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复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P5271.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2.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3.通货紧缩:也称通货不足,是指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即货币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其中包括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水电、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包括了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

7.通货膨胀的类型: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1)公开性通货膨胀: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1)爬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2)温和通货膨胀: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

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1)预期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P504(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正常人体结构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正常人体结构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区:在躯干背面,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正对着肾门后面,称为肾区。
3.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部内面的三角区,因无粘膜下层,其粘膜平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是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10、视神经盘 :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柬,并形成呈圆盘状的隆起,称视神经盘,之后在巩膜筛板处穿出眼球后壁,形成视神经。此处无感光作用,又称生理盲点。
12..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4.精索 :为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从腹股沟管深环延至睾丸上端,由三层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等结构组成。
2.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
5.危险三角:指面部由两侧口角与鼻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若面部发生感染处理不当,病菌可蔓延到颅内引起颅内感染,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
3.Little区:鼻中隔前下份的黏膜有一毛细血管网丰富的区域,黏膜较薄位置表浅,受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破裂而出血称为易出血区(Little区)。
4、胸骨角: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胸骨角,第2肋软骨连于此角的两侧,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5、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上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此间隙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穿过。
2、腹股沟韧带:为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腱性结构,由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形成,构成腹股沟管的下壁。该韧带常作为腹部与股部前面的分界。

民法复习名词解释

民法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2、人身关系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

3、民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民法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反映民事立法的目的和宗旨,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起着统领、指导作用的根本准则。

4、平等原则当事人再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主要体现在民事权利能力平等、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5、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尊重民事主体的自由意志,确认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参与民事交往,以自己的意志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

6、公平原则民事立法、民事活动以及民事司法活动中都应当根据法律规定遵循公平、公正的观念,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7、公序良俗原则社会大多数所尊崇的,维护社会存在必须的一般伦理道德。

8、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事实的启动。

9、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即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我国民法主要指自然人、法人,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一定范围内的国家;特征:独立性;平等性;合法性)10、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的对象,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11、物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们所支配并且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和具有稀缺性的物质。

12、动产即在空间上能够移动或移动后不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

13、不动产即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包括土地、地上定着物。

(如林木,我国规定不动产的类型有如下:土地、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添附于土地和建(构)筑物的物)14、主物指两种以上的物相互配合,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起主要作用的物。

15、从物指配合主物的使用,起到辅助作用的物。

(从物的条件:主、从物具有从属关系;主、从物属于同一主体;主、从物在物理上16、孳息由物所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高分子构象:由于单键内旋导致原子排布方式的不断变换,使分子在空间呈现的不同形态。

2、柯肯达尔效应:多元系统中由于各组元扩散速率不同而引起的扩散偶原始界面向扩散速率快的一侧移动的现象称为柯肯达尔效应。

说明在扩散系统中每一种组元都有自己的扩散系数。

3、反应扩散:当某种元素通过扩散自金属表面向内部渗透时,该元素含量超过基体金属的溶解度以后会在金属表层形成新相(中间相或固溶体)的现象。

N元反应扩散的渗层组织中只有N-1相能够共存,并且相界面浓度是突变的。

4、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称为一个滑移系。

φλ。

5、取向因子(软取向和硬取向):分切应力与轴向正应力的比值,可表示为cos cos取向因子越大,分切应力越大,越接近临界分切应力,容易使金属滑移,称为软取向。

6、加工硬化:金属材料经冷变形后,强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很快下降的现象7、应变时效:将经过少量变形的试样放置一段时间,或经过短时间低温热处理后再进行拉伸,则屈服点又重新出现,且屈服应力提高的现象。

8、形变织构:多晶体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原本任意取向的晶粒趋向于外加应力方向,形成晶体的择优取向,变形量越大,择优取向程度越大,织构越强。

9、超塑性:某些金属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拉伸时,可以使材料在较低的流动应力下,得到高达500%~2000%的延伸率,而不发生缩颈,这种特性叫做超塑性。

10、居里温度(尼尔温度):材料的磁特性受温度的影响,随温度增加,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小,然后急降到零,此时的温度为居里温度。

11、N型、P型半导体(施主杂质、受主杂质)本征半导体;非本征半导体12、在4价本征半导体中加入5价置换杂质,形成的弱键单电子容易被激发到导带中去,使导带中电子数远超过价带中的空穴数,半导体的电导明显增加,这类材料称为n型半导体,导电性主要由电子浓度决定。

13、准晶:具有长程周期有序排列,而没有平移对称性的原子聚集状态,可存在不符合传统晶体学的五次、八次、十二次对称轴。

公共财政学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2.公共资源主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而不具备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现象。

4.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非一致性。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1.政府活动扩张理论,又称纳格纳法则。

他认为随着工业比经济的发展,政府活动规模必然不断扩张。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财政支出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1置换效应是指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政府对以前财政支出水平的置换和对私人部门支出的置换。

2审视效应是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公众对于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的现象。

3集中效应:在公共财政中,集中效应是指将经济单位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事力相对等,根据“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财力”的原则,对政府职能和机构进行定位,并按照职能和机构行使财权、财力。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财政支出数量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4.非平衡增长理论。

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1.财政支出的收入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增加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水平。

2.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相对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消费者就可以花更少的钱用于该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进而增加对其他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

3.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指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成倍的增长。

4.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5.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政府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效益转移的现象从而使财政支出带来的利益产生再分配。

中国公债负担的现状1.公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公债累计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债务低存度,通常是指当年国债发行数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也可间接表示偿还能力。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3.※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4.※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5.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6.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7.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8.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9.音色(音质):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10.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1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2.元音(母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3.音节:从听觉角度: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从发音过程角度:发音时口腔肌肉紧张松弛一次14.声母: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15.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16.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17.※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18.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19.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20.国际音标顺口溜:俺乖爱团圆[a]华夏是一家[A]港澳消狂强勿显你裂绝2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2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23.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24.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25.※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26.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27.※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28.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29.韵腹:音节中的主要元音[ā、ò、ē、ê、ī、ū、ǖ、er、-ī([]、[])]30.韵头(介音):韵腹前面的元音(ī、ū、ǖ)31.韵尾:韵腹后面的音素(ī、ū、n、ng)32.※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的变化33.※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34.※儿化: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35.辅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6.元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7.声调音位(调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138.※※※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39.※※※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书P116)40.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41.互补分布: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叫作“互补分布”42.×语调:说话或阅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总称语调43.×停顿:说话或阅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之间、后头出现的间歇44.×意群: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叫“意群”45.×节拍群: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成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46.×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47.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48.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表意体系的文字49.×宋体(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是最通用的印刷体50.×仿宋体(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51.×楷体(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52.×黑体(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53.×手写体: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54.×软笔字:传统的毛笔字55.×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尼龙笔字等56.×金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57.×大篆: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58.×秦隶(古隶):秦代运用的隶书,汉隶(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59.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60.复合笔画: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61.部件(偏旁):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字结构的视角)62.部首:字书中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目(字书中排序的视角)63.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64.象形: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65.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上下三本末朱甘刃66.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武休取明涉益从森67.异体会意字:用不同字组成同体会意字68.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90%)69.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字70.古代“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71.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72.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73.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74.定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75.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字的顺序76.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77.笔画法: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的78.部首法:按部首编排汉字的79.号码法:按字形确定的号码编排汉字280.81.82.83.84.85.86.87.88.89.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的编制不规范简体字: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简体字错别字(错字):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白字):把甲字写成乙字读错字:把字音念错规范字:通行时间长、使用范围广以及笔画少的字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词汇(语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90.※※※区别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91.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9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93.剩余法:拆开后各自能单独做句法成分的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可以单用是词94.短语:词和词的语法组合95.扩展法: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别的造句成分,词不能分离,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96.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97.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98.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99.简称: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100.数词略语:对一些习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即是数词略语101.词根: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102.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10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04.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105.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106.词义: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2.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3.共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历时语言学:以研究语言演变为目标,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研究语言发展状态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5.普通(理论)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以记载典籍的书面语为研究的对象,任务主要是解释典籍的确切含义,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的一门学科。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

9.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通过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方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选择确定同源词,再比较这些同源词在亲属语言中的异同,从空间的差异中去探索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10.共时:指语言某一发展阶段上的情况;历时,是语言演变、发展的过程。

是由索绪尔最早系统的提出,他认为应着重研究共时。

但实际上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11.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也特指语文学。

12.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

13.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结构状态和内部规律的科学,通常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等,宏观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边缘性学科。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

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

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⑥语言上的创新变异。

名词解释重点复习

名词解释重点复习

2.在蛋白质合成中,tRNA起着运载氨基酸的作用,将氨基酸按照mRNA链上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搬运到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特定部位。

tRNA是多肽链和mRNA之间重要转的器。

①其3’端接受活化的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②tRNA 上反密码子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③合成多肽链时,多肽链通过tRNA暂时结合在核糖体的正确位置上,直至合成终止后多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下。

3.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关键有二:一是氨基酸与tRNA的特异结合,依靠氨酰-tRNA 合成酶的特异识别作用实现;二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特异结合,依靠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也有赖于核蛋白体的构象正常而实现正常的装配功能。

4.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需要众多蛋白因子的参加。

起始因子(IF)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原核生物有三种IF,IF-1、IF-2和IF-3,IF-1占据A位防止结合其他tRNA,IF-3促使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IF-2促进起始氨基酰-tRNA与小亚基结合。

延长因子(EF)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阶段,原核生物有两种EF,EF-T和EF-G,EF-T可以协助氨基酰-tRNA进入核糖体A位,EF-G则有转位酶活性,协助mRNA 前移及游离tRNA的释放。

释放因子(RF)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阶段,原核生物有三种RF,RF-1、RP-2和RF-3,RF-1和RF-2分别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UAA/UGA,并诱导转肽酶转变为酯酶,使肽链从核糖体上水解下来。

RF-3具有GTP酶活性,可促进RF-1和RF-2的作用。

4.(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在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然后丙氨酸释放入血随血液循环运往肝脏,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将氨释放并用于合成尿素。

转氨后生成的丙酮酸可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葡萄糖由血循环运往肌肉组织,经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转变成丙酮酸,然后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如此周而复始地在肌肉与肝脏之间进行氨的传递。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版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版

第一章1.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和宗教神学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纷纷学习希腊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

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

2.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

马基雅维里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

书中对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治体制、统治艺术、军事理论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本书因最先把政治和道德明确区分开来而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诞生的象征。

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

3.胡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

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

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王朝;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

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4.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动物学名词解释复习

动物学名词解释复习

动物学名词解释1、自然分类法:依据动物的各种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特点作为分类依据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法:是以动物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上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依据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2、物种: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等方面彼此相似,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并在自然情况下能自由交配,产生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的后代的个体的总数。

亚种:种内一部分个体,由于长期的自然或地理隔离,使他们在形态和性状上与原种或分布在其他地区的同种生物发生了一些差异,将这部分成为亚种。

如东北虎、华南虎。

品种:种内一部分个体,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使这一部分个体在形态或性状上与原种发生了一些差异。

种内的由人工选择产生了新形态或新性状的群体,即为品种。

如家犬:肉用犬,猎犬、警犬、哈巴狗等。

3、有性生殖:由2个亲体,各自产生生殖细胞,2种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1个亲体直接产生后代的过程。

4、系统发育: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个体发育:指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一系列过程形成幼体,再由幼体生长发育至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我们通常所指的发育是个体发育。

(个体发育分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胚前发育:亲体生殖细胞的发生于成熟过程以及精卵相互接触到雌雄原核完全融合的过程。

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卵裂、囊胚期、原胚期、三胚期直至新生个体孵出或从母体产出的过程。

胚后发育:指新个体生长发育至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

5、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态习性上有显着差别,还需经过蛹期,如蚂蚁、金龟子、蜜蜂、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态习性上不尽相同或不同,如蝗虫、蝼蛄、蜻蜓等。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 名解 复习资料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 名解 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

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

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

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

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或称定性变量,其取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或属性,有两种情况:1)无序分类(unordered categories):包括①二项分类,如上述“性别”变量,表现为互相对立的结果;②多项分类,如上述“血型”变量,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多类结果。

2)有序分类(ordered categories):各类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别,或等级顺序关系,有“半定量”的意义,亦称等级变量。

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

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

4、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

5、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二、二、简答题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现代汉语复习题之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复习题之名词解释

术语解释0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话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02.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03.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0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烟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05.音节:由音素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15.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16.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7.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意的语言单位。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18.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19.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一般称为“短语”20.固定短语:诗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该换其中的词语。

2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

叠音词:有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2.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23.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容。

理性义:词义中同表示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色彩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又叫附属义。

24.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病原微生物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病原微生物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细菌素: 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代谢产物,对同源种或近似种才2、有拮抗作用;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3、细菌的L型: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4、R质粒:是一种细胞质性的质粒,这种质粒具有使寄主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剂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群,使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5、F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可以通过接合在供体和受体间传递遗传物质;6、消毒:消除和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因子,但是不一定能杀死全部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7、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要求比消毒高,以杀死细菌芽孢为指标;8、抑菌:抑制体内或者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9、内源性感染: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多为条件致病菌或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症等引起;10、外源性感染:是指由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11、病原菌在有机体间的传播方式有、直接方式、间接方式、媒介方式12、垂直传播:是指存在母体的病原体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13、水平传播:病原体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14、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 如变形杆菌;15、吞噬细胞杀菌过程有:识别、吞噬、消化;16、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体液中的异组球蛋白,由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肝和脾细胞等产生;17.破伤风梭菌:是引导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18.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梅毒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病,在中国发病率又有所回升;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分获得性梅毒与胎传梅毒;19.支原体:是一类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由于他们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为支原体20.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的必要条件如酶类、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不能合成本身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样的病毒感染称为顿挫感染;21.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某些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这类病毒称为缺陷病毒;22.辅助病毒:缺陷病毒与其他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若其他病毒能弥补缺陷病毒的不足,使之增殖出完整病毒,则称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为辅助病毒;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可以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23.类病毒植物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24.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需要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才能完成增殖的亚病毒,不单独存在,常伴随着其他病毒一起出现;25.朊粒:是一种小的蛋白质感染颗粒,不包含核酸,缺乏单元结构;26.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27.亚单位疫苗:利用微生物的某种表面结构成分抗原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包膜或衣壳的蛋白质亚单位,除去核酸而制成28.流感病毒,全称流行性感冒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分甲、乙、丙三型呈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三型病毒具有相似的生化和生物学特征;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29.肝炎病毒是指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型别,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30.狂犬病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在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3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相关疾病的RNA病毒;病毒主要侵犯CD4 T细胞、CD4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文全称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我国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是除病毒直接作用外,可能还有免疫病理反应参与,免疫应答过于强烈可能导致严重机体反应;33.皮肤癣菌:引起皮肤浅部感染的主要真菌,侵犯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甲,引起体癣、股癣和手足癣、以手足癣最多见;34.白假丝酵母菌: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

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判断。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也称CVP分析(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广义在产品:是就整个企业而言的,即指产品生产从投料开始,到最终制成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前的一切产品。

狭义在产品:是就某一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来说的,它仅指本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正在加工尚未完成的产品。

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并将本期产品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定额比例法:将归集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
耗用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等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

生产损失:是指在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报废、生产停工或在产品盘亏、毁损而造成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损失,可归为四类:一、生产损耗;二、生产废料;三、废品损失;四、停工损失
废品: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