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量化和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
《多媒体技术》 第二讲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第1—2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多媒体技术第二讲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第1—2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二讲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第1—2节)学习时间: 4月4日--4月10日内容:第二讲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第一节多媒体数据和信息转换一、多媒体间的信息转换为了便于交流信息,需要对不同的媒体信息进行转换。
下表是部分媒体之间说明:*易**较困难***很困难二、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很多,下表介绍常用文件格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三、多媒体数据的信息冗余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主要采用数字化方式,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进行处理。
数字化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巨大的数据量。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中存在以下种类的数据冗余:1)空间冗余:一些相关性的成像结构在数字化图像中就表现为空间冗余。
2)时间冗余:两幅相邻的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这反映为时间冗余。
3)信息熵冗余(编码冗余):信息熵是指一组数据所携带的信息量。
如果图像中平均每个像素使用的比特数大于该图像的信息熵,则图像中存在冗余,这种冗余称为信息熵冗余。
4)结构冗余:有些图像从大域上看存在着非常强的纹理结构,例如布纹图像和草席图像,我们说它们在结构上存在冗余。
5)知识冗余:有许多图像的理解与某些基础知识有较大的相关性。
这类规律性的结构可由先验知识和背景知识得到,我们称此类冗余为知识冗余。
6)视觉冗余:人类视觉系统对于图像场的任何变化,并不是都能感知的。
这类冗余我们称为视觉冗余。
7)其他冗余:例如由图像的空间非定常特性所带来的冗余。
以上所讲的是多媒体数据的信息冗余。
设法去掉信号数据中的冗余,就是数据压缩。
第二节常用的数据压缩技术一、数据压缩编码方法1)根据解码后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来进行分类:① 可逆编码(无失真编码),如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长度编码等。
② 不可逆编码(有失真编码),常用的有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
2)根据压缩的原理进行划分:① 预测编码:它是利用空间中相邻数据的相关性,利用过去和现在出现过的点的数据情况来预测未来点的数据。
多媒体通信技术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解析
3. 绝对均值MAD
多媒体通信技术: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
宁波大学
Ningbo University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 匹配像素个数NTAD
NTAD(i , j ) f (T0 , | bk (m, n) bk 1 (m i , n j ) |)
m 1 n 1 M N
其中
3、存在误码扩散现象。
多媒体通信技术: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
宁波大学
Ningbo University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以证明:在相同的均方量化误差下,e(n)比
x(n)要求较少的量化级数,即传送e(n)的数据率 比x(n)低。
实际实现中: 将量化器置于 预测环路之内,通 过反馈回路,可以 减少量化误差的积 累。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x(n)
D1 a1 D2 a2
预测器
+
e(n)
Q
DQ +
+
y(n)
-
^ x (n )
· · ·
DN
aN
多媒体通信技术: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
宁波大学
Ningbo University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由原理图可知:
1、收发两端必须具有相同的预测条件。 2、预测系数为固定的情况称线性预测,根据 均匀误差最小准则获得的线性预测称最佳线 性预测,此时压缩比最大。
第04讲 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
多媒体通信技术:预测编码及变换编码
宁波大学
Ningbo University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预测编码
原理:利用前面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对下一个
信号进行预测,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 (预测误差)进行编码。
第3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练习思考题答案
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思考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国际电讯联盟(ITU)将媒体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多媒体技术中所说的媒体一般指感觉媒体,图像编码应属表示媒体。
3、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特点包括信息媒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还有数据的海量性、媒体信息表示的空间性和方向性等。
4、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发展阶段、标准化阶段、普及应用阶段。
5、ISO和ITU联合制定的数字化图像压缩标准主要有JPEG标准、MPEG系列标准、H.26X 标准。
简答题:1、什么是多媒体?答:从多媒体技术专业角度讲,可理解为:多媒体的“多”是其多种媒体的表现,多种感官的作用,多种设备的使用,多学科的交汇,多领域的应用;“媒“是指人与客观世界的中介;“体”是言其综合、集成一体化。
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答:是指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技术、及各种媒体集成一体化,经数据压缩处理和存储,并由新传播媒介发布的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
3、JPEG标准(ISO/IEC 10918标准)?答:适用彩色和单色、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4、MPEG-1(ISO/IEC 11172标准)?答:用于数字运动图像,其伴音速率为1.5Mbps的压缩编码。
5、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数字音频视频的编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 VS)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开展具有自主产权的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共性基础标准的研究。
并面向我国的信息产业需求,制定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共性技术标准A VS,服务于数字音视频产业应用。
第二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复习思考题答案填空题:1、多媒体数据能不能被压缩,关键是多媒体数据中是否存在“_____”,即“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答:数据冗余2、“信息量”与“数据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信息量=数据量-冗余量3、多媒体数据冗余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其它冗余。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传输
1.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号质量评估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2.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多媒体信号的自动评估和优化。 3.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以确保信号质量评估的 合法性和公正性。
▪ 多媒体信号质量评估的前沿研究
多媒体信号处理基础
▪ 多媒体信号处理基础
1.多媒体信号处理是指对各种多媒体信号进行采集、编码、存 储、传输和解码等处理过程。 2.多媒体信号处理的基础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音频 处理和视频处理等。 3.多媒体信号处理的目标是提高信号的质量、压缩信号的大小 、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提高信号的可用性等。 4.多媒体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滤波、编码、解码、压缩、解压 缩、加密、解密、识别、分类、聚类、推荐等。 5.多媒体信号处理的应用包括通信、娱乐、教育、医疗、交通 、安防、军事、科研等领域。 6.多媒体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和融合,以及信号处理的实时 性、高效性、智能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 多媒体信号加密
1.多媒体信号加密是指将多媒体数据加密为不可读的形式,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2.加密方法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加密等,不同的加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3.常用的加密标准包括AES、RSA、SHA等,不同的加密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多媒体信号传输原理
▪ 多媒体信号解码
▪ 音频编码技术
1.基于PCM的音频编码技术:通过采样和量化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然后进 行编码。 2.基于DCT的音频编码技术:通过离散余弦变换将音频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然后进行编码 。 3.基于AAC的音频编码技术:AAC是一种高效的音频编码格式,具有低延迟、高音质和良好 的网络适应性。
多媒体技术_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4.知识冗余
图像的理解与某些基础知识有关。 例:人脸的图像有同样的结构:嘴的上方有鼻子, 鼻子上方有眼睛,鼻子在中线上…… 知识冗余是模型编码主要利用的特性。
5.视觉冗余
人的视觉系统对图像场的敏感性是非均匀、 非线性的。 (1)对图像亮度和色差的敏感性相差很大 Y:U:V=8:4:4 或者Y:U:V=8:2:2 (2)随着亮度增加,视觉系统对量化误差的敏感 度降低。 (3)人的视觉系统把图像边缘和非边缘区域分开 处理。
第四章、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本章要点
(1)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重要性和分类。 (2)量化的基本原理和量化器的设计思想。 (3)常用压缩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 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Huffman编码、 算术编码)。 (4)静态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原 理、实现技术,以及动态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 准(MPRG)的基本原理。
4.2.2 标量量化器的设计
量化器的设计要求 通常设计量化器有下述两种情况: 1. 给定量化分层级数,满足量化误差最小。 2. 限定量化误差,确定分层级数,满足以尽 量小的平均比特数,表示量化输出。
量化方法有标量量化和矢 量量化之分,标量量化又可分 为,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和 自适应量化。
(1)均匀量化
例如:从64个数中选出某一个数。可先问“是 否大于32?”消除半数的可能,这样只要6次就可选 出某数。 如果要选择的数是35,则过程如下: 1.大于/小于 32? 大 2.大于/小于 32+16=48? 小 3.大于/小于 48-8=40? 小 4.大于/小于 40-4=36? 小 5.大于/小于 36-2=34? 大 6.大于/小于 34+1=35 等
(4)混合编码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媒体:媒体可理解为承载信息的实际载体或者是表述信息的逻辑载体。
多媒体:多媒体就是在数值、文字、图形等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中,使静止图像、语音、影像等时间序列信息相互关联,同步处理的技术。
EFM编码:即将1字节的8位编码为14位的光轨道位,并在每14位之间插入3位“合并位” 以确保“1”码间至少有2个“0”码,但最多有10个“0”码。
采样频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
量化精度:是指可以将模拟信号分成多少个等级,量化精度越高,音乐的声压振幅越接近原音乐.在数字音频技术里取得采样值后,要对数据进行量化。
量化位数:是对模拟音频信号的幅度轴进行数字化,它决定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后的动态范围。
色彩模型:所谓色彩模型就是指某个三维色彩空间中的一个可见光子集,它包含某个颜色域的所有颜色。
图像通道:在Photoshop中有一个很重要概念叫图像通道,在RGB色彩模式下就是指那单独的红色、绿色、蓝色部分。
也就是说,一幅完整的图像,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组成的。
他们共同作用产生了完整的图像,每种颜色可以看作是一个通道。
MIDI:MIDI 是数字音乐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
或者说,MIDI是用来连接电子乐器,或将MIDI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成系统的一种通信号协议。
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动画是指采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借助于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当前帧是前一帧的部分修改。
全电视信号:在彩色电视系统中把视频信号(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和复合消隐信号和在一起,形成全电视信号。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传输研究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传输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通信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编码与传输技术是多媒体数据能够以高质量和高效率传输的核心。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传输研究,包括编码技术的分类和传输技术的优化。
首先,我们将介绍多媒体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编码技术。
多媒体数据通常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编码技术进行压缩和传输。
常用的图像编码技术包括JPEG和PNG等,它们可以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和利用人眼对图像的感知特性来实现高效的压缩。
音频编码技术主要包括MP3和AAC等,这些编码技术可以通过去除听觉上不显著的信号信息来实现高质量的音频传输。
视频编码技术则包括H.264和HEVC等,这些编码技术将视频帧进行分块、变换和量化,然后利用预测和熵编码来进一步压缩数据,从而实现高效的视频传输。
其次,我们将讨论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传输研究。
传输研究的目标是保证多媒体数据的高质量传输和低延迟。
在传输过程中,网络带宽和延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传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改进网络协议和算法,以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减小延迟。
常用的技术包括拥塞控制、流量调度和错误修正等。
此外,利用多径传输和跨层优化等技术也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应用不同的传输场景下,如无线网络、移动网络和卫星网络等,需要针对不同网络特性进行优化。
例如,在无线网络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变化和信号的衰落,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编码和传输是紧密相连的。
编码技术可以通过降低数据的冗余和压缩数据的大小,从而减少传输的需求。
同时,传输技术可以优化码率分配和调度策略,使得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能够以适当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
因此,编码和传输技术需要进行紧密的协调和优化。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编码和传输研究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相关计算公式、定义汇总
数据传输速率(bit/s )=采样频率(Hz )x 量化位数(bit)x 声道数1.最高采样率=带宽/(量化位数x2)2.音频压缩数据比=压缩后音频数据量/压缩前音频数据量3.多媒体音频计算公式:数据量=秒(音频时间)*声道数(单声道为1,双声道为2)*采样位数*采样频率(Hz )/84.图像的数据量=图像的分辨率*图像深度/85.图像分辨率是指一幅图像横向和纵向的像素点数相乘图像位深度是指 一个像素能表示的色彩范围,如明度范围,饱和度范围,色相表示等8:换算单位1B= 8byte 如果要换算成KB 就继续/1024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bit ,又称比特),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即8bit=1Byte一、多媒体应用相关计算公式二、多媒体应用相关定义媒体的定义1.多媒体的定义2.数字技术3.流媒体技术4.采样、量化、编码的定义5.掩蔽效应6.颜色的子采样7.超文本和超媒体8.第1-2章多媒体服务质量QOS1.RSVP 资源预留协议、RTSP 实时流媒体协议、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2.计算机网络3.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移动互联网的定义6.无线移动通信7.第3-4章多媒体相关计算公式、定义汇总2020年9月9日22:29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和真立体显示技术1.CDN 内容分发网络和P2P 对等网络技术2.IPTV (交互式网络电视)3.搜索引擎4.数字版权管理DRM5.元数据6.数据加密技术、公钥技术设施安全技术PKI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7.第5-6章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1.压缩编码的基础理论——信息论的观点2.熵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3.4.信息可视化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虚拟显示技术、增强显示技术5.VRML 的定义第7-8章1.信息系统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定义3.防火墙定义4.入侵检测5.信息化第9-10章。
最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重要知识点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重要知识点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构成新一代信息系统技术的三大支柱。
多媒体(Multimedia)的概念:按照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定义以及ITU(国际电联)的TSS (电信标准部)的ITU-TI.374建议,“多媒体”包括以下5种类型: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3.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4.存储媒体也称存储介质(Storage Medium)5.传输媒体也称传输介质(Transmission Medium)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感觉媒体指的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包括人类的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静止和活动的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表示媒体指的是传输感觉媒体的中间手段,是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它包括上述感觉媒体的编码,如文字编码、声音编码、图像编码等。
借助于它,可以有效地把感觉媒体存储或者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其他地方。
3.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显示媒体指的是通信中电信号和感觉媒体间转换所用的媒体,即获取和显示信息的设备。
它包括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两种。
输入显示媒体如键盘、鼠标、话筒、扫描仪、光笔、摄像机等。
输出显示媒体包括有各种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也称存储介质(Storage Medium)存储媒体指的是存储表示媒体的介质,即存储数据的物理设备,如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纸张等。
5.传输媒体也称传输介质(Transmission Medium)传输媒体指的是用于传输表示媒体的介质,即一种将表示媒体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的物理实体。
如电话线、各种导线、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红外线等。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线性预测编码(LPC)
通过对音频信号的线性预测系数进行编码,减少了数据冗余。
参数编码
倒谱系数编码(cepstrum)
利用音频信号的倒谱系数进行编码,倒谱系数描述了音频信号的短时谱特征,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能。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
在倒谱系数的基础上引入了人耳感知特性,通过对梅尔频率倒谱系数进行编码,提高了音频压缩编码的音质和抗噪性能。
基于人工智能的压缩编码技术
深度学习
通过自动提取多媒体数据的特征,减少数据冗余和信息损失,提高压缩效率。
特征提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压缩编码算法进行优化,提高压缩比和重建质量。
智能优化
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将多媒体数据分布式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
分布式存储
通过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加密技术
利用智能合约对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传输、存储和分发进行自动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智能合约
基于区块链的压缩编码技术
即时传输
通过云计算的网络传输能力,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即时传输和实时播放,提高用户体验。
云端处理
将多媒体数据处理任务转移到云端进行,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资源,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基于帧内预测的编码
01
运动补偿编码是一种利用视频序列中图像帧之间的运动信息进行预测编码的技术。它通过分析图像序列中相邻帧之间的运动向量和运动模式,对运动信息进行预测和补偿。
基于运列中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提高压缩效率。它通常适用于动态场景,因为在动态场景下,相邻帧之间的像素值变化较大,运动信息更加明显。
混合编码
05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第四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是运动图像专家小组的英文缩写 MPEG标准主要有MPEG-l、MPEG-2、 MPEG-4和正在制定的MPEG-7等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1.静态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
–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 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 采用以DCT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 采用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无损压缩算法
– 在JPEG标准中定义了四种编码模式: 顺序编码 累进编码 无失真编码 分层编码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JPEG图像的压缩比与质量
JPEG在使用DCT进行有损压缩时,压缩比可 调整在压缩10~30倍后,图像效果仍然不错,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 原图
(b) 压缩效果图
图 d 四次小波变换编码的实验结果
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的基本原理 自适应预测编码 帧间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不是直接对空域图像信号进行编码,而是 首先将空域图像信号映射变换到另一个正交矢量空间 (变换域或频域),产生一批变换系数,然后对这些 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处理。变换编码是一种间接编码方 法,其中关键问题是在时域或空域描述时,数据之间 相关性大,数据冗余度大,经过变换在变换域中描述, 数据相关性大大减少,数据冗余量减少,参数独立, 数据量少,这样再进行量化,编码就能得到较大的压 缩比。目前常用的正交变换有:傅立叶 (Fouries)变换、 沃尔什(Walsh)变换、哈尔(Haar)变换、斜(Slant)变换、 余弦变换、正弦变换、K-L(Karhunen-Loeve)变换等。
第四章 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
一、静止图像的二维预测编码
选择值 预测值
c a
b d x
0
1 2 3 4
非预测
a b c a+b-c a+(b-c)/2 b+(a-c)/2
三邻域预测法
5 6
7
(a+b)/2
这种压缩算法被应用到JPEG标准的无损压缩模式之中, 中等复杂程度的图像压缩比可达到2:1。 Lossless JPEG
发送端预测器带有存储器,把tn时刻以前的采样值x1, x2, x3,…, xk-1
^ ek为xn与Xk的差值, ek’为ek经量化器量化的值
xk’是接收端的输出信号 误差ek为
^ 存储起来并据此对xk进行预测,得到预测值 X
k
^ ek= xk- xk’= xk-( k +ek’)= (xkXk )- ek’= ek - ek’ X
自适应量化
在一定量化级数下减少量化误差或在同样的误
差条件下压缩数据,根据信号分布不均匀的特 点,希望系统具有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区间足以 保持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基本均匀的能力,这种 能力叫自适应量化。
示例二:
ADPCM采用与DPCM相同的预测器,但对误差量化时采用自 适应改变量化器的量化阶数的压缩结果
^
实际上就是发送端的量化器对误差ek’量化的误差 对 ek’的量化越粗糙,压缩比越高,失真越大.
为接纳量化步骤,需要改变图4-1中的无损编码器以使编码器和解 码器所产生的预测能相等。为此在图4-2中将有损编码器的预测器 放在1个反馈环中。这个环的输入是过去预测和与其对应的量化误 差的函数
’ =e ’ + ^ x k k Xk
DM编码失真示例
(最新整理)多媒体技术之变换编码
• K-L变换 (Karhunen-Loeve变换)即是这样一种变 换,又称为最佳变换。它能使变换后协方差矩 阵为对角阵,并且有最小均方误差。
2021/7/26
7
映射变换的方法很多,一般指函数变换,常用的有
(4.2.16) F (u,v)1M 1N 1f(x,y)ei2(ux/M vy/N ) M Nx0y0
示域变换到另一个表示域。
2021/7/26
4
• 输入图像G经正交变换T变换到频域空间,象素 之间相关性下降,能量集中在变换域中少数变 换系数上。
• 对变换系数A中那些幅度大元素予以保留,对 幅度小的变换系数,全部当作零处理,不予编 码,再辅以非线性量化,进一步压缩图像数据。
• 由于量化器存在,量化后变换系数A′和A间必 然存在量化误差,从而引起输入图像G和输出 图像G′间存在误差。
正交变换。比如,傅立叶变换:利用复数域的正交
变换(酉变换),将一个函数从时域描述变为频域
的频谱展开--使得函数的某些特性变得很明显,
使问题得到简化。例如,在理想情况下,为表示单
一频率的正弦波,电工学上只需要知道振幅、频率
和初相角。当在频域展开是,若不考虑相位特性,
谱线只有一条。而在时域描述中往往需要两倍以上
展开系数: cn21L LL exp inL(x) f(x)dx
困难
• 展开系数 cn 为无穷小;
2021/7/26 • 幂指数 n x/L 不确定。
25
傅立叶变换
– 解决方法:
• 把 nπ/L 作为新变量,即定义ωn = nπ/L ; • 把 cnL/π作为新的展开系数,即定义F(ωn)=cnL/π.
h.265原理、标准和实现
H.265原理、标准和实现一、H.265原理H.265,也称为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是一种用于视频通信的高效压缩标准。
它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视频数据的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
H.265的原理主要基于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量化等技术。
预测编码是根据已编码帧的信息来预测当前帧的信息,从而减少冗余数据。
变换编码则是将图像数据从空间域转换到变换域,通过变换系数的编码来降低数据冗余。
量化则是将变换系数进行量化,进一步压缩数据。
二、H.265标准H.265标准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用于视频通信的高效压缩标准。
该标准旨在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相比于H.264标准,H.265标准在相同的视频质量下,可以降低约50%的码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视频传输的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H.265标准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帧率,适用于各种视频应用场景。
同时,它还支持灵活的编码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化配置。
三、H.265实现实现H.265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目前,许多芯片厂商已经推出了支持H.265标准的硬件加速器,可以大大提高编码和解码的效率。
同时,也有许多开源的H.265编解码库可供使用,如x265和ffmpeg等。
在实现H.265编码时,通常需要先对输入的视频帧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色彩空间转换等操作。
然后,利用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量化等技术对视频帧进行压缩编码。
最后,将编码后的数据打包成合适的格式进行传输或存储。
在实现H.265解码时,则需要将接收到的压缩数据进行解包和解码操作。
首先,需要将数据从传输格式转换回原始格式。
然后,利用解码器对数据进行解码操作,恢复出原始的视频帧。
最后,对解码后的视频帧进行后处理操作,如滤波、色彩空间转换等,以恢复出高质量的视频图像。
四、总结H.265是一种高效视频压缩标准,通过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量化等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和传输。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数字电视编码与解码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数字电视编码与解码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广播电视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数字电视编码与解码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和传输效率,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清晰、丰富和精彩的视听体验。
数字电视编码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原始的电视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并进行压缩和处理,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图像、声音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
图像编码是数字电视编码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见的图像编码标准有 MPEG-2、MPEG-4 和 H264 等。
以 H264 为例,它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编码技术,如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
帧内预测通过利用图像内部的空间相关性,减少了图像的冗余信息;帧间预测则基于相邻帧之间的时间相关性,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效率。
变换编码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使得能量更加集中,便于后续的压缩处理。
熵编码则对编码后的符号进行无损压缩,进一步减少数据量。
声音编码在数字电视中也不可或缺。
常见的声音编码标准包括 AC-3 和 AAC 等。
这些编码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声音数据的码率,同时保持较好的音质。
例如,AC-3 采用了基于心理声学模型的编码方法,去除了人耳难以感知的声音信息,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压缩。
除了图像和声音编码,数字电视还需要对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编码,如字幕、节目信息等。
这些数据的编码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码和显示。
数字电视编码完成后,就需要通过各种传输渠道进行传输。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地面无线传输等。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和衰减,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纠错和保护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当数字电视信号到达接收端后,就需要进行解码操作。
解码的过程实际上是编码的逆过程,即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声音和其他相关数据。
在解码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取编码后的数据流。
《多媒体技术》课程标准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022386二、适用专业:适用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
三、课程性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方向必修课,属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多媒体技术及是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讲授与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常用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学素养,从而达到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此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相关课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分别给学生提供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图形和动画的设计与制作,美观的页面设计技巧,网页制作技术的技能知识和多媒体信息制作的技巧的学习。
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习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掌握流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专用人才。
六、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1.本课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讲授为主并结合上机实验的授课方式。
2.教学中讲授和练习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指导。
4.注意启发式、引导式、自学指式教学。
5.对学生的习题和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使学生能纠正错误,不断进步。
六、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1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8学时)一、教学目的1.理解多媒体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2.了解+多媒体技术与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3.知道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多媒体的定义及其分类。
2.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1.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区别。
H264基本概念之 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
H264基本概念之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2009-11-23 14:41 1984人阅读评论(1) 收藏举报算法扩展活动1、预测编码压缩算法的本质就是去除信号间的冗余,什么是信号的冗余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就是冗余,人类听觉或视觉系统感觉不到的或者掩蔽的也可以当做冗余成分。
今天谈谈预测编码的概念,这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简单易行的方法。
说它直观,以图像为例,前后两帧或者同一图像的相邻像素都存在着相似性、相关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当前帧和一组预测系数,推测出下一帧图像,当然也可以从当前像素推测出周围像素的变化。
通过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去除了一部分冗余,使得信号的动态范围变小了,表示这些信号的比特数减少了,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对于视频信号的预测编码分成两种,一个是帧间预测编码,一个是帧内预测编码。
帧内预测是从空间上去除同一帧图像内宏块之间的冗余。
H264中,有4x4亮度预测模式、16x16亮度预测模式、8x8色度块预测模式以及一种I_PCM编码模式,如何选择最优的编码模型是一个不太容易的问题。
帧间预测编码效率比帧内编码要高,它是从时间上去除图像帧与帧之间的冗余,分为单向预测、双向预测。
一般双向预测会增加编码延时,所以在实时通信中用的不多。
在帧间预测中,就不得不提运动估计这个概念,在活动图像邻近帧中的景物会发生空间上的位移,得到这个运动偏移的过程就是运动估计,涉及到各种搜索算法,同时这一部分的复杂度也是H264的重点。
2、变换编码变换编码是指将空间域的图像变换到频域,这样会产生相关性很小的一些变换系数,并对其进行压缩编码。
通常采用DCT变换,因为它的性能接近K-L变换,同时具有快速算法,非常适合图像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比预测编码要复杂,但是各种误差(量化、信道误差)不会向后面扩展,对视觉影响不大。
3、熵编码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进行码率压缩的编码称为熵编码。
特点是无损编码,但是压缩率比较低,一般用在变换编码后面作进一步压缩。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作业C(含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作业C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作业_C一单选题1. 以下哪种不是音频文件( )。
A RMB MIDIC WMAD SWF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 D SWF2. JPEG2000采用了()为主的编码方法。
A.DCT变换B.K-L变换C.小波变换D.傅里叶变换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 D.傅里叶变换3. 能够将原始文件转化为流文件的是流媒体系统中的()。
A.播放器B.服务器C.编码器D.协议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C.编码器4. 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A.(1)(2)(3)B.(1)(2)(4)C.(1)(3)(4)D.全部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 D.全部5. 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A.数字编码器B.数字解码器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6. 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尺寸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A.512×512×3×8bitC.256×512×3×8bitB.256×256×3×8bitD.512×512×3×8×25bit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 B.256×256×3×8bit7. 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
位图比矢量图占用空间更少位图与矢量图占用空间相同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快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慢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快8. 下面硬件设备中哪个不是多媒体硬件系统()A.计算机最基本的硬件设备B.cd-romC.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D.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 D.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9. 下面()是色彩的属性:(1)明度(2)色相(3)纯度(4)分辨率A、(2)(3)B、(1)(4)C、(1)(2)(3)D、全部本题分值: 4.0标准答案:C、(1)(2)(3)10. 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第四章 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
示例一: 德尔塔调制(DM或ΔM)
最简单的有损预测编码方法是德尔塔(或称增量)调制(DM或ΔM) 方法, 早期在数字电话中采用, 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值脉冲编码 。
其预测器和量化器分别定义为
其中a是预测系数(一般小于等于1), c是1个正的常数。 因为量化器的输出可用单个位符表示(输出只有2个值), 所以编码器中的
编码会产生颗粒噪声, 即误差正负波动。 其二, 当c远小于输入中的最大变化时, 如在n=5到n=9的相对陡峭区间, DM编码
会产生斜率过载, 有较大的误差。 对大多数图像来说, 上述2种情况分别会导致图像中目标边缘发生模糊和整个图 像产生纹状表面。
DM编码失真示例
4.1.3 自适应差分脉冲调制(ADPCM)预测
lim
n
H
n
(
xn
|
xn1 xn2 ...x1 )
▪ 所以参与预测的符号越多,预测就越准确,该信源的不确定性就越小, 数码率就可以降低。
▪ 原理
▪ 利用以往的样本值对新样本值进行预测, 将新样本值的实际值与其 预测值相减, 得到误差值, 对该误差值进行编码, 传送此编码即可。
▪ 理论上数据源可以准确地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 使其输出数据总是 与模型的输出一致, 因此可以准确地预测数据, 但是实际上预测器 不可能找到如此完美的数学模型;
▪ 为接纳量化步骤, 需要改变图4-1中的无损编码器以使编码器和解 码器所产生的预测能相等。为此在图4-2中将有损编码器的预测器 放在1个反馈环中。这个环的输入是过去预测和与其对应的量化误 差的函数
▪
xk’ =ek’ + ^Xk
▪ 这样一个闭环结构能防止在解码器的输出端产生误差。这里解码 器的输出也由上式给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通过变换将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变换系数上 去除信号中的相关性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信号压缩真正体现在量化阶段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一般先是行程编码,然后Huffman编码 或算术编码进一步提高压缩比
量化原理
2 e
0, k
1, 2,..., N
1
xk
2 e
0, k
1, 2,..., N
yk
最优量化是使
2 e
最小,就可得如下解:
xk ( yk1 yk ) / 2
(1)
yk
xk1 xp(x)dx
xk
xk1 p(x)dx
xk
(2)
(1)(2)是非线性方程组, Lloyd给出了一种迭代法,给出了数值解。
当均匀分布时,就构成了最优均匀标量量化器:
xk yk
x1 xk
(k 1)q q/2
q (xN 1 x1) / N
LBG算法
LBG算法
希望设计一个具有K维N码字的码本空间的向量量化器,给出一个初始码本
其对应的量化器记为Q0
Y0
{y10
,
y
0 2
,
,
y
0 N
}
若能找到一种新的码本
Y1 {y11, y12 , , y1N }
➢ 量化之前需要规定量化级,比如8级,16级等 ➢ 量化时将取样值与量化级比较,若取样值在某个量化级
的覆盖区间之内,则规定它取这个量化级的代表值,我 们称其为码字。
➢ 一个量化器只能取有限多个量化级,从而量化过程不可 避免地会引起量化误差。
量化器定义
设编码操作在Rk上进行,X为在Rk上给定了概率分布函数的一个随机向量。
量化器定义
例如: 码分本割集 依:YY将= R{y划1,y分2,…为,Ny个N}子空间R1, R2, …, RN,且
N
Ri R
i1
Ri的区间表示为Ri=[xi, xi+1), i = 1, 2, …, N
yi (x) Q({x | x Ri})
产生的量化误差定义为
e x Q(x) x yi (x)
本单元的内容 量化
变换编码 预测编码
本单元的内容 量化
变换编码 预测编码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通过时间轴上采样和幅度量化 将连续信号变成离散数字信号
为什么要量化
一个典型的信号压缩系统如图所示。
通过时间轴上采样和幅度量化 将连续信号变成离散数字信号
x为X的取值。A是随机向量取值空间,则A的一个N级量化器Q={Y, }由
以下三部分组成:
码本集:
Y {yi ;i 1, 2, , n}
对A的分割:
{Ri ;i 1, 2,
由下式定义的映射: Q : A Y
N
, N}, Ri A,
i 1
A Rk
yi Q({x | x Ri})
在以上定义中,当k > 1时,所定义的是向量量化器;当k = 1时,即 为标量量化器。
❖矢量量化也可以与其他的编码方法一同使用。
矢量量化常常是与变换编码相结合使用,在图像进行变换 之后,按一定方式形成多维向量组,然后到码本中寻找最 佳码字。
标量量化
标量量化: 均匀量化 (恒定量化步长) 非均匀量化(量化步长可变)
带死区的量化:
当 x [ , ),Q(x) 0
称 [ , )
为死区
标量量化
2)
对于
Ym
{y1m
,
y
m 2
,
,
y
m L
}
,对 训练集进行划分,将训练集分为
{Ckm , k 1, 2,..., L} 划分的原理为 :
如果
d
(xl
,
y
m i
)
min
ymj Ym
d
(xl
,
y
m j
)
那么 xl Cim
并计算
Dm
1 N
N
l 1
min
ymj Ym
d
(xl
,
y
m j
)
3) 如果
Dm1 Dm Dm
停止,并令
否则继续。
Ym
{y1m
,
y
m 2
,
,
y
m L
}
为最终码本
4)
令 ym1 k
1 Ckm
xj
x j Ckm
形成新的码本
Ym1
{y
, m1
k
k
1, 2,...,
L}
转向2)
其中 Cim 是 Cim 中矢量的个数
LBG算法的局限性
➢最优量化器是对于训练向量集而言的,对于实际的未经训练 的输入向量是否还是最优的却很难说,这要依赖于训练向量 集的代表性到底真实到何种程度。 ➢由于优化分割的过程并没有依据什么数据结构方面的规则或 限制,而是自由进行,这就使得对码本进行有效组织时遇到 了极大的困难。 ➢在某些情况下根本无法找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向量集。
用LBG算法对Lenna图像进行向量量化的结果,压缩后PSNR = 25.21dB
本单元的内容 量化
变换编码 预测编码
为什么变换
➢变换是信号实现时域和变换域(频域)映射
关系的运算 当
➢通常经正,变有 换将信号在变换域分解,然后
量化分类量化可Biblioteka 分为两类:(1) 标量量化:
输入信号的所有分量使用同一个量化器进行量化,每 个分量的量化都和其它分量无关,也称为零记忆量化。
(2)矢量量化:
从码本集合中选出最适配于输入信号的一个码字作为 输入信号的近似,这种方法以输入信号与选出的码字 之间失真最小为依据。
❖矢量量化与标量量化相比有更大的数据压缩能力。
如果φ是最优的,yi是Ri的质心。标量量化是将区间上的 点映射为质心的操作,
yi (x) Q({x | x Ri})
产生的量化误差定义为
e x Q(x) x yi (x)
最优标量量化
均方误差为
2 e
(x Q(x))2 p(x)dx
N
2 e
i 1
xi1 xi
(x
yi
)2
p( x)dx
其对应的量化器记为Q1。
D1(Q1) E{d (x, Q1(x))} D0 (Q0 ) E{d (x, Q0 (x))}
则称量化器被优化了一次。
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去寻找Y2, Y3, …, Ym
LBG算法
1) 初始化,给定N, ε> 0,假设初始码本及训练集分别为
Y0 {y10, y02, , y0L} {xk , k 1, 2,...N}
均匀量化
标量量化
标量量化的输入/输出特性采用阶梯形函数的形式
输出
输出
输入
输入
带死区的量化器
非带死区的量化器
最优标量量化器定义
输出代表点集Y = {y1,y2,…,yN}
存在一种最优分割φ依Y将R划分为N个子空间R1, R2, …, RN,
且
N
Ri R
i1
Ri的区间表示为Ri=[xi, xi+1), i = 1, 2,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