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洋政治战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另一面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另一面](https://img.taocdn.com/s3/m/048d4cad312b3169a551a44b.png)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另一面到今年12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问世31年了,它经过9年的艰苦谈判于1982年12月通过,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成为管理全球海洋资源的法律框架,是解决当前全球各处海洋争端的重要国际法依据。
截至目前,152个国家已签署《公约》。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公约》生效之前,沿海国家只对海岸12海里以内的海域拥有领海主权,许多争议都是源于12海里之外海洋权益的归属。
而《公约》则实现了一场海洋权益划分的革命,即允许各国在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建立专属经济区。
根据《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勘探开发海床、底土和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和保护海洋环境;享有对渔业的专属管辖权,外国渔船非经许可不得在区内捕鱼。
联合国建立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初衷之一是希望避免对海洋的枯竭开发,把人类共有的全球“海洋公地”变成由国家管辖的“保护区”,避免开发海洋的过程成为“公地的悲剧”。
同时,专属经济区制度作为领海制度的补充,区分了不同类型海洋领土的不同权利,在保护一国海洋权益的同时,为他国合理利用海洋留下了空间,比如,专属经济区与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他国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内仍享有航行自由、铺设海底电缆的自由等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权利。
《公约》的规定对于不同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大国与小国之间在海洋航行能力、开发能力上相差甚远,在专属经济区制度设立之前,茫茫海洋往往任大国驰骋,而小国却徒有领海而无力开发。
专属经济区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小国可以加强对自身海洋的管辖,限制了大国在他国海域没有节制的开发,更多地保护了小国的海洋权益。
例如,美苏等海洋大国拥有庞大的渔业船队、先进的海军、领先的海洋科研,因此在海洋法谈判过程中积极扩大自由航行的范围;发展中国家出于国防和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普遍主张较大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宽度以及较大的管辖权利。
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
![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dbe9228b4daa58da0114aa0.png)
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摘要】我国海洋权益面临各种现实问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策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临时安排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方针;以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作为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以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作为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权益共同开发实际控制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采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权以及国家安全权益、海上交通权益等等。
海洋权益是国家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权益的实现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出路,是我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的必由之路。
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积极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82年通过并于1994年开始生效。
它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55个国家和实体批准了《公约》,我国于996年5月15日批准了《公约》。
《公约》涉及海洋法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基本海洋法律制度例如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公海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制定了许多崭新的海洋法律制度,例如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环境保护等制度,极大地拓展了沿海国在海洋上的管辖范围,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传统国际海洋法所规定的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公约》实质上是对海洋归属和管辖的一次重新调整,是海洋资源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标志着新的海洋国际秩序的建立。
简述我国海洋中存在的争端和纠纷,以及中国政府发的政策和态度 2000字小论文
![简述我国海洋中存在的争端和纠纷,以及中国政府发的政策和态度 2000字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03d8dd7f1922791688e818.png)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海洋及海洋资源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后,沿海国可管辖海域范围大大扩大,使海洋邻国间海洋权益的争端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与周边海洋邻国间都存在着海洋权益的争端。
一、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朝鲜朝鲜濒临北黄海,朝鲜虽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对《公约》确定的12海里领海宽度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持赞同态度。
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船只一出海就是朝鲜水域,虽然两国确定在123º59′E至124º26′E间两国一切船舶可自由航行,但这毕竟是一个被动的权宜之计。
韩国韩国与我国共同濒临南黄海和东海,两国间没有岛屿和领海主权争议,但在大陆架划分上持不同看法,韩国坚持以中间线法划分两国间相邻的大陆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这是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我国政府决不同意并提出严正交涉。
日本日本与我国间除与韩国私自划定的所谓“共同开发区”和“暂定水域”严重侵犯我国主权外还存在钓鱼岛的争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在钓鱼岛上插国旗,设灯塔,公然挑衅我国的领土主权,最近又发生了无理扣留我登上钓鱼岛的民间人士的事件,日本的侵略扩张行径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广大爱好和平的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严重关切。
越南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当时南越政权就以维护主权名义出兵占领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等6个岛礁,目前越南仍占有我南沙群岛中的27个岛礁(我国仅控制8个),是我国海洋邻国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越南还是唯一一个声称对我国整个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国家。
在大陆架方面,越南采用自然延伸原则和200海里宽度来划定其大陆架范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侵入了我国传统的海疆范围,公然侵犯我国的主权。
菲律宾菲律宾宣布的领海在世界上独具一格,其领海的确定不是依据国际习惯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而是依据美国、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签订的三个土地割让条约,这一领海界线已经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界线。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10e5d3ff121dd36a32d82ae.png)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问题】守卫在中国南大门的三沙市将如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学习目标】1、结合海洋分布图及《联合国海洋公约》,能够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内涵(综合思维)2、查阅资料、收集相关资料,能够说明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地理实践力)3、结合三沙市设立案例,能够运用综合的眼光,分析并解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4、通过现实案例分析,理解并掌握我国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举措(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5、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国家海洋安全意识,树立主权意识、领土意识。
【课前自主预习】1、认识海洋权益(1)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理解:一、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二、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是“好处”。
(2)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看图填右侧表格(3)内涵: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拓展了沿海国在海洋上的管辖范围,将规定的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且宽大陆架国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3、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举措(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预习自测】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
领海基线是测量沿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
下图为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4题1、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A、12海里B、24海里C、200海里D、350海里2、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A、毗连区B、领海C、内海D、专属经济区3.沿海国家在自己的内水范围内A.享有同自己陆上领土同样的完全主权B.只享有管辖权C.只享有对海洋资源的主权权利D.不允许外国船只进入4.沿海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A.享有勘查、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的权利B.不享有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权利C.不允许其他国家航行、飞越和铺设海底电缆及管道D.享有与领海完全一样的主权和管辖权海域名称划分相关权益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水域享有完全领海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12海里享有的,但允许无害通过毗连区从领海基线向海宽度不超过海里为维护国家某些权利而设立,拥有某些事项如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的管制权,专属经济区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海里沿海国享有主权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1f9e9c784254b35effd3408.png)
• 1、《公约》规定: 《公约》涉及海洋法几 乎所有方面的问题, 由1 个序言和17 部分 组成, 共320条, 另有9 个附件。其主要内 容包括: 领海和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领 海、群岛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 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 的权利和过境自由、“区域”、海洋环境的 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的发 展和转让、争端的解决等。
• 在优先发展海权时, 我们必须坚持二个原 则。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二是支持渐进原则。中国应通过自身的发展, 增强自身的实力和辐射力, 在增强我国军 事力量的同时, 必须坚持渐进策略, 避免 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 同时防止自身被拖 入与有关国家的军备竞赛。 • 我们在把中国建设为海洋强国时, 要树立 有高度战略意识的海洋观: 不仅要有开发 意识, 还要有保护意识, 坚持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三、韬光养晦, 理性处理
• 1、 以国家利益为准则, 审时度势, 分步骤 实现海洋国土完整。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 基本动因和根本出发点。一国对外行为的目的, 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 目前,对我国有限部分的海洋国土的主权实行 “搁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搁置” 并不是分割主权, 前提条件是主权属我。“搁置 争议, 共同开发”, 是目前中国处理与海上周 边国家的争议最现实的方式, 也是我国在处理这 些问题中能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
• 在南中国海, 直接卷入争端的共有6 国7 方,即 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 南和印度尼西亚。 • 他们企图利用国际“先占”原则, 通过实际控制 来取得这些岛屿的主权。他们为了达到长期占领 的目的, 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手段。用“一个声音” 对付中国, 把南沙问题国际化, 加强各国的海 军力量, 加强同美、日、印、澳等国的合作来抗 衡中国等。这种不待协商、单方面划界、强行占 领、强行开发的行径, 实际上是对中国国家主权 和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南海的争端已成为当今 亚太地区的敏感点之一。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3cf340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导学自主学习掌握新知知识清单一海洋权益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2.范围: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5.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⑴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⑵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食港岛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易误辨析]领海不属于领土。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领海属于领土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不可侵犯的。
知识清单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目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海洋强国的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⑴我国经济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知识清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3.创新海洋科技。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维护海洋权益。
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拓展补遗关于军用船舶关于军舰的无害通过,在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上,一般认为外国军舰通过领海应当事先征得沿海国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
我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
”素养导学min-inflllllll0作探究穗曲突薇IIIIII11任务清单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情境探究[情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a89dd5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0.png)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资料合集目录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例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三、试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船舶污染综合管辖权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洋权益五、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视角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法律框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以《公约》中的专属经济区制度为例,探讨其与当代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
《公约》于1982年通过,1994年正式生效,确立了现代海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将海洋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三个区域。
其中,专属经济区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旨在平衡沿海国与非沿海国之间的利益,促进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了沿海国的海洋权益: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使得沿海国在一定区域内享有排他性的经济主权,从而强化了其对该区域的管辖权和控制力。
这一制度对维护沿海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发展:专属经济区制度也为沿海国与非沿海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在这一区域内,各国可以共同开发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打击非法活动等,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推动了国际法的进步: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法的进步。
这一制度不仅完善了国际海洋法律制度,还为其他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也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国际法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尽管专属经济区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各国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导致合作中存在分歧和摩擦。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清单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56c2c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8.png)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1:海洋权益1.概念: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2.海洋权益:①在领海的主权;①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①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不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为海洋建立起一套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但不涉及岛屿主权归属问题。
4.管辖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名称划分相关权益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其宽度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津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其他国家享有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
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公海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5.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1)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稳定和平的周边和外部环境;(2)巩固海防;(3)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4)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历史依据: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中国会退出国际海洋法公约吗
![中国会退出国际海洋法公约吗](https://img.taocdn.com/s3/m/70679d09b7360b4c2e3f64ad.png)
中国会退出国际海洋法公约吗近日,针对中国不会接受南海仲裁结果一事,外界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既然中国不接受,为何不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既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人利用以损害中国的权益,又何必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呢?关于中国有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以及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法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下面为您稍作解读,与您一同了解中国海洋权益与国际海洋法公约之间的特殊关系。
其实,针对这一观点,国内有关专家早已做出回应。
无论南海仲裁案有多少争议性,中国都不会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既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维护者,也是其规范的全球海洋秩序的受益者。
国内教授已经指出,理论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实说其法庭仲裁有约束力,但如果仲裁过程本身存在争议和矛盾的话,当事方可以对管辖权进行指控、抗辩,拒绝遵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仲裁的约束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执行,第一,取决于仲裁审理过程是否体现均衡公正;第二,任何裁决都只是提供法律视角的选择,能否执行还要靠相关国家的对话和谈判,并发展出国家间的善意来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规范世界海洋公共秩序的基本法律手段,自从其生效以来,就一直推动着国际海洋秩序“从海洋霸权政治向海洋权利政治”过渡。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强国,虽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政治博弈,却始终徘徊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外。
随着新形势下美国经济日益寻求从海洋空间获益,其防务战略重回“海洋根基”,而全球战略地缘格局则着手于“重返亚太”。
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其维护海上霸权和海洋利益的意义和价值,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紧迫感似乎有所上升,今后将与国际社会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问题展开新一轮较量,并不断调整自身的海洋政策,确保对未来国际海洋秩序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与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美国迟迟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就是当前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大国,不仅拥有实力超群的强大海军,同时对全球海洋战略要地拥有绝对牢固的控制力,这些充分保障了自身的海上安全和海洋权益。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90c3c1afad6195f302ba605.png)
全文摘自网络领土与海权被多邻国侵犯海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
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还拥有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
据统计,中国海域海洋生物物种已鉴定的达20278种,石油资源量约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万亿立方米。
200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7233亿元,占GDP的3.4%。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到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占GDP将达4%左右,到2010年将提高到5%以上,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还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占GDP的60%,原油进口高达9112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6%,而我国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
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石油需求量将有3/4依靠进口。
可见,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此外,还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
我国的海域邻接的国家和地区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在这些海域内,不少区域和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有些我国固有的岛屿被有些海上邻国明目张胆地占领,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我海洋权益也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海洋权益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ppt课件
![海洋权益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4038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c.png)
类型
内涵
开发利用意义
海洋生物 资源
动即物鱼、、植虾物、和贝微、生藻物类,①②为生提人活取类用各提品种供和药丰工品富业和多原保样料健的;品食。品、
海洋矿产 资源
滨海砂矿、石油、天 然气、多金属结核
①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②多金属结核是未来可以利用
的最大资源。
①海洋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 海洋空间 交通空间、生产空间、 宽了人类生活空间;
➢ 在历史上,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 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 其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 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页码:33
▲钓鱼岛上到底有什么?
练习
页码:34
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中越在该海域已
规划范围包括山东沿海 六 市 两 县 , 海 域 面 积 15.95 万 平 方 千 米 , 陆 域 面 积 6.4 万平方千米。
教材活动
页码:31
1.山东省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管辖的海域面积较大;政策支持;靠近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 海运便利;海洋科技发达;海洋开发历史悠久等。 2.山东省如何建设海洋强省? 加强陆海统筹建设、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大海洋科技投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
开发 海洋
利用 海洋
保护 海洋
管控 海洋
综合 实力
▲我国海域地形
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 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岛岸线:14000千米 海岛:11000余个
页码:4
▲我国海洋资源分布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439e30cb52acfc788ebc90e.png)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海洋不仅对地球生态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着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海洋作为渔盐之源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近代以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深海采矿业的兴起,海洋又成为继大陆之后,人类新的资源希望所在。
而海洋作为航运通道在贸易发达的现代世界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运输职能。
同时,海洋作为战略屏障,对一国的安全也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海洋的争夺将成为世界政治斗争的中心议题之一。
我将从两个所了解的方面来探讨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一、海洋带来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1、海洋的经济资源价值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管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除以13 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陆地资源根本无法长期承受过度的开发。
2003 年以来,“拉闸限电”、“电荒”、“煤荒”、“油荒”这些久违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
抛开媒体的炒作因素,中国的资源紧张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是我们摆脱目前资源困境的重大选择。
2、海洋的战略通道价值相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资源价值,海洋作为战略通道的价值为世人所认识的时间更为久远。
马汉海权论中所强调的制海权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洋通道为其全球贸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家强盛。
确实,作为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海运的量最大,成本最低,而且航路四通八达。
有专家推算,陆地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五倍,空运成本则是海运的五十倍。
从国际上来看,海洋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每年国际贸易运输80%以上由海运承担。
美国60%以上,日本99.6%,西欧45%的石油进口经由海上运输。
二、中国海权和海洋战略的特征中国的海权应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海权观,主要是指中国在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等经济方面的能力和影力,以及控制与自己主权利益相关的一定海域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适当发展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9cf0c74028915f804dc2a9.png)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所谓海洋权益,指的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和。
二战以后,各国战略利益空间不再仅限于陆地,也向海洋、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加速拓展。
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逐渐成为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同时,随着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海洋权益作为新的国家生存发展权益,其重要性日渐凸显,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围绕海洋权益问题的争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为世界沿海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然也是如此,事实上,我国当前就与众多国家存在着海洋权益之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了解。
在讲授本专题内容之前,先普及一点知识。
从法律性质上,可把我管辖海域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领海。
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是沿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早在1958年,我国就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
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全面确立了我国的领海制度,再次明确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权,外国军用船舶经批准可进入我国领海。
(二)毗连区。
毗连区,顾名思义是连接领海的一部分海域。
毗连区的范围是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才真正建立起我国的毗连区制度,规定我国的毗连区是在领海以外、邻接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一带海域。
(三)大陆架。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998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从法律上正式建立起我国的大陆架法律制度,规定我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c22ea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6.png)
2.南海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
巩固提升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
利益。据此完成1~3题。
1.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 ( )
A.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本国管辖的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D.以上都是
课堂小结
海洋权益
1.概念及范围 2.各类海域分布及相关权益 3.海洋权益的内涵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5.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情景模拟
课后习题
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 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300多万平方千 米的浩瀚海域,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多 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 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一是对传统的基本海洋法律制度,如领海、毗连区、大陆 架和公海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二是制定了许多新的海洋法 律制度,如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 岛屿、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制 度。
钓鱼岛
钓鱼岛位置、组成及归属
位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 台湾岛东北侧,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组成: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 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等岛礁 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 归属:1958 年,我国政府发表领海声 明,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属于中国。
巩固提升
5.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是( ) A.若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就是其实际长度 B.若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C.若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 500海里 D.若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仅取200海里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1efa7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8.png)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权益的含义和范围。
2.结合实例,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紧迫性。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战略布局及其内容。
必备知识梳理一、海洋权益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称。
2.主要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的________,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________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________、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________权等。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知识链接]内水与内海内水是国际法概念,内海是政治地理概念,二者都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海港、内海峡(如琼州海峡)、内海湾(如渤海)、河口及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海洋强国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________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________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________。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主要内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推动________发展、创新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
【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聚焦海洋热点精讲点拨1.南海诸岛问题(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747f6ed543323968001c926b.png)
【练习检测】
3.下列关于沿海国家在不同海域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
是( )A
①内水与陆地领土地位相同 ②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 和底土 ③公海是人类共同财产,对所有国家开放 ④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练习检测】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在永兴岛举行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海南省三 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其海域。三沙市成立后,替代三亚,成为我国 领土最南端的地级市,也是我国最年轻、陆地面积最小、管辖总面积最大、人口最 少的地级市。据此回答4~5题。
【知识拓展】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
公海
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 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 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 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 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 辖权。
【知识拓展】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
国际海底区域
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 底土。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 同的财产。
C 4.下列有关三沙市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平坦,河流纵横 B.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油气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 D.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我国领土最东端
C 5.下列有关设立三沙市地理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加强所辖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 B.有助于维护我国南海的海洋权益 C.有可能加速我国南海海洋开发利用,但不利于保护南海海洋环境 D.对我国国防安全以及海洋防灾减灾可起到促进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海洋 强国要达到的目标是海洋经济发达,海 洋开发和保护的能力强。
中国国家海洋形势及海洋战略简析
![中国国家海洋形势及海洋战略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d65dbad1f34693daef3e4c.png)
中国国家海洋形势及海洋战略简析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一、中国海洋国土概况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
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
二、中国海洋形势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韩黄海划界问题黄海海域面临着同朝鲜和韩国的划界问题。
在这一带海域, 中朝、中韩之间的海洋距离均小于400 海里, 因此各方都不能单方依照《公约》划定“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
而是要依照《公约》的其它规定划界。
在这片海域的底部有一条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海底谷线。
这条谷线是中国大陆架与朝鲜半岛( 包括朝鲜和韩国) 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外部天然接壤线,依照“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并不限于二百海里。
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扩展到二百海里以外时, 应当从大陆边的外部界线或大陆基的外部界线为界, 实际上就是以地形终止的地点, 到深海开始而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b291b9e0fab069dc5122011c.png)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王逸舟中国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之一#拥有总量比较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的海洋开发事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海洋开发的水平仍然较低#并且存在大量问题#其中真正严重的问题是全民海洋意识淡薄$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国际海洋关系方面所面对的问题极为复杂和微妙#这一点从中国与周边邻国关于海洋边界划分的争端中可以显示出来$应该说#诉诸联合国海洋法来解决争端是可以思考的一种方案#但其中涉及的问题性质各异#相互交叉#我们对此需要深入研究#做好相应的认识上的准备$中国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之一#是发展中世界的主要海洋强国之一#我国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岸线长达%&’’’多公里#若将岛屿海岸线包括在内#则达()’’’多公里$我们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中国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近些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给予!联合海洋法公约"这一全球公认的*海洋大法+以高度的重视#研究,分析!公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思考相关的战略$按照沿习下来的海洋法制度和传统的算法#中国内水加领海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公约"的签署和生效#则使我国海域扩大了近(’’万平方公里#从而使我国国土面积从/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0’万平方公里$这一新的面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1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2/年宣布国土面积时#只是对陆地国土通过概略的测量和计算确定的#/0’万平方公里的数字仅仅反映了中国陆地国土的面积$我国外交部在%/3-年就郑重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海里$只是由于当时世界上缺乏公认的标准#故我们国家也没有对按领海标准测定的实际国土总面积加以公布$如今#%)海里的领海已作为一项国际海洋法律制度被广泛承认和接受$我国拥有%&’’’多公里的大陆岸线#加上03’’多座岛屿的岸线#共有海岸线约()’’’多公里$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知#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余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原先的国土面积起码少算了这一数字4再进一步看#由于!公约"规定#沿海国对)’’海里专属经济区5包括大陆架6拥有*主权权利+#这就是说#在其海域范围内#水面是专属经济区5捕鱼区6#海底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从大陆架和经济区的国际公认制度推导$我国还应有相当于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海洋国土#即比原先所说的内水加领海面积增加&倍#从而使中国国土的总面积达到%)0’万平方公里$7中国海域蕴藏着比较丰富的资源$国家海洋局权威人士指出#在应属我国管辖的海域范8/8.7参见*我国国土面积是/0’万平方公里吗1+一文#!海洋世界"%//’年第/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炳鑫9*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土+#!光明日报"%//0年%月2日$DOI:10.14015/ki.1004-8049.1996.02.009围内!已经发现且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八类"#$海岸区带的土地资源%目前仅利用了其中&’(%海岸带不仅现有土地资源丰富!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造陆地区%例如黄河每年向海洋的输沙量高达十几亿吨!河口滩涂平均每年淤积约&)平方公里%河流的现代淤积过程为我国增加了新的土地资源%&$港口资源%)$生物资源%中国海的物种较淡水多得多!我国已记录的)*’&种鱼!海洋就占)’#+种!淡水仅有,-&种!两种生境都有的为#*种%+$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我国沿海大陆架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在海岸带和浅海大陆架上埋藏着储量较大的油气资源%普查勘探发现十几个大型的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从数千米到#万米以上!还有一批含油气构造和圈闭%据国内外研究预测!中国海域石油资源储量在数百亿吨的规模!其中乐观估计者认为可达,.*’’亿吨/0’年代初美国本土已发现的石油储量为&+’亿吨1%-$海洋矿产资源%我国目前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尚未全面展开!调查区域主要在海岸带和浅海范围!但从已探明的情况看!我国海岸带矿产的种类比较齐全!包括黑色金属2稀有金属2化工和建筑材料2以及各种非金属矿产!已查明的有3-种!矿床*)-个!其中大型矿床#)’个%3$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海洋旅游资源%4中国的海洋开发事业!虽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报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有较大发展!3’年代后期开始在渤海开采石油!产量不过几十吨!最高时也不过&’’’吨5,’年代后期以后油气开发扩展到南海!但产量也只有十几万吨5*’至0’年代初有了大的发展!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合作勘探开发的工作扩大到全海域!原油的产量在#00&年达到+)’万吨%我国的海洋渔业的水产品年产量!已从3’年代中期的&’’万吨!增加到0’年代初期的0’’多万吨5同期海洋交通运输的总量从#*0*万吨上升到&$,-亿吨%整体上看!中国的海洋产业产值!近十几年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年代以前!产值一直徘徊在几十亿人民币之间!直到#0*-年才突破百亿大关5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只用两年就翻了一番!#0*,年实现&*+亿元!又过-年实现翻两番!达到,--亿/#00&年1!#00+年超过#+’’亿元!同#0*,年相比几乎翻了三番!海洋产业中就业的人员也有相应增加%,’年代中期!包括海洋水产2交通2盐业2石油2矿产2旅游2环保和服务等行业的全部就业人数约#-’万人!到#00&年达到)&+万人%6然而!中国海洋开发取得的进展!与中国的海洋幅员和潜在资源相比!与人口日益增长2生活质量改进造成的需求压力相比!尤其同我国改革开放和7四个现代化8事业的要求相比!以及同国外海洋勘探和开发的速度及深度相比!均有巨大的差距%这里面既有客观原因!也不乏主观因素5既有难以改变之处!亦存在通过努力能够缩小差距的地方%用人口数量一平均2再与其他沿海国家相比!我们的海洋资源并不充裕!甚至有许多不利之处%例如!我国濒临的边缘海!不少被周边邻国岛链所围绕!在海洋交通2海洋划界和各种海洋权利方面多有不便之处!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我国属于联合国法公约中所谓的7地理不利国8%9从人均海洋资源上讲!我国与许多海洋国家相比确有较大距离%据统计!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总量为3亿吨!人均’$#&吨!而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量约+*’万吨!人均只有.’#.太平洋学报:;;<年第=期469谭征"7走向海洋新世纪8!>海洋世界?#003年第#期!第)页%同上!第0@#’页%国家海洋局海洋综合管理司司长鹿守本"7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8!>海洋开发与管理?#003年第#期!第*@0页%!"!!#吨$全世界大陆架沉积盆地%&!!万平方公里’人均!(!%%)平方公里’而我国近海沉积盆地如按*!万平方公里计算’人均只有!(!!!)#平方公里$世界人均占有海洋石油可采储量为%%+%&吨’而我国人均不足,!吨$我国享有资源主权的海域’最大超不过-!!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主要海洋国家中最少国家之一$人均海洋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系数.海岸线长度与陆地国土面积之比/为!(!!-’排位相当靠后01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例如’我们的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还很不完备’专属经济区的资源状况还远没有弄清’不少情况和数字来自于国外有关政府部门2研究机构甚至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分析和估计$在海洋传统产业和海洋工程建设上我国也是比较落后的’以港口建设为例’我国海港分布密度为每千公里海岸线%(%个’而美国为3(-个’日本为--(,个$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据估计每年有&!亿吨左右的污水入海’,434年,!月间’由于海洲湾的海水受到严重污染’有几百万只海五星.海盘车/登陆自杀$5我国近海渔业近些年出现过度捕涝2滥肆开发的情景’一些幼鱼和未成年的海洋生物被送上餐桌’造成某些鱼类生物几近灭绝的境地$一般地讲各地海洋资源开发缺乏长远考虑’只顾眼前利润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0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我国与有关国家海域的划界远没有完成’某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不仅没有解决2有的甚至存在矛盾和磨擦激化的可能$尤其关键的是’时至今日’我国仍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没有宣布我国大陆架和%!!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制度’尽管我们国家自始至终为制订6公约7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也是6公约7的最早签署国之一0然而’象一些研究者已经批评的那样’真正严重的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一般人依然缺少对于海洋问题之重要性的了解’海洋权益意识淡薄’对海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更是一无所知0如国务委员宋健同志所指出89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有海无防2任人宰割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0但不可否认’由于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以及不发达生产力的制约’使人们的海洋意识远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我们民族的海洋意识还比较淡薄0:;比如’有一种观念认为远洋渔业是9侵略渔业:’搞远洋船队是掠夺公共资源’属于帝国主义或9社会帝国主义:行径0<有人以为国家管辖范围仅仅是9陆地天下:’即所谓9江山:29河山:’国家的政治和战略疆域只有大陆不包括海洋$不少人形成了重陆轻海的观念’或者有陆权思想无海权思想0=在另一方面处’也存在盲目自大2以为用简单化方式即可处理与邻国的海界争端的片面认识’比如认为96公约7没有多少约束力’我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或者以9是可忍2孰不可忍:的态度情绪化地看待与某些中小邻国间的小规模的国家间磨擦0这类观点的缺失在于’过高估计了我们国家经济快速成长和军力有所增长的影响’过于简单地估计了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尤其是没有仔细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海洋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的走势0如何保持争取应得的海洋权益与避免情绪化地处理海界争端这二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是一个很重要同时需要仔细研讨的大题>,,>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与中国15;<=6海洋世界7,44!年第3期’第%#页06海洋开发与管理7,44)年第#期’第,,页0宋健89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6海洋意识7丛书序言:’黄彩虹著86遥远的国土7’海洋出版社,44,年,%月第,版0这里的数字来自木林9困扰世界的海洋事务:一文’6海洋世界7,44!年第#期0谭征89走向海洋新世纪:’6海洋世界7,44*年第,期’第-页0目!但我们现在显然没有认真对待之!应当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我们国家对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不够"一般人明白领土#领空和领海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但不了解领海与前两者相比的特殊性所在"比如"不明白既然一个国家享有领海主权"为什么国际上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包括军舰%可以拥有&无害通过’的权利和在专属经济区&自由航行’的权利(在许多场合"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传媒和公众对于国际海洋争端或我国与其他国家这方面的分歧的认识被限于非常狭窄的范围!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公约+通过已经,-多年"生效也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如果搞一项问卷调查"哪怕在首都北京"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被询问者不会知道我国还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由于海洋意识淡薄"更谈不上深刻认识海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许多人#包括许多决策部门的领导同志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我们国家应有的海洋权益和义务不甚了了"导致海洋问题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中始终处于&副题’的位置"甚至不能完全排除由于对这方面问题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而行动出错或误导舆论和公众的可能!如果说国内沿海地区事务的不尽如人意状况还可以由中央协调解决或改进的话"那么我国的国际海洋关系方面的问题便不会如此简单"因为后者涉及到一系列极其复杂和微妙的&大政治’或&大战略’!假如不对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海洋意识淡薄和不了解海洋事务的微妙性的问题加以注意"我们在对外关系方面可能会遇到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影响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进程!在此"仅以目前最紧迫#从长远看也最重要的海洋边界划分事宜为例"对问题的复杂性作一些讨论!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为/0.万平方公里!中国政府1234年正式宣布我国领海宽度为1,海里"并宣布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即包含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计算方法"我国应拥有包括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大约.--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然而"5-年代以来"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相继单方面地宣布了其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造成南中国海约4-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一些国家抢先占领岛礁"抢先进行开发"企图造成实际占有#然后国际确认的局面(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公约+的生效"上述无视中国主权的侵蚀和分割行动愈演愈烈!在东海#黄海"类似的海洋权益之争也程度不同地存在"面积涉及约/-万平方公里的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其中以东海的中日钓鱼岛之争最为突出!6换句话说"根据*公约+应当属于中国的海洋国土有/-7同时被其他国家宣称拥有主权!大量历史资料和国际法文件以确凿可8,18太平洋学报9::;年第<期6张炜#许华著*海权与兴衰+"海洋出版社1221年1,月第1版"第,,,页!信的!无可置疑的证据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上述有争议的海区拥有历史上的实际管辖权"我国应当享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各种主权和管辖权$国内这方面的论述十分充分"这里不打算重复这些证据"而是想讨论一下有关问题的复杂微妙程度$从本节前面的内容可以得知"中国至多只能算一个拥有中等丰富程度的海洋资源的国家"而我们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开发条件已经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它决定了中国在今后的日子里必须重视海洋权益"%公约&赋予我们的各种权利和好处应当绝不放过"在与有关国家的海界争端方面采取坚决维护主权!争取更大利益的立场$但是"可以想象"其他邻国也有同样的考虑和战略"也会以各种方式与我公开争夺或讨价还价$于是"原则上"我们面临的选择好象只有"要么依靠强制’包括必要的武力或武力威慑(解决问题"要么通过双边谈判一对一地!)私下地*克服分歧"要么诉诸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现实地评估"第一种选择似乎不大可能"我们既缺少所需的力量"也容易引起一系列麻烦+从新闻传媒的报道中世人获悉"个别东南亚国家已经表示今后在面临)中国威胁*时可能不得不请求美国的帮助"东盟近几年一再以)集体表态*的方式公开地或隐蔽地表达了反对)可能的中国强制行动*的立场"美国等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以)希望和平解决南中国海争端"保证国际船只的自由航行权利*的口吻说明了它们的态度$第二种方案在许多场合已经遭到了拒绝"一些小国害怕单独面对中国这样庞大的对手+到目前为止"靠双边谈判方式解决我国同邻国的海洋边界分歧的办法似乎成效不大$最后一种似乎是目前不大清楚!但也令人有所期盼的办法$,--.年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关于中国愿以联合国海洋法为基础处理同东南亚国家的有关争议的声明"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东盟国家的欢迎$然而"我们必须有所准备的是"即便以%公约&为依据处理争端"同样需要面对许多复杂的!有时是不可测的因素"同样需要把对海洋边界争论本身的分析与其他领域的观照结合起来"同样需要外交家的技巧!政治家的胆略和学术家的智慧$%公约&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首先是与我有海界争端的国家数量多且情形不一"%公约&难有普视性效果$有/个国家目前与我国存在海洋边界划分问题"它们是0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业"文莱"日本"韩国和朝鲜$中越海区之争涉及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1大陆架问题"尤其是北部湾问题+中菲之争涉及南海范围的领海及其岛屿’特别是黄岩岛(和专属经济区1大陆架问题+中马!中印!中文的分歧主要在南海范围专属经济区1大陆架问题上+中日之间的主要分歧是钓鱼岛归属问题"它牵扯到大陆架的延伸范围和国际法的适用选择+中韩!中朝则是在黄23,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鉴于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甚多"不可能一一在此列举"只能有选择地提供以下十种重要书目或资料名称"供有兴趣的读者查阅之用0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0%海洋法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45年+韩振华主编0%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年+中国外交部文件0%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6年,月36日+国家海洋局政策研究室编0%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海洋出版社",-/-年$陈德恭0%现代海洋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赵理海0%当代国际法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3年+吕一燃主编0%南海诸岛"地理7历史7主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8年+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会编0%中国海洋邻国海洋法规和协定选编&"海洋出版社",-/5年+张海文0%适用于南海诸岛的法律制度&’北京大学法律系博士论文("打印稿",--.年9月+张克宁0%大陆架划法的发展及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北京大学法律系博士论文("打印稿",-/4年3月$太平洋学报5667年第8期海和东海的经济区!毗邻区的管辖权限上存在矛盾"尤其是中国对韩国和日本签署的#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的抗议及抵制%这里面"有一对一的予盾"如中越北部湾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有一对二的矛盾"如中国与韩国!朝鲜"中国与韩国!日本在东海!黄海管辖范围的分割上&有一个国家对多个国家的矛盾"如中国在南中国海一些岛屿归属问题上与东盟几个主要成员的纠纷%问题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也不一样’例如"中越既有北部湾问题"又有南沙问题"两国各自的法理依据涉及到国际法上的#发现$!#有效占领$!#时际法$等一系列原理和双方历史上许多复杂的史实&我国同菲律宾的岛屿及经济区上的麻烦"牵扯到国际法上所谓#邻近$规则!#岛$或#礁$的认定!#未被占领的无主地$或历史上的#托管$问题&中国同马来西亚的矛盾关键在于"我方认为有关争议点属于我国传统管辖区"而马方坚持说安沙洲等岛礁位于马国大陆架上并且#明显高于海平面$"因而应依据(公约)划归其所有&文莱对我国认为属于中国的南沙群岛南部的南通礁所提出的权利要求"据说其理由#基于*+,-年英国首次为它设立的大陆架界$&印尼则是依据*+,.年(大陆架公约)和*+./年(海洋法公约)"在有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下试图将我南沙群岛的部分海域及岛屿纳入其主权范围&中国同韩国等国的分歧主要是"韩国等认为自己是在本国大陆架上进行开发"而我方认为韩国正在或打算进行开发的某些区域属于中国沿海海域"至少它们还没有确定归属&中日分歧表现在"究竟在东海大陆架海区应当适用(公约)及有关国际法的#自然延伸$原则还是#等距离$原则"应当对有关岛屿适用#有效占领$原则还是#无主地$原则%在中日争端上我方坚持的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就无法拿到中国与越南在海岸相向!范围有限的北部湾海域的争端上"更不能简单套用于各国的权利要求极为重叠的南中国海区域存在的麻烦%说实话"上述具体国家间的具体分歧及其不同依据"要外人依据历史事实或依据(公约)作出判断"说出个是非对错"经常是很难的%比如在有关最先发现的史实方面"很可能种种说法都能找到自己的根据0包括图片!文字!遗物!印记等等1"任何一方都不会主动呈示自己知道而他人未晓的于已方不利的证据&国际法也未见得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严谨细致和明确可据"事实上"(公约)的一些条款本身确实含糊不清或有相当弹性%举一个例子’许多国家的海界分歧体现在对某些岛屿的性质认定上%按(公约)第*/*条第*款和第2款的规定"岛屿可以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而岩礁则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其重要考虑之一是前者#适合人类居住$而后者不行%但究竟什么才算岛屿"岩礁又应该有什么表征"面积大小有什么划分"#适合人类居住$是指长期居住还是临时居住!按什么标准居住"人工岛礁与天然岛礁怎样严格区分"国际法学家们历来是众说纷云"从来没有取得过一致"(公约)在这些具体方面没有!也确实无法给出标准的解释%同样情况亦发生在海洋法里另一些有争议的概念上"如3无主地$"#先占$"#有效占领$"#象征性占领$"#连续的与平稳的占领$等等%显然"对于中国来说"即便我们同意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我国与东亚国家或东盟国家之间的争端"也不意味可以发现一式的办法!条文或原则用于处理甚至解决现有的所有分歧&(公约)的不同条款完全可能被争论的不同当事方用于为自己辩护%人们既要尊重(公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又不得不灵活地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另一点情况是"上述.个国家不仅同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海界分歧"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有各种领海!经济区及大陆架纠纷"这种情形既使我国周边海洋区域适用(公约)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也给中国以利用矛盾!插入缝隙!减少压力!争取主动的机会%马来西亚与泰国在马六甲海峡!泰国湾等问题上存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方面的争端&印度尼西亚与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洋政治战略
摘要:海洋是每个国家必争之“地”,但是又不能随便的争夺,因为每个国家的海洋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进行分配,不得擅自的占有和掠夺。
每个国家的海洋意味着经济,经济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所以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国家目前的状况来制定海洋政治战略,此战略也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跟着改变,以此来保护好自己国家的经济不会被别的国家控制和不会向后倒退。
通过此战略强化自己的海军,进而保护国家的所有利益和对他国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关键字:经济发展海洋战略
海洋是每位渔民赖以为生的工厂;海洋是每位人民种类丰富的食材基地;海洋是每位公民不可或缺的利益;海洋是每个沿海城市至关重要的高速公路;海洋是每个海洋国家重而视之的战略要地。
海洋是地球的大股东,他占有百分之七十一的股权,怠慢他的国家必定会失去更多。
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政治战略,并且会随经济的发展做出改变。
我国是众多国家中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国家之一并且我们有广阔的海洋,所以我国的海洋政治战略也会比较快的发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和生效,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把双刃剑。
公约所确立的主要国际法制度包括领海与毗连区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度、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通过制度、公海制度、群岛和群岛国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制度、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转让制度、海洋争端解决制度等。
这些新规定和新制度的确立,对于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积极影响包括:12海里领海制度突破了西方传统海洋大国坚持的窄领海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为各沿海国确立国家管辖区域提供了国际法律制度依据;国际海峡通行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世界海洋贸易的发展;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确立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和制度;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创立有助于争端解决;沿海国、港口国污染管辖权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污染专属管辖权。
但是,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世界各国主张折衷、妥协的产物,使得诸多矛盾与分歧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依然存在,甚至某些矛盾还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而日趋尖锐,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首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导致国际海洋划界争端的加剧,其根源主要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划界原则的规定过于笼统、含糊,导致各国对海洋划界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产生巨大的分歧。
其次是专属经济区内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增多,其根源主要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不完善,为少数海洋大国在他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提供了借口。
最后,“剩余权利”问题的消极影响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许多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在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由围绕海洋和平利用以及海上反恐等问题所引发的争议。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陆地强国,拥有多达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
事实上,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海洋绝对面积有460多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四,我国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我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
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我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多万平方公里。
另外,在我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
但是我国的广大人民海洋意识淡薄,轻视海洋的价值,令人堪忧。
在一个人民海洋意识淡薄的年代,并且我国刚开始发展经济时代,当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经过冷静地分析当前形势,制定了一个解决海洋争端的方略,方略内容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其中“主权属我”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首要条件。
邓小平同志曾
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为了维护脆弱而敏感的中日关系,又不损害我们的核心利益和影响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才提出了该政治战略,并且尚未宣布钓鱼岛争议海域的领海基线。
但是日本恰恰是以无法识别领海基线为借口,宣称具有钓鱼岛主权而且说和我国没有主权争议,肆意侵犯我国领海领空,掠夺我国海洋资源。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日本片面的、不完整的理解了这一意思,将邓小平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误读为只有和平解决方式之一种。
面对这种困局我们不应该选择用沉默来回应对方,而是应该选择强硬的做法,派遣准军事的舰船去巡航,保证我国渔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人民的生命就是国家的生命,人民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一个国家是不可以让主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外国的侵害而视而不见,因此,必须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为我们的人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护航,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的完整和领海不受他国的侵犯。
对于当前的形势,邓小平同志高度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海防和海军建设与运用实践经验,制定了“近海防御”的海洋政治战略,这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战略的目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保护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保护我们国家的海洋利益,保护我国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多次的强调这是一支防御性质的海军,它只是在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中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巡航,让我们的国家远离来自海上的威胁。
这个海洋政治战略是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当时并不需要太多的原料进口,其中中国的船舶主要的航运是在中国近海内,受到外界的威胁比较少,中国的海外资本不较少,所以中国舰队的舰只的吨位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小的。
但是面对日本的挑衅,我们的海军必须是现代化的,能够守护我们的海岛和领海,如钓鱼岛。
毫无疑问,我国的这一海洋政治战略是完全符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的。
太阳依然东起西落,白云依然自由自在的飘浮于蔚蓝的蓝天中,大海也依然在呼啸,而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悄悄地从我们的指尖溜走了,但是我国的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一跃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提出了以“精干”、“顶用”为目标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和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为内容的处理海洋争端的方略,构成了其海洋政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很明显,邓小平确立的海洋军事战略的基点是防御,范围是近海。
邓小平的“近海防御”包含着四层含义:长期防御、积极防御、区域防御和纵深防御。
然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结以来,主权国家的海洋国土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专属经济区被扩展到200海里,这大大拓宽了海洋国土的范围,这一变化提醒我们,“近海防御”战略能否有效保卫中国的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呢?从实际情况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奉行的“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与中国的海军力量水平和海洋战略环境是基本上适应的。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战略也影响到我国海洋军力的发展。
从目前的海洋政治情势看,首先,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已经超出了近海海域范围,“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的发展需要。
其次,南海海域距离我国大陆比较遥远,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近海防御”显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再次,经济全球化以后,我国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海洋生命线”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多,远洋护航、远洋探测、远洋军事合作都是“近海防御”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今,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人物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将我国海军建设成为远洋海军,这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
有人曾说过:“我们国家的利益在哪里,我们的海军就会在哪里。
”除了要保护我们人民的利益,如今我们的国家也面临着东边和南边的威胁,日本和一些东南亚的国家不断地挑衅我们,侵占我们的岛礁,掠夺我们的海洋资源,损害我们的核心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建设强大的远洋海军,震慑四夷,保护我们国家的
所有利益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每一个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都会提出建设强大海军的想法。
大地、蓝天、海洋都不会改变,但是我们会改变,我们的经济会改变,我们的国家也会改变,我们的国家战略更是会改变。
我们的海洋政治战略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让我们共同改变,共筑海洋长城。
【参考文献】
﹝1﹞周建元、巩建华·《邓小平海洋政治思想与我国海洋政治张略构想》【J】
﹝2﹞巩建华·《中国海洋形势分析与海洋政治战略评价》【J】
﹝3﹞刘中民·《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