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进场复验要求及施工缝留置要求
钢筋验收和管理制度
钢筋验收和管理制度一、引言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钢筋的质量完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的验收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钢筋验收和管理制度展开阐述,介绍相关的验收标准、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以期为建筑工程的放心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钢筋验收标准1. 钢筋的型号规格、材质和制造厂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取得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明。
2. 钢筋的外观应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油渍、锈蚀、裂纹等缺陷,不得接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3. 钢筋的直径、长度和弯曲度等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应进行抽检验证。
4. 钢筋的机械性能应进行强度和延伸性能等试验,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5. 钢筋的弯曲、焊接和连接等工艺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三、钢筋验收流程1. 进货验收:接收钢筋时应仔细检查产品合格证明、外观质量和产品型号规格等,符合要求的才可接受。
2. 记录登记:对验收合格的钢筋进行分类登记,明确型号规格、数量和使用地点等信息,并建立档案。
3. 抽检复验:对部分采购的钢筋进行抽检复验,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4. 使用安放:将验收合格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四、钢筋管理要求1. 定期保养:对已安放的钢筋应定期进行保养,防止受到潮湿腐蚀等影响。
2. 禁止乱堆乱放:对已验收的钢筋应分类存放,禁止乱堆乱放,确保工地的整洁。
3. 安全监控:对作业现场的钢筋进行安全监控,防止发生腐蚀、损坏等问题。
4. 废旧处理:将废旧的钢筋按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处理,严禁私自流通。
五、钢筋验收和管理的意义1. 提高工程质量:严格的钢筋验收和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可靠性,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2. 降低安全风险:合格的钢筋质量将减少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提高效率:标准化的验收和管理流程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更有效率地进行材料的检验和使用。
4. 保护环境:合理处理废旧钢筋等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要求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要求1、水泥(1)建设工程用的水泥均应按厂别、品种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书,合格证书备注栏中施工单位应填明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进场数量,散装水泥还应提供出厂卡片。
(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
(3)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2、钢筋、成型钢筋(1)结构设计施工图的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书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2)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反向弯曲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5)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6)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场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当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7)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书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3、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1)进场钢筋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产品应有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进场机械连接套筒应有产品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及套筒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监理验收钢筋的规范标准
监理验收钢筋的规范标准1. 引言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监理验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监理验收钢筋的规范标准,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钢筋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筋验收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验收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情况,确保验收所需的仪器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熟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在验收过程中能够正确进行判断和评定。
•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仔细审查,了解钢筋的布置和连接要求。
3. 钢筋验收的方法和步骤3.1 钢筋的检查验收人员应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并进行详细记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钢筋的种类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钢筋的表面是否有锈蚀、损伤等缺陷。
•钢筋的长度和直径是否符合要求。
3.2 钢筋的尺寸检查验收人员应进行对钢筋的尺寸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符合设计和施工图纸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检查内容:•钢筋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测量和记录。
•钢筋的直径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测量和记录。
•钢筋的弯曲度是否符合要求。
3.3 钢筋的质量检查验收人员应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检查内容:•钢筋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取样检测来进行确认。
•钢筋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可通过拉力试验来进行检测。
•钢筋的弯曲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4 钢筋的外观检查验收人员应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查,以确认其没有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主要包括以下检查内容:•钢筋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纹理清晰的特点。
•钢筋是否有锈蚀、裂纹等缺陷。
•钢筋的两端是否锻造鳞片。
4. 钢筋验收的记录与报告在完成钢筋验收后,验收人员应编制相应的记录和报告,详细说明验收结果及钢筋的质量状况,包括以下内容:•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钢筋的尺寸和质量检查结果。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基本规定1、筒仓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筒仓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2、筒仓工程可按结构部位、施工顺序等划分为基础工程、筒体工程、仓顶工程、内部结构工程和附属工程。
工程质量验收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要求。
3、筒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水泥、钢筋、外加剂、防腐防水材料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复验报告。
钢材和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复试。
4、筒仓工程施工采用的现场搅拌站、滑模液压系统、预应力张拉设备等计量器具应进行计量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5、对存放谷物及其他食品的筒仓,严禁在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涂层。
6、筒仓施工中采用滑模工艺、滑模拖带工艺、高大支架模板工艺时,施工前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安全论证,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过程检验和控制。
7、仓中仓、联体仓等宜采用同步滑升施工工艺;筒体内侧附设的钢轨等宜与筒体结构同步施工。
仓顶的结构钢梁、钢结构骨架宜采用滑模拖带施工工艺。
8、筒仓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加工设备和施工资质,建立岗位责任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9、预埋在筒体工程中用于固定施工爬梯、塔吊或施工电梯等的各种埋件,在施工设施设备拆除后应对埋件采取防腐保护措施。
10、筒仓工程施工中涉及材料代换、结构构件组装矛盾等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处理,并形成技术文件。
11、筒仓工程施工中,材料检验、结构实体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基础工程一般规定1、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地下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
2、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水文情况、地面荷载、使用时间等因素设计确定,施工过程中应对边坡及土体稳定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DOC
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要求
1. 背景信息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承载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钢筋进场后进行验收检测,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2. 验收检测要求
2.1 钢筋的外观检查
钢筋的外观应该平整光滑,表面应该无裂纹、无明显氧化和腐蚀现象。
条形钢筋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断面尺寸和几何形状,表面应该清洁,无明显裂痕和变形。
2.2 钢筋的化学成分检查
钢筋的化学成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保证其性能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从钢筋的质量种类、规格、试验证书等方面对钢筋进行检查。
2.3 钢筋的机械性能检查
钢筋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等指标。
应根据工程要求,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确保钢筋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4 钢筋的弯曲性能检查
钢筋的弯曲性能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
应对钢筋进行弯曲试验,确保钢筋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5 钢筋的交货质量证明
钢筋的交货单应包括钢筋名称、规格、数量、检验合格证书等信息,确保交付进场的钢筋质量符合要求。
3.
钢筋的验收检测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
只有确保钢筋符合质量要求,才能确保所建筑物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中,相关质量检验要求需严格执行,切勿忽略检验过程中的细节,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抵达施工现场的维护要求
钢筋抵达施工现场的维护要求
一、装卸与存放
1. 钢筋装卸应采用专用吊具,禁止采用钢筋自身作为吊索,以
防止弯曲或损伤。
2. 钢筋应存放在硬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钢筋和地面直接接触,避免钢筋生锈。
3. 钢筋应整齐堆放,分类存储,便于管理和使用。
二、防锈与防腐
1. 钢筋抵达现场后,如发现有锈迹应立即清扫干净,且应设置
防锈措施。
2. 存放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防腐处理,防止雨水和湿气侵蚀钢筋。
三、安全与保护
1. 钢筋存放区应保持清洁,无杂物,以防止钢筋被污染或损伤。
2. 存放钢筋时,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防止非施工人员接触。
3. 钢筋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环境与温度
1. 钢筋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环境中。
2. 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冻裂。
3. 在夏季施工时,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钢筋过热。
五、管理与监督
1. 钢筋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
2. 钢筋的使用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钢筋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钢筋抵达施工现场后的维护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浮锈、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7、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8、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二)材料要求1、钢筋原材:应有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资格证书,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敢样试验。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
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
3、铁丝:可采用20~22#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4、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三)施工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等。
二、质量要求三、工艺流程(一)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二)剪力墙钢筋绑扎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三)梁钢筋绑扎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四)板钢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五)楼梯钢筋绑扎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四、操作工艺(一)柱钢筋绑扎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钢筋进场检 验与复验细则
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编制:黄军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一、总则为贯彻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等规范性文件和省住建厅、市住建委关于加强钢筋进场验收及其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旨在从钢筋进场开始切实加强现场监理机构对钢筋原材料的事前控制,已达到确保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合格钢筋的质量控制目的。
根据钢筋原材料质量检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结合现场监理工作的实际。
编制本专项监理细则,以指导监理机构现场监理人员开展对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的控制和指导监理人员实际操作。
二、主要监理控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0)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8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20085、《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J254)-20037、《冷轧带扭钢筋》 JG1908、《冷轧带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59、《冷拔低碳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1910、《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11、《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17505-199812、国家、地方相关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三、主要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牌号及交货状态1、热轧光圆钢筋:(1)热轧直条光圆钢筋级别为I级,强度代号为R235。
牌号为:Q235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级和330级,牌号分别为HPB235;HPB300(2)推荐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3)交货是长度3.5米-12米,其中3.5米-6.0米之间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质量的3﹪(4)热轧光圆钢筋可按直条或盘卷进场。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钢筋的验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首先,钢筋的验收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
和经验,对于钢筋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够进行钢筋验收工作。
其次,钢筋的验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进行。
在进行验收操作时,应当参
照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1499.2-2018)进行验收。
这一标准规定了
钢筋的技术要求、验收规则、抽样方法等内容,对于钢筋的验收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在进行验收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钢筋的外观应当进行
仔细观察,检查其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锈蚀、损伤等情况;其次,对于钢筋的尺寸应当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再次,对于钢筋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当进行必要的化验和试验,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钢筋的验收还需要注意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验收人员应当及时
记录下验收的结果,并进行签字确认,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溯源。
同时,验收记录应当保存在专门的档案中,以备日后参考。
总之,钢筋的验收工作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才能够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希望各位验收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钢筋验收工作,为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施工现场到达后钢筋的维护与规范
施工现场到达后钢筋的维护与规范
一、钢筋的接收与储存
一旦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应立即按照规定进行接收检查,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然后,将钢筋储存在遮阳、通风、防潮的地方,以防止钢筋生锈。
二、钢筋的清洗与防锈处理
到达现场的钢筋若有锈迹,应进行清洗处理。
清洗后的钢筋应立即进行防锈处理。
防锈处理可采用涂刷防锈油、喷涂防锈漆等方式。
三、钢筋的切割与弯曲
钢筋切割与弯曲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尺寸和形状满足工程需要。
在切割和弯曲过程中,应避免钢筋表面产生裂纹、折叠等缺陷。
四、钢筋的搬运与运输
钢筋的搬运与运输应当小心谨慎,避免钢筋受到碰撞、挤压,导致钢筋变形或损伤。
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钢筋的清洁,防止钢筋表面沾染污物。
五、钢筋的绑扎与焊接
钢筋绑扎与焊接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绑扎过程中,应确保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绑扎点的牢固性。
焊接过程中,应检查焊接质量,确保焊缝的密实性和强度。
六、钢筋的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好钢筋,避免钢筋受到机械损伤或者腐蚀。
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防雨、防尘、防腐蚀等。
七、钢筋的检查与验收
施工完成后,应对钢筋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内容包括钢筋的尺寸、形状、位置、绑扎和焊接质量等。
只有当钢筋全部符合工程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以上就是施工现场到达后钢筋的维护与规范,施工人员必须牢记,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
钢筋材料进场验收规范
钢筋材料进场验收规范篇一:钢筋验收规范钢筋验收规范钢筋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一般规定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
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说明: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和安装满足设计要求,并在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原材料主控项目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旬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2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3 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钢筋一、原材料: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应严格控制钢筋中的磷、硫有害化学成分2、做力学性能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做拉伸取2根长450mm;冷弯取2根长350mm;尺寸偏差逐支检查;重量偏差取不少于5根长500mm.3、对有抗震要求的七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午要求是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检验.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无油污、无老锈)二、加工:1、受力钢筋的弯钩: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
5倍的直径,平直部分是3倍;当设计要求要做135度弯钩时HRB335/HRB400级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4倍的直径;弯钩不大于90度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倍的直径2、箍筋弯钩:箍筋弯钩除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有抗震要求的要做180度弯钩,完后平直段应不小于10d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三、连接:1、连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搭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试验2、焊接:闪光对焊:300个为一批,取3个450mm的接头做拉伸,3个350mm的做冷弯;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均取3个长450mm的做拉伸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最小直径易为16mm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易采用绑扎搭接,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总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5、(钢筋接头易设在受力较小处,同意纵向受力钢筋不易设置一个以上接头,鸡窝头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6、接头易相互错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区段为35d且不应小于500mm;绑扎搭接:横向净距应不小于d且不小于25mm,区段长度为1。
钢筋模板砼技术交底
二期技术交底内容: 一.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组织操作人员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工艺要求,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技术交底。
(2)组织项目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施工方案、施工规范、图集的学习,钢筋放样人员必须要熟悉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的各种规范、图集及技术规程,钢筋放样之前要优化,避免钢筋浪费。
复杂部位的钢筋需放大样施工,并应建立样板制施工。
(3)了解和掌握新工艺、新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规范。
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准备2.1材料进场检验(1)钢筋等需复检材料提前上报监理,甲方,按批次等及时复检。
(2)材料进场后,要严格按分种类、批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摆放,不得混淆。
(3)加强进场材料控制,外观不合格不允许卸车使用。
(4)施工前要进行工艺检验,操作人员均需有上岗证。
(5)半成品加工、连接接头和绑扎质量,必须要先经过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验收,才允许投入使用。
2.2材料在现场的堆放要求:整齐、规则、不集中堆放,考虑到场地的限制3、机具准备 4、其他准备钢筋焊接(电渣压力焊,对焊)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形式检验和工艺检验,经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在模板合模之前要进行现场取样复试,经复试合格之后才能合模浇筑混凝土。
二、主要施工单项、方法和措施钢筋:1、钢筋放样:条理清晰,表达有条不紊,简单易懂;没有原则性的错误,避免失误;施工现场便于操作;不多配、少配钢筋,特别是有洞口的地方,要在料表上反应出来。
2、钢筋加工:按照合格的钢筋料单,提前试配料,钢筋加工包括调直与除锈、断料、弯曲、对焊等加工程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经反复核对无误后再下料加工。
3、钢筋绑扎:基础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弹线f承台钢筋绑扎f基础板钢筋绑扎f框架柱插筋安装f隐检f下道工序柱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f套柱箍筋f连接竖向受力筋f画箍筋间距线f绑箍筋f塑料保护卡一成品保护。
(注意:箍筋不得绑在焊接接头上,焊接接头部位箍筋可适当加密进行调整。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1.1原材料质量控制(1)本合同工程用钢筋由业主指定供应商供货,已与业主指定供货商签定供货合同,在供货合同中明确具体品种、数量、标准、规格、型号、供应办法、供货地点。
(2)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有标牌。
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3)钢筋的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可焊性和其它专项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4)钢材进场后,按规定进行试验检验,并将检验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方能使用。
(5)钢筋堆放地点和防雨措施报经监理的检查通过。
(6)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蚀的钢筋进场。
对浮锈(色锈)的钢筋,除冷拔钢筋或焊接处附近必须清除干净外,一般可不予处理。
1.1.2钢筋加工制做质量控制(1)钢筋加工时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如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
(2)保持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
钢筋级别、钢号、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代换钢筋时,报请设计、监理认可后方能代替。
(3)钢筋弯曲成型,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
1.1.3钢筋焊接质量控制(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所使用的焊机、焊条符合规范、设计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要求。
开工前将焊工证书复印件报监理备案。
(2)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报经监理检查、试验合格后,正式成批焊接。
(3)当受力钢筋直径d>22mm时,不得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可采用冷挤压、锥螺纹或焊接接头,对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不得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4)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小于500mm。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构件边界处不限制。
(5)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能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L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 19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word资料整理分享《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
情况确定:1.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2.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3.对不同进场时间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钢筋混凝土施工
钢筋混凝土施工一、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准备所有进场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并按要求作好钢筋标识和标志,对进场钢筋必须按规范抽样进行试验检验,进口钢材需按要求做好化学分析试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钢材一律退场,不得使用。
根据图纸会审纪要及图纸设计认真做好翻样,对节点复杂的钢筋要先放好大样,把问题提前解决。
钢筋品种较多时,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分段、分层翻样。
2、钢筋制作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
钢筋翻样应根据施工图纸及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钢筋工程部分的要求,并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实施。
钢筋下料表中应注明每一组钢筋的所在部位,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绑扎实际情况下料。
钢筋加工工序为:钢筋进场→取样、试验→切断配料→分组对焊→弯曲成型→挂牌堆放。
钢筋制作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弯曲变形的钢筋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制作过程中的连接采用对焊,需弯曲的钢筋均在制作时一次弯曲成型。
钢筋半成品应分组挂牌,堆放整齐,按预先确定的构件编号位臵分批运输和吊装。
3、钢筋的绑扎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位臵、间距等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检查钢筋接头的位臵是否错开,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臵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和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二、模板工程1、梁模板采用组合模板支设,采用Φ48钢管加固。
2、梁、板支模安装梁的底板,侧板采用组合钢模板,Φ48×3.0钢管支撑。
现浇板采用塑胶合模板支模,接缝处采用胶带纸粘结。
梁、板模板要求浇筑后达到清水模板要求。
3、模板的拆除拆模实行申批制度,以同条件硅试块报告单为依据,有关人员应签字齐全。
不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拆模时其表面或棱角不致损坏,一般混凝土强度为2.5Mpa。
承重模板、跨度≥2m梁板,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承重结构悬臂在到100%设计强度,跨度>8m 梁板混凝土应达到100%设计强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与施工要求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与施工要求一、施工准备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二、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二)、钢筋翻样及加工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班组长进行翻样,技术负责人对钢筋翻样料单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在翻样时要综合考虑柱、梁相互关系,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做到在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
钢筋试验合格后,在现场钢筋车间按翻样料单切断配制,分组对焊,最后弯曲成型,并堆放整齐。
(三)、电渣压力焊:用于钢筋直径14 ㎜以上的竖向钢筋的连接。
1、机具设备:电渣焊机、焊接夹具、切割机或圆片锯。
2、作业条件:(1)、焊接工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焊工上岗时,应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的防护规定与要求
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的防护规定与要求1. 目的为确保钢筋在到达施工现场后的储存、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质量不受影响,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规定与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定与要求适用于施工现场钢筋的到达、储存、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防护。
3. 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的防护措施3.1 钢筋验收- 钢筋应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检测等。
- 验收合格的钢筋应由专人负责签字确认,并填写钢筋验收记录表。
3.2 钢筋储存- 钢筋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晒的环境中,避免锈蚀和污染。
- 钢筋应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受潮。
- 钢筋应使用遮阳布、雨布等材料进行覆盖,防止日晒雨淋。
3.3 钢筋运输- 钢筋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弯曲、变形、损伤等。
- 钢筋应固定在运输车辆上,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移动。
- 钢筋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3.4 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前应进行现场验收,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
- 钢筋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安装,确保结构安全。
- 钢筋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锈蚀、污染。
3.5 钢筋使用- 钢筋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 钢筋应避免与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接触,防止钢筋锈蚀。
- 钢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钢筋的变形、损伤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防护要求-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钢筋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防护措施。
- 钢筋防护应纳入施工现场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施工现场应定期对钢筋进行除锈、清洗等保养工作,延长钢筋使用寿命。
- 施工现场应对钢筋防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5. 附则- 本规定与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 本规定与要求解释权归施工现场所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规定与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制定。
施工现场钢筋抵达后的防护要求与规定
施工现场钢筋抵达后的防护要求与规定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施工现场钢筋抵达后的储存、加工和使用的质量和安全,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施工效率,特制定本防护要求与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施工现场钢筋抵达后的所有环节,包括钢筋的储存、加工、运输和使用。
2. 钢筋抵达后的接收与检查2.1 接收施工现场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钢筋的接收工作。
接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钢筋的种类、规格、质量要求等相关知识。
2.2 检查接收人员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标准,对抵达现场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钢筋的表面应无明显损伤、锈蚀、裂纹等缺陷;- 钢筋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包装应完好,标识应清晰可见。
3. 钢筋的储存与管理3.1 储存环境钢筋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晒的环境中。
现场应设置专门的钢筋储存区域,区域地面应硬化,排水畅通。
3.2 储存要求- 钢筋应按照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分类堆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钢筋堆放时,应采取防锈、防腐蚀措施,如涂抹防锈油、覆盖防护膜等;- 钢筋堆放层数应根据钢筋直径和仓库条件确定,原则上不宜超过2层;- 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钢筋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钢筋的进出场记录;- 钢筋的检验报告;- 钢筋的加工、使用记录;- 钢筋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4. 钢筋的加工与运输4.1 加工设备施工现场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加工设备,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2 加工操作钢筋加工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操作规程。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钢筋加工质量。
4.3 运输钢筋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弯曲、损伤。
运输车辆应具备固定装置,确保钢筋在运输过程中稳定。
5. 钢筋的使用5.1 现场验收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对抵达现场的钢筋进行验收。
验收不合格的钢筋不得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进场复验要求;
◆放宽检验2 个条件;(认证产品、连续3 次合格)
◆进场复验项目:强度、伸长率、冷弯(老要求);
新增项目:重量偏差检验(新要求):
◆为一批,取一组试样(5 个),长度至少500mm ,断口要规整。
先做重量检验,再测量长度。
天平、钢尺精度1g 、1mm 。
相加得出总重量、总长度,计算出每米重量。
再取其中4 个分2 组做力学和弯曲试验。
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2 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
3 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4 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8.6.3 垂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
2 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3 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
4 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
5 后浇带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特殊结构部位留设垂直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8.6.4 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应低于地脚螺栓底端,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深度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处;
2 垂直施工缝与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且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8.6.5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设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1.0;
2 在水平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复核校正;
3 垂直施工缝或台阶形施工缝的垂直面处应加插钢筋,插筋数量和规格应由设计确定;
4 施工缝的留设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8.6.6 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纵向受力钢
筋。
结构构件厚度或高度较大时,施工缝或后浇带界面宜采用专用材料封挡。
8.6.7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临时设置施工缝时,施工缝留设应规整,并宜垂直于构件表面,必要时可采取增加插筋、事后修凿等技术措施。
8.6.8 施工缝和后浇带应采取钢筋防锈或阻锈等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