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光谱讲义

合集下载

《分子光谱分析》课件

《分子光谱分析》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光谱分析理论
掌握先进的光谱分析技术
建议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光谱分析的理 论基础,理解各种光谱分析方法的物理机 制和术和 新方法,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光谱分析技术 。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拓展光谱分析应用领域
建议学习者多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 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03
学习如何利用分子光谱分析技术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验设计和 数据分析的能力。
04
了解分子光谱分析在科研和工业 生产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02
分子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光的吸收和发射
光的吸收
当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时,如果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某能级差相等,则该能级上 的电子可发生跃迁,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分子吸收光子并吸收能量。
原子光谱
由原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包括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
分子光谱
由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产生,包括带状光谱和漫散光谱。
03
分子光谱分析的实验技术
实验设备与仪器
红外光谱仪
用于测量分子振动和旋转的频率,从而推 断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紫外可见光谱仪
用于测量分子电子跃迁的频率,从而推断 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04
分子光谱分析的应用
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通过分子光谱分析,可以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 结构和振动、转动变化, 从而揭示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合成过程监控
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利用 分子光谱分析可以实时监 测反应进程,指导反应条 件优化和产物纯度控制。
化合物结构鉴定
分子光谱分析能够提供化 合物的特征光谱,通过比 对标准谱库可以确定化合

4.分子光谱概述

4.分子光谱概述
通常分子是处在基态最低振动能级上,当 用紫外—可见光照射分子时,电子可以激 发至激发态的任一振动(或转动)能级上, 因此,电子能级的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包 含了大量的谱线,由于这些谱线的相互重 叠,成为连续的吸收,所以,分子光谱并 非线状光谱,而是带 状光谱。 ♦ 大多数分子光谱分析都是用液体样品, 再说仪器的分辨率又不高,故记录的电子 14 光谱是较宽的带状光谱。
能级跃迁示意图
第一电子激发态 电子能级跃迁
电子基态
转动能极跃迁 振动能级跃迁
电子能级上有许多振动能级,而振动能级 上有许多能量不同的转动能级
6
E E2 E1 h
(1) rotation:ΔΕr:0.005~0.050eV,248 - 25 m
hc

(2) vibration:ΔΕv:0.05~1eV, 25 - 1.2 m
3
分子的运动:
分子平动—整个分子的平动,不产生光谱;连续的 分子转动—分子围绕重心的转动 不连续、 分子振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 量子化 电子运动—分子中电子相对于原子核运动
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能量,对应相应的能级,
用E转、E振、E电表示
每一种能量都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
4
分子的总能量:E分子= E电子+ E振动+ E转动
能级差:
△E电子1~20ev; △ E振动 0.025~1ev; △E转动<0.025ev
因这些能量都是量子化的,当一束具有特定能量的光照 射该分子时,若该分子上、下两能级差△E恰好等于该 光束的能量时,则光将被吸收,而分子被激发。 即△E = hc/λ 电子能级跃迁时伴随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5
△E电子> △E振动>△E转动1分子光谱分析来自电子能级振动能级

第九章分子光谱基础教程

第九章分子光谱基础教程

这里R,r 分别是核运动和电子运动的坐标。 在忽略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后,分子哈密顿 算符的具体形式是

N
2 2MN
2 N
e
2 2me
2 e
VNN
Vee
VeN
核动能 电子动能
势能
采用B.O.(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后,分子的全波函数可以写
成核波函数和电子波函数的乘积: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简称BO近似,又称绝热近似)认为由于原子 核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很多,一般要大3-4个数量级,因而在同样的 相互作用下,原子核的动能比电子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出 现在各粒子相互作用的势能项中的原子核坐标就可以视为常数,这 样,核与核之间的排斥能就应当看作是常数。在BO近似下,研究 一个分子内部核与电子运动的问题,就变为N个电子在固定的原子 核电场中运动的问题。而电子又都是电荷、质量、自旋等特征完全 相同的粒子,因此,分子结构问题的研究就化为N个全同粒子体系 的研究。这就大大简化了原来多粒子体系的复杂度。主要应用于分 子结构研究、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领域。
定通 过吸收或发射光的形式发生
mn
x
mn
y
mn
z
mn
显然,只有当 x mn 、 y mn和 z mn 不全为零时,跃迁才可
能发生,称为跃迁允许,反之,称为跃迁禁阻。
使 x mn 、 y mn 和 z mn 不全为零的条件,称为光谱选律。
光谱选律的确定,还可以借助群论作为工具
* n

'
(
t
)
md
* n
akm (t) kd
akm (t ) nk anm (t )
k
k

3-分子光谱

3-分子光谱

3.2 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0.75-1000μm)由振动 能级跃迁(振动基态 振动激发态)产生的。 因同时伴有转动能级跃迁,又称振-转光谱, 是由吸收带组成的带状光谱。
• 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必须有分子偶 极矩的变化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这种 分子振动为红外活性的,反之则称为非红 外活性的。
• 光源:常用氖灯或高压汞灯(而不用钨灯或 氢灯)作光源。光通量大、峰值功率高、单 色性好、发光的光脉冲持续时间短等优点, 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单色器:光栅作单色器。
• 检测器: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强度较低的荧 光信号。
• 样品池一般为圆柱形或矩形,用玻璃或硅 材料制成(减少散射对检测器的干扰)。
1.分子荧光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的关系
• 升高体系的温度对大多数分子都会降低荧光量子效率。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分子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 了通过外部转移使激发态分子失活的机会,出现荧光 强度减小效应。
• 极性溶剂中n*跃迁能级差常常增大,而*跃迁 能级差减小。这有时会使*的能量降至低于n* 跃迁的能量,此时*跃迁占主导地位,而、*状 态的寿命小于n、*状态,从而减少了无辐射失活的机 会,结果荧光发射增强。
• 生色团、助色团在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物质结构 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红移、蓝移
红移-----溶剂效应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溶剂效应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3.吸收定律
激发过程: M + h M*
电子激发态粒子M*寿命很短(10-8-10-9s) 松弛过程:
M* M + 热能 激发能转变为热能(检测不到) M* 分解形成新的分子 ---- 光化学反应;

结构化学第四章 分子光谱

结构化学第四章 分子光谱

8、HCl分子的正则振动方式共有( B )种? (A)0(B)1(C)2(D)3 CO2分子的正则振动方式共有 ( D )种? (A)1(B)2(C)3(D)4 HCN分子的正则振动方式共有 ( D )种? (A)1(B)2(C)3(D)4
线性3N-5 非线性3N-6
9、已知一双原子分子转动光谱的第四条谱线在80cm-1, 则第九条谱线位置为( D )? (A)120cm-1(B)140cm-1(C)160cm-1(D)180cm-1 10、运用刚性转子模型处理异核双原子分子纯转动光谱, 一般需知几条谱线位置 v (J),可计算其核间距 ( B ) (A)5 (B)2 (C)3 (D)4 11、红外光谱(IR)由分子内部何种能量跃迁引起 ( D ) (A)转动 (B)电子-振动 (C)振动 (D)振动-转动
v0 1 2 k

0 2 k 4 2 v0 2 4 2 c 2 v 119 103 2 2 4 ( 3 108) ( 230950) (N cm 1) 23 (1 19) 6.023 10 1 1 1 E 0 hv0 hcv 6.602 1034 3 108 230950 2.295 1020 ( J ) 0 2 2 2
1、双原子分子刚性转子模型主要内容: 原子核体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质点; 分子的核间距不变;分子不受外力作用 。 2、谐振子模型下,双原子分子转动光谱 选律为: 极性分子, J 1 3、谐振子模型下,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选律为: v 1 极性分子,

谱线波数为: v 0

1
k
2 J ( J 1) 4、刚性转子模型下,转动能级公式为 E 2I
零点能和力常数?
红外吸收谱

11 分子光谱解析

11 分子光谱解析

11.1.1 产生 激发态
单重态基态S0
辐吸 射收
单重态基态S0 激发后 S/T两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 S= 1 2 1 2 1 辐吸 射收
通常自旋不变 激发态S1/ S2
自旋改变 激发态T1/T2
Hund 规 则
M=2S+1 3 平行自旋 能量更低 三重态triplet state
待测物D是能量供体 08:17:33
合适的受体A
I p Kc
11.2.3 重原子效应
提高Ip:
用含重原子的溶剂(碘乙烷)
分子中引入重原子 internal heavy-atom effect
称为(内外部)重原子效应 高核电荷使电子能级复杂, 电子自旋-规定耦合作用加强 S1->T1增加 顺磁性物质,氧等
1000 800 600 400 200 0 450 500 550 λ /nm 600 650
F
0 250 350 450 550 650
λex=2117nm
11.1.6 实验技术与应用
⑤ 仪器实物
本系仪器简介
LS411 LS1111
I p Kc
11.2 磷光Phosphorescence 11.2.1 产生与光强
08:17:33
11.1.6 实验技术与应用 Th 0.01μg
① 时间分辨技术, 各发光体的发光衰减速率不同
光谱重叠,发光寿命不同的组分可分辨与测定。 对门控时间扫描,测If~t,测定荧光寿命。 根据不同发光体形成速率,消除干扰。
08:17:33
11.1.6 实验技术与应用
② 同步扫描技术
08:17:33
I p Kc
11.1.6 实验技术与应用

分子光谱分析法资料讲解

分子光谱分析法资料讲解

强带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值大于104的 吸收带称为强带。
这种电子跃迁往往是几率很大的允许跃迁。
弱带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最大值小于 104的吸收带称为弱带。
这类跃迁很可能是不符合允许跃迁选律的禁阻跃迁。
吸收带位置移动的术语说明
无机盐阴离子的n-*跃迁
在许多固体中引起这样一个跃 迁所需要的能量是极高的,但 在另一些固体中,尤其是在包 含重元素的固体中,跃迁发生 在可见/紫外区,材料成为光 电导性的,例如,某些硫族化 合物的玻璃是光电导性的。
类型iV
(iV)一个电子从一个能带(价 带)激发到另一个较高能量的能 带(导带)上。
在半导体(Si,Ge等)中带隙的 数值可以用光谱方法测定;一 种典型的半导体有1eV, 96kJmol-1的带隙,处于可见 区和紫外区间。
(1)含、和n电子的吸收谱带
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电子跃迁的方式一般为-*、n*、n-*和-*这4种类型 。
图12-1 有机分子电子(能级)跃迁类型
-*跃迁
吸收波长在真空紫外区。 饱和烃无一例外地都含有电子,它们的电子光谱都在远紫外区。
n-*跃迁
吸收波长在150~250nm范围,绝大多数吸收峰出现在200nm左右。 含有未共享电子对杂原子(O、N、S和卤素等)的饱和烃衍生物可发生
某些无机盐阴离子由于可以发生n-*跃迁而有紫外光谱吸收峰。 例如,硝酸盐(313nm)、碳酸盐(217nm)、亚硝酸盐(360nm和
280nm)、迭氮盐(230nm),以及三硫代碳酸盐(500nm)离子等。
(2)含d和f电子的吸收谱带(配位场跃迁)
配位场跃迁包括d-d和f-f两种跃迁。 过渡金属离子吸收光能后可以产生d-d跃迁,而镧系和锕系元素离子

第6章 分子光谱

第6章 分子光谱
名称为(i)(j)=ij,状态为1ij和3ij。
例如,乙烯分子具有D2h对称性,其基态电子组 态为:
(1ag)2(1b1u)2(2ag)2(2b1u)2(1b2u)2(3ag)2(1b3g)2(1b3u)2(1b2g)0
乙烯分子的基态为1Ag。
乙烯正离子的电子组态为:
(1ag)2(1b1u)2(2ag)2(2b1u)2(1b2u)2(3ag)2(1b3g)2(1b3u)1(1b2g)0
吸收谱 发射谱
转动光谱 振动光谱 电子光谱
分子之所以能够吸收或发射光谱,是因为分 子中的电子在不同的状态中运动,同时分子 自身由原子核组成的框架也在不停地振动和 转动。按照量子力学,分子的所有这些运动 状态都是量子化的。分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 跃迁以光吸收或光辐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 成了分子光谱。
(二).分子光谱的分布和特征
s in
r
2IEr 2
r
k r
J J
1 r
所以
Er
EJ
2 2I
k
h2
8 2I
J J
1
能量量子化
分子在相邻两个转动能级之间跃迁时,吸收光
子的频率是
用波数表示
EJ 1 EJ h
h
8 2
I
2J 1
~
c
EJ 1 EJ hc
FJ 1 FJ
转动光谱谱项
h
8 2
Ic
2J
1
2BJ 1
转动常数
用刚性转子模型得到的纯转动谱将是一组等距 离的谱线,谱线的间隔是
I=R2
对多原子分子常使用惯量主轴坐标系。
(一)双原子分子的刚性转子模型
刚性转子模型的要点: a) 原子核的大小和核间距相比要小的多,所

大学化学《分子光谱法》课件

大学化学《分子光谱法》课件

仪 器 光 路 图
仪器框图
该型仪器可进 行荧光、磷光 和发光分析;
8.2.2.2 磷光分析仪器
荧光计上配上磷光测量附件即可对磷光进行测量。在有 荧光发射的同时测量磷光。
测量方法: (1)通常借助于荧光和磷 光寿命的差别,采用磷光 镜的装置将荧光隔开。 (2)采用脉冲光源和可控 检测及时间分辨技术。
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
样)成镜像对称关系。
镜像规则的解释
基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 与第一激发态上的各振动能级 分布类似;
基态上的 零振动能级与 第一激发态的 二振动能级之 间的跃迁几率 最大,相反跃 迁也然。
荧光激发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nm
固定激发光波长(选 最大激发波长), 化合物 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 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 图中曲线II或III)。
荧光发射光谱 荧光激发光谱
磷光光谱
200 260 320 380 440 500 560 620 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
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a.Stokes位移
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外转换:激发分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转
移能量的非辐射跃迁; 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
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射跃迁。 改变电子自旋,禁阻跃迁,通过自旋—轨道耦合进行。
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E=170~300 kJ/mol;位于可见光区; (3)发光持续时间较长,反应持续进行;
8.2.1.5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3.后半部-分子光谱讲义(2)

3.后半部-分子光谱讲义(2)
2 2 2 2 a b V ( R) N Et N 2Mb 2Ma
(1)
这是一个两体问题,可以通过坐标变换用它们的质心坐 标和相对坐标代替两个核的各自坐标,于是
2 2 2 2 2 P 2 P P 2 2 a b = M M 2 2Ma 2Mb 2M 2 2M 2
ˆ ˆ r H H e i i
i n
(2)
e r1 , r2 ,, rn r1 r2 rn
(3)
则多电子问题近似当成单电子问题处理,单电子波函 数 i ri 被称为轨道,满足单电子薛定谔方程
ˆ r H i i i ri i i ri
1 2 V R V Re V Re R Re 2
1 2 V R V Re V Re R Re 2
近似势能函数,它具有 抛物线形,如图2中虚线 V 所示。可以看到,实际 的分子势能曲线只在Re 附近与Vh (R)相符。 在R<Re一侧,由于核 排斥能迅速增大,V(R) 曲线比抛物线要陡。 在R>Re一侧由于核斥 能减少得快,V(R)曲 线比抛物线要平缓。
当假定核的振动发生在它的平衡位臵附近很小的区
域时,可以把势能函数V(R)在Re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
1 2 V R V Re V Re R Re V R Re 2
1 3 V Re R Re 6 由于在R=Re处V(R)有极小值,V(Re)=-Eb 。所
相应于J 1的称为R支,它的波数为
~ ~ 2 B J 1, J 0,1,2, e e
1 E j hf j ( j 1) EOr 2
3 hf ( j 1)( j 2) EOr 2

第10章-分子光谱分析PPT课件

第10章-分子光谱分析PPT课件

产生p-共轭),使- *跃迁能量降低,跃迁几率变大。
.
20
③红移、蓝移
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吸收峰位置 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 ④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波长不变 使吸收强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使吸收强度降 低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
21
10.1.2 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 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 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装置。
• 摩尔吸收系数()比较低,即吸收峰强度比较小,很少在
.
14
近紫外区观察到。
一些化合物n-*跃迁所产生吸收的数据
.
15
n-*和-*跃迁
• 吸收波长在200~700nm范围。
• 绝大多数有机分子的吸收光谱都是由n电子或电 子向*激发态跃迁产生的。
• 这两种跃迁都要求分子中存在具有轨道的不饱 和基团,这种不饱和的吸收中心称做生色基团 (简称生色团)。
.
8
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
max和是定性的主要依据
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
一。
.
9
2. 溶液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1)朗伯-比尔定律
• 一束平行电磁辐射,强度为I0,穿过厚度为b、浓度为C 的透明介质溶液后,由于介质中粒子对辐射的吸收,结
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仪器偏差)。主要来自光的 单色性、平行性和散射性等因素造成的偏差。 第二,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比尔定律本身的局限性), 朗伯-比尔定律主要适用于稀溶液,忽略了分子之间的相 互作用,当浓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增强会引起偏差。 第三,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化学偏离)。当 被分析的粒子发生分解、缔合或与溶剂发生反应生成一种 具有不同光谱的产物时会发生这种偏离;

分子光谱实验讲义

分子光谱实验讲义

分子结构与光谱实验I 实验目的了解分子结构因素对分子吸收光谱的影响;通过量子力学结论解释分子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II 实验原理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光可以使基态的价电子发生跃迁,这种电子跃迁的类型按照能级差的顺序排列为:n →π* < π→π* < n →σ* < σ→σ*。

能级差是一个影响电子跃迁几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跃迁选律的限制,使n →π*跃迁的几率并不是很大。

影响分子轨道能级的因素主要是电子的离域作用,对于可看作在一维势箱、二维不对称势箱中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能级有如下公式:22128D n hE ml()= (n 只能取正整数)2(2)22()()8y D x x y n n h E m L L ⎡⎤=+⎢⎥⎢⎥⎣⎦(n x 、n y 分别是x 、y 轴方向的取值,只能是正整数,Lx 、Ly 分别是电子在x 、y 轴方向运动运动空间范围) 对于与共轭体系相连的其它基团,若使共轭体系的电子密度增加,跃迁几率增加,且有红移现象,反之,蓝移。

III 试剂与仪器略。

IV 实验步骤(1)待分光光度计稳定之后,测定下列溶液的吸光度随光源波长的变化,每间隔10nm 记录一次(波长、吸光度)。

1) 姜黄素溶液;2)铅试剂;3)甲基红;4)甲基红酸性溶液(甲基红+盐酸后振荡);5)甲基红碱性溶液(甲基红+NaOH 后振荡);6)二甲基黄;7)铝试剂;8)甲基紫;9)二甲苯青FF(2)将所得数据绘图,得吸光度(A )~波长(λ)曲线,要求按照下列分组将曲线作于一图中。

A :将黄素,铅试剂;B :甲基红,甲基黄;C :甲基红,甲基红酸性溶液,甲基红碱性溶液;D :铝试剂,甲基紫,二甲苯青FF(为便于观察比较,作图时,对每一曲线中的吸光度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或沿着Y 轴平移,但作为X 轴的波长不可作此处理)(3)确定各组物质的最大吸收光波长,指出对应的共轭体系的π→π*电子跃迁,说明最大吸收光波长移动的原因。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PPT讲稿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PPT讲稿
(3)化学发光光谱: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 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用于化学发光光谱分析法: 发光总强度与分析物浓度成正比。)
光致发光示意图.swf
10:36:46
10:36:46
I f kC
2、分子发光光谱
(1)分子荧光光谱:光致发光,用于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MFS) 定性:荧光光谱 定量:对于一给定的物质,当激发光波长和强度一定时, 发射荧光的强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2)分子磷光光谱:光致发光,用于分子磷光光谱分析 (MPS) 在一定条件下,发射磷光的强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荧光与磷光的比较:二者均为光致发光,但发光机理不同 荧光:入射光停止照射,荧光几乎立即停止; 磷光:入射光停止照射,磷光还可持续~10秒。
发射光谱
10:36:46
二、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带光谱):
基于分子中电子能级、振转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
10:36:46
分子光谱(带状光谱)
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为什么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10:36:46
原子光谱图 分子光谱图
(一)分子的能级与跃迁 1.分子的能量
E=Ee+ Ev + Er + En + Et + Ei 分子中原子的核能: En 分子的平移能:Et 电子运动能: Ee 原子间相对振动能: Ev 分子转动能: Er 基团间的内旋能: Ei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 En不变; Et 、 Ei较小; E=Ee+ Ev + Er
10:36:46
2. 分子的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10:36:46
(二)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
1、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对辐射能的选择吸收 由基态或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产生的分 子光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谐性常数
平衡解离能
De
h e
4x
,
8 2 x e
h
光谱解离能
D0
De
h e
2
h e x
4
选律:分子偶极矩有变化的振动, Δv 1, 2, 3,L
振动光谱的选律:(1)偶极矩有变化的振动;
(2) Δv 1, 2, 3L
室温下大多数 分子处于v=0 的能级,因而
其振动光谱对 应于从v=0到 v=v的跃迁。
hc
4 Ic
显然谱线是等间距的,间距为2B。
例:H35Cl的远红外光谱线的波数分别为21.18, 42.38, 63.54, 84.72, 105.91cm-1,试求其转动惯量及核间距。
解:相邻谱线的平均间隔为21.18cm-1,则B=10.59cm-1
I
h 8π2cB
8π2
6.626 1034 2.998 108 10.59 102
2 非谐振子模型
原子间的化学键不可能和弹簧一样,用Morse势能 函数做修正:
V (r) De{1 exp[ (r re )]}2
V (re ) k(r re )2 / 2 k(r re )3
振动能级: Ev
h e (v
1 2
)
xh e (v
1 2
)2
;
v 0,1, 2,L
特征频率
1 2
);
v 0,1, 2,L
能量本征态: n (q)
Nn
exp
m
2h
q2
Hn
m
h
q
Nn是归一化常数,Hn(z)是n阶厄米多项式
谐振子的波函数v
谐振子的概率密度v2
谐振子模型
选律: 极性分子
Δv 1
简谐振子模型下, 双原子分子的红 外光谱只有一条 谱线,波数即为 谐振子的经典振 动波数。与实验 近似相符。
CO2的简正振动中,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并没有组 合在一起,多数情况下,两者是组合在一起的。
3.5.4 Raman光谱
入射光与分子碰撞,使光发生散射,如果碰撞时光 子与分子之间有能量交换(非弹性碰撞),那么就 称为Raman散射,如果是弹性碰撞就称为瑞利 (Rayleigh)散射,在散射过程中分子并没有吸收入 射光子也没有发射光子。Raman光谱就是Raman 散射光的频谱。
发射或吸收的光的波长取决于能级差:
ΔE / eV
%/ cm1
/ μm
转动 振动 电子运动
104~0.05 0.05~1 1~20
1~400 400~104 104~105
104~25 25~1 1~0.1
转动:分子绕质心的运动。
红外光谱
振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电子运动:轨道间的跃迁,实际观察到的是三种运
重分子转动
核间距,电偶极矩 核间相互作用
远红外 1011 1013 300 3 104
4 102 4
轻分子转动 重分子转动
核间距 力常数
近红外 1013 1014 3 104 3 105 4 40
轻分子转动 核间距,力常数 或振动 分子中电荷分布
拉曼 1011 1014 300 3 105
P支 (v 0, J 1) (v v, J 0) (v 0, J 2) (v v, J 1) (v 0, J 3) (v v, J 2)
M ΔJ 0禁阻
R支 (v 0, J 0) (v v, J 1) (v 0, J 1) (v v, J 2) (v 0, J 2) (v v, J 3)
M
v=1
HCl红外光谱精细结构
v=0
ΔE h e (1 2x) 2BchJ; J 1, 2,L
4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
分子运动自由度(确定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位置而需
要的独立坐标数。)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3个平动
3个平动
3个平动
0个转动
2个转动
3(2)个转动
0个振动
1个振动
3n-6(3n-5)个振动
非谐振子模型得到的振动光谱允许有许多条谱线, 且谱线间距随v增加而减小。
谐振子经典振动波数%e和非谐性常数x可由实验求得
例:已知H35Cl的五条振动谱线的波数是2885.9, 5668.0,8346.9,10923.1和13396.5cm-1,(1)计 算H35Cl的非谐性常数和力常数。(2)计算H37Cl的 谐振子经典振动波数。
例:已知H35Cl的 %e =2989.7cm1与x=0.0174 ,计算
H35Cl的光谱解离能。 解:
h e =6.626 10-34 2.998 108 2989.7 102 5.939 1020
De
h e
4x
=
5.939 1020 4 0.0174
J
8.533 1019 J
HCl的红外光谱
谐振子经典振动波数% e 2885.9cm1
弹性系数k与频率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q&& kq
这个微分方程的通解是:
q(t) C1 exp(it k / ) C2 exp it k /
或 Acos(t k / ) B sin(t k / )
周期:T 2 / k 频率: T 1 k / / 2 k 4 22 圆频率: 2 k / k 2
ΔE h( 入射 散射 )
从频率的改变可以获取分子结构的信息,主要是振 动-转动能级的信息,它和红外光谱互为补充,比如 非极性分子没有振动光谱,但可以有Raman光谱。
光散射主要是Rayleigh散射,光的频率没有发生变 化,而发生Raman散射的量很小,因此Raman散射 较难观察。在Raman散射中,光的频率可以增加也 可以减小。
3.5.2 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
近似将分子看作由一根轻质杆
连接的两个质点,构成刚性转
子。S为质心位置。
对于刚性转子,当将两体问题化为一体问题时,由于
r不变,相对运动就是的转动,与氢原子薛定谔方程
的差别:没有对r求导的部分,没有静电吸引项
氢原子:Hˆ
h2
2 r 2
r
1 r2
r
Ze2 4 0r
括号指线型分子
振动模式的获得:由力学原理可将分子的任意振动 方式转化为等价的一组互相独立的简谐振动,即简 正振动,可分为两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CO2的振动自由度 3 3 3 2 4
对称伸缩
无红外活性,1383cm1
不对称伸缩
2349cm1
两种弯曲振动相同但振动面互相垂直
具有相同特征波数667cm1
动光谱中谱线的波数和谱线间隔。在主线旁会有弱线
伴生,弱线与主线的波数差可按下式计算:
%1
2B1(J
1)
h
4 2cI1
(J
1)
%2
2 B2 ( J
1)
h
4 2cI2
(J
1)
% %1 %2
h
4 2c
(J
1)
1 I1
1 I2
%1 1
I1 I2
%1 1
1 2
2B1(J
1)1
1 2
电子击出 散射,衍射
所有上述性质 键的离解能
电子能级
电子能级 晶体结构
在分子光谱中,谱线存在与否(即选律),通常 从分子是否有偶极矩出发进行讨论: (1)同核双原子分子,偶极矩为0,分子在转动和振 动时偶极矩也为0,没有转动和振动光谱。但电子跃 迁时会改变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即产生偶极矩,所以 有电子光谱,并伴随有振动、转动光谱产生。 (2)极性双原子分子有转动、振动和电子光谱。 (3)转动过程保持非极性的多原子分子,如CH4 , BCl3 , CO2等没有转动光谱,而有振动光谱和电子 光谱。
解:(2) 由于力常数只与电子云分布及核电荷的多 少有关,与核的质量无关,可以认为H35Cl 与H37Cl具有相同的k
e
=c%e=
1 2π
k
%e2 = 1
%e1
2
1
m1m2 m1 m2
1.0079 1.0079
34.9689 34.9689
103 6.02214 1023
kg
1.6268 1027kg
Mˆ 2 2r 2
E
刚性转子:Hˆ Mˆ 2 E ; I r2 m1m2
2I
m1 m2
M2
J(J
1)h2
EJ
M2 2I
J (J 1)h2 2I
J 0,1, 2...
选律:只有极性分子才有转动光谱, ΔJ 1
对于吸收光谱,能级只能升高:
转动常数
% EJ1 EJ 2 h (J 1) 2B(J 1)
D0
De
1 2
h e
1 4
h e x
(8.533 1019 1 5.939 1020 1 5.939 1020 0.0174)J
2
2
8.241 1019 J 496.3kJ mol1
3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
振动能级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转动能级的改变:
Ev,J
he(v
1 2
2
m1m2 m1 m2
1.0079 1.0079
36.9659 36.9659
103 6.02214 1023
kg
1.6292 1027kg
例:已知H35Cl的五条振动谱线的波数是2885.9,5668.0, 8346.9,10923.1和13396.5cm-1,(1)计算H35Cl的非谐性 常数和力常数。(2)计算H37Cl的谐振子经典振动波数。
转动被激发
振动被激发
平动恒压热容
振动光谱对应于从v=0到v=v的跃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