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必修1(2021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 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答案:C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全是标志,故选C。
2.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
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
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A.禹B.启 C.商D.汤答案:B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3.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指商朝时国家的重大事情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因此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与史实不符。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不是。诸侯代表周王行使地方统治权,是诸 候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材料七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 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 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请回答: ⑶材料七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 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在 考古中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大 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夏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 据大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商朝的统 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 大事都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有是联接 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 中最重要的官职之一。
特点一: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特点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 国家政治结构
材料三:早期国家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王权 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据史载:“禹会诸侯于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 国”;西周实行分封制,“尚有千八百国”。这些诸侯 国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当其羽翼丰满 或王室衰微时,他们往往会起来反对王室。王国维在谈 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 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夏商周时期) (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BC2070年~BC476年)
BC475~AD1912年
分封制 宗法制
君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约前2070 约前1600
约前1046 约前770 约前256
原
东周
始 社
夏
中商国历史西年周代周发展顺序
会
春秋 战国
启 桀汤
纣 武王
《成才之路》2021-2022届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练习 专题1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第1课一、选择题1.(2021·河北正定中学)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打算,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亲热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颜色【答案】 B【解析】依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
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打算”反映出神权与王权亲热结合。
所以应选B。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赐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答案】 C【解析】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族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3.《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诸侯,“……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推断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对象有()①功臣②殷商降族③同姓亲族④帝王后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C【解析】尚父(姜尚)是功臣,周公旦是同姓亲族,所以选C。
4.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赐予中心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答案】 A【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力,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反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5.“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A.神权政治B.分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答案】 C【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兄弟之国、姬姓之国”说明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甲骨“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分封制、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制度之间相对稳定并具有传承性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本质问题是什么?
现象:礼崩乐坏(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天子自诸侯出)
本质:分封制崩溃
夏朝
中 国
商朝
早期
政治
制
度西
周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位世袭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
王权紧密结合
实行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实行宗法 制
礼乐制度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 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问1:分封制的对象有哪些?你能从分封比例中发现什 么异象,这说明什么?
先代贵族 材料一:(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 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 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 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 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i)于燕,封弟叔鲜于 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礼记•礼运》
选贤与能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
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
其选也。
——《礼记•礼运》
血缘关系
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1
2
3
甲
骨
4
文 卜
人教版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
观察下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文王是姜尚的大宗B、微子是武王的小宗C、武王是周公的大宗D、成王是武王的小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
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 )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D、设立军机处,授予决策大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
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对应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二制D、行省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布衣卿相,礼贤下士”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皇帝制瓦解B、分封制崩溃C、郡县制瓦解D、宗法制崩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进而弄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丞相制与内阁制等。
2.注意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并关注其运行特点、历史影响。
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内阁制等。
3.注意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与演变。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宗法制的含义、对象、内容。
(重点)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难点) 3.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商政治特点(1)夏朝:启继承禹的地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历史认识]正确认识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
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平等的、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分封制1.背景:周武王伐商,周朝建立。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内容4.评价(1)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弊:后来,诸侯国兼并,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易混易错]“分封〞与“封建〞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
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
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1.地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4、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教法设计: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本周要学习的专题一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学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做阅读理解。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3页,大家快速阅读导语,解决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几个阶段?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末日。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
”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A[根据材料“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根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可知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 2.(2017·黄山质检)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C[题干中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从题干给材料看,只是体现了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也就是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故C项正确;题干中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 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C.分封制受到冲击C[“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中说“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永州二模)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
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解析:选D。
材料中商王接受方国的贡献后也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和神权的关系,排除A项;商朝内外服制度下,方国首领臣服于商王,因而商王与方国首领的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排除B项;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松散,中央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项。
2.(2020·达州一诊)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解析:选C。
根据材料“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可知,西周初期统治者在设计分封制之时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C项。
3.(2020·百师联盟大联考全国Ⅰ卷)记述出处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史记·周本纪》于薊,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解析:选D。
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中国早期政治制
探究点二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 省略号前强调
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 “爵”;省略号后突
子、男五十里。
出不同级别之
——《礼记·王制篇》 “禄”。
史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关键词:“嫡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子”“嫡长子”“嫡
4.结果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5.影响 (1)对西周: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 的稳定。 (2)对后世: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深度点拨]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与宗法制互 为表里,相互依存。
知识网络
教材整理 3 西周的宗法制
1.实质 按照血血缘缘宗宗族族关关系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政治治联联系系。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1)周天子 ①以嫡嫡长长子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附属属地地位位。 (2)诸侯:地位也由嫡嫡长长子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3)从卿大夫到士: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形成大宗和小宗 的关系。
史论要旨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 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 家政治结构。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 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 容和特征。 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统治 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 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探究点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
对象 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于各地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封国 姬姓贵族中的燕、鲁等;商朝旧贵族的宋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测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一、选择题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2.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3.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4.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检测试卷(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
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枣庄三中学情调查)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答案为C项。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
这反映了周代( )A.受封诸侯的权利B.分封的对象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亲”“戚”的字义可知,“亲”是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即贵族;“戚”是握有武器掌控军事的人,即“功臣”,故材料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B 项正确。
3.(2018·汾阳一中高一期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 A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三家分晋说明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B、D两项题干无从反映,也不符合史实;C项易误选,原因是对分封制的理解与基于题干表面的认识。
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记住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影响。
难点:分析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引为什么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 或“齐鲁之邦”?它起源于中国古代 什么制度?板块一 自主与探究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阶段(1)时间:距今大约 年前。
(5000)(2)原因: 经济的发展。
(农耕)(3)地区: 流域和 流域。
(黄河、长江)(4)标志: 器具的使用、 的产生、 的成熟、 的出现和 的初步形成。
(金属、贫富分化、文字、城、礼制)(5)传说中的 平定四方,确立了初步的 管理秩序。
(黄帝、政治) (6)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 的方式实现。
(禅让)2.夏商政治形式 朝代 建立者政治形式历史依据夏启“ ”制度: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古代神话传说和典籍《 》 商 汤宗法制:以 关系为纽带,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和王权密切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理解天命和主宰国政,都通过 来进行考古发掘资料如 和“人牲”骨架(家天下、宗族、礼记、血缘、神权、占卜、甲骨文)二、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 举兵伐商,周朝建立。
(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3.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欢迎来到齐鲁大地4.内容(功臣、世袭统治权、朝贡、军赋、力役) 5.评价(1)利: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秩序;(政治) ②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2)弊:后来,诸侯兼并, 了周天子权威(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削弱)探究一 史学争鸣——关于分封制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分封制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消极影响是次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分封制的消极影响是主要的,积极影响是次要的。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讲义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夯基固本]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1)时间、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1(2)根本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2□3(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4)特点: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朝的王位世袭制□5(1)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6(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政治制度特点□7(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8(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如占卜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11.背景:牧野之战后,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分封对象□2□3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4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5诸侯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封国:燕、鲁、宋等。
4.作用(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6(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1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2(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2)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
(3)从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小宗关系。
□3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4(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5(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巧点妙拨 云开日出][微题助学] 如何认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提示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合作探究型教案1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轨制的特点》合作探究型教案一、教学方针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泛起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过程与方式:学会运用阅读法(包孕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按照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分歧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发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高慢感。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轨制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方才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辅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辅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感化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轨制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过程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轨制发展的历史之悠长,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弗成比拟的。
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轨制专题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课文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古史传说、古史材料等概述了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然后教材从“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轨制谈起,转入了对夏商政治形式的介绍,说明了夏的基本政治关系为宗族关系。
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有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 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答案:C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全是标志,故选C。
2.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
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
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禹B.启 C.商D.汤答案:B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指商朝时国家的重大事情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因此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与史实不符。
4.商朝晚期的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中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那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宗法观念大大加强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王位继承混乱无序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材料中“同一代兄弟中有几人为王”“有子继位为王”体现的是王位继承中的宗法观念,而“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那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表明此时宗法观念大大加强,渐渐向“王位子继”发展。
其他三项均不能由材料得出。
知识点二西周分封制5.“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开国功臣C.王室成员 D.少数民族首领答案:C解析:西周分封诸侯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姬姓是王族,因此,材料反映出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室成员。
6.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C.皇帝制度 D.分封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武王”“周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因此D项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B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力继承制度;C项是秦朝及以后王朝实行的制度。
7.下面是西周分封形势图。
这体现了西周实施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扩充疆域,抵御外敌B.拱卫王室,巩固统治C.分封亲属,明辨亲疏D.赏赐功臣,以示恩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实施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由图中信息可知,A、B、C、D四项皆体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但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B项符合题意。
8.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河南省(豫)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河北省(冀)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冀州;湖南省(湘)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湖北省(鄂)的简称是因为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山东省(鲁)辖区为西周时鲁国封地,故简称“鲁”;山西省(晋)辖区为西周时晋国封地,故简称“晋”;广东省(粤)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简称“桂”。
故选C。
知识点三西周的宗法制9.《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这一做法(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答案:A解析:依据“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可知,材料体现了周代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故本题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0.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家族宗族观念,与此有密切关系的是宗法制,因此本题选A。
11.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
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答案:C解析:由“同姓不婚”可知,这并非为了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B项错误;由“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分析可知,周天子依靠血缘关系的扩展和宗法继承规则,使得诸侯国大都控制在与周天子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人手中,进而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因此C项正确;A、D项并非实质。
12.《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其根本目的在于( )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答案:A解析: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政治就乱了”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
B项为表面现象,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为直接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下面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的示意图:材料二下面是大宗、小宗示意图:(1)据材料一,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你认为现代社会能否以宗法分封制进行企业管理?说明理由。
答案:(1)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晋、鲁、卫、燕等。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密切结合。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如:不可以。
重血缘亲属、轻视能力和竞争、各自为政等宗族观念,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不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大企业都走出家族制,进行现代企业管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掌握和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注意归纳宗法制的特点;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材料一中这些人名的出现受到什么制度的影响?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什么作用?答案:(1)宗法制。
因为这些人名带有明显的家族血缘色彩。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答案:B解析:A项中的“完全”与题干中的“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矛盾;商人已意识到祖先有灵,会关照子孙,因此托祖先转达对“帝”的请求,B正确;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反映出商人敬祖畏神,但不能得出祖先地位高于神的结论,故D表述错误。
2.阅读下面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情况表,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士阶层崛起,并为诸侯国所重用,故选A项。
由材料中“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可知,田子方还是重视功名利禄的,B项错误;C项从材料信息中体现不出来;D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排除。
7.法国历史学家谢和耐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殷商的后代重建了宋国B.商朝的首都在河南安阳C.周朝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D.周朝时不但分封了同姓诸侯,也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国的存在是西周分封前代帝王后代的结果,并非殷商的后代重建宋国,故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B、C、D三项与史实相符。
8.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答案:D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由材料中“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材料重在说明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维护政权统治,故D项正确。
由材料可以看出“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诸侯庶子可被分封为卿大夫,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
9.《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答案:C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大夫”和“西周”等信息可以基本判断,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及与其有关的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