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街区的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概念
1.6.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提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想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论述,他说:“北京作为古都及历史名城,许多旧址的建筑己成为今日有纪念意义的文物,它们不仅形态美丽,不允许伤毁,而且它们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文物环境,都是这座名城壮美特点之一,也必须在保护之列”。他还说,“北京古城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各个建筑物的相互配合,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还在于这些建筑的位置和道路系统的相辅相成,在于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在于形成了宏壮而美丽的整体环境。”可借他的这个保护思想在当时没有被采纳,以至于很多珍贵的文化名城被破坏。
1.3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传承,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历史建筑室内外商业空间营建这“小处”着眼,力图将现有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特定类型的建筑类型中进行阐述。文章的核心在于如何在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稳步发展;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
塔里木大学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课程论文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浅谈延安历史文化保护
与历史街区更新
学生姓名:孙启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学号:3021212104
所在院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规划系
所在班级:城市规划16-2班
指导教师:胡雪薇
完成日期:2015年12月3日
浅谈延安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街区更新
1.5.2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历程
我国在政府层面开始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光绪三十二年清廷设民政部,拟定《保护古物推广办法》,通令各省执行。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就将“保护古迹”与“救贫事业、平民工艺、就生会救火会” 一道作为“城镇想之善举”,列入城镇乡的“自治事宜”。这也许才是我国最早涉及保护古迹的法律文件(张松2005)。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有组织官员、学者调查国内碑碣、造像、绘画、陵墓、庙宇等文物古迹。全国各地现存之古代桥梁、寺庙等几乎绝大部分都在清代进行过修葺。
【Key words】Urban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Historical block
浅谈延安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街区更新
一、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历史文化遗产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珍贵的遗产保护是全人类、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日趋完善,随着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成熟、完善,保护的对象、内容由最初的文物古迹、单体建筑发展到历史街区、历史城镇,最后扩展到城镇周围环境的保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日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1.2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实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良性发展是政府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历年保护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遭受了惨痛教训。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传承历史文化街区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注重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保护与建设并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名城形象和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名城特色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持之以恒地研究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和延续名城特色与风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需要。
1.4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等查阅大量文献,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各学科,包括国内相关著作、论文、期刊、规划文本和图纸等。
1.5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历程
1.5.1国外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历程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较早起源于欧洲18世纪中。欧洲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思想起源也比较早。广而言之,对文物建筑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的展(王景慧,阮仪三,王林1999.6)。18世纪中叶,英国的古罗马圆形剧场作为欧洲第一个被立法保护的古建筑出现,这标志着文物保护的概念已经从艺术品、器物、典籍等扩大到建筑的范围。然而当时对建筑物的价值尚未形成广泛的认同。直至18世纪末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才开始受到重视,而对这项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到19世纪中叶起开始形成。
在我国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22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一马衡先生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它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相关的研究机构。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了第一个有国家设立的专门保护管理文物的机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新中国建立以后,文物保护才开始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政府统筹进行管理。1961年,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并选择重要文物,根据其价值大小,报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将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其价值不同分为三个不同的保护级别,首先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最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其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仅次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后是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
1.2.2研究的意义
当前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并不少,包括文化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景观设计学等诸多学科都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史街区发展问题,但大都较少将名城保护与城市整体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更多的是限于局部的探讨问题,大多停留在建筑形态、城市空间环境等的保护等物质保护层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虽然在表面看是空间形态的保护,但在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视角下,建立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整体性”,可以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这一复杂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作者:孙启超
指导老师:胡雪薇
专业:城市规划
【摘要】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历史性城镇分遍全国。这些城镇都环境优美,都拥有传统特色鲜明、丰富的历史遗产资源。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古城,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以改善历史古城的保护状况。随后,又分别公布了第二、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以及若干增补城市的名单。这就表明了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历史文物和传统景观等的保护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居住地段、传统文化风貌等不仅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反而处处破坏。在城市迅猛膨胀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珍贵的历史传统风貌地段都在拆除。
然而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毫无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设,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景观、历史街区造成了巨大冲击。城市的历史记忆、环境形态、文化脉络和生活方式等的多样性急剧丧失。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变得越来越迫切。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于1982年就被第一批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延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就有以宝塔山、清凉山为代表的石刻艺术、寺庙建筑群和风景名胜区,以枣园、杨家岭旧居为代表的近现代革命史迹,以窑洞为代表的古建筑及传统民居等。延安不仅是我国近代革命史的宏伟体现,独特的民居建筑群、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俗、民风等,也承载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与考古价值,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见证。在延安的城市快速建设和旅游事业高速发展之下,名城保护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城市如何发展、历史文化如何延续,历史街区如何传承,是当前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全球城市建设高潮的到来,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对许多文物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复杂。《雅典宪章》中的简单地原则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过了著名的《国家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其中还明确指出文物古迹的保护还包含着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气产生的环境所分离的相当规模的环境的保护。同时文件还规定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护其全部,从平面到立面,从室内的装饰到其中的雕刻和绘画。文件指出“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的保护一个环境”,在保护过程中必须把历史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做为专门注意的过渡区域加以保护,以确保其与所保护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顾军,苑利2005)。还要保存不同时期的叠加产物,特别是在修复的过程中添加的部分必须要保持与原来存留下来部分的整体性和和谐一致性,但又必须与原有部分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禁止任何重建。《威尼斯宪章》是第一个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国际宪章,它的制定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意味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关键词】城市发展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街区
Yan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historic blocks
【Abstract】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and colorfu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 towns poi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town is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have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the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ancient city, the state council released the first batch of 1982 list of the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formulated the correspond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history. And then respectively announced a lis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some supplementary list of the city.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ountrie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landscape such as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But in such circumstances, some of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ea, such as traditional culture style not only has not been properly protected, but everywhere. In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urban rapid expansion and driven by, a lot of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areas are remo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