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3.2 弹力(共14张PPT)

3.2 弹 力
教学目标
· 理解产生弹力的原因及条件(重点)
· 会判断弹力有无,并画出弹力示意图(难点)
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
一.形变
思考: 用手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了吗?能否观察
到?
【探究1】微小形变
“微量放大法”
结论:一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发生形变
[问题]:撑杆跳项目中,为什么撑杆发生弹性形变 就能把运动员弹起来?
与它接触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b.产生原因:施力物体要恢复原状
①直接接触 2、弹力产生条件
②发生弹性形变
【探究2】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法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拿走”,判断研 究对象能否在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若不变,则 不存在弹力,反之存在。
A
A
A
(接触面光滑,A静止)
【探究3】弹力的方向
桌面对手的支持力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 叫做弹力。
理解: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N1
A
.
过接触点作弧的切线并 垂直于该切线
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线
收缩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总是沿着绳子
的方向。
画弹力示意图的思维流程: ① 判断是否有弹力(假设法) ② 根据接触方式画出弹力示意图
弹力
形变
弹力
产生条件 弹力有无 弹力方向
课后思考
1.思考:下图中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小球受到轻杆 的弹力方向?
教学目标
· 理解产生弹力的原因及条件(重点)
· 会判断弹力有无,并画出弹力示意图(难点)
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
一.形变
思考: 用手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了吗?能否观察
到?
【探究1】微小形变
“微量放大法”
结论:一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发生形变
[问题]:撑杆跳项目中,为什么撑杆发生弹性形变 就能把运动员弹起来?
与它接触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b.产生原因:施力物体要恢复原状
①直接接触 2、弹力产生条件
②发生弹性形变
【探究2】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法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拿走”,判断研 究对象能否在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若不变,则 不存在弹力,反之存在。
A
A
A
(接触面光滑,A静止)
【探究3】弹力的方向
桌面对手的支持力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 叫做弹力。
理解: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N1
A
.
过接触点作弧的切线并 垂直于该切线
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线
收缩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总是沿着绳子
的方向。
画弹力示意图的思维流程: ① 判断是否有弹力(假设法) ② 根据接触方式画出弹力示意图
弹力
形变
弹力
产生条件 弹力有无 弹力方向
课后思考
1.思考:下图中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小球受到轻杆 的弹力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沪科版)配套课件-第1章--1.3.ppt

课 前
图线的斜率反映运动物体
自
主 导
大, 速度 越大.
学
速度
的大小,斜率越 课 时 作 业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课
教
堂
法
互
分
动
析
探
究
(2)速度图像
①以纵轴表示 速度 ,以横轴表示 时间 根据物体的
教 学
方 速度和对应的时刻所作出的图像.
当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 的直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时,登月舱的速度不能超过0.16 km/h.你知道这里的0.16
课
前 自
km/h指的是什么速度吗?本节课就探究此问题.
课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教
●教学流程设计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度,通常称为速度.它有如下特点:
究
①方向性:速度是矢量,它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
教 向.
学 方
②瞬时性:它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
当 堂 双
案 设
快慢和方向,所谓匀速运动,就是各个时刻的速度均相
计 同.
基 达 标
③相对性:同一物体的速度对不同的参考系而言,其
大小和方向可能不同.
课 前
(2)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是标 课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沪科版(上海)物理高一第一学期-G 自由落体运动 实用课件

~1642是16-17世纪 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 教授。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 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 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力学 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 家的第一人”。他在力学领域内进行过著 名的比萨斜塔重物下落实验,推翻了亚里 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比 例”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律;还发现物 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和抛体运 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同 时,他也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 成果的第一人。
格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 亚里士多德
献。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 的本能。
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 思想家,他不仅为后来的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也把古 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了顶峰。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 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有勇气和智力像他那样对全部知识进 行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那浩如烟海的著作成为全人类的 精神财富,而其伟大的思想不仅一度统治过整个欧洲,也为 后来的思想家留下了标尺,为人类的后辈在追求知识的路上 留下了一座丰碑。
自由落体运动
条件
只受重力作用 由静止开始下落
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g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与质量无关
vt = gt h = gt2 / 2 = vt2 / 2g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古希腊斯塔基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 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 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 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 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 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
格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 亚里士多德
献。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 的本能。
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 思想家,他不仅为后来的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也把古 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了顶峰。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 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有勇气和智力像他那样对全部知识进 行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那浩如烟海的著作成为全人类的 精神财富,而其伟大的思想不仅一度统治过整个欧洲,也为 后来的思想家留下了标尺,为人类的后辈在追求知识的路上 留下了一座丰碑。
自由落体运动
条件
只受重力作用 由静止开始下落
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g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与质量无关
vt = gt h = gt2 / 2 = vt2 / 2g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古希腊斯塔基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 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 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 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 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 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
沪科版高中物理高一第一期G自由落体运动课件_PPT课件

0.544
0.103
0.010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9.80665m/s2 通常计算时取g=9.8m/s2 粗略计算时取g=10m/s2
三.规律:
活动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推导自由落体公式。
h=gt2/2 vt=gt vt2=2gh 初速为零,有比例关系。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练习一:
1.计算自由落体各秒末的速度,为什么某一秒末的速度总
80m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例:一物体从离地高80m高处自由下落,求:(2) 下落3s后还离地多高?(3)继续下落还距几秒钟才能 落地?
h3=g32/2=45m
h=H-h3 =35m
t= 2h/g = 7 s
45m
80 m
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一.自由落体运动
活动1:观察从手中释放的粉笔头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它受 到哪些力的作用?
初速为零 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 加速运动 阻力忽略,只受重力作用
定义: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课堂教学]沪科版高中物理高 一第一 期G自由 落体运 动课件 _PPT课 件(完 整版PP T)
2020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 1电子课本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31页 0120页 0182页 0238页 0267页 0309页 0445页 0517页 0537页 0548页 0570页 0605页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02物理学——人类文明的奇葩 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 2 弹力 4 分析物体的受力 1 怎样求合力 3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1 牛顿第一定律 3 牛顿第二定律 5 超重与失重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2020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31页 0120页 0182页 0238页 0267页 0309页 0445页 0517页 0537页 0548页 0570页 0605页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02物理学——人类文明的奇葩 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 2 弹力 4 分析物体的受力 1 怎样求合力 3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1 牛顿第一定律 3 牛顿第二定律 5 超重与失重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2020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3页 0052页 0073页 0113页 0142页 0171页 0173页 0201页 0254页
前言 A.质点 位移和时间 C.快慢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E.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 A.生活中常见的力 C.力的分解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D.牛课本 课件【全册】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A.质点 位移和时间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3页 0052页 0073页 0113页 0142页 0171页 0173页 0201页 0254页
前言 A.质点 位移和时间 C.快慢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E.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 A.生活中常见的力 C.力的分解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D.牛课本 课件【全册】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A.质点 位移和时间
2020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新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共23张PPT)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想一想:如何理解比值定义?
变化率的概念: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即物体变化的快慢。
v x t
速度等于质点位置的变化率
a v t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4.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1)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用Δv=v2-v1求速度 变化量大小时,应先按选取的正方向确定v1、v2的 正负值.
G.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H.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 I.加速度很小,速度一定很小。 J.加速度很大,速度一定很大。 K.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L.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M.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N.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练习3.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等于零,而加速度可能等于零 B.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即:a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同。
(2)减速直线运动:
v vt v0 ,vt v0;
则:v 0, a 0.
即:a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反。
小结:
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由初速度和加速 度的方向决定。
加速度的大小只能决定速度变化的快慢。
(1)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能 根据加速度的正负来判断,当加速度与速度均 为负值时,速度就增加.
abou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想一想:如何理解比值定义?
变化率的概念: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即物体变化的快慢。
v x t
速度等于质点位置的变化率
a v t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4.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1)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用Δv=v2-v1求速度 变化量大小时,应先按选取的正方向确定v1、v2的 正负值.
G.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H.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 I.加速度很小,速度一定很小。 J.加速度很大,速度一定很大。 K.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L.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M.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N.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练习3.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等于零,而加速度可能等于零 B.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即:a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同。
(2)减速直线运动:
v vt v0 ,vt v0;
则:v 0, a 0.
即:a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反。
小结:
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由初速度和加速 度的方向决定。
加速度的大小只能决定速度变化的快慢。
(1)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能 根据加速度的正负来判断,当加速度与速度均 为负值时,速度就增加.
高中物理必修一(沪科版)配套课件-第1章--1.2.ppt

堂 互
分
动
析 度的定义知:
探 究
教
前一半时间2t 内的位移为Δx1=v1·2t ,
学
方 案 设
后一半时间2t 内的位移为Δx2=v2·2t ,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全程即时间t内的位移为Δx=Δx1+Δx2=(v1+v2)2t ,
课 前 自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Δtx=12(v1+v2).
课 时
吗?
达 标
2.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是什么关系?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教
学
课
教
堂
法
互
分
动
析
探
究
1.匀速直线运动
教
(1)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在实际物
学
方 体的运动中几乎不存在.
当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2)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相等时间”是指任意选取的相
达 标
等时间.
课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当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节的重点,速度概念是运动学的基础,也是贯穿运动学的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pptx

物理学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对于理解自然现象、推动科技进 步、培养科学思维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4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热学 和电磁学等基础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学生应掌 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具 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
2024/3/24
5
学习方法与建议
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通过练习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建议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做练习题和实验,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3/24
6
02
运动学
2024/3/24
7
质点和参考系
01
02
03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 点。
功率的定义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即 $P=frac{W}{t}$。
功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的定义,可以通过分析物体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来计算功。
功率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做功 的时间和完成的功来计算功率。
2024/3/24
23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内容
2024/3/24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 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E_{机}=E_{k}+E_{p}=text{常数}$。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通过动能定理和势能的概念可以推导出机械能守 恒定律。
2024/3/24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对于理解自然现象、推动科技进 步、培养科学思维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4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热学 和电磁学等基础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学生应掌 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具 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
2024/3/24
5
学习方法与建议
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通过练习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建议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做练习题和实验,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3/24
6
02
运动学
2024/3/24
7
质点和参考系
01
02
03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 点。
功率的定义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即 $P=frac{W}{t}$。
功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的定义,可以通过分析物体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来计算功。
功率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做功 的时间和完成的功来计算功率。
2024/3/24
23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内容
2024/3/24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 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E_{机}=E_{k}+E_{p}=text{常数}$。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通过动能定理和势能的概念可以推导出机械能守 恒定律。
2024/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最新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教版高一物理共同必修 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34页 0062页 0115页 0156页 0200页 0234页 0236页 0271页 0306页 0308页 0370页 0420页
开篇 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 02物理学——人类文明的奇葩 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 2 弹力 4 分析物体的受力 1 怎样求合力 3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1 牛顿第一定律 3 牛顿第二定律 5 超重与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