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分与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3.4《分与合》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3.4《分与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合与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合与分这样的概念可能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合与分的关系,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初步理解合与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发现和总结合与分的关系。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合与分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如“小猫分鱼”,引导学生思考合与分的关系。
2.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实践:让学生通过操作,如“分水果”,运用合与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合与分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合与分的理解。
5.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合与分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合与分的概念,合与分的例子,以及合与分的方法。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合与分的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第4课时分与
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1-5的认识以及分与合的意义。
2.能够正确使用数字1-5进行分组。
3.能够将两个组合并成一个组。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3.实际操作中正确分组和合并。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5。
2.图片或实物用于分组和合并示意。
3.黑板/白板及彩色粉笔/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数字卡片,复习数字1-5的认识,并提问学生数字的顺序。
第二步:新知呈现
1.讲解分与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分与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理解概念。
第三步:训练操练
1.老师出示一个数字组,要求学生将其分成两组。
2.学生们分组后,再要求将两组合并为一组。
第四步: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自己分组和合并,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游戏方式加深对分与合概念的理
解。
五、课堂小结
1.复习今天学习的知识,强调分与合概念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数字1-5的认识,并能熟练使用分与合的技能。
六、课后作业
1.让学生回家整理数字卡片,练习分组和合并操作。
2.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家具、玩具等,思考如何将它们分组和合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数的分与合(2-20)
19可以分成17和2,17和2合成19。
19可以分成18和1,18和1合成19。
19可以分成19和0,19和0合成19。
20
20可以分成0和20,0和20合成20。
20可以分成1和19,1和19合成20。
20可以分成2和18,2和18合成20。
20可以分成3和17,3和17合成20。
20可以分成12和8,12和8合成20。
20可以分成13和7,13和7合成20。
20可以分成14和6,14和6合成20。
20可以分成15和5,15和5合成20。
20可以分成16和4,16和4合成20。
20可以分成17和3,17和3合成20。
20可以分成18和2,18和2合成20。
20可以分成19和1,19和1合成20。
11可以分成11和0,11和0合成11。
12
12可以分成0和12,0和12合成12。
12可以分成1和11,1和11合成12。
12可以分成2和10,2和10合成12。
12可以分成3和9,3和9合成12。
12可以分成4和8,4和8合成12。
12可以分成5和7,5和7合成12。
12可以分成6和6,6和6合成12。
16可以分成6和10,6和10合成16。
16可以分成7和9,7和9合成16。
16可以分成8和8,8和8合成16。
16可以分成9和7,9和7合成16。
16可以分成10和6,10和6合成16。
16可以分成11和5,11和5合成16。
16可以分成12和4,12和4合成16。
16可以分成13和3,13和3合成16。
17可以分成5和12,5和12合成1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分与合(一)|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分与合(一)|冀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物品的数量、颜色等属性进行分组。
2.能够利用各种工具进行一组物品的平均分配。
3.能够通过物品的分配情况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教学重点1.实现一组物品的平均分配。
2.通过物品的颜色等属性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及相关操作。
2.能够准确运用物品的属性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放置一些物品在桌子上,如小球、纸张、玩具等。
2.老师询问学生,大家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点。
3.引导学生回答:这些物品都是用来玩的,都是可以用来摆弄的。
引入(10分钟)1.老师询问学生,如果有一些小球要平均分给每个人,怎么做才能平分呢?2.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用一个篮子装着小球,再把小球一个一个分给每个人,这样就可以平分了。
3.老师再问学生,如果现在有6个小球,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小球?4.学生回答后,老师将6个小球放入一个篮子中,然后用另一个篮子计数,将6个小球平均分配给3个学生。
讲解(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颜色分类,将物品分成不同的组。
2.举例说明,将红色小球和绿色小球分成两组。
3.老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的数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示范(15分钟)1.老师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如小球、正方形块、三角形纸等。
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物品的数量,然后通过颜色、形状等属性进行分类。
3.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平分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练习(15分钟)1.老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通过颜色分类,将物品分成不同的组。
2.引导学生通过平均分配的技巧,将一组物品平分给若干个人。
3.通过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总结(5分钟)1.老师请学生进行总结,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复习分组和平均分配的概念。
2.问学生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1.完成相关的数学练习册作业。
2.每天观察物品的颜色、形状等属性,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计数操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一、主要内容1. 数出10 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 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 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 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 架,有7 朵花等等3. 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第二单元比一比一、主要内容1. 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2. 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如:(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
如:3. 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二、基础题1. 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 重的画“√”三、易错题1. 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2. 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第三单元分一分一、主要内容1. 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 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颜色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精选11篇)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精选11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篇1《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
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2-5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
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
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
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
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
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
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
11-20各数的组成、分合 (1)
熟练地说一说10~20各数的组成: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17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18是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熟练地说一说10~20各数的分与合: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11可以分成1个十和1个一。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12可以分成1个十和2个一。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13可以分成1个十和3个一。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14可以分成1个十和4个一。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15可以分成1个十和5个一。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16可以分成1个十和6个一。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17;17可以分成1个十和7个一。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18;18可以分成1个十和8个一。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19可以分成1个十和9个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10的分与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10的分与合-苏教版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10以内数分解为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加法关系2.能够掌握将10以内数的各数位数分解并合成原数的方法,加深对数的认识3.能够通过分析10以内数的分解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数的分解和组成2.10的分与合3.实际问题解决教学重点1.加深对10的认识2.能够将10以内数分解成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和,并合成原数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分解10以内数为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和2.能够通过分析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回顾上一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2.老师将黑板上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为“分解”,一个为“组成”,并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讲授环节1.老师通过具体例子来教学如何将10以内数分解成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和2.老师通过实际问题来解决,让学生加深对分解和组成的认识3.老师介绍10的分与合,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讲解4.老师讲授如何通过10的分和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环节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2.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总结环节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分解和组成的知识点,并回顾10的分与合2.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1.自主思考如何将18分解成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和,并写出步骤2.在家中找出一些实际问题,尝试通过10的分与合来解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10的分与合,并能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加深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及易错题汇总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及易错题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一、主要内容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第二单元比一比一、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如:(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
如: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2)比较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二、基础题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重的画“√”三、易错题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3.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第三单元分一分一、主要内容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颜色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第4课时分与合课件(20张)
三、达标检测 看图,填一填。 (1)
5 23
(2)
5 14
(3)
4 13
(4)
4 22
(5)
5 32
四、巩固提高 1.
2
1
2.摆一摆
3. 涂一涂,填一填。
5 14
5 23
5 32
5 41
五、课堂小结 分与合
5
5
5
5
14 4
23
32
4
41 4
13 3
22 3
31 2
12
21
11
六、课后作业
第4课时 分与合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 的自学能力。
2.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 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学习重点
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
一、复习导入
从右数,排在第 3个的向日葵 是哪个?
二、探究新知
把4个
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4 13
4
4
22
31
把有不4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视察,你有什么发现?
4 13
4 22
4 3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5 个 放在两个
里,有几种放法?
5 14
5 23
5 32
5 41
有把不5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5 14
视察,你有什么发现?
5 23
5 32
5 4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 动。在教学 2 到 5 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 一些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这节课从总体上把 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 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 5 的分与合,而且要让 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 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 戏或是练习,都很重视说。课上学生的反应也很好,基 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 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接受能力,也符合我们的课改精神。
三年级时间计算应用题解题过程
三年级时间计算应用题解题过程一、经过时间计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都已知)1. 学校上午8:00上课,中午11:40放学,上午在校时间是多少?- 解题过程:11时40分 - 8时 = 3小时40分。
- 解析: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这里用中午放学的11时40分减去上午上课的8时,得到上午在校时间为3小时40分。
2. 一场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下午4:0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解题过程:4时 - 2时15分 = 1小时45分。
- 解析:4时相当于3时60分,3时60分 - 2时15分 = 1小时45分。
先将4时转化为3时60分,再进行减法运算,得出电影放映时长为1小时45分。
3. 小明早上7:30出门上学,7:50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解题过程:7时50分 - 7时30分 = 20分。
- 解析:直接用到达学校的时刻减去出门的时刻,就能得到路上所用时间为20分钟。
4. 火车上午9:30从甲地出发,下午1: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解题过程:下午1:30是13:30,13时30分 - 9时30分 = 4小时。
- 解析:先把下午1:30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3:30,然后用到达乙地的时刻减去从甲地出发的时刻,得到火车行驶时间为4小时。
5. 超市早上8:30开门营业,晚上9:00关门,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解题过程:晚上9:00是21:00,21时 - 8时30分 = 12小时30分。
- 解析:先把晚上9:00转化为21:00,然后用关门时刻21:00减去开门时刻8:30。
21时相当于20时60分,20时60分 - 8时30分 = 12小时30分,得出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12小时30分。
6. 一场足球比赛,从19:30开始,到21:15结束,比赛进行了多长时间?- 解题过程:21时15分 - 19时30分 = 1小时45分。
- 解析:21时15分 - 19时30分,21时相当于20时60分,20时60分 - 19时30分 = 1小时45分,得出比赛进行了1小时45分。
10以内的分与合教案优质6篇
10以内的分与合教案优质6篇10以内的分与合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目测力、推断力。
活动准备: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识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料子: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活动过程及引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察看。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老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伙伴帮小动物分房子(老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老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快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料子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老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
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引导。
3、老师小结。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身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第十一章分译与合译
第六节分译与合译分译分译:把原文的一个句子译成两句或更多的句子。
合译:把两句或更多的句子译为一个句子。
常用方法:改变原文的标点符号。
包括使用句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及括号等。
三个原因:1、作者和译者对句子的理解与把握不同;2、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不同;3、修辞的需要。
例1:大学にはいったといっても、既に父にさからって家を出ていた私には学資の出るあてはなかった。
しいていえば、母が父にかくれて送ってくれる金があるにはあったが、それもあてに出来る金ではなかった。
ひと月に一度かふた月に一度、母は、手紙にしのばせて一枚の五円紙幣を送ってくれるのであったが、もし、父にみつけられたとしたら、母が父から受けねばならぬ折檻がどんなものか、その父の折檻に苦しめられつづけて家を出た私にはいやというほどわかっていたし、よし父に見つけられぬまでも母にそんな金を私に送る余裕などないことも私は知っていた。
译文:我虽然已经上了大学,但是既已违背父命、逃出家门,究竟如何筹措学费,仍然没有着落。
当然,母亲也背着父亲寄来几个钱,但究竟是指望不得的。
的确,老母亲每月或隔月一次,偷偷在信里夹上五元一张的票子寄来。
但是,一旦被父亲察觉,母亲将受到怎样的责难啊!我就是一直饱受父亲的折磨,最后才逃出家门的。
因此,我知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退一步说,即使不被父亲察觉,我深深知道,母亲哪里有钱寄给我?例2:鄭と私は竹馬の友であった。
今でこそ我々は四十に手が届く酒好きの怠け者ではあるが、昔はこれでも二人共郷党の秀才であったのだ。
鄭は詩文をよくし小さい時から画に興味を持ってゐて、何れ米元章のやうな大家になるつもりであり、私は私で進士の試験を受けるつもりで南京の国士監に学んだ。
しかし三年に一回の試験に二三度続けて失敗し、賄賂を使はなければ登用されっこない内幕を知り始めると、別に時世を慷慨するといふほどでないにしても、一寸世を拗ねた気になって、今更のやうに周囲の白髪の老受験生なども目につき始め、勉強も怠け勝ちになった。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5的分与合》 (共26张PPT)
13
2021/8/11
5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4 22
2021/8/11
6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
4
31
2021/8/11
7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2021/8/11
2
31
8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44 4 13 3 1 22
4一共(yīgòng)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种 √
2021/8/11
9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2/152022/2/1515 February 2022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2/152022/2/152022/2/152022/2/15
2021/8/11
11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2021/8/11
12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2/152022/2/152022/2/152/15/2022 6:08:5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2/152022/2/152022/2/15Feb-2215-Feb-22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2/152022/2/152022/2/15Tuesday, February 15, 2022
2—5的分与合
2021/8/11
1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复习 : (fùxí)
2021/8/11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yuánzhù)
球
2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篇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篇2023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规划篇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当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3)班有62人。
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爱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
信任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确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熟悉物体;4、11-20各数的熟悉;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展数感及观看力量、思维力量、口头表达力量、学习习惯、合作与沟通的力量等方面的培育,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学问,对学生进展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肯定的学习方法、思索方式。
三、教学目标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熟悉与计算。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头,是学习较大数的熟悉与计算的根底,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根底,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
2023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_1
2023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指导思想: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将在全面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适合于新时期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检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教材的建设作出贡献。
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较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等。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等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
教材重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材难点: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打开学生学习窍门。
2、掌握解题技巧,开拓解题思路。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手法: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导向,提供教学互动方法。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 9 解决11~20的加减法问题 期末复习专项突破试卷
核心考点专项评价9. 解决11~20的加减法问题一、 (共20分)1. 中间还有哪些数?请你写出来。
(7分)(1)(2)2. 华华正在帮爷爷给羊圈安装栅栏。
(7分)3.推迟后,篮球比赛是10月()日星期()举行。
(6分)二、 (第1题20分,第2、3题各5分,共30分)1.2. 3.(瓶)(个)三、 (共50分)1. 蓝蓝带了18元,够买1大盒牛奶和1小盒牛奶吗?先算一算,再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
(12分)(元)够不够2. 同学们排队做操,龙龙从左数排第7,从右数排第9,这一排一共有()人。
(10分)3. 典典一家上周星期二到星期六在武汉游玩。
(13分)4. 排队玩滑梯。
(1)朵朵和乐乐之间有()名同学。
(5分)(2)琪琪排第(),乐乐的前面有()名同学。
(10分)答案一、1. (1)10111213(2)161514【】根据20以内数的顺序填空。
2. 7画一画略【】第11根和第19根栅栏之间有第12、13、14、15、16、17、18根栅栏,即有7根栅栏。
3. 13五【】本题可以用画图法帮助分析,如图:所以推迟后,篮球比赛是10月13日星期五举行。
二、1. 10+4=144+10=1414-10=414-4=10【】本题是“一图四式”类型题,观察角度不同,列式也就不同。
列加法算式求总数,用左边的三角形数量加上右边的三角形数量,或用右边的三角形数量加上左边的三角形数量;列减法算式求一部分量,用总量减去左边的三角形数量,或用总量减去右边的三角形数量。
2. 12+4=16【】箱子里有12瓶牛奶,箱子外有4瓶牛奶,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4=16(瓶)。
3. 18-5-3=10【】一共有18个蘑菇,地上左边有5个蘑菇,右边有3个蘑菇。
求篮子里有多少个蘑菇,用连减计算,列式为18-5-3=10(个)。
三、1. 11+6=1718>17够【】1大盒牛奶11元,1小盒牛奶6元,若买1大盒牛奶和1小盒牛奶,一共需要11+6=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