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这两位将军备受争议,一人功高却被雪藏,一人反战险遭刺杀!
二战中最不要脸的海上屠夫
![二战中最不要脸的海上屠夫](https://img.taocdn.com/s3/m/48efd317ee06eff9aef8074c.png)
二战中最不要脸的海上屠夫——日本海军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费尔顿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远比纳粹德国海军更为严重和残酷。
然而,一些曾经实施过残暴战争行为的日本水兵,在战后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其中有的现在依然活在世上。
马克·费尔顿指出,日本海军为二战中最残暴的海上屠夫。
在日本海军军官的命令下,先后有2万多名盟军水兵和无数平民百姓在二战中被日本海军故意虐杀,日本军队这一残暴罪行是对《日内瓦公约》的严重挑衅。
马克·费尔顿说:“许多犯下如此可怕罪行的日本士兵,直至现在依然活着,而且60多年来这些人在生活中没有受到任何打扰。
在德国纳粹的海军文件记录中,只发生过一起德国U型潜艇屠杀海上盟军生还者的事件。
而对于日本海军来说,屠杀海上生还者是官方的命令。
”即使身处岸上的无辜平民也不能幸免于难。
一些日本海军在登陆后,往往会包围平民并进行肆无忌惮地集体强奸和大屠杀。
马克·费尔顿列举了日本海军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行:将其中一些人扔到海里喂鲨鱼;把其余的人用锤子砸死、用刺刀捅死、斩首、绞死、淹死或活活烧死。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日本海军军医甚至用活人做医学病理试验,不少盟军战俘就惨遭日本海军军医的活体解剖。
一些档案资料显示,在二战中至少有1.25万名英国水兵和7500名澳大利亚人被日本海军杀害。
英国商船“贝哈尔”号遭遇的屠杀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1944年3月9日,该船被日本重型巡洋舰“利根”号击沉,“利根”号舰长黛东夫下令将俘获的英国船员都关押到甲板之下。
经过10天航行,英国船员中的85人被绑着手,集中带到“利根”号的船尾处。
日本军人开始猛踢这些船员的肚子和睾丸,然后用军刀将他们一个接一个斩首,最后把他们的尸体扔出船外。
而下令处死这些英国船员的日本海军军官,大部分在战后逃过了审判。
马克·费尔顿还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可怕的故事:英国人詹姆斯·布利尔斯的恐怖遭遇。
济南惨案制造者酒井隆简介
![济南惨案制造者酒井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6ed0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4.png)
济南惨案制造者酒井隆简介酒井隆是日本的陆军中将,并是侵华战争中制造济南惨案的罪魁祸首,济南惨案的制造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惨案制造者酒井隆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酒井隆简介酒井隆简介中提到他于一八八七年出身于广岛,曾在中央幼年学校本科就读,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军校毕业后正式开始了酒井隆的大东亚共荣的生涯。
济南惨案就是酒井隆的杰作,随之晋升中佐,由于二战期间负责关于对华的作战,回国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国通——参谋本部作战部中国课课长。
由于功绩突出,在一九三四年亲拟何梅协定,在酒井隆简介中可以看出,酒井隆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了自己的晋升,酒井隆在中日战争爆发之际跟随土肥原贤二参与了蓝封会战。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地区的进行,酒井隆职权不断提高,他开始了经济上面的侵略,把中国一系列有价值的统统通过海陆空各类交通方式运回日本国内。
从酒井隆简介中可以看出酒井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冷血杀手,把自己在军校的所学完全运用到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中。
也许酒井隆本就是天生的一名职业军人、战略家。
酒井隆曾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升任驻广东的第二十三军司令官、同年十二月、指挥一个师团经过十八天天激战,占领香港,迫使英国殖民总督杨慕琦投降。
并且由于成功攻占香港成为了当时的香港军政厅最高长官,但谁又可曾想到同年被中国政府以战争罪犯的名义逮捕,被南京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酒井隆罪行酒井隆是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中有名的将领之一,他是著名的特务、战犯。
战后以制造济南惨案、何梅协定和指挥攻占香港、枪杀战俘等罪行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酒井隆罪行被一一列举在日本侵华战犯判决书中。
酒井隆罪行昭昭,其中有;1928年,酒井隆策划了济南的惨案。
当时他仅是一名武官,却找了一个借口要求军部出兵山东,目的是为了阻止北伐军的北进。
后又不断挑衅北伐军。
在北伐军撤出后,指使数十名日军进行了大屠杀。
有数据记载死伤1.1万多,当时的济南城到处是尸体,血流成河。
1934年,酒井隆调任参谋长,当时的“何梅协定”便是由他亲自拟定的,并逼迫应钦的在上面签字。
二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
![二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d6f99a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5.png)
二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打败敌军,多少的英雄人物葬身沙场,为国捐躯。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二战英雄人物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英雄人物事迹1——杨靖宇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
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
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撑起希特勒帝国的三大名将,最后一人被希特勒逼迫自杀
![撑起希特勒帝国的三大名将,最后一人被希特勒逼迫自杀](https://img.taocdn.com/s3/m/6102974baf1ffc4ffe47ac5e.png)
二战时期最疯狂的恐怕就是希特勒了,他是一个战争疯子,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法西斯帝国,为了对全世界进行统治,他不顾一切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尽管德军是侵略国,但是德军的表现却赢得了所有国家的尊敬,尤其是这三位名将,堪称是整个德军的支柱。
第一位:古德里安古德里安被称为是德国的“装甲兵之父”,他对坦克,装甲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高超的战略家,理论家。
当时他意识到了未来战争中装甲部队一定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坚持大力发展装甲部队.并且主持试验了豹二坦克,虎式坦克等一系列优秀的坦克。
帮助德军组建了一批最具战斗力的装甲部队,他在对战争形势分析时认为可以利用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施行“闪电战”,穿插到敌人的薄弱环节,然后突然发动攻击,打一个出其不意。
在入侵波兰时,德军的坦克犹入无人之境;在入侵法国时,德军的装甲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突然出现在法国防御军的背后,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灭亡了法国。
在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起初古德里安率领的第2装甲集团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他们节节胜利,最厉害的时候打到距离莫斯科不足百公里的地方。
后来因为战略上与希特勒发生了争执,被解除职务。
1945年5月,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由于他在战争没有屠杀平民,因此不属于战犯,被关押三年后无罪释放。
第二位:曼施坦因曼施坦因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最多的是待在作战室里面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他曾经参与制定了德军入侵奥地利和法国的作战计划。
1938年,他被任为18师的师长,负责占领苏台德区。
在1939年,他出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率军占领了克里木里,有力地打击了苏军,在之后的一些列战争中他都对苏军给予重创。
不过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失利战败。
后来因为与希特勒发生了争执被解除军职,之后在1945年8月他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
之后因为被列为战俘,在1949年时判处监禁18年。
第三位:隆美尔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是一位天才战略家,他率领的德国第七装甲师被称为“魔鬼之师”。
一个王牌特工失去上级信任后的命运悲剧
![一个王牌特工失去上级信任后的命运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d49c4f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png)
一个王牌特工失去上级信任后的命运悲剧理查德·佐尔格一封电报一份密电从莫斯科发到东京,佐尔格从中感到了上级对他工作的明显不满:你既然是德国使馆内纳粹党的支部书记之一,为什么不在使馆里正式任职?其实,电报提出的这个新要求恰恰说明了佐尔格工作的出色。
1933年苏军总参情报部派他前往东京时,部长别尔津布置的任务很清楚,目标就是日本。
“日本是苏联远东地区的心腹之患……必须搞清楚日本的计划、日本对德国的政策以及日本是否进攻苏联的问题” 。
佐尔格以德国记者身份来到日本。
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乌克兰人,他在德国长大,一战退役后获得汉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加入德国共产党,受德共派遣到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工作,取得苏联国籍,转入联共(布)。
他在共产国际的突出表现深得布哈林赏识。
布哈林受批判后,佐尔格被打成“布哈林分子”,离开共产国际。
接着遇到别尔津,一见如故,进入了苏军总参情报部。
他从莫斯科出发,绕道柏林,拿到德国新护照,取得《法兰克福报》驻日记者身份。
苏军情报部此前派往日本的潜伏人员都没能坚持下去。
佐尔格不仅在日本站住脚,建立起情报网络,还和德国驻日大使奥特结为挚友。
奥特能有今天,仰仗佐尔格甚多。
两人结识的时候,奥特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德国炮兵中校,在名古屋的日军炮兵团担任军事观察员。
搜集日本军政情报是军事观察员的重要职责。
奥特成绩平平,不能满足柏林要求。
佐尔格请示莫斯科同意,将获取的日本军事情报选择一些对苏联不会造成危害的提供给奥特,加上佐尔格作为远东问题专家的精辟见解,奥特情报的价值直线上升,他得到上司乃至元首的青睐。
短短几年,从上校、武官、少将,一直升到大使。
奥特向人介绍佐尔格,“杰出的日本问题专家,我最亲密的朋友,绝对可靠。
”由于奥特的信任,加上佐尔格在使馆的人缘,他担任了使馆内纳粹党一个支部的书记。
但是,要进入德国使馆正式任职,远远不是奥特能说了算的。
佐尔格复电莫斯科:“你们知道我过去的历史,进德国机关是要受盖世太保严格审查的。
二战中的军事指挥官
![二战中的军事指挥官](https://img.taocdn.com/s3/m/a7cf85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a.png)
二战中的军事指挥官在二战中,军事指挥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战略决策以及指挥技巧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二战中备受赞誉的军事指挥官,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
第一位军事指挥官是德国的埃尔温·隆美尔。
作为纳粹德国陆军的元帅,隆美尔以其卓越的战略智慧和冷静的指挥风格而闻名。
在二战早期,隆美尔领导德国军队在波兰和法国实施闪电战,展现出其出色的指挥才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成功地执行了有名的曼斯特战术,迅速击败了盟军,并占领了法国。
隆美尔的军事天赋和果断的决策使得德国军队在许多战役中获得了重大胜利。
第二位军事指挥官是苏联的乔治·朱可夫元帅。
朱可夫是苏联红军的指挥官,他在二战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勇气和领导能力。
在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时,朱可夫指挥苏联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此外,朱可夫还领导了苏联军队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的进攻,被誉为战争的转折点。
他的勇气和决心使得苏联能够反击德军,并最终赢得战争。
第三位军事指挥官是美国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作为太平洋舞台上的关键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在二战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术指导和领导能力。
他指挥美国军队成功地在太平洋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战役,如菲律宾战役和关岛战役。
其中,他的堪培拉战略在夺取关岛的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麦克阿瑟将军还负责指挥了对日本本土进行的空中轰炸行动,为日本投降奠定了基础。
除了这三位军事指挥官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指挥官也在二战中表现出色。
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将军以及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等都是备受赞誉的军事指挥官。
这些军事指挥官们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二战中的军事指挥官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战略决策和指挥才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史上十大著名悲情人物
![史上十大著名悲情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306a13f3102de2bd9605887b.png)
史上十大著名悲情人物隆美尔如果暂时把战争的正义问题放在一边的话,隆美尔无疑是二战中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他在兵力、装备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在非洲打出了一片天地,几乎将英国这个老牌非洲殖民国家赶出了非洲大陆,英国人动用了可以动用的一切力量来对付德军的这支偏师。
虽然在阿拉曼败给了蒙哥马利,但隆美尔出色的指挥让德军主力千里大撤退成功,保住了非洲军团的主干。
但无论隆美尔的军事才华有多么的卓越,倒行逆师的纳粹德国还是节节败退。
面对无力回天的形势,隆美尔产生了怀疑,这时一场未遂的暗杀让希特勒对他产生了怀疑,终于逼迫他服毒自杀。
一代军神就这样悲惨的死在了自己主子的手里。
岳飞自从岳母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刻在岳飞的身上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到十万大军的统帅,岳飞无时无刻不记着母亲的嘱托,在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刻,他指挥着如山岳般屹立不倒的军队把侵略者打得望风而逃,即使是朝中的昏君奸臣让他的部队成为一支孤军,他仍能不断的取得胜利,让百姓看到了光复河山的希望。
但正如他的对手所说:“自古无朝中有权臣当道,大将可立功于外者!”刚毅如岳飞者也无法避免小人的暗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让这位统帅永远离开了他的士兵。
八百多年过去了,每看到这段历史,仍不禁使人想为忠臣大哭一场。
项羽破釜沉舟、楚河汉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再加上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如果中国历史中没有出现过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物,不可想象我们的文化会失去多少颜色。
项羽只活了31岁,可他的一生却是无比的轰轰烈烈和哀婉悱恻。
在巨鹿,他让数十万秦军顷刻瓦解,让天下诸侯都拜服在他的脚下。
在彭城,他又让五十万汉军血染睢水。
但是垓下一战,他却无力回天,只得慨叹:“虞姬,虞姬奈若何?”从纵横天下,无人能与之征锋到最后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项羽可说是最具悲剧色彩的英雄了。
武田信玄日本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日本历史上的许多名将都出于这纷乱的一百五十年,武田信玄是他们中绝对的佼佼者。
隆美尔真的是冤枉的吗 他生前有没有参与刺杀行动
![隆美尔真的是冤枉的吗 他生前有没有参与刺杀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97e17983360cba1aa811dae3.png)
隆美尔真的是冤枉的吗他生前有没有参与刺杀行动本文导读:隆美尔死后,纳粹德国依然给了他国葬的荣誉。
而作为一名纳粹悍将,盟军在他生前疯狂的宣传他,在他死后也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纳粹宣传部长、恶贯满盈的戈培尔称他“人民元帅”;丘吉尔称他“伟大的将军”。
几十年过去了,不过对于那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隆美尔究竟有没有参与,史学界没有定论,但很多人都抱着一颗让其完美的心,愿意相信他没有参加过这次暗杀。
不过事实上,一系列的疑点却显示,隆美尔极有可能参与了1944年7月20号那次对希特勒的刺杀,并且很有可能已经投靠了盟军。
如果说盟军为何没有公布,很明显是为了成全他的美名和家人的安全。
1、有关隆美尔没有参加过刺杀希特勒的唯一证据,来自其子曼弗雷德·隆美尔的口述。
但实际上这根本不可信,且不说父子血缘关系会导致不公正,从常理上说,作为德军元帅的隆美尔,如果要做这种大事,是不可能让自己儿子知道的。
其子战后被盟军优待,当过斯图加特市市长,还来过中国。
2、纳粹在抓到刺杀者之后,审讯出了一些叛徒,他们交代出了隆美尔和克鲁格。
希特勒曾说:克鲁格参与密谋我是相信的(进一步佐证他与德国贵族的矛盾),隆美尔没有理由啊。
事实上,如果隆美尔为人果然如传说中那样,当时如果能够杀掉希特勒,随后牺牲巨大利益向盟军投降,德国将免受苏联进攻,数百万德国人将被拯救,难道这样的理由还不足够吗?(另一位元帅克鲁格给希特勒的遗书中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根据隆美尔遗留下来的书信可以看到,他虽然执行希特勒的人物,他本人对于希特勒却并没有崇拜之情。
希特勒把隆美尔当成心腹,也不过是一厢情愿或者是无奈之举罢了。
而叛徒们指认,隆美尔说,希特勒死后,他将领导政府。
这句话也促成了希特勒痛下决心。
3、在诺曼底前线的隆美尔,7月17号受伤,据说“伤势严重无法拿笔,写信要靠口述,护士做记录”。
随后,7月20号,刺杀发生。
作为元帅被轰炸的可能性本身就非常小,何况是经验老道的隆美尔。
乔治.马歇尔
![乔治.马歇尔](https://img.taocdn.com/s3/m/3fcb505210a6f524ccbf856e.png)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
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
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退役。
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文名: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外文名:George Catlett Marshall 国籍:美国出生地: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出生日期:1880年12月31日逝世日期:1959年10月16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毕业院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主要成就:马歇尔计划诺贝尔和平奖(1953)军衔:五星上将身高:183厘米目录生平简介1人物生平家庭背景1进入军校1早年军事生涯1一战1和平岁月1二战1太平洋战场1二战之后1战后经历1逝世1马歇尔计划性格特点人物品格关于五星上将人物评价展开生平简介1人物生平家庭背景1进入军校1早年军事生涯1一战1和平岁月1二战1太平洋战场1二战之后1战后经历1逝世马歇尔计划性格特点人物品格关于五星上将人物评价展开生平简介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2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年12月31日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 1959年10月16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揭秘:二战杀人魔头“盖世太保缪勒”下落之谜!
![揭秘:二战杀人魔头“盖世太保缪勒”下落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5997809f6529647d272852b4.png)
盖世太保是德国纳悴无恶不作的恐怖强力机构。
二战结束后,盖世太保头目海因里希·缪勒如同人间蒸发一样了无踪迹,其下落之谜被全世界历史学家公认为最神秘的谜团之一。
杀人魔头赫赫有名的“盖世太保缪勒”,是二战中纳粹大屠杀的元凶。
二战结束时,他竟突然失踪了。
纽伦堡军事法庭将其列为国际战犯法庭第7号通缉犯,展开全球通缉。
但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缪勒的下落,他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缪勒1900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一战期间,他是德国最著名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
一战结束后,他回到了故乡慕尼黑,成为当地一名警察。
20世纪20年代末期,缪勒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反共骨干。
他因向盖世太保首领希姆莱提供反共秘密报告而受重视。
30年代,缪勒在纳粹党内的地位迅速提升,号称“盖世太保一把手”,执掌生杀大权,成为令人生畏的实权派人物。
缪勒是忠实奉行反犹政策的分子,主张对犹太人大开杀戒。
二战期间,他亲自下令,要求党卫军将德国、波兰、荷兰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所有犹太人逮捕,并统统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1942年1月20日,缪勒还连同其他14名纳粹高官制订了屠杀全欧洲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导致1942年至1945年期间600万欧洲手无寸铁的犹太人惨遭屠杀。
即使在德国将要战败之时,他还下令处决所有被关押在布切法斯特集中营里的人员,其手上沾满了血腥,可谓是十恶不赦。
悄然失踪作为希特勒忠实的信徒,他不仅对犹太人十分残忍,而且对纳粹党内成员亦不手软。
1944年7月20日,德国军官施陶芬伯格在“狼窝”开会时,将一枚炸弹放到了希特勒脚边,企图炸死希特勒。
幸运地逃过一劫的希特勒责成缪勒调查这起谋杀事件。
随后许多德国高级军官,包括赫赫有名的陆军元帅隆美尔、德国前参谋总长贝克将军、柏林警察部队总司令冯·赫尔道夫伯爵在内的4000多人受到牵连。
只要缪勒一声令下,无人能逃一死。
1945年4月30日,纳粹德国面临战败之际,缪勒还向在柏林城内的纳粹冲锋队员发布最后一条命令:“誓死保卫柏林,直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
盘点一下二战期间最无能的五大将领_趣史_名人简历
![盘点一下二战期间最无能的五大将领_趣史_名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c391e0f55a8102d277a22fb8.png)
盘点一下二战期间最无能的五大将领_趣史_名人简历第五名: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甘末林上将于1939年任法国陆军总司令,兼英国远征军指挥,对1940年的法国惨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战争初期,他按照预定方案将主力部队部署到比利时和荷兰等国(思想保守这些就不说了),但在阿登森林的色当,仅部署了一只三流步兵师,因为原来就没想过德军能穿越森林,这都可以原谅。
甘末林上将不过在古德里安已经占领色当后,甘末林判断出现严重失误,认为德军将继续南下,结果只是组织少数部队进行反攻,而大部队则还待在比利时等地,等到古德里安都快打到英吉利海峡时,甘末林反应过来了,开始组织起混乱的反攻,但已经太迟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了,然后甘末林被免职,并关押在德国监狱,出狱后也没什么政治作为,于1958逝世。
正在法国作战的古德里安第四名:赫尔曼·威廉·戈林戈林元帅于1935年任德国空军总司令,在1940年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被包围时,夸下海口说光用德国空军就可以消灭他们,结果英法联军跑了,后面不列颠空战又轻视雷达的作用,和浪费资源去轰炸城市(希特勒占一半责任),结果又输了。
戈林元帅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戈林又保证给被围困的第六集团军充足的补给,结果没做到,保卢斯投降了。
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中”他被判处绞刑,但1946年10月15日,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杀身亡。
自杀后的戈林第三名:南云忠一南云忠一大将于1941年任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指挥官,并在同年12月带领航母舰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但因第一波战机发来未发现美军航母的消息,南云忠一害怕被美军反击,也就未组织第三波轰炸油罐的行动,导致珍珠港基地还能正常运转。
南云忠一大将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南云忠一搞混了战略目标的主次,本来日军原本的第一目标就是搜寻并击沉美军航母,但他却把协助登陆,摧毁海岛机场变成了第一目标,而且在发现美军航母时,日军舰载机正在装备对地炸弹,不过南云忠一不顾属下的劝阻,执意要更换鱼雷,结果导致美军钻了空子,一发炸弹一艘航母,日军直接损失了四艘主力航母,致使太平洋战局被扭转。
二战十大搞笑事件
![二战十大搞笑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a2d6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7.png)
二战十大搞笑事件:严肃战争中的黑色幽默在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最为惨烈的全球冲突之一。
然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也发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这些插曲仿佛是生活对战争的讽刺,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抹亮色。
以下是二战中的十大搞笑事件。
1. 空岛抢夺战1943年,美军和加拿大部队联合进攻日本军队驻守的基斯卡岛。
经过一个月的轰炸后,盟军发现该岛已经空无一人,他们付出了313人的代价占领了一个无人岛。
2. 最早的德国阵亡军人在1937年的中国战场上,一名德国军人不幸成为二战中第一个被日本人杀死的德国人。
3. 年龄最小的美国军人卡尔文·格拉汉姆以12岁的年龄加入海军服役,但在受伤后因谎报年龄而被起诉。
4. “击沉我们”司令官珍珠港袭击当天,美国海军司令的名字辛克斯(Cincus)与“sink us”发音相似,意为“击沉我们”。
5. 自相残杀的悲剧莱斯利·麦克奈尔少将是二战中美军阵亡名单中除巴克利中将外军衔最高的人,但他并非死于敌人之手,而是被自己国家的陆军航空队误杀。
6. 飞行员生存率的讽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阵亡率高于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完成30个任务后的生还几率仅为29%。
7. 被马桶击沉的潜艇一艘神秘的德国U型潜艇据说因为马桶故障导致海水倒灌而沉没。
8. 奇怪的德军撤退命令在诺曼底登陆期间,德军指挥官错误地向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使得盟军得以轻易占领重要据点。
9. 拉弦未响的手榴弹在一场战斗中,一名苏联士兵试图用手榴弹攻击纳粹士兵,但手榴弹并未爆炸。
他捡起手榴弹再次尝试,结果仍然没有引爆。
最后,他愤怒地将手榴弹扔向敌方阵地,没想到这次手榴弹终于爆炸了。
10. 降落伞错位在一次伞兵行动中,一名伞兵因降落伞未能正常打开而快速下坠。
幸运的是,他的降落伞在他即将着地时突然展开,让他毫发无损地落在了地上。
尽管这些事件看似荒诞不经,但它们却是真实发生在那场宏大战争中的小插曲。
这些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也可以找到一些值得欢笑的事情。
二战纳粹德国死亡将帅
![二战纳粹德国死亡将帅](https://img.taocdn.com/s3/m/b14a168cd0d233d4b14e69e6.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死亡将帅名单【希姆莱】党卫军领袖。
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官。
1945年5月23日,被英军俘虏后自杀。
帝国元帅:【戈林】帝国元帅军衔。
空军总司令。
1945年10年19日,在纽伦堡国际法庭受审时,在盟军监狱中畏罪自杀。
元帅:【克卢格】陆军元帅军衔。
西线总司令。
1944年8月18日,因参与纳粹德国国防军内部反希特勒政治集团旨在刺杀希特勒的“七?二O事件”,于刺杀失败、计划泄露后,在法国梅斯自杀。
【维茨勒本】陆军元帅军衔。
西线总司令。
1944年9月8日,因参与“七?二O事件”而被希特勒绞死。
【隆美尔】陆军元帅军衔。
非洲军团司令官、B集团军群司令官。
1944年10月14日,在德国被希特勒赐死。
【莫德尔】陆军元帅军衔。
西线总司令。
1945年4月21日,于鲁尔战役失败后自杀。
【博克】陆军元帅军衔。
B集团军群司令官。
1945年5月5日,在德国被英军轰炸机炸死。
一级上将:【约·勃拉斯科维茨】一级步兵上将军衔。
G集团军群司令官。
1948年,在纽伦堡国际法庭受审时,畏罪自杀。
【爱·迪特尔】一级山地步兵上将军衔。
驻挪威-芬兰纳粹德军司令官。
1944年6月,因空难毙命。
【弗·弗洛姆】一级骑兵上将军衔。
纳粹德军后备军总司令。
1945年3月,因卷入“七?二O事件”,被处决。
【埃·霍普纳】一级装甲兵上将军衔。
第4坦克集群司令官。
1944年,因卷入“七?二O事件”,在柏林被绞死。
【汉·胡贝】一级装甲兵上将军衔。
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官。
1944年,因飞机失事,毙命于奥地利。
【弗·多尔曼】一级炮兵上将军衔。
第7集团军司令官。
1944年6月28日,在法国诺曼底战败自杀。
【冯·弗里德堡】一级海军上将军衔。
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
1945年5月23日,纳粹德国投降后自杀。
【恩·乌德特】一级空军上将军衔。
纳粹德国空军装备总监。
1941年11月17日,因纳粹空军在苏联战场连遭失利,自杀。
二战中盟军方面阵亡的级别最高将领
![二战中盟军方面阵亡的级别最高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0cc3d97e580216fc700afd82.png)
二战中盟军方面阵亡的级别最高将领940年5月16日深夜,日军汉口广播电台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
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同时缴获大量军事文件和军用地图,收到极大战果。
张自忠总司令,字荩忱,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是天津市长兼当地中国军第三十八师师长,性格温厚,威望极高。
中国事变爆发以来,如此高级的指挥官战死,这是第一个。
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
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获此消息,极感震惊,连夜致电第五战区查询:现谣传张总司令战死,情况究竟如何?请速回电告知。
第五战区复电答称:自删日(15日)以后即失去联络,情况不明,现正积极查询。
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再电重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证实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在宜城南瓜店沟沿一带。
将星殒落,三军折柱。
蒋介石深为张自忠的忠勇所感,震惊、悲痛之余,急电前线,告谕官兵: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忱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战中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已者也!至荩忱尽瘁抗日,功在国家,所有表扬抚恤诸事,自当从详拟订,呈请国府明令施行。
其所部,请代中善为抚慰,务继荩忱总司令之遗志,益加儆奋,俾得复仇雪耻,完成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慰其在天之灵,是所切望!闻耗仓猝,未能尽意。
现荩忱遗体,已否寻得运回?其阵亡详情,均盼详报。
此电发出后,蒋介石即焦急等待第五战区答复,19日一天却未见五战区复电。
美国的著名二战将领
![美国的著名二战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6a41dd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c.png)
美国的著名二战将领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军事将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他们所在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保卫了世界和平。
美国作为二战的重要参战国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介绍几位美国著名的二战将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1.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是美国军队在二战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他曾在太平洋战场指挥作战,并在菲律宾战役中表现出色。
他的指挥和领导能力被广泛认可,被誉为“麦克阿瑟将军在任何情况下,总能找到方法来击败敌人”。
2. 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乔治·巴顿将军是美国陆军的杰出指挥官,他以其激情和战术才能而闻名。
巴顿将军领导的第三装甲师在西欧战场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在诺曼底登陆后的战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敌军击溃,促使盟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3. 威廉·哈尔西(William Halsey)威廉·哈尔西将军是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指挥下的第三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享有盛誉。
他领导的舰队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包括所罗门群岛战役和关岛战役等。
他的勇气和智慧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太平洋战场的胜利贡献巨大。
4. 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将领,但他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在二战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美国陆军的将领,格兰特以他对战争的洞察力和灵活性而闻名。
他在军事指挥和战略方面的卓越能力被广泛认可,对于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乔治·马歇尔将军是美国陆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二战期间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官之一。
作为陆军参谋长,他负责协调和指挥美军的战略计划。
他的决断和领导能力被广泛认可,对于盟军最终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战名将
![二战名将](https://img.taocdn.com/s3/m/3ecfb410227916888486d725.png)
二战二十二大名将排名抛开政治观念只从军事考虑1、朱可夫元帅(苏军)苏联元帅,苏军副最高统帅,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二次获得列宁勋章。
别称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
在诺门坎指挥苏蒙联军将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的溃不成军,其后又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第聂伯河会战、柏林会战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华丽的辞藻对朱可夫元帅来说永远是多余的,他苏联即库图佐夫之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之一。
2、曼施坦因元帅(德军)德国陆军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制定并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他个人提出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完成了史上最诡异的奇袭,直接造成后来二战的可悲历史。
苏德战争爆发,率第56装甲军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先锋,随后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转战克里米亚半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两战俘虏苏军43万余人,旋即晋升元帅军衔,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不久升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几乎凭借个人之力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战功卓著,延缓了德国的灭亡,后因与希特勒战略不一致被解职。
曼施坦因元帅擅于指挥装甲部队大兵团作战,性格坚韧,目光远大,精于奇袭和强攻,是西方军事专家公认的纳粹德国军队中最优秀的统帅。
3、乔治·马歇尔五星上将(美军)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世界军事史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不计其数,但是有一位从未带兵打仗的将军却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就是马歇尔将军。
作为盟军军事战略的主要计划者和实施者,他在幕后参加了每一次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之前,罗斯福本意是让马歇尔将军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可是却受到了军界一致反对,包括元老潘兴将军也直接上书罗斯福,原因很简单,就是无法找出比马歇尔将军更优秀的人来主持大局。
马歇尔将军思想缜密、性格谦逊、战略计划宏大而有效,很少出现误判。
罗斯福总统曾经说:“马歇尔将军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或许这也是我们所有军事爱好者想说的一句话4、尼米兹五星上将(美军)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这两位将军备受争议,一人功高却被雪藏,一人反战险遭刺杀!1942年5月4日,潮湿闷热的珊瑚海上,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一场划时代的战斗,双方的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视距之外的海战。
整场战斗,航母舰载机成了海战的主角,战舰的巨大火炮只能无力地向空中发射炮弹,太平洋战场上美日航母舰队的对决拉开了序幕。
对于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井上成美和弗兰克·弗莱彻来说,太平洋战争是一个沉重的舞台,尽管他们最终都抵达了军衔的顶点,但也都因为战斗中的表现而备受争议。
▲井上成美与弗莱彻黑鞋派与反战派▼作为海军上将弗莱德·弗莱彻的侄子,弗兰克·弗莱彻属于美国海军中的“黑鞋派”。
在穿褐色鞋子的海军航空部队出现前,黑鞋是美国海军大多数军官的习惯穿着,它象征着海军的全体水面舰艇部队。
1928年,弗莱彻曾报名参加飞行训练,却因为视力不达标而没有成行。
如果按部就班发展,弗莱彻本应像叔叔一样成为一名战列舰的指挥官,珍珠港事件阴错阳差地把他推上了航母舰队司令的位置。
井上成美与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一起组成了战前日本海军著名的反战三角同盟。
他们是1933年至1934年期间日本海军内部对条约派清洗的幸存者,被高木惣吉少将评价为仅存的几个一流将领之一。
▲米内光政井上成美自认为是“激进的自由主义者”,极力反对巨舰大炮主义,主张大力发展航空兵,这些观点使他在日本军队中显得格外另类。
井上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屈服,和山本五十六一样,他也因为坚决反对轴心国条约,反对与美英开战,一度面临被刺杀的风险。
缺乏进取心与不像武将▼井上成美在战争开始前的1941年8月就任第四舰队司令,这支部队在联合舰队的各分舰队中实力是一等一的弱,没有航母,没有战列舰,甚至连重巡洋舰也没有。
1941年12月10日,第四舰队进攻美军前哨基地威克岛,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三个炮塔和四架F4F野猫战机击败。
美军太平洋舰队派出舰队增援威克岛,弗莱彻于12月16日率领“萨拉托加”号航母舰队驰援威克岛。
不过金梅尔在17日被解除了职务,代理司令威廉·培伊最终决定放弃救援该岛的计划。
▲“萨拉托加”号航母接到撤退命令时,弗莱彻的舰队正在海上加油。
撤退令引发了军官们极大的不满,据吉布森中尉回忆,当时弗莱彻一言不发,把军帽狠狠地摔在了甲板上。
威克岛战役结束半年后,弗莱彻和井上成美迎来了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第四舰队在“翔鹤”号、“瑞鹤”号和“祥凤”号航母的支援下,试图进犯新几内亚重镇莫尔茨比港。
美军依靠情报优势事先洞悉了日军动向,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命令弗莱彻指挥“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航母舰队前往拦截日军。
▲珊瑚海海战双方在珊瑚海海域展开了两天的空中激战,最终美军以“列克星敦”号沉没的代价,阻止了日军的进攻,成功保护了莫尔茨比港。
▲沉没前的列克星敦号随后,弗莱彻被任命为中途岛战役指挥。
他坐镇“约克城”号直接指挥第十七特遣舰队,与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的第十六特遣舰队一起,在1942年6月4日一天内击沉了联合舰队四艘主力航母,由此太平洋战争迎来了转折。
▲中途岛海战1942年7月23日,日本陆军参谋辻政信在拉包尔接受第四舰队的宴请,与井上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他评价道:“这个提督风度优雅,不像武将。
”在舰队司令职务上的最后阶段,井上成美对所罗门群岛进行了考察,认为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是一个建设陆基航空机场的理想地点。
1942年8月,为阻止日军在瓜岛的计划,美军展开“瞭望台行动”,弗莱彻作为特混舰队司令参加了这次战役。
8月7日和8月8日两天,弗莱彻指挥美军舰队对登陆部队进行了保护,但他在8月8日晚间经权衡做出了把航母舰队撤离瓜岛海域的决定,引发了海军陆战队的极大不满。
此事也让弗莱彻背上了“缺乏进取心”的罪名。
▲弗莱彻将军1942年8月24日至25日,弗莱彻与南云忠一的舰队展开了东所罗门海战。
这场战斗以美军获胜告终,他们以微小代价击沉了日军轻型航母“龙骧”号,击落75架日军飞机。
这次战斗迫使日军推迟了向瓜岛增援的计划。
1942年8月31日,由于旗舰“萨拉托加”号在瓜岛附近海域被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而返回珍珠港整修,弗莱彻得到了难得的休息机会,不过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这竟使他从此告别航母舰队。
墓碑上将与最后的大将▼在萨拉托加号返回珍珠港修理期间,弗莱彻前往华盛顿,在美国舰队总司令欧内斯特·金手下做了一段时间临时工作。
尼米兹期待弗莱彻重回一线指挥,然而却遭到了金的阻挠。
最终,弗莱彻被派往西雅图出任第十三海军军区司令。
陆上职务显然不是他的首选,但金不愿让弗莱彻重返前线。
1943年9月,弗莱彻在尼米兹的推荐下出任北太平洋战区司令,并在这个职务上干到了战争结束。
▲1944年弗莱彻视察北太平洋战区部队战后弗莱彻成为了海军总委员会的高级成员,并在1946年5月开始担任委员会主席。
1947年5月1日,年满62岁的弗莱彻正式退休。
同日他晋升为海军上将。
退休当日晋升的上将被称为“墓碑上将”,因为退休金仍然按照中将标准发放,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墓碑上刻上上将军衔。
弗莱彻于1973年4月25日逝世,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1942年10月,就在弗莱彻远离战场后不久,井上成美也离开了舰队,接替草鹿任一成为了海军军官学校校长。
正是在他的坚持下,这所学校成为了战时日本国内极少数可以公开教授英语的学校。
1944年8月,随着东条内阁因为战事的接连失利而倒台,昭和天皇敕令小矶国昭组阁,米内光政出任海军大臣,他任命井上成美为海军省次官,开始为终战进行准备。
▲东条英机然而就像战前海军无法阻止陆军发动战争一样,在即将战败之时,海军也无法阻止陆军“一亿玉碎”的疯狂主张,井上毫不妥协的性格再次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1945年5月15日,为保护井上成美,在米内光政的建议下,天皇直接裁决井上晋升日本帝国海军大将,他成为了最后一位获得大将军衔的海军将领。
同时,他也就自动离开了海军省中将次官的岗位,开始了近40年海军生涯中第一次休假。
三个月后,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投降。
米内光政的秘书回忆当天的情景,“所有人的脸上都是遗憾的表情,只有井上大将一个人露出了笑容。
”战后,井上回到家乡横须贺过上了清苦的赎罪生活,最终于1975年去世。
争议的焦点▼受塞缪尔·莫里森的半官方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作战史》等材料影响,一直以来,弗莱彻始终承受着“缺乏进取心”的罪名。
关于他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塞缪尔·莫里森首先,支援威克岛行动中的加油作业。
指责者认为弗莱彻命令舰队加油拖延了参战时间,造成舰队没有及时赶赴战场。
事实上,抵达威克岛前加油是离开珍珠港时就已经做出的决定。
战斗中的舰船需要高航速和机动能力,对燃油的消耗非常巨大,在远离基地的海域战斗前加油非常必要。
莫里森认为舰队燃油充足的观点只是纸上谈兵。
1941年12月22日,弗莱彻的舰队在以经济航速行驶了六天后,平均油量已经下降到60%左右。
由于舰队油船老旧不堪、航速很慢,在开战后势必与主力舰脱节,弗莱彻必须考虑油船有被击沉的风险。
综合分析战斗消耗和返航需要,加油命令没有任何问题。
最终做出撤退决定的是太平洋舰队代理司令,而非弗莱彻,让他承担威克岛失守的责任毫无道理。
▲太平洋舰队代理司令威廉·培伊其次,中途岛战役被斯普鲁恩斯抢去了风头。
1943年,在通俗历史学家普拉特和记者坎特的笔下,关于中途岛战役的报道完全忽视了弗莱彻,而把斯普鲁恩斯塑造成了此战唯一的航母指挥官。
战后,莫里森的著作参照了斯普鲁恩斯手下的贝茨少将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弗莱彻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发挥的作用。
▲中途岛海战斯普鲁恩斯毫无疑问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指挥官,但是中途岛战役胜利的最大功臣应该是总指挥弗莱彻。
1942年6月4日清晨,大黄蜂号、企业号和约克城号的舰载机正是在他的直接命令下起飞,击溃了日军机动部队。
即使约克城号遭到袭击失去作战能力之后,斯普鲁恩斯也没有向由弗莱彻的第十七特遣舰队发布过直接命令,而且相较于大黄蜂号和企业号的混乱,约克城号的战斗表现更优异,把胜利归结到斯普鲁恩斯一个人名下显然不合理。
▲中途岛海战中遭到袭击的“约克城”号第三,弗莱彻背负的最大争议来自于瓜岛战役开始阶段做出的撤出航母的决定。
1942年8月8日,萨拉托加号发出电报:“战斗机从99架减至78架,鉴于当地有大量敌鱼雷机和轰炸机,建议立即撤出航母。
因为燃油告急,请立即派出油轮到汇合地。
”在弗莱彻的批评者看来,这封电报足以为他的海军生涯盖棺定论。
尤其是陆战队对此非常不满,瓜岛战役两栖部队指挥官里特纳认为这一行动无异于“临阵脱逃”。
▲瓜岛战事中的一场海战在做出决定的时刻,弗莱彻明白航母舰队的撤退意味着陆战队将毫无掩护地暴露在日军的空袭之下,但他同样意识到自己正在指挥太平洋舰队仅存的航母战斗群。
弗莱彻的判断有着自己的逻辑——此时第一优先的任务应该是保护航母,陆战队会面临补给困难,会承受更大的损失,但是他们不会被日本人的轰炸机赶走。
日军想夺回瓜岛,就需要发动一场登陆行动,为了能够拦截并挫败这样的行动,航母特混舰队必须要与敌人拉开距离,并且要进行加油。
战后,弗莱彻很少为过去的事情争辩,他希望享受宁静的退休生活。
当然这些评价肯定刺痛过他,据戴尔将军回忆,弗莱彻也曾“被莫里森等人的评价搞的有点心烦,认为他们不了解他作战时的指令,他会说:‘他们无知的要命’。
”弗莱彻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击沉日军航母最多的一位将领,他在珍珠港事件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参与指挥了战争初期全部重大战役,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不但保存了美国海军的实力,而且阻止了日本人的进攻,改变了战争的走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赞誉。
▲珊瑚海海战井上成美指挥生涯的两大败笔是威克岛和珊瑚海海战,前者并非他亲自指挥,而且第四舰队的确存在严重的战力不足的问题,他本不应为此承担主要责任。
珊瑚海海战,井上成美在与弗莱彻的直接交手中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他的舰队损失更小,战果更大,但是却没有抓住机会进取莫尔茨比港,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败。
或许正像昭和天皇评价的那样,“井上是个学者型的人物,不适合打仗”。
▲威克岛战役在崇尚进攻的日本军中,谨慎的井上成美成了另类。
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谨慎并非怯战,而是来自于他对海战战术的思考——海战的结果取决于制空权。
珊瑚海海战中,他的撤退命令是基于高木武雄“无法为攻略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汇报。
在进攻瑙鲁的RY作战中,井上受到哈尔西佯攻的影响,因担心缺乏空中掩护的部队遭到空袭而放弃了作战。
卸甲归田▼退休后,弗莱彻夫妇一直生活在他们钟爱的马里兰州的阿拉比农庄,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井上成美则回到了横须贺的家中,作为日本海军最后的大将,他没有利用身份和关系去从政或经商,始终依靠开办英语补习班的微薄收入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