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合集下载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9ppt )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9ppt )

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胡中藻案
“一把心肠论浊清”
株连族人祸及 师友
徐骏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斩首
制政策P103 目的: 维护集权统治。 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②对统治不利书籍列为 禁 书,收缴、销毁 ③康、雍、乾三朝大兴 文字狱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
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根
A 本目的都是为了(
)
A.从思想上加强君主专制 B.为了整顿文化市场
C.为了规范诗词格律
D.为了排除异己思想
7. 16.“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闭关锁国
原因1、2
【历代君权强化措施】-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强化君权(6课)P28 元世祖确立君主专制(11课)P52 明太祖强化皇权(14课)P67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20课)P101
①观念:重农抑商、天朝上国观念 ②防范外来 ③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
君主 专制 强化
巩固统治 矛盾加剧
巩固练习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
C 个机构的制约(
A.中书省
)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
B 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
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康熙:南书房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共37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共37张PPT)

• (2)文字狱的表现: •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 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2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 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案名 事由 株连人数 庄廷龙《明史》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 70—200多 案 用南明的年号。 人
戴名世《南山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集》案 吕留良案 反对清朝统治 数十人,其 子碎尸枭首 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 株连族人祸 侮辱清朝。 及师友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 斩首 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 抄家死于狱 查嗣庭案 为“诽谤大逆” 中
(1)唐、明、清分别采取怎样的 对外政策? ❶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❷明朝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往;❸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你有什么 启示 ? ❶后果:
,使唐文化远播于世界,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 同时使中华文明吸收了 外来优秀文化 , 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 ,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文 化的交流 ,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而 ,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 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 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6) 乾隆 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与皇权的变化?
清初保留 议政大臣会议 。 限制 康熙帝设 南书房 。 雍正帝设 军机处 。
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扩大
顶峰
材料一: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秦朝 坐而论道
宋朝 站立议政
清朝 跪受笔录
上图反映了皇帝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 • • • •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评课语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评课语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评课语清朝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封建专制社会之一,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一步步形成的,从康雍乾三个时期的统治者陆续推出的政治改革、军事强化、文化运动等方面展开,加强了皇权的绝对性,形成了强力专治的国家制度。

下文将对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进行评课。

一、政治改革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八旗制度改革、严刑峻法、科举制度改革等,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力,压制人民的反抗意识。

八旗制度改革是清朝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朝在八旗制度中的分队系统和人员编制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如康熙年间,对于边防地区的军队实行屯田制度和骑兵制度,大幅度提高了边疆地区的军事实力;而雍正年间进一步加强了八旗制度,在中央、局级等各种行政机构中安排并统一管制,使得八旗成为了清朝的最为坚固的支撑体系。

这一改革尤其推出的八旗军制和骑射训练,让军队的作战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清朝在严刑峻法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强化。

雍正年间,钦差大臣黄元吉被任命为广东的巡抚,并推行了一些严厉的刑政手段,严格打击一些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的安全和秩序。

这一举措让不少犯罪分子都不敢轻易犯罪,为清朝的稳定和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科举制度改革,这是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改革中,最为关注的一项。

科举制度的改革集中反映了清朝政治和文化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解决了考试不公、贪污受贿等问题。

康熙年间,实行了澄清领导、增强教育两方面的改革方案,评选官员时,不再以家世、背景为主要标准,这样使得科举制度具体的实施保证了其更加公正公正客观性。

二、军事强化与政治改革相伴随的是军事改革。

为了增强清朝的自卫和进攻能力,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强化方面的改革。

首先,在八旗制度中的骑射训练已成为清朝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骑射训练正是指训练骑手的攻击和防御的能力,包括马术、弓术、剑术、鞭术、十字弓术、枪术和骑术七种基本技能。

通过骑射训练,清朝士兵的战斗力得以大幅提升,军队的整体攻击和防御能力都大大加强了。

第3单元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3单元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4.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C.外国人滋扰生事 B.统治者夜郎自大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25.清政府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只开广州商埠,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的是( A ) A.广州十三行 C.市舶司 B.市舶使 D.理藩院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在内廷还专设“议政处”,作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凡
16.(百色中考)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 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B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17.(广东中考)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 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 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D )
10.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哪一机构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 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C ) A.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B.六部 D.行中书省
11.清朝时期,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以下是清朝的机构,且按设立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③ C.①④③ ②中书省 ③军机处 B.②④③ D.①③④ ④南书房
历史 七年级 下册•R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康熙时设立了 南书房 ;雍正时设立 军机处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 ,
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销。
2.明清时期,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措施的是 ( D ) A.废除行中书省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措施:
1、推行断代统治,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统治者拥有独立的权力来发展相应的经济政策;
3、建立帝国内务府,进一步增强封建统治者的权力;
4、实行严格的宫廷管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5、实行保守的外交政策,以防止大国间的冲突;
二、经济措施:
1、推行实行诸铺田的分裂耕种制度;
2、严格控制官府的收入和支出,限制官府对百姓的不合理征收;
3、开展名士诞辰宴,用来招揽一些有才干的人才;
4、大量建设城镇和官署,加强清政府的行政管理;
5、积极开展海外扩张,形成驰名中外的帝国形象。

清朝加强专制的措施

清朝加强专制的措施

军机处本身没有独立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实权。军机处 只有直庐,没有官署;成员又都是兼职,没有专官,具有很大 的临时性,难以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这一机构既便于君 主集权,又难以产生与君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是皇帝推行专 制政治的理想工具。 军机处的设立,侵夺了原来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的 权力。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直接剥夺了诸王议政的权力,架空 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 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 ——《清史稿》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
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矣。 材料三:
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 其间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1. 空 间 位 置
军 机 处
50 米
皇帝寝宫
1000 米
内阁
文书
票拟
通政司
内阁
司 礼 监
批红
皇帝
奏折
请旨
述旨
过朱
奏事处军机处跪受源自录皇帝1.内阁有票拟权,可拟出意见;而军机大臣只 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成谕旨。 2.明朝奏折要经过司礼监传给皇帝,有时甚至 由司礼监代皇帝“批红”,清朝奏折由军机处 直接交给皇帝,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
清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一、政治
1.承袭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 2.议政王大臣会议 • 有利于充分发挥满洲贵族 的集体智慧, • 但对君权构成极大束缚。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凡军国大 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

在清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君主专制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巩固。

以下是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1. 实行“一口银”制度。

清朝实行的“一口银”制度,即所有税收都由中央政府统一收取,这样就使得皇帝掌握了财政大权,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2. 实行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清朝的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皇帝掌握了科举制度的权力,可以任意调整考试内容和标准,从而控制官员的选拔和任用,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3. 实行“三藩之乱”后的削藩政策。

清朝中期,藩王割据,独立自主,对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很弱。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清朝实行了“三藩之乱”后的削藩政策,削弱了藩王的权力,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4.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往和贸易,进一步强化了皇帝的权力,使得君主专制更加稳固。

5. 实行“康熙大典”。

康熙皇帝下令编纂《康熙大典》,对全国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编纂,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知识和文化的
控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主要包括实行“一口银”制度、科举制度、削藩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和康熙大典等措施,这些措施都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使得君主专制更加稳固。

3-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教材102页,回答:什么是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文字狱?2、案例用表格显示一些文字狱的案例,小组讨论:以下官员或文人如何“得罪”了皇帝?3、后果阅读材料,思考:清朝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李祖陶《迈堂文略》材料二: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咏史》(二)文化专制政策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出示《纪晓岚》和《四库全书》图片,显示鲁迅的评价:鲁迅评价《四库全书》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2、开展禁书、毁书活动。

社会危机的加深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根据教材和材料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出示材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流传的民谣出示和珅图片得出结论:①政治:官场腐败出示文字:嘉庆皇帝南巡杭州,目睹了旗兵表演骑字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案。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后果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许多人才。

后果2: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进步。

依据教材和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总结社会矛盾加深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技能。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不及英国1/40。

出示材料: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至少在过去150年里,(中国)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马戛尔尼以史为鉴学习完这课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君主专制加强和闭关锁国政策等为出发点考虑)课堂小结:利用框架图进行总结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专制导致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必须实行民主的制度。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2)南书房的设立:
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 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 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1.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 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二)思想文化上: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外贸易。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二、“闭关锁国”政策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 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敲不了开半门天, 不咋给办开?
军机处外景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 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3.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2)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 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 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仅在乾隆 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 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
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 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课 后 活 动: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 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 清”是“清廉”)说一说,这一民 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 的社会状况? 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 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 了。 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
4.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C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5.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D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 是( C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 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 ”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D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皇上,我朝无 所不有,无需 与他国交流。
打!
不开门 咋办?
2.闭关锁国政策演变过程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制后(1684年),开 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 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部编历史七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历史七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梳理)一、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还保留着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权。

2.康熙:设立了南书房,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雍正:设立军机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处职责:皇帝选派亲信大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军机处作用:①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②使大臣丧失了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军机处特点:简、速、密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1.文字狱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制造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成为“文字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特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影响/危害/后果: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2.文化专制政策目的:在思想上维护集权统治表现: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撰书籍;②查禁书、收缴并销毁。

影响: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表现:①官场腐败: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②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

③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④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原因: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③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4.影响: 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 卫作用。②消极: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认识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进步,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挨打。
1、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 标志是 C A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B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内阁的设置 2、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 明 C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 强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一、.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1.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2.大兴文字狱 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1.设立军机处
①皇帝: ②目的: ③过程:
④影响:
雍正帝 为加强君主专制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 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跪地记录,然后
三、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 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 进行经济交流; ②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 治。
2.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表现: ①顺治帝时,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贸易; 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出海;②开放宁 波、漳州等地为通商口岸;③严格限制出口商品 种类和船只载重 量;④1757年,只留广州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 三行经营管理贸易。
清朝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 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 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怎 样才能有效地实行统治,并维护满 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呢? 今天让我们议一议.......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概括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统治时间长达267年,期间国力渐衰,但君主专制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在清朝这一时期,君主权力集中,官僚体系完善,君臣关系更加紧密,这使得清朝的君主专制得以维持并发挥作用。

清朝君主的权力被进一步强化。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各自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康熙皇帝实行“摄政制度”,将实际的政务交由亲信大臣管理,自己则专注于军事和外交事务,有效地减轻了自身的负担。

雍正皇帝则大力整顿官僚体系,打击贪官污吏,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

乾隆皇帝则通过加强君主个人的威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些措施使得清朝的君主权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成为集中决策的核心。

官僚体系的完善也是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之一。

清朝将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科举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务能力,选拔出了一批具备才干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

同时,清朝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体系,各级官员都必须依照清朝的法令和制度进行管理,确保君主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

这样的官僚体系使得君主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和管理国家事务,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清朝君臣关系的紧密也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在清朝,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官员们则要忠诚于皇帝,服从他的指挥。

清朝实行的“皇帝至上,臣子服从”的原则,使得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君主通过授予荣誉称号、赏赐财富以及提升地位等手段,来保持与臣子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忠诚。

同时,君主也通过严格的监察制度来监督官员的行为,防止他们滥用职权或背离皇帝的意愿。

这样的君臣关系使得君主的统治更加稳定,并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君主权力的增强、官僚体系的完善以及君臣关系的紧密。

这些措施使得清朝的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导力量。

然而,君主专制的强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官僚腐败和社会不公等,这些问题最终也成为了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高中历史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高中历史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高中历史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背景
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②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③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设立
①目的:适应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设立:雍正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3)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③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政治决策封闭性。

(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建立密折制
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3.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①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②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措施
①在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其职能是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②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施行“改土归流”。

(4)历史作用
①近代中国的版图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

②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
提示: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教材,讨论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从不同角度)。
1.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康熙 D.雍正
2.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 ( )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教师指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横山区第二中学教学设计总第20课时
课 题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型
新授课
备课组长
主备者
杨彩霞
授课者
教研组长
参与者
叶晗刘晓青
使用时间
领导审查
学习
目标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3、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4、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重 点
难 点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 法
精讲点拨、图像辅助法、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及变式训练等方法。
学 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
个性展示
自主检测
1.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
二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5.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6.1757年,下令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问题呈现
1、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2、军机处影响。
3、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4.(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四 闭关锁国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D.文字狱的实行
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提示:
(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展示点拨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教师总结: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2.年间,设置,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三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5、闭国锁国的政策。
合作
探究
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训练拓展
A类和B类学生回答
C类学生回答
一、探究交流: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