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65614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7.png)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题背景: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行或缺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对于维持身体机能、增进发展发育、修复组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蛋白质的消化与吸纳过程中,非蛋白氮化合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深度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对于我们正确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摄入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2.精通非蛋白氮的定义及其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3.明白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非蛋白氮的利用与健康的干系;4.培育同砚分析问题、独立沉思、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基本知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分类及来源;(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和作用;(3)非蛋白氮的定义及其利用:非蛋白氮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和意义;(4)蛋白质的代谢途径:氨基酸的代谢过程及蛋白质的消化与吸纳;(5)蛋白质与健康: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2.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相关案例或实例进行分析;(2)小组谈论与分享:设置小组谈论环节,让同砚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3)试验与观察:进行相关试验,观察蛋白质及非蛋白氮的代谢过程;(4)多媒体帮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以提升同砚的进修爱好和理解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介绍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引发同砚对于主题的沉思;(2)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同砚的爱好和好奇心。
2.进修环节(1)讲授蛋白质的基本知识和营养作用;(2)介绍非蛋白氮的观点及其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3)展开小组谈论,让同砚深度沉思和沟通。
3.实践环节(1)进行相关试验,观察蛋白质的消化与吸纳过程;(2)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谈论。
4.总结环节(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舞同砚提出问题和建议,增进同砚沉思和深化理解。
非蛋白氮(NPN)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非蛋白氮(NPN)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4f6d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c.png)
非蛋白氮(NPN)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杨克硕【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1页(P97-97)【作者】杨克硕【作者单位】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农牧研究所 734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9在饲料加工领域,非蛋白氮(NPN)是指饲料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又称非蛋白态氮。
包括游离氨基酸、酰胺类(amide)、蛋白质降解的含氮化合物、氨以及铵盐等简单含氮化合物。
而非蛋白氮饲料是指尿素、双缩脲及某些铵盐的统称。
根据反刍家畜瘤胃氮素循环的生理特点,其营养作用只是作为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氮源,从而起到补充蛋白质营养作用,节省了蛋白质饲料。
非蛋白氮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和酮酸,氨气和酮酸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生成微生物蛋白质,微生物蛋白质在反刍家畜的真胃利用小肠消化酶生成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转化为畜体蛋白质及产品蛋白质。
非蛋白氮饲料是指尿素、双缩脲及某些铵盐的统称,它们是化工合成的简单含氮化合物,不能提供能量,根据反刍家畜瘤胃氮素循环的生理特点,其营养作用只是作为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氮源,从而起到补充蛋白质营养作用,节省了蛋白质饲料。
(1)将非蛋白氮饲料配制成高蛋白饲料,如将其制成凝胶淀粉尿素或氨基浓缩物,用以降低氨的释放速度。
(2)将非蛋白氮(尿素)配制成混合料并将其制成颗粒料,其中尿素占混合料的1%~2%为宜,若超过3%,会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甚至还会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3)在饲喂尿素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由少逐步增加的方法,以使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群逐步适应,等其大量增殖后,采食较大量的尿素也就较安全了,又增强微生物的合成作用,增进菌体蛋白的合成量。
(4)可将添加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的混合料压制成舔砖,也可在青贮料或干草中添加尿素,还可在采用碱处理秸秆时添加尿素。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ba95bcf90f76c661371abb.png)
3.一些特定的生物活性短肽可能成为抗生素的替 代品,多种环状肽、糖肽和脂肽也具抗生素和抗 病毒的活性。
4.短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 率。
5.短肽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6.短肽可提高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缩短 细胞分裂周期,特别是刺激发酵糖和淀粉的微生 物生长,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节省精 料的喂量。
反刍动物以短肽吸收为主,以氨基酸吸收为辅;单 胃动物以氨基酸吸收为主,以短肽吸收为辅。
短肽对畜禽有着重要的营养作用: 1.与游离氨基酸相比,短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
离子浓度较低、不易饱和、各种肽之间运转无竞争 性与抑制性的特点,可以可阻止由于离子浓度高高 而引起的腹泻,有利于畜禽健康。 2.短肽可使幼小畜禽的小肠提早成熟,促进小肠绒 毛的生长。有些短肽如胸腺肽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 成熟,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免疫机能,增强断 奶仔猪应激能力,提高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从而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 是反刍动物所特有的现象。
▪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还可以 避免氨中毒。Leabharlann 六 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的要求
(一)理想蛋白质 一种特定饲料的蛋白质品质是用其各种必需
基酸的总含量来表示的 。 理想蛋白质:即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
含量恰好符合畜禽生长的需要。此种蛋白质被 称为“理想蛋白质” 。 当饲料蛋白质所含氨基酸齐全、搭配比例
3 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畜 禽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成, 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如丙氨 酸、谷氨酸等。
在日粮组成成分中应尽量做到氨基酸全面 而且比例适当。
二 短肽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不仅以游离氨基酸形 式,而且也以短肽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转运至 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参与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代谢。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a4ff989eb172dec63b72a.png)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3、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
它包括真蛋白质和非真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4、粗灰分: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度高温点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盐类等无机物,有时也含少量泥沙称为粗灰分或矿物质。
5、粗脂肪: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物质总称为粗脂肪。
6、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蛋白质)、(脂类)和(糖类)。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水),另一种是(结合水)。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葡萄糖)、(糖原)。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纤维素)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在550~600度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直类)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乙醚浸出物)。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戌糖)。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糖类)。
11、植物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饱和)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真蛋白质)。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B C)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C)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答: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cca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3.png)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2. 掌握非蛋白氮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3. 理解蛋白质的摄入量和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 作为身体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蛋白质在维持身体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2.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如合成酶、激素、抗体等;3. 蛋白质还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可以提供4千卡/克的能量。
二、非蛋白氮的利用1. 人体内非蛋白氮主要存在于尿素、尿酸等形式,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2. 非蛋白氮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体内氮平衡;3. 非蛋白氮的积累可能导致尿毒症等疾病,因此需要适量摄入蛋白质,保持氮平衡。
三、蛋白质的摄入量和质量1. 成年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2. 不同人群的蛋白质需求量不同,妊妇、孩子、运动员等需要增加摄入量;3. 蛋白质的质量也很重要,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高质量蛋白质来源,如肉类、蛋类、奶类等。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分组讨论非蛋白氮的观点及其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3. 设计蛋白质摄入量的饮食计划,比较不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蛋白质的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的小议论文,包括相关知识点和个人观点;2. 给出自己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计划,并记录实际摄入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拓展阅读: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临床应用》2. 《蛋白质与健康的干系钻研进展》教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导学活动和作业,加深对蛋白质营养学的理解和应用。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5893b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a.png)
(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是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成分。 ➢蛋白质是体组织再生、修复和更新的必需物质。 ➢蛋白质是畜产品的原料。 ➢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蛋白质不足的后果与过量的危害
1.蛋白质缺乏对动物的影响
• 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对于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和产品 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动物体储备蛋白质的能力极其 有限,在最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动物体储备量亦不超 过体蛋白的5%~6%,当进食蛋白质减少时,储备蛋白 质将很快被动物消耗殆尽。所以必须经常内日粮供给 动物适宜数量和品质的蛋白质,否则很快即会出现N 的负平衡,从而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其后 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成年家畜如猪有8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 生长家畜如幼猪有10种:8种+精氨酸、组氨酸 雏鸡共需13种:10种+胱氨酸、甘氨酸、酪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LAA):在常规饲料中含量很少,不 易于满足动物的需要,而且它们的短缺往往限制了饲粮中 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必需氨 基酸。
• 平衡饲粮的氨基酸时,应重点考虑和解决: (1)氨基酸缺乏:饲粮中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
(2)氨基酸失衡:日粮必需氨基酸总量较多,相互间比例与动物需 要不相适应,一种或几种氨基酸数量过多或少则会出现氨基酸平 衡失调。不平衡主要是比例问题,缺乏则主要是量不足。
(3)氨基酸过量:过量的氨基酸即会引起动物中毒,不能以补加其 他氨基酸加以消除,蛋氨酸具毒性,过量摄食可引起动物生长抑 制,降低蛋白质利用率。
➢按AA对动物机体重要程度分为: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指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 者虽然能够合成,但合成的数量很少、速度很慢,不 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 畜禽营养基础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 畜禽营养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8a73f9580eb6294dd886cfe.png)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86e4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蛋白质的分类及其营养作用;3. 了解非蛋白氮的观点和利用方式;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观点和结构特点;2.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和营养作用;3. 蛋白质的分类及其来源;4. 非蛋白氮的观点和利用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作用;2. 蛋白质的分类及其来源;3. 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2. 小组讨论;3. 视频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作用;2. 知识讲解:介绍蛋白质的观点、结构特点和营养作用;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的分类及其来源;5.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安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评分;2. 作业完成情况评分;3. 小组讨论效果评分。
七、教学资源:1. 课件、视频资料;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3. 实验器械及实验操作指导。
八、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提高他们对营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蛋白氮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非蛋白氮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f4d700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1.png)
非蛋白氮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1. 非蛋白氮是什么?非蛋白氮,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它就是那些我们平常不把它们当做蛋白质来看的氮化合物。
简单来说,它们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是咱们熟知的那种“营养大咖”,但它们在养殖和农业里可有一席之地。
比如说,尿素、硝酸铵这些都是非蛋白氮的典型代表。
2. 为什么要利用非蛋白氮?2.1 养殖中的角色咱们先从养殖说起。
咱们的牲畜,像是牛羊马,它们的饮食里除了要有充足的蛋白质,还得有些非蛋白氮来帮助它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
这些非蛋白氮,经过反刍动物的胃肠系统,就能转化成蛋白质,供它们成长和繁殖。
就像是在给你家小宠物加点调味料,虽然它们没法直接享用,但它们确实能让小宠物的饭菜更丰富。
2.2 农业上的运用再说说农业,非蛋白氮在土壤里的作用也很关键。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植物的“营养补充剂”。
它们能被微生物转化成植物能直接利用的氨基酸,这样植物长得更快,产量更高,就像是在给植物打了个“营养针”。
简直是种地人的好帮手。
3. 合理利用非蛋白氮的策略3.1 明智选择原料首先,咱们得聪明地选择非蛋白氮的原料。
比如,尿素是个很常见的选择,但使用时要注意量的掌控。
使用过量,不仅会浪费,还可能对土壤造成伤害。
就像买菜时,如果你买了过多的食材,放到冰箱里最后也可能浪费。
3.2 优化施用方法接下来,施用方法也得讲究点。
比如说,分次施肥,比一次性全放效果更好。
就像你吃饭时分多次进食,不容易肚子不舒服,植物也是一样。
如果把非蛋白氮分几次施用,能让植物更均匀地吸收,生长更健康。
还有,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来调整施肥量,不是随便撒撒就完事儿了。
3.3 环保意识别忘了环保哦。
过量的非蛋白氮不仅对土壤不好,还可能造成水体污染。
就像在家里做饭,弄得厨房油烟四溅,最后清理起来可是一大麻烦。
咱们在施肥时,要控制好量,尽量避免溢出,这样既能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又能保护环境。
4. 实际案例说了这么多,咱们看看实际的例子吧。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704902ba1aa8114431d9b1.png)
一、名词解释1.AA平衡:体内合成蛋白质时,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都存在,并根据动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若饲粮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与动物的需要最接近,则表明饲粮的氨基酸平衡。
2.EFA:即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3.热增耗(HI):又称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以热的形式散失。
4.营养需要:也称营养需要量,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时,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值。
5.饲料添加剂:指添加到饲粮中能保护其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从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
6.必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在禽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得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饲粮的净能增加。
8.营养物质:存在于食物或、饲料中或动物体内有生理生化作用的化学实体物质。
9.消化:指动物采食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经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消化,让其中的大分子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
10.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A:即限制性氨基酸。
指饲料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比值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以此类推。
12.氨基酸的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提高的现象。
13.氨基酸的互补作用:两种或多种饲料混合使用时,由于各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彼此可取长补短,使混合后的饲粮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的效应。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dd39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a.png)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而非蛋白氮则是蛋白质中除氨基酸以外的氮元素的组成部分。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以提高对人体营养的理解。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 掌握非蛋白氮的观点和利用方式。
3. 能够分析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在人体中的互相干系。
三、进修内容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作为人体组织的主要构成物质,蛋白质参与了细胞的合成和修复。
- 蛋白质还是酶、激素和抗体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 蛋白质在人体内还能提供能量,但通常不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2. 非蛋白氮的利用- 非蛋白氮指的是蛋白质中除氨基酸以外的氮元素。
- 在人体中,非蛋白氮可以通过氨基酸转化为有机氮,从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非蛋白氮的利用也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起到排泄废物的作用。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了解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的基本观点。
2. 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干系。
3. 实验操作,观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的转化过程,加深理解。
五、进修评判1. 参与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 完成实验报告和相关作业,对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的观点有深入的理解。
3. 参与小测验和期末考试,检验对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知识的掌握水平。
六、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合理搭配膳食。
2. 探究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了解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3. 钻研蛋白质与运动、免疫等方面的干系,深入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多重作用。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为平时生活中的健康饮食和营养保健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持。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不息提升对人体营养的认识和理解。
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c73e673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8.png)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蛋白质的分类及其营养作用;
3. 了解非蛋白氮的来源及利用方式。
导学内容: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素,其主要功能包括构建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和免疫系统、提供能量等。
2. 蛋白质可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者在氨基酸组成和生物利用率上有所不同。
3. 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肾脏肩负增加和代谢紊乱。
二、非蛋白氮的利用
1. 非蛋白氮是指不含在蛋白质中的氮化合物,如核酸、尿素等。
2. 非蛋白氮可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氨基酸,从而参与蛋白质合成或能量代谢。
3. 一些特定的非蛋白氮物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尿素在体内氮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导学方法:
1. 听讲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和分类,以及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摄入的注意事项和非蛋白氮的代谢途径,分享观点和经验。
3. 实验操作:进行蛋白质含量检测实验,了解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差别,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导学评判:
1. 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蛋白质的作用及分类,并说明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
2. 参与教室讨论:评判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贡献。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分析蛋白质含量检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方式,提高对营养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畜离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第3节练习题
![畜离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第3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1ce28bec3a87c24028c425.png)
《畜禽营养与饲料》练习题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一、名词解释1、瘤胃氮素循环:2、理想蛋白质:3、必需氨基酸:4、限制性氨基酸:5、非必需氨基酸:6、过瘤胃蛋白质:二、填空1、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是。
2、测定粗蛋白质时,粗蛋白含量等于含氮量乘以________。
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是________。
4、按畜禽营养需要将氨基酸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5、雏鸡除生长猪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补充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饲料中的尿素是应特别注意矿物质、________和________的添加。
7、单胃成年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即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生长猪则需要_____种。
8、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________,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________。
9、饲料蛋白质在单胃动物消化道被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被吸收。
10、在日粮组成成分中尽量做到氨基酸种类齐全且_________。
11、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不仅以_________形式,而且也以_____形式被吸收入血液。
12、蛋白质在畜禽体内消化分解后,反刍动物以_____吸收为主,以______吸收为辅;单胃动物以_______吸收为主,以_______吸收为辅。
13、饲喂反刍家畜时,既要保证蛋白质在廇胃中具有一定的_______,又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保证_____________有一定的数量。
14、饲料蛋白质的品质可以用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或者由_____________来表示。
三、选择1、在营养学上被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是()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2、限制性氨基酸属于()A、必需氨基酸B、非必需氨基酸C、必需脂肪酸D、理想蛋白质3、雏鸡所必需的必需氨基酸多达()A、10种B、13种C、15种D、8种4、犊牛和羔羊在()月内不能饲喂尿素。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7d2c4631b765ce050814ae.png)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3、粗蛋白质:4、粗灰分:5、粗脂肪:6、无氮浸出物: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和()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和()。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和()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剩余的残渣主要为()或()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和()。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
11、植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和()。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2、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哪几类?3、动植物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一、解释名词:1、消化:2、物理消化:3、化学消化:4、微生物消化:5、吸收:6、畜禽的消化力:7、饲料的可消化性:8、消化率:9、反刍:二、填空题:1、消化与吸收的关系是()是()的准备。
()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前导。
2、饲料在畜禽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
3、评定甘种饲料对某畜禽营养价值的高低要考虑的因素为()。
4、粗蛋白质水平越高,则各养分的消化率(),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粗纤维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越大,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5、反刍动物的()和马、兔等家畜的()、()内栖居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
蛋白氮 非蛋白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蛋白氮 非蛋白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55b5e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9.png)
蛋白氮非蛋白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蛋白氮和非蛋白氮是在氮气含量检测与分析中常见的两种指标。
蛋白氮是指样品中存在的蛋白质的氮含量,而非蛋白氮则是除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中的氮含量。
对于食品、土壤、水体等样品的检测和分析,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特征。
本文将对蛋白氮和非蛋白氮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
具体包括引言部分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正文部分的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的介绍,以及区别与联系的分析,结论部分的总结蛋白氮与非蛋白氮的特点,意义和应用,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文章结构的设置,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安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区别,揭示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氮循环过程,为生物化学和营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同时,本文也旨在加深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的认识,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讨论,希望读者能够对蛋白氮和非蛋白氮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正文2.1 蛋白氮蛋白氮是指样本中存在的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氮元素。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大分子,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因此,蛋白氮的检测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氮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Kjeldahl法、Dumas 法和氨基酸分析法等。
其中,Kjeldahl法是最常用的蛋白氮测定方法之一,通过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再将氨转化为氨基氮,最终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Dumas法则是利用燃烧的方式将样品中的氮气化为气态氮氧化物,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练习题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f56e08a300a6c30c229fb7.png)
1)饲料:2)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包括后者含量,包括。
3)常量元素:4)微量元素:5)动植物体的六种化合物。
6)动植物体的两种水态。
7)自由水:8)结合水:9)动植物体的有机物无机物10)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
12)粗灰分Ash:13)粗蛋白质CP:14)粗脂肪EE:15)粗纤维CF:16)无氮浸出物NFE:17)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脂肪:动物脂肪由组成;包括植物脂肪由,包括。
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小于。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2)吸收:3)消化方式。
4)物理消化:优缺点:5)化学消化:目的;6)微生物消化:优点:7)反刍:8)畜禽的消化力:9)饲料的可消化性:10)消化率:11)真消化率:12)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2个因素、。
13)对饲料消化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
1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蛋白质化学元素。
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故通常用饲料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常见的氨基酸有种。
根据氨基酸由机体自身提供还是必须由饲料供给,通常将氨基酸分为。
4)必需氨基酸:5)包括:6)必需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小于单胃动物,但是高产奶牛适当多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
7)非必需氨基酸:8)包括:9)如果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结果引起氨基酸的缺乏。
10)限制性氨基酸:11)限制性氨基酸包括:1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3)玉米-豆粕型日粮,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14)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以吸收为辅;单胃动物相反。
15)短肽的营养作用:16)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蛋白质缺乏后果:18)蛋白质过量危害:19)单胃畜禽的蛋白质消化:20)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bbf9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6.png)
选择 1---5 D B A B A
判断 1---5 √× √× × 6---10 √× √× × 11---15 × × √ × ×
1.什么是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2.短肽有哪些营养作用? 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哪些? 4.什么是理想蛋白质? 5.畜禽怎样对蛋白质进行消化?
三、检测(14分钟)
师: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 的掌握情况,我们先来检测一下, 比一比,看谁知识掌握的最牢!
1、检测题(分发检测题) Ⅰ、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 2、限制性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 4、瘤胃氮素循环 5.理想蛋白质 Ⅱ、选择
3.更正、讨论(5分钟)
请同学们把试卷交换过来,结 合课本,把出现问题的地方更正过 来,对有疑问的地方同桌可讨论解 决。(师参与讨论,发现问题确定 后教内容)
4.后教(5分钟)
对学生在做题和讨论中不能 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认 真讲解,给出明确的答案。
四、课堂训练(15分钟)
1、解释名词: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2、蛋白质对畜禽有哪些营养作用? 3、短肽有哪些营养作用? 4、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5、在饲喂给反刍家畜尿素时, 应注意哪些 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 6.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有 哪些?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一、复习目标
1.概念: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 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 非蛋白氮
2.氨基酸的种类: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88999358fafab068dc0296.png)
成年猪需要8种必需氨基酸,即赖、蛋 (甲硫氨酸)、色、苏、苯丙、异(异亮 氨酸)、亮、缬氨酸;
生长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另加精、 组氨酸;
雏禽需要13种必需氨基酸,另加胱、甘、 酪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 概念:是指在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
淋巴细胞增生,调节动物免疫功能等。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是动物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3、可分解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 4、是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四)蛋白质缺乏与过量 对动物的危害
1、饲料中蛋白质缺乏的后果 (1)消化功能紊乱 (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 (3)动物发生贫血及其他疾病 (4)畜禽繁殖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2、饲料中蛋白质过量的后果
三、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
(二)反刍家畜对非蛋白氮(尿素)的利用 注意事项如下: 1、在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2、日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 3、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
三、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
4、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或日粮蛋白质需要
量的20%-30%(生后2-3月龄内的反刍 动物不可饲喂) 喂法:须将尿素均匀地拌到精、粗饲料中, 严禁单独饲喂或溶于水பைடு நூலகம்喂。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 氮的利用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另外还有S,少数有P、 Fe、Cu等元素
真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
= 饲料中总含氮量÷16% = 饲料中总含氮量
一、氨基酸、短肽与蛋白质
(一)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通常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的营养
课题作用及非蛋白授课方式讲授学时二学时氮的利用
1. 概念: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
酸、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2. 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3.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4.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1)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2)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5.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1)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2)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能正确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能力目标用及代谢过程,学会在反刍家畜饲养中合理使用氨化物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营养作用、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反刍家畜
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教学难点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学法指导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语:蛋白质是动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必须经过复杂的消化过程,被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从而发挥其营养作用。
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作用如何?
(板书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在讲授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有
关内容,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常见的氨基酸有几种?氨基酸分为哪几大类?
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2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不同家畜禽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是否相同?
3.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常用畜禽饲料中限制性氨基酸有哪几种?)
(一)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20 多种。
根据氨基酸是否由饲料供给,通常将其分为必
要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供应,不同家畜禽数量、种类不同
2.非必需氨基酸:不必由饲料供给
3..限制性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供应,其缺乏时能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
用不同畜禽、不同日粮,其种类顺序和不同
(学生对上述问题分组回答,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点评,加深记忆)
(二)短肽的营养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简单说明)
短肽吸收和氨基酸吸收这两种方式因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教师先提出问题:蛋白质有哪些营养作用?然后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
不作讲授,就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蛋白质可在机体内转化为糖、脂肪,这对养殖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
料(四)蛋白质不足或过量的
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了解其危害)
二、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一)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教师出示挂图:蛋白质消化代谢示意图,然后讲解说明;学生思考、记录,并对
两种消化进行比较)
1..单胃家畜和家禽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蛋白酶分解)→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或糖
2..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瘤胃微生物)→肽、氨基酸和氨→菌体蛋白质
(二)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要求
1. 理想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
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教师多媒体展示表1-9 ,说明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2. 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①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
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③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④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⑤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⑥补饲酶制剂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说明,要求学生重点理解掌握)
三、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教师先提出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非蛋白氮? 2 .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
制如何?3 .在饲养反刍家畜时,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尿素等氨化物?然后,学生阅读
教材,分组思考讨论,制定问题的答案,教师暂不作点评。
教师讲解结束后,让学生讨
论各组答案,并展示答案)
(一)非蛋白氮的概念:不具有氨基酸肽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硫
酸铵等
(二)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教师出示其作用机理图)
(三)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1..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 或日粮蛋白质需要量的20%-30%
2..喂法:与精、粗饲料均匀搅拌
措施:①加脲酶抑制剂②饲喂尿素衍生物③对尿素进行包被处理
④高温度压喷爆处理⑤饲喂尿素舔砖
3..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日粮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②日粮要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蛋白质水平为
10%-12% ③供给矿物质C0 、S 等④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课堂练习
1. 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哪些?
3. 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如何?
4. 反刍家畜饲喂尿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
非蛋白氮的概念;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过程及课堂小结家畜禽对饲料蛋白质以及氨化物的利用等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蛋白质在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作用,这为我们科学合理地利用蛋白质和氨化物饲
养畜禽奠定了基础。
1. 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2. 蛋白质对畜禽有哪些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或过量对畜禽有什么危
课后作业害?
3. 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效果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4. 在养殖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尿素等氨化物饲喂牛、羊等反
刍家畜?
参考资料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版)邱以亮、宋建兰主编
本节课贯彻民主式教学思想,通过教师设疑,学生讨论答疑等方式,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本
节课一、三两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不完全一样,目的是加强小组的合作教学反思与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知识有困难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的学习积极建议性。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教师讲授“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时,教师提出的第三个思考题,题目要求不具体,以至于
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不准确。
建议在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适当说明,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会更准确完整。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