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度企业残保金计算方法的说明
残疾人保障金计算公式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计算征收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公式该年度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职职工年汇总人数*安置比率0.8%-安置残疾人年汇总人数]*上一年度月社平工资*60%*(1-减免比率)二、有关填报数据口径解释1、缴费年度:当年应申报缴纳上一年度,即2006年应申报缴纳2005年度应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在职职工年汇总人数”----指整个缴费年度在职职工按月汇总人数之和。
在职职工人数可比照企业所得税允许计算扣除计税工资的职工人数。
例如某单位2005年度各月在职职工人数分别为:1月10人,2月为20人,3月10人,4月20人,5月10人,6月20人,7月10人,8月20人,9月10人,10月20人,11月10人,12月20人;则“在职职工年汇总人数”=10+20+10+20+10+20+10+20+10+20+10+20=180人3、“安置残疾人年汇总人数”----该数据由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提供,各单位务必认真核对是否准确。
例如某单位2005年度安置残疾人各月分别为:1月1人,3月2人,4月2人,9月1人,10月2人,11月3人,12月2人,其余月份未有安置残疾人。
则:“安置残疾人年汇总人数”=1+2+2+1+2+3+2=13人4、“减免比率”----该数据由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提供,请各单位务必认真核对是否准确。
5、“安置比率”----安置比率为0.8%(依据厦府〔2006〕126号《厦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第五条)。
以上数据均核对准确后进行申报。
如对“安置残疾人年汇总人数”及“减免比率”数据有疑义的,也可进一步联系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年审和征收管理科(审核减免比率);51081715324175核定检查科(审核安置残疾人年汇总人数):53241735324372三、其他注意事项1、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进行申报。
通常当年8月至次年7月期间,只能申报上一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保金如何计算

残保金如何计算残保金如何计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残保金如何计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一、残保金代征的范围和对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在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的机关、团体、企业(福利企业除外)、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均应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缴纳残保金。
二、残保金代征的标准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应按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残保金。
安排比例不足1人的,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
安排1名盲人就业,按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缴纳残保金金额=(上年单位在职职工总数(平均人数)×1.7%—在职残疾人职工数)×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0%。
三、成立时间不满1年的单位和安排残疾人就业不满1年的如何计算成立时间不满1年的单位未安排残疾人就业,也应缴纳残保金。
缴款时间按单位成立后的足月计算,不满1个月的不计算。
安排残疾人就业不满1年的,按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时间计算;不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
四、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不足1人的,如何计算缴款金额按照1.7%比例计算,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足1人的,应按实际差额比例计算缴纳残保金金额。
例如:某单位2007年在职职工总数为50人,按照1.7%比例计算,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足1人[50(人)×1.7%]。
如其在2007年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2008年应缴纳残保金18409元[21658(元)×50(人)×1.7%]。
【阅读延伸】一、征收对象及范围: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
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的保障金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该如何计算

残疾⼈就业保障⾦应该如何计算残疾⼈就业保障⾦应该如何计算与我们⽇常的⼯作或⽣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只听说过,却不知到它具体是如何,下⾯店铺⼩编整理了⼀些相关内容和⼤家分享,欢迎⼤家的阅读,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要求1.⽤⼈单位安排残疾⼈就业的⽐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总数的1.5%。
具体⽐例由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根据《成都市残疾⼈就业保障⾦征收使⽤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成都市的⽐例为1.6%)2.⽤⼈单位安排残疾⼈就业达不到所在地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规定⽐例的,应当缴纳残保⾦。
⼆、雇佣要求1.⽤⼈单位将残疾⼈录⽤为在编⼈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签订1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付的⼯资不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并⾜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计⼊⽤⼈单位所安排的残疾⼈就业⼈数。
2.⽤⼈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民共和国残疾⼈证》(1⾄2级)或《中华⼈民共和国残疾军⼈证》(1⾄3级)的⼈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就业计算。
3.⽤⼈单位跨地区招⽤残疾⼈的,应当计⼊所安排的残疾⼈就业⼈数。
三、费⽤计算根据根据《成都市残疾⼈就业保障⾦征收使⽤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保障⾦按⽉计算,按年汇总⼀次性缴纳。
⽉应缴额按上年⽤⼈单位每⽉安排残疾⼈就业未达到规定⽐例的差额⼈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平均⼯资之积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保障⾦⽉应缴额=(上年⽤⼈单位⽉在职职⼯⼈数×1.6%-上年⽤⼈单位当⽉实际安排的残疾⼈就业⼈数)×上年⽤⼈单位在职职⼯⽉平均⼯资。
1.⽤⼈单位⽉在职职⼯,是指⽤⼈单位当⽉在编⼈员或依法与⽤⼈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员。
季节性⽤⼯应当折算为⽉平均⽤⼯⼈数。
以劳务派遣⽤⼯的,计⼊派遣单位在职职⼯⼈数。
2.⽤⼈单位安排残疾⼈就业未达到规定⽐例的差额⼈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
2014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2014工伤保险赔偿标准2014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文档范本: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于确定工伤职工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或者因工在国外遭受意外伤害,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赔偿标准。
根据2014年的相关规定,本文将对2014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适用范围本章主要说明工伤保险赔偿标准适用的范围,包括工伤职工的定义、工伤事故范围以及与工伤相关的其他规定。
第二章工伤待遇本章详细介绍工伤职工享受的各项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工伤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第三章工伤鉴定与评定本章重点阐述工伤的鉴定和评定程序,包括鉴定的申请、鉴定机构的选择、鉴定的程序及结果等。
第四章工伤赔偿计算本章详细说明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伤赔偿金的基本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等,同时也介绍了特殊情况下工伤赔偿金的调整方法。
第五章工伤保险金支付和管理本章介绍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和管理,包括工伤保险金的支付程序、支付方式、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等。
第六章工伤保险职责和责任本章详细说明工伤保险相关的各方职责和责任,包括用人单位的责任、工伤鉴定机构的责任、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督责任等。
第七章工伤保险费征收本章介绍工伤保险费的征收方式、标准、缴费义务人等内容。
第八章工伤保险赔偿纠纷处理本章说明工伤保险赔偿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程序,包括申诉、仲裁、诉讼等。
附件:本文档附件详细列出了2014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具体数额和相关说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1、劳动保障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
2、工伤保险:是指国家为工伤职工和雇主共同建立的保险制度。
3、工伤职工:指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或者因工在国外遭受意外伤害,被认定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
4、工伤事故:指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受到的伤害。
5、伤残补助金:指对经过鉴定和评定的工伤职工按一定比例计算的一次性补助金。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1个月)【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18个月)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4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16个月) (二)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2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13个月)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0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11个月)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8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9个月)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6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7个月)(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于《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2011年1月1日以后,工伤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国家对因工作原因受到损伤或患病的劳动者给予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的具体规定。
2014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下面就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工伤的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病。
2014年,我国对工伤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符合工伤条件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其次,对于工伤的医疗救助。
2014年,我国对工伤劳动者的医疗救助标准进行了提高,包括住院医疗费用、手术费用、康复费用等方面的补偿。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后,可以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减轻了劳动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再次,对于工伤的经济补偿。
2014年,我国对工伤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和提高。
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亡家属抚恤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方面的补偿。
这些补偿标准的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对于工伤赔偿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2014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也进行了完善,加强了对用人单位和保险机构的监督,确保工伤赔偿标准的落实。
同时,建立了工伤赔偿标准的公开透明机制,让劳动者和社会公众都能够了解到工伤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情况。
总的来说,2014年的工伤赔偿标准在医疗救助、经济补偿和执行监督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更好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未来我国能够进一步完善工伤赔偿制度,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关爱。
残保金政策解读

会计经验:2014年残保金如何计算

2014年残保金如何计算2014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计算?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专项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的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取和计算标准需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以及当地的相关政府规章,具体不统一。
以下由会计网小编为您具体介绍一下有关2014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
==》免费会计视频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
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x1.5%(上海市为1.6%)-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x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总数,按用人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核定,也可参照人事、劳动、统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人数核定。
安排残疾人就业必须是单位正式职工或与单位依法签定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国家规定由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职工。
已安排的残疾军人和因工致残人员,经鉴定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残疾标准,并办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方可计入安置比例。
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以当地统计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假定您所在地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000元,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为200人,无残疾人。
应缴纳的保障金=200*20000*1.5%=60000元。
北京地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标准: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x1.7%-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x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60% 相关内容: (一)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 根据《吉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办法(试行)》,对纳税人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各级地方税务部门代征。
征收范围根据《吉林省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6%的比例,选择适宜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2014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2014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核心内容:我国最新的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亲属依法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有哪些?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伤保险的待遇项目和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的缴费标准。
一、工伤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1)2013年之前1.工伤保险条例。
2.规定:各省、直辖市实行工伤保险办法;各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
(2)2013年以后,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是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6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给为因工死亡、无法工作的职工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
标准是: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每月10%。
核定的供养亲属养恤金总额不应高于因公死亡工人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工业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为19109元,2009年为17175元)。
残疾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至四级残疾职工停薪留职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二、工伤赔偿的计算(一)一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津贴1、伤残津贴=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4、4笔伤残补助金=我的工资21个月享受每月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4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 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六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津贴1、五项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6伤残补助金=我的工资x 16个月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工伤职工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工伤医疗费、工伤伤残赔偿金、因工死亡的家属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等内容。
对于因工受伤导致的医疗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其中包括住院治疗费用、手术费用、康复治疗费用等。
工伤医疗费的报销比例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在地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其次,对于因工受伤导致的伤残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经医疗鉴定确定伤残程度后,可以获得相应的伤残赔偿金。
伤残赔偿金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的,伤残赔偿金的支付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在地的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承担。
此外,对于因工死亡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的家属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
抚恤金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的,丧葬补助金是用于支付劳动者丧葬的相关费用。
总的来说,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规定的,对于劳动者因工作受到损伤或患病而需要获得相应赔偿时,提供了明确的赔偿标准和程序。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在地的工
伤保险基金共同承担了工伤赔偿的支付责任。
希望广大劳动者和用
人单位能够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残疾人保障金计算

残疾人保障金计算简介残疾人保障金是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向残疾人员提供的一种保障金,旨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
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公式基于残疾人员的残疾等级和月收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得出最终的保障金数额。
本文将介绍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政策。
计算方法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残疾等级和月收入。
残疾等级残疾等级是评估残疾人员身体或智力残疾严重程度的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的残疾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保障金标准,一般来说,残疾等级越高,保障金越高。
月收入月收入是指残疾人员每个月从各种来源获得的经济收入,包括工资、福利、津贴等。
月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保障金数额。
一般来说,月收入越低,保障金越高。
计算公式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公式如下:保障金 = ((基本生活费 + 标准差额) - 自付能力) * 保障标准比例其中,•基本生活费是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一个固定金额,不同残疾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基本生活费数额。
•标准差额是根据残疾人员的月收入和国家规定的月收入标准确定的一个数额,用于补足月收入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部分。
•自付能力是指残疾人员自己承担的部分,一般根据月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得出。
•保障标准比例是根据残疾等级确定的一个比例,不同的残疾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保障标准比例。
相关政策残疾人保障金的相关政策主要由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来制定和实施。
国家层面主要负责制定整体的政策框架和标准,而地方层面则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国家层面政策在国家层面,残疾人保障金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残疾等级标准和对应的保障金标准。
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并根据不同的残疾等级确定了相应的保障金标准。
2.确定基本生活费和自付能力比例。
国家规定了统一的基本生活费数额和自付能力比例,确保保障金的计算公式能够公平合理地反映残疾人员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
3.监督和管理地方层面的实施情况。
2014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简版

2014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2014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1. 引言工伤是指在劳动者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职业病或者因工死亡的情况。
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2014年制定了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2014年工伤赔偿的项目及标准。
2. 工伤赔偿项目工伤赔偿项目是指工伤保险制度中涉及的赔偿内容。
根据2014年的制度规定,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医疗费工伤导致的医疗费用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医疗费用可以包括住院、手术、治疗、药物、康复等费用。
2.2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在工伤期间,劳动者因伤或病致残而暂时或长期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依法享受的经济补偿。
工伤津贴根据工伤等级和伤残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指在工伤造成伤残后一次性支付给受害人的特殊补贴金。
根据伤残等级和伤残程度的不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数额有所差异。
2.4 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是指由于工伤导致的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协助照料生活日常生活所需支付的费用。
2.5 家属抚恤金家属抚恤金是指在工伤致死的情况下,为工伤者的家庭成员提供的经济补偿,主要用于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支出。
3. 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指根据工伤赔偿项目的不同,制定的具体数额和支付方式。
根据2014年的制度规定,工伤赔偿标准如下:3.1 医疗费标准根据实际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的支付比例,工伤保险制度规定医疗费的支付方式。
3.2 工伤津贴标准工伤津贴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伤残等级、伤残程度和工伤发生时的个人工资确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工伤津贴的支付比例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的60%至100%不等。
3.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数额根据伤残等级和伤残程度由工伤保险制度规定,一般以一定的基数进行计算。
3.4 生活护理费标准生活护理费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伤残等级、伤残程度和生活护理等级来确定的。
企业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法残疾人保障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比例,为残疾员工缴纳的一种社会保障费用。
通过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企业可以帮助残疾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增加其生活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正确计算和缴纳残疾人保障金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企业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方法,以便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一、残疾人保障金的基本计算公式残疾人保障金的计算涉及到残疾人就业人数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两个关键指标。
根据国家规定,基本计算公式如下:残疾人保障金 = 残疾人就业人数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 ×残疾人保障金费率其中,残疾人就业人数是指在企业正式登记的残疾员工的人数。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计算出的员工工资总额。
残疾人保障金费率由国家进行调整,企业需要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确定。
二、残疾人就业人数的计算方法残疾人就业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登记在册的残疾员工:指残疾员工在所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备案的人数。
企业在缴纳残疾人保障金时,需要提供相应的登记证明材料。
2. 新招用的残疾员工:指企业在统计期内新招用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残疾员工人数。
3. 企业内调整的残疾员工:指企业在统计期内将原职工调整为残疾人岗位的人数。
4. 企业外转岗的残疾员工:指企业在统计期内将残疾员工转岗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人数。
5. 其他情况下的残疾员工:指企业在统计期内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残疾员工人数,如退休后继续在企业工作的残疾员工等。
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是指企业根据国家规定计算出的员工工资总额。
计算方法如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 = 企业在统计期内的员工工资总额 - 企业在统计期内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低于最低基数的部分其中,员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统计期内向员工发放的工资总额。
2014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详解

2014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详解工伤赔偿是指雇主根据法律规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疾病给予的经济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细节的复杂问题,下面将对2014年的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进行详细解析。
一、工伤认定标准及程序工伤认定是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员工的工伤进行认定,并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具体的工伤认定标准及程序如下:1. 工伤认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的条件包括: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伤是指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伤害、疾病;工伤是指工作过程中突发性的、意外性的事故,而不是职业病;工伤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发病或突发事故后的48小时内,到职工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的。
2. 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程序如下:受伤员工或其家属需向所在公司或劳动保障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公司或劳动保障机构将受伤情况进行核实,包括查看医疗证明、调取事故报告等;根据事实情况,公司或劳动保障机构将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如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满意,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二、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详解工伤赔偿标准及项目包括工伤待遇、伤残赔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等,下面将对各项进行详细解释。
1. 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雇主应支付员工的工伤待遇,包括: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即员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即工伤后因伤程度不同而给予的经济补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即工伤造成的伤残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给予的一次性补助。
2. 伤残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伤残赔偿是指员工在工伤后导致的身体残疾,雇主应给予的经济赔偿。
伤残赔偿按照伤残程度分为10级,每级对应不同的赔偿金额。
3. 一次性工伤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一次性工伤医疗费是指员工在工伤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医疗费用,雇主应根据实际费用进行赔偿。
三、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表格2. 工伤认定申请表格3. 工伤认定复议申请表格4. 工伤认定诉讼申请书样本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劳动合同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劳动合同方面法律文件,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执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内容。
公司残疾人保障金每年多少钱?

公司残疾人保障金每年多少钱?公司残疾人保障金每年多少钱始终是很多小伙伴关注的问题,关于企业残疾人保障金的处理不需要每个月进行申报纳税的,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只要在每年征缴期内在账户上存足扣除款就可以了。
本文比网校为大家整理了与公司残疾人保障金有关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残疾人保障金每年多少钱单位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金额=(单位上年度末职工总人数1。
5%-单位已安置残疾职工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收入100%)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支配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支配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依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据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残疾人保障金每个月都要申报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需要每月申报;用人单位已与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签订扣缴税费协议的,用人单位只需于每年的征缴期内(每年8月至10月)在扣税账户存足款项后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统一扣缴。
未签订扣缴税费协议的,用人单位须于征缴期内(每年8月至10月)持残疾人就业年审机构发出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缴费手续。
企业残保金的征收标准1、人数要求用人单位支配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
5%。
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本地区的实际状况规定。
(北京为1。
7%,上海为1。
6%)用人单位支配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
2、雇佣要求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支配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用人单位支配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人员就业的,依据支配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第一篇: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关于印发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根据财政部颁发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现就企业缴纳残疾人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应在“其他应交款”科目下设置“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明细科目(外商投资企业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置“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借记“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实际上交时,借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或者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按规定收到的奖励,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
三、企业逾期未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规定缴纳的滞纳金,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公式:应缴保障金=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本单位上年度职工人数×1.5%-上年度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按现行新会计准规定,则“价格调节基金”不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价格调节基金的设置范围价格调节基金是针对某些容易发生市场价格波动、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商品的调控而设置的。
这些商品主要有粮、棉、油、肉、蛋、菜、糖等农副产品。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价格调节基金主要有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粮食风险调节基金。
价格调节基金的筹集从各地的经验来看,价格调节基金的主要来源有,政府财政对粮食、蔬菜、猪肉等主副食品的原有价格补贴或预算拨款;向社会的征收,征收范围主要涉及旅馆业、旅游业、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工商业、运输业。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怎么计算灵活用工的比例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怎么计算灵活用工的比例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以及灵活用工比例的确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也涉及到残疾人的就业权益保障。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概念。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促进其就业而设立的一项专项资金。
企业未按照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那么,灵活用工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灵活用工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固定用工模式而言更为灵活的用工方式,包括兼职、临时、劳务派遣等多种形式。
在计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时,灵活用工的比例计算显得尤为关键。
要计算灵活用工中残疾人的比例,第一步是确定企业的总用工人数。
这里的总用工人数应当包括企业正式员工、兼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所有形式的用工。
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接受的实习生、退休返聘人员等通常不纳入计算范围。
接下来,要明确残疾人的认定标准。
一般来说,残疾人需要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 至 8 级)。
在确定了企业的总用工人数和残疾人的认定标准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灵活用工中残疾人的比例了。
假设某企业总用工人数为 100 人,其中正式员工 80 人,兼职人员10 人,劳务派遣人员 10 人。
经过核实,该企业中有 2 名残疾人,均为正式员工。
那么,在计算灵活用工中残疾人的比例时,我们首先要计算出企业应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15%。
以这个企业为例,100 人的总用工人数,应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为 15 人(100×15% = 15)。
但由于残疾人人数必须为整数,所以该企业应安排至少 2 名残疾人就业。
而实际上该企业只有 2 名残疾人,且均为正式员工。
那么在计算灵活用工中残疾人的比例时,由于灵活用工人员中没有残疾人,所以比例为 0%。
残保金计提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残保金计提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企业会计中,残保金是指一种特殊的储备金,用于弥补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折旧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价值减少。
残保金的计提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按一定比例提取一部分利润作为储备,以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价值维持。
本文将围绕残保金计提科目展开讨论,探讨其定义、背景、作用和意义,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对残保金计提科目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会计中的资产保障机制,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介绍了残保金计提科目的重要性和现状,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了概述,明确了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指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了残保金计提科目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作用和意义。
第一小节主要是对残保金计提科目的概念进行解释,让读者理解该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第二小节则详细介绍了残保金计提科目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其对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论部分包括对残保金计提科目的总结和评价,总结了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和结论。
同时,还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指导读者更好地了解残保金计提科目的发展方向和优化策略。
1.3 目的残保金计提科目作为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对残保金的计提与处理,确保企业资产和利润的真实准确反映。
通过对残保金计提科目的设立和管理,可以有效监控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信誉度。
此外,合理设置残保金计提科目还能帮助企业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
因此,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残保金计提科目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其定义、背景、作用和意义,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4年度企业残保金计算方法的说明
根据《关于2014年度萧山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确认和残疾人保障金征缴的通知》(萧残联[2015]53号萧财行[2015]301号)文件规定:2014年度安置残疾人就业未达1.5%比例的用人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各类企业(含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全年21000元的标准缴纳残保金;单位2014年度应缴残保金金额=(单位2014年度残保金征缴计征人数×1.5%-单位已安置残疾职工数)×计征标准。
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为减轻企业负担,现对企业2014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方法作以下说明:
1、计征人数:单位2014年度残保金征缴计征人数=单位2014年度在职在岗职工平均总人数×90%
2、计算方法:单位应缴残保金金额=(单位2014年度在职在岗职工平均总人数×90%×1.5%-单位已安置残疾职工数)×计征标准。
举例:
例1:某企业2014年度在职职工平均200人,已确认安置残疾职工1名,企业计算步骤:
单位2014年度应缴残保金金额=(200×90%×1.5%-1)×21000=(180×1.5%-1)×21000=(2.7-1)×21000=35700元
例2:某企业2014年度在职职工1人,未安置残疾职工,企业计算步骤:单位2014年度应缴残保金金额=1×90%×1.5%×21000=283.5元
3、小微企业免征政策执行口径
2015年1月1日(含)后新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符合免征条件的,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免征36个月残保金。
2015年1月1日前登记的小微企业,符合免征条件且自工商登记之日未满36个月的,可免征不足月份的残保金。
残保金按年征收的企业,残保金免征政策期限按月计算。
举例:某企业工商登记日期为2012年3月,从工商登记之日起到2015年1月1日满33个月,可免征3个月的残保金。
2014年度在职职工平均200人,已确认安置残疾职工1名,企业计算步骤:
单位2014年度应缴残保金金额=(200×90%×1.5%-1)×21000×9/12=(180×1.5%-1)×21000×9/12=(2.7-1)×21000×9/12=26775元
残保金的滞纳金由万分之五变更为千分之五,请提醒企业及时缴纳。
201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