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抗糖尿病药物
降血糖药 激素类药物 药物化学课件
![降血糖药 激素类药物 药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a8498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2.png)
二、甲苯磺丁脲
OO O S NN HH
H3C
1-丁基-3-(对甲苯基磺酰基)脲素。
具磺酰脲结构,显弱酸性,可溶于氢氧 CH3 化钠溶液中。
具磺酰脲结构,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 解,生成甲苯磺酰胺。
磺酰脲类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 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降低血糖, 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 用于治疗轻、中度2型糖尿病。
格列本脲Oຫໍສະໝຸດ N H H3CO O O S ONN HH
N-[2-[4-[[[(环己氨基)羰基]氨基]磺 酰基]苯基]乙基]-2-甲氧基-5-氯苯甲酰 Cl 胺。又名优降糖。
具磺酰脲结构,在干燥条件下贮存较稳 定,对湿度比较敏感,易发生水解。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代表药物。
属于强效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是同等剂 量的甲苯磺丁脲的200倍,用于治疗中、重 度2型糖尿病。
分类
降血糖药
胰岛素类:胰岛素等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增敏剂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 非磺酰脲类: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双胍类: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其他类:西格列汀、沙格列汀、艾塞那肽、利拉鲁肽
一、胰岛素 insulin
是胰脏B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是治疗1型糖尿 病的有效药物。
目录
第一节 甾体激素 第二节 降血糖药 第三节 骨质疏松治疗药
第十章 激素类及其有关药物
第二节 降血糖药
学习目标
掌握 胰岛素、二甲双胍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用途;降血糖药物的类
型
熟悉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那格列奈、马来酸罗格列酮的结构特点、理
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了解 降血糖药物的发展、作用机制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5f429b71fe910ef12df854.png)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一、单项选择题10-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EA. 增加胰岛素分泌B. 减少胰岛素清除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D.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E.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10-2、下列有关甲苯磺丁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 结构中含磺酰脲,具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B. 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C. 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D. 可刺激胰岛素分泌E. 可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10-3、下列口服降糖药中,属于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的是 B.A. Tolbutamide(甲苯磺丁脲)B.Nateglinide(那格列奈)C. Glibenclamide(格列本脲)D. Metformin(二甲双胍)E. Rosiglitazone 罗格列酮10-4、下列有关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可水解生成磺酰胺类B. 结构中的磺酰脲具有酸性C. 第二代较第一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少D.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体内代谢方式相同E. 第二代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了较大结构的侧链10-5、下列与metformin hydrochloride不符的叙述是 CA.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B.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C.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D. 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E. 肝脏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尿排出10-6.坎利酮是下列哪种利尿药的活性代谢物? B. 螺内酯A. 氨苯蝶啶B. 螺内酯C. 速尿D. 氢氯噻嗪E. 乙酰唑胺3、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CA. 高血压B. 青光眼C. 尿路感染D. 脑水肿E. 心力衰竭性水肿10-7.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的英文通用名:AA. AcetazolamideB. SpironolactoneC. TolbutamideD. Glibenclamide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10-8.分子中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利尿药是: EA. 氨苯蝶啶B. 洛伐他汀C. 吉非罗齐D. 氢氯噻嗪E. 依他尼酸10-9.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 CA. 高血压B. 青光眼C. 尿路感染D. 脑水肿E. 心力衰竭性水肿10-10.螺内酯和异烟肼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黄色产物,这是因为螺内酯含有 B 结构A. 10位甲基B. 3位氧代C. 7位乙酰巯基D. 17位螺原子E. 21羧酸二、配比选择题[10-16-10-20]A. 水溶液加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B. 在硫酸溶液中加热回流,水解析出沉淀。
临床护士应知应会及三基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护士应知应会及三基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e5485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6.png)
临床护士应知应会及三基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00分)1. 临床护士应知应会及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主要包括()。
A. 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知识B. 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经验C. 临床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医学基础知识D. 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操作技能2.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护士的职责()。
A. 执行医嘱,给予患者正确护理B.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C. 参与护理科研工作D. 负责药品的领取和分发3. 关于体温的测量,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 体温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腋下中央B. 口腔测温时,体温计应斜放于舌下C. 直肠测温时,体温计应插入肛门3-4cmD. 腋下测温时,体温计应垂直放置4.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A. 严谨的工作态度B. 良好的沟通能力C. 敏锐的观察能力D. 精湛的护理技术5.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抗生素()。
A. 阿莫西林B. 速效救心丸C. 氢氯噻嗪D. 胰岛素6.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A. 乙型肝炎B. 肺炎支原体肺炎C. 糖尿病D. 流行性感冒7. 下列哪种症状不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A. 咳嗽B. 咳痰C. 胸痛D. 发热8.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心血管疾病()。
A. 高血压B. 冠心病C. 心力衰竭D. 糖尿病9.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抗高血压药物()。
A. 硝苯地平B. 阿莫西林C. 氢氯噻嗪D. 胰岛素10.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消化系统疾病()。
A. 胃炎B. 溃疡病C. 肝硬化D. 肺炎11. 下列哪种症状不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A. 腹痛B. 腹泻C. 呕吐D. 咳嗽12.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抗糖尿病药物()。
A. 格列本脲B. 阿莫西林C. 氢氯噻嗪D. 硝苯地平13.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泌尿系统疾病()。
A. 肾炎B. 肾病综合征C. 尿道炎D. 肺炎14. 下列哪种症状不属于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拟肾上腺素药
![拟肾上腺素药](https://img.taocdn.com/s3/m/fbdb6d7527284b73f24250ff.png)
血管:小动脉与静脉收缩,
皮肤粘膜强烈,腹腔其次。 血压:升高 2)胃肠道:较弱的收缩(a 受体)。 3)腺体:汗腺与唾液腺分泌增加,
1
而支气管腺体分泌减少。 4)代谢:糖原与脂肪分解。
β 受体激动效应
1)心脏:正性作用强,收缩性与传导性 自律性均增强。(β 1受体) 血管:冠脉与腹腔血管舒张, 骨骼肌血管舒张(β 2受
二.体内过程:
口服在肠黏膜产生磺基化结合反应 而失效,舌下给药可从黏膜下舌下静 脉丛迅速吸收发挥作用,气雾吸入给 药,吸收较快。静脉注射t1/2约数分钟: 吸 入 给 药 2—5min 起 效 , 维 持 时 间 0.5~2h。主要经肝脏和其他组织中 COMT代谢失活,作用时间短暂。
三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舌下或气雾剂吸入给药.
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Ⅱ、Ⅲ度, 一般舌下给药,严重静滴给药 . 3.心脏骤停 4.感染性休克
四.不良反应
1.心悸、头晕、头痛.
2.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五.禁忌:
冠心病、糖尿病,甲亢.
α、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一. 心血管作用:
1.心脏正性作用强,β1受体激动为主。 2.血管:α、β受体激动综合效应。 3.血压:升高。 二.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 受体, 抑制组胺释放,收缩支气管粘膜。
二.药理作用
非选择性激动α1、α2受体, 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 对β2受体几无作用。
1. 心血管系统 1)血管: 激动血管α1受体,
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 皮肤粘膜血管最明显, 其次肾血管,肠系膜血管收缩, 内脏和肝血流量减少。 腺苷增加,使冠状动脉扩张。
(2) 血压: 小剂量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使收缩压、舒张压上升不明显,脉压 加大. 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 高,脉压变小,总外周阻力加大. (图10-2)。
降血糖药及利尿药
![降血糖药及利尿药](https://img.taocdn.com/s3/m/3e8ad2f07f1922791688e8be.png)
胰岛素的发展过程
班廷(1891~1941) 加拿大医生
麦克劳德(1876~1935) 英国生理学家
1922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发现胰岛素并用 于治疗糖尿病,于1923年获诺贝尔奖。
胰岛素的发展过程
Gln-His-Leu-Cys-Gly-Ser-His-Leu-Val-Glu-Ala-Leu-Tyr-Leu-Val-Cys-Gly-Glu
Asn-Val-Phe-H
HO-Thr-Lys-Pro-Thr-Tyr-Phe-Phe-Gly-Arg
丙氨酸Ala
苏氨酸Thr
胰岛素性质
•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 • 酸碱两性——典型的蛋白质性质
脲
非磺酰脲类:瑞格列奈“膳食调节剂”
3.胰岛素增敏剂: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 双胍类: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 4.a-糖苷酶抑制剂: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 阿卡波糖
世界销售额领先的药物序列中的糖尿病药
甲福明
22
人胰岛素
29
曲格列酮
66
阿卡波糖
151
格列吡嗪
173
格列美脲
183
伏格列波糖
194
赖脯胰岛素
人胰岛素的合成-基因工程
•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将猪胰岛素用酶化 学和半合成法,使B链C-末端的Ala转变成Thr 得 到。
• “人胰岛素”已经收入美国药典(XXIII版)和 英国药典(1993版)。
• 中国药典(2000年版)已收入重组人胰岛素。
Glu-Val-Ile-Gly-H
Gln-Gys-Cys-Thr-Ser-Ile-Cys-Ser-Leu-Tyr-Gln-Leu-Glu-Asn-Tyr-Cys-Asn-OH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ee2a2276a20029bc642d5a.png)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2.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 )、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 )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3.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 )2.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3. 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 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
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 3。
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 z <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n7.8 z <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X 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 或加上OGTT 2h 血糖>11.1 mmol/L 或加上HbAlcn 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 (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 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75930dd3383c4bb4cd2e1.png)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一、单项选择题10-1、-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EA. 增加胰岛素分泌B. 减少胰岛素清除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D. 抑制-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E. 抑制-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10-2、下列有关甲苯磺丁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 结构中含磺酰脲,具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B. 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C. 可抑制-葡萄糖苷酶D. 可刺激胰岛素分泌E. 可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10-3、下列口服降糖药中,属于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的是 B.A. Tolbutamide(甲苯磺丁脲)B. Nateglinide(那格列奈)C. Glibenclamide(格列本脲)D. Metformin(二甲双胍)E. Rosiglitazone罗格列酮10-4、下列有关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可水解生成磺酰胺类B. 结构中的磺酰脲具有酸性C. 第二代较第一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少D.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体内代谢方式相同E. 第二代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了较大结构的侧链10-5、下列与metformin hydrochloride不符的叙述是 CA.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B.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C.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D. 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E. 肝脏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尿排出10-6.坎利酮是下列哪种利尿药的活性代谢物? B. 螺内酯A. 氨苯蝶啶B. 螺内酯C. 速尿D. 氢氯噻嗪E. 乙酰唑胺3、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CA. 高血压B. 青光眼C. 尿路感染D. 脑水肿E. 心力衰竭性水肿10-7.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的英文通用名:AA. AcetazolamideB. SpironolactoneC. TolbutamideD. Glibenclamide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10-8.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酮结构的利尿药是: EA. 氨苯蝶啶B. 洛伐他汀C. 吉非罗齐D. 氢氯噻嗪E. 依他尼酸10-9.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 CA. 高血压B. 青光眼C. 尿路感染D. 脑水肿E. 心力衰竭性水肿10-10.螺内酯和异烟肼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黄色产物,这是因为螺内酯含有 B 结构A. 10位甲基B. 3位氧代C. 7位乙酰巯基D. 17位螺原子E. 21羧酸二、配比选择题[10-16-10-20]A. 水溶液加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B. 在硫酸溶液中加热回流,水解析出沉淀。
10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0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843b8602d276a200292ebb.png)
脑血管疾病(CVD)分类
1、根据脑功能缺损持续时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4h 脑卒中(stroke):>24h 2、根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脑血栓形成*—70~80% 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 腔隙性梗死—20% 脑栓塞*—15% 脑出血* 出血性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内Ca2+超载。
扩张脑血管
5. 巴曲酶等降纤药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可用于近期频繁发作的TIA
脑保护剂药物 机制 神经节苷脂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用法60~100mg/次,qd
增强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 15~30日为1个疗程。
纳洛酮
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0.4~2mg+5%GS250ml 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损害 静滴,qd
(一)药物治疗机制*
巴曲酶(batroxobin)及降纤酶(defibrase) : 分解纤维蛋白原,促使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剂释放,降低血粘度,抑制RBC凝集,增强RBC 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 肝素(heparin): 激活AtⅢ,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甘露醇: 为高渗脱水剂,能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 浆转移,使脑组织脱水,梗死区周围水肿减轻。
病例讨论
患者,男,55岁,于昨日突感左眼一过性黑曚,伴右 臂无力、麻木,同时失语,持续约30分钟缓解。无眩 晕、恶心、呕吐等症。高血压病史15年。吸烟每日两 盒。查体:血压165/100mmHg。听诊左颈动脉有杂 音,其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16.5g/dL, Hct51%,血浆总胆固醇浓度275mg/dL(正常120~ 220mg/dL)。多普勒检查见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 诊断:颈内动脉系统TIA。 问题:①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②对该病例应 主要选用哪些药物治疗?
最新: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
![最新: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63f1069e31433238689306.png)
最新: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将HbA“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xn 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要个体化新增了个体化HbAi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HbAi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将个体化目标的原则应用彩图表示。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y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控制目标。
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近几年,国内上市了多种具有新的降糖机制的药物,本版指南对这些药物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证据做了及时更新,并在附录中全部列入。
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仍然是本版指南中制定降糖药物治疗流程图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使用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硏究证明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的药物放在优先选用的位置上。
关于糖尿病高血糖治疗流程图,分为单药治疗、二联治疗(分为口服类和注射类)、三联治疗和胰岛素多次注射。
二联治疗时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并根据有或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ASCVD )及高危因素、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选择合适的药物。
指南中强调了高血糖药物治疗要点,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呱是T2DM 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弧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冶疗要点包括:(1 )米用1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米用2 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2 )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肌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 , GLP-1RA )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 SGLT2i )。
糖尿病如何正确选用常用药物
![糖尿病如何正确选用常用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301493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7.png)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要点(1)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要点(2)
须胰岛素或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大手术的患者: 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葡萄糖+胰岛素+钾液体静脉输液;手术当日早晨开始输液直到恢复正常饮食和皮下胰岛素注射。开始恢复进餐时,于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后1 h 停止输液。大手术或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术中应每小时测毛细血管葡萄糖水平1次,血糖应控制在6.1~10 mmol/ L 。
治疗程序(1)
初诊肥胖或超重的2 型糖尿病: 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失败( HbA1C > 6. 5 % ) 后,选不促进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优先选用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如罗格列酮-文迪亚;吡格列酮-艾汀) ,餐后高血糖为主者也可优先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 →失败( HbA1C > 6. 5 % )→合用以上药物或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失败( HbA1C > 6. 5 % )→联用或换用胰岛素。
Diabetes Care, 2007; 30(suppl 1):s4-s41
2007ADA指南: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2)
关于二甲双胍:一线治疗、起始治疗、全程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为起始治疗。不选磺脲类、噻唑烷二酮 (TZDs)类,后两者无明确改善大血管作用。磺脲类致低血糖初诊患者,老年人低血糖,并增体重。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贯穿治疗全程 二甲双胍:疗效+安全+费用优势;降糖外的心血管保护(UKPDS指出有效改善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危险)。不致低血糖,胃肠道副作用可通过指导调节剂量可以有效避免。乳酸酸中毒罕见(<1/100000) 。
初诊体重正常的2 型糖尿病: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失败( HbA1C > 6. 5 % )→首选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失败( HbA1C > 6. 5 % )→加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失败( HbA1C > 6. 5 % )→联用二甲双胍或联用及换用胰岛素。
药物化学复习题8-14章
![药物化学复习题8-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5e042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3.png)
药物化学复习题8-14章第⼋章抗⽣素⼀、名词解释:抗⽣素(antibiotics ):半合成抗⽣素(semi-synthetic antibiotics ):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 : -内酰胺酶抑制剂(β-lactamase inhibitor ):细菌的耐药性(resistance of bacteria ):酮内酯(ketolides ):⼆、单项选择题8-1.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是A.头孢氨苄B.头孢克洛C.头孢哌酮D.头孢噻肟E.头孢噻吩8-2.青霉素钠在室温和稀酸溶液中会发⽣哪种变化 A .分解为青霉醛和青霉胺 B.6-氨基上的酰基侧链发⽣⽔解C.Β-内酰胺环⽔解开环⽣成青霉酸D.发⽣分⼦内重排⽣成青霉⼆酸E.发⽣裂解⽣成青霉酸和青霉醛酸8-3.Β-内酰胺类抗⽣素的作⽤机制是 A.⼲扰核酸的复制和转录 B.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C.抑制粘肽转肽酶的活性,阻⽌细胞壁的合成D.为⼆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E.⼲扰细菌蛋⽩质的合成 8-4.氯霉素的化学结构为. H 2ONHH ONHSOOH28-5.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素A.⼤环内酯类B.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D.四环素类E.氯霉素类 8-6.下列哪⼀个药物不是粘肽转肽酶的抑制剂A.氨苄西林B.氨曲南C.克拉维酸钾D.阿齐霉素E.阿莫西林8-7.对第⼋对颅脑神经有损害作⽤,可引起不可逆⽿聋的药物是:A .⼤环内酯类抗⽣素B .四环素类抗⽣素C .氨基糖苷类抗⽣素D .β-内酰胺类抗⽣素E .氯霉素类抗⽣素8-8.阿莫西林的化学结构式为8-9.能引起⾻髓造⾎系统的损伤,产⽣再⽣障碍性贫⾎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 B.氯霉素C22OH C C22OHNO 2CCl 22OHCCl 22a.b.c.d.e.SO 2CH 3CHO CCl 22C.泰利霉素D.阿齐霉素E.阿⽶卡星8-10.下列哪个药物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素A.舒巴坦B.氨曲南C.克拉维酸D.甲砜霉素E.亚胺培南三、多选题8-36.下列药物中,哪些药物是半合成红霉素的衍⽣物A.阿齐霉素B.克拉霉素C.甲砜霉素D.泰利霉素E.柔红霉素8-37.下列药物中,哪些可以⼝服给药A.琥⼄红霉素B.阿⽶卡星C.阿莫西林D.头孢噻肟E.头孢克洛8-38.氯霉素具有下列哪些性质A.化学结构中含有两个⼿性碳原⼦,临床⽤1R,2S(+)型异构体B.对热稳定,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可发⽣⽔解C.结构中含有甲磺酰基D.主要⽤于伤寒,斑疹伤寒,副伤寒等E.长期多次应⽤可引起⾻髓造⾎系统损伤,产⽣再⽣障碍性贫⾎8-39.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的侧链结构相同B.四环素类抗⽣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C.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由于侧链中都含有游离的氨基,都会发⽣类似的聚合反应D.克拉维酸钾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仅有较弱的抗菌活性E.阿⽶卡星仅对卡拉霉素敏感菌有效,⽽对卡拉霉素耐药菌的作⽤较差8-40.红霉素符合下列哪些描述A.为⼤环内酯类抗⽣素B.为两性化合物C.结构中有五个羟基D.在⽔中的溶解度较⼤E.对耐药的⾦黄⾊葡萄球菌有效8-41.下列哪些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抗菌活性的A.青霉素钠B.氯霉素C.头孢羟氨苄D.泰利霉素E.氨曲南8-42.头孢噻肟钠的结构特点包括:A.其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嗪环拼和⽽成B.含有氧哌嗪的结构C.含有四氮唑的结构D.含有2-氨基噻唑的结构E.含有噻吩结构8-43.青霉素钠具有下列哪些性质A. 在碱性介质中,β-内酰胺环破裂B. 有严重的过敏反应C.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D. 6位上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E. 对⾰兰阳性菌和⾰兰阴性菌都有效8-44.下述描述中,对阿莫西林哪些是正确的A. 为⼴谱的半合成抗⽣素B. ⼝服吸收良好C. 对β-内酰胺酶稳定D. 易溶于⽔,临床⽤其注射剂e.室温放置会发⽣分⼦间的聚合反应8-45.克拉维酸可以对下列哪些抗菌药物起增效作⽤:A. 阿莫西林B. 头孢羟氨苄C. 克拉霉素D. 阿⽶卡星E. ⼟霉素四、问答题8-46.天然青霉素G有哪些缺点?试述半合成青霉素的结构改造⽅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5959b5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8.png)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1. 患者,男,50岁,血压170/95mmHg,伴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单药治疗控制血压效果不佳,宜选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是()。
A.利尿剂﹢ARBB.β受体阻滞剂﹢ARBC.利尿剂﹢CCB(正确答案)D.α受体阻滞剂﹢ACEIE.ACEI﹢CCB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患者,如没有用药禁忌证,欲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最佳剂量范围是()。
A.25~50mg/dB.25~75mg/dC.75~150mg/d(正确答案)D.150~300mg/dE.300~500mg/d3. 患者,女, 35岁,临床诊断高三酰甘油血症,用非诺贝特微粒型胶囊调节血脂治疗,下列给药正确的用量为()。
A.0.1g tidB.0.2g qd(正确答案)C.0.5g tidD.0.5g qdE.0.8g tid4. 患者,男,70岁,两周前因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经积极治疗,病情显著缓解后出院,目前无其他伴随疾病,为进行心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应首选的药物是()。
A.肝素B.氯吡格雷C.阿司匹林(正确答案)D.利伐沙班E.噻氯匹啶5. 患者,男,57岁,化验结果:TC 4.6mmoL/L。
(参考值<5.2mmoL/L),TG11.0mmoL/L(参考值0.56~1.70mmoL/L)。
血尿酸508μmoL/L(参考值<420μmo/L),应首选的调脂药物为()。
A.烟酸B.考来烯胺C.非诺贝特(正确答案)D.依折麦布E.普罗布考6. 患者,男,65岁,诊断为持续性心房纤颤,医生处方胺碘酮和华法林治疗。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目前正在服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用药情况,药师提出的合理化药物治疗建议,不包括()A.患者在复律成功后,尽可能以最小的胺碘酮剂量维持治疗B.因为胺碘酮和贝那普利存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建议换成氨氯地平等CCB降压药(正确答案)C.胺碘酮可以显著抑制CYP2D6,减慢美托洛尔的代谢,应该根据患者心率和血压调整美托洛尔剂量D.胺碘酮能増加华法林的抗凝活性,在逐渐降低胺碘酮剂量的时候,注意随时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的剂量E.胺碘酮和辛伐他汀存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合用时应该限制辛伐他汀的日剂量(不超过20mg/天)7. 患者,男,59岁,高血压病史5年,因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就诊,MRI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酚妥拉明,酚苄明普奈洛尔,吲哚洛尔
![酚妥拉明,酚苄明普奈洛尔,吲哚洛尔](https://img.taocdn.com/s3/m/02df08ed8bd63186bcebbc47.png)
产生耐药的机理
短时间内反复应用,可因耗竭 囊泡内NE而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用 】
用间羟胺取代NA, 治疗早期休克和低血压。
【慎用】
高血压、甲亢、心力衰竭、糖尿病人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或新福林)
【药理作用】
直接激动α 受体,促进递质释放,对β 受 体无作用。可使瞳孔散大,作用比阿托品 弱而短暂。
【临床应用】
1.用于缓解轻度哮喘发作 2.防治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引起的低血压 3.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鼻塞
【忌用】
甲亢、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
β 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药理作用】
•对β 受体作用强
• 对β 1和β 2受体无选择
• 对α 受体几无作用
【临床应用】
2. 心
脏
(弱于E)
收缩力↑ 输出量↑ 心率↑ 传导↑ 反射性心率↓ 自律性↑ 耗氧量↑
在整体条件下:
血管强烈收缩→ 血压↑↑
大剂量:
心肌自律性↑ → 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1.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全麻药、镇静催眠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2.早期神经原性休克
维持收缩压
3.上消化道出血
决定血压的因素:
(1)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
(2)自律性明显提高
剂量过大或给药速度过快 引起心律失常 失常类型: 期前收缩(早搏) 心室纤颤
2.血管
α 效应: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α 1-R(+) ↓ 血管收缩
表现:
(1)皮肤和粘膜血管强烈收缩 (2)肾血管收缩显著 (3)脑及肺血管收缩作用较弱
β 效应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https://img.taocdn.com/s3/m/b93aff445acfa1c7aa00ccb5.png)
(2)舒张膀胱逼尿肌(激动β)、收缩三角肌、括约肌 (α)——排尿困难、尿潴留
(3)胃肠平滑肌张力↓ (激动β1)
5. 提高机体代谢 6. 治疗量,提高代谢20-30%,耗氧量↑ 7. (+)α、β2受体——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释放,
↓葡萄糖利用——血糖↑ 8. (+) β1 、 β3受体——加速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 [临床应↑用]
(2)鼻粘膜、齿龈出血:0.1%浓度。
心悸、烦躁、 头痛、血压升高
甚至脑出血
心律失常 心室纤颤
禁忌证
不良反应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器质性心脏病、
糖尿病、 甲亢等。
多巴胺 (dobamine, DA)
为合成NA的前体物,是重要神经递质 [体内过程] 1. 口服在肠和肝脏中破坏,无效 2. 静滴,作用迅速、短暂(MAO, COMT代谢) 3. 2. 外源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无明显中枢作用。 4. [药理作用]
甲NA,3-甲氧-4-羟扁桃酸(VMA)+硫酸/葡萄糖醛 酸——肾排泄
[药理作用]
兴奋α受体(+++) 对β1受体作用较弱(++) 对β2受体几无作用
1. 血管:收缩 (1)激动α1受体→收缩血管(小动、静脉)——血流量 ↓,
总外周阻力↑ (2)皮肤粘膜血管最强>肾血管明显>其它血管(脑、肝、肠系
AD:收缩小动脉,降低通透性,血压↑ 扩张支气管,消除粘膜水肿,改善呼吸。
方法:0.25-0.5mg皮下、肌注、稀释后缓慢静注。 (2)支气管哮喘:控制急性发作。 (3)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迅速缓解皮肤黏膜症状。
3.局部应用 (1)与局麻药配伍,收缩血管,局麻时间↑吸收↓
《临床药理学》10第十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理学》10第十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be3830806294dd88d1d26b52.png)
普罗帕酮血浆浓度和CYP2D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血浆普罗帕酮(ng/ml)
1600
剂量: 3 x 150 mg / day
1400 房颤: 安慰剂:
33 %
普罗帕酮: 16 %
1200
1000
ß-阻滞 CNS副反应
1080
800
695
600
15 % Afib
400
200
0
33
127
18 % Afib
16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分子生 物学研
究
双生 子法
组织与 细胞水 平研究
群体 研究
系谱 研究
17
第2节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18
药物反应差异的生物学基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细胞
细胞核
染色 体 基因
---- 占人类遗传变异的 90% 最常见的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发生频率超过1%
第430bp
-
4
4,*5 *10,*17
中国(黄种)人(PM) 白人(PM) 黑人(PM) 导致极快代谢的突变
-
-
-
-
-
-
-
-
-
-
-
-
-
<1% 5%~20% 1%~2%
-
-
-
<1% 2%~6% 5%~10% -
-
-
<1% 2%~7% 0%~19% -
-
-
-
-
*2N
-
-
(N=2,3,4,
5,13)
中国(黄种)人(UM)
EM
EM
IM
PM
野生/野生 野生/突变 低活性突变/ 无活性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及其作用
胰岛素是由胰脏β-细 胞受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 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 糖素等的激动而分泌的一种 蛋白激素,它对代谢过程有 广泛影响,在体内起调节糖、 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作用,是 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血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或代谢供能 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 抑制脂肪的分解
2. 糖尿病诊断标准
1980年及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 标准如下: a• 空腹血糖≥7.8mmol/L; b 一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 c 空腹血糖〈7.8mmol/L, 但口服75%葡萄糖
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
3
4
3. 糖尿病的分类
*注射剂:普通注射器→BD→胰岛素笔→无针注射 器→胰岛素泵
*喷雾剂 *栓剂 *口服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药物:依西纳肽
依西纳肽( Exenatide )是从大毒蜥唾液中提取的39 个氨基酸的多肽,可在血糖较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 从而降低血糖;在血糖较低时则无此作用,故不会引 起低血糖。临床实验表明:Exenatide能有效控制二甲 双胍与磺酰脲类疗效不理想的Ⅱ型糖尿病,降低空腹 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减轻体重,对 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Exenatide是GLP - 1受体 ( glucagon - like peptide 1 receptor, GLP - 1R ) 的一种有效的激活剂,与GLP - 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
原发性糖尿病即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 diabets mellitus IDDM)和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s mellitus NIDDM)
5
4. 抗糖尿病药
• 激素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 口服降血糖药
2、 Sanger 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 3、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研究所首次人工合 成具
有活性的胰岛素 4、 Hocking 揭示了胰岛素的三维结构 5、 Yallow 发明了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胰岛素 6、美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12
糖尿病的的发病机制
1、胰岛素分泌不足 2、胰岛素释放延迟 3、胰岛素外周组织作用损害 4、肝糖产生增加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增强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从而减少ATP转化为cAMP, 同时加速cAMP分解。它也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加快葡萄糖磷酸化、氧化及糖 原合成,起调节糖代谢作用。此外葡萄糖磷酸化使乙 酰辅酶A增加,有利于脂肪的合成,氨基酸的活化增进 蛋白质的合成。
中效胰岛素
低精蛋白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 珠蛋白胰岛素 Globin zinc insulin
长效胰岛素
精蛋白锌胰岛素 Protamine zinc insulin 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Lente insulin zinc suspen
胰岛素的发展
纯度不断提高、免疫原性不断降低 由动物胰脏提取到生化合成\人工半合成\基因工程人工生 物合成 从短效制剂到中\长效\预混制剂 给药方法不断改进
二、 胰岛素
小分子蛋白质,由5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 B两个肽链,中间有 S-S键连接。人胰岛 素是由前体物质胰岛 素原裂解C肽而来
7
胰岛素的化学结构
8胰岛素的化学结构9 Nhomakorabea胰岛素存在形式
10
牛结晶胰岛素三维结构
Hocking 1964
11
胰岛素研究史上的重大事件
1、 Banting & MacLeod and Abel首次从动物胰脏 中提取、分离得到胰岛素结晶。
第十章 降血糖药物Hypoglycemic Drugs
一、 糖尿病简介 二、 胰岛素 三、 口服降血糖药
一、 糖尿病简介
1. 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不同的病因引 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低,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 及蛋白质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的一组综合症。 临床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 此外随病情的发展并发一系列心、肾、眼底的微血管病 变和神经病变、感染及结核等患者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视力下降手或者足部经常感到刺痛或者麻木伤口愈合非 常缓慢,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及霉菌 感染男性发生阳痿。
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 促进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双胍类 胰岛素分泌调节剂:苯丙氨酸类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糖苷酶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西他列汀,维格列汀
alogliptin; Saxagliptin 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依西纳肽,利拉鲁肽
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ACEI
动物胰岛素
不同动物胰岛素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稍 有差别,其中以猪、牛胰岛素与人胰岛 素最为相似,猪胰岛素B链C末端为丙氨 酸,而人胰岛素为苏氨酸;牛胰岛素与人 胰岛素在序列上分别为A链8位、10位和 C末端氨基酸不同。
17
临床上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
正规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中性胰岛素 Neutral insulin
21
三、口服降血糖药 Hypoglycemic Drugs
磺酰脲类: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苯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 喹酮(糖适平);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 迪沙,灭糖尿); 格列美脲(亚美力);瑞格列 奈(诺和龙)
20
glucagon - like peptide 1, GLP-1
GLP-1属于肠肽类激素, 其生物学作用包括: 1 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 有利于组织对葡萄
糖的摄取; 2 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减少肝糖的释放; 3 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减慢胃的排空和抑制食欲。
GLP-1 的促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是血 糖依赖性的, 当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时, GLP-1 的作用 减轻。因此, 长期给予外源性的GLP-1 治疗, 不会引起 低血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