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内容
2.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基本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准 备阶段、评价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写 阶段。(见图13.2-1)
2.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1)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3) 环境问题的识别和筛选 (4) 区域环境影响分析 (5) 环境保护综合对策研究
3.1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1)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
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 下,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限值, 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不论在规模、 强度,还是速度上超过了这个限值以后, 环境结构和状态就将发生不利于人类进 一步生存发展的变化。
(2) 环境承载力的对象和内容
6.2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础——区域发展规划 核心——资源分析 手段——总量控制 目的——协调发展
4.1 资源预测的弹性系数法
即经济指标增长率和资源指标增长率之比。 Qwi=Q0(1+K×Ni)t
式中:Qwi—资源需求总量 Q0—基年资源消耗总量 K—经济增长速度 Ni—资源消耗弹性系数 t—规划期年限
4.2 能流分析
(2) 生态适宜度分析
① 选择生态因子 ② 单因子分级评分 ③ 生态适宜度分析 ④ 综合适宜度分析
4. 环境战略对策分析
通过对相关资源的输入、转换、分配和使用的全 过程分析,弄清主要污染物的宏观总量及其发展 趋势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经济社会 发展的结构、规模与发展速度的角度协调与区域 环境的关系,研究宏观环境总体战略,提出解决 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分析过程中
(优化总量控制)
5.3 技术路线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技术路线
确定总量控制区范围并网格化
进行区域功能区划
确定区域环境质量目标
环境质量背景和污染源调查
选择计算模型及所需参数
制定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
总量控制方wk.baidu.com的可达性分析
制定配套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内
5.4 总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和要点
(1) 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2) 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3) 是否符合指令性总量控制要求 (4) 贯彻增产不增污、以新带老、
通过对能源输入、转换、分配、使 用的全过程分析,来剖析大气污染 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 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其基本 内容包括: ① 能流过程分析 ② 能流平衡分析 ③ 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4.3 水流分析
主要针对水资源开发调入、使用、排 放处理与回用,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过 程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出问题和解 决方案。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 建立水流图 ② 水资源开发与输入分析 ③ 用水分析 ④ 污水排放与处理措施分析 ⑤ 综合利用分析
5. 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
5.1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
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 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环境 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 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 物排放量。
5.2 总量控制分类
① 容量总量控制 ② 目标总量控制 ③ 指令性总量控制 ④ 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总量控制
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王显胜
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上综 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 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和选 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 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5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通过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 以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 发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有助于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区域 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避免重大决策失 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开发活动对区 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同时 可做为单项环评的基础和依据,使单项 环评能够符合区域环境的总体要求。
① 科学性 ② 完备性 ③ 可量性 ④ 区域性 ⑤ 规范性
(4)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分类
① 自然资源供给类 ② 社会条件支持类 ③ 污染承受能力类
3.2 土地使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1) 土地使用适宜性分析
① 划分环境敏感地段 ② 划分土地分类等级 ③ 确定土地使用类型 ④ 环境潜能和环境限制分析 ⑤ 综合分析
1.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1) 广泛性和复杂性 (2) 战略性 (3) 不确定性 (4) 评价时间的超前性 (5) 评价方法多样化
1.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类型
(1) 开发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城市建设与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1.4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 同一性原则 (2) 整体性原则 (3) 综合性原则 (4) 战略性原则 (5) 实用性原则 (6) 可持续性原则
集中治理的原则 (5) 经济技术可行
6.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6.1 机构设置与监控系统的建立
(1) 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2) 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 (3) 环境监测计划
① 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 ② 确定监测范围和平共处监测点 ③ 选择监测方法 ④ 估算、筹集及分担监测经费 ⑤ 建立定期审核制度 ⑥ 明确监测实施机构
对象:区域社会经济 ① 区域环境系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功能 ② 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
内容: ① 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② 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 ③ 区域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 ④ 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
济活动的方向、规模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对 策措施
(3) 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
也有人把区域环评(开发区)的基本内容 确定为:
(1)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 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 (3) 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4) 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5) 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 (6) 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分析
3. 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