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奶牛常见产科疾病及其防治
![奶牛常见产科疾病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9b16caf2e3f5727a4e9626f.png)
奶牛常见产科疾病及其防治作者:王忠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8期王忠(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166200)1 阴道脱出奶牛阴道脱出是指阴道壁松弛而发生套叠并突出于阴户之外的病症。
按照脱出的程度,在临床上可分为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两种。
该病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但也有产后发生的,老龄奶牛居多。
病情较轻时,可令病牛较长时间的站立,增加其运动量,减少病牛的卧地时间。
并让病牛休息时处于前低后高的体位,将尾巴用绷带系于牛体一侧防止尾根扫到脱出部位引起感染。
病情较重时,应立即采取手术整复、固定方法。
整复的方法是:首先用具有收敛、脱水的消毒药水,如2%明矾、1%食盐水、0.1%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清洗脱出部位以及阴门周围,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如果有较大的伤口则需要缝合。
如果充血肿胀严重者可采用冷敷的方法消肿,水肿严重则可用热敷法,或直接采用穿刺引流,将水肿液排出,还可用硫酸盐脱水、消肿。
然后给脱出的阴道涂抹碘甘油、抗生素油剂、磺胺乳剂等,用灭菌纱布将脱出部位包裹好,趁病牛不努责的时候向阴道里推送,当全部送入阴门后,将纱布取出,将手背涂抹灭菌润滑剂,手握拳将阴道顶回原位,并保持姿势在阴道内停留半刻后将手抽出。
最后向阴道内注射消炎药,防治继发感染。
整复以后随即开始固定,以防止再次脱出。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阴门缝合法,其中以双重袋口缝合较为牢固,强烈的努责也不容易将阴门撕裂。
方法是用双股粗线围绕阴门双重缝合口袋,最后在阴门下联合处打结。
缝合时应注意针眼的消毒。
日常中改善日粮配方,少喂容积大的粗饲料,多喂易消化的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适度增强病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同时对一些增高腹腔压力的疾病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2 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指母牛分娩产出胎儿后如果经过12小时或以上还未完全将胎衣排出者,称为胎衣不下,该病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发生于舍饲条件下的奶牛。
导致母牛胎衣不下,除由于其胎盘的特殊构造而较其他家畜多发之外,主要还有两个方面原因:子宫收缩无力是最常见的原因。
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62ee042804d2b160b4ec021.png)
干. 挤 奶 次 数 控 制 在 以 3至 4次 , 天。 2 . 1 . 4产 前 2周 。 饲 喂 奶 牛 低 钙 高
磷 词料 , 激 活 甲状 旁 腺 机 能 , 促 进 奶 牛 对 钙 的 吸收 能 力 . 分娩后 . 奶 牛 日粮 中 钙 含 量 需 求 有 所 提 高 ,为 促 进 胃肠 吸
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 精品
![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324707c281e53a5802ff7b.png)
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沙里金王义仁邬纯鸿王世鹏刘峰源(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奶牛围产期为产前21天至产后21天。
由于分娩、泌乳等多种因素应激,导致这个时期奶牛的免疫降低,发病率升高。
这一时期的常见病为乳房水肿、乳头末端损伤、难产、产道裂伤及产后感染、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子宫炎、乳房炎、蹄叶炎、肥胖牛综合症、第四胃变位等,同时,流产及死胎、阴道脱、子宫脱、产前产后截瘫、酮病、乳房坏疽等不常见的疾病。
以上疾病轻者会影响母牛的健康,导致产奶量降低、繁殖延迟,重者可危及生命。
而且这些疾病不仅消耗大量药品,兽医的时间,而且治愈率低,甚至导致淘汰和死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奶牛围产期的疾病,预防重于治疗。
下面对奶牛围产期多发疾病的预防进行介绍。
1乳房水肿乳房水肿多发生在分娩前后。
肥胖、乳房下垂或产量较高的奶牛发病率较高。
该病病因主要是怀孕奶牛干奶期钾离子、钠离子总摄取量过高、低蛋白血症等。
同时,有观点认为,干奶期和泌乳早期饲喂超量的谷物,可以促使发生本病。
临近分娩的母牛乳房轻度水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产后10天左右即可消失。
病理性水肿可能会持续数月,严重的乳房水肿会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
乳房水肿可能会导致机器挤奶后,乳头乳池仍存留大量的奶,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
同时,乳房过度膨胀会导致奶牛起卧、行走困难。
预防:干奶后期禁喂食盐。
同时,控制奶牛干奶期营养状况,调整粗料和精料比例,使母牛在产前达到3.5分膘情,防止奶牛过瘦或过肥。
2乳头末端损伤乳头末端损伤最易发生在乳房下垂的牛身上,可能是牛自己同侧后肢的趾或悬蹄造成,或是由于临近牛踢踩乳头造成的,也有舔咬自己乳头造成的。
挤奶机压力增加和过度挤奶也会导致发病。
挤奶员护理不当可加重病情。
由于气候干燥,北方冬季该病发病率较高。
患病牛乳头软组织肿胀,有痛感,严重时乳头弥漫性肿胀、出血。
母牛反感或拒绝挤奶,导致挤奶不完全,极易诱发乳房炎。
预防:为奶牛提供宽敞的休息环境,避免过于拥挤。
奶牛五种产科病的防治措施.doc
![奶牛五种产科病的防治措施.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ff610679563c1ec5da7154.png)
奶牛五种产科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12期1子宫内膜炎。
这是引起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分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
母牛生产(包括流产、难产处理)或配种后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
布氏杆菌病、滴虫病、不合理的操作与药物刺激均会成为诱因。
防治:冲洗子宫是治疗慢性与急性炎症的有效方法。
药物可选生理食盐水、高锰酸钾、呋喃西林、雷凡奴尔、洗必泰等溶液,然后配合注入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等。
2胎衣不下。
奶牛分娩后超过24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称胎衣不下。
常因营养缺乏、精饲料饲喂过多、奶牛运动不足、老龄、上一胎次挤奶过量导致体况极差、母牛曾患子宫内膜炎等多种因素引起。
防治:经直肠检查确诊后,多采取手术剥离法进行治疗。
手术剥离后进行多次子宫冲洗,同时向子宫内投放抗生索类药物。
如土霉素、四环素等。
严重时为防止出现全身症状,也用抗生素控制。
在不能手术剥离时,可向子宫内灌入高渗盐水,促其自行分离、脱落。
3早产与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孕育关系被破坏,使妊娠中断。
妊娠不足210天就中断的叫流产。
妊娠210N269天发生中断的称早产。
其原因有很多,一般性流产多由母子间营养中断、日粮营养不平衡、生殖激素分泌紊乱、机械性、中毒性等原因引起。
防治:应从改善饲养管理、及早发现病牛并给予彻底治疗、减少操作污染等方面着手预防。
如事先发现有流产征兆时可用药物保胎,如用黄体酮、水合氯醛以及灌服中草药。
如已发生流产,应设法助产,并要防止发生子宫炎症。
4阴道脱出。
指阴道壁松弛,阴道后移,使前庭突出于阴门或阴道全部翻出。
主要因饲料中粗纤维不足、消化器官和肝脏机能失调,导致肌肉松弛。
牛床坡度过大、胎儿过大、助产不利也可造成生殖器官组织松弛,在牛卧下时部分阴道突出于阴门外,随着妊娠月龄的增加而外露增大,多由于阴道黏膜炎症导致组织坏死,继发全身感染与长期不孕。
防治:妊娠后期将奶牛置于前低后高的床位上使其后躯抬高,减少后躯压力可予以缓解。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f606e3f8c75fbfc77db2fd.png)
析[ J ] . 畜 牧 兽 医科 技 信 息 , 2 0 0 3 , 1 9 ( 5 ) : 5 0 — 5 1 . [ 2 ] 尚 德秋 . 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 [ J ] . 中 国 地 方 病
防治杂志, 2 0 0 1 , 1 6 ( 1 ) : 2 9 — 3 4 .
5 . 4 防 护 意 识 差 牛 、 羊发生流 产后 , 饲 养 户 通 常 不 进 行任何 防护 , 对 流产胎 儿也 不采取 焚烧 、 深 埋 等 无 害化处理措 施 , 对 污染场 所也 不进行 消毒 , 导 致 饲 养 者 发 病 屡 见 不 鲜 ;畜 牧 兽 医人 员 缺 乏 布 病 防治 知 识 . 在奶 牛饲养 、 挤 乳 和 动 物 屠 宰 过 程 中没 有 进 行 有 效 的 个 人 防 护也 是 感 染 发 病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_ 6 l 。
错误等引起 。生殖道感 染 , 如发 生布鲁 菌病 、 子宫 内膜
炎、 胎 膜炎 , 使 胎 儿 胎 盘 和 母 体 粘 连 也 易 引 起 胎 衣 不 下 。牛 的胎 盘 组 织 属 子 叶 型 胎 盘 , 胎 儿 胎 盘 和 母 体 胎 盘结合紧密 . 也 是 易 发生 胎 衣 不 下 的原 因之 一 。 1 . 2 症状 胎 衣 不 下 分 为 全 部 不 下 或 部 分 不 下 2种 。 胎 衣 全 部 不 下 者 。大 部 分 胎 儿 胎 盘 仍 与母 体 相 连 , 仅
畜牧与饲料科学
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a n d F e e d S c i e n c e
2 0 1 3 , 3 4 ( 6 ) : 蔓 二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
百 合 地 开 力 地 . 阿 克 依 开提
试论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试论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568957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疾病防控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试论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吕薇薇(绥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绥滨156200)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5-0072-01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是比较关键的饲养环节,一旦奶牛出现相应的围产期疾病,很容易给生产能力和产奶量产生影响,甚至会使奶牛生产和产奶作用丧失,进而使养殖单位面临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奶牛产后瘫痪、奶牛子宫脱落3种围产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1奶牛子宫内膜炎1.1病因分析造成奶牛患该病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室的卫生条件不过关,在奶牛生产前和生产时受到细菌感染,例如奶牛的产道口没有进行消毒处理;助产人员的手臂和医疗器械消毒不全面,恶露没有完全下来;在生产过程中产道受到损伤也会引起子宫内膜炎。
能够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这些都是容易诱发奶牛子宫内膜的主要病菌菌种。
子宫内积水严重、饲养环境气温过低、圈舍没有及时进行消毒、饲料中的养分含量不全面,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添加量不足或者添加比例不合适,导致奶牛的个体营养不良,这样也会提高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几率。
此外,胎衣不下、难产、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疾病都容易导致牛患上子宫内膜炎。
1.2临床症状奶牛在患病后,虽然可以正常进行交配,但是会出现无法怀孕的情况。
随着病情的加重,奶牛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加快、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病症。
患病牛经常会紧收腹部并拱起背部,在阴道内经常会流出一些粘稠分泌物,颜色大多呈黄色或者棕黄色并有明显的腥臭味,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病牛还会在阴道分泌物中出现一些絮状物质。
1.3诊断及治疗措施该病可以通过检查阴道分泌物进行临床诊断,也可以采取阴道检查或者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
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16619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b.png)
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一、前言奶牛围产期是牛群健康的关键时期,牛只在产前、产中、产后易出现多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奶牛围产期疾病不断增加,影响到饲养效益和奶牛的生产性能。
因此,做好奶牛围产期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工作,对于保障牛群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
二、围产期常见疾病1. 脱垂脱垂是一种常见的产前和产后疾病,主要包括阴唇脱垂、直肠脱垂和子宫脱垂等。
可导致牛群生产能力下降、繁殖能力减退,并可引发其他疾病。
临床症状:阴唇脱垂时,牛的阴唇内襞和粘膜向外脱垂,产后2-3天内进行手术固定;直肠脱垂时,牛会出现肛门堵塞、柔软无力等表现,进行手术复位并保持休息;子宫脱垂时,常伴有产后低热、流黄褐色液体、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治措施:对于脱垂病例,应在收容牛舍加强巡视,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感染。
在手术操作时,应使用无菌手套,手术后应注射抗生素,并加强饮食、营养,保持安静休息,避免运动。
2. 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指的是在分娩后24小时内,体温超过39.5℃的现象,由于奶牛在分娩过程中身体承受很大压力,身体抵抗力下降,难免导致感染,引起体温升高。
临床症状:产后发热的奶牛常伴有食欲不振、乳量减少、精神呆滞等症状。
防治措施:产后应检查奶牛体温,如发现体温异常,应进行体外检查,并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同时注意其饮食、营养、睡眠、运动等方面的调节,避免过度劳累。
3. 产后腹泻产后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围产期疾病,由于产奶增多,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增多,使得奶牛肠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而引起肠胃不适。
临床症状:产后腹泻的奶牛主要表现为恶心、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
防治措施:从饮食上着手,选用易消化的高能量饲料和优质饲料,同时加强饮水管理,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可使用中药调理,如蒙汉草、首乌、黄精、人参等,对于存在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奶牛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防治
![奶牛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05c30a2c77da26925c5b0bc.png)
况一般采用补肾气 、固冲任 、调气 血 、安胎的治疗原则 。方 剂为党 参 5 0 g 、白术 2 0 g 、当归 2 o g 、续断 2 0 g 、黄芪 3 o g 研 磨 。开水冲调后湿灌 [ 1 】 。在预 防方 面 ,在产前 2 0 d左右就需 要将所有待产母 牛赶入产房 中进行集 中饲养 与管理 ,并使 牛
关键词 :产科疾病 ;病 因;治疗;奶牛
2 4 h不脱人制 ,而在产犊 高峰期 中还 需要有专 门 的兽 医人员 奶 牛分娩过 程中 。其生理状态会经历 多种变化 ,在这期 间的奶牛机 体也 比较 容易受到各种外 界 因素的影 响 ,因此 ,
在对奶 牛场 产褥 奶牛进行疾病预防过程 中 ,一旦某个环节 出
1 流产 奶 牛流产 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胎儿在母 牛体内时 ,母牛 正 常生理系统遭到侵袭 ,从而导致母 牛机体发 生改变 ,正常妊 娠系统受到侵害 ,从 而导致母牛妊娠 中断 、胎儿流产 。流产 母 牛的治疗 ,一 般采用皮下注射黄体酮进行 治疗 ,注射剂量
子宫 内膜炎是奶 牛产褥期的常见疾病 之一 ,严重 者可导 致母 牛不 孕 ,主要病 因包 括 配种不 规范 、养 殖 环境 不卫 生
中 国 畜牧 兽 医 文摘 , 2 0 1 6 , 3 2 ( 5 ) : 1 7 6 —1 7 7 .
难 产是指母 牛在正常产褥 时间 内未 生产 ,而 由于各种 原 因导致分娩时间延长 ,胎儿排 除困难 等。主要表现为母牛 在
进入分娩后宫颈未完全扩张 ,而胎 儿也未完全进入产道 ,但
此时胎 膜以破 ,母 牛表现出 明显 的躁动 ,主要是 由于腹 痛 、
等 。而此类母 牛的主要 表现包括阴道 内有 脓性分泌物 ,呈灰 褐 色 。母 牛 同时有体 温 升高 、食 欲下 降 、产奶 量下 降等 表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621809227284b73f24250fd.png)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病症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假设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
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病症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明显的不安,阵发性腹痛、出汗、卧地不起、打滚、食欲减退、磨牙;还有的倒生,胎儿又大,臀部先进产道;有的是双胎同时进入产道等病症。
2.2 治疗西医对阵缩和努责无力的母牛在产道润滑时,可直接用手拉出,也可配合使用催产剂;对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双胎儿难产的母牛在无法拉出的情况下,要及时进剖腹产;对胎位不正引起的难产,必需先矫正后设法拉出,无法矫正的施行截胎术。
浅析奶牛围产期疾病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奶牛围产期疾病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70abb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5.png)
浅析奶牛围产期疾病因及防治措施奶牛在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1子宫内膜炎1.1病因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雷氏变形杆菌及毛滴虫等。
奶牛围产期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分娩或助产过程中消毒不严、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病原体感染。
当奶牛营养不良,饲料中缺乏VE、VA和微量元素硒、碘,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产后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会增高。
此外,胎衣不下、子宫脱出、难产、产后瘫痪等疾病,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
1.2预防注意对妊娠奶牛的饲养管理,营养应全面、平衡,运动量要充足。
临产及产后,及时对牛舍、牛床、阴门进行消毒;助产时注意操作人员手臂及器械的消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发生机械性损伤。
对患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产科疾病的奶牛及时处理,防止继发子宫内膜炎。
药物预防,产后投服益母宫康净250~500g,1~2次/d,连用3~5次。
1.3治疗临床上常用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抗菌消炎、激素、防腐类药物。
0.1%~0.3%高锰酸钾200~300mL,加温到40℃左右冲洗子宫,同时用手通过直肠按摸子宫,使子宫冲洗干净,冲洗后取青霉素160万u和链霉素100万u溶于无菌水100mL,1次注入子宫,或投入土霉素2g。
对病程较长、子宫壁肥厚、含有脓性分泌物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配合肌注乙烯雌酚20mg,促使子宫收缩。
患牛出现全身症状时,及时补液、强心、利尿,同时应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2胎衣不下2.1病因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
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750b9c2fd0a79563d1e7209.png)
90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赵福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063300)目前我国许多奶牛场由于奶牛繁殖疾病造成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正确分类、诊断和防治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主要繁殖疾病包括: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胎衣不下。
1卵巢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奶牛常见的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其中前者的发病率为后者的2倍还多。
1.1卵泡囊肿1.1.1分类:卵泡囊肿是卵泡发育成熟后不排卵而长期存在,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有些患牛表现为持续发情,称为“慕雄狂”[1]。
1.1.2诊断:直肠触诊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卵泡,若卵泡液体感强烈,直径在2.5cm以上,可持续10d以上,患牛发情无规律,表现为持续性发情,即可临床确诊为卵泡囊肿。
1.1.3治疗:激素疗法是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有效。
①GnRH,1次肌肉注射1000IU。
②LRH-A3,1次肌肉注射50~ 100μg,连用1~4d,配合肌肉注射100mg黄体酮。
③孕酮,1次肌肉注射50~100mg,连续14d,总量为750~1000mg。
④PGF2α,1次肌肉注射5~10mg。
⑤HCG+地塞米松,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10mg,隔日1次,连用2~3次(应用其他激素无效的家畜可以试用)。
1.2黄体囊肿在奶牛排卵后或卵泡不排卵,在LH的作用下,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生,形成直径大于3cm的黄体,并分泌孕酮[1]。
1.2.1诊断:黄体囊肿一般存在于单侧卵巢,直径5.3cm以上;囊肿黄体壁厚,内有大量液体。
囊肿黄体存在超过20d,母牛一般不表现发情,体内雌激素浓度低,孕酮浓度高。
1.2.2治疗: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
①PGF2α及其类似物,1次肌肉注射5~10mg。
必要时7~10d后再注射1次。
②催产素,1次肌肉注射100U,每日2次,总量不超过400U。
2生殖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奶牛常见的生殖道疾病主要是子宫炎,发病率在20%~40%之间。
奶牛主要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奶牛主要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0184184693daef5ff73d93.png)
奶牛主要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4期李海燕一、布氏杆菌病。
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多经流产时的排出物以及乳汁、交配而传播。
多呈地方性流行。
1. 症状。
母牛除流产外,常不显现其它症状。
流产多发生在孕期的5-7个月时,产出死胎或软弱胎儿。
胎衣滞留不下,阴门流出红褐色恶臭液体,引起子宫炎及卵巢囊肿而致长期不孕。
患病公牛常发生睾丸肿大,触之微痛、热,有的鞘膜腔积液,压之有波动。
2.防治。
定期检疫和预防注射。
每年可用凝集反应检疫2次,及时隔离阳性病牛,并及时治疗。
对疫区内牛可用布氏杆菌弱毒菌苗进行气雾或饮水免疫,也可用于定期预防注射。
对被污染的栏舍、用具等用10%石灰乳或3%来苏儿消毒。
粪尿用生物发酵处理。
病死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焚烧或深埋。
护理、治疗病畜及接产人员等必须加强防护,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二、奶牛真胃移位1.症状。
病牛常出现间断性厌食,有的拒食精料,尚能采食少量青贮料和干草。
体重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呼吸和脉搏多接近正常,但泌乳性能下降,排粪少而硬,表面附有黏液,有的病牛腹泻,粪便稀软呈糊状。
因瘤胃被挤于内侧,故在左腹壁出现扁平状隆起。
瘤胃蠕动减弱,蠕动次数减少乃至消失。
病牛呈渐进性衰竭,喜卧而不愿走动,常取卧地姿势。
自左侧髓关节至肘后连线下方,偶可听到皱胃内发出的玎玲音和滴水音。
以叩诊与听诊结合的方法,可在其左侧倒数第二和第三肋间听到金属性回响音(钢管音)。
2.防治。
切实保证供足奶牛日粮总干物质量,粗饲料的比重不低于40%,并保证粗饲料的“粗糙度”,防止粉碎过细,更不宜制成颗粒;干奶后期,控制奶牛钙的进食量,不得超过干物质的0.4%~0.5%,或每天摄入量为53克,或给奶牛饲喂阴离子盐200克,以减少低血钙和乳热症的发生;从干奶期到分娩,精料的增加和日粮变换不宜过快,一般要有7天~10天的过渡期;夏天,要做好奶牛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经常观察牛体健康和采食、反刍状况,测量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察看排粪、排尿,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治疗;保证奶牛有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防止牛群过于拥挤。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3c54db716fc700aba68fcb0.png)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
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
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
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
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
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
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
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
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
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
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
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
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
2、酮血症该病又称酮病。
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
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
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
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
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
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
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
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83b54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5.png)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奶牛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家畜,但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繁殖数多,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因此,了解奶牛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一、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肿胀、硬化、温度升高、产奶量下降等。
防控措施包括:1.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牛棚清洁卫生。
2. 注重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的药物使用,及时发现和排除病牛,以避免疾病传播。
3. 确保喂饲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营养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奶牛感染乳房炎。
二、肠胃疾病1. 加强管理,保持牛舍、饮水设施和饲料干燥卫生,防止食物变质、过冷或过热。
2. 合理喂养,注意饲料配比和饲喂方法,因为喂食方式不当或营养缺乏容易导致肠胃疾病。
3. 接种适当的疫苗或药物,预防肠胃疾病。
同时,及时治疗患病的奶牛,以避免牛群的感染扩散。
三、脚病1. 经常清理牛棚内的积水和污物,保持牛舍干燥卫生。
2. 建立定期检查和处理脚疾病的制度,及时检查奶牛的脚部情况,彻底摆脱任何不良情况。
3. 采取正确的措施和药物治疗脚部疾病,以及利用改善饲喂和环境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康复。
四、产后疾病产后出血、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在奶牛中比较常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产后出血、发热、厌食等。
防控措施包括:1. 维护产后牛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奶牛遭受紧张和惊吓。
2. 加强产后牛的管理,及时检查其外观和乳房的阳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治疗。
3. 在产前和产后提供适当的营养和保健措施,保证产后奶牛健康、稳定生产。
总之,针对奶牛常见的疾病,采取科学的管理、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保障奶牛健康、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日常生产中,养殖户应该密切观察奶牛的生理和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确保奶牛健康、稳定生产,为生产效益做出贡献。
常见奶牛产科及产科疾病的防治
![常见奶牛产科及产科疾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0e20c1a59eef8c75fbfb382.png)
常见奶牛产科及产科疾病的防治摘要本文对奶牛常见的一些常见的产科疾病及产后常发疾病进行初探。
通过对奶牛经常发生的一些产科疾病及产后疾病的发生进行分析,寻找这些疾病之间发生原因的关系,以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防治方面的见解,对预防奶牛产科、产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产科疾病对奶牛产业的危害,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兽医产科;胎衣不下;产后瘫痪;产科疾病防治1、胎衣不下奶牛产后12小时仍未排出胎衣者叫胎衣不下,主要是缺乏营养和妊娠后期运动不足引起。
饲料中缺钙、硒、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胎儿过大,难产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都可造成胎衣不下。
在奶牛临产前一个月加喂鱼肝油粉可预防该病,也可在产后喂中药益母生化散。
药方如下:取当归120克、川芍45克、桃仁45克、炮姜10克、甘草10克、益母草100克,磨碎灌服。
如有兽医也可实施人工剥离,剥离时注意手臂消毒,注意保护子宫。
剥离后应在子宫内投土霉素或青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2、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站立不稳或无法站立称为产后瘫痪。
一种观点认为该病是由于产后血钙急剧降低引起的,还有人认为是奶牛生产过程中大脑皮层用力过大,氧气消耗过多,引起大脑皮层缺氧造成的。
在治疗上主要采取补钙和乳房送风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在奶牛妊娠后期喂低钙饲料,产后马上改喂高钙饲料;奶牛产后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针剂500毫升,并补充糖分;严重者同时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送风。
3、产后感染奶牛在生产时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造成产后发烧、厌食及体弱等可认为是产后感染。
在治疗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3.1磺胺嗜陡钠60克、维生素C 10克、维生素B 150毫升、地塞米松30毫升、樟脑磺酸钠50毫升,分别溶于10%葡萄糖水中,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第二次以后磺胺嚓陡钠减半。
3.2青霉素32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00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 10克、维生素B 150毫升、地塞米松30毫升、樟脑磺酸钠50毫升、葡萄糖酸钙针剂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b713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b.png)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奶牛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家畜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奶牛常常会患上各种疾病。
疾病给奶牛的健康和乳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奶牛的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奶牛疾病,以及如何进行临床观察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 乳房炎(Mastitis)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汁发热、肿胀、发红和乳房疼痛等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以通过观察乳房的外观变化和乳汁的性状来判断是否患上了乳房炎。
防控措施包括定期对奶牛进行乳房健康检查,保持奶牛场的卫生和清洁,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奶牛。
2. 创伤性播散性脑脊髓炎(TSE)创伤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行走困难、颈部弯曲等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以通过观察奶牛行为和肌肉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患上了TSE。
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奶牛的神经系统状况,注意保持奶牛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禁止使用可能传播疾病的饲料。
3. 反刍综合征(Ruminal acidosis)反刍综合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引起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以通过观察奶牛的食欲和粪便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患有反刍综合征。
防控措施包括合理饲养管理,给奶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并避免过度饲喂容易引起反刍综合征的饲料。
4. 高温应激(Heat stress)高温应激是奶牛在高温环境下所表现的一种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以通过观察奶牛的体温和呼吸频率来判断是否处于高温应激状态。
防控措施包括给奶牛提供舒适的住所,提供饮水和遮荫设施,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和防暑措施,以减轻奶牛的高温应激。
对于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从而保证奶牛的健康和乳量产出。
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也是预防和控制奶牛疾病的重要措施。
奶牛三大常见病的防治
![奶牛三大常见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ec31f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2.png)
奶牛三大常见病的防治奶牛乳房炎、子宫炎和蹄叶炎是影响奶业生产的三大常见病,一旦感染,难以短期内治愈,给奶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现将这三种常见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奶牛乳房炎1.1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具体使用的方法为:肩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5毫升,第1次在牛干奶时注射1针,30天后注射第2针,并于产后72小时内再注射第3针。
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1.2乳头药浴停乳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泌乳牛每次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4%次氯酸钠,0.30%~0,50%洗必泰,0.20%过氧乙酸和0.50%-1%碘附等。
1.3治疗在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同时结合中药疗法,效果明显。
可内服云苔子,按牛体形给250~300克的剂量内服,隔日1剂,3剂为1疗程。
也可内服几丁聚糖,日喂15克,每日2次,拌入精料中,待吃完后再加粗料,饲喂6~8天。
2牛子宫炎2.1预防胎衣不下是产后牛子宫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干奶牛的饲养以日喂精料3~4千克。
青贮料15千克,自由采食青干草为宣,以防止母牛过肥;产前2~5天和产后立即注射20%葡萄糖酸钙,2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天1次。
连注2~3天,产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0单位,加快胎衣脱落,预防子宫炎。
2.2治疗常规治疗方案是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现阶段主要用宫康宁混悬剂治疗效果明显。
使用前剪掉封口,用输精器具直接于宫体内给药。
治疗后急性子宫炎和产道感染时,2天注药1次,每次20毫升:治疗慢性子宫炎所致不孕症时,每5~7天注药1次,每次20毫升。
3牛蹄叶炎3.1预防定期修剪和清洗牛蹄,用10%硫酸铜溶液倒入带喷嘴的喷雾器内,直接喷入蹄叉内隔日1次。
3.2治疗固定患牛于六柱栏内,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患蹄清洗干净,整修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形,让其流出鲜血,以高锰酸钾填塞创口止血。
随后用3%~5%的高锰酸钾清洗擦干,将血竭研末倒入清创后的创腔内,再用烧红的斧形烙铁烙之,使血竭熔化与角质结合,若创腔深,最好分层烙熔,以绷带包扎固定,隔5~7天检查1次,如绷带未落无需处理,否则再补1次,一般1~3次可愈。
几种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几种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0c779a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48.png)
几种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司利霞;吴静;侯洪伟
【期刊名称】《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4(024)004
【摘要】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引起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总页数】2页(P273-274)
【作者】司利霞;吴静;侯洪伟
【作者单位】河南花花牛集团公司,河南,郑州,450008;河南花花牛集团公司,河南,郑州,450008;河南花花牛集团公司,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J], 徐春玉;雷国毅
2.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 [J], 百合地开力地;阿克依开提
3.奶牛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防治 [J], 杨永辉
4.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治疗措施探讨 [J], 范万福
5.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治疗措施探讨 [J], 张学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生产中八种常见病的防治
![奶牛生产中八种常见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ce0bb4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0.png)
. A3ll犊牛Ri大g肠ht杆s菌Reserved.
3.1.1 病 因 渊 1冤 主要是被动转移免疫球蛋白失 败和接触败血型大肠杆菌所致遥渊 2冤 环境条件差袁产 房不洁袁饲养密度大袁断脐不消毒袁易接触到败血大 肠杆菌遥渊 3冤 干奶期短袁分娩前漏奶袁未吃到初乳袁初 乳质量差等都影响犊牛获得免疫球蛋白的量遥 血清 中 IgG 的含量袁1000~1600mg/dL袁是安全的袁若低于 500mg/dL袁极易发病遥 3.1.2 症 状 本病常见于 1~14 日龄犊牛袁经脐尧 肠道尧鼻尧口咽部粘膜等部位进入体内袁24h 内可出 现临床症状遥 表现为院沉郁尧无力尧心率加快尧脱水尧 发热尧粘膜充血,时间长者出现腹泻遥 在 14 日龄以上 发病者袁常为亚急性型袁可出现脐脓尧腹泻尧关节肿尧 神经症状遥 慢性的袁腹泻袁多发性关节炎遥 实验室诊 断院低血糖尧酸中毒袁白细胞核左移袁血细菌培养 渊 +冤 袁血清免疫球蛋白↓ 遥 关节穿刺液要 要要脓毒性关 节炎遥 3.1.3 治 疗 急性型院注射盐水尧糖尧小苏打尧地 塞米松尧卡那霉素尧环丙沙星尧庆大霉素尧蒽诺沙星尧 镇静等袁病情稳定后袁输母牛全血袁40mL/kg.bw遥 丁胺 卡那霉素优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遥 安乃近解热解 痉遥 亚急性病例院输全血及上述治疗遥
渊 小于 50mL冤 或子宫壁变薄袁表现不发情或屡配不 孕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症状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若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
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症状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
明显的不安,阵发性腹痛、出汗、卧地不起、打滚、食欲减退、磨牙;还有的倒生,胎儿又大,臀部先进产道;有的是双胎同时进入产道等症状。
2.2 治疗西医对阵缩和努责无力的母牛在产道润滑时,可直接用手拉出,也可配合使用催产剂;对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双胎儿难产的母牛在无法拉出的情况下,要及时进剖腹产;对胎位不正引起的难产,必需先矫正后设法拉出,无法矫正的施行截胎术。
中医服用催产剂草药,然后助产。
常用丹参50g、穿山甲50g、滑石100g、桃仁50g、大戟25g、皂角20g、加水适当煎之,用米汤调温灌。
2.3 预防配种不宜过早,合理饲养,供给充足的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青绿饲料,但不能使母牛过肥,妊娠末期,适当减少高蛋白质饲料以免胎儿过大,严格干奶时间,及时停奶,适当运动,预产期时,避免惊吓;分娩时环境要安静,护理和接产人员不要过多。
3 胎衣不下是母牛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生理时限内未排出。
主要是由于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科学以及分娩时外界的不良因素刺激,母牛正常的内分泌活动,分娩节律和子宫节律收缩被扰乱造成的。
3.1 症状母牛胎衣全部不下常常表现拱背和努责,易发生子宫脱出,从阴道排除污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胎衣碎片,易发生腐败,引起中毒现象,母牛呈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瘤胃迟缓,产奶量下降。
3.2 治疗西医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夜、25%葡萄糖注射液各50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两次,连用两日;催产素100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25~150mg,一次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两次。
中医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促进子宫收缩。
方有党参60g、黄芪45g 、当归24g、桃仁30g、红花24g、炮姜18g、干草15g、黄酒150ml为引;体温高者加黄芩、连翘、二花等。
研细末,冲灌,每日一次连用两次。
3.3 预防加强干奶牛的饲养,为促使机体健康,全身张力增强,日粮供应要平衡,不仅要注意精粗饲料喂量与比例,并要保证矿物质、维生素的供应;加强临产牛的护理,对老龄、高产和体弱母牛,临产前补糖、钙,有促进胎衣脱落的效果;分娩后让母牛舔子牛身上的羊水,并尽早挤奶,避免跟母牛饮冷水;当有流产发生时,尽早查明原因,处理消毒。
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产科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病因多为配种不洁,助产不卫生,使微生物侵入或手入子宫带进污物;产后恶露不尽及胎衣残留等致使引起子宫内膜炎。
4.1 症状奶牛阴道内频频排出少量分泌物或黏浓液分泌物,随病程而异, 初程灰褐色,后为灰白色,由稀变稠,并有腐臭味,体温生高,食欲及奶量下降。
有的患牛有拱背、举尾、努责、尿频等症状。
4.2 治疗西医土霉素2g,容于300毫升蒸馏水中,一次注入子宫,隔日一次,直至分泌物清亮为止;对病情较长,分泌物具脓性者可用卢格氏液:碘2g、碘化钾50g,加蒸馏水40~50毫升,溶解,再加蒸馏水至500毫升,配成0.5%溶液,一次注入子宫500毫升;对伴有体温生高、体质衰弱的,可采用补糖、补碱、补钙和使用抗生素、黄胺类药物全身疗法。
西医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排脓,净宫促孕、理气血。
方用益母散:当归40g、香附40g、青皮40g、川芎30g、红花30g、枳壳40g、益母草50g、云苓40g、大黄40g、丹参40g、陈皮40g、甘草10g,共为细末,温开水冲服,隔日一剂,连服3~5剂。
如气虚体弱者,加党参40g、黄芪40g、白术40g、山药40g;如体温生高者,加金银花40g、蒲公英40g、连翘40g;如肾虚发情不旺者,淫羊藿40g、阳起石40g、故纸40g、杜仲40g。
4.3 预防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产房要清扫消毒,对将分娩的母牛要进行阴部周围消毒;配种、助产、剥离胎衣、难产手术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消毒卫生原则。
产后子宫冲洗与治疗要及时。
对流产母牛的子宫及时做好预防性投药。
5 子宫内翻及脱出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阴道内或全部翻出阴门外,在奶牛中多有发生。
病因多是产前营养不良,气血亏损,产时经过时间长,遂使子宫脱出,而失其收缩之力;胎儿过大,产时强烈努责,或助产时外力牵引,引起子宫脱出;胎衣不下时,剥取不当引起的。
5.1 症状产后母牛经常努责、不安、尾根举起,食欲、反刍明显减少,子宫内翻后,如不及时治理,易发展为子宫脱出,往往伴有疝痛状。
脱出时间稍久,子宫黏膜淤血、水肿,呈黑红色、干裂、有血水渗出等症状。
5.2 治疗西医及时整复手术,且越快越好,向子宫内注入抗生素类药物或其他防腐抑菌药物,注射促进子宫收缩药物或将阴门稀疏缝合,以防再度脱出。
中医用益母草120g,炙黄芪120 g、生麻60g、党参60g、白术60g、当归60g、柴胡24g、陈皮30g、炙甘草45g,共为细末,用米汤调灌24g,一日二次,连服3~4天。
5.3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增加运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严格遵守助产操作规程,产道干燥时应灌入润滑剂,牵引时不能用力过猛、过快;母牛分娩后应有专人看护,发现努责强烈,应及时处理。
6 乳房炎指乳腺发炎,是奶牛常见病。
病因多是细菌通过乳头管进入乳房,减少乳头端附着的病原微生物,是预防乳房炎的根本措施。
外力的碰撞挤压也是一个原因。
6.1 症状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变稀薄水样或含有絮状物、脓汁、血奶、体温升高、反刍停止、食欲减少。
炎症可局限在一个乳区、多个乳区和乳区的某一部位,病程较长者转为慢性。
此外,还有隐性乳房炎,特征是乳汁中含有较多的细菌和炎性细胞,乳汁下降。
6.2 治疗西医适当限制饲料,每2~3小时挤净奶1次,夜间可5~6小时挤1次,并充分清洗乳头,要轻按摩乳房15~20min,热敷或结合高渗硫酸镁或浓盐水湿敷;乳管内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全身疗法可肌肉注射抗生素,静脉输液补充高渗糖水、钙剂等亦有良好效果;催产素3~5ml、头孢菌素3g、氨苄西林3g、土霉素2g、地塞米松3~4mg混注,同时乳房内一次注入地塞米松0.4mg,
24小时症状减轻,治疗2~3次。
中医金银花80g、蒲公英90g、连苕50g、紫花地丁80g、陈皮40g、青皮40g、瓜娄皮60g、生甘草30g、白酒适量为引,水煎去渣,温灌,每日1~2剂。
6.3 预防挤奶器具要清洁、勤消毒;挤奶机的节拍和压力调到规定范围;挤奶前清洗乳房、乳头;牛舍和运动场要干燥清洁;加强干奶期的卫生和管理;挤奶后要及时药浴如碘甘油,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总之,奶牛产科疾病应以预防和控制为主,要严格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提高牛体健康状况,注意保持牛舍及周围卫生等,从而减少乳牛产科疾病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奶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