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伤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战伤救治技术 ppt

战伤救治技术 ppt

包扎术
-
31
目的:
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 固定敷料 压迫止血
注意事项:
1、动作要轻巧。 2、接触伤口的敷料应保持无菌。 3、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适宜。 4、打结要避开伤口部位。 5、密切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及时松
解过紧的包扎。
-
32
包扎材料
1)三角巾 带状三角巾 顶角、底角及顶角系带折叠成带状 燕尾式三角巾 将三角巾在顶角附近与底边中点折叠 成燕尾式
急救步骤: 通气、基础生命支持
止血、止痛 包扎 固定 搬运
-
3
止血
-
4
战争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出血,据统计约占死亡总 人数的30%-40%。因此,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 之首。
不能将泥沙、香灰、药物、烟丝等撒在伤口上。 否则容易引起创口感染,甚至导致破伤风和气 性坏疽,后果严重。
Hale Waihona Puke -5成人总血量约5000-6000ml,约占体重的 7%-8%。
战伤救治技术
-
1
《战伤救治规则》2006版
全军卫生人员都应当掌握战(现)场救治 技术;
战伤分级救治,分为战(现)场急救、紧 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5 个基本救治环节。
提高基层官兵战场自救、互救能力,降低
-
2
五大急救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通气
六大技术:基础生命支持
-
23
颈部伤口填塞止血法
将健侧上臂作为支架加压包扎,不能直接将绷
带环绕颈部包扎,以防因出血、水肿而引起窒息。
-
24
4、止血带止血法
多用于四肢较大的不易控制的动脉出血。缺点是 压力控制不好或应用时间过长会导致肢体缺血坏 死。

战伤救护ppt课件

战伤救护ppt课件

战伤救护的基本原
02
则与流程
现场评估与分类
评估环境安全
在处理战伤时,首先要确保救援 人员和伤者的安全。评估现场是 否安全,如有必要,应将伤者转 移到安全区域。
分类处理
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进行 分类处理。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 重伤者,轻伤者可稍后处理。
紧急处理原则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止 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VS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确保关键的医疗物 资能够及时送达战场,为救治工作提供必 要的支持。
时间紧迫与环境恶劣
时间紧迫
在战场上,救治的时间非常有限,必须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
环境恶劣
战场上环境恶劣,可能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增加了救治工作的难度 。
快速反应与适应性
提高医疗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 恶劣的环境中有效地进行救治工作。
爆炸伤救护案例
总结词
快速寻找伤员、评估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势
详细描述
爆炸伤可能造成身体多处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需要迅速找到伤员并进行初步评 估。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势,如控制大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注意保 护暴露的脏器。
化学武器伤救护案例
总结词
快速识别、隔离、使用防护器材、及 时就医
战伤救护的挑战与
05
解决方案
缺乏专业医疗人员
医疗人员不足
在战场上,专业医疗人员的数量往往不足,这使得伤员无法 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救治。
培训与指导
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战伤救治技能和知 识,以便在战场上能够更好地救治伤员。
医疗资源不足
医疗物资匮乏
战场上医疗物资的供应往往不足,这限 制了救治工作的进行。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担架搬运
使用担架搬运时,应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保持 身体平稳,避免过度颠簸。
车辆搬运
如果伤员伤情严重,应使用车辆搬运,将伤员送 往医院救治。
搬运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注意保护伤员
在搬运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伤员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因搬运不当导致伤情加重。
注意自身安全
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自 身受伤。
骨折固定技术
Improve public health and wellbe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a fracture.
Reduce
the
incidence, duration
and severity of
hospitalization.
骨折固定技术
P
R
人工呼吸(每次开放气道后进行): 捏住患者鼻孔,吹气两次,每次吹气 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隆起。
开放气道(每次按压后进行):通过 抬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患者气 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CPR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注意事项
确保按压深度和频率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开放气道时避免过度抬 头导致颈椎受伤;人工呼吸时避免吹气过量导致胃部扩张。
急救流程与团队协作
要点一
总结词
急救流程和团队协作是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急救过程中,遵循标准的急救流程至关重要。从接到急 救报警开始,急救人员应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 每一步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团队协作也是成功的关键 。不同专业的急救人员应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共同完成救治任务。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弥补个人能力 的不足,提高整体救治效果。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4 处理骨折和拉伤
了解急救处理骨折和拉伤的原则,以减轻疼 痛和避免并发症。
知道如何使用急救设备
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学习使用AED对心脏骤停进行 电击式除颤。
急救包
了解急救包中的常见物品及其 用途。
急救药品
掌握一些基本急救药品的使用 和剂量。
调度急救人员
1
拨打紧急电话
学习如何快速拨打紧急电话并提供关键
灵活应变
2
信息。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
应急措施。
3
提供急救前准备
了解如何提供急救前的重要信息和场地 准备。
对儿童的急救
儿童急救技巧 窒息 烧烫伤
溺水
急救要点 掌握儿童窒息的急救步骤和方法。 学习处理儿童烧烫伤的紧急措施和疼痛缓解方法。
了解儿童溺水的急救方法,以确保其安全和复苏。
对老年人的急救
跌倒和骨折
学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急救处 理和预防措施。
心脏骤停
中风
掌握老年人心脏骤停的急救技能, 救助生命。
了解老年人中风的症状和紧急处 理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急救常识
1 眼部、鼻孔出血
学习处理眼部和鼻孔出血 的紧急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2 过敏反应
掌握应对过敏反应的急救 方法,减轻症状。
3 中暑和热衰竭
了解中暑和热衰竭的症状 和治疗方法。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PPT课件
急救是救援伤者生命的关键。本课件将介绍初步急救的重要性,帮助您了解 基本技巧,处理各种常见急救情况。
了解基本急救知识
1 意识和呼吸检查
2 心肺复苏术
学习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意识和呼吸是否正常。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技巧,以挽救心脏 骤停的生命。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ppt课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ppt课件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各 种开放气道操作时,须严格颈椎制 动以保护颈椎,必要时应数人合作。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 血容量占体重的8%(4000~5000m 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 (800~1000ml),就会出现头晕、心 跳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 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 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 命危险。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即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 肘;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 臂紧靠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 垫,屈膝;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 根部加垫,屈髋,用三角巾或绷带将 位置固定。但疑有骨折时忌用此法。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 出血,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 但损伤最大,可致肢体坏死, 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故应尽量少用。
橡皮止血皮条(橡皮条) 止血带
气性止血带(血压计袖带)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 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 必须延长,则应每隔1小时左右松开1~2分钟。
• 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转运 及进一步处置。
• 避免勒伤皮肤。 • 缚扎部位原则上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
但上臂止血带不能缚在中下1/3处,而应在中上 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 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 使血流阻断不全。
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分为普 通三角巾和带形、燕尾式三角巾。 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 位;缺点是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 固。
包扎材料:三角巾、绷带 包扎方法: (1)头部包扎 • 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伤口 • 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额面部外伤。 • 双眼包扎:适用于眼部伤口。 • 头部三角巾“十”包扎:适用于耳、颞部、

《创伤急救五大技术》PPT课件

《创伤急救五大技术》PPT课件

通畅气道的方法
二、清理气道
对因呕吐或外伤引起的气道阻塞,急救者将一手的示指经伤员颊部伸入 口腔将呕吐物或异物、血凝块抠出口腔之外。
伤员有呕吐,在没有颈椎骨折的情况下,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 防治呕吐物误吸入肺内而造成窒息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通畅气道的方法
三、口咽通气管通气
张开口,去除异物及假牙,通 气管的凹面向上插入口腔内
第二章
创伤急救五大技术
一、畅通气道
通畅气道的方法
一、仰头抬颌法
伤员处于水平仰卧位,急 救者在其头侧,一手掌根横放 在伤员额部向下用力,另一手将示指和中指放在伤员颌骨部用力 向上抬,使下颌角与地面呈90°角
压前额→头后仰 + 托下颌→颈伸直 + 张口
怀疑有颈椎骨折时,则不要将伤员头后仰,抢 救者两手将伤员下颌角向上抬即可。
当插至咽后壁时,将通气管 旋转180°。
通畅气道的方法
四、膈下上腹部推压法 排除气道异物梗阻的首选方法
患者神志清醒时,采取站立或坐位,急救者站在伤员背后,用双手臂从伤 员腋下至胸前,一手握拳,将拇指关节朝向伤病员上腹部正中剑突下,另 一手紧握此手,快速用力向上向内推压,连续4~6次。
患者神志不清时,将患者平卧于地,急救者跪在伤员大腿一侧,或两只脚跪 在大腿两侧,用一手掌根按于伤病员的上腹部正中剑突下,另一手直接放在 这只手上,迅速向上向内用力推压4~6次。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 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 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 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 下拉出固定即可。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 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止血技术
迅速控制出血是战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可以有效防止伤员因失血过多而休 克或死亡。
操作方法
使用止血带、止血纱布、止血药等止 血工具,根据不同出血部位采取相应 的止血措施。
止血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步骤: 1. 检查伤口,判断出血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
2. 选择合适的止血工具,如止血带、纱布等。
使用夹板、绷带等固定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固定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步骤: 1. 检查伤员骨折部位,判断骨折类型。
2.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夹板、绷带等。
固定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3. 将夹板放置在骨折部位,并进行固 定。
4. 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导 致血液循环障碍。
搬运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02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
止血技术
止血方法
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等。
注意事项
止血时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以 免造成组织损伤;止血带应定期 放松,避免长时间压迫。
包扎技术
包扎材料
绷带、三角巾、纱布等。
包扎技巧
环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等。
注意事项
包扎时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过紧或过松。
3. 搬运过程中保持伤员姿势稳定,避免二次损伤。
4.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通气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通气技术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战伤急救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以有效防止窒息和吸入性损伤。
操作方法
根据伤员情况采取相应的通气措施,如清除 呼吸道异物、开放气道等。
通气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01
步骤: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
目 录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医学精品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医学精品
• 战伤救治必须在火线上(发生损伤的现
场)着手实施。
• 五项急救基本技术不担要求卫生人员熟
练掌握,而且平时应在指战员和民兵中 普及练习,以备战时开展自救互救,减 少部队的伤残减员。
战伤急救基本技术
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战伤救治原则1 (treatment of war wound)
• 1.快抢快救,先抢后救.
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 要用于暂不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
•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 ①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
间,优先后送伤员。
• ②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如必须继续
阻断血流,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
• ③要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
(三)包扎
•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敷料和帮助
止血。
• 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
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 无论体积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
适度。
• 包扎注意事项:
⑴包扎前要观察伤口、判断出血性质,使用适合方 法包扎 ⑵不敷洒任何药物 ⑶脱出的肠管不要立即还纳. ⑷四肢开放骨折不要立刻复位,包扎固定. ⑸开放性气胸应加盖不透气材料.
• 1.指抠口咽法 一手用拇、示指拉出舌头,另一
手示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将血块、异物取 除。
• 2.拍背法 使伤员上半身前倾或半俯卧;一手支
托其胸骨前,用另一手掌猛击其背部两肩胛骨 之间,促使咳嗽将上呼吸道的堵塞物咯出。
• 3.垂俯压腹法(腹部冲击法/Heimlich法)从背
侧用双手臂围抱伤员上腹部,将伤员提起使其 上半身垂俯,用力压腹,促使上呼吸道堵塞物 吐出、咯出。

(参考课件)战伤救治技术

(参考课件)战伤救治技术
解过紧的包扎。
32
1)三角巾 带状三角巾 顶角、底角及顶角系带折叠成带状 燕尾式三角巾 将三角巾在顶角附近与底边中点折叠 成燕尾式
33
34
2)纱布绷带
纱布绷带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透气好、有足够拉力,而 且费用便宜。
由长条纱布制成,有多种规格。宽5cm、8cm,长600cm。 太宽不便于缠绕,太窄不易层叠。
8
9
1、指压止血法
紧急时在出血动脉近侧用力将动脉压于 骨骼上,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血管大出 血的临时止血。
10
1)一侧额、颞、头顶 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前 颞浅动脉止血
11
2)一侧颜面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面动脉, 面动脉位于下颌
角前方约1厘米的凹陷处。
12
3)一侧头面部大出血
用拇指压迫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 骨,将颈总动脉压向第六颈椎横突止血。必须注 意,压迫时间不宜超过10min。严禁双侧同时压 迫。
1
全军卫生人员都应当掌握战(现)场救治技术; 战伤分级救治,分为战(现)场急救、紧急救治、
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5个基本救治环节。 提高基层官兵战场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战斗减员
率、伤残率,适应我军战场急救的需要。 最大限度保障官兵生命健康安全,维护部队的战斗
力。
2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通气
3、微孔聚丙烯管状急救绷带。
透气性好,吸收功能强,止血效果好,不易与创面粘连。
22
3、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臀部等较大而深的伤口。 方法:
先用1-2层大纱布块贴于伤口上,然后向内填塞 纱条或纱块,外面加压包扎固定。或用粗线、不锈 钢丝等将皮肤拉拢(但不缝紧),使伤腔内有一定 压力而止血。3-4日后更换填塞的敷料。缺点是止血 不彻底,同时有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战伤救治技术PPT课件

战伤救治技术PPT课件

.
45
嘱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将三角巾折叠成 带状,中段压紧覆盖的纱布,两端在健侧手臂根 部打结固定。
.
46
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 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 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 料上,燕尾底部与系带包绕 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燕尾 角分别经胸、背拉到对侧腋 下打结固定。
.
单肩三角巾包扎
47
.
26
2)气压止血带
用袖带绕在肘、膝以上部位, 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一般上 肢300mmHg,下肢400600mmHg)缺点是携带不便。
.
27
上肢充气压力200-300mmHg,下肢400-550mmHg. 压力适中,过大或不足均可造成神经损伤。不足压力使肢体
静脉充血而 造成神经的出血浸润。 充气间隔时间:上肢少于1小时,下肢1.5小时,隔3-5分钟再
适用于颈部、臀部等较大而深的伤口。 方法:
先用1-2层大纱布块贴于伤口上,然后向内填塞 纱条或纱块,外面加压包扎固定。或用粗线、不锈 钢丝等将皮肤拉拢(但不缝紧),使伤腔内有一定 压力而止血。3-4日后更换填塞的敷料。缺点是止血 不彻底,同时有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
23
颈部伤口填塞止血法 将健侧上臂作为支架加压包扎,不能直接将绷带环绕颈部包扎,以 防因出血、水肿而引起窒息。
于趾根部环形包扎2圈, 斜过足背绕踝部,再斜
过足背与前圈交叉,绕
足底回原处,形成螺旋
形包扎,最后踝上环绕2 圈固定。
.
全手绷带包扎法 踝关节绷带包扎法40
三角巾包扎
.
41
适用于头顶外伤。先在
伤口上覆盖无菌敷料
(下同,不再重复),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两
指宽放在眉间上部,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课件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通气 止血 包扎 骨折固定 搬运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
• 日常生活的各种以外创伤、体育运动时的
创伤以及各种暴力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创伤 , 非常常见。对这些伤病员进行现场初步 急 救,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正 确 的搬运,也十分重要。
第一节通气
• 六、环甲膜穿刺和造口术
操作时,手术者一手固定患者的气管和皮 肤,另一手用手术刀在环甲膜上先作一1cm 长短的皮肤横切口,用刀尖穿通环甲膜并 旋转90度,以保持环甲膜确实敞开。然后 插入气管导管或其他可用作通气用的导管 。 该手术可用与自主呼吸空气、氧气,人 工 通气或气管内吸引。
第二节 止血
• (4)单眼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其上1/3处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
端绕经枕部向健侧耳上额部并压上上端带巾,再绕经伤侧耳上,枕部至健侧耳 上与带巾另一端在健耳上打结固定。
• (5)双眼三角巾包扎法 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眼上,用带形三角巾从头后部拉向
前从眼部交叉,再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
• (6)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小范围伤口三角巾包扎法 先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伤
• 创伤救治必须在创伤现场尽快实施,正确
的现场处理和救治越早,后送越快,对提 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就越有利。
第一节通气
• 一、头后仰
伤员取仰卧位,头、颈、胸处于同一轴线 , 双肩略掂高。操作者一手置于伤员前额 向 下用力,通过一上一下的配合,使患者 头 向后仰,口微张。
第一节通气
• 二、稳定侧卧位法
部,将带形三角巾放在下颌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经双耳分别向上提,长的一 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然后将短端经枕部、对侧耳上至颞侧与长端 打结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小缺血组织范围)。a、 皮肤保护,松紧适宜;b、位置。上肢:上臂中上1/3, 不应缚在中-下1/3处 ;下肢:大腿上1/3.b时间;c、1 小时放松一次;d、前臂/小腿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 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25
(三)包扎
•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敷料和帮助 止血。
17
战伤急救基本技术
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18
战伤救治原则1 (treatment of war wound)
• 1.快抢快救,先抢后救. 2.全面检查,科学分类. 3.在后送中连续检测与治疗 4.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5.先重后轻,防治结合 6.整体治疗.
19
救治原则2
• 救治技术方面遵循以下原则: 1、先抢后救; 2、全面检伤,科学分类; 3、连续监护和后送相结合; 4、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5、先重后轻,防治结合; 6、局部处理与整体功能调整相结合。
21
• 1.指抠口咽法 一手用拇、示指拉出舌头,另 一手示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将血块、异物 取除。
• 2.拍背法 使伤员上半身前倾或半俯卧;一手 支托其胸骨前,用另一手掌猛击其背部两肩胛 骨之间,促使咳嗽将上呼吸道的堵塞物咯出。
• 3.垂俯压腹法(腹部冲击法/Heimlich法)从背
侧用双手臂围抱伤员上腹部,将伤员提起使其 上半身垂俯,用力压腹,促使上呼吸道堵塞物 吐出、咯出。
24
•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 ①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 间,优先后送伤员。
• ②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如必须继 续阻断血流,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
• ③要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 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 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加以绞棒绞紧作为止血 带(勿过紧)。
战伤急救五项技术
1
概述
• 现代武器使战伤有以下特点:烧伤、多 发伤、复合伤冲击伤等,伤情重、伤情 复杂、处置难度大。
• 新型武器,如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 声武器合动能武器的使用。导致新的损 伤类型。
2
救治基础
• 卫勤: 1、立足于机动保障,定点保障和机动保 障结合; 2、以现场急救与紧急医疗救治为重点。 分级救治、治送结合; 3、优先预防。救治与医学防护为安全和 防卫结合; 4、军民结合,协同救治。
20
(一)通气
• 伤员的鼻咽腔和气管,被血块、泥土或呕吐 物等堵塞,或昏迷后舌后坠,均可造成窒息, 应立即选用下列方法,恢复呼吸道通气。
• 方法: 击背、指抠咽喉、推压腹部、气管插 管、环甲膜穿刺.
• 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resuscitation of cardiac arrest and apnea) 4分钟内的有效复苏,存活率可达50%,超过 10分钟者基本为0.
• 第三类:潜在性创伤,性质尚未明确,有可能需 要手术治疗,应密切观察,并作进一步检查。
12
提问2
• 张力性气胸、“连枷胸”是什么?其危 险性是什么?
13
处理原则
• 早期清创,严禁缝合。
14
伤标、或伤票
• 伤员分类用伤标和分类牌作为标志,挂在胸前 醒目的部位,使各级工作人员能迅速识别。
• 伤标样式有统一规定,用布条或塑料条制成, 重伤用红色条,骨伤用白色条,放射性 伤用蓝色,传染病用黑色条,化学性伤 用黄色条。
• 分类牌是救治机械内部使用,表示治疗分类和 后送分类,样式可由各单位自定,但应容易识 别,以提高救治和后送的工作效率。
15
•重伤用红色条 •骨伤用白色条 •放射性伤用蓝色 •传染病用黑色条 •化学性伤用黄色条
16
战伤急救基本技术
• 战伤救治必须在火线上(发生损伤的现场) 着手实施。
• 五项急救基本技术不担要求卫生人员熟练 掌握,而且平时应在指战员和民兵中普及 练习,以备战时开展自救互救,减少部队 的伤残减员。
• 伤员同时或相继受到放射损伤和一种以 其它非放射损伤。
7
化学复合伤
• 指毒剂中毒合并各种创伤,或创伤伤口 倍毒剂污染而造成的损伤。
8
提问1
• 多处伤、多发伤、联合伤、复合伤的概 念和异同?
9
火器伤的病理
局部病理改变为: • 原发伤道区: • 挫伤两种作用力: • 前冲力 可直接破坏组织,是组织撕裂性损
• 2.压迫包扎法 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敷料 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 3.填塞法 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 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待充填其中,外面 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 机会。
• 4.止血带法 能有效地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 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 要用于暂不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
• 4.托颌牵舌法 昏迷伤员的舌后坠堵塞声门, 应用手从下颌骨向前侧托起,解除舌后坠对气 道的阻塞。
22
(二)止血
• 战伤止血法有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 用。
23
• 1.指压法 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大骨的浅面。 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5颈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 骨干上,等等。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3
火器伤
• 火器伤(firearm wound):以火(炸) 药为动力发射的武器所造成的机体组织 损伤。
4
冲击伤 ( Blast injury )
• 冲击波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
5
创伤复合伤 (Combined injury)
• 指伤员同时或相继受到不同伤类的损伤。
6
放射复合伤 (Combined radiation injury)
伤的致伤因素。 • 侧冲力,它与伤道垂直,并以压力波的形
式向四周扩散,使组织形成比原发伤道直 径大数倍甚至数百倍的瞬间空腔,造成四 周组织和骨的损伤。
11
判断伤情
• 第一类:致命性创伤,如危及生命的大出血、窒 息、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
• 第二类:生命体征尚属平稳的伤员,如不会影响 生命的刺伤、火器伤或胸腹部外伤,可观察或复 苏1`2小时,争取时间做好交叉配血及必要的检查 并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 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 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