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小书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节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难点: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品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围绕“小书包”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初读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小书包》,了解全文大意。
2.逐段讲解–场景1:小书包的由来–场景2:小书包的功能–场景3:小书包的变化3.学生跟读让学生分角色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课文理解1.问题探讨–你认为小书包为什么会变得丰满起来?–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只小书包?–你觉得小书包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改变?2.品德引导和学生一起讨论小书包和小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4. 语文实践1.生字学习教授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2.语文练习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写读后感和书写生字词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小书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综合素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3偏旁“勹、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学习儿歌、实际活动(整理物品)来完成本课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课本、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拿出里面的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
指名介绍书包里学习用品的作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书包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4.检查汉字,认词情况,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5.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以不同方式认读字词。
生字:早、书、包、作、业、笔、课、本、尺、刀、校词语:早上、书包、学校、转笔刀、尺子、作业本、铅笔、笔袋(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归纳:“宝贝”、“静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自我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宝贝”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东西。
3.再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全班展示读课文。
5.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的一种学习用品的作用或使用方法。
四、感情朗读,加深体验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书包》教学反思 (2).doc

《小书包》的教学反思
一、本节活动亮点: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本活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到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小学生的书包,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小学生书包内的物品,从而为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2、问题提出有效性实施:本次活动环节,将每个问题设计更加严谨,先让幼儿猜谜语导入活动的主题,进而引入:“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书包里应该装些什么呢?”从而自然过渡过第二个环节(对各种学习用品经验交流分享),在儿歌的学习中紧扣活动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避免了一问一答的单调提问。
3、活动动静搭配,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中,老师提供给每个学生相应的操作机会,从谈话(表达对学习用品的认识)——与同伴分享自己所带来的学习用品——学习儿歌——表演儿歌——画书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能够与儿歌进行完整全方位的接触。
二、存在不足之处: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朗诵儿歌时,能够注重提醒学生对儿歌的情感处理,但是对于儿歌、诗歌类的朗诵方式还需提高,完整但过于平淡。
三、调整策略:
对于诗歌朗诵的情感处理,应在日后的每个语言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老师有了朗诵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带动参与到活动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1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生字“书包”、“红”的音,体会声、调、韵的组合;2.能够认读生字“书包”、“红”,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字“书包”、“红”的认读和书写;2.通过生字“书包”、“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生字“书包”、“红”的声、调、韵的组合;2.生字“书包”、“红”的认读与书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2.学生准备:识字卡片、书包、红颜色的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1.师生互动,谈论“书包”的作用与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字1.出示字卡片“书包”,让学生欣赏形体,介绍字的意义和构成部分;2.读准“书包”的音,让学生模仿读音;3.帮助学生理解字的构造,导读声、调、韵的组合。
3. 温故知新1.复习生字“红”,让学生说出“红”这个字的意思;2.操练“红”字的认读和书写。
4. 写“书包”1.引导学生正确握笔姿势,操练“书包”字的正确笔画顺序;2.让学生在练习簿上认真地写出“书包”字。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新字“书包”和已学字“红”,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两个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习惯正确的笔画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在家中画一本书包,并写上“书包”字;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工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5《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5《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点不碰到横折。
“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尺”和“本”都含有撇捺,但有所不同,“尺”的撇是竖撇。
2.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仿影、临写。
3.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本”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设计意图: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把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h_____ __āo ǐ ___ i __u ò y è二、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三、我要上学去,带哪些东西?请你在“□”里画“√”。
□铅笔 □橡 皮 □小汽车 □方格本 □积木 □布娃娃 □转笔刀 □文具盒 【答案】一、ū b ch z z书包 尺子 作业 毛( )( ) 交( )( ) 果( )( ) 乍( )(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4个句号)3.同学们齐读第1句话(1)书包里,什么东西真不少呀?(宝贝)反义词:真——假,少——多(2)你的宝贝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看课文。
4.请女生一起读第2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你的宝贝是什么呢?(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2)你的宝贝听话吗?我们继续看课文。
5.请男生一起读第3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宝贝上课怎么做?(静悄悄)“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即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预设:夜里静悄悄。
大山里静悄悄。
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
站队时要静悄悄。
指导朗读。
(2)宝贝下课怎么做?(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1《小书包》是一年级新教材中第二组识字课,是在学生学完拼音后安排的一组识字课.本课重点是认识11个生字。
因为新教材对识字有特殊要求,即分类识字,重视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识字方法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游戏中识字的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导课环节,我设计了猜谜语,引出课题,小书包,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环节,我安排学生自主读儿歌,读词语,圈生字,同桌互读、互考、互教,逐步渗透“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识记字形这一环节,我引导孩子大胆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识字好方法,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新偏旁时,引导孩子归类识字,帮助学生拓展新知,增加课外识字量;在写字环节,我严格按照新教材的要求,遵循“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指导”的原则,重点指导字的笔画、笔顺,要求学生写字时先讲求正确,再写得整洁美观。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比如:生字认完后,组词环节,我让学生去发现,11个生字中还有哪两个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这样把认字和学词联系起来,引导孩子联系生活识字,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降低识字难度。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反思 2《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小书包教案】小书包优秀教案6篇

【小书包教案】小书包优秀教案6篇《小书包》是一篇精品的语文教学文章,我们仔细整理出X 篇小书包优秀教案,我们整理的这些小书包教案,都是老师们的优秀的精品教案,小书包教案仔细的讲述《小书包》这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分享精彩小书包教案,让更多的优秀老师学习更多的教案与教学方法。
【小书包教案】一年级小学语文上册《小书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年级小学语文上册《小书包》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认识“勹、亻、?”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认清字形,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了解学习用品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猜谜引题1.师引导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
(认读“书”为翘舌音,读shū,“包”韵母为ɑo。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猜猜它们是谁!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出示词语(配图):橡xiànɡ皮pí尺chǐ子zi作zuò业yè本běn笔bǐ袋dài铅qiān笔bǐ转zhuàn笔bǐ刀dāo(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小朋友们读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书包里到底有哪些宝贝呢?它们又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我”的书包里有什么?(板书: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读生字“小、书、包”;2.能够理解生字“小、书、包”的意思;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小、书、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字音字形意义的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理解文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读生字“小、书、包”;2.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小、书、包”。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图片、小书包实物;3.学生: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学图片,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书包,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这是什么?你们都有过这样的书包吗?”2.让学生用手指指着生字“小、书、包”读。
二、学习新课1.师生一起读“小、书、包”,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发音。
2.讲解“小、书、包”字的意思,让学生感受生字的含义。
3.演示正确的写法,让学生模仿书写。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小、书、包”的练习内容。
2.学生自我检查,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四、作业布置1.指导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小、书、包”的读写。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书、包”这三个生字展开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习生字的读音、书写和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书写有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这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进行句子的构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小书包》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识字课文,主要教授学生认识文字“书包”。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认识文字的方式已经有一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延伸认知。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识字:“书包”。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书包”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识读和书写“书包”字。
教学难点: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书包”字。
4. 教学过程(1)热身•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认识字。
(2)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书包”字出现的上下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讲解•通过字形的特点和构成,向学生解释“书包”字的书写方法和发音规则。
(4)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书写“书包”字,并进行集体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和发音。
(5)巩固•利用游戏、歌曲等方式巩固学生对“书包”字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二、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识字课紧扣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另外,课堂时间安排,讲解和练习的时间控制也需要更加合理。
学生反思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学习。
在学习认识字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效果。
三、总结通过本节识字《小书包》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小书包》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小朋友买书包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述小朋友购书包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如何选购合适的书包以及爱护书包的重要性。
同时,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联想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文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背诵课文《小书包》;•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课文,了解如何选购合适的书包;•培养学生爱护书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理解并背诵课文《小书包》;•学生能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课文,了解如何选购合适的书包;•学生能培养爱护书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提出的问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和学具教学准备:•课本《小书包》;•讲台或黑板;•插图卡片;•教学录像或PPT。
学具准备:•课本《小书包》;•笔、本子。
四、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插图卡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有没有自己的书包?你们都是怎么选购书包的?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书包?怎样才能爱护好自己的书包?活动二:呈现课文1.学生跟着课本阅读课文《小书包》。
2.老师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三: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表演《小书包》中的场景。
2.其他组员观察并选择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小朋友是如何选择书包的?为什么小朋友要买红色的书包?3.学生集体讨论,并尝试回答问题。
活动四:课文背诵1.学生跟着课本和录音并跟读《小书包》。
2.小组内互相表演背诵课文。
活动五:巩固与拓展1.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买书包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保护自己的书包?2.老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总结。
活动六:课堂小结1.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并总结学生的回答。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7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
(笔袋)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
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
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
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生字。
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
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小书包》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故事情节;2.掌握课文中生字的发音和意思;3.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课文习题。
二、教学重点1.对课文中重点生字的教学和讲解;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语境和情节;3.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书包》的教材和相关课后习题;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堂前准备好的图片和单词卡片,让学生猜测《小书包》的故事内容。
2. 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小书包》,让学生跟读;•教学生生字的发音和词义;•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小书包》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内涵。
4. 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小书包》的内容;•鼓励学生用表情和语言生动地复述课文。
5. 课后习题•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习题,并及时批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文《小书包》的理解并不深刻,部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也不够牢固。
下节课我打算通过增加交流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延伸阅读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一些与背包或学习相关的故事,以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和文化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小书包》(人教部编版,详案)

再来说说实践活动。在今天的小组讨论和整理书包的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但有时候讨论的主题偏离了教学目标。为了使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我需要在活动设计上多下功夫,明确活动目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小书包》一文,使学生能够运用新学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书包对学习的意义,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强化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书包作为学习伴侣的文化内涵,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感受课文语言美,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爱护文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小书包》(人教部编版,详案)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小书包》(人教部编版)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生字词,如“书、包、本、课”等;学习课文朗读和书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书包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字词,提高阅读和书写能力,同时教育学生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觉得今天在课堂上对重点内容的强调还不够,导致部分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明确教学重点,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孩子们能够扎实掌握。
最后,课堂氛围方面,我觉得今天的教学氛围整体较好,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跃。但我也注意到,有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需要我在课堂上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5篇

《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5篇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空间,让孩子有了更多畅所欲言的自信。
以下是整理的《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书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学习目标:1、会朗诵儿歌,激发对坐小学生的热情。
2、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前老师的感激之情。
课前准备:书包一个,文具一套。
学习过程:一、猜猜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学生猜谜底。
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
(铅笔)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有厚又有薄,有长也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
(书)2、学生每猜对一个谜语,教师便展示相应的实物,并告诉学生: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文具装在哪里?引出“小书包”。
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重点: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书包一个;2、学生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3、区角活动的渗透。
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学生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激发兴趣:师:我们离学生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师: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
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交流讨论:1、师: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师小结: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
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2)个别介绍3、师提问: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学生充分讨论)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案1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书包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够听懂老师所提问题,并做出简单回答。
4.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正确朗读课文,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
1.通过问题回答,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提醒学生要保持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备好教案、教材、小书包实物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出示小书包实物,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小书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
2. 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3. 练习与巩固
1.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2.分组讨论小书包的用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拓展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创作一个小书包使用场景的故事,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书包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的小书包是如何使用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愿大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部编版2019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 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2019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教案含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简单朗读课文;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2.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小书包”、熟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书写生字“小”、“书”、“包”。
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生互动,以小组形式讨论“书包”的作用,并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2. 学习新词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小书包”,并讲解生字的意义。
3. 课文学习
•朗读课文,师生一起阅读,学生跟读。
4. 操练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并进行朗读评比。
5. 词语解释
•解释生字“小”、“书”、“包”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6. 默写
•学生进行生字的默写,巩固拼写能力。
7.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字的书写和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小书包”展开,通过生字学习、课文朗读以及词语解释,促使学生加深对“小书包”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另外,在操练环节可以加入更多互动元素,让学生在竞赛中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中反思不足填补不足,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详细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3.能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书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语音语调的模仿。
四、教学准备1.板书和粉笔。
2.课本《小书包》。
3.索引卡片和字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有关《小书包》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小书包》讲了什么故事?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课文,并重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细节。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书包》中小女孩的感受。
2.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朗读练习1.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小书包》。
2.鼓励学生带着情感朗读。
第五步: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什么信息?你们是否有过与小女孩一样的感受?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小书包》这篇课文,掌握了其中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讨论和朗读,学生提升了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小书包》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统编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 教学反思(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小书包》教学反思《小书包》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品。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为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爱护文具,学着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识字写字。
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将生字融入到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生字的读音通过认读生字和朗读儿歌来正音,重点强调“书、尺”“作、早”。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生活情境识记、熟字加偏旁、加比画的方法。
写字教学时,重点引导撇的不同写法。
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练写词语。
2.朗读指导。
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适当停顿,采取先听读、跟读儿歌的方式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学生再试读。
通过“橡皮、尺子、铅笔、转笔刀”等词语的适当突出,感受小书包用处大。
3.理解运用。
联系生活,理解文具。
学生平时都用到这些文具,对文具名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学习词语。
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试着用文中的句子来表达。
4.说一说。
引导学生学习用“我会……”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
二、成功之处1.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小组内对读等形式,了解学习用品以及它们的用处。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公开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公开课教学反思一、背景介绍《小书包》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篇适合进行公开课教学的素材。
通过对该课文进行公开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小书包》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书包并说出书包里有什么。
3.了解做学生的责任,明白自己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用具。
三、教学内容1.朗读《小书包》课文。
2.谈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3.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包,并描述书包里的物品。
4.引导学生讨论做学生的责任,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整理好课文教材、学生书包。
–设计提问和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
2.导入:–引入《小书包》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正文:–课文朗读和讲解。
–学生展示书包并描述。
–讨论学生对自己学习用具的态度。
4.拓展:–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对学习用具的态度。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习用具的重要性。
五、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表现:–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朗读课文,积极展示自己的书包。
–学生在讨论中表达了对学习用具的重视和珍惜。
2.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学生对《小书包》的理解有所加深。
–学生对学习用具的态度有所提升,增强了责任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故事的兴趣。
但在课程设计和引导方面,有待加强: 1. 需要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2. 在引导讨论学生对学习用具的态度时,应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而非仅仅展示自己书包里的物品。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上就是本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公开课教学的反思,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7 小书包》教学反思

2024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7 小书包》教学反思《小书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展现了小学生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让学生认识这些文具,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书、包、尺、作、业、本、笔、刀”等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等字。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学生了解了书包里各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字。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说出书包里有哪些文具,从而引出课文中的生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生字,如“书、包、尺”等,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识字;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如“作、业、本”等,我采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进行识字。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关键笔画。
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儿歌、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观察、思考、表达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儿歌。
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然后让学生跟读、自读、指名读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还加深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书包里还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用途。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还拓展了思维,丰富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认识“勹、亻、q”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认识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认清字形,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
1、师引导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
(认读“书”为翘舌音。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猜猜它们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出示词语(配图):
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小朋友们读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书包里到底有哪些宝贝呢它们又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我”的书包里有什么(板书: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
比较记忆:“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师: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早、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4、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
范写难写的字。
5、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
四、拓展练习,整理书包
1、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请学生介绍: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放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小结: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爱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
教学反思
《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小书包》教学反思。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书包里的文具等学习用品,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不仅认识这些学习用具,而且学在生活中自己识字,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多样识字,扎实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猜字谜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教学反思《《小书包》教学反思》。
写字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然后范写,再让学生描红临写,最后展示评价,给学生了正面的引导,孩子们都开始练字,只要发现老师书写不规范的地方就直接指出,来看来孩子们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
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以,课堂上,开展了“整理书包”的游戏,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同时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并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
四、存在不足之处
1.但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说话时用词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完整,针对这点,今后还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在组织学生学习朗诵儿歌时,能够注重提醒学生对儿歌的情感处理,但是对于儿歌、诗歌类的朗诵方式还需提高,完整但过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