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启超的新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张,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新史学和旧史学可以得出几点认识:(1)在内容上,旧史学多偏于政治方面。质言之,就是旧史学眼光,注重朝廷一方面,新史学则注重全部民生。观察点不同,而其作用自迥异也。(2)在历史观上,旧史学主张循环说,新史学则主张进化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是教人了解现代社会之所以为如此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是由百千万年进化而成。因为要认识现代社会,所以非研究现代历史不为功。研究过去,应用现在,所以期未来之效果。(3)在时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有史时代,以及有史时代中某个时期。新史学眼光,是向有史以前时代去推求,而步步向以后时代去推究。故新史学不能单恃书本,必须借助语言学文字学,而于考古学、人类学尤为且要。(4)在空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一部,新史学眼光则扩充范围及全部。旧史学所研究之空间范围小,新史学所研究之范围大。(5)在历史的构成上,旧史学以特殊史迹为个人所造成,新史学谓一切史迹,为人类公共合作而成。(6)在价值论上,旧史学往往囿于成见,偏于一种目的,不能恪尽天职。新史学家居于科学地位,不偏不倚,以阐明正义公道,期人类共趋于太平之
域。(7)在方法论上旧史学不出经史的范围,走文以载道或乾嘉考据的老路。新史学多借重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化论的思想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促成了国人世界观的进化。(8)从旧史学的地位上看,旧史家开始为神的仆役,后来又变成了帝王的侍臣,再变为民族主义的炮手。新史家既不愿替神权或君权服务,也不愿专以发扬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为职志,他们眼中所关心的只有人类。他们所从事的,只是人类的文化和幸福。这是新史家把他们贡献于全人类的宏原,就是与旧史家地位分离的鸿沟。(9)就史学的性质上说,新史学的性质是客观的、大众的、现实的、进步的、科学的,与旧史学恰立于相反的地位。新史学侧重现在的问题,侧重在普遍的理法,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揭示。也就是说新史学不仅注意例外异常的情形,并且注意普通的一般现象。(10)在历史编纂学等方面,从前滥用史料,而现在知道严厉检查了;从前好用主观,偏重文采,而现在知道利用分工的方法了;从前只限于沿革的记录,而现在知道要于史实间探出理法了。
总之,旧史家之动机多源于恨,新史家之动机多起与爱,其教授方法,旧史家以教师为主注入的;新史学以学生为主,自动的,旧史学重记忆,新史学重推理,旧史家重保守,新史家重进取。①
(二)新史学的历史地位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史学家的心目中,新史学有很高的地位,他们认为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方法、从主观动机到客观效果、从时间到空间、从价值论到史家地位,还是从史学性质到历史编纂学等各方面,都是全新的面貌。新史学不仅提出了要进行史界革命、史学革新、建设新史学,而且还对旧史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主张不限于史学,更成为唤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思想武器;确立了进化史观的地位;尝试编写出一批新的中国通史,把新史学变成一种切实的实践,梁启超用文白参半的“新文体”,既宣传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主张,又在社会各界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后来的五四运动起到了前驱的作用。这些都奠定了新史学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
首先,新史学成为国人唤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思想武器。作为与社会思潮紧密相关的新史学思潮,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所起到的这种振聋发聩的作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史学学派的史家介绍弱小民族的亡国史以警示国人。据统计,从1900年到1911年,出版此论著超过50种以上。这些此类论著或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手段,或记录亡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其目的都是令国人自警,总结教训,奋发图强,挽狂澜于既倒。在实践中,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和催人惊醒的积极作用。
其次,从对旧史学的批判,到重新认识以往旧史学主张的提出,不论其具体态度如何,应该说是自觉的史学意识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是以前所没有的。梁启超对中国古代史学进行批判,认为旧史学有“四弊”“两病”“三恶果”,此外,他还以“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和历史研究的范围与内弄等专题,对旧史学的重要范畴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正统之弊,主要是君统观念在作祟,梁启超对正统观念的破除,对封建、道统的有力批判,对新史学的观念和普及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论书法中,对所谓的春秋笔法进行了批评,认为“春秋之笔法,非所以褒贬也。”梁启超以国民之前途命运为中心,对历史评价的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这些都说明梁启超等新史家均试图在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史学,这在中国史学史上是空前的。
第三,确立了近代进化史观。20世纪初,经过梁启超等人的宣传,近代进化论不仅使整个社会振聋发聩,更在学术思想领域奠定了其不可移易的地位。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