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植被分布.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3
(一)地理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 地,是我国最北的林区。 本区地貌呈老年期特征, 山势不高,一般海拔 700 --1100米,整个地形相对平缓,全部呈丘 陵状台地,几无山峦重叠现象,亦无终年积 雪山峰,由于气候条件比较一致从而大大减
弱了植被的复杂性。
624
(二)气候特征
为我国最寒冷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0℃以 下(-1.2℃至一5.6℃),最冷月平均气温 一28℃~ 一38℃,一月份均温一20℃,极 端最低气温为一60℃,最热月平均气温 15~20℃。≥10℃的积温少于1600℃,生 长期90~110天。年降水量平均为400~ 500 mm,80%集中降落在7~8月。全区 较普遍的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地为草 甸土和沼泽土,且常间有岛状永冻层。
637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本区域位于北纬32°30’~42°30’之 间,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为界,南以秦 岭分水岭、伏牛山南麓、淮河一线为界,东 至渤海和黄海之滨,西自天水向西南经礼县 到武都与青藏高原相分。
所包括的地域东为辽东和胶东半岛,中为华 北平原和淮北平原,西为黄土高原南部和渭 河平原,以及甘肃成徽盆地,大致成一个三 角形。
639
(一)地理位置
全区西高东低,明显地可分为山地、 丘陵和平原三部分。山地和丘陵是落 叶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平原主要是 农业区,天然林已不存在。
10--A 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十分复杂, 自然条件多样,所以,我国森林种 类很多,几乎有世界上所有的各种 森林类型;但是我国森林分布不均 匀,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和西南部的 山地和丘陵。
森林植被区划的重要性
为了合理地
开发利用和保护
森林就必须进行
森林植被区划,
掌握森林的地理
分布特点和规律。
629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本区域包括东北平原以北、以东的广阔山 地,南端以丹东至沈阳一线为界,北部延 至黑龙江以南的小兴安岭山地,全区成一 新月形。主要山脉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 张广才岭、老爷岭及长白山等山脉。这些 山脉的海拔大多不超过1300米,以长白山 主峰白云峰最高,海拔高达269l米,为东 北第一峰。
627
(三)森林特点
落叶松林遭
受破坏后,多形
成各类次生阔叶
林,如蒙古栎林、
桦木林和山杨林
等,若破坏严重
则形成灌丛。
628
本区域为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 兴安落叶松木材为工业上有名的用材。值 得注意的是,自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以来, 落叶松林比例下降,桦、杨次生林增多, 南部林区更是如此。目前原始天然落叶松 林所剩无几,应禁止或逐步减少对天然落 叶松林的采伐,加以保护。
619
森林植被区划的重要性
植被区划不仅可以提供植被资源空间分 布及其生产潜力的基本资料,对各区的 植被资源及其生态条件作出确切的评价, 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利用和改造植被的合 理措施,并且是合理布局和利用植被来 保护环境和制订农林牧副业生产规划所 必需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资料之一。
620
中国森林分区
中国森林分区隶属中国植被分区。植 被分区是以各区域内的综合自然条件特点 和该区内的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为依据。 各区在地图上自成一片,原则上不能在不 同地理位置上重复出现,垂直带应从属于 水平带。《中国植被》(1983)将我国植 被划分为8个植被区。图8-3
621
中国植被分区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六、温带草原区域 七、温带荒漠区域 八、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植被分区影片
622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634
(三)森林特点
林下层灌木比较丰富,一般有20余种,主要 有毛榛、刺五加、暴马丁香、猕猴桃、山葡 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有不少本地特 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
本区的垂直分布带较明显。基带的上限为海 拔高度700~900m,其上则广泛分布着山 地针叶林带,树种组成单纯,以耐荫性常绿 针叶树——云杉和冷杉为主。
625
(三)森林 特点
典型的植被类型是以耐寒的兴安落叶松为
主组成的明亮针叶林。群落结构简单,林下草
本植物不发达,下木以具旱生形态的杜鹃为主,
其次为狭叶杜香、越橘等。
626
(三)森林特点
乔木层中有时混生樟子松,尤其在北部较为 多见。樟子松亦可组成小面积纯林,通常多 分布于土壤干旱的阳坡。在本区地势较低的 东南部,因受毗邻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的影 响,常混生一些温带阔叶树种,以较耐旱的 蒙古栎、黑桦等为主,其次还有紫椴、水曲 柳、黄柏等。这些阔叶树种数量一般不多, 生长不良,构成第二林层。
635
(三)森林特点
红松阔叶混交林遭受破坏后,衍生成各种 次生林,常由所伴生的阔叶树种萌发成阔 叶混交林或蒙古栎林,或由白桦、山杨等 树种形成杨、桦林。这些次生林经过长期 封育和保护,在自然条件下将逐步恢复其 原有树种成分。
(三)森林源自文库点
本区为我国木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 用材树种达30多种。林内还生长着各 种贵重药材,如人参、平贝母、刺五 加等;并栖息着多种珍奇野生动物, 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 猞俐等,从而更增添了这一地区森林 的价值。
632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地带性植被 为针阔叶混交林, 最主要的特征是由 红松为主构成的针 阔叶混交林,一般 称为“红松阔叶混 交林”。
633
针叶树种除红松外,在靠南的地区还有 沙冷杉以及少量的紫杉和朝鲜崖柏。阔 叶树种有紫椴、枫桦、水曲柳、黄菠萝、 糠椴、千金榆、核桃揪、春榆及各种槭 树等。
631
(二)气候特征
本区受日本海的影响,具有海洋型温带季风 气候的特征。年均温大致在一1~6℃之间, l月平均气温多在一10℃以下,七月平均气 温20℃以上,冬季长达5个月以上。生长期 约125一150天,积温在2000~3000℃之 间。年降水量为600~800mm,多集中于 6~8月。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低地则为草 甸土和沼泽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