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讲激励原理(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管理学》激励知识点以及考点详解含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激励知识点以及考点详解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7bd2c650e52ea5518985c.png)
第十四章激励名词解释1.动机★★★: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有某种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为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
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
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行为的结果,可能是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发生对新需要的追求,也可能是遭受挫折,追求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进而产生出消极的或积极的行为。
2.内因与外因★★:人的运动可以分为两大类,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
生命运动是思维运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思维运动对生命运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就是人活动的内因。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的,人和外界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根据这个观点,可以把人的行为B看作是自身特点P和所处环境E的函数。
3.力场说★★★根据人的行为是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的函数的理论,为了引导人们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领导者即可以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行为的环境。
这个环境就是卢因所提出的人的行为的力场。
卢因把人看做是在一个立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驱动力和遏制力,人的行为便是诸力作用的产物。
领导者对在力场中活动的职工行为的引导,就是要借助各种激励方式,减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提高职工的工作效果,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的效率。
4.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强化的刺激物不仅仅包含奖金等物质奖励,还包含表扬、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
为了使强化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实施不同的强化方式。
5.负强化: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14章 激励知识讲解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14章 激励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2dd07cf69dc5022aaea00a2.png)
11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激励理论
经典理论:
1.马斯洛(A.H.Maslow)需求层次理论 2.弗鲁姆(V.H.Vroom)期望理论 3.亚当斯(J.S.Adams)公平理论 4.斯金纳(B. F. Skinner)强化理论 5.波特(L.W.Porter)和劳勒(wler)的综合激 励模型
生理需要
2
1
14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期望理论
属于过程激励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管理者期望员工 的付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当某人预 期到某一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有价值的结果时, 就会采取这一行为;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 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 工作效率--工作} 态度--需要--激励因素
激励的实务
需要 动机 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
激励因素
10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激励理论
根据所研究激励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 内容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 “双因素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激励理 论”、奥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17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强化理论
属于行为后果激励
管理激励原理
![管理激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045e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7.png)
认知主义激励理论
综合主义激励理论
以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为代表,认为个体对 结果的期望和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是决定其 行为的关键因素。
将以上几种理论综合起来,形成更为全面 和系统的激励框架,关注个体需求、组织 文化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02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不 同层次的需求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目标分解
将整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使员 工能够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动力。
目标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目标,使目标 更具可行性和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创 造力。
目标考核
通过目标考核,对完成目标的员工给 予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
04 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薪酬体系设计
基础工资
确保员工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满足基本生 活需求。
福利制度
提供健康保险、退休金、带薪休假等福利, 提高员工满意度。
绩效工资
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提供额外的奖 励和报酬。
薪酬调整
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对薪酬进行合理 调整。
员工持股计划
01
员工持股计划
通过员工持股,让员工成为公司的 股东,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利润分享
将部分利润分配给员工,增强员工 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05 激励的限制与挑战
个人差异与激励效果
不同个体对激励的反应不同
每个人的需求、价值观和动机都不同,因此同样的激励措施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个性特征影响激励效果
例如,有些人更注重物质激励,而有些人更看重工作成就和职业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的个性特征 来制定激励措施。
管理概论_ 激励原理_课件_
![管理概论_ 激励原理_课件_](https://img.taocdn.com/s3/m/ab1eed645acfa1c7aa00cc69.png)
第十三章 激励原理
•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 采取行动的过程。 • 组织的生命力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成员 的热忱。 • 如何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是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概论》 版权所有:邢以群
激励机制 行为控制
动力机制 行为产生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概论》 版权所有:邢以群
关于人性的认识
自然人 • 人是动物,具有动 物有本能 经济人
• 人是高度理性的,其 行为依据于他们的理 性思考。 • 生性好争且很自私,力 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 大的满足。
社会人 • 人是社会人,其行为 受到社会群体规范的 制约。 • 每个个体都受法律规 章和伦理道德的制约
行为产生的原因
内在需求 个人能力 结果感知
动机
行为
个人目标
外在刺激
行动条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概论》 版权所有:邢以群
动机的形成过程
未知内容 的新需求
知道内容
知道途径
外界现实 机会
紧张不安
意愿
意向
动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概论》 版权所有:邢以群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内容型
着重点
从研究需求入手,着重探 讨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采 取某种行为 从行为控制着手,着重探 讨如何引导和控制人的行 为 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 着重研究行为产生、发展、 改变和结束的过程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概论》 版权所有:邢以群
管理要“以人为本”的原因
•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为此需 要了解人的需求构成、变化及其满足方式 • 管理是一种手段,管理的行为主体和对象 都涉及到人。且人是唯一能动的因素。 • 只有对人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根据人的 特性设计相应的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调 动人的积极性,并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599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3.png)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基础《管理学》第三版.浙江大学出版.邢以群.编著每章课后思考练习题解答.共16章齐全.实用.权威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什么?综合的定义:管理是人们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学者们对管理有各种说法,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管理还认识不清?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
多答案的回答可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或事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学者们对于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们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
3.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使表面上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4.为什么需要管理?可不可以不要管理?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限的资源实现目标。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由于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时间、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是短缺的,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欲望(目标) ,就会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管理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管理学以研究管理一般问题为己任,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6.如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什么说效益比效率更重要?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一定的投入取得的产出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如果对于一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就提高了效率;由于资源短缺,因此就必然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有效的管理也就必然与资源成本的最小化有关。
另一方面,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实现更多或更高的目标,因此,光是效率高是不够的,管理还要讲求效益。
管理学 邢以群
![管理学 邢以群](https://img.taocdn.com/s3/m/5eb1b328453610661ed9f49f.png)
《管理学》 版权所有:邢以群
控制难点之一:
的不对称
• 信息的滞后,会使基于信息分析结果所作出的控 制决策由于时过境迁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管理者在组织中处于信息中枢,大量的信息从各 方面蜂拥而来。如果没有有效的信息处理和瓦解 手段,会导致管理者由于难以辨别真假而作出错 误的决策,从而给组织造成损失。
数数 量量 标标 准准
时时 间间 标标 准准
“多快好省”是我们 对很多工作的理想 追求
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
优秀标准
合格标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 版权所有:邢以群
检验标准合理性的准则
• 符合目标和理念导向。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管 理标准,都应体现组织的理念、有助于目标的 实现。 • 清楚明确,保证员工能清楚开展工作。无论是 工作标准还是管理标准,都应做到清晰明确。 标准不明确会使员工无所适从。 • 客观合理,保证检查监督的客观性。在确定标 准时,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描述应该准确无 误,不会产生歧义。为了做到标准的客观化, 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形态化、 行为化,使得标准可衡量,可操作。
• 管理者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取信息:现场观 察、口头和书面报告、统计分析、专题分析、审 计、管理信息系统。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 版权所有:邢以群
三、控制的基本原则
1、重点原则
• 事实证明,要想控制工 作或活动的全过程几乎 是不可能的。 • 应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 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 和重点的控制——重点 原则。 重点 • 组织
《管理学》 版权所有:邢以群
回顾:激励及其原理
• 管理者通过他人的工作实现工作目标,因
此激励人是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管理学激励原理
![管理学激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7190ca9ec3d5bbfd0a7485.png)
• 保健因素 •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不 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 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 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 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 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 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 激励因素 •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 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 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 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 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 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
• 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 这种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过程模式表 示即: •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 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返回
期望理论的贡献
• 1.期望理论提出了目标设置与个人需求相统一的理论。 期望理论假定个体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对于他们生活 和事业的发展,他们有既定的信仰和基本的预测。因此, 在分析激励雇员的因素时,我们必须考察人们希望从组织 中获得什么以及他们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 2.期望理论也是激励理论中为数极少的量化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并不满足于对问题的定性说明,还非常重视定量 分析。它通过对各种权变因素的分析,正确说明了人们在 多种可能性中所作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选择通 常是效用最大的,或者说人们的现实行为是其激励力量最 大的行为选择。这不仅是激励理论的重要发展,同时在实 践中也更具操作性。
返回
要点及内容
• 公平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 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 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 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 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 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 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 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公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职工报酬分配的合理 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邢以群 管理学 第三版
![邢以群 管理学 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7d66e4783e0912a2162ad1.png)
第三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权定行科经 理变量为学验 的管管管管管 新理理理理理 趋思思思思思 势想想想想想
第四章 管理与环境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内部环境、组织文化和经营条件 •环境的管理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3学时) 第一节 管理及其功能
第二节 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管理的实质
第一节
五、管理的重要性:
思考题:什么时候不需要管理?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是什么? 学习管理: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学习管理:为了我们一个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习管理: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结论4:管理将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管理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第二节 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导
、
协
13激励原理
调
与
激
励
二计划篇:资源配置
三组织篇:分工与协作
1管理与管理学 2管理者 3管理思想的演变
4管理与环境
一基础篇:基础知识
学习重点
第一篇
第
基础篇 一
•管理及功能 •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章 管 理
•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 与
•管理及其特点 管
理
学
第
二
章
•管理者的职责
管 理 者
•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者的权力与职责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
正确的答案往往不只有一个。
第一节
二、管理的形式与内容:
思考题:学校的管理者在做什么? 管理的基本内容——协调。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管理工作协调对象的多样性所致。 协调:就是使多个表面看上去视乎是相互矛盾的事务,如长远目标与 近期目标、有限资源与远大理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有机结合、 同步和谐。 结论1:由于管理的多样性、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管 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是相同的,那就是协调。
第十四章激励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激励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b985b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f.png)
管理学——原理与与方法第十四章激励课后习题与重点归类一、填充题1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_____,_____和_____.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______.2_________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3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______和______.4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双因素理论的研究重点,是_______.6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_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_____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7根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理论,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有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一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8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9期望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10期望理论的假说是__________.11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强化的________和_______,强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13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14绩效工资实际上是激励的_____和______的逻辑结果。
15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和卢克的目标设定理论都有一个共同基础:____,_____.16当目标_______并具有______时,能更有效地激励个体或团队行动。
17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目标激励的四个组成部分。
18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绩效目标要根据_______来设定。
19激励计划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企业增强了对熟练员工的______,最终有效降低了对这种员工的______和_______.2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_____比较和______比较。
1课程导论(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1课程导论(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04d213f01dc281e43af025.png)
信奉:人活着总应该做一些事,要做就做有价值的事,既然做了就力争做得最好! 教师应为人师表,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自尊、自信、自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导论课内容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是讲什么的?
• 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欲望,建立组织来克服个人 力量的局限性。
• 但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追求的人要协作共 事,通过实现共同目标来满足每个成员的需求并 不容易。为此就需要协调、需要管理。
《管理学》的中心议题: 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组织 让一群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组织业绩
• 在21世纪的中国,管理将成为第一生产力 • 学习管理, 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
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 每个人都应或多或少地学一点管理知识。 • 课程口号:你想事业飞黄腾达吗?
你想家庭美满幸福吗? 你想做最好的自己吗? ----请学管理学!!!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各部分知识点的具体讲解也可参考作者在中国MOOC大学 中开设的《管理概论》中的讲解视频。
• 本课件仅供使用本教材的教师教学参考,请勿在互联网上 公开传播。谢谢。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导论
主讲:教师姓名 专业学位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主讲教师简介
姓名 教师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师,从而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 习预期;使教师作出教学承诺,为后续的教学和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 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介绍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姓名,研究或实践或学习经历(专 长),价值取向(欣赏什么),联系方式和方法。 如:教授,浙江省精品课程《管理学》负责人,浙江大学管理学教研中心负责人。
管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激励
![管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激励](https://img.taocdn.com/s3/m/068899c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4.png)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在对职工的激 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 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 则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其中 50%--60%的差距系激励工作所致。也就是说, 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能力相 当于激励前的3-4倍。
30
2.比较过程和结果 a.比较过程
结果 / 投入 = 结果 / 投入 (自己现在A) (他人或过去B)
b.比较类型
1.个人所得报酬 Qp 另一个人所得报酬Qx ------------------ = -----------------个人的投入 Ip 另一个人的投入Ix
2.个人现在所得报酬 Qpp 自己以前所得报酬Qpl -------------------- = -----------------个人目前的投入Ipp 自己以前的投入Ipl
• 个人满意与否及程度:会 反馈到下一个任务的努力
过程中。
40
第三节. 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41
一. 激励的一般形式
• 1.工作激励: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 热情。
• 2.成果激励: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以合理 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 3.批评激励: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 决心。
3.竞争性激励
竞争性激励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行为者被动接受其作用, 常常被迫采取某种行为以符合组织要求。这是一种推力激 励,而前两者是拉力激励。
21
第二节 激励理论
根据对人性的理解,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 足的需要类型:
从社会文化系统出发,对人的需求进行分类, 通过提供一种未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 的激励效率——需要层次论
周三多管理学第14章激励
![周三多管理学第14章激励](https://img.taocdn.com/s3/m/354db7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2.png)
考虑行为结果
关注行为的结果对员工的影响,根据行为结果的 好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03
激励实务
员工激励计划
01
02
03
04
目标设定
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使其与 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薪酬激励
通过合理的薪酬设计,如奖金 、股票期权等,激励员工提高 工作绩效和忠诚度。
培训与发展
为员工提供培训、晋升等发展机会,可以 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 能力和效率。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施非物质激励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 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提 升。
非物质激励包括认可、表扬、荣誉等,这 些激励方式可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提 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自主权与参与决策
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提高 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团队建设与文化活动
组织团队建设和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凝聚力。
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激励机制的制定原则
制定激励机制时应遵循公平、公正、激励相容等原 则,确保激励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激励机制的调整与优化
根据组织发展和员工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 激励机制,以保持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激励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关系
02
01
03
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绩效,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 升。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 核心竞争力。
激励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 业持续发展。
如何通过激励提升企业绩效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给予员工发展机会
薪酬是激励员工最直接的方式,设计合理 的薪酬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 工作满意度。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bdaadeaa00b52acfc7ca8e.png)
基础《管理学》第三版.浙江大学出版.邢以群.编著每章课后思考练习题解答.共16章齐全.实用.权威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什么?综合的定义:管理是人们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学者们对管理有各种说法,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管理还认识不清?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
多答案的回答可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或事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学者们对于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们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
3.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使表面上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4.为什么需要管理?可不可以不要管理?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限的资源实现目标。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由于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时间、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是短缺的,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欲望(目标) ,就会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管理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管理学以研究管理一般问题为己任,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6.如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什么说效益比效率更重要?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一定的投入取得的产出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如果对于一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就提高了效率;由于资源短缺,因此就必然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有效的管理也就必然与资源成本的最小化有关。
另一方面,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实现更多或更高的目标,因此,光是效率高是不够的,管理还要讲求效益。
所谓效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
激励理论最新课件
![激励理论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a3e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f.png)
激励理论 最新
激励要素
1、需要: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是人们积 极性的源泉和实质。 2、外部刺激:是指激励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外 部环境中各种影响需要的条件与因素。主要指 各种管理手段及相应的管理环境。 3、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动 力,是激励的核心要素。 4、行为:被管理者采取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 行为,是激励的目的。
管理人员要充当上下级的中间人,经常了解工 人感情,听取意见并向上级发出呼吁。
激励理论 最新
3、“自我实现人”假设
“ 自我实现人” 由美国管理学家马斯洛 提出,道戈拉斯. 麦格雷戈总结归纳了 一些相似的观点,提出了Y 理论,即“ 自我实现人” 假设。
“ 自我实现人” 假设的基本观点认为: 人们除了社会需要之外,还有一种想要 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 力的需求。
于他本身的动机和他同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 由于人的需求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反
应也不一样,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 任何个人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激励理论 最新
“复杂人”假设下的管理方法:
“复杂人”假设要求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人 的不同,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即因人 因事而异,一切随时间、条件、地点和对象的 变化而变化,不能一刀切,千篇一律。这种思 想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权变理论”。
激励理论 最新
麦格雷戈y理论的主要内容:
Y理论 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 工作; 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 行完成任务的承诺; 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 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优选)第十四激励原理
![(优选)第十四激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22099205087632311212f4.png)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主 导需要(未满足的);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 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 次的需要。
二、激励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二、激励理论
(三)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归属需要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M=E×V
完成任务 的可能性
报酬实现 的可能性
对个体 的有用
性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二)公平理论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强化理论
惩罚 衰减
四、群体与团队
(一)什么是群体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个体的集合 体。
管理学
(优选)第十四激励原理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激励、动机、行为与人性
激励
动机
人性
行为 怎样使人做事 人为什么愿意做事
人是什么
(二)人性假说
经济人 社会人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X-Y理论 超Y理论 Z理论
员工更重要
我们照顾好员工 员工就会照顾好顾客 进而照顾好我们的利润
(三)激励的类型
1.群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与规范 群体内有一定的结构 群体成员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Hale Waihona Puke 2.群体的发展过程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阶段 执行阶段 解体阶段
3.群体的构成
群体规范 群体凝聚力 角色 地位 群体冲突
(二)群体向团队的转变
由于在志愿、爱好、技能、工作关系上的共 同目标,资源组合并经领导层认可或批准的 一个群体即为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知觉
B、情绪
C、态度
D、个性
)
5、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由( 个步骤组成。 A、5 B、 6 C、 7 D、8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每周一论: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指什么?
– 本源:主体----出发点、归结点 – 根本:基础----依靠点 – 资本:核心竞争力----支撑点
• 以“什么人”为“本”?
结论:何为“以人为本”
• 一切为了人: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 人的需求。 • 一切依靠人:人是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管理各要素中 唯一能动的要素。管理效果的取得取决于人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和利用。
• 以人为本: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中心,
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各项 活动,以最终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O — < I A
O — I B
O — = I A
O — I B
O — > I A
O — I B
不公平
公平
不公平
减少贡献或 要求增加报酬
工作满意 行为继续
增加贡献 要求减少报酬
式中:O(Outcome)=报酬:工资、奖金、津贴、晋升、荣誉、地位等 I(Input)=贡献:工作数量与质量、技术水平、努力程度等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第十四讲 激励原理
主讲:邢以群 管理学博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前言
•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 采取行动的过程。
• 组织的生命力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成员 的热忱。 • 如何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是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本讲内容
课前测试
1、由组织正式沟通的不同形式可组合形成 组织信息传递的多种模式,这些模式 我们称之为组织__________. 2、沟通 基本条件包括:有信息 发送和接 收主体,信息_____,信息传递渠道。 3、自我沟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4、下列因素中,决定一个人沟通方式是( ) 6、一般而言,管理者是根据其对______ 的认识来采取相应的管理行为的。 7、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 其______所决定的。
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
斯金纳:强化理论
• 人具有学习能力,通过改变其所处的环境,可以保持和加 强积极的行为,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转化为 积极行为。
• 几种行为改造策略:
– 正强化:对正确的行为及时加以肯定或奖励。 – 负强化:通过人们不希望的结果的结束,而使行为得以强化。
– 不强化:对某种行为不采取任何措施,既不奖励也不惩罚。
把成绩追上去
拾起课本 返回课堂
获得好成绩
辅导员谈话
行动条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动机的形成过程
未知内容 的新需求
知道内容
知道途径
外界现实 机会
紧张不安
意愿
意向
动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二、激励理论与方法
激励理论
内容型
着重点
从研究需求入手,着重探 讨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采 取某种行为 从行为控制着手,着重探 讨如何引导和控制人的行 为 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 着重研究行为产生、发展、 改变和结束的过程
– 组织内外各方面的人、群体的人、个体的人
• 人是怎样的人?有什么特征?
– 动物;群居;高度理性,有思想;各有差异性; 动态变化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关于人性的认识
自然人 • 人是动物,具有动 物有本能 • 情欲、学习能力、 求生本能 经济人
• 人是高度理性的,其 行为依据于他们的理 性思考。 • 生性好争且很自私,力 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 大的满足。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根据双因素理论,如何解释案
例中张华的行为?
学分、奖学金是保健因素, 有用或满足兴趣或认可是激励因素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弗洛姆 :期望理论
• 人是理性的人,对于生活与事业的发展,他们有既定的信 仰和基本的预测;一个人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与这种行为能 够带来什么、结果对他来说是否重要有关。 •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常见的学习动机
• 通过学习实现自己某个现实的目标---考上 名牌大学 • 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 通过学习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基础----有助于 今后工作(学分、能力提升、增长智慧) • 通过杰出的学习成绩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 可----奖学金、荣誉、地位、名声 • 通过学习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 满足自我实现需要
动机
行为
个人目标
外在刺激
行动条件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案例分析
考上名牌大学的目标
实用的专业知识
内在需要
对新事物的渴求 追求娱乐放松
高中及大学初期
大二时期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案例分析
外部诱导
高中时期 都在认真学习 ,所以也做合理 的计划安排,有 效利用时间。 进入好大学有 助于日后成功, 价值导向促使其 努力学习。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 是没有不满意。
不表扬不授权 没有满意 (无激励因素) 给予赞赏、发展的机会 满意 (有激励因素)
工作有报酬 没有不满意 (有保健因素)
光干活无报酬 不满意 (无保健因素)
• •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 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根据公平理论,如何解释案例 中张华的行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公平理论在案例分析中的运用
公平导致行为保持 • 投入产出比:高中刻 苦学习,最终如愿考 取名牌大学 • 行为保持:大一保留 高中时的学习习惯 • 投入产出比:每天 “三点一线”,勤奋 学习,换来丰硕成果 不公平导致行为改变 • 社会比较:寝室同学 每天上上网、打打游 戏,有空参加一些课 外活动,十分轻松自 由,照样能毕业,我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 • 行为改变:学业渐渐 松驰,最后同样玩游 戏、抄作业和逃课
8、以下理论中,属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的是( )--可多选
A、公平理论 B、需求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9、认为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 的积极性的是( ) A、需求层次理论 B、ERG理论 C、成就激励论 D、双因素理论 10、最基本的激励方法是:工作激励、成 果奖励和 _______。
社会人 • 人是社会人,其行为 受到社会群体规范的 制约。 • 每个个体都受法律规 章和伦理道德的制约
复杂人 •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 • 每一个人由于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教育,因 此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对人性认识的小结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以“人的什么”为“本”?
•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 • 每个人的心理感受 • 每个人的价值观点
•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 结论:人的各个方面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以人为本”不是…
• 以人为本≠以人情为本
• 以人为本≠以个人为本
• 以人为本≠松散的管理 • 以人为本≠无条件满足要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第一级结果 努 力 业 绩 第二级结果 报 酬
期望 员工相信通 过努力能完 成任务 这件事我能做吗?
手段 员工相信好 的业绩会给 他带来报酬 做得好能得到什么?
效价 员工相信这 报酬是他所 需要的 我重视这个报酬吗?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根据期望理论,如何解释案例 中张华的行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案例分析:期望理论的运用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动机理论
• 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其 动机所决定的
• 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干劲是 大还是小,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 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
• 动机是鼓励和引导一个人为实现某一目 标而行动的内在力量。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行为产生的原因
内在需求 个人能力 结果感知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大学时期 专业课枯燥, 缺乏实用性,产 生排斥心理。 周围伙伴的观 点打击其学习的 积极性。 同学的诱惑使 其沉湎于游戏。
案例分析:变化原因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当张华认为自己不能从课 本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时 个人需要便发生了偏移。 • 当发现自己的努力换不回 想要的结果时,张华由课 本转向了网络游戏。 • 在网络游戏中不断提升级 别,对张华来说是一种满 足,即他从此处得到了成 就感。
• 期望理论: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 高中时:学习效价为1,期望值为1,动力为1
• 大一时:学习效价较高、期望值较高,动力较高
• 大二时:某些课没兴趣或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所以V较低, 有些课程为 0,所以M较低或= 0
• 玩游戏:一方面满足了他的成就需要,一方面不断升级使 他越发得心应手,所以V =1,E=1,所以M=1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要“以人为本”的原因
•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为此需 要了解人的需求构成、变化及其满足方式
• 管理是一种手段,管理的行为主体和对象 都涉及到人。且人是唯一能动的因素。 • 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人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根据人的 特性设计相应的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调 动人的积极性,并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行为、动机与激励的关系
二、激励理论与方法
三、激励机制与原则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