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245法语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考试大纲245-法语本大纲为山东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第二外语法语部分的考试大纲。
本大纲参考山东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法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
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开始硕士阶段学习所要求的法语水平,以便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任务。
二、考试性质与要求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法语水平考试。
考试要求考生具有基本的法语语法知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法汉互译等方面的语言技能。
考试无参考书目,考试难度不超过大学法语公共四级考试的水平。
三、考试形式与内容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本考试包括以下五部分:语法词汇选择、阅读理解、时态填空、汉译法、法译汉。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第一部分:语法词汇选择本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对语法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0个单项选择,每题1分,合计30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本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基本词汇及基本语法的综合运用水平及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有2篇文章。
每篇后有5个问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第三部分:时态填空本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动词变位,对动词的常见时态、语态和语式的掌握情况。
10个填空题,每题1.5分,合计15分。
第四部分:法译汉本部分旨在测试考生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要求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
1篇短文,难度适中,15分。
第五部分:汉译法本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对常用法语词汇、语法及用法语表达的驾驭能力。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句子基本通顺,无用词错误,无语法错误,无拼写错误。
5个汉语句子,每题4分,合计20分。
1。
202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生物化学(生)考试大纲

839-生物化学(生)一、考试性质生物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我校生命科学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进行的水平考试。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要求生物化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 考试时间:180分钟3. 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计算及分析性问答题四、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将涉及生物化学的如下内容:(1)生物分子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功能;(2)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分析方法;(3)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利用和调节;(4)生物大分子的分解与合成代谢;(5)生物信息分子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等基本理论。
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
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一)糖生物化学1. 单糖2. 单糖的结构、性质、构象与构型、变旋3. 寡糖4. 多糖(二)脂类生物化学1. 甘油三酯2. 结构与性质,甘油三脂的皂化值(价)、酸值(价)、碘值(价)、乙酰化值(价)磷脂3. 分类、性质与功能4. 结合酯5. 固醇类化合物(三)蛋白质化学1. 蛋白质的重要功能及元素组成2. 蛋白质的重要功能;3.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4. 氨基酸5.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分类;6. 必需氨基酸;7. 蛋白质的稀有氨基酸8. 非蛋白质氨基酸;9. 氨基酸的性质10. 肽11. 肽键及肽链;12. 肽的命名及结构;13. 天然存在的活性寡肽14.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5.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6.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7. 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18.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9.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2.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3.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24. 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25.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26.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27.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28. 蛋白质的分类29. 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及分子量测定30. 蛋白质分离纯化31. 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测定(四)核酸化学1.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2. 核酸的化学组成3. 脱氧核糖核酸4. DNA的碱基组成;5. DNA的一级结构;6. DNA的空间结构;7. DNA的三级结构8. 核糖核酸9. RNA的结构10. 核酸的理化性质11. 一般物理性质;12. 核酸的紫外吸收;13. 核酸的沉降特性;14. 核酸的两性解离及凝胶电泳;15.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五)酶学1. 酶学概论2. 酶的概念;3. 酶的催化特点;4. 酶的组成;5. 酶的底物专一性6. 酶的命名与分类7.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8. 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9.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0.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1.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3.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4.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5. 酶的作用机理16. 酶的活性中心;17. 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18.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19. 别构酶和同工酶及诱导酶(六)维生素与激素1. 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2. 水溶性维生素3.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4. 脂溶性维生素5. 激素6. 激素的概念与分类(七)代谢总论1. 代谢概述2. 代谢中的化学反应机制与代谢类型3. 代谢的研究方法(八)糖类代谢1. 糖的酶促降解2. 糖酵解及调控3. 糖酵解的过程;4. 糖酵解产生的ATP与生物学意义5. 丙酮酸的去路;6. 糖酵解的调控7. 三羧酸循环8.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9. 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10. 三羧酸循环中能量计算;11. 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12.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13.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14. 磷酸戊糖途径15.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16.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17.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18. 糖的生物合成19. 碳的固定与卡尔文循环20. 葡萄糖的异生作用;21. 糖原与淀粉的合成;(九)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1. 生物氧化概述2. 电子传递链3.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其功能;4. 电子传递链及其传递体的排列顺序5. 电子传递体复合物的组成;6. 电子传递抑制剂7. 氧化磷酸化作用8.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9. 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10.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十)脂类代谢1. 脂肪的生物降解2. 脂肪的酶促降解3. 甘油的降解及转化4.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5. 脂肪的生物合成6. 甘油的生物合成7. 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8.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9. 三酰基甘油的生物合成10. 甘油磷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11. 甘油磷脂的降解;12. 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十一)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2. 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3. 脱氨基作用;4. 脱羧基作用;5.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尿素循环6. 氨基酸分解与一碳单位代谢7.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十二)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1. 核酸的酶促降解2. 核苷酸的酶促降解3. 核苷酸的降解;4. 嘌呤的降解;5. 嘧啶的降解6.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7.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8.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9.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10.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1. 核苷三磷酸的生物合成(十三)核酸的生物合成1. DNA的生物合成2. 半保留复制;3. 逆转录;4. DNA的损伤与修复5. RNA的生物合成6. DNA的转录;7. 转录后加工;8. RNA的复制(十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2. mRNA与遗传密码;3. tRNA;4. rRNA与核糖体;5. 辅助因子;6.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7. 氨基酸的活化;8. 肽链合成的起始;9. 肽链的延伸;10. 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11. 多核糖体;12. 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3. 肽链合成后的加工、折叠与转运(十五)代谢的调节1.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2. 糖类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3. 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4. 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5. 核酸代谢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6. 代谢的调节;7. 酶水平的调节;8. 细胞区域化的调节;9. 能荷对代谢的调节10. 基因表达的调控(十六)综合性内容1. 经典性生物化学实验及其意义;2. 生活中的生物化学;3. 现代生物化学前沿问题的见解与分析;4. 生物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文博考研2020真题答案

文博考研2020真题答案文博考研2020真题答案2020年的文化与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备受考生关注。
考生们希望通过真题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掌握考试重点,从而更好地备战考试。
然而,由于考试的保密性,真题并不会公开发布,考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准备来迎接考试。
本文将从备考策略、考试重点和解题技巧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备考策略是考生备战考试的重要一环。
首先,考生应该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考试要求。
文化与博物馆学考研主要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对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或者参考一些备考资料,提高备考效果。
考试重点是考生备考的关键。
文化与博物馆学考研的考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
考生需要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学术论文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技巧是考生备考的关键。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和内容。
首先,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把握题目的要点和关键词。
其次,考生需要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
答案的结构应该清晰、条理,逻辑性强。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将答案分成不同的段落,每个段落讨论一个主题。
最后,考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答案应该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啰嗦。
总之,文化与博物馆学考研2020真题备受考生关注。
考生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重点复习考试内容,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备考效果。
考生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2013年
一、名词解释
1、裴李岗文化
2、良渚文化
3、下七垣文化
4、二里头遗址
5、釉陶
6、云冈石窟
7、陈列设计
8、博物馆智能建筑系统
9、网络博物馆10、经幢(顺序不一定对)
二、简答
1、元谋人及其文化特征。
2、列举四座东周列国都城的发掘内容。
3、西汉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内容。
2、试论殷墟的发掘、布局特点及学术意义。
3、唐三彩的特征、造型、分类及艺术成就。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2015年
一、名词解释
1、河姆渡遗址
2、妇好墓
3、黄肠题凑
4、牛河梁遗址
5、满城汉墓
6、镇墓兽
7、高昌古城
8、侯马盟书
9、《格古要论》10、网络博物馆(记忆版,顺序不太确定)
二、简答
1、下川文化的特征。
2、西周文化中陶器的特征。
3、官窑瓷器。
4、博物馆观众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
1、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
2、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及学术意义。
3、汉画像石墓的分布、内容及技艺。
4、评述目前热播的鉴宝类节目。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doc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3011科目名称:企业资源计划ERP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参考书目:《ERP原理设计实施》罗鸿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00分考试范围:一、ERP理论的形成基本MRP、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管理理论二、基本概念物料编码、物料清单(BOM)、工作中心(WC)、提前期与计划展望期、工艺路线三、销售管理销售环境与生产类型、销售管理业务概述、销售系统功能四、主生产计划(MPS)主生产计划定义与作用、粗能力计划(RCCP)、主生产计划理论五、物料需求计划(MRP)定义与作用、计算模型、MRP报表六、能力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的概述、能力需求计划的分类、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能力需求计划的平衡与输出七、采购管理采购业务的作用、采购业务概述、采购子系统的运作、采购子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的关系八、库存管理库存的分类、库存的作用与弊端、库存量的控制、库存管理策略、库存作业与信息处理九、车间管理车间管理概述、车间工作任务、加工单、派工单与作业排序、投入产出控制、成组技术十、JIT准时生产制造生产管理JIT工作特点、JIT系统的实现、JIT系统的运行、使用流程十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概述、标准财务电算化的实现、集成化财务的实现十二、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业务管理概述、固定资产的增减、固定资产业务处理十三成本管理成本构成、ERP的成本计算、成本类型与成本计划、成本差异分析与成本控制十四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十五质量管理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十六分销资源计划分销资源计划管理、解决的问题、分销架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销售计划、分销网络财务政策与核算十七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计划管理(HRP)、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计划、绩效评估、报酬管理、人力资源的测评十八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形成、如何构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十九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客户关系管理的实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0年博士招考改革“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文件精神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招考改革“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为深化和完善招生选拔办法,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山东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试题2013年
一、名词解释
1、裴李岗文化
2、良渚文化
3、下七垣文化
4、二里头遗址
5、釉陶
6、云冈石窟
7、陈列设计
8、博物馆智能建筑系统
9、网络博物馆10、经幢(顺序不一定对)
二、简答
1、元谋人及其文化特征。
2、列举四座东周列国都城的发掘内容。
3、西汉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内容。
2、试论殷墟的发掘、布局特点及学术意义。
3、唐三彩的特征、造型、分类及艺术成就。
4、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2015年
一、名词解释
1、河姆渡遗址
2、妇好墓
3、黄肠题凑
4、牛河梁遗址
5、满城汉墓
6、镇墓兽
7、高昌古城
8、侯马盟书
9、《格古要论》10、
网络博物馆(记忆版,顺序不太确定)
二、简答
1、下川文化的特征。
2、西周文化中陶器的特征。
3、官窑瓷器。
4、博物馆观众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
1、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
2、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及学术意义。
3、汉画像石墓的分布、内容及技艺。
4、评述目前热播的鉴宝类节目。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一、文物学概论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
陈列的基本原则。
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
博物馆观众。
“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
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考古的年代学。
考古发掘。
遗址的类型。
考古材料的整理。
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
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2020-2021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111思想政治理论(单)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形势与政策约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40%。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选题20分(20题,每题1分)简答题20分(4题,每题5分)论述题30分(2题,每题15分)材料题30分(2题,每题15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鲜明的政治立场。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崇高的社会理想。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2 科目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一、考试要求电磁场与电磁波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具体包括:对矢量运算和场论基础的掌握;对静态电磁场的理解和掌握;对时变电磁场的理解和掌握;对平面电磁波的理解与掌握;对导行电磁波的理解与掌握;运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实际电磁问题。
二、考试内容1.矢量运算与场论矢量概念与基本运算方法;场的定义与场的表示方法;标量场梯度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矢量场散度与旋度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散度定理;旋度定理;常用矢量恒等式。
2.静态电磁场真空中静电场的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静电场的电位,导体中的静电平衡;电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和介质的极化概念、表征;介质中静电场的场方程和性质;真空中恒定电流的静磁场满足的安培定律、高斯定律、环路定律;媒质与静磁场的相互作用和媒质磁化的概念、表征;媒质中静磁场的场方程和性质。
3.时变电磁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积分和微分形式及其含义;位移电流与全电流定律;时变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和微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含义,麦克斯韦的伟大贡献;电磁场边界条件推导、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电磁场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密度表达式,玻印亭定理的含义,瞬时玻印亭矢量、平均玻印亭矢量、复玻印亭矢量的含义和表达式;时变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及其波动性;时谐电磁场的瞬时和复数表示式,时谐电磁场复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结构方程和边界条件。
4.平面电磁波无界均匀理想媒质中平面电磁波的求解、传播特性和传播参数;电磁波极化定义,三种极化类型,每种极化的判断方法,各种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极化的工程应用;平面电磁波在不同理想介质与理想介质交界面反射与折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平面电磁波在理想介质与理想导体交界面上的反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全透射、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有耗媒质(导电媒质、极化损耗与磁化损耗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的传播规律,趋肤深度的概念与应用;5.导行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的一般分析方法,模式分类与模式特性;矩形波导中TE、TM模传输特性与截止特性,TE10主模的传输参数、场结构、内壁电流分布与应用、传输功率功率容量;矩形波导的高次模与波导尺寸选择的要求;圆波导中三种常用模式的场分布、特点及其应用;同轴线TEM模的场解、传输特性,同轴线特性阻抗的概念,同轴线的损耗与功率容量,同轴线的高次模与尺寸选择。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文博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48)学院名称(盖章):文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1年3月18日《文博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48)一、考核要求《文博综合》是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3部分。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
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同时,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文博、考古的发掘、鉴定、修复、保护等。
重视实际操作技能是本课程的特点。
二、考核评价目标《文博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程度。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法规,不同文物的特点,博物馆的功能,不同时代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重大考古发现的价值等等,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一)文物绪论文物的定义;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文物保护与研究的历史发展概况;文物的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和管理。
第一章文物概论文物价值;文物作用;文物鉴定;文物分类;文物管理。
第二章文物保护史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近现代的文物保护;历代文物研究;历代文物收藏家;文物管理;中国文物法规;文物管理机构;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出版机构;文物图书出版;学术团体;人物。
2023考研山东大学自主命题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348文博综合

2023考研山东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348文博综合业务课名称:348文博综合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100分)
1、睡虎地秦简
2、北京猿人
3、山顶洞人
4、金沙址
5、考古类型学
6、汉代釉陶
7、金石学
8、国际博协
9、社区博物馆
10陈列方案
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80分)
1、河姆渡文化特征
2如何理解殷墟发掘的意义
3、简述“邺城规制”的含义并加以分析
4、简述北宋东京城特点
5、博物馆藏品征集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红山文化特征
2、商周青铜器功能和分类
3、论述唐代帝陵阶段性特征,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行分析
4、论述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8-文博综合一、考试性质《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一、文物学概论1.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2.考查内容1)文物学概述1.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
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1.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2.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2)研究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证史作用正史作用补史作用史料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文物教育的特点文物教育的场所文物教育的形式文物的教育功能2.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
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文化进化论定位论和系统论3.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4.1)文物学的萌芽4.2)文物学的产生4.3)文物学的发展5)文物的性质5.1)文物的定义5.2)文物的内涵5.3)文物的时限6)文物的定名6.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文物定名的原则文物定名的方法7)文物管理与保护7.1)文物管理的内容7.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7.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7.4)文物的管理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文物的法制管理馆藏文物的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文物调查与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的管理文物市场的管理8)文物保护技术8.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8.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8.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9.1)制定保护规划9.2)加强保护管理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12)文物保护方针二、博物馆学概论1.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
2.考查内容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1.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1.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2.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2.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
2.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3.博物馆学简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1)博物馆的概念: 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
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
4)博物馆的类型可分为五大类:(1)历史类;(2)艺术类;(3)科学类;(4)综合类;(5)其他类型5.博物馆发展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发展史和中国博物馆发展史6.当代博物馆了解当代中国博物馆和当代世界博物馆7.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1)所谓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2)博物馆藏品的搜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3)博物馆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末叶应包括定名和定级。
其目的在于帮正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实的科学文化财富。
同时,也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公开展出、研究利用,把好真伪这第一道“关口”,并提供藏品的价值、名称、时代、级别等鉴定成果。
8.博物馆藏品管理藏品管理的目的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二是方便研究和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要求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9.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了解其概念、原理和意义。
了解其工作步骤与方法10.博物馆陈列与展览1)概念:“博物馆陈列(Display),是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观众观览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2)陈列和展览的区别:我国博物馆学主张,陈列也叫基本陈列,系指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的,有自己的独有展品和陈列体系的,内容比较固定并常年对外开放的陈列。
而展览也叫专题展览,系指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短期展出,可以经常更换的展览。
3)陈列的基本原则:3.1)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突出馆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3.2)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3.3)展品应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3.4)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3.5)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3.6)陈列展览的对外宣传活动及时、准确,形式新颖。
4)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4.1)总体研究与设计;4.2)内容研究与设计;4.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4.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4.5)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4.6)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4.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
12.博物馆观众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陈列、讲座等),因主题、内容、艺术形式、活动方式、举办时间和所适合文化程度的局限,总是会对广泛观众中某一部分观众最合适,这一特定群体就是举办这项活动所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
在国际博物馆学界称之为陈列展览或某项活动的“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
所谓直接调查包括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座谈会等形式;所谓间接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表、设观众留言簿等方式。
所谓博物馆之友,是为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性团体。
13.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藏品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以及博物馆学研究14.博物馆经营管理了解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了解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15.数字博物馆了解其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1.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田野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史前期和历史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4)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田野发掘与实验室分析。
2.考查内容1)考古学概述1.1)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地下出土的物质遗存,需要从对这些物质文化的解读来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以重建和补充中国古代的历史。
1.2)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物学、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北欧三期论的诞生,从进化考古学向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2)考古学基本概念2.1)考古学分支与种类对象时代分支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等,方法分支如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分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题分支如环境考古、人类体质考古、动植物考古、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公众考古等。
2.2)考古的年代学了解考古学各种断代方法,三期论、地层学、类型学、动物化石、树木年轮和纹泥等相对断代方法,以及碳14、钾氩法、古地磁、铀系法等绝对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2.3)考古发掘了解考古发掘的规范与操作,水平和垂直发掘,探方和层位的控制,以及出土文物的采集、保存和记录。
2.4)遗址的类型了解考古发掘的遗址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旷野遗址、洞穴遗址、石器制造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墓地、窖穴、灰坑、青铜时代的居址、庙宇、宫殿、贵族墓葬、村落和平民墓地,历史时期的城址和墓葬。
2.5)考古材料的整理了解考古材料的野外处理,分类,类型学方法、考古学文化的定义,2.6)考古学的阐释文化历史年表,文化关系,传播迁移,文化生态,文化动力3.中国考古学知识1)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