"期间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比同比更说明问题。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叫总速度。

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如,"九五"期间各年水平都以1995年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一年内各月水平均以上年12月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就是定基发展速度。

资料分析例题:1.根据上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79—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3.4个百分点B.从1990年至2003年,江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幅为36.6个百分点C.到2003年时,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被江苏超过1.3个百分点D.从1990年至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居全国首位2.根据上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79—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落后于江苏B.广东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明显加快C.从1978年至2003年,浙江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高于广东和江苏D.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第三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3.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2002年增长了( )个百分点?A.40.6B.39.3C.2.2D.﹣2.24.1991—2003年,浙江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是( )。

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一、统计术语 (1)二、速算技巧 (2)1.图形法 (2)2.估算法 (3)3.直除法 (3)4.放缩法 (3)5.插值法 (4)6.截位法 (5)7.复变法 (5)8.化同法 (7)9.差分法 (7)三、其他重要方法及公式 (8)一、统计术语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是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增长量: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值2.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3.增长率——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值。

增长率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4.平均增长率——如果某个量初期为A,经过N期之后变为B,平均增长量为x,那么:A+x ×N=B ——推出x=NAB- 5.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

6.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末期量-基期量=1+增长速度7.拉动增长如果B 是A 的一部分,B 拉动A 增长了x%,那么x%=B 的增长量÷A 的基期量8增长贡献率某部分增长贡献率=该部分的增量÷总量的增量9.比重与比值——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比值是指两个同类量相比所得的值。

10.倍数与翻番——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计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远大于基数的场合。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

翻n 番:即变为原来的2n 倍。

11.指数——指数通常用来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表示的是相对变化情况,而非其绝对值大小,例如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房地产平均价格指数、景气指数等。

在指数定义中,通常先将基期的指数定位100,然后将其他时期的量除以基期量,所得比值再乘以100即为其对应的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资料分析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但是大多数考生对这类试题望而却步。

因此,中公教育对资料分析题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百分数
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
2、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3、成数
相当于十分之几。

4、倍数
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5、翻番
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15000亿元。

6、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
7、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期望值=基期值× (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
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8、增速
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
9、增幅
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
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

10、同比
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
11、环比
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
12、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

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

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

13、基尼系数
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14、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5、平均数
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

16、最大、最小值
17、中位数
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liao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