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合集下载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样品与浓硫酸共热。

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

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

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2nh3+h2so4——(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

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

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得。

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一)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

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1. 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

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 nm 附近(不同的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管,吸量管 标准蛋白质溶液:3.00 mg.mL -1溶液 0.9% NaCl 溶液,待测蛋白质溶液 (牛血清白蛋白)四、实验操作与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 、1.5、 2.0 、2.5 、3.0 mL 3.00 mg.mL -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5只10 mL 比色管中,用0.9% 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 石英比色皿,以0.9%NaCl 溶液为参比,在280 nm 处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280,记录所得读数。

由吸收曲线得出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

200300400-0.50.00.51.01.52.02.53.0A b s波长 (nm)Abs2. 样品测定:取待测蛋白质溶液3 mL ,按上述方法测定280 nm 处的吸光度。

平行测定三份。

五、数据处理1. 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蛋白质的浓度。

待测样品3mL 10mL试验次数 1 2 3吸光度0.499 0.500 0.501带入y=0.59533x+0.136得C 1=0.6097; C2=0.6114;C3=0.6131.C平均=(0.6097+0.6114+0.6131)/3=0.6114Cx=0.6114x10/3=2.038mg/mL标准偏差为:S={[(0.6097-0.6114)2+(0.6114-0.6114)2+(0.6131-0.6114)2]/2}1/2x10/3=0.0057相对标准标差为:RSD=S/Cxx100%=0.0057/2.038x100%=0.28%七、问题及讨论1.若样品中含有核酸类杂质,应如何校正?答:优点: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易于操作、快速,消耗样品量少。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微量凯氏(kjeldahl )定氮法样品与浓硫酸共热。

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

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

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 2co2+3so2+4h2o+nh3 ⑴2nh3+h2so4 --- (n h4)2so4 (2)(nh4)2so4+2nao- 2h2o+na2so4+2 nh3 ⑶反应(1)、(2)在凯氏瓶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

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

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得。

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 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一)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C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围为1-10mg蛋白质。

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1•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

试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试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一、原理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 。

在此波长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其含量呈正比关系,可用作定量测定。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准确度较差,这是由于:(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

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

(2)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核酸强烈吸收波长为280nm 的紫外光,它对260nm 紫外光的吸收更强。

但是蛋白质恰恰相反,在280nm 的紫外吸收值大于260nm 的紫外吸收值。

利用这些性质,通过计算可以适当校正核酸对于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干扰作用。

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在测定工作中,可利用在280nm 及260nm 下的吸收差求出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mg/ml)=1.45A280nm —0.74A260nm ,式中:A280nm 是蛋白质溶液在280nm 下测得的光吸收值;A260nm 是蛋白质溶液在260nm 下测得的光吸收值。

Warburg 和Christian 用结晶的酵母烯醇化酶和纯的酵母核酸作为标准,对有核酸存在时所造成的误差作了评价,并作出了一个校正表(如下)。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校正因子F0.6565.500.8461.1160.001.750.6320.6070.5850.5650.5450.5080.4780.4220.3770.3220.2786.006.507.007.508.009.0010.0012.0014.0017.0020.000.8220.8040.7840.7670.7530.7300.7050.6710.6440.6150.5951.0811.0541.0230.9940.9700.9440.8990.8520.8140.7760.7430.6820.250.500.781.001.251.502.002.503.003.504.005.001.631.521.401.361.301.251.161.091.030.9790.9390.874校正因子核酸%A 280nm /A 260nm校正因子核酸%A 280nm /A 260nm注:一般纯蛋白质的A280nm/A260nm 值为约1.8,而纯核酸的A280nm/A260nm 值为约0.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百度文库(精)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百度文库(精)

教材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它是研究分子吸收190nm ~750nm 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分子的外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其吸收光谱为分子光谱,是带光谱。

进行定性: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一般采用光谱比较法。

即将未知纯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如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与已知纯化合物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

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A=lgI0/I=εbc ,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 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 成正比,即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线形关系。

因此,通过测定溶液对一定波长入射光的吸光度,就可求出溶液中物质浓度和含量。

由于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最大,通常都是测量λmax 的吸光度,以获得最大灵敏度。

光度分析时,分别将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装入厚度为b 的两个吸收池中,让一束一定波长的平行单色光非别照射空白和待测溶液,以通过空白溶液的透光强度为I 0,通过待测溶液的透光强度为I ,根据上式,由仪器直接给出I 0与I 之比的对数值即吸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所采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它的主要部件有五个部分组成,即由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过单色器分光后即可获得任一所需波长的平行单色光, 该单色光通过样品池静样品溶液吸收后,通过光照到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等检测器上产生光电流,产生的光电流由信号显示器直接读出吸光度A 。

可见光区采用钨灯光源、玻璃吸收池; 紫外光区采用氘灯光源、石英吸收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1 . 3 方 法
1 . 3 . 1 吸收 曲线 的绘 制
1 . 3 . 3 待 测 样 品 的 测 定
取2 mL的待测蛋 白质溶液 ,用 0 . 9 %的 Na C 1 溶液稀 释至
1 0 mL , 按上述 方法测定 2 7 9 n l n处的吸光度值 。 平行测定三次 。 结果 见表 3 。

0 . 6 0 0 mg / mL;样 品标准偏差 s = [ ∑ ( x 一 x ) / ( n 一 1 ) = 0 . 0 7 8 ;相对
标准偏差 S r = S / x = O . 0 2 6 。
2 . 2 结 果分 析
2 _ 2 . 1 影 响 本 测 定 方 法 的 因 素
r e s e a r c h . Th i s e x p e r i me n t t e s t e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p r o t e i n s b y UV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i s e x p e r i me n t . We c o u l d a n a l y z e a n d s u mma r i z e t h e t r a i t s a n d t h e s u i t a b l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me t h o d s . I t wa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me t h o d wa s s i mp l i c i t y , r a p i d i t y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f o r p r o t e i n i n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s s a y . Es p e c i a l l y s u i t a b l e or f t h e d e t e m i r n a t i o n o f l o w c o n t e n t s a mp l e s . Ke y wo r d s : UV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p r o t e i n;d e t e m i r n i n g

蛋白质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

蛋白质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

I.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一、实验目的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使蛋白质对280nm的光波具有最大吸收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可作定量测定。

该法操作简单、快捷,并且测定的样品可以回收,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故在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制备中广泛被采用。

但此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当待测的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含量差别较大是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用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样品。

2.若样品中含有其他在280nm吸收的物质如核酸等化合物,就会出现较大的干扰。

但核酸的吸收高峰在260nm,因此分别测定280nm和260nm两处的光吸收值,通过计算可以适当的消除核酸对于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干扰作用。

但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同的,虽经校正,测定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三、实验器材1.紫外分光光度计2.移液管3.试管及试管架4.石英比色皿四、材料与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准确称取经凯氏定氮校正的牛血清清蛋白,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

2.待测蛋白溶液:酪蛋白稀释溶液,使其浓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五、操作方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按表1加入试剂。

表1 标准曲线的制作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血清蛋白的标准曲线。

2.未知样品的测定取待测蛋白质溶液1mL,加入3mL蒸馏水,在28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蛋白质的浓度。

II. 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一、实验目的学习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976年Bradford建立了用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的原理,迅速而准确的定量蛋白质的方法。

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染料最大吸收光的改变,从465nm变为595nm。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高的消光系数,因此大大提高了蛋白质测定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为1μg)。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光谱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讲蛋白质溶液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试剂,操作简单且易回收。

蛋白质溶液在280nm附近有强烈的吸收,这是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残基而引起的,所以光密度受这两种氨基酸含量的支配。

另外核蛋白或提取过程中杂有的核酸对测定结果引起极大误差,其最大吸收在260nm。

所以同时测定280及260nm两种波长的吸光度,通过计算可得较为正确的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 附近(不同蛋白质的吸收波长略有差别)。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准确度较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测定的蛋白质与标准蛋白质中色氨酸、酪氨酸的含量不同,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用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近的蛋白质;其二,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产生较大的干扰。

核酸强烈吸收波长为280nm的紫外光,对260nm 波长的紫外光吸收更强,其与蛋白质不同,蛋白质在280nm处的吸收大于260nm 的吸收,故可利用这一性质,通过计算适当校正核酸对于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干扰作用。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与核酸的紫外吸收不同,故测定的结果还是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在测定工作中,可利用在280nm及260nm下的吸收差求出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mg·mL-1)=1.45A280—0.74A260其中A280、A260分别为蛋白质溶液在280nm与260nm 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Warburg 和 Chirstian 用结晶的酵母烯醇化酶和纯的酵母核酸作为标准,对于有核算存在时所造成误差做出了评价,并作出校正表。

A280与A260的比值为校正因子F,可从校正表中查出,同时可查出该样品溶液中混杂核酸的百分含量,将F值代入,再由经验公式直接计算该溶液的蛋白质浓度。

蛋白质浓度(mg·mL-1)=F * 1/d * A280* D其中d为石英比色池的厚度;D为溶液的稀释倍数。

紫外吸收法在蛋白质含量为20~100μg·m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氯化钠、硫酸铵以及0.1mol·L-1磷酸、硼酸和Tris 等缓冲溶液都无显著干扰,但是,0.1mol·L-1乙酸、琥珀酸、邻苯二甲酸以及巴比妥等缓冲溶液在215nm 下的吸收较大不能应用,必须降至0.005mol·L-1才无显著影响。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在生命科学、医学、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中,准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在蛋白质含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

当一束特定波长的光穿过含有待测物质的溶液时,部分光会被溶液中的物质吸收,从而导致光强度的减弱。

通过测量光的入射强度和透过强度,并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在蛋白质含量检测中,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两种: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Bradford 法(考马斯亮蓝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在280nm 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这一特性来进行检测。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不同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其次,当溶液中存在核酸等其他在 280nm 处有吸收的物质时,会干扰蛋白质的测定。

相比之下,Bradford 法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考马斯亮蓝 G-250 在酸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结合会从红色变为蓝色,最大吸收峰从465nm 转移到 595nm。

通过测量 595nm 处的吸光度变化,可以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步骤。

首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提取、溶解和稀释,以确保蛋白质能够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并且浓度在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对于复杂的生物样品,可能还需要进行去除杂质、沉淀蛋白质等预处理步骤。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标准蛋白。

标准蛋白应具有与待测样品相似的性质,并且其浓度是已知且准确的。

常用的标准蛋白有牛血清白蛋白(BSA)。

接下来是绘制标准曲线。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常相关系数(R²)应大于 09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2007-02-07 17:04一、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光:10-400nm可见光:400-780nm,(可被人们的眼睛所感觉)特点:带光谱、分子光谱应用:定性分析-最大吸收波长;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a.定性分析原理:吸收曲线:吸收峰的数目、位臵、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b.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c.仪器组成部件:各种类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臵。

2.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1)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溶液在275--280nm具有一个吸收紫外吸收高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因此可作定量分析。

该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为0.1—1.0mg/mL。

(2)由于不同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所处的微环境也不同,所以不同蛋白质溶液在280nm的光吸收职也不同。

据初步统计,浓度为1.0mg/mL的1800种蛋白质及蛋白质亚基在280nm的吸光度在0.3—3.0之间,平均值为1.25+/-0.5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 nm附近(不同的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该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的盐类不干扰测定。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光:10-400 nm可见光:400-780 nm特点:带光谱、分子光谱应用:定性分析-最大吸收波长;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a.定性分析原理:吸收曲线: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b.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c.仪器组成部件:各种类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置。

2.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1)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溶液在275--280nm具有一个吸收紫外吸收高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因此可作定量分析。

该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为0.1—1.0mg/mL。

请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请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请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如色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等在紫外区域(200-400nm)的吸收特性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在紫外区域,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会吸收电磁波,并转化为激发态。

根据比贝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吸光度与物质浓度呈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280nm处的吸光度值,进而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适用于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样品,且不受其它成分影响的情况下,如血清、细胞提取液等。

对于含有干扰物的复杂样品或低浓度蛋白质的测定,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测定方法。

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和组织的主要物质之一,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比色法、低力荧光素法和生物素-四硫化物法等,而国家标准推荐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因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具有广泛适用性。

一、实验原理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蛋白质分子内含有色氨酸(W)、酪氨酸(T)和苯丙氨酸(F)等氨基酸团的紫外吸收特性,即在近220nm处有吸收峰。

通过分析样品在220nm处的吸光度值,就可以计算出其蛋白质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的制备将所需测定的物质按照预定比例溶解在适量的缓冲溶液中,混合均匀,离心沉淀物质后,称取上清液并记录其质量,得到样品洗脱液。

2. 样品的测定(1)制备含有对照蛋白质的样品洗脱液。

将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按需求浓度稀释后,制成一系列的对照样品,称取适量的对照样品,经过与样品液的处理过程相同的操作后,得到对照样品洗脱液。

(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洗脱液和对照样品洗脱液在220nm处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3)计算样品洗脱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根据统计学方法,将同一浓度蛋白质的对照样品的吸光度取平均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样品洗脱液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规定操作。

2. 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对样品洗脱液进行吸光度测定时,应使用二元芳香胺半波长试管作为样品池。

3. 为防止各种最终洗涤液误差的影响,应利用含有NaHCO3 or Na2CO3的去离子水作为纯化洗涤液。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利用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出的蛋白质含量,可点评该样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若蛋白质含量低于标准要求,则说明样品质量不好,需再次提取纯化;若蛋白质含量超过标准,则说明提取效率较好,但仍需注意实验中的误差,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总之,国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一种可靠、简便、经济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医药研究、食品工业等领域,对于推动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仪器与试剂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管,吸量管标准蛋白质溶液:5。

00 mg、mL-1溶液0.9% NaCl溶液,待测蛋白质溶液2 实验方法与原理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它就是研究分子吸收190nm~750nm波长范围内得吸收光谱,就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得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得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得产生就是由于分子得外层价电子跃迁得结果,其吸收光谱为分子光谱,就是带光谱、蛋白质中酪氨酸与色氨酸残基得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得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得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得浓度得关系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该测定法具有简单灵敏快速高选择性,且稳定性好,干扰易消除不消耗样品,低浓度得盐类不干扰测定等优点。

3 实验步骤3。

1 准备工作3、3。

1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

3。

3.2 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光谱扫描,光度测量),本实验选择光度测量,设置测量条件(测量波长等)。

3、3。

3 将空白放入测量池中,点击START扫描空白,点击ZERO校零。

3、3、4 标准曲线得制作、3.2测量工作3.2。

1吸收曲线得绘制用吸量管吸取2mL5。

00mg/mL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 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 NaCl溶液为参比,在190 nm~400nm区间,q全波段扫描。

3。

2、2标准曲线得制作用吸量管分别吸取0。

5、1。

0 、1.5、 2、0 、2、5mL 5、00 mg。

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5只10 mL比色管中,用0。

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为参比,在280nm处记录所得读数。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液体奶、奶粉中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液体奶、奶粉中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液体奶、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快速测定液体奶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方面的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在液体奶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还将讨论该方法相较于传统蛋白质测定方法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液体奶和奶粉生产的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监管以及营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紫外光区(通常指波长范围在200-400纳米)对光的吸收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液体奶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中,该方法主要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色氨酸和酪氨酸)以及某些特定的肽键在紫外光区具有吸收峰的特性。

当紫外光通过这些含有蛋白质的样品时,部分光能被蛋白质分子吸收,导致光的强度减弱。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光强度的减少与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紫外光通过样品前后的强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波长通常为280纳米,因为这是大多数蛋白质在紫外光区的主要吸收峰。

为了消除其他可能干扰测定的物质(如核酸)的影响,通常还会使用多个波长(如260纳米)进行校正。

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能提供蛋白质总量的信息,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对于含有较多非蛋白质成分或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液体奶、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准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且相对准确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手段。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

当一束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蛋白质的溶液时,部分光会被蛋白质分子吸收,导致光强度的减弱。

通过测量光通过溶液前后的强度变化,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公式和标准曲线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检测波长有 280nm 和 595nm 等。

在280nm 波长下,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对光有吸收作用。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如果溶液中存在核酸等其他具有吸收 280nm 波长光的物质,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相比之下,基于考马斯亮蓝 G-250 染色的方法,通常在 595nm 波长下进行测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考马斯亮蓝 G-250 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发生颜色变化,从红色变为蓝色,并且在 595nm 处有最大吸收峰。

为了使用分光光度法准确检测蛋白质含量,首先需要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我们选择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选定的波长下测量它们的吸光度值。

然后,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通常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实际检测样品时,将待测蛋白质溶液按照相同的条件进行处理和测量,得到其吸光度值。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仍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和细节。

例如,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确保蛋白质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沉淀或团聚。

同时,所用的试剂和仪器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校准。

在选择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时,还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

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干扰物质,可能需要先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这些干扰因素。

此外,不同的蛋白质可能与显色剂的结合能力有所不同,这也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经典实用)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经典实用)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经典实用)蛋白质因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蛋白质含量是评估生物样品的一个重要参数。

为了准确地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经典且实用的方法。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中蛋白质与特定染料之间的光吸收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在目前的实验中,最常用的染料是Lowry法中使用的菲诺酚,和Bradford法中使用的甲基绿。

这些染料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导致光吸收的增加,这种增加的光吸收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1.制备蛋白质样品首先需要制备含有蛋白质的样品。

这可以是从细胞培养物中收集的液体,组织中的提取物,血清等等。

2.制备染料选择适当的染料,根据相关实验方法,制备染料溶液,并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将其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3.制备标准曲线使用0.1mg/ml的蛋白质标准品制备一系列浓度的标准品。

有些实验中需要制备多个标准曲线,以涵盖不同浓度范围。

4.准备样品和标准品从步骤1中制备的样品和标准品中各取一定量的样品,并加入染料溶液。

5.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将样品和标准品的吸光度读数记录下来,并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样品和标准曲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样品和标准品的加样量。

过多或过少的加样量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的染料对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不同,因此在选择染料时要考虑样品的特定要求。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准确、简单且普遍适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测量过程,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一)制作标准曲线 1.取试管6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ml) 1 2 3 4 5 6
标准蛋白质溶液 0.5 1.0 1.5 2.0 2.5 0 生理盐水 3.5 3.0 2.5 2.0 1.5 4.0
混匀,盛于石英杯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第6管调“0” ,在 280nm波长下测定各管光密度,以各管的光密度值为纵座标,以蛋 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图。 (二)标本测定:取标本1.0ml,加入生理盐水3.0ml,测A280标准曲 线上读出浓度。
(二)样品测定:
取样品0.1ml,加生理盐水0.9m1,再加双缩脲试剂4m1 ,于37℃水浴中放置15分钟,测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 查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注意:
❖双缩脲法的灵敏度为1-20mg,取蛋白标准液时注意浓度。 ❖实验时, 样品管可与标准管同时处理
实验三 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 利用分光光度技术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 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技术(Spectrophotography)
一、概念 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或测定
其含量的一项技术 。 应用:定性、定量 优点:灵敏度高 精确度高 操作简便、快速
•【操作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1. 取小试管6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 剂 (ml) 标准蛋白质溶液
1
2
3
4
56
0.1 0.3 0.5 0.7 0.9 —
生理盐水 双缩脲试剂
0.9 0.7 0.5 0.3 0.1 1.0 4.0 4.0 4.0 4.0 4.0 4.0
• 2.混合后,于37℃水浴中放置15分钟,在540nm波长下比色 ,以 • 第6管调零,测得各管的吸光度值。以各管的吸光度值为纵 • 座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成曲线。
一束单色光通过某溶液时,光波被溶液吸收一 部分,吸收多少与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成正比。
A=εCL
• A:吸光度; C:溶液浓度; L:液层厚度 • ε:即摩尔吸光系数,指一定波长时,溶液的浓度 为1 mol/L,光程为 1cm时的吸光度值 。 • *在波长、溶液和温度确定的情况下,ε由物质的 特性决定的。
实验考试
•平时表现
•实验课成绩 •实验测验
原理
•实验报告 ----格式 结果
•操作考试
分析
实验报告网上提交
实验报告采取网上提交的方式,实验报告提交时间设定为3天,即本次 实验结束后第三天晚上12点之前提交,过期无法再提交,本次实验报 告则记为0分。
尽早提交报告,不要等到最后期限,有时系统不稳定,可能提交不上去 。
分光光度计 (spectrophotometer)
一.基本部件
•光源
•钨灯 •氢灯
•单色 器•棱镜
•光栅
•吸收池
•比色皿/ •比色池
•狭缝
•检测系统、测量装置
二 、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示教) 三、使用时注意事项**
1. 波长选择。 2. 机器预热。 3. 不测量时,应使样品室盖处于开启状态,否 则会使光电管疲劳。 4. 不应把成有腐蚀性液体的比色皿放在仪器表 面。
【基本原理】
考马斯亮兰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它和蛋白质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由 红色转变成蓝色,最大吸收峰从465nm变成595nm,能过测 定595nm处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优点:灵敏度高,1-5μg;测定速度快;干扰物质少。
•【操作步骤】
直接将报告粘贴在框中,切记不要以附件方式上传,否则有可能文件打 不开,影响成绩。
不要相互抄袭,一旦发现雷同卷则均记为0分。 若过期没有提交报告,不要将报告发到老师邮箱,发也没用,最终实验
报告成绩只记系统导出的成绩。
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
理论 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二、工作原理
物质对光线有选择性吸收作用。 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征性的吸收光谱。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该物质
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 200nm ~ 10µm
• 200~400nm 400~760nm 760~10µm • 紫外光区 可见光区 红外光区
如何定性?
获得测定物的浓度。
标准曲线使用注意事项
❖ 标准曲线范围在测定浓度的一半到二倍之间。 ❖ 吸光度在0.05~1.0范围内。 ❖ 所作标准曲线仅供短期使用。 ❖ 标准曲线制作与测定管测定应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
,避免误差产生。
5.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 Lambert-beer’s law的偏离:该定律只适应于一定浓度 范围,A宜在0.05~1.0之间;
用水冲洗比色皿3~4次。 * 本次实验,考马斯亮蓝可使玻璃比色皿着色,
酒精浸泡后清洗。
蛋白质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一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p50) 实验三 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p52) 实验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p53)
实验一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基本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类似,在碱性溶 液中能与铜离子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称双缩脲反应)。 在一定浓度范围,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 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才有此反应,故氨基酸无此反应。 双缩脲法的灵敏度为1-20mg。
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室规则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实验考试
实验室规则
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不能迟到、早退、旷课,每迟到、早退一 次扣1分,每旷课一次扣5分。
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如有违反者按迟到处理。 上课必须穿隔离衣,不能穿拖鞋和吊带背心,否则禁止进入实验
•小鼠肝脏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1.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剪开腹部,取出肝脏组织,置于平皿中 用PBS清洗。
2. 称取100mg肝组织,剪碎,并转移到匀浆器中。 3. 将1mL 预冷的裂解缓冲液加入匀浆器中,冰浴条件下充分
研磨。将组织研磨液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 4. 离心(13000rpm,5min),取上清液转移至一新的
注意:蛋白标准液浓度50 µg/ml
实验四 紫外分光光度分子中含有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 族氨基酸,因而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 收高峰在280nm波长处。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含芳香 族氨基酸的量相差很少,因此在此波长范围内,吸 收峰的光密度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可作定量测 定。 灵敏度:50-100μg
❖ 选择波长:最大吸收波长; a.灵敏;b.避免杂质干扰
❖ 参比溶液(空白管):消除背景效应,应包含除待测 溶质以外所有的成分。
空白管:
测量过程中,因比色皿本身和溶剂也会产生一定的光 吸收,故设置一个空白管,即其中除了待测溶质以外, 其它的成分完全相同。
测量时,首先以空白管对准光路对仪器调零,既消除 比色皿本身对光的吸收,又消除了非待测物对光的吸收 ,所测值即为待测物造成的光吸收。
4.计算*** (1)标准管法(标准比较法)
实际测定过程中,用一已知浓度的测定物按测定管 同样处理显色,读出吸光度,再根据前式计算。
A标准=ε标准C标准L标准 A样品=ε样品C样品L样品 A:吸光度; ε:摩尔吸光度; C:溶液浓度; L:液层厚度
因标准液和样品液中溶质为同一物质, ε样品= ε标准
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光吸收介质时,其光强度随吸收光介质的厚度增
加呈指数减少。 I1/I0=e-K1l
2.比尔(Beer)定律
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光吸收介质时,其光强度随吸收光介质的浓度的
增加呈指数减少。 I1/I0=e-K2C
I0 :入射光强度; I :透射光强度;l :介质厚度 C :介质浓度
mbert - Beer定律***
—利用吸收光谱曲线鉴定化合物
吸收光谱曲线:
以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测 定某一溶液的吸光度,以波长为横轴 ,吸光度为纵轴作图,得到溶液的吸 收光谱曲线。
每种物质有其特征性的吸收光谱, 故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吸 光 度
如何定量? — Lambert-Beer定律***
1.朗伯(Lambert)定律
室。 实验期间手机必须设置在振动上,上课期间如急需接、打电话请
到走廊上处理。 在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不得嬉闹、大声说话。 认真预习 认真做实验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中、实验结束后) 值日生工作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
预防火灾 预防中毒 外伤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吸量管***(示教) 试管 烧杯 量筒
因盛标准液和测定液的比色杯径长相同 L样品=L标准
故上二式可写成: A标准/A样品= ε标准C标准L标准/ε样品C样品L样品 C样品=A样品/A标准 ×C标准
•吸光度
(2)标准曲线法
➢ 绘制标准曲线: •浓度
配制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的测定物溶液,按测定管同样方法 处理显色,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以溶液浓度为横座标,吸 光度为纵座标,在方格座标纸上作图得标准曲线。 ➢ 获取样品的浓度:根据测得样品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
1.5ml离心管中,即为组织蛋白粗提取液。
•注意:实验一用原液,实验三和实验四将原液进行50倍稀释 。
5. 比色皿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紫外光不能透过玻璃比色皿,紫外光区测
量时要用石英比色皿。 同组使用的比色皿必须配套(规格、新旧程度
一致)。 比色皿有2光面与2毛面,光学表面对准光路,
不能有任何污损,否则会引起光吸收的增加。
❖ 比色皿中所盛溶液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