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曹操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c65c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c.png)
尽管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的人格也存在一些缺陷,以及他的残忍和虚荣心,都使得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也留下了一些深刻的遗憾。
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写了一篇名为《短歌行》的诗歌,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曹操对真理、生命和爱情的思考,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
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非常出众,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削弱宦官势力、减轻赋税负担、加强中央集权等,使得魏国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治安,为魏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经典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220年-280年)的历史,以及三国时期各方势力斗争和战争。其中,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经建立了魏国,并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一方。
正文: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机智、狡猾、残忍,又富有政治智慧。
在军事方面,曹操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率领魏国的军队多次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包括袁绍、孙权等。曹操的军事才能受到了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将领的称赞,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拓展:
虽然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的人格也存在一些缺陷。他经常使用暴力和血腥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在赤壁之战后,他大肆屠杀东吴士兵和百姓,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和痛苦。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17f7d12f121dd36a22d820c.png)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1.曹操误杀吕伯奢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
董卓派人追捕,并四处张贴告示,到处设下捉拿曹操的罗网,情势十分险恶。
曹操和救他脱险的陈宫逃到曹操父亲的老友吕伯奢家。
吕伯奢热情款待,因家中无酒,便急忙出去买酒。
曹操坐在前堂,忽然听见后面有磨刀声,顿时起了疑心。
悄悄走到后院,听里面说:“绑起来,杀吧~”立即大惊失色,没等再认真观察,就决定先下手。
于是提剑闯入内宅,见一人杀一人,老少八口全倒在血泊之中,杀到厨房,看见一只猪刚刚被困上司蹄待宰。
这才明白是因为误会而错杀了真诚待客的主人一家。
曹操和陈宫时又匆匆逃离吕家。
但是在半路上又和兴冲冲、喜滋滋买酒而归的老翁吕伯奢碰上了~陈宫满面愧疚,抬不起头。
曹操却在两马相错之机,一挥剑,又把慈祥的老翁杀死了~陈宫大惊:“前面杀人,是由于误会,现在明知是恩人,却还要杀害,太不像话了~”曹操道:“吕伯奢到家,一见被杀之人,必定告官,追杀我们~”“你这样做,也太不仁义了~”陈宫道。
曹操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话说曹洪中了西凉战将马超的计,丢了军事要地潼关,曹操大怒,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
两边都布下阵势。
曹操部将于禁、张郃、李通先后迎战马超,均败下阵来。
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
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3.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区讨伐张秀,天气热的出奇。
到了中午,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附近有没有水源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2a0a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5.png)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因此,学习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篇一:草船借箭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
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
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因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在吴国进行访问。
诸葛亮聪明过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战事所需的十万枝箭。
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
众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甘愿被斩首示众。
一直嫉妒诸葛亮才能的周瑜则在暗地里乐开了怀,一心等着诸葛亮完不成任务,命丧黄泉。
话说诸葛亮写下军令状后,并不着急。
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常规办法自然行不通。
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
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他必需品,但并不知道诸葛亮用来做些什么。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枝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枝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的人头可就不保了。
话说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
”鲁肃满脸迷茫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故作神秘地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da4cdf8ba98271fe900ef92f.png)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历史上的曹操与戏曲小说里的曹操是不相同的。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他。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也不是纯粹的奸臣,也有他雄才伟略的一面。
全书第一回,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匠,乱世之奸雄也。
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奸雄必然是既奸又雄两个方面,舍去哪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一、曹操奸的一面曹操的奸主要表现为:凶狠、狡诈、诡谲。
由于《三国演义》中具有尊刘抑曹的倾向,描写曹操奸诈的地方很多但塑造的最为典型的还是吕伯奢之死和借王垕人头1.曹操行刺董卓未成才潜逃到吕伯奢家的。
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不图千金之赏和万户侯之封,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收留了前来投宿的曹操对曹操以宾主之礼相待,毫无自尊傲幼之态。
他嫌杀猪作食还不够热情,还要亲自去邻村沽取好酒来为曹操压惊在那个世风口下,人心浅薄的时代,这个寻常小民吕伯奢待曹操义重如山,恩情何深!然而曹操不但不以恩德相报,反而杀光了他的全家,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也不放过如果说曹操连杀八人是由于误将磨刀杀猪当作要杀害自己属于误杀;那么,他杀吕伯奢本人则纯属故意杀人。
其杀人情状不仅十分歹毒,手段也极其狡猾。
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曹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可见曹操多么凶残、狡诈。
与曹操一起杀人的还有原中牟县县令陈宫当发现误杀了吕伯奢的家属后,陈宫悔限莫及,曹操则毫无悔意,又在逃跑中杀害了吕伯奢本人!还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这一系列罪行终于使陈宫识透了他的真面目: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2.借王垕人头更能表现曹操的诈术之深。
曹操征讨袁术时,当时十七万曹军围困了寿春城,长期攻打不下,日费粮食浩大,而附近诸郡又遭荒旱,接济不及;从孙策处借来的十万斛粮食,也只是杯水车薪,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摆在了曹操面前。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490866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下是曹操在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特点:
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曹操被描绘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他有着出色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能够灵活运用兵法,制定明智的决策。
他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使他在混战的三国时期崭露头角。
权谋高手:曹操以其权谋和智谋而闻名,常常通过计谋和策略达到他的目的。
他在政治斗争中善于运用手段,以实现自身的权力和统治目标。
仁爱一面:尽管曹操在历史上有一些残酷的行为,但在小说中,他也展现了一些仁爱的一面。
例如,他对待手下的将领有时是宽容的,对待俘虏也有时显示出仁慈之心。
文学才华:曹操被描绘成一个具有文学修养和才华的人物。
他善于诗歌、音乐,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鉴赏力,这使得他在形象上更为丰满。
家庭观念:尽管曹操是位军事政治家,但他在小说中也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
他对待家人的态度相对温和,有时甚至显示出为人父母的责任心。
总体而言,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角色,他的形象融合了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多重特质。
小说中的曹操形象也受到了后来文化作品的多次演绎和解读,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475464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b.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经典的历史小说,其中曹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以下是曹操的故事: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生于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市),字孟德。
他年轻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华和领袖才能,因此在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后来,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逐渐掌握了东汉政权的控制权,成为了东汉末年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
在政治方面,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削弱宦官势力、减轻赋税、推行法治等,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然而,他也因其冷酷无情和独断专行而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在军事方面,曹操率领军队多次战胜敌人,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
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曹操也有其不足之处。
他在赤壁之战后,因失去耐心而发动了屠城行动,从而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此外,他也因宠爱宦官而受到一些人的指责。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贡献和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认可。
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和勇气,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
拓展:
1.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些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
是一个冷酷无情、独断专行的人。
你如何看待曹操?
2.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否如此?
3.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他的行为和决策也受到一些批评。
你如何看待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关于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关于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3c51f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6.png)
三国演义关于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叙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当然就是曹操。
曹操与著名的朱元璋、程咬金、孙权等将领一样,被后世以《三国演义》的故事来传颂,成为历史上不朽的传奇人物。
曹操源自豫州寿春郡琅邪乡,被尊为曹公。
儿时便精通诗书,善文章,聪慧过人,喜爱学习,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被称为帝王的学者。
他从小受到了家族、村长等人的威望,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受到了父亲的关怀和指导,形成了昂扬青年的性格和气派。
曹操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论调描述了他的英勇行动。
他出使荆州,独立镇守汉中,兵败建业,在官渡大败,以擒获董卓,以大军克制羌、胡乱入,以吕布兵马掸马乱七八糟,被誉为“一代天骄”。
在建安四年,曹操破败董卓,成就天下第一的功勋。
随后,他又建立了东汉末期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使自己达到了声名显赫、一代绝响的境界。
曹操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拥有杰出的将领,例如司马懿、荀、郭嘉等,使他的军队变得更加强大。
他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就是182年的官渡之战,以史书中的描述为基础,我们可以知道官渡之战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曹操以强硬的态度和出色的战术,击退了关羽的大军,也可以说是曹操的一次重大胜利。
曹操的生活也充满传奇色彩,他拥有数量庞大的百姓,传说他曾做过一个“下酒菜”的宴会,一夜之间,百姓全部都吃饱了,这说明曹操曾经有过极大的厚待和慷慨。
他也曾大赏歌手,赏赐六百,这说
明他有着对歌舞业的坚定信念。
曹操的一生,被传为佳话,也传为可怕的暴君,但是不管怎样,他都是历史上无可比拟的一个传奇人物,历经磨难,成就不朽的传奇。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44df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7.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塑造得极为复杂和多面化。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才能、军事战略、个人品质以及形象转变等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位极具政治才能的人物。
在领导曹魏建立的过程中,曹操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
他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机构,并对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
他注重民众的生活和福利,为了提高人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减税措施。
曹操还善于借助外交手段解决国际问题,与外族稳定关系。
这些政治才能使得曹魏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了整个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其次,曹操在军事战略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重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通过和创新,使得曹魏的军队成为当时最为精锐和强大的部队之一、曹操善于制定作战计划,善于运用兵法的原则和战术,通常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他善于运用奇兵和伏兵,善于诱敌深入陷阱并夺取战机。
他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系列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得曹魏的势力得以巩固和扩大。
然而,曹操的形象也不仅仅是正面的。
曹操在权力面前常常会表现出极端的冷酷和无情。
他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以至于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描述为“奸雄”和“寇贼”。
他对待敌人和叛逆者都采取了极其严厉和残忍的手段,保持了高度的威严和统治力。
曹操还表现出一些狡诈的一面,在内部斗争和政治策划中常常使用阴谋手段和政治手腕。
这些行为使得曹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恨恶的形象。
最后,在《三国演义》的结尾,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转变。
他在临终前大放厥词,表达了自己对才华横溢而未能光大事业的遗憾和悔意。
他将自己的家族托付给了司马懿,表示自己对司马氏的信任。
这种转变显示出曹操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使得人们对他的看法不再一致。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人物。
三国演义曹操传原文与解析
![三国演义曹操传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92b6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a.png)
三国演义曹操传原文与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传进行原文与解析。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智勇双全、谋略过人而为人所称道。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丰满和深刻,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战略眼光。
曹操曾经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曹操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
他以江山社稷为己任,野心勃勃,励志统一天下。
曹操以精明的智谋和过人的胆识,巧妙地运用兵法和政治手段,将魏国发展成强大的国家。
在军事方面,曹操凭借深厚的军事才能,率领魏国军队在战场上屡获胜利。
他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并巧妙地利用战术进行进攻。
曹操的战略眼光使得他在战争中常常能够取得胜利,击败敌人。
同时,曹操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他制定了一系列明智的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和管理。
他实行军功爵位制,鼓励士兵们努力讨敌,为国家立下丰功;同时,他还注重发展教育,并培养了众多文化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曹操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完美展现,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统治者的光辉形象。
尽管他有时被贴上了狡诈的标签,但他依然是历史上一位令人钦佩的人物。
总之,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位兼具智慧和勇敢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思想、才华和决策的过程,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国家领导者的卓越能力。
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曹操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角色。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30e6ee0b7360b4c2f3f64fe.png)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1、错杀吕伯奢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家人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于是尽杀吕氏家人。
离开吕家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2、割发代首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
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3、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4、割须弃袍曹操攻打潼关的时候,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5、梦中杀人曹操惟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
”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
曹操跳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上床继续睡觉。
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左右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
从此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f8812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b.png)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也是《三国演义》中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
他以其政治手腕、军事才能和文学造诣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早年从政,曾在官府担任过多个职务。
他以才智过人,富有军事天赋,逐渐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在乱世之中,他利用机会迅速崛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势力。
作为一名军事家,曹操善于运用兵法,提倡谋略和战术。
他在许多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如合肥之战、赤壁之战等。
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多次佯攻,却被周瑜、刘备联军的火攻打败,这是他在军事上的重大失败。
然而,曹操并非只是一个军事家,他也是一位文化人。
他倡导文化教育,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聚集了一批文化名士。
他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创作了不少诗词和文学作品,被誉为“诗仙”。
曹操的治国思想和政策也值得关注。
他倡导“明严治军,以安内乱”;在政治上重视人才选拔,推行改革,整顿官员体制;在农业方面提倡节约,提高国家的物资储备。
这些措施为魏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更加多面。
他被塑造为一个复杂的人物,既有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也有对待部下的宽容和仁慈。
他虽然表现出强势和果断,但也有时展现出人性的柔情和沉思。
总的来说,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政治才华、军事能力和文化造诣使他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
丰富多彩,同时也让人们思考权力与道德、成功与失败等诸多议题。
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曹操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人物。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8ff2e550e2524de5187ed5.png)
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内容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乱世枭雄”曹操的形象,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雄才伟略、爱惜人才、慷慨豪迈。
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不是简单的“奸”与“雄”的相加,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曹操的双重性格,而有时“奸”与“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性格的多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显特征。
本文试图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中的“奸”——诡谲狡诈、玩弄权术、猜疑多变、心狠手毒与“雄”——机警多智、雄才伟略、爱才若渴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曹操的复杂性格。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性格两面性有机统一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典型,向来有所谓的“三绝”的说法,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三国演义》中性格最复杂的人便是曹操,一方面,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一方面他又嫉贤妒能,摧残人才。
一方面他慷慨豪迈,气势恢弘;一方面又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一方面他开明公正,一方面又狡诈多疑。
作者罗贯中吸取以“拥刘贬曹”的影响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这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奸”与“雄”的有机统一。
一、“乱世之奸雄”曹操的“奸”,表现在多个方面:诈伪,善作表面文章;残忍,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多疑,猜忌之心重;善变,诡计多端等等。
(一)诡谲狡诈、玩弄权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曹操一出场,首先介绍他的“劣行”: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曹操的狡猾多智的性格特征从小就已露出端倪,这算是初显奸雄本色吧!写曹操攻下徐州,吕布及其手下陈宫、张辽等都被擒这一细节时,曹操对张辽有一段对话,曹操说:“此人好生面熟”。
张辽说:“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曹操笑笑说:“你原来也记得!”张辽说:“只是可惜”。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95ac763c1ec5da50e270c5.png)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内容简介】:曹操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三言两语难以概括得了。
笔者试从曹操的性格、政治、军事、文学、兴趣爱好等方面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曹操。
因才疏学浅,难免以偏概全,挂一漏百,期待大家批评指正!(码字辛苦,大家要是喜欢我的作品,请关注梅畔琴声一下)读过《三国演义》或看过相关影视的人,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形象应该是熟稔于心。
“说曹操,曹操就到。
”在没有手机或监听的年代,曹操的消息还是颇为灵通的,提醒大家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否则,他就会马上来到,让你措手不及。
这只是一个小情节。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综合政治、军事,还有文学等方面的才能,都堪称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人才,没人能出其左。
可以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空前绝后。
在性格上,有人形容他是一个心狠手辣、多疑善变、不择手段的人。
但其实在那个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如果没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和非常的政治手腕,恐怕也早已在残酷的层林法则面前灰飞烟灭。
曹操“狠”一点也是人之常情,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做“人不狠,站不稳。
”况且,比曹操狠的人,大有人在。
像董卓提着人头过街路,刘备伐人之国以为乐,孙权连自己亲妹妹都杀。
难道这些人就不狠吗?相比之下,曹操还算仁慈的,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之后,曹操获取了给袁绍通风报信的奸细名单,手下的人告诉曹操可按纸上名单,收而杀之。
曹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然后,看都不看就把纸条烧掉,不再过问。
由此可见,他的胸怀不是一般的豁达。
在政治上,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实干家,对推动中国的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曹操说干就干,毫不含糊,为成就霸业,求贤若渴,任人唯贤,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不法豪强,加强集权,推行屯田,兴修水利,施行教化,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在他的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可以说,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ca38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8.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多生对于初中历史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历史课程当中的历史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1:曹操和华佗曹操一辈子好多心,对什么事都猜三疑四,总怕别人谋害他。
为这事他常常心神不安,吃饭喝水都要先经随从尝过之后自己才敢膳用,不知是谁告诉他,要防中毒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吃毒,曹操信以为真,每天便在酒里放起了白信。
一天一点,五日一匙,日久天长,越吃越多,为此,曹操很是高兴。
后来百姓说:曹操吃信,一顿两蛊,指的就是这事。
俗话说:“吃啥,啥害,”话一点也不假,况且,曹操吃的是白信,日子长了,病也就来了。
曹操本来有头痛病,这下又得了个伤脑痧,一痛起来便无法控制,满床打滚,死去活来。
医生用尽良药,均无济于事,他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
在这生死关头,曹操想起了同乡的名医华佗,觉得华佗的医术能治好自己的病,于是,便让长子曹丕乘快马去请华佗。
华佗家与曹操的村庄相隔一里路。
他们从小就玩得来。
稍大,曹操习武,华佗学医,两人各怀有志,来往却也不少,每逢节日便常相见。
后来,曹操当了丞相,他们才断了往来,但曹操对华佗的医术却很了解,华佗除医治疑难杂病外,最拿手的还是治头痛病。
不过,华佗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曹操心里没谱。
华佗随曹丕来到都城,没顾休息,便进了宫,他看过曹操的病,吃惊地对曹操说:“丞相,您吃的白信太多了,光药是不能治这病的。
”曹操急着问道:“那用什么办法可治?”华佗说:“如果要治好这病,就得用刀子把脑壳打开,取出病来,否则,汤药只能维持些日子,日后还会发作。
”曹操听了这话,便马上起了疑心,心想,你华佗这不是谋害我来了吗?自古以来谁开过脑壳治病?想到这里,曹操阴下脸,皮笑肉不笑地对华佗说道:“华佗你真行,安得什么心?多少人害我不成,你胆敢这样害我。
”说着,大叫一声,“来人,给我把这刺客绑下,斩了!”不想,曹操杀了华佗就后悔了,可死不能复生,怎么是好呢?他左思右想,最后传旨厚葬了华佗,并又亲自回乡把华佗一家老小接到都城,抚养起来。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57539b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3.png)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于三国曹操的故事有:行刺张让、智激袁绍、关羽求妾、谯水击蛟、望梅止渴、文昭甄后、割发代首、迎回文姬、横槊赋诗、悔杀华佗等。
1、行刺张让:曹操曾私入中常侍张让的府邸试图行刺,张让发觉,派人追捕,曹操挥舞着手戟,从庭堂一路打将出来,张让的卫士无法接近他,曹操且战且退,退到垣墙边时,纵身一跳,逾墙而出。
2、智激袁绍: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做游侠。
他们两人曾经去看别人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袁、曹两人便拔刀抢劫新娘。
在他俩跑出来后,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
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
3、关羽求妾:秦宜禄去袁术那里娶了汉朝宗室女为妻子。
他的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关羽屡次请求在城破之后可以纳杜夫人为妾。
曹操见关羽反反复复的请求,怀疑杜氏美貌异于常人,于是亲自去看杜氏,果然美貌非凡。
曹操因此拒绝了关羽纳杜夫人为妾的请求,自己亲自纳杜夫人为妾。
秦朗于是成为曹操的继子。
曹操异常疼爱秦朗,每次宴席看到秦朗,都对宾客们说:“世上还有人像我这样疼爱继子的吗?”4、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
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
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
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
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蛇,真是可笑!”众人询问,曹操以实相告,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5、望梅止渴: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
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
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f460963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2.png)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操人物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历史评价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修整者,君也。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完整版)《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
![(完整版)《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5221af482fb4daa58d4b91.png)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意图将曹操树立为反面人物的典型——“奸雄”,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
作者之所以要如此塑造,一是因为受封建正统思想的约束,二是因为三国故事在民间经过隋、唐、宋的流传后,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的倾向。
看完新版《三国》,再通读《三国演义》,却别有一番体会——曹操并非“奸雄”,乃真英雄也。
[关键词]奸雄假仁假义尊刘抑曹军事天才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三国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元末明初,罗贯中结合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与民间传说,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该书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像爱民如子,仁义无双的刘备、忠义双全,威震华夏的关羽、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孔明以及接下来我要重点分析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意图将曹操树立为反面人物的典型——“奸雄”,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
作者之所以要如此塑造,一是因为受封建正统思想的约束,二是因为三国故事在民间经过隋、唐、宋的流传后,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的倾向。
如苏轼《东坡志林》载王彭语云: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说明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宋朝已非常明显,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只是这种思想倾向的总结和发挥。
看完新版《三国》,再通读《三国演义》,却别有一番体会——曹操并非“奸雄”,乃真英雄也。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2e1eed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e.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讲述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故事。
其中,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在故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谜团。
正文:曹操是三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出身于宦官家庭,但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机智。
他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统治者。
曹操在政治上非常聪明和有远见,他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包括废除宦官制度、削弱地方势力和推行“三公九卿”制度等。
他还大力发展经济,修建水利工程,加强军队管理,推行“军屯”制度,使得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军事上,曹操也是非常优秀的将领。
他率领军队打败了许多敌人,包括张绣、袁绍等。
他的军队以纪律严明、战术灵活著称,被誉为“曹家军”。
然而,曹操也有一些争议和谜团。
例如,他在历史上被描绘成一位残酷的统治者,经常实行血腥的镇压和屠杀。
他在晚年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例如对文化和教育的忽视等。
拓展:1. 曹操的出生和家庭背景曹操的出生背景比较特殊,他出身于宦官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宦官。
然而,曹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机智。
2. 曹操的政治改革曹操在政治上非常聪明和有远见,他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包括废除宦官制度、削弱地方势力和推行“三公九卿”制度等。
这些改革使得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3. 曹操的军事成就曹操在军事上也非常优秀的将领,他率领军队打败了许多敌人,包括张绣、袁绍等。
他的军队以纪律严明、战术灵活著称,被誉为“曹家军”。
4. 曹操的文化忽视曹操在文化上的贡献相对较小,他忽视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文化在三国时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6ed50e87c24028905fc325.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分析内容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乱世枭雄”曹操的形象,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雄才伟略、爱惜人才、慷慨豪迈。
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不是简单的“奸”与“雄”的相加,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曹操的双重性格,而有时“奸”与“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性格的多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显特征。
本文试图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中的“奸”——诡谲狡诈、玩弄权术、猜疑多变、心狠手毒与“雄”——机警多智、雄才伟略、爱才若渴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曹操的复杂性格。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性格两面性有机统一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典型,向来有所谓的“三绝”的说法,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三国演义》中性格最复杂的人便是曹操,一方面,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一方面他又嫉贤妒能,摧残人才。
一方面他慷慨豪迈,气势恢弘;一方面又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一方面他开明公正,一方面又狡诈多疑。
作者罗贯中吸取以“拥刘贬曹”的影响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这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奸”与“雄”的有机统一。
一、“乱世之奸雄”曹操的“奸”,表现在多个方面:诈伪,善作表面文章;残忍,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多疑,猜忌之心重;善变,诡计多端等等。
(一)诡谲狡诈、玩弄权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曹操一出场,首先介绍他的“劣行”: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曹操的狡猾多智的性格特征从小就已露出端倪,这算是初显奸雄本色吧!写曹操攻下徐州,吕布及其手下陈宫、张辽等都被擒这一细节时,曹操对张辽有一段对话,曹操说:“此人好生面熟”。
张辽说:“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曹操笑笑说:“你原来也记得!”张辽说:“只是可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曹操整理整理:2016届高三(18)班学生(1-2回)朱倩1,曹操少时游荡无度,叔父常向他父亲告状2,曹操于是用假中风之计,见到叔父便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师傅告诉曹嵩3,曹嵩急视曹操时,发现操安然无恙,从此叔父失信于父亲,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曹嵩都不听,可见其奸。
5,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初为官时:1,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问权贵皆击之,并棒责中常侍之叔,威名颇震。
2,曹操拜为骑都尉,去颍川助战,斩首万余。
(9-10回)王晨宇青州黄巾又起曹操破黄巾军将所俘精锐俘虏变为青州军其余放归务农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威震山东曹操父亲曹嵩前往兖州路经徐州太守陶谦设宴款待并派人护送护送之人却是黄巾余党在途中将曹家四十多口全部杀死曹操听后发誓报仇带领大军往徐州进发一路上杀戮百姓挖掘坟墓最后将徐州城团团围住(11回)朱晋曦一、刘备写信给曹操①曹操为报父仇起兵徐州,刘备离了北海与公孙瓒具体商议救徐州之事。
②刘备写信劝曹操“撤徐州之兵”,曹操看后大骂并要斩之。
③郭嘉劝谏“款留来使”,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
④恰吕布袭破兖州,进据濮阳,郭嘉劝曹操“卖个人情与刘备”,曹操遂退徐州兵攻打兖州。
二、曹操战吕布①曹操兵近濮阳,与吕布交战,先败了一阵。
②于禁劝曹操引兵击西寨。
③陈宫劝谏吕布守西寨,故吕布带救兵来至西寨,曹操无法抵挡,弃寨而逃。
④奈何吕布兵力强盛,曹操困于其中,大喊“谁来救我!”,后典韦出身相救,事后得到曹操赏赐。
(12回)朱晋曦一、陈宫设计陷曹操①陈宫献计吕布让濮阳城中富户田氏假意与曹操结为内应外应。
②刘晔识破陈宫之计,劝曹操分三军为三队。
③交战中曹操被困,迎面撞见吕布,曹操以手掩面疾驰而去。
④后吕布追上问“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
⑤曹操拨转马头,正遇典韦。
二、曹操反击①曹操使人诈言操已死,吕布轻信,杀奔至曹操寨营。
②却中了曹操伏兵,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三、曹操发怒刘玄德①听说刘备领徐州牧,曹操十分生气,要攻打徐州。
②荀彧劝谏曰应“东略陈地”,操从之。
四、曹操收许诸①曹操听从“东略陈地”,行至羊山会黄巾军何仪、黄邵。
②何、黄两军败退,被一壮士驱入葛陂坞中。
③此壮士便是许诸,后归入曹操手下。
五、曹操得兖州、濮阳①兖州薛兰、李封军士皆出掳掠,城邑空虚。
②曹操进兵,复得兖州。
③程昱请兵进取濮阳。
④交战时,曹操派许诸、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员大将合攻吕布。
⑤吕布不敌,退至定陶。
六、曹操败吕布①曹操到了定陶,正值麦熟,即令割麦为食。
②吕布听此消息,引兵赶来,将近操寨,左边有一树林。
③曹操知吕布疑心林中有伏兵,便将计就计,多插旌旗于林中,并将村中男女掳来在寨中呐喊,却在寨西一带的长堤中多安精兵。
④吕布使用火攻,放火烧树林,竟无一人,伏兵从堤内而出。
⑤吕布不敌,只得弃定陶而走,山东一境,尽为曹操所得。
(13-14回)吕奉先乘夜袭徐郡1、挟天子以令诸侯1)、董卓被灭,汉献帝回到洛阳,杨彪奏帝招曹操入朝辅佐王室2)、曹操兴师入朝,董昭建议曹操迁都许都3)、汉献帝及群臣畏惧曹操而听从4)、迁都后,曹操独揽朝政大权,自命将军,武平侯,所有大事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2、曹操对战李傕时称赞许诸“子真吾之樊哙也”(荀彧是曹操“子房”)3、满宠帮曹操收了徐晃4、迁都许都是董昭的意见5、“二虎竞食”之计1)曹操,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
2)于是荀彧献“二虎竞食”之计。
3)封刘备为徐州牧,使刘,吕相杀,不成。
6、“驱虎吞狼”之计1)“二虎竞食”之计不成后,荀彧又献“驱虎吞狼”之计。
2)使刘备攻袁术,又使人暗中往袁术处通问。
3)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
(15-16回)沈君灵一:1.吕布因张飞夺马和刘备产生矛盾,并有陈宫上谏今日不杀必有后患,于是吕布决意征讨刘备,刘备战事告急。
2.孙乾提议投奔曹操,并打头阵先去曹营和曹操说明战况,曹操同意并设宴款待刘备等人。
3.荀彧向曹操上谏应杀刘备,曹操不语。
郭嘉上言刘备杀不得,正合曹操心意。
次日表荐刘备领豫州牧。
4.曹操正欲起兵征讨吕布却被报张绣结连刘表造反,曹操想亲自征讨但又怕吕布来犯许都,荀彧提议对吕布加官赏银使其和好,吕布果然答应。
二:1.曹操领兵十五万去徐州讨伐张绣,张绣听从贾诩的劝诫投降曹操,并日日设宴款待。
2.后因发现曹操与张济的妻子邹氏厮混,张绣欲领兵攻打曹操。
3.贾诩给张绣提供计策,让人趁典韦醉中偷走其戟,当夜偷袭曹操。
4.当晚张绣放火烧曹营,领兵进攻。
典韦只身一人在曹操门前抵挡众人进攻,曹操从后门逃走。
身中一箭,马中数箭。
长子曹昂将马相让,曹操才得以逃走。
5.后曹操听闻典韦身亡,祭奠典韦,并痛哭流涕。
(17~18回)刘昕昕1.曹操立祠祭典韦,厚待其子2.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是为国除害.到徐州安扶吕布.3.曹操同刘备.吕布攻袁术.破夀春。
4.曹操与粮官王垕借头示众,众怨始解。
5.曹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于路麦熟,曹操马践麦田,借郭嘉“法不加于尊”之言割发代首。
6.张绣败于曹操,曹操攻南阳城。
(19回)濮雨馨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1)曹仁攻下小沛,曹操亲战,得徐州,欲攻下邳(2)曹操围城,而吕布坚守不出,两月不下。
(3)荀彧献计决沂,泗之水,淹城。
(4)吕布不惧,却被侯成盗赤兔马。
(5)宋宪盗画戟,与魏续共同生擒吕布献操。
(20回)濮雨馨许田打围(1)曹操认为天子亲信多,于是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2)汉献帝射鹿连射三箭不中,请曹操射。
(3)曹操讨天子弓,箭(宝雕弓,金玭箭),一箭射中。
(4)群臣以为天子射中,高呼“万岁”,曹操纵马于天子前受之。
(5)群臣大惊失色,云长欲斩曹,被刘备阻止。
(6)事后曹操不还弓箭,就自悬带。
董承内阁受诏(1)汉献帝以西郚救骂为由赐董承锦袍玉带,内有除曹血诏。
(2)曹操起疑,力逼其脱衣亲视。
(3)曹穿衣后戏言要董承转赠于他,董承无奈应允后作罢。
(21回)唐婧1.青梅煮酒(1)董承联络刘备谋诛曹操,刘备每日在家种菜以韬晦之计(2)曹操青梅煮酒,与刘备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3)刘备说了几个人均被曹操否定,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4)刘备惊的筷子落地,借怕雷声瞒过曹操2.曹操讨伐张绣时,地区干旱。
他诈言前面有梅林,带将士走出旱地。
3.刘备脱曹,曹操听郭嘉、程昱之议,派许褚追刘备。
听荀彧之计,密令徐州刺史车胄伏杀刘备。
(22回)唐婧曹操1.陈琳写檄文讨曹(1)袁绍令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陈琳历数曹家几代人罪名(2)曹操患头风,吓得汗流浃背反而病愈(3)曹操因此敬重陈琳,免其死2.曹操一面亲率二十万大军迎战袁绍,一面派刘岱、王忠二人打着他的旗号攻打刘备(25回)邵臻瑾1.曹操听程昱计要智擒关羽。
派张辽做说客,张辽以三罪劝降,关羽亦以三约降汉室。
2.曹操恩待关羽,赐绫锦及金银器皿,美女,战袍。
送纱锦囊与关羽护髯。
送赤兔马。
3.袁绍听刘备计,派颜良为先锋讨伐曹操。
颜良斩曹操二位猛将,曹无奈请关于出战。
关羽提刀上马立斩颜良首级又斩文丑。
曹操赞不绝口。
4.关羽称三弟张飞比自己武艺更高,曹操下令记张飞名字在衣袍襟底,“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5.对于曹操所送礼物,关羽只收下赤兔马。
关羽认为,此马日行千里,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
(26回)邵臻瑾1.袁绍派文丑带刘备攻曹操,曹操设诱敌之计,让粮草先行,兵马在后。
让文丑得粮草军仗,军队散乱,趁机围攻文丑。
2.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曹操恐其要走,派张辽试探。
关公去意已决。
3.关羽领兵将近汝南,扎住营寨。
在抓住的两个细作之中见故人,得知刘备在袁绍处。
在汝南二人佯装战败,关羽班师回朝,准备向曹操请辞。
4.袁绍部下南阳陈震带刘备书信来见关羽,关羽回信表大义。
5.关羽准备向曹操辞行,曹操深知关羽要走,连续多日闭门不见。
关羽望见张辽张辽亦脱疾不出。
关羽无奈,知是曹操不容他去之意,但去意已决,遍修书一封,封金挂印带二位嫂嫂离去。
(27-28回)一、1.曹操见关羽去意已决,又特别敬重关羽“不忘故主,来去明白”2.便不让蔡阳阻止关羽,并亲自追上为他送行,先赠黄金一盘,关羽未收,后又赠关羽锦袍一领,关羽担心有变,未下马用刀将其挑起披于身上感谢而走。
(29-30回)杨佳锦1.孙策称霸江东后,曹操叹:“狮儿难与争锋也”,将曹仁之女许配给孙策幼弟孙匡。
2.孙策求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怀恨在心。
官渡之战1.a曹兵七万与袁绍七十万对敌,退至官渡,曹军中缺粮,想撤退。
b荀或说袁军人心不齐,可等待时机。
c袁绍谋士许攸,得到曹操的催粮信,建议袁绍夜袭许昌,袁绍不听。
d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十分高兴,赤脚相迎,曹操采取许攸建议,夜袭马巢粮草,打败袁绍。
2.曹操获许郄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尽烧之,不予追究。
3.泪授,不降,曹操杀了,厚葬之。
(31-32回)罗雪萌1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逃回翼州,其子袁谭袁熙领兵来助,袁绍卷土重来。
曹操用程昱“十年埋伏”的计谋,引袁绍至河上背水一战,在仓亭再败袁绍2、曹操准备乘机攻翼州,得知刘备进攻许都,急忙回军往汝南迎击,再穰山被刘备打败后又快速击溃刘备3、曹操从程昱计不追刘备,提兵会许都来年先攻袁绍再取荆襄32 1、第二年曹操进攻黎阳,袁氏兄弟合力抗曹2、曹操用郭嘉计,放弃攻打袁氏兄弟,使其互争,转兵讨荆州刘表,袁氏兄弟兵戈相见,袁谭不敌袁尚投降曹操3、袁尚退兵翼州,曹操从许攸计,沿着翼州城墙挖出一条两丈深的战壕,掘开漳河引水淹翼州。
城内弹尽粮绝,审荣开门献城,城破陈琳投降,操怜其才令为从事。
(33回)1同意曹丕纳甄氏2亲忘袁绍墓哭祭以金帛粮米赐给袁绍妻刘氏免河北居民一年税3许褚杀死许攸曹操深责许褚厚葬许攸遍访冀州贤氏驰书绝与袁谭婚约4曹操追袁谭至南皮强令百姓破冰对阵袁谭5曹操亲自击鼓曹洪趁乱杀死袁谭曹操枭谭首王修哭祭操礼待王修6乌桓触投降于曹操曹操听荀攸言采用诈降计夺高干并州7听郭嘉言远征沙漠郭嘉水土不服生病操一哭郭嘉死操二哭听郭嘉遗计收辽东。
(34回)1挖出铜雀荀攸说这是吉兆遂留曹丕曹植在邺郡造铜雀台2班师回许都欲征刘表听荀彧言再待半年再攻打(35回)(徐慧敏)曹操从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
特差李典,曹仁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探看虚实。
(36回)(徐慧敏)曹仁,李典兵败回许都向曹操请罪。
曹操从程昱口中得知单福原名徐庶,并听从程昱计策接徐母召徐庶曹操劝徐母作书招徐庶,被徐母历声责骂,欲杀之,被程昱劝阻。
(37回)曹操得贤士徐庶1.刘备拜徐庶为军师,多次打败曹操2.曹操知道后从程的计谋,囚其母,诈其书,骗其入曹营3.其母因其弃刘备而投曹操,上吊自杀4.曹操使人送礼吊回,徐庶一概不受5.虽在曹营却终生不为其献一计曹操引漳河之水做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来年春天南征(38回)曹操破袁绍,命孙权遣子入朝随架,孙权不遣,曹操便有下江南之意(39回)刁妍曹操命夏侯惇为都督直抵博望坡,杀奔新野,被孔明火烧新野杀败而回.(40回)刁妍夏侯惇败回许昌,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欲乘此时扫平江南,孔融谏曰,恐失天下之望不可轻伐,曹怒不听,后郗虑进谗使曹操杀了孔融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