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解析初中物理回声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
以下是几道经典的回声问题:
例1:
一个人站在两座山之间,他大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
请问这座山与他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由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所以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2×340m=680m。
因为回声是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所以两座山之间的距离是他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距离的一半,即680m/2=340m。
例2:
一辆汽车以40km/h的速度向一座高山行驶,当汽车鸣笛后4s听到回声。
请问这座山离汽车有多远?
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汽车在4s内行驶的距离,即40km/h×4s=160m。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声音在4s内传播的距离,即340m/s×4s=1360m。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鸣笛时汽车到山的距离,即(1360m+160m)/2=760m。
因此,这座山离汽车有760m。
例3:
一个人在高处向远方大喊,经过4s后听到回声。
请问这个高处离他有多远?
答案:
声音从高处反射回来需要4s的时间,所以声音传播的总距离是340m/s×4s=1360m。
由于回声是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所以高处离他的距离是他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距离的一半,即1360m/2=680m。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A. 30m远B. 17m远C. 约1.655m远D. 无法知道【答案】 C【解析】【解答】北京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听到现场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它需要传播的时间是:t1=;上海的观众在自己家里电视机前看该联欢会的实况电视转播是通过光传播的,它的传播时间是:t2===0.0049s;当他们同时听到时,光和声音传播的时间相同;即:t2=t1=;所以北京观众必须距离离演奏者S1=V1t2=340m/s×0.0049s=1.666m.故选C.【分析】在现场观看的观众听到演奏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而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是通过光传播的,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所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公式t=先求出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公式S=vt求出距离.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A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4.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5.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回声练习题物理
回声练习题物理回声是指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与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遇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关。
在物理学中,通过回声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回声现象,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回声练习题一:计算回声的时间差假设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现有一人站在山谷中,当他发出声音时,经过0.5秒后听到回声。
问这个人离山谷壁的距离是多少米?解答:声音从人嘴巴传播到山谷壁再传回来需要经历两段距离。
第一段是声波从人嘴巴传播到山谷壁的距离,第二段是声波从山谷壁传回到人耳朵的距离。
因此,可以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计算出人离山谷壁的距离。
设人离山谷壁的距离为x米。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x / 340 = 0.5解得x = 340 * 0.5 / 2 = 85米所以,这个人离山谷壁的距离是85米。
回声练习题二:计算回声的速度现有一个人手拍一次后,经过0.1秒后听到回声。
已知人离墙壁的距离为17.5米,问回声的速度是多少米/秒?解答:同样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来计算回声的速度。
设回声的速度为v米/秒。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 * 17.5 / v = 0.1解得v = 2 * 17.5 / 0.1 = 350米/秒所以,回声的速度是350米/秒。
回声练习题三:计算障碍物的距离现有一个人站在直径为14米的圆形广场的中心,他喊了一声后,经过2.5秒听到了回声。
问回声是由该广场外的哪个地方的障碍物产生的?解答:回声的产生需要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
根据回声的时间差和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设回声的速度为v米/秒,障碍物离广场中心的距离为x米。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x / v = 2.5解得x = 2.5v / 2 = 1.25v由题意可知广场的直径为14米,半径为7米,即x的最大值为7米。
所以,回声是由该广场外的距离广场中心1.25v米的地方的障碍物产生的。
通过回声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回声现象,并运用物理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题目: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回声是指声音在反射后返回的现象。
回声可以发生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在室内和室外。
回声是物理学中一个有趣且重要的概念,通过练习题学习回声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1. 当一个人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大喊,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回声?解答: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声音会反射多次,但由于声音很快衰减,所以我们听不到明显的回声。
此外,声音反射也会受到房间内墙壁的吸音和声音衰减效应的影响。
2. 为什么我们在开放区域中能够听到回声?解答:在开放区域中,如大草原或山谷,声音可以反射回来,因为没有物体能够吸收或衰减声音。
这使我们能够听到明显的回声。
3.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回声的产生有什么关系?解答: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回声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所以当一个人发出声音后,声音会在一段时间后到达一个物体并反射回来。
回声的产生取决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4. 如果一个人站在一堵墙前,他发出的声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解答:假设一个人站在一堵墙前,他发出的声音需要0.1秒钟才能传播到墙并反射回来。
那么他将在0.2秒后听到回声,因为声音需要来回传播。
5. 在计算回声的距离时,我们需要考虑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声音往返的时间。
如果声音的速度为340米/秒,一个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0.5秒,那么他离反射物体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反射物体离人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距离 = (速度 x 时间) / 2。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距离 = (340 x 0.5) / 2 = 85米。
回声是声音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环境和物体的信息。
通过学习回声的原理和通过练习题来测试我们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声音传播和物体反射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物理学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用物理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回声专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回声专题1.一辆车以4m/s的速度向高山行驶,鸣笛6秒后听到了回声。
求汽车鸣笛时离高山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远离高楼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
求汽车的速度。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秒听到了回声。
求:①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②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对面的高山驶去,在汽车鸣笛后4秒听到了回声。
求汽车鸣笛时距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汽车行驶的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7m/s的速度行驶。
汽车鸣笛4秒后,该车司机听到回声,则①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②若该车司机鸣笛时,在汽车前方有一静止的人从听到此次汽车笛声开始计时,汽车经过自己身边时停止计时,记录这段时间为19秒,求汽车鸣笛时与此人的距离。
7.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秒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
(空气声速340m/s)(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8.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鸣笛2秒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多远(声速是340m/s)?9.某测量员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
他发现在经过了1秒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秒再次听到了回声。
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峭壁之间的距离是255m;B.XXX处到两峭壁的距离都是212.5m;C.鸣枪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85m、170m;D.XXX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170m、255m。
中考物理 声现象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答案】A【解析】【详解】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10.3s=0.15s 2t=,110.15s330m/s=49.5ms vt==⨯,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20.7s=0.35s 2t=,220.35s330m/s=115.5ms vt==⨯,则峡谷的宽度为:1249.5m+115.5m=165ms s s=+=,故选A。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C.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D. 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音在空气中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中,讲述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掩耳盗铃”中的“掩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太空中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听声就能辨人是由于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问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问题一、回声问题题目。
1. 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再反射回来经过的路程s = vt,这里v = 340m/s,t = 1.2s,所以s=340m/s×1.2s = 408m。
- 但这个路程是声音往返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所以人与山崖的距离d=(s)/(2)=(408m)/(2)=204m。
2.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在一座山崖前鸣笛一声,经2.5s听到回声,求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
(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设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为s。
- 在t = 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_车=v_车t = 15m/s×2.5s=37.5m。
- 声音传播的路程s_声=v_声t=340m/s×2.5s = 850m。
- 因为s_声+s_车=2s,所以s=frac{s_声+s_车}{2}=(850m +37.5m)/(2)=443.75m。
3. 一个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
(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设人离较近峭壁的距离为s_1,离较远峭壁的距离为s_2。
- 因为经过t_1=1.0s第一次听到回声,根据s = vt且回声是往返路程,所以s_1=frac{v× t_1}{2}=(340m/s×1.0s)/(2)=170m。
- 又经过t_2=0.5s再次听到回声,总共用时t = 1.0s+0.5s = 1.5s,则s_2=(v×t)/(2)=(340m/s×1.5s)/(2)=255m。
- 两峭壁间的距离s=s_1+s_2=170m + 255m=425m。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实用版】
目录
1.回声问题的基本概念
2.回声问题中的声音传播介质
3.回声问题的计算方法
4.回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一、回声问题的基本概念
回声问题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当声波遇到一个比它波长小的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回声问题主要包括回声的传播时间、回声的强度和回声的距离等。
二、回声问题中的声音传播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常温下,空气中声速约为 340 米/秒,铁管中声速约为 5000 米/秒。
三、回声问题的计算方法
回声问题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回声测距公式和回声传播时间公式。
回声测距公式为:s = vt/2,其中s为回声距离,v为声速,t为回声传播时间。
回声传播时间公式为:t = 2s/v,其中s为回声距离,v为声速。
四、回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回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回声测距和回声通信等。
例如,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雷达利用回声测距测量物体的距离,声呐利用回声通信传递信息等。
初二物理回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回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回声指的是声音在墙壁等障碍物上反射后返回的声波。
关于回声的表述正确的是:A. 回声是由声源发出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形成的。
B. 回声和声音是同一种现象,没有任何区别。
C. 回声的产生与声音的频率没有关系。
D. 回声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
答案:A. 回声是由声源发出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形成的。
2. 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直接根据回声的时间可以估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B. 回声的时间与声音的频率没有关系。
C. 通过回声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D. 回声是环境中的声音与声源发出的声波叠加产生的。
答案:D. 回声是环境中的声音与声源发出的声波叠加产生的。
3. 音速是指声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下列关于音速的说法正确的是:A. 音速与声音的频率成正比。
B. 音速在不同介质中具有相同的数值。
C. 音速在空气中的数值为340米/秒。
D. 音速可以超过光速。
答案:C. 音速在空气中的数值为340米/秒。
4. 下列哪项措施可以减小回声的产生?A. 墙壁上粘贴吸音材料。
B. 墙体采用金属材料。
C. 提高声音的频率。
D. 墙体表面采用光滑的材质。
答案:A. 墙壁上粘贴吸音材料。
二、填空题1. 在空气中,回声的时间是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和________的两倍。
答案: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和返回的距离的两倍。
2. 利用回声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声音从发出到返回所用的时间来估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________。
答案:速度。
三、解答题1.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请简要说明。
答: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高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2. 描述一下利用回声法测量声音传播速度的步骤。
答:利用回声法测量声音传播速度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合适的场地选择一堵垂直的墙壁作为障碍物。
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 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 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 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不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B正确;C、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和空气传来的,故C不正确;D、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所以听诊器同时利用了固体和气体传声两种方式.传声筒的原理与此相同,也是利用的固体和空气传声,故D不正确.故选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在介质中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A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5.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6.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出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 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 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 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发出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A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故B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故C错误;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了合力为0;(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8.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9.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 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答案】B【解析】【解答】田径运动会上,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否则就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所以,这块板子的作用,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速和光速的掌握,以及对物体颜色的掌握。
容易错选A,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果听声计时,会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
2.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传播要依靠弹性介质,其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通过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递能量,这种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正确;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B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3.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4.关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法正确的是()A. “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不敢高声语”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C. “恐惊天上人”表明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 说话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人说话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6.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7.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物体不振动,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8.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9.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10.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A. 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D. 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答案】C【解析】【解答】A、“将门窗关紧”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A不符合题意;B、“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B不符合题意;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共同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C符合题意;D、“将门窗打开”不仅没有减弱噪声,而是增大噪声,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回声测距的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回声测距的计算题练习(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计算题1.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2.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求:(1)火车的速度;(2)听到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
3.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
“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中,以2m/s的速度匀速下潜,“蛟龙号”同时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下潜速度保持不变,经过12s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归来的信号。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00m/s)求:(1)12s内,“蛟龙号”下潜的深度s1是多少?(2)12s内,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s2是多少?(3)“蛟龙号”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时,离海底的深度s是多少?(4)“蛟龙号”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归来的信号时,离海底的深度s0是多少?4.小马同学站在操场上某处拍了一下手,此时小马与教学楼之间距离为68m。
已知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经过多久可以听到教学楼方向传来回声?5.周末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沈阳故宫拍摄雪后的美景。
小明选择打车前往,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发票。
求:(1)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以速度v驶出某直线路段时,有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如图丙。
回声测试题及答案
回声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回声是什么?
A. 声音的反射
B. 声音的传播
C. 声音的消减
D. 声音的增强
2. 回声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A. 一个声音源
B. 一个反射面
C. 一个安静的环境
D. 以上都是
3.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回声的强度?
A. 声音的频率
B. 反射面的材料
C. 声音源与反射面的距离
D. 所有选项
二、填空题
4.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________,形成回声。
5. 回声的延迟时间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距离。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回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四、计算题
7. 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足够大的墙壁前,他发出的声音在0.5秒后听到回声,请问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总距离是多少?(声速为340米/秒)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二、填空题
4. 反射
5. 声音源,反射面
三、简答题
6. 回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声纳技术,它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探测水下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四、计算题
7. 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总距离是170米。
(计算过程:0.5秒是往返时间,所以单程时间为0.5秒/2 = 0.25秒,距离 = 声速 * 时间= 340米/秒 * 0.25秒 = 85米,往返距离为85米 * 2 = 170米)。
物理回音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回音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A. 340 m/sB. 1000 m/sC. 3400 m/sD. 10000 m/s答案:A2. 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发生: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吸收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回声的产生:A. 声音的频率B. 障碍物的大小C. 声音的强度D. 空气的湿度答案:D4. 回声测距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吸收答案:A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A. 相同B. 不同C. 与介质无关D. 与温度无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 m/s。
答案:3402. 回声测距时,声音往返一次的时间是________秒,那么距离是________米。
答案:t,vt/23. 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向________方向传播。
答案:反射4. 声音的频率越高,回声的清晰度________。
答案:越低5. 在回声测距中,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
答案:340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回声测距的原理。
答案:回声测距的原理是利用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来确定距离。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通过测量声音发出到接收回声的时间,可以计算出声音传播的距离。
2. 为什么在空旷的户外我们听不到回声?答案:在空旷的户外,声音传播时遇到障碍物较少,反射回来的声音强度较弱,且与原声混合,导致我们难以区分回声和原声,因此听不到明显的回声。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某人在山谷中大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答案:山谷的宽度为340 m/s × 1 s = 340 m。
2. 某次回声测距实验中,声音发出到接收回声的时间为4秒,求障碍物的距离。
中考物理声的反射与回声复习例题解析
中考物理声的反射与回声复习例题解析一、声的反射声的反射是指当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复习例题来解析声的反射。
例题1:小明站在距离一堵墙10米的地方,他发出声音“嘿”,并听到了回音。
他估算出声音从发出到回声返回他的耳朵所经过的时间为0.1秒。
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求墙到小明的距离。
解析:回声所经过的路程是声音传播路程的两倍,即小明的声音先传播了10米到墙上,然后又传播了10米回到小明听到回声的位置。
因此,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回声所经过的路程为2×10米=20米。
根据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v= s/t,可得20米=340m/s × t,从而t=0.059秒。
然而,通过题目可知,小明估算声音回声的时间为0.1秒,因此存在估算误差。
综上所述,墙到小明的距离应为10米。
例题2:声源和接收器分别在两个闭合的房间内,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开门。
当门关上时,声音从声源发出后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声音;当门打开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声音。
这是因为声音发生了反射。
解析:在声源和接收器分别在两个闭合的房间内时,声音无法传播到另一个房间。
这是因为声音是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而两个房间内各自是封闭的系统,介质无法通过隔壁的房间传播。
然而,当门打开时,声音波能够通过门缝进入另一个房间,实现了声音的传播。
因此,当门关上时,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声音;当门打开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声音。
二、回声回声是指声音在遇到大面积的障碍物或边界后,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并返回发出声音的人耳中的现象。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复习例题来解析回声。
例题3:小明站在距离峡谷的一侧,他发出声音“嘿”,并听到了回音。
他估算出声音从发出到回声返回他的耳朵所经过的时间为4秒。
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求峡谷的宽度。
解析:回声所经过的路程是声音传播路程的两倍,即小明的声音先传播到峡谷的另一侧,然后又传播回峡谷口。
初中物理回声测距题目
初中物理回声测距题目一、一艘船向海底发射声波进行测距,经过4秒后收到回声,若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那么海底的深度大约为?A. 1500米B. 3000米C. 6000米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小明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若声速为340米/秒,则小明距离山崖大约为?A. 170米B. 340米C. 680米D. 无法确定(答案)B三、超声波测距仪向一物体发射超声波,经过0.02秒收到回声,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测距仪与该物体的距离大约为?A. 1.7米B. 3.4米C. 6.8米D. 34米(答案)B四、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向一座山行驶,司机鸣笛后4秒听到回声,若汽车速度为30米/秒,声速为340米/秒,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多远?A. 680米B. 340米C. 310米D. 无法确定(答案)C五、某测量队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来测量河水的深度,他们测得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0.6秒,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则河水的深度为?A. 450米B. 900米C. 1350米D. 无法确定(答案)A六、一潜水员在水下80米处发现一不明物体,他利用声呐设备向该物体发射声波并接收到回声,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他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大约为?A. 0.1秒B. 0.2秒C. 0.4秒D. 0.8秒(答案)A七、小明在山顶大喊一声,经过6秒听到回声,若声速为340米/秒,则小明所在山顶的高度大约为?A. 510米B. 1020米C. 1530米D. 无法确定(答案)B八、一艘潜艇在水下发射声波进行测距,经过8秒后收到回声,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那么潜艇与目标物体的距离大约为?A. 2900米B. 5800米C. 11600米D. 无法确定(答案)B。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回声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回声一.回声的产生如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则发生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二.人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0.1s 以上的两个声音。
如果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那么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果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 ,人耳就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从而听到回声。
三.利用回声测距声音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从声源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声音的运动经历了“声源—障碍物”和“障碍物—声源接收器(如人耳)”两个过程,所以声音从声源到障碍物所需的时间是整个时间的一半,即2tt '=,则2ts v =⋅,因此,当已知声音在某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一.核心考点:回声★★★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物体对声音的反射效果与物体本身有关,音乐厅和电影院中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
人耳能分辨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 ,如果小于0.1s ,则回声和原声夹杂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回声的计算参照例题,包括发生体静止和运动的情况,关键是找清楚题干中的等量关系。
回声 ·知识精讲··三点剖析·题模一:生活中回声的利用例2.1.1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如图9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答案】回声【解析】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内,会使原声加强。
例2.1.2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B【解析】电影院的墙壁采用柔软多孔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题模二:声音的计算例2.2.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而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米(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题模精选·【答案】 振动;1360【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距离的计算,都属于基础知识.(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2)由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s=vt 可计算出闪电处距人的距离.(1)不同的云团放电时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2)由v=s t可得,闪电处距人的距离是:s=vt=340m/s×4s=1360m; 故答案为:振动;1360.例2.2.2 人在峡谷中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5s ,则反射声音的峭壁距呼喊者m 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则人若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障碍物至少要 m 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 s ).运用声纳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纳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 接受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 ,(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 s ),但是,超声波声纳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答案】 850;17;300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 (1)声音从峭壁传到人耳的时间:15 2.52t s 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v m s =, ∵s v t=,∴峭壁离喊话的人的距离:340/ 2.5850s vt m s s m ==⨯=. (2)时间间隔为10.10.052t s s ==,人离障碍物至少的距离:340/0.0517s vt m s s m ==⨯=; (3)根据题意由于经过4s 后收到回波,那么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1422t s s =⨯=, 那么海底的深度为1500/23000s vt m s s m ==⨯=,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初中物理回声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回声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许多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被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增强声音的响度B.声音在其内部多次反射,消弱回声C.只是为了装饰D.改变声音的音调2. 探矿人员在山崖之前,把两个锤子相互敲击一下,用秒表测得1.2s后听到从山崖方向传来的回声,探矿人员由此则可估算出他们离山崖的距离约是()A.100mB.200mC.300mD.340m3. 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主要是为了()A.提高装饰效果B.增强声音的反射C.减小声音只向一个方向反射D.增加声音的响度4.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5. 如图所示,不是由于回声形成的现象是()A.江西省弋阳圭峰的“四声谷”B.唐朝一和尚,喜得一磬,那磬常常无故自鸣C.站在天坛的一块石板上拍手,可以持续听到三次声音D.山西省永济县境内的莺莺塔,出现“普救蟾声”的现象6. 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增强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减弱声波的反射D.仅是为了装饰7. 一人站在两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底,当他大喊一声后0.3s和0.7s听见由大山反射最初的两次回声.若空气中声速为340m/s,则此峡谷宽度约为()A.170mB.340mC.680mD.510m8.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这是因为()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B.屋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声音不会被反射C.屋子比较安静,旷野里比较喧闹D.屋子里的回声加强了原声,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9. 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洋的深度B.长而直的钢管的长度C.月球到地球的距离D.两旁都是峭壁的峡谷的宽度10. 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A.增强声音的响度B.增强声波的反射C.减弱声音的反射D.装饰得美观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11. 下列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有关()A.在室内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B.蝙蝠利用超声波扑捉蚊虫C.船只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D.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12. 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卫星定位13. 有关声的利用,下列事例中,利用回声的是()A.探测鱼群的位置B.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C.将病人体内的结石震碎D.测量海底深度14.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0.8s15.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卷II(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6.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17. 要想区分开一个发声体的原声和回声,障碍物到发声体的距离至少应该达到________m.声音在真空里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18. 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________到达人耳,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_m.19. 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是1500m/s,此处海水的深度是________。
初二物理回声练习题
初二物理回声练习题回声是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产生的现象,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回声练习题,帮助你巩固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
问题一:回声的定义是什么?回声是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产生的一种声波现象。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源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有关。
问题二:声音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一个人站在峭壁底部,如果他喊出一声,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解答:声音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当一个人站在峭壁底部时,他喊出一声后,声音到达峭壁顶部的时间与回声的传播时间之和就是听到回声的总时间。
设峭壁高度为h米,则声音从底部到达顶部的时间为t1 = h / 340 秒。
回声从顶部传回底部的时间为t2 = h / 340秒。
所以听到回声的总时间为t = t1 + t2 = (h / 340) + (h / 340) = 2h / 340 秒。
问题三:某人在湖边的悬崖上高喊一声,经过1.5秒后他听到了回声。
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米/秒,问悬崖距离他有多远?解答: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回声回来的时间为1.5秒,根据回声的定义,回声需要经历两次声音传播的时间才会返回,即回声需要经过3秒。
设悬崖距离为d米,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有340 = d / 3,解方程可得d = 340 × 3 = 1020米。
问题四:某人在山壁上爆破了一颗炮弹,在爆炸声后0.5秒又听到了回声,问他距离山壁有多远?解答:已知爆炸声后听到回声的时间为0.5秒,根据回声的定义可知回声需要经历两次传播时间才会返回,即回声需要经过1秒。
设距离为d米,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有340 = d / 1,解方程可得d = 340 × 1 = 340米。
问题五:某人手中敲了一下木板,当他听到回声后他感到惊讶,为什么回声的声音比敲击的声音更弱?解答:回声的声音比敲击的声音更弱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初中物理回声试题及答案
解析初中物理回声试题及答案
回声,初中物理可是很重要的的,是重点更是难点,赶紧来看看看下吧。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考点:回声.专题:应用题.分析:光速大于声速,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雷声和闪电都经过地面、山丘多次反射,但是反射的闪电(光)衰减很大,所以我们看不到反射的光,而反射的雷声(声音)衰减小,可以多次反射,所以我们可以听到多次“隆隆”.解答:解: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
故选C.点评:雷声却隆隆不断的原因是多次反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大.这两个问题粗心的同学易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