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提纲

一、我市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基本情况

2011年1月-11月,我市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2000余项,规模较大的556项。其中,体育比赛185场次、文艺演出470场次、展览展销等852场次、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235场次、人才招聘会、彩票销售等281场次。共有1800余万人次参与活动,投入警力90000人次。

二、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目的、意义

为进一步规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标准和程序,提升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现场执法执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展示“敬业、专业、公正、廉洁”的公安形象和“理性、平和、文明、规”的公安队伍,制定了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

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的应用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举办的符合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各类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管理,以及参与人员较多、人员比较密集的其他活动现场安全管理。

主要术语和定义:

现场人数

指在活动现场的所有人员,既包含在核心现场或控制区现场观众、演员、工作人员,也包括在现场及周边驻足观看、围观的人员。安全保卫

采取安全措施对政府举办的重要会议、庆典活动等活动进行的一种护卫行为,保护特定目标或对象的安全。一般特指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

安全监管

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是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运用行政力量,对安全进行监督与管制的一种特殊活动。一般特指商业性大型活动。

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

三、解读大型群众性活动标准操作程序

(一)活动前期操作程序

1、前期协调

(1)对外协调

(a) 做好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场地管理单位的协调对接,

掌握活动举办时间、地点、容、性质、规格、规模、人数等基本情况,明确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核实承办单位的资质,了解活动场地条件。

(b) 对于重大的活动,要督促举办方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并根

据活动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联络协调、筹备、接待、宣传、保障、应急处置等专项工作组,确定责任人和联络员,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统筹推进。

(2)落实人员

(a) 公安机关明确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后,应首先确定

责任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做好前期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b) 对于重大的活动,应成立由局领导挂帅的安保工作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牵头部门,抽调必要的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安保工作。

(3 )对协调

(a) 根据活动实际情况,治安、交警、消防等职能警种和活动

场所属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协调衔接,按照各自工作职责,主动指导督促举办方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

(b) 指挥中心、国保、经文保、治安、出入境、网警、警卫、

刑侦、反恐等部门对工作中掌握的涉及活动安全的情报信息,要加强分析研判,并及时流转给活动牵头部门。

(c) 重大或主题涉及敏感国家、敏感容的活动,可成立专门的

情报信息收集组。

2、现场踏勘

(1)人员的组成

(a) 根据活动情况,视情组织治安、交警、消防、科通、警卫、

刑侦、反恐等职能警种和活动场所属地公安机关,以及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场地管理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

(b) 申请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行业主管部门的,邀请其负

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

(2)环节和容

(a) 踏勘人员要熟悉活动容及相关活动安排。

(b) 踏勘过程应落实影像和书面踏勘记录固定备查。

(c) 踏勘的容为活动现场及周边地形地貌(物)、功能区块的

设定、动静态交通组织、消防安全设施、进出口、引导和应急疏散通道及措施、票证的考虑、硬件配套设施(如隔离护栏、灯光照明、广播系统、视频监控、通信保障等)、临时搭建设施、不稳定因素情况等。

(3)踏勘重点

文艺演出:拟搭建的舞台方位、高度,拟摆放的观众座位数量和位置及隔离措施,指示标志的考虑,出入口的设置,现

场供电、(应急)照明等设施情况等。

体育比赛:场馆硬件设施、观众区域的安排、卡点的设置、(应急)照明设施、出入口数量,停车场情况,确定安检方式

和安检口设置地点等。

展览展销和人才招聘活动:场馆结构、布局及其周边的自然、社会环境,场馆硬件设施,消防设施,安全出入口数量、

预留安全疏散通道等。

3、风险评估

(1)参加单位

公安机关应对规模较大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参与风险评估的单位包括治安、交警、消防、警卫、邀请有关专家以及公安机关认为需征求意见的其他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

(2)评估的目的

公安机关根据风险评估预测的结果,制定和采取应对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三级安全检查制度,督促活动举办方落实硬件隔离防护措施,严格证件管理,加强对人员流量控制,强化对现场警务工作的指挥和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准备等措施。(3)通过风险评估,掌握和明确

(a) 活动的保护对象和工作重点。

(b) 活动面临的潜在威胁,威胁方式和严重程度。

(c) 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隐患被利用的容易程度。

(d) 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效力。

(e) 事故或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

(f) 降低风险的处置措施。

(4)风险因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渠道

(a) 参阅活动的相关申报材料了解。包括活动的批准文件、场

地平面图等,以此了解活动的性质、规模、举办场地情况等基础信息。

(b) 通过活动的举办方了解。主要是由活动的举办方介绍活动

的基本情况,包括:活动的举办意义、容、参加的组织观众的群体,拟邀请参加的领导等。

(c) 通过对活动现场的勘验了解活动现场的具体情况。

(d) 通过特定人员了解。如:群众对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

是否有人倒卖活动票证、本场活动是否有假票证的情况等。

(e) 通过以往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来

确定。如举办方的诚信度、工作规落实情况、有无不良记录等。

(f) 通过社会舆论、公共媒体、网络了解活动的社会关注程度,

明星效应等。

(5)安全风险评估的重点

主要包括:人、物、活动、影响。

(a) 人:参加活动的成员、领导、嘉宾、工作人员、记者、保

障人员和观众等。

(b) 物:与活动有关的物品、活动成员的驻地、举办活动的场

馆、有关标志性建筑、交通工具等。

(c) 活动:指具体的活动容。

(d) 影响:国际影响和声誉、国家形象、本省本市形象、社会

舆论和稳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