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学生学习指南
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0f84f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a.png)
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
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
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
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
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
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0e7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b.png)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三大构成”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色彩、形态、质感这三大构成元素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色彩、形态、质感的基本理论。
3. 学会运用三大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三、教学内容1. 色彩构成: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
2. 形态构成:形态的基本概念、形态分类、形态组合。
3. 质感构成:质感的基本概念、质感分类、质感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大构成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实践,提高运用三大构成原理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创意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包括色彩、形态、质感运用等方面。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三大构成的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等。
2. 学会色彩搭配技巧,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
3. 分析色彩在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了解色彩心理学。
七、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学习形态在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2. 掌握形态组合原则,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
3. 分析经典设计作品,解析形态构成在其中的运用。
八、质感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了解质感在设计中的作用,如提升作品的高级感、触感等。
2. 学习质感表现技巧,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应用。
3. 分析质感在实际设计案例中的运用,提高设计作品的综合表现力。
九、三大构成在综合设计中的应用1. 学习如何将色彩、形态、质感三大构成元素综合运用在设计中。
2. 分析综合设计案例,了解三大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e8c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d.png)
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构成原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一、平面构成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介绍点、线、面的基本形态和特性。
3. 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如重复、对称、对比、平衡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运用。
二、色彩构成1.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理论。
2. 介绍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3. 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如色环、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运用。
三、立体构成1. 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体、面、线。
3. 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规律,如空间、透视、光影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运用。
教学安排:1. 课堂教学: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展示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周: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 第三周: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 第四周: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5. 第五周至第八周: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
6. 第九周:组织作品展示,进行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对三大构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优秀案例,让学生了解构成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4. 作品展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成绩:包括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成绩。
大学设计三大构成教案
![大学设计三大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73a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6.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设计水平。
3. 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1.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平面设计的魅力。
2. 介绍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平面构成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点、线、面、形状、比例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三、色彩构成1. 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色彩的三属性、色彩心理、色彩搭配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色彩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四、立体构成1. 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空间、体积、透视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立体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五、综合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总结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综合设计练习,教师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设计作业,评价其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优秀平面设计作品集3. 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及反思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c8319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a.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成的概念及其在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构成的概念及分类。
2. 构成原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构成概念的理解。
2. 构成原理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构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构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作用。
二、知识讲解1. 讲解构成的概念,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2. 介绍构成的基本原理,如重复、对称、平衡、对比、节奏等。
3. 分析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如绘画、设计、雕塑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些优秀的构成作品,让学生了解构成原理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构成原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构成类型进行创作。
2. 指导学生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如重复、对称、平衡等。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构成的概念、原理及其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说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3.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构成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案例分析。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三大构成概述
![三大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861ea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1.png)
《三大构成》玩视觉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平面构成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形式美的法则一、对称1、对称:形体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二、平衡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
三、对比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四、和谐(1)、广义解释: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所感觉和意识的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五、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调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六、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
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
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词。
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
在诗歌中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的音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感,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69cf0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0.png)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是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三项基本构成,包括知识、
能力和品德。
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应该得到平衡
的关注,互相促进和完善。
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和相关学习技能。
通过系统化的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学科
的基本知识,并逐步拓宽温习深入。
知识的掌握又会促进学生更高层
次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的学科思维方法、分析能力和
综合能力。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课程实践、讲座和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为学生日后
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品德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让学生明确
人生目标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学生的心灵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学
校应该加强道德与法制教育,重视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扶贫济困、环保保护等社会义务,提高
学生有志者事竟成的理念。
总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时应该注重
知识、能力和品德三大构成的平衡发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
接受教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实用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实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27477c700abb68a982fba3.png)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f12c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3.png)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三大构成》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平面应用、立体应用及色彩应用,并通过基础训练,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最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理念设计遵循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理,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相通,学做一体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装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内容与过程作为主线进行划分和设计,以重点教学项目,按项目划分等逐步递进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循环渐进地认识和掌握素描造型技巧要求。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构成的造型及组织规律,了解构成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1知识目标(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2)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3)掌握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4)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知识2.2能力目标(1)掌握三大构成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2)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3)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2.3素质目标(1)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服务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3)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5)创新思维能力;(6)审美能力的提高。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结合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编写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要点,设置全面、合理、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dd7f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6.png)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学分:3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适应专业:动漫/图形图像各专业先修课程:三大构成素描色彩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定义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第四节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第五节平面构成应用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对比与统一第二节对称与均衡第三节节奏与韵律第四节比例与权衡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10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第1节点一、点的构成;二、点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线一、线的构成;二、线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三节面一、面的构成;二、面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应用点、线、面原理完成具象形到抽象形的变化第四章基本形与骨骼(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第一节基本形第二节骨骼第五章平面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难点是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基本元素的构成形式第二节重复构成第三节近似构成第四节渐变构成第五节发射构成第六节特异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空间构成第六章肌理构成(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基本要素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学会创造新形态,构成形式的应用。
第一节认识肌理第二节肌理的分类第三节肌理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第四节肌理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第七章色彩的物理理论(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三大构成讲解学习
![三大构成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bc220ef242336c1fb95e14.png)
4、线的肌理 线的肌理是表现情感的重要属性。
5、线的方向性 线的方向型可以表现种种三维空间。
三、面的构成
(一)面的概念
面是二维空间所构成的形。点的密集形成虚面,点的扩大 形成实面:线的聚合形成虚面,线的封闭形成中空的面。 点越密集,面的感觉越强:越稀疏,面的感觉越弱。封闭 的线越细,面形的感觉越弱,粗线则会使面形感觉增强。 粗细线越填满封闭线的内部空间,面形的感觉越明显。
点形态可以是自然具象的无限缩小.
点可分为积极的点和消极的点.
(二)点在构成中的特性与表现
1、点的独立性质 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由于它的刺激性而产生视觉的吸引力,从而具
有争取位置,避免被他形同化的性质,单个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 中心。
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 理感受。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可以占据全部 视觉空间;位置偏上时,在下落、不稳定感,形 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 生比较安定的感觉,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 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 察力和注意力,形成画面的稳定感。
3、水平线、垂直线与倾斜线的关系 水平线和垂直线都是稳定状态的运动。 水平线和垂直线相结合,则因组合方式不同而产 生与其性格不尽相同的心理效应。
倾斜线使人感觉有右上、左下以及左右摇 摆的感觉,具有较强的动感。
4、曲线 几何曲线:是正圆形、椭圆形等用仪器绘制而成的曲线。 自由曲线:更具有个性化和情感化,能体现曲线的自然美。
• 2.自由形面
•
无规律的形态,比较洒脱、随意,偏于感性
并具有女性特征。由于没有思维上的定式,可以
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产生新鲜、典雅、
柔软、魅力和更具有人情味的感受,能较充分地
《三大构成》学生学习指南
![《三大构成》学生学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e46fc5fe45c3b3567ec8b3b.png)
《三大构成》学生学习指南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职业基础课,是必修课,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起基础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的
地位:平面与立体构成是本专业一门基础课程
作用:平面与立体构成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基本功
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素描、色彩)
教学中的注意问题: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
三、内容概括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通称,也称“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设计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
四、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
五、课程基本内容
概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
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四章立体构成
六、自学指导
结合本门课程特点,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七、复习思考题
1、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作用。
2、色彩构成中的情感。
3、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八、参考资料
刘英武主编,《设计构成》,湖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5.7。
三大构成实训指导
![三大构成实训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fa48a1b964bcf84b9d57be9.png)
《三大构成》实训指导史喜珍编著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目录1 绪论1.1 实训目的1.2 实训要求1.3 实训意义1.4 考核方式2 平面构成实训指导2.1 实训内容2.2 实训要求2.3 实训方法步骤2.4 案例示范3 色彩构成实训指导实训课题3.1 用色彩空间混合的方法表现一幅绘画或摄影画面1、实训要求2、实训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2 用色相秩序推移的方法,完成秩序推移构成作品一张1、实训要求2、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3:用明度秩序推移构成的方法,设计构成一个画面1、实训要求2、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4 用纯度秩序推移构成的方法,设计构成一个艺术画面。
1、实训要求2、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5用色彩对比的各种构成方式表现出理想的画面1、实训内容2、实训要求及方法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6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方法设计一个画面1、实训要求2、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实训课题3.7 用色彩语言表现各种感觉、情绪、印象1、实训要求2、方法步骤3、案例示范4 立体构成实训指导实训课题4.1:半立体构成1、实训内容2、实训要求3、方法步骤4、案例示范实训课题4.2:线材立体构成1 实训内容2 实训要求3 实训方法步骤4 案例示范实训课题4.3 面材立体构成1 实训内容2 实训要求3 方法步骤及案例实训课题4.4 块材立体构成1 实训内容2 实训要求3 实训方法及案例示范1 绪论1.1 实训目的和意义通过三大构成实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二维平面形态和三维空间立体形态创造能力、色彩设计能力以及动手加工能力,启发和培养设计思维,按照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色彩等造型元素,创作加工出新颖独特而美观的平面和立体形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1.2 实训要求1.2.1 平面构成实训要求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要素进行构成设计,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符合形式美法则的美的平面构成作品。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a6ca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5.png)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三大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基本认识,培养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三大构成概述1.1 三大构成的概念1.2 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2. 第二章:平面构成2.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2.2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2.3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 第三章:色彩构成3.1 色彩的基本概念3.2 色彩的心理效应3.3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4. 第四章:立体构成4.1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4.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4.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5. 第五章:三大构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5.1 项目一:平面设计5.2 项目二:产品设计5.3 项目三:空间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三大构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三大构成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大构成教材及相关辅导书籍。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及教学图片。
3. 实践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设计网站、视频教程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平面构成的法则6.1 对称与平衡6.2 对比与统一6.3 重复与节奏6.4 发射与集中2. 第七章:色彩构成的原理7.1 色彩的三要素7.2 色彩的对比效果7.3 色彩的调和7.4 色彩的情感表达3. 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形式8.1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8.2 立体构成的组合方式8.3 立体构成的空间表现8.4 立体构成的创意实践4. 第九章:三大构成的实际应用9.1 平面设计中的应用9.2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9.3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9.4 时尚设计中的应用5. 第十章:三大构成的创新与发展10.1 现代设计中的新趋势10.2 科技对三大构成的影响10.3 跨领域设计中的融合10.4 学生创新实践与展示七、教学安排1. 第六章:4课时2. 第七章:4课时3. 第八章:4课时4. 第九章:6课时5. 第十章:4课时八、教学活动1. 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法则。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___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fcf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2.png)
三大构成____教案三大构成学习教案一、教案的概念及特点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产物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南。
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依据。
教案要体现课程思想和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有序、高效。
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教学活动的规划: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
教案起到了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安排。
2.任务分解与组织:教案将整个课程进行分解与组织,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为具体的课堂任务,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自律地进行学习。
3.衡量教学效果的工具:教案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教案中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评价教学的效果,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教案的结构教案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其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但是,一般来说,教案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具体的教学目标要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的展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实际执行,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设定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与体验和教学反思等几个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实践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教案的编写要点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明确指导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构成》学生学习指南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职业基础课,是必修课,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起基础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的
地位:平面与立体构成是本专业一门基础课程
作用:平面与立体构成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基本功
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素描、色彩)
教学中的注意问题: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
三、内容概括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通称,也称“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设计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
四、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
五、课程基本内容
概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
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四章立体构成
六、自学指导
结合本门课程特点,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七、复习思考题
1、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作用。
2、色彩构成中的情感。
3、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八、参考资料
刘英武主编,《设计构成》,湖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