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零件图
合集下载
第八章零件图
![第八章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2e53a827647d27284b7351ed.png)
8-9 指出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在下图中正确标注出来。
I
Ra 3.2 ∅32f6 A C2
M22X1.5-6g
∅20H7/g6
套筒与支架
过盈配合
∅20H7/P6 ∅12F7/h6
3
1. 壳体左端面对∅30H7孔的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间距0.03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2.∅40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半径差为0.02的两同心圆间的区域,方向:半径方向。 3. 壳体下凸台的平面度公差为间距0.02mm的两平面间的区域,方向:平行于∅30H7孔轴线。 4. ∅20H7孔的轴线对∅30H7孔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直径∅0.01的小圆柱面内的区域。
∅40
∅24
30
A ∅6
A
° 120
b 0.02 A
4 ∅8 C1
18
5
c 0.02
∅50m6
10
16
4
r ∅0.01
A
2
h 0.02 A
X
A
∅40
∅24
14
Ra 12.5
其配合尺寸。 (2)此配合的公称尺寸为 Ø20 mm,IT6= 0.013 mm,IT7=0.021mm, 在零件图中标注出其公称尺寸和上、下极限偏差值。
∅20H7
∅40
B X ∅30H7
eX∅0.04 X
A
定位轴与套筒
间隙配合
g 0.04 X A rX0.05 B
B
r ∅0.03
A-B
A 16 7 1 8 Ra 12.5
a 0.03 B
X
u 0.02
A A
B
A
55
35
Ra 12.5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八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八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c16358054afe04a1b171de1c.png)
图8-23(a)所示进行标注(图中Fe表示基本材料为钢,Ep表示加工工艺为电镀)。 如图8-23(b)所示,三个连续的加工工序的表面结构、尺寸和表面处理的标注如下。
第一道工序:单向上限值,Rz为1.6 μm,表面纹理没有要求,去除材料的工艺。
第二道工序:镀铬,无其他表面结构要求。
第三道工序:一个单向上限值,仅对长为50 mm的圆柱表面有效,Rz为6.3 μm,表面纹
➢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纸中的注法
4.1 表面结构表示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 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图8-15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 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8-16所示。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要求,还应使标注出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校验。 如图8-11(a)所示,尺寸A不便于测量,应按图8-11(b)标注尺寸。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图8-9 封闭尺寸链
图8-10 开口尺寸链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a)不正确
(b)正确
图8-11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图8-1 左端盖及其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的 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组恰当的图形(如局部视图、剖视图、断
1
面图及其他规定画法等)将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位置关 系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图8-1所示,用一个基本视
图表达泵盖的外形,用A―A全剖视图表达泵盖的内部形状。
2
(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上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以确定其结构大小。
第一道工序:单向上限值,Rz为1.6 μm,表面纹理没有要求,去除材料的工艺。
第二道工序:镀铬,无其他表面结构要求。
第三道工序:一个单向上限值,仅对长为50 mm的圆柱表面有效,Rz为6.3 μm,表面纹
➢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纸中的注法
4.1 表面结构表示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 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图8-15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 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8-16所示。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要求,还应使标注出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校验。 如图8-11(a)所示,尺寸A不便于测量,应按图8-11(b)标注尺寸。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图8-9 封闭尺寸链
图8-10 开口尺寸链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a)不正确
(b)正确
图8-11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图8-1 左端盖及其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的 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组恰当的图形(如局部视图、剖视图、断
1
面图及其他规定画法等)将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位置关 系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图8-1所示,用一个基本视
图表达泵盖的外形,用A―A全剖视图表达泵盖的内部形状。
2
(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上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以确定其结构大小。
《机械制图》(刘凤玲)教学课件 第8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刘凤玲)教学课件 第8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930de9a6c30c2258019e7c.png)
《机械制图》
第8章 零件图
目录
CONTENTS
1 零件图概述 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 读零件图
ART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的内容
➢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当设计或测绘机器时,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 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与部件、零件图 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识读或绘制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 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 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当识读或绘制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其他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如何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 的重点。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力求 制图简便。
选择其他视图
➢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例如,图中凸台的顶 面是工艺基准,以此为基准测量螺孔的深度尺寸8比较方便。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最好能重合,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便于加工 制造。
➢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影响零件使 用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都应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如图所示。图(a)中的轴 孔中心高h1是重要尺寸,若按图(b)标注,则尺寸h2 和 h3将产生较大的积累误 差,使孔的中心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为安装方便,图(a)中底板上两 孔的中心距l1也应直接注出,若按图(b)标注尺寸l3 间接确定l1 ,则不能满足 装配要求。
第8章 零件图
目录
CONTENTS
1 零件图概述 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 读零件图
ART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的内容
➢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当设计或测绘机器时,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 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与部件、零件图 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识读或绘制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 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 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当识读或绘制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其他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如何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 的重点。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力求 制图简便。
选择其他视图
➢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例如,图中凸台的顶 面是工艺基准,以此为基准测量螺孔的深度尺寸8比较方便。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最好能重合,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便于加工 制造。
➢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影响零件使 用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都应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如图所示。图(a)中的轴 孔中心高h1是重要尺寸,若按图(b)标注,则尺寸h2 和 h3将产生较大的积累误 差,使孔的中心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为安装方便,图(a)中底板上两 孔的中心距l1也应直接注出,若按图(b)标注尺寸l3 间接确定l1 ,则不能满足 装配要求。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cd1175d610661ed9ac51f325.png)
法获得的同一表面,当
需要明确每种工艺方法
9
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可
按左图进行标注。图中:
Fe—基本材料为钢;
EP—加工工艺为电镀
8.3.3 极限、公差、偏差
1.尺寸公差
在生产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刀具磨损、 机床振动及工人技术水平等,所加工出的零件尺寸必然存 在一定的误差,为了确保产品加工的经济性,实现零件的 互换,零件的每个尺寸必须规定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这 种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以下是有关尺寸公差 的名词解释。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
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等内 容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 重要技术文件。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 (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 能性与合理性,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如下图所示的 齿轮油泵,主要由泵体、泵盖、齿轮、泵轴、螺钉、垫片、 堵头螺栓和销等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中,如螺钉、销和弹 簧属于标准件,故通常不画其零件图。齿轮属于常用件, 其部分结构标准化,并有规定的画法,所也要画出其零件 图,它属于通用件。其余零件的结构尺寸都是专门为该机 器设计的,这样的零件通常被称为一般零件。一般零件必 须画出零件图以供制造、维护等。
(a) 按设计要求选择尺寸基准
(c) 按设计基准标注长度方向尺寸
(d)按工艺基准标注长度尺寸
(b)按加工要求选择尺寸基准
(e)综合考虑标注长度方向尺寸
(a) 封闭尺寸链
(b)开口环
(c)参考尺寸
2) 考虑工艺要求 (1) 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符合 加工过程,便于加工和测量。 (2) 应考虑测量方便 标注尺寸时,有些尺寸的标注 对设计要求影响不大时,应考虑测量方便。
第八章 零件图
![第八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bec3c35fbfc77da269b151.png)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 轮廓最大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⒈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Y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⒉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例如: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8.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 状特性。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上偏差 = 60.015-60 = +0.015 60.015- 0.015 59.985- 下偏差 = 59.985-60 =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公差 = 0.015-(-0.015 = 0.030
⒋ 配合
⑴ 配合的概念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上
最小间隙 最小间隙是零 最大间隙
间隙配合示意图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过盈是零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
过盈配合示意图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⒈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Y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⒉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例如: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8.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 状特性。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上偏差 = 60.015-60 = +0.015 60.015- 0.015 59.985- 下偏差 = 59.985-60 =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公差 = 0.015-(-0.015 = 0.030
⒋ 配合
⑴ 配合的概念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上
最小间隙 最小间隙是零 最大间隙
间隙配合示意图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过盈是零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
过盈配合示意图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5f5bd56294dd88d0d26bce.png)
公差恒 为正
45
3)公差带图:
上极限偏差 公差带
+ 0-
+0.008 -0.008
下极限偏差
+0.024
+0.008 -0.006
0
-0.022
50 公称尺寸
例: 50±0.008
50
+0.024 +0.008
50
-0.006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 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
布情况。
A
23
A
24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⒊ 零件的几何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 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 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c) 综合式
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
28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
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c b
cd
正确!
错误!
29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e d b
错误!
c
d
b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 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18
第八章 零件图
![第八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4a54a3844769eae109ed4c.png)
凹槽
凹腔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表达方案要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来选 择。在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便于看图,其次要根据其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 表达方法,在正确、完整、清晰第表达零件的结 构形状的前提下,力求绘图简便。零件的表达方 案的选择即是零件视图的选择。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一、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一、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主视图选定后,还要进一步选择视图的数量。零 件的结构形状不同,其视图数量也不同。根据零件的 结构形状,可选择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视图。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一、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1)一个视图 由柱、锥、球、环等基本回转体同轴或同方向不同 轴组合而成的零件,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简单,注上 尺寸,一个视图就可完整、清晰地表达其结构形状。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目录
学习情境三 零件的视图选择 二、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轮子、法兰盘、端盖等属于此类零件。其主要形体是 回转体,径向尺寸一般大于轴向尺寸。
这类零件的毛坯有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 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一般需要两个视图,主 视图和左视图。根据结构特点,视图具有对称面时,可作 半剖视;无对称面时,可作全剖或局部剖视。
目录
学习情境四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合理地选择尺寸的基准
基准是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加工、测量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一些点、线 或面。
设计基准:指在机器或部件中,用来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点、线或面。 工艺基准:指在加工或测量时,用来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点、线或面。 尺寸基准:是尺寸的起点,所以,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都应有基准。 这个基准称为主要基准。除主要基准外的基准都称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 辅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工程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ef562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6.png)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工程★8.7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用途;
2了解零件各局部结构形状的特点、功用、相对位置;3了解零件的制造方法和技术要求,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质量、图样的比例等。
2.表达方案分析分析各视图及视图间的关系,搞清楚表达方案:(1)找出主视图;(2)找出其他视图、剖视图等,其相对位置、投影关系?
(3)剖视图、断面图的剖切面的位置?
(4)局部视图、斜视图处的投射部位、投射方向?
(5)有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3.结构分析形体一般都表达为零件的某一结构,(1)先看大致轮廓,再分成几个较大的独立局部进行分析;
(2)分析外部结构,逐个看懂;(3)分析内部结构,逐个看懂;(4)对形体复杂的局部可进行线面分析,搞清楚投影关系4.尺寸分析
(1)根据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分析,了解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2)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了解基准和尺寸的标注形式;
(3)了解功能尺寸;(4)了解非功能尺寸;
(5)确定零件的总体尺寸。
5.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的分析(1)根据图形了解结构特点;(2)根据零件的特点可以确定零件的制作方法;(3)根据图形内、外的符号和文字注解,了解技术要求。
第8章零件图 胡建生
![第8章零件图 胡建生](https://img.taocdn.com/s3/m/28c39d62a417866fb94a8e03.png)
第八章 零件图
(4)在不致引起误解时,表面结构要求可以标注在给定的尺寸线上。必要时,表 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
( 5 )圆柱表面的表面结构要 求只标注一次。表面结构要求可 以直接标注在圆柱表面的轮廓线 上,也可以标注在圆柱表面轮廓 线的延长线上,或用带箭头的指 引线引出标注
(机工高职多2)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越小,表面质量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
第八章 零件图
2.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表8-2 图形符号的含义 符Fra bibliotek名称 基本图形符号 (简称基本符号) 符 号 含 义
未指定工艺方法的表面,当通过一个注释解释时可 单独使用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仅当其含义是 “被 加工表面”时可单独使用 扩展图形符号 (简称扩展符号) 不去除材料的表面,也可用于表示保持上道工序形 成的表面,不管这种状况是通过去除或不去除材料形 成的
第八章 零件图
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 公差带大小由 标准公差来确定
公差带位置 由基本偏差确定
公差带大小 由标准公差确定 公差带位置 由基本偏差确定 公差带大小 由标准公差确定
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 IT1、 IT2, „, IT18。 IT代表标准公差, 数字表示公差等级 (2)基本偏差 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臵由基本偏差来确定
为了满足零件结构和工作要求,在加工制造相互配合的零件时,采取其中一个零件作为基准件,使其 基本偏差不变,通过改变另一零件的基本偏差以达到不同的配合要求
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 制度
基孔制配合中选作 基准的孔,称为基准 孔(基本偏差为 H, 其下极限偏差为0)
机械制图-第八章
![机械制图-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552bcc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e.png)
3.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4. 配合制
配合制——在制造互相配合的零件时, 使其中一种零件 作为基准件, 它的基本偏差固定, 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准件 的基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制度。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5. 优先、常用配合
GB/T 1801—2009对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作了进一步 的限制, 规定了基本尺寸至3 150 mm的孔、轴公差带, 分为 优先、常用(含优先)和一般用途(含优先、常用)三类。
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退刀槽
越程槽
3. 凸台和凹坑
凸台和凹坑
凹槽和凹腔
4. 钻孔结构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 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面或线。
一般情况下,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都应 有一个主要基准。
【例8-2】选择图示零件的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一)
表达方案(二)
§8-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 起模斜度 2. 铸造圆角 3. 铸件壁厚
图8-9 起模斜度与铸造圆角 图8-10 过渡线画法 图8-11 铸件壁厚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 倒角和倒圆
图8-17 基准的选择
1. 设计基准
确定零件在部件中工作位置的基准面或线。
2. 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正确
错误
2.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第八章---零件图分析
![第八章---零件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aa09ca7cd184254a353584.png)
机械设计教研室
18
8.3.1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基准类型分为: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而选定的准, 长、宽、高三个方向都有一个设计基准, 该基准又称为主要基准。
2、工艺基准
在加工时,确定零件装夹位置和刀具位置的 基准以及检测时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 基准。
2020/12/16
机械设计教研室
4、箱体类零件 1.结构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作用是支持或包容其它零件, 一般有复杂的内腔和外形结构,并带有轴承 孔、凸台、肋板,还有安装孔、螺孔等结构。
2.主视图选择 箱体类零件选择主视图时,根据工作位置原 则和形状特征原则考虑,采用剖视,以重点 反映其内部结构。
2020/12/16
机械设计教研室
15
机械设计教研室
3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2.1 零件的视图选择 选择表达方案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示 零件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1、零件分析 零件分析是认识零件的过程,是确定零件表达 方案的前提。 2、主视图的选择 零件主视图的选择应满足“合理位置”和“形 状特征两个基本原则。
2020/12/16
2020/12/16
机械设计教研室
2
8.1.2、零件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标 题栏。
115 12.5 ?80K7(-+00..0021 )
25
255
1 40
1.6
15 10
200 155
?20
?98 ?80K7(-+00..0021 )
0.04/100 B
其余
12.5
40
c1
用公式可表示为:
CAD机械制图(第八章_零件图)解析
![CAD机械制图(第八章_零件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80e23755270722192ef7a3.png)
放大本图 图8-4 轴承座的尺寸基准和尺寸标注
2.零件尺寸标注的一般原则
⑴ 零件的重要尺寸(指影响零件工作性能的尺寸,有配合 要求的尺寸和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要直接标注。如轴 承座零件图中,主视图上定位尺寸32和100以及左视图中的配合 尺寸32等就是重要尺寸。 ⑵ 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便于测量(图8-5)。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主要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 重要技术文件,也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二、零件图的主要内容
1.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2.完整的尺寸 制造、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定形、 定位尺寸; 3.技术要求 加工零件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 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 公差; 4.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 以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等内容。
为了使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测量和装配更加顺利、方便,零 件的主体结构确定后,还必须设计出合理的工艺结构。零件的常见工艺结 构及其功用整理在附表一、附表二中。
图8-11 从动轴
§8-4 零件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概念 加工后的零件表面是由许多高低不平的峰、谷 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右图所示。零件加工表 面上具有的这种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 糙度。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GB/T1031-1995 图8-12 零件表面的峰谷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三种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和轮廓最大 高度(Rz)。但最常用的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取样长度内峰、谷与基 线偏差的算术平均值,单位是μm),Ra的取值必须遵守国标的相关规定, 可参阅下表。
图8-5 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便测量
职业技术学院用第八章 零件图
![职业技术学院用第八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fe1670fa700abb68a982fb1e.png)
8.3 零件工艺结构
一、 零件铸造工艺结构 1.应有铸造圆角 2. 拔模斜度 3.铸件壁厚应均匀或逐渐过渡
铸造常识
切削加工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 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 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 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
三个视图是否已 将支架的结构形状 表达清楚了呢
?
!
举 例
B
B
底板形状不确定
必须增加一个 补充视图
底板另两种 可能的形状
三、零件的表达分析
1. 轴(套)类零件 作用:轴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齿
轮、皮带轮等)和传递动力;套类零件一般装在
轴上或孔中,用来定位、支承、保护传动零件。
9.3.1.轴套类零件 1.轴套类零件
刚度、抗疲劳强度、密封性和外观等都有
影响。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Y X L L 1 Ra=-∫ 0y(x) L
dx
近似为:
n 1 Ra=-∑ yi L i=1
工艺基准
A
A
设计基准
A-A
3、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零件的长、宽、高每个方向的尺寸至少有 一个基准,这三个基准就是主要基准。必要
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基准,即辅助基准(次要
基准)。
※主要基准和次要基准之间一定有尺寸联系
※主要基准尽量为设计基准同时也为工艺基准
※辅助基准可为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二、零件图的内容
3.技术要求 标注或 说明零件制造、检验 应达到的各项要求, 如表面结构要求、尺 寸公差、形状和位置 公差、热处理、表面 处理等要求。
4.标题栏 标题栏 画在图框的右下角, 需填写零件的名称、 材料、数量、比例, 制图、审核人员的姓 名、日期等内容。
2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3.1 表达方案选择原则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要考虑两点: (1)安放位置:应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或者自然放置 位置。 (2)投射方向:以反映零件形状、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关系最充分的方向为投射方向。
2.视图数量及表达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在主视图确定以后,分析该零 件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表达清楚,再考虑选择适当的其他视图或剖视图、 断面图、简化画法等。此时,应优先选择基本视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4)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孔时,应使钻孔轴线垂直于零件表面,以保证钻孔准确
和避免钻头折断。
24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特别强调:零件的各种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等,其形状和尺寸大小在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 均有规定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规范化设计,不可随意确 定,以免给加工带来困难。
4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一、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生产过程中主 要的技术文件,是制造、检验和维修零件的重要依据。
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 根据有关标准和 规定,用机件的 表达方法表达零 件内、外结构形 状的一组图形。 2.尺寸 零件 图应正确、完整、 清晰、合理地标 注零件制造、检 验时所需的全部 尺寸。
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8.2.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举例
零件的功能和构形特点是零件构形设计的主要依据,依
此可将机器中的一般零件分为4类:
轴套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箱体2 零件构形分析与设计 1. 轴套类零件
功用: 轴一般是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的。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 向定位的。
27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3.2 典型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以铣刀头上的轴、端盖、箱体为例,学习三类零件的零件 图表达方案的选择方法。
2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1.轴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29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轴套类表达方案选择说明: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3.叉架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3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叉架类零件表达方案说明: 1.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铸件或锻件毛坯,形状较为复杂, 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工作位置又是倾斜的或多变的,在 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应选放正的位置(自然的位置) 为主视图。有利于形状特征的表达和便于画图。 2.叉架类零件常带有倾斜或弯曲部分及肋板等结构,形状 较复杂,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的视图。除用主视图及其他 基本视图外,还常采用斜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方法。
2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
为了去除零件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孔的端部,一般 都加工成倒角;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往往加工 成圆角,称为倒圆。
2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凸台和凹坑 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零件表面之间接触,通常在铸件上设
1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3.叉架类零件
功用: 叉架类零件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 操纵机器、调节速度。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的作用。 构形特点 : (1)结构形状不规则 且较复杂;但一般可 归纳为由工作部分、 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 组成; (2)零件上常见结构: 圆筒、肋板、安装板、 凸台等结构。
1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 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① 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17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铸造圆角
②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切点附近断开
8.2.4 零件结构设计要形象美观
零件的结构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仅要考 虑工艺要求,更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零件的形象进行 构思、比较,以满足使用者的审美要求。
2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如何运用前面学过的机件表达方法,恰当地选 择一个零件的表达方案,完全、正确、清楚地表达 零件的形状、结构,并且符合生产要求,这是本节 的重点。
(3)常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零件上细小结构的形状。 (4)轴向较长且断面相同,或长度有规律变化的轴,可采用
折断画法。
3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2.盘盖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3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盘盖类零件表达方案说明: 1.与轴类零件相似,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
(1)轴套类零件一般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体特 征和加工位置(零件加工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确定主视 图。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轴上孔、键槽等结构画图时可
以朝前,便于加工时读图看尺寸。轴类零件的主要结构是回
转体,一般只画一个主视图。 (2)常采用断面图、局部剖视图、局部视图等来表达轴上孔、
键槽的结构形状。
③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1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由于铸件断面过厚,造成补缩不良形成缩孔。铸 件壁厚不均匀,在壁厚部分热节处(最后凝固部 分)由于没有补缩会产生缩孔或缩松。如果壁厚 一致则冷却速度相同,不存在先后凝固问题
(3)壁厚均匀
山西农业大学
第八章 零件图
主讲教师:张淑娟 山西农业大学 工学院
第八章
零件图
目录
基本要求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6 读零件图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八章
零件图
基本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以应按形状特征和加工位置来选择主视图,将轴线水平
放置; 2.一般采用主视图与另外一至两个基本视图(左视图和 右视图)。主视图常用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左视图或 (和)右视图表达零件的外形轮廓和各部分如凸缘、孔、 肋板、轮辐等的分布情况。
凸缘是指零件上本身的 突出部分,是为了减小 加工面积和安装用的。
3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构形特点: (1)一般是由同轴回转体组成; (2)轴向尺寸远远大于径向尺寸; (3)零件上常见结构:键槽、倒角、退刀槽、螺纹等。
1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盘盖类零件
功用: 盘盖类零件一 般用来传递动 力和扭矩,盘 主要起支撑、 轴向定位以及 密封等作用。 构形特点: (1)多数是由同轴 的回转体组成;如 齿轮、端盖、皮带 轮、手轮等。 (2)径向尺寸远远 大于轴向尺寸。 (3)零件上常见结 构:均匀分布的孔、 轮辐,键槽等结构。
计出凸台或加工成凹坑。
2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3)退刀槽和越程槽
退刀槽、越程槽还可 以保证两配合面紧贴
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 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通常在零件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车出螺 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2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砂箱
1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铸造圆角
铸件的凹角圆角半径太小,使尖角处型砂 传热能力降低,凹角处凝固速度下降,同 时由于尖角处型砂受热作用强,发气压力 大,析出的气体可向未凝固的金属液渗入, 导致铸件产生气缩孔。
铸件毛坯在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这样既能方便起模, 又能防止浇铸铁水时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 生裂缝或缩孔。
2.能正确阅读和绘制零件图;
3.尺寸标注要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 4.能正确注写表面结构要求代号及公差带代号等。
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机器和部件都 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关系装配而成的。
铣刀头轴测装配图
除标准件和常用件之外的所有零件,统称为一般零件。
在浇铸零件时,为避免铸件各部分冷却时因冷却速度的不同产生内应力 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
19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缩孔: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出现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纯金属、 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易产生缩孔。产生缩孔的基本原因铸件在凝固冷却期间,金属 的液态及凝固收缩之和远远大于固态收缩. 铸件壁逐层凝固的方式进行凝固。缩孔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液态合金填满铸型后。 因铸型模具吸热,靠近型腔表面的金属很快就降到凝固温度,凝固成一层外壳,温 度下降,合金逐层凝固,凝固层加厚,内部的剩余液体,由于液体收缩和补充凝固 层的凝固收缩,体积缩减,液面下降,导致原本充满内部的金属液体在变为铸件固 体后内部出现空隙,直到内部完全凝固,在铸件上部形成缩孔。已经形成缩孔的铸 件的铸件继续冷却到室温时,因固态收缩,铸件的外形轮廓尺寸略有 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