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规范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需要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多项测试。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按照《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的要求,进行试锚桩、工程桩等多项测试。

2、执行的规范:本次测试遵循《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等规范。

三、现场要求:1)现场场地需要平整,道路通畅,以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

同时需要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需要将每个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测试可以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测试可以测定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为了评价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需要进行连续12小时的成孔检测,检测数据包括孔径、孔深、垂直度和沉渣厚度,以判断孔壁的稳定性能,并评估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静载试验管理方案

静载试验管理方案

静载试验管理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静载试验管理方案:①前期准备:明确试验目的、对象和标准,设计加载方案,选择合适的加载设备和传感器,编制详细试验计划。

②现场布置:根据试验要求布置试验场地,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安装试验设备,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③仪器标定: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与标定,确保数据准确性,记录初始状态。

④加载准备:对试验结构进行预加载,检查结构反应,确认无异常后,正式开始试验。

⑤分级加载:按照预定加载方案逐步施加荷载,每级加载后暂停,观测并记录结构响应,如挠度、应变等。

⑥数据采集: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实时采集试验数据,确保数据连续、完整,便于后续分析。

⑦安全监控:试验全程密切监控结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加载,采取应急措施。

⑧数据分析:试验完成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结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⑨编写报告:基于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过程、结果、结论及建议。

⑩评审与归档:组织专家对试验报告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订,最终报告归档保存,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静载检测方案

静载检测方案

静载检测方案第1篇静载检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筑工程中,静载试验作为评估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静载检测方案。

二、检测目的1. 评估工程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响应及承载能力;2. 验证设计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 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三、检测依据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程》(GB/T 50315-201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7. 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

四、检测范围1. 结构类型: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2. 检测对象:梁、板、柱、墙、基础等主要承重构件;3. 检测内容:静载试验、变形观测、裂缝观测等。

五、检测方法1. 静载试验:采用标准荷载进行加载,通过传感器采集荷载及结构响应数据,计算得出结构承载能力;2. 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对结构关键部位进行变形观测;3. 裂缝观测:采用裂缝观测仪、放大镜等设备,对结构裂缝进行观测。

六、检测程序1. 检测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检测方案,报批;2. 设备调试:检查检测设备是否完好,进行设备调试;3. 检测现场布置:根据检测方案,布置检测现场;4.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方案进行静载试验、变形观测、裂缝观测;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检测结果;6. 检测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七、检测要求1. 检测人员: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2. 检测设备:具备检定合格证书,确保设备性能稳定;3. 检测过程: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检测安全;4. 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5. 检测报告:客观、公正、严谨,符合规范要求。

静载试验方案

静载试验方案

静载试验方案1. 引言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估结构或材料在静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静载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2. 试验目的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结构或材料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以及失效模式。

通过该试验,可以确定结构或材料的极限负荷、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为工程设计和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3. 试验准备在进行静载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试样制备根据试验对象的特点和试验要求,制备适当的试样。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并保证试样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或损伤。

3.2 试验设备确保试验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加载装置和测量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3 试验环境选择合适的试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条件。

确保试验环境的稳定性,并记录试验期间的环境参数。

3.4 数据采集系统准备数据采集系统,确保能够准确记录试验中产生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足够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试验步骤4.1 试验装置安装根据试验要求,将试样安装到相应的加载装置上。

确保试样与加载装置之间的接触良好,并避免试样受到偏斜或扭曲。

4.2 载荷施加根据试验要求,逐步施加载荷,并记录相应的载荷值。

载荷施加的速率应符合试验标准或设计要求。

4.3 载荷保持在达到目标载荷后,保持载荷稳定并记录相应的时间。

载荷保持的时间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设定。

4.4 卸载完成试验后,逐步卸载载荷并记录相应的载荷值。

卸载的速率应与加载速率一致,避免试样受到过大应力的影响。

5. 数据处理在试验完成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结构或材料性能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5.1 极限负荷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结构或材料的极限负荷。

极限负荷可表示为最大承载力或破坏载荷。

5.2 应力应变关系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方案桩基静载检测方案

方案桩基静载检测方案

方案桩基静载检测方案一、引言桩基静载试验是评价桩基承载力和变形性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静力试验可以获取桩基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了解桩基的荷载传递机制和荷载下桩体的超结构的变形性状。

本文将介绍桩基静载检测的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步骤和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二、方案设计1.检测方法选择桩基静载检测可以采用静载试验机、沉降观测仪、应变仪等设备进行。

静力试验机通过施加静载,测量荷载和沉降的关系,可以得到荷载-沉降曲线,进而计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沉降观测仪和应变仪则用于对桩基的变形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

2.试验桩的选择试验桩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选择与待测桩基相同类型或相似荷载状态的试验桩进行试验。

试验桩应具备代表性,以能够准确评价待测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状。

3.试验方案制定试验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的选取:荷载必须能够使桩基达到预定的变形状态,一般可参考设计规范的要求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试验点的布设:试验点应遍及整个桩基范围,一般选取沉降较大或变形较大的位置进行观测。

(3)测量仪器的安装:测量仪器的安装位置应与试验点相对应,以能够准确测量桩基的荷载和变形。

三、试验步骤桩基静载试验的一般步骤如下:1.桩基准备工作:(1)清除桩顶附近的杂物,以保证试验时的工作空间;(2)在桩顶上安装静载试验机或应变仪等相关设备;(3)安装沉降观测仪,固定好观测仪器,以防止松动或移位。

2.试验前期准备:(1)对试验桩进行静载试验机的标定,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2)对静载试验机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试验设备的正常工作;(3)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3.荷载施加和观测:(1)采用静载试验机对试验桩施加荷载,逐渐增大荷载,直到达到试验要求的荷载水平;(2)同步观测试验桩的沉降和应力应变情况,记录下相应的荷载和变形数据;(3)当荷载达到预定的最大值后,逐渐减小荷载,记录下相应的荷载和变形数据。

桩基静载试验规范

桩基静载试验规范

桩基静载试验规范桩基静载试验是确定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规范桩基静载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制定了桩基静载试验规范。

下面是关于桩基静载试验规范的一份简要说明,包括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的操作流程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一、试验前的准备1. 桩基静载试验前应对试验桩进行充分检查,排除缺陷和不良质量的桩。

试验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抗压、抗剪强度的要求。

2. 设计师和试验人员应在试验前仔细查阅设计文件和监理规范,对试验方案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

3. 静载试验设备应在试验前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记录表格等试验文档和资料应准备齐备。

二、试验的操作流程1. 静载试验前应首先进行零载试验,记录下试验仪器的零点数据。

然后,将试验仪器安装在试验桩顶部,并根据试验方案确定加载方法和加载次序。

2. 在试验过程中,要及时观测和记录试验参数,包括载荷、沉降、应变、变形等数据。

观测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以便后续数据处理。

3. 当达到试验要求的最大载荷时,应维持载荷不变一段时间,观测记录试验参数的稳定值,再逐步卸载。

4. 在试验结束后,应拆除试验仪器,对试验桩进行清理和检查,并记录试验现场的情况和试验过程中的操作问题。

三、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1. 在试验数据处理时,应首先对观测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包括数据的计算、筛选和平均值的计算等。

2. 根据设计要求和监理规范,确定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计算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将计算得到的承载力数据和变形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桩的工作性态和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桩基静载试验规范为桩基静载试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的操作流程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都是规范中重点强调的内容,对于进行桩基静载试验的工程来说,遵循规范的要求将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管桩静载试验规范

管桩静载试验规范
试验加载要求:按照规范规定的加载制度进行加载,确保加载速率、分级加卸载制度符合要 求。
试验观测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对管桩的位移、沉降、裂缝等参数进行观测,记录详细数据, 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归位:将试验设备、工 具等归位,以便下次使用。
清理现场:确保试验场地干 净整洁,以便后续使用。
PART FOUR
确定试验场地和设备
准备管桩试件和加载装置
安装位移计和应变计等测量仪 器
制定试验方案和安全措施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检查管桩的性。
试验场地要求:选择平坦、坚实、无障碍物的场地,确保加载装置和位移测量设备的安装和 运行稳定可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载阶段:按照规定的加载制度对 管桩试件进行分级加载
结果处理: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管 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并给出相 应的结论
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管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情况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筛选、修正和统计分析等 数据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读管桩的性能和承载力 数据应用:将试验数据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为管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降量和侧向位移。
添加标题
试验过程:在试验前对 管桩进行外观检查和尺 寸测量,然后进行逐级 加载,每级加载后测量 管桩的沉降量和侧向位 移,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的承载力或出现破坏。
工程概况:某地铁工程的管桩静载试验,涉及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等 试验目的:验证管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试验方法:采用堆载法进行静载试验,包括加载设备、测点布置等 试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管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过程中出现异 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异常情况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

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和意义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是为了确定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以及验证施工后的桩基桩顶荷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静载试验, 可以获取桩基在承载力和变形方面的性能数据, 为桩基施工质量的评估和地基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试验对象和试验方法试验对象:工程现场中的单桩或桩群。

试验方法:采用水平加载试验进行。

水平加载是指在桩顶施加水平力, 通过水平加载试验可以获得桩顶移动的力-位移曲线, 从而确定桩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三、试验仪器和设备1. 静载试验机:用于在桩顶施加水平负荷, 同时记录桩顶的位移。

2.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桩顶的水平位移。

3. 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加载施加在桩顶的水平力。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桩顶的位移和荷载数据, 并生成力-位移曲线。

5. 其他辅助设备:如支撑架、横梁等。

四、试验过程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对试验桩进行清理和处理, 清除桩顶杂物, 表面附着物等。

b. 安装试验仪器和设备, 并进行初步调试和校准。

2. 安装位移传感器和荷载传感器a. 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桩顶, 用于测量桩顶的水平位移。

b. 荷载传感器安装在加载装置上, 用于测量加载施加在桩顶的水平力。

3. 进行试验加载a. 由试验人员操作静载试验机, 施加水平力载荷到桩顶。

b. 同时记录桩顶的水平位移和荷载数据。

c. 根据设计要求, 逐步加大荷载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荷载。

4. 卸载和数据处理a. 在达到最大荷载后, 逐步减小荷载, 直至卸载。

b. 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位移和荷载数据进行处理, 绘制力-位移曲线。

5. 结束工作a. 检查试验设备和仪器是否正常, 确认数据处理和绘图结果符合要求。

b. 拆除试验设备和仪器, 清理试验现场, 填写试验报告。

五、试验数据分析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 可以分析出桩的水平承载力、变形特性和荷载-位移性能。

并根据设计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 以确定桩基工程的质量和设计可行性。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静载试验方案

静载试验方案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肃州制梁场静载试验实施方案编制:梁水泉复核:审核: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肃州制梁场二○一○年九月静载试验实施方案一、静载试验的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肃州制梁场预制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静载弯曲试验及评定。

二、试验的条件及仪器、设备1、桥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静载弯曲抗裂性试验:1)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

2)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

3)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

4)入库技术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

5)正常生产条件下,同类别、同跨度桥梁60件或连续三个月产量(三个月产量不足60件时)计一批,每批抽检1件。

6)产品质量认证时。

2、简支梁静载试验在梁体全部预应力完成30天后进行(不足30天时应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钢绞线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

三、试验设备、仪器试验台座一座: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承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示要求,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加载点间距4m,且双排对称布置。

反力架一套:反力架的加载间距、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确定,具体布置见图。

250吨千斤顶10个:千斤顶和油表配套校验和使用,校正方法应采用千斤顶顶压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量应约等于试验最大荷载式的外露量;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对应压力传感器显示器的读数;配套标定数据进行线性回归(Y=Ax+b),线形回归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油压表表示值。

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 1.05,所使用的千斤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根据制梁场张拉设备实际使用情况,使用250吨千斤顶,改变油压表量程。

桩基础抗拔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础抗拔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础抗拔静载试验方案
一、引言
桩基础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作用是承载建筑物或工程的重量。

在使用桩基础时,需要进行抗拔静载试验来测试其承载能力和适用性。

二、试验材料
试验所需材料包括:
- 桩
- 试验机
-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系统
- 相应的传感器和仪器
三、试验步骤
1. 在试验现场,需要清除桩基础周围的杂物,并在桩周围挖掘一个足够大的试验坑。

2. 在试验坑中安装试验机和对应的仪器。

3. 通过油压缸施加垂直静载于试验桩,并测量其变形情况。

4. 通过增量法逐步施加水平静载,测量桩顶移动位移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和图表。

5. 在试验完成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桩的抗拔承载力、变形情况以及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
1.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试验荷载的施加速度和时间,以避免对桩基础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 在试验前,需要对试验桩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充分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试验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结论
通过桩基础抗拔静载试验,可以对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适用性
进行确认和评估,为基础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公路桥梁混凝土预制梁静载试验规程

公路桥梁混凝土预制梁静载试验规程

公路桥梁混凝土预制梁静载试验规程2.2试验设备:应满足试验要求,具备精度和可靠性。

2.3 试验测量仪器:应具有合法检定证书,精度应符合要求。

3. 试验前准备3.1 预制梁的检查:应对预制梁进行外观、尺寸、强度等方面的检查,不合格的应更换。

3.2 试验设备的检查: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3.3 试验方案的确定:应制定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类型、试验荷载、试验控制等内容。

4. 试验过程4.1 悬臂试验:在支座处施加荷载,记录预制梁的挠度、位移等数据。

4.2 支座试验:在两个支座处同时施加荷载,记录预制梁的挠度、位移等数据。

4.3 静载试验:在预制梁上施加静载荷载,记录预制梁的挠度、位移等数据。

4.4 试验控制:应根据试验方案,对试验荷载和试验控制进行精确控制,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试验结果处理5.1 数据处理:应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预制梁的挠度、位移等参数。

5.2 结果分析:应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预制梁的受力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6. 试验报告6.1 试验结果: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说明,包括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6.2 结论:应对预制梁的受力性能进行评价和结论,表明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6.3 建议:应对预制梁的改进和提高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便提高其受力性能和质量水平。

7. 试验规程的实施7.1 试验规程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试验规程的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有效性。

7.2 试验规程的执行:应强化试验规程的执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3 试验规程的宣传:应加强试验规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路桥梁混凝土预制梁的质量水平。

桩基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静载试验方案

桩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引言桩基静载试验是评估桩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桩基在施工后受到垂直静载作用的变形和应力的测试与分析,可以确定桩的荷载-沉降性能、抗侧承载力以及在工程实施中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静载试验的方案。

二、试验准备1. 试验桩的选择与设计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桩,根据桩基设计方案确定试验桩的直径、长度和布设的位置。

确保试验桩具备代表性和可靠性。

2. 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载试验设备,包括静载传感器、应变计、变形计等,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试验场地的准备确保试验场地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和工作环境,清理场地杂物以及确保场地平整、无干扰。

三、试验方案1. 预试验预试验旨在确定试验负荷和试验控制方式。

在进行主试验前,应进行预试验,包括单桩的预试验和组桩的预试验。

通过预试验确定试验负荷,以及静载试验的装载速率、保持时间和卸载方式等。

2. 主试验主试验是对试验桩进行静载试验的主要环节。

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桩进行预张力的设置,确保试验桩的初始状态。

按照预试验确定的试验负荷和试验控制方式,逐渐施加荷载,监测记录试验桩的变形和应力数据。

根据试验桩的变形与荷载关系曲线,可以确定试验桩的承载力、沉降性能以及抗侧承载力等参数。

3. 试验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验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应力分布以及变形特征等参数。

分析试验结果,评估桩基的承载性能,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桩基能否满足工程所需的承载能力。

四、试验报告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进行撰写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案、试验桩的设计和施工情况、试验负荷与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准确、完整地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五、安全措施在进行桩基静载试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试验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

试验设备和仪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状态。

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是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试验方法。

它能够测定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对于确保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对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方法1.试验设备:试验机具有高精度测量和控制能力,需要安装在桩头。

2.测量仪器:应有高压发生器、变形计、位移计、负荷电子天平、沉降仪等设备。

3.试验方案确定:根据试验界面、设计荷载、观测点数等条件制定试验方案。

二、试验前准备1.检查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是否安装正确。

2.检查试验方案是否制定,观测点是否标定,如有变化应重新勘探。

3.检查桩身是否有表面缺陷和松动、变形等情况。

三、试验操作步骤1.调整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2.施加水平荷载,验证设备灵敏度和精度。

3.按照试验方案,逐步增加桩的竖向荷载,并记录观测点的位移和变形。

4.达到最大荷载后,逐步减小荷载,记录观测点的变形和位移情况,直至桩抽出或荷载降至零。

5.整理试验数据,根据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沉降曲线确定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四、试验结果1.荷载位移曲线:反映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荷载沉降曲线:用来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端阻力。

3.荷载-沉降曲线:反映桩的竖向稳定性。

4.从试验数据中计算出桩的单桩极限侧阻力。

五、注意事项1.试验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以确保试验人员安全。

2.试验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数据应准确可靠。

3.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作出调整和处理。

总之,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通过其能够有效地测定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在使用此方法之前需要做好试验前准备,并注意试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和数据分析,能够准确地确定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性。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方案模板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方案模板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方案模板1. 试验背景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特定工程结构在受到静载作用时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和评估,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试验中,将通过施加一定的静载作用,测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以评估结构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是一座混凝土桥梁结构,其设计承载能力为XXXX。

桥梁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桥面、桥墩和桥梁墩。

3. 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验证桥梁结构设计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评估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2)掌握桥梁结构在受到静载作用时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4. 试验方案(1)试验准备在进行试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对象和步骤,确定试验的施载方式和参数。

- 编制试验仪器设备清单,包括静载测试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应力测量仪器等。

- 确定试验的试验周期、试验地点、试验人员和安全措施。

- 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测和测量,确定其基本参数和特性。

- 检验和校准试验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制定试验方案和流程,包括试验的施载方式、载荷值、试验时序等。

(2)试验步骤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安装试验仪器设备,包括静载测试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和应力测量仪器等。

- 对桥梁结构进行基准测量,包括结构的尺寸、变形以及应力分布情况的测定。

- 施加静载作用,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对桥梁结构施加逐渐增加的静载,记录载荷值和试验数据。

- 实时监测和记录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包括桥面的垂直变形、横向变形、桥墩的沉降变形、应力分布等。

- 达到设计要求的静载值后,保持一定时间,观察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

(3)试验数据处理通过试验获得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静载下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的数据处理。

-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静载试验工种操作规程

静载试验工种操作规程

静载试验工种操作规程1. 引言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力学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或结构的静态强度和稳定性。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静载试验工种的操作流程,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2. 试验设备及材料2.1 试验设备•承重机:用于施加静载的机械设备。

•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的力和位移。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承重机施加静载的力,并记录试验数据。

2.2 试验材料•被试样: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按照标准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加工制备。

3. 试验前准备3.1 设备检查•检查承重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确保传感器的校准和标定工作已经完成,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样品准备•按照试验要求,制备符合规定尺寸和形状的被试样。

•清洁被试样,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污染物。

3.3 安全措施•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试验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4. 试验操作步骤4.1 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试验要求,确定施加的静载力大小和试验持续时间。

•在控制系统中设置试验参数。

4.2 安装被试样•将被试样正确安装在承重机上,并确保其稳固可靠。

4.3 开始试验•启动控制系统,让承重机施加静载力。

•实时记录和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力和位移数据。

4.4 试验结束•在指定的试验持续时间结束后,停止施加静载力。

•关闭控制系统。

4.5 数据处理•导出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试验要求,计算被试样的静态强度和稳定性指标。

5. 试验结果评估与报告5.1 试验结果评估•根据试验结果,评估被试样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分析试验数据,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方向。

5.2 编写试验报告•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报告中应包含详细的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

6.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进行试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试验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 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

C.0.2 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C.0.3 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C.0.4 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 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 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 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C. 0.6 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 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 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 2,可取s/b=0.01-0.015 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D. 0.1 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D.0.2 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D.0.3 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D.0.4 条每级加荷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 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D.0.5 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2. 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3. 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4. 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D.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 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 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 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D.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寸, 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A.0.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A.0.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A.0.3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A.0.4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

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A.0.5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6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A.0.7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8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A.0.9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2)对土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2所对应的压力。

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

3)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当以粘性土、粉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4)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5)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A.0.10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 1 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4.1.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4.1.4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倍。

4. 2 仪器设备及其安装4.2.1 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422 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倍。

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4.2.3 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

试验用千斤顶、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4.2.4 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2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

3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

4 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5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4.2.5 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表 4.2.5规定。

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表4.2.54. 2. 6当需要测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时,桩身内埋设传感器应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

4. 3 现场检测4.3.1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

4.3.2 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混凝土桩头加固可参照本规范附录B执行。

4.3.3 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检测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4.3.4 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2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3力口、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该级增减量的_10%4.3.5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4.3.6 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2 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每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5、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4.3.7 施工后的工程桩验收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

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得少于1h。

当桩顶沉降尚未明显收敛时,不得施加下一级荷载。

4.3.8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当桩顶沉降能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寸,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