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编写说明社会调查学是关于人们自觉认识社会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学科,对于提高人们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以及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社会调查学科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各种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并选取实际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本门课程计划学时为51学时。
本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共同编写,由叶金国老师审核定稿。
推荐教材:I.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II.李莉,实用社会调查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m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目录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作用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第四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第五节社会调查简史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第一节调查课题的类型第二节选题的重要性第三节选题的标准第四节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五节调查课题的明确化第六节文献查阅与选题第三章调查设计第一节调查目的第二节分析单位第三节调查内容第四节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第四章抽样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第四节非概率抽样方法第五节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第五章测量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测量层次第三节操作化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第六章问卷设计第一节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第二节问卷设计的原则第三节问卷设计的步骤第四节提醒及答案的设计第五节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第六节问题的数量与顺序第七节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第八节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第七章资料的收集第一节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第二节自填问卷法第三节结构访问法第四节资料收集要点提示第五节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第六节调查过程管理与资料健康第八章资料处理第一节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第二节资料转换与录入第三节数据清理第九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单变量分析第一节统计分析概述第二节单变量描述统计第十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第一节相关分析第二节推论统计第十一章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第一节调查资料理论分析概述第二节调查资料的逻辑分析调查资料的理论解释第十二章调查报告第一节调查报告的特点和作用1.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结构2.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调查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能够准确掌握社会调查的含义,明了社会调查的任务和方法体系,了解社会调查的相关理论及其方法体系和历史发展状况。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英文名称:Social Survey and Research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调查研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口学、文秘专业等社会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计划统计、民政、计划生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中。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1)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认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和其他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事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通过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使学生树立起一种科学的理念--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科学性是其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科学精神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立命之本。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6学时)1、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2、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的关系3、社会调查的作用4、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5、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6、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7、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8、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9、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本章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难点: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6学时)1、调查课题的类型2、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3、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4、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5、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6. 文献查阅与选题本章重点:选题的标准本章难点:如何在实际中选择恰当的调查题目;课题的明确化。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代码113104101269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时/学分48/2.5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16责任教师课外学时无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过程与各种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各环节的主要理论与各项技术,学会选择调查课题,进行科学地研究设计,并能组织实施和撰写调查报告。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includ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ethics,from design to data analysis and report writing.It examines the key varieties of evidence,sampling methods, logic of comparison,and causal reasoning researchers use in their study of social issues.In addition,as a work skills course,you have to discover a social problem,conduct a social survey and write a survey report.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allow students to make sense of the social world,to discover why people think and act like they do and how important institutions 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you with a broad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tools to study mass communications.But a secondary purpose is to convince you that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can be fun.Most of the semester will-1-focus on the fundamentals of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although we will also explore qualitative research.You will learn how to identify problems to study, develop hypothe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specify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check for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tudies and design research projects.You will be exposed to the broad range of designs used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rom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surveys,content analysis,focus groups and in-depth interviewing.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从选题、研究设计、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几个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各环节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1.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目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学会设计和执行社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4.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学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1.1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目的1.2调查研究的特点和分类1.3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1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2.2调查研究的流程和步骤2.3问题设计和问卷编制原则3.调查研究的实施与数据收集3.1抽样方法和样本选择3.2调查方式的选择与操作3.3调查数据的录入与整理4.数据分析与解读4.1数据的概述统计和描述统计4.2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4.3数据解读和分析结果的报告撰写5.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1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2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3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和综合应用6.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6.1调查报告的结构和要素6.2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求6.3调查报告的撰写实践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2.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和编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实际操作。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分享实践经验。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调查研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网络资源利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的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活动。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
2.考试成绩: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
《社会调查》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调查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和年级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研究、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2)让学生熟悉社会调查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提纲的编写、数据录入与分析等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和规范,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包括选题、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等。
(2)提高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尊重调查对象的权益和隐私。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社会调查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程内容(一)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社会调查的类型和方法3、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二)调查课题的选择与确定1、选题的意义和原则2、选题的途径和方法3、课题的明确化(三)调查方案的设计1、调查目的和意义的阐述2、调查内容和指标的确定3、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择4、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5、调查时间和进度的安排6、调查经费预算和人员安排(四)抽样方法1、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3、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等)4、样本规模的确定(五)测量与操作化1、测量的概念和层次2、概念的操作化3、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六)问卷设计1、问卷的结构和类型2、问题的设计原则和技巧3、答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问卷的语言和排版5、问卷的预调查和修改(七)访谈法1、访谈法的类型和特点2、访谈的准备工作3、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八)观察法1、观察法的类型和特点2、观察的准备工作3、观察的记录方法和技巧4、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九)实验法1、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和类型2、实验的设计和实施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十)资料的整理与录入1、资料的审核与整理2、数据的编码和录入3、数据清理和数据质量控制(十一)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频率分布分析等)2、推论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3、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十二)调查报告的撰写1、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2、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3、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和方法4、调查报告的评估和修改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2.抽样的一般程序(熟悉掌握) 3.概率抽样方法(熟悉应用) 4.非概率抽样方法(熟悉应用) 重点:1.概率抽样方法 2.非概率抽样方法 难点:1.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2.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 主要内容: 1.抽样的概念与意义
1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基本掌握) 3.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熟悉掌握)
重点与难点: 1.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 2.四种研究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 主要内容:
1.社会研究的概念及特征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 3.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选题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选择调查课题的原则标准,学会如何撰写文献回 顾。 基本要求:1.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了解)
2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相结合 主要内容:
1.明确研究类型 2.明确分析单位 3.撰写研究的具体方案
第四章 抽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操作化,学会操作化方法,掌握操作化 的过程。 基本要求:1. 抽样概述(理解)
2. 概率抽样方法(熟悉掌握) 3. 非概率抽样方法(熟悉掌握) 4.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理解) 重点:概率抽样方法 难点:操概率抽样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和实验相结合 主要内容: 1. 抽样概述(理解) 2. 概率抽样方法(熟悉掌握) 3. 非概率抽样方法(熟悉掌握) 4.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理解)
各类实训完成教学任务。 2.考试方式: 平时的课堂出勤及课堂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 30%;撰写调研报告,占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2.1--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服务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讲述怎样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状、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目前社会变化迅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了解社会的需求,就要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
现代社会调查已经成为了新闻、商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所使用的工具,调查方法已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现实、做出科学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可靠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通俗明了地介绍了各种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从选择调查题目开始,直到完成调查报告为止的整个社会调查过程。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前续课程为社会统计学原理、高等数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理论学习,而且对各种调查方法还应深刻领会与积极实践。
实践是掌握调查方法的最好学习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了大量与时下社会事实密切相关的社会调查实例,并安排了一些调查活动,同时还让同学模拟调查,自定调查课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等。
其次,要掌握本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树型知识结构图,并且明确各个知识点在其中的位置,以利于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利于知识记忆与提取。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对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要能做准确的介绍与把握;3、增加案例实践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4、日常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剖析以及作业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2004(二)课程英文名称: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三)开课对象:公共管理专科(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科一体化教学阶段的必修课。
本课程介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技巧,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六)教学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理论和操作两部分。
理论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方向;操作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具体方法与技巧。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6 学时分数: 2 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有关知识,讲解社会调查研究和方法技巧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讲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技巧。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议组织或模拟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作用、类型和题材以及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掌握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2、理解抽样调查和普遍调查的区别。
3、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调查的概念一、现有的认识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作用第三节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一、社会调查的分类二、社会调查的题材第四节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一、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二、普遍调查的特点三、抽样调查的概念四、抽样调查的优点第五节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一、社会调查发展简介二、“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第六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考核要求:1、社会调查的概念1.1现有的认识(了解)1.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掌握)2、社会调查的作用(理解)3、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3.1社会调查的分类(掌握)3.2社会调查的题材(掌握)4、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4.1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了解)4.2普遍调查的特点(了解)4.3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4.4抽样调查的优点(理解)5、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5.1社会调查发展简介(了解)5.1“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理解)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掌握)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和方法。
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掌握选题的标准3、掌握选题的途径和方法4、理解调查课题的明确化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选题的重要性第二节选题的标准第三节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第四节调查课题的明确化考核要求:1、选题的重要性(了解)2、选题的标准(掌握)3、选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4、调查课题的明确化(理解)第三章调查设计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1、使学生了解调查目的2、使学生理解分析单位3、使学生掌握时间框架的确定4、掌握方案的设计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调查目的第二节分析单位第三节时间框架第四节具体方案考核要求:1、调查目的(了解)2、分析单位(理解)3、时间框架(掌握)4、具体方案(掌握)第四章抽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抽样调查的原理、方法与程序。
1、使学生了解抽样的意义与作用2、使学生掌握抽样的原理与程序3、使学生掌握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方法4、了解样本规模的确定和抽样误差的控制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作用一、抽样的概念二、抽样的作用三、抽样的类型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一、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二、抽样分布三、抽样的一般程序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二、系统抽样三、分层抽样四、整群抽样五、多段抽样六、PPS抽样七、户内抽样第四节非概率抽样方法一、偶遇抽样二、判断抽样三、定额抽样四、雪球抽样第五节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一、样本规模二、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三、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考核要求:1、抽样的意义与作用1.1抽样的概念(了解)1.2抽样的作用(理解)1.3抽样的类型(掌握)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掌握)3、概率抽样方法(理解)4、非概率抽样方法(理解)5、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5.1样本规模(了解)5.2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了解)5.3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了解)第五章测量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四个要素的含义。
1、使学生了解测量的概念和特征2、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几个层次3、使学生了解量表4、了解测量的信度和效度5、理解操作化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测量的概念和特征一、什么是测量二、测量的四个要素第二节测量层次第三节量表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第五节操作化一、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二、操作化的方法考核要求:1、测量的概念和特征1.1什么是测量(了解)1.2测量的四个要素(掌握)2、测量层次(掌握)3、量表(了解)4、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了解)5、操作化5.1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了解)5.2操作化的方法(掌握)第六章问卷设计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一、什么是问卷二、问卷的一般结构第二节问卷设计的原则第三节问卷设计的步骤第四节题型及答案的设计第五节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第六节问题的数量与顺序第七节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第八节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考核要求: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了解)2、问卷设计的原则(了解)3、问卷设计的步骤(掌握)4、题型及答案的设计(掌握)5、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掌握)6、问题的数量与顺序(掌握)7、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理解)8、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理解)第七章资料收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
1、了解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2、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3、掌握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第二节自填问卷法第三节结构访问法第四节资料收集要点提示第五节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考核要求:1、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了解)2、自填问卷法(掌握)3、结构访问法(掌握)4、资料收集要点提示(理解)5、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掌握)第八章资料处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资料处理的方法。
1、掌握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方法2、掌握资料的编码和录入方法3、掌握数据清理的方法4、掌握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第二节资料的编码和录入第三节数据清理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考核要求:1、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掌握)2、资料的编码和录入(了解)3、数据清理(掌握)4、统计表与统计图(掌握)第九章资料的统计分析——单变量分析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变量描述统计方法。
1、使学生掌握单变量描述统计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单变量描述统计一、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二、集中量数分析三、离散量数分析第二节单变量推论统计一、区间估计考核要求:1、单变量描述统计1.1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掌握)1.2集中量数分析(掌握)1.3离散量数分析(了解)第十章资料的统计分析——双变量分析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双变量分析的方法。
1、了解变量间的关系2、掌握交互分类的意义及关系强度的测量3、掌握回归分析的原理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变量间的关系一、相关关系二、因果关系第二节交互分类一、交互分类的意义与作用二、交互分类表的形式要求三、关系强度的测量第三节其他层次变量的相关测量与检验第四节回归分析考核要求:1、变量间的关系(了解)2、交互分类2.1交互分类的意义与作用(了解)2.2交互分类表的形式要求(理解)2.3关系强度的测量(掌握)3、其他层次变量的相关测量与检验(掌握)4、回归分析(掌握)第十一章SPSS基本应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SPSS的基本应用。
1、掌握利用SPSS进行单变量描述统计的方法2、掌握利用SPSS进行双变量相关统计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单变量描述统计第二节双变量相关统计第三节子总体平均值比较第四节数据转化与调整第五节数据图制作考核要求:1、单变量描述统计(掌握)2、双变量相关统计(了解)3、子总体平均值比较(了解)4、数据转化与调整(掌握)5、数据图制作(掌握)第十二章撰写调查报告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步骤1、了解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2、掌握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第二节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第三节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第四节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第五节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考核要求:1、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了解)2、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了解)3、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掌握)4、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掌握)5、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水延凯等编《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戴建中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1988年。
4.[美]艾尔·巴比著,李银河编译:《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5.[日]福武直等著,王康乐编译:《社会调查方法》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6.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执笔人:郑爱审核人:审核院系:政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