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 ,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 一准则 ,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 。威密尔所提 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 ,意思是 “目的” 。根据目的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 就是 “目的法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 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 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情况下 , “目的” 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德国功能主义流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 — —功能派翻
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 笔译)是一种行为。其 理论的重点表现在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 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起,前苏联的文学翻译得到发展的同时,翻
译研究也得到长足的进展。其最大特点就是一开始就和文 学翻译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这时还是注重翻译作品的艺术 性。文艺学派开始于当时的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为蒂 尼亚诺夫。
楚柯夫斯基的《崇高的艺术》一书问世后,被视为前苏联
译坛文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此书立足于大量丰富的翻译 实践,探讨了使翻译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途径。
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出版,立刻引起广泛赞誉。正
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此后,分别于1993年何1995年,又出版了《翻译短评》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和《翻译短评(第二集)》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 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种 效果 ,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 。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科学派讲诉PPT课件
语言学理论着眼于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他精通这种语言而 且不受与语法无关的种种条件的影响,如记忆限度、注意分散、兴趣 转移和实际运用语言时所犯的错误。 (Chomsky,1965:3—4)
• 而且,乔姆斯基将说话主体(speaking subject)理想化,赋予其创造 性使用语言的特别能力。在理想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意外及口误等 均被排除在乔姆斯基的模式之外,但是福科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了解说 话主体及其内在性质具有和“正确的”表达同样的重要性。
• 因此,乔姆斯基的理论中有两种运动存在——通过短语结构规则从基 础到深层结构,然后通过转换规则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
• 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反映了人脑内在的无意识的活动,深层结 构决定句子内在的意义,表层结构则决定句子的发音。
6
• 许多人就乔姆斯基对人脑结构及其如何“获得”语言的看法从哲学上 提出了反对意见,批评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结构的证据并不是以实际存 在的语言(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实际如何使用语言)为根据的,而是基 于那些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找到的句子。
• 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 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 作品味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拨。
• 很显然,翻译需要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来指导,而语言学的发展和所取得 的成果为翻译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 Bloomfield的结构语言学和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 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
• 奈达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这一模式,只借用了后两部分来强化自己的理 论。
4
• 乔姆斯基与奈达的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因与研究内容。 •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探索人脑的结构,讨论语法的普遍规则及普遍词汇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评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一、美国翻译培训派1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2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3庞德:细节翻译理论、4威尔:翻译的矛盾;二、翻译科学派1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2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3威尔斯:翻译的科学、4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三、早期翻译研究派1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2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3霍姆斯4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四、多元体系派1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2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3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4图里:目标系统;五、解构主义派:1福科:解构原文、2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3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4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5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评述1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2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3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4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5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6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7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8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9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
[当代西方翻译等值理论回顾]当代西方主流的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等值理论回顾]当代西方主流的理论翻译的等值(equivalence,有人翻译成对等)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西方,从18世纪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在其著作《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等值原则”,到费道罗夫再次关注该理论并于1953年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作用相符、语言与文本相符”的等值理论,等值理论逐渐受到西方翻译理论家的重视,各理论家也纷纷提出自己对等值的看法,如雅各布森的差异值理论、奈达的动态等值理论等,都大大地发展了等值理论并进而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以下笔者将分4个派别来详述各派对于等值理论的探讨。
一语言学派中对等值理论的探讨较有影响的主要是雅各布森和卡特福德1 雅各布森的等值理论主要有两点:(1)提出“在语际翻译的层面上,一般在符号单元之间没有完全对等。
”此处的符号单元实质上就是单词或词组。
即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字与字,词与词是不可能完全对等的。
如英语中“cup”一词在汉语中的对应词是“杯子”,但事实上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的解释,cup指“a small round container with a handle,that you use to dri nk tea, coffee etc.”而汉语中的“杯子”一词显然不止包含cup,还应包含glass、vessel等容器。
因此,即使是最常用的词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语言是不可译的,“种种信息可以对外来的符号单元或信息做出充分解释。
”即可以用目的语的完整信息来解释源语的信息,以达到意义上的等值。
(2)根据雅各布森的观点,还提出“差异等值”的理论。
“意义和对等的问题主要在于语言结构和语言用语中的差异,而不在于强调一种语言能否表述以另一种口头语写成的信息……即跨语言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一定的语法和辞汇形式。
”这段话表明,首先雅各布森承认语言的可译性,同时跳出了直译和意译的束缚,提出了差异等值。
西方当代翻译三个源头
Thank You
Good Luck!
二、现代主义 (Modernism or Modernity)
1、范围: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词,在各个国家 现代主义的断代时间不同: 1)法国:19世纪 90年代至纪40年代。 2)德国:19世纪90 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3) 英国:20世纪初期 到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4)美国: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现代”共有“五反”:
反本质主义(anti-essentialist)、 反目的论(anti-teleological)、 反基础主义 (anti-foundationist)、 反反映论 (anti-representationist)、 反现实主义意义论 (anti-realistimplications)。
3)重翻译的艺术性,倾向于今日所谓原语取向。 代表人物:德莱登(翻译授役于原作,“因 应论”) 4)德国古典主义译论对西方现、当代译论影响。 代表人物:歌德(SL文化与TL文化融合共生: 使SL文化融入TL文化)、施莱马赫(翻译的基 础是正确的理解)、洪堡( “语言决定思维和 文化论”、“语言特殊性决定翻译中的不可译 性”、 “翻译过程是解释过程论”)。
另一方面,后现代一词中的“后”字也表明 了对此前之物的一种依赖和连续关系,这种依赖 和连续关系使得某些批评者认为后现代只是一种 进一步强化了的现代性,是一种超现代性,“现 代性的一种新面貌”,或是一种现代性之内的 “后现代”发展。因此,用“后现代主义者”一 词来称谓哲学、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领域中的 后现代倡导者。
4、传统要义:
1) 重对应,尤其是SL-TL 意义对应。 代表人物:西塞罗(倾向于意译)、贺拉 斯(将审美感性融入意义抉择,着眼于修辞)、 昆体良(意义对应部排斥译文的原创性) 2) 重文体考量,倾向于今日所谓的译语取向。 代表人物:哲罗姆(翻译是对原文的征服 论者理论)、奥古斯丁(古典符号学先驱之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doc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西方翻译史,按照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的划分,可分为古代翻译、中世纪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近代翻译和现代翻译。
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可遵循这一分期。
一、古代时期西方翻译理论发韧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l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为标志。
他在这篇演说中声言:“我认为,在翻译时,逐字翻译是不必要的,我所做的是保留原文的整体风格及其语言的力量。
因为,我相信,像数硬币一样地向读者一个个地数词,不是我的责任,我的责任是按照他们的实际重量支付给读者。
”这段话首次对直译和意译进行了区分,并明确提出反对逐字翻译。
他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翻译希腊文学典籍以及基督教《圣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语文学的,主要注重原文的文学特征,热衷于讨论译者是该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
二、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罗马神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曼里乌·波伊提乌(ManliusBoetNus,480?-524?)。
他提出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是,纵观整个中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仍然末成系统。
在波伊提乌之后,翻译理论研究在较长时间里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l7世纪初止。
这一时期是西方各国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飞跃期。
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德西德利乌。
伊拉斯摸(DesNerjusErasmus,1466?一1536)和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一l546);法国的雅克·阿米欧(JacuesAmyot,1513—1593)和艾蒂安·多雷(EtienneDolet,1509一1546);英国的乔治·查普曼(GeorgeChapman)。
伊拉斯摸认为:(一)翻译必须尊重原作;(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科学派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
科学派
中文翻译科学派是当代西方中文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关注翻译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该流派强调翻译是一种科学的活动,需要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吴立言、邱立本、孙振威、韦沛然等。
他们在研究中文翻译理论方面,采取了基于现代语言学和翻译学的方法,强调翻译必须建立在对原文和译文语言本质的准确理解基础上。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重点包括翻译的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他们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信息、灵活运用语言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研究翻译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句法结构分析、语义转换、文化背景的考虑等。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中文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翻译教学和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
同时,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还促进了中西方翻译理论交流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总之,中文翻译科学派是当代西方中文翻译理论的一支重要流派,以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特点。
他们的研究对中文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学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第三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翻译学研究空前繁荣,翻译思想异常活跃,翻译研究呈现出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既对立有互为补充的多元特征。
重点人物:奈达将当代翻译理论的流变表述为从语文学,语言学,交际学到社会符号学的发展轨迹根茨勒将当今翻译理论分为北美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起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结构主义派五大流派曼迪将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大致分为翻译的功能理论,话语与语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文化研究和翻译的哲学研究贝克尔概括为交际与功能研究,语言学研究,心理语言与认知研究和符号学研究本章概括为:语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的哲学研究翻译的文化研究第一节翻译学传统与语文学翻译研究纽马克20世纪50年代以前统称“前语言学”翻译研究,认为这段时间缺少对翻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属于“前科学”的研究,纽马克以重大翻译活动为标志划分翻译理论发展阶段。
斯坦纳1,古典翻译理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2,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以维纳,奈达,穆楠和卡特福德为代表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谭载喜将漫长的西方翻译史划分为六个时期:1)发轫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肇始阶段;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3)中世纪时期;4)文艺复兴时期;5)近代翻译时期,即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本章节将西方翻译理论粗略的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基本上属于奈达的语文学的翻译研究1,古代翻译理论公元前3世纪到欧洲中世纪结束为止(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公元前285年,72学者对《圣经》的翻译,众多学者,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和奥古斯丁。
人物: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奥古斯丁西塞罗认为:翻译必须符合听众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并能打动读者听众,翻译要传达的事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文学翻译是再创作,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新发展
三、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它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 这一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和谐。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翻译是一 个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译者需要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寻找与原文最匹配的译文, 以实现整体生态的平衡。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导我们在翻 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理论主张 翻译时应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力求使目标语读者在阅读翻译文本时能够产生与 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功能对等理论强调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以及在翻 译过程中应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语气和语境。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 的框架,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更准确、更自然的表达。
六、结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新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来认识和理 解翻译这一复杂的过程。这些新发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知识,也为我们提供 了更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积极 和学习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
四、后殖民翻译理论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翻译的影响。这一理论主张 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源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反对文化霸权和殖民文化的单一化。 后殖民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保持中立和客观,避免将某种特定的文 化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文化。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翻译在不同文化交流中的 复杂性和多元性,并引导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新发展
目录
01 一、文化翻译观
03 三、生态翻译学
02 二、功能对等理论 04 四、后殖民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入翻译策略探究文学翻译并不单纯地只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是停留在语言内部,忽视了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权力话语。
在后殖民语境下,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导致了强势文化(宗主国)与弱势文化(殖民地)之间的权利差异,翻译文本根本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转换。
因此21世纪的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考虑翻译策论的选择与使用。
一、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是以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印度裔美国学者盖娅里特·斯皮瓦克和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为代表的“三剑客”。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
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反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延续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其独有的研究路径“权力关系的透视”介入到对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的研究。
他们围绕“权力关系”、“翻译的政治”和“归化与异化”等核心问题,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政治问题。
后殖民主义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翻译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的工具。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专注于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文本外部因素的制约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借助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
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西方译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_当代翻译理论_评介解读
《中国翻译》1998年第4期・书评・当代西方译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当代翻译理论》评介尹玲夏最近几年, 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译学研究发表了不少看法, 特别是就如何认识借鉴西方译论, 推进我国译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 加拿大翻译理论家罗伯特·拉罗斯于1989年出版的《当代翻译理论》对我们这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里, 我们作一评介。
《当代翻译理论》于1989年由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问世后在西方翻译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书中, 作者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80年代末的西只是跟内地的拼音标准有一些不同。
三、对解决两地译名差异的一些看法两地的译名差异,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加以解决。
(一鉴于香港已回归祖国, 造成两地译语差异的许多历史原因已不复存在, 随着汉语教学在香港地区的进一步加强和普通话的推广, 实现两地译语统一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 两地翻译工作者应携起手来, 共同探寻解决两地译语差异的有效办法, 尽快实现译语统一。
(二考虑到两地译语的差异是过去长时间形成的, 语言的使用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因而, 在当前, 解决两地译语统一的总原则, 应是:努力求大同, 允许存小异。
举例来说, 中国人名的英译, 香港同胞就可不必急于按汉语拼音来拼写或拼读。
(三为解决两地译语差异, 当务之急是由两地各有关译校部门联合成立统一的译名划一56方翻译理论界的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论著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对这些论著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对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 作者还通过阐述译本评价的诸多要素, 明确提出了译本评价的原则和标准, 并佐以大量的翻译实例予以论证。
全书融理论综述、评介与个人探索为一体, 结构合理, 论述严密, 评价得当, 受到了西方翻译理论界普遍好评。
《当代翻译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部颇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自古罗马西赛罗(Cicero)、贺拉斯(Horatius)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
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
尤金·奈达(E. U. Nida)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根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翻译理论划分为五个基本流派:“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课学派”、“早起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结构主义派”。
张南峰、陈德鸿(中国香港)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六大学派:“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
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大学派:“布拉格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和“交际理论派”。
一、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Trubetskoy)、罗曼·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主要论点:①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②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罗曼·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①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主要翻译流派及学者语言学派翻译理论Roman Jakobson 罗曼·雅科布逊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Peter Newmark 彼得·纽马克J. C. Catford 约翰·卡特福特,英国Eugene Nida尤金·奈达,美国Basil Hatim巴兹尔·哈蒂姆Mary Snell-Hornby玛丽·斯奈尔—霍恩比阐释学派翻译理论George Steiner乔治·斯坦纳,英国Antoine Berman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Katharina Reiss 凯瑟琳娜·莱斯,德国Hans Vermeer 汉斯·弗米尔,德国Christiane Nord 克里斯汀娜·诺德,德国文化学派翻译理论James Holmes 詹姆斯·霍姆斯Itamar Even-Zohar伊塔玛·埃文—佐哈,以色列Gideon Toury 吉迪恩·图里AndréLefevere安德烈·勒菲弗尔Susan Bassnett苏珊·巴斯奈特,英国Theo Hermans西奥·赫曼斯,荷兰解构学派翻译理论Walter Benjamin瓦尔特·本雅明,德国J. Jacques Derrida 雅克·德里达,法国Paul de Man保罗·德曼,美国Lawrence Venuti劳伦斯·韦努蒂,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Sherry Simon雪莉·西蒙,加拿大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Barbara Godard 巴巴拉·格达德,加拿大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Douglas Robinson 道格拉斯·罗宾逊,美国Tejaswini Niranjana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印度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印度裔美学Else Ribeiro Pires Vieira埃尔斯·丽贝罗·皮尔斯·维埃拉,巴西苏东学派翻译理论安德烈·费道罗夫吉维·加切奇拉泽吉里·列维安娜·里洛娃。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二)
功能学派
凯瑟琳娜·莱斯——类型、题材及文本个性 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惯例
文化学派
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 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与文学多元系统 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 安德烈·勒菲弗尔——文本、系统、折射(文学)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西奥·赫斯曼——翻译研究及新范式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
罗曼·雅克布逊——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彼得·纽马克——语意翻译与交际翻译 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 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 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 玛丽·斯奈尔——翻译:跨文化活动
阐学派
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 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
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与翻译研究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 埃尔斯·维埃拉——超越性创造诗学
苏东学派
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 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 吉里·列维——翻译是选择性过程 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
解构学派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 保罗·德曼——评本雅明 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
女性主义
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 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 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 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
后殖民主义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科学派
• 许多人就乔姆斯基对人脑结构及其如何“获得”语言的看法从哲学上 提出了反对意见,批评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结构的证据并不是以实际存 在的语言(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实际如何使用语言)为根据的,而是基 于那些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找到的句子。 • 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学理论着眼于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他精通这种语言而 且不受与语法无关的种种条件的影响,如记忆限度、注意分散、兴趣 转移和实际运用语言时所犯的错误。 (Chomsky,1965:3—4)
他不仅必须知道信息包含的明白的内容,而且还必须了解意义的细微 差别、字词的情感价值以及决定信息的“风格与感受”的文体特色……换 言之,除了需要具有翻译过程所涉及到的两种或更多种语言的知识外,翻 译者还必须对相关主题有全面的了解。(Nida,1964:150—151)
• 奈达的理论前提是原文的信息不仅可以被确定,而且也可以被翻译,从 而使译文接受者产生与原文接受者同样的接受效果。他的翻译理论强调 的不是形式等同(formal correspondence),而是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不是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而是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不是语言传递的“内容(what) ”,而是进行传递的“方式(how)”。译文读者所产生的反应应当与 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相似(essentially like)”;否则,就要对译文 加以适当变化以取得同样的反应(Nida and Taber,1969:202)。只要 译文能以与原文同样的方式起作用,译者就有权对原文中的话语、字词 及隐喻等进行修改。
这样的过程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更加有效,1)先把原文转化成结构上 最简单、语义上最明白的核心句;2)再将意义在结构简单的层面上从原语 转换到接受语;3)然后生成接受语中文体上的和语义上的对等表达。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翻译理论争妍斗艳,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20 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理论家开始从阐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话语权利、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角度去阐释翻译现象,出现了操纵派、多元系统派和功能派等多个派别。
其中,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是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
西方翻译理论从聚焦于语言和文本的微观研究,到论证社会、历史、文化对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多元的翻译研究格局,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翻译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培训班、多元体系翻译理论,以阐释学为基础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描写翻译研究等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由德国译论家Han 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译是人的一种行为。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威密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根据行为学理论,目的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它既是构成具体情境的一部分,又对情境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翻译也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
但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翻译亦有目的,且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确定。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的发展。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三大突破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
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
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
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1)语言学派的转向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尤金·奈达(Eugen A. Nida)卡特福特(J.C. Catford)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三大突破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
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
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
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1)语言学派的转向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1 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2 --1982 )俄国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了《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On Li nguistic Asp ects ofTran slation ”),他站在符号学的立场上把翻译理解为对“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
1. 他把翻译区分为三种类型:1.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2.语际翻译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跳出了历史上翻译研究常见的经验层面,体现了对翻译研究深层的理论思考。
2. 他对不同文化语境的差异也给予高度重视,认为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是向另一种符号系统的“创造性移位” (creative tran sposition )。
2 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 ( 1914 --)尤金•奈达在交际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
1他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认为语言除了传递信息外,还有许多交际方面的功能,如表达功能、认识功能、人际关系功能、祈使功能、司事功能、表感功能等,翻译就应该不仅传递信息,还传达以上所说的语言的各种功能,这也就是奈达所追求的翻译的“等效”。
2由于奈达把翻译视作一种交际活动,所以他在判断翻译的效果时也是从翻译所传递的信息量出发,认为翻译的效果取决于花最小的功夫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3 卡特福特(J.C. Catford ) (1917--)卡特福特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把翻译界定为“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 的文本材料(textual material )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并把寻求另一语言中的等值成分视作翻译的中心问题,从而提出翻译理论的使命就在于确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
4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彼得•纽马克认为完全照搬奈达的“等效”理论(重内容而轻形式)并不可取。
他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交际翻译致力于重新组织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语句明白流畅,符合译文规范,突出信息产生的效果;语义则强调译文要接近原文的形式。
语言学派的研究由于应用了语言学理论,使得翻译研究的结果显得比较“直观”,也比较“科学”。
但是,当语言学派的研究应用于文学翻译时,就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了,因为此时它面临的对象不单单是一门科学一一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这个对象的性质更多的是艺术。
因此,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学者不光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翻译问题了。
例如,布拉格语言学小组的奠基人之一维莱姆•马西修斯( Vilem Mathesius )早在1913 年就从等效翻译的角度指出:“……哪怕运用不同于原作中的艺术手段,也要让诗歌翻译对读者产生原作同样的作用……相似的,或接近相似的手段其效果往往未必相似。
因此,追求相同的艺术效果比追求相同的艺术手段更为重要,在翻译诗时尤其如此。
”这一小组的另一奠基人,也是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可布逊1930年在《论译诗》一文中也指出:“我认为,只有当我们为译诗找到了能产生像原诗同样功能的,而不是仅仅外表上相似的形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达到了从艺术上接近原作。
” 至于到了尤金•奈达提出的交际理论,强调原文与译文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这种背景在译文的接受效果中所起的作用后,语言学派的某些领域实际上已经与文艺学派的研究领域接壤,包括交际理论、符号理论等在内的一些语言学派理论中的许多观点也广泛被文艺学派所利用。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或是文学文本的风格、翻译的标准等问题上,研究者从各个领域切入到翻译研究中来,除了语言学、文学、外语教学外,还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电脑软件开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当代文化理论。
其实,即使是所谓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到后来也不可局限在纯粹的语言转换层面而不进入到文化研究层面。
文艺派理论翻译的文化研究,和语言学派一样,比较成规模的研究同样其始于20世纪的后半叶。
5 1957年西奥多•萨沃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 )的《翻译的艺术》(The Art ofTran slation )一书出版,书中提出了12条(实际上是六组相互矛盾的)原则。
这本书后来在西方一版再版,影响很大。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该书可以视作当代西方译学研究者重视文学翻译的理论问题的先兆。
雅式文章《论翻语问》对意大利谚语“ traduttore,traditore( 翻译即叛逆)”的分析启发了从文学和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的后来者。
1961年,西方译学界有两篇论文值得注目。
1. 美国学者让•帕里斯撰写的《翻译与创造》( Tran slation and Creation )2.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发表在《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年鉴》上的论文“文学的关键问题一‘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 as a Key to Literature")6让•帕里斯的观点:揭示了翻译的创造性价值译者用他自己的语言做诗人同样的工作,要花同样的努力去塑造同样的形象,构建同样的韵律。
努力的结果有时候并不尽人意,但我们毕竟从中可以看到,翻译不是一件雕虫小技,它确实是一种创造。
7罗贝尔•埃斯卡皮的观点:论证文学交际中的“创造性叛逆”的价值罗贝尔•埃斯卡皮从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上考察文学交际中的“创造性叛逆” 任何一他认为, 个概念一旦被表达、传达,它就被“叛逆”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文学作品使用的是通用的交际语言,这种语言带有一整套的象征,包含着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所以它不能保证每一个创作者都能正确无误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生动的现实。
从这个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叛逆”就更是不可避免了。
埃斯卡皮把文学翻译中的这种“叛逆”称为“创造性叛逆”,因为这种“叛逆”给原作注入了新的生命。
尽管埃斯卡皮这篇文章没有专门论述翻译,但是他的“创造性叛逆”的观点给我们深入思考、理解文学翻译的性质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其实作者本人也已经从这个角度出发,另外在其著名的专著《文学社会学》中对文学翻译展开了讨论,并提出:“如果大家愿意接受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一说法的话,那么,翻译这个带刺激性的问题也许能获得解决。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8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这一时期的著作可首推英国学者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 in er )的专著《通天塔之后--- 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这本书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乔治•斯坦纳认为,每当我们读或听一段过去的话,我们都是在进行翻译。
文学作品具有多方面的联系,文学翻译要做到“透彻的理解”,“从理论上说是没有止境的”。
但这番话并不意味着斯坦纳对文学翻译持悲观论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反对可译性的观点所依据的往往不过是一种片面的、只看一时而缺乏远见的见解。
”斯坦纳高度评价了翻译的功绩,他说:“文学艺术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历史真实感,有赖于没完没了的同一语言内部的翻译,尽管我们往往并不意识到我们是在进行翻译。
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我们的文明,就因为我们学会了翻译过去的东西。
”与语言学派的观点相比,斯坦纳显然进一步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思路。
20世纪70年代,在当代西方译学界还活跃着另一批学者,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的共同主张、观点和方法论把他们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独特的翻译研究理论。
其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 )埃文一佐哈尔(ItamarEven-Zohar)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 nett )朗贝尔(Jos© Lambert )梵•登•勃鲁克(R. van den Broeck)这批学者竭力想打破文学翻译研究中业已存在的禁锢,试图以有别于大多数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的方法,探索在综合理论(comprehe nsive theory )和不断发展的对翻译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文学翻译研究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